第二章 遥感技术物理基础 1、立体角与截面 —— 立体角 为立体角 即辐射球面上的一个面△S 占全部球面,如此称为立体角(附图1)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Advertisements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二、 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一、 微分的定义 2.3 微 分.
全微分 教学目的:全微分的有关概念和意义 教学重点:全微分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全微分应用于近似计算.
辐射简化算法计算11Km高度处和地面太阳辐射光谱
An Introduction to Satellite Oceanic Remote Sensing
信号与系统 第三章 傅里叶变换 东北大学 2017/2/27.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解析几何》 -Chapter 3 §7 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康普顿散射的偏振研究 姜云国 山东大学(威海) 合作者:常哲 , 林海南.
第二章 辐射 . 第二章 辐射  辐射是物体发射电磁波 所有物体都发射与其温度相应的电磁波 物体也吸收电磁波 辐射是能量交换的重要形式。 太阳辐射是地球和大气能量来源,是大气中发生各种变化和过程的能量基础。 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的光和热。 大气温室效应.
第五章 二次型. 第五章 二次型 知识点1---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 二次型的基本概念 1. 线性变换与合同矩阵 2.
第一章 绪论 内容简介:在简单回顾和罗列经典物理困难的基础上,本章扼要的介绍了普朗克的能量量子化的概念、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和玻尔的量子论,以及如何利用这些量子化的假说解决经典困难。然后引入光的波粒二象性和德布罗意波。本章的许多结果,最后虽然被量子力学在更高的水平上重新给出,但本章的许多概念,即使在今天,对于物理学工作者仍然是极其重要的。
量子概念是 1900 年普朗克首先提出的,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18-1 热辐射 普朗克的量子假设 1. 热辐射现象 固体或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在发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这种由于物体中的分子、原子受到激发而发射电磁波的现象称为热辐射。所辐射电磁波的特征仅与温度有关。 固体在温度升高时颜色的变化 800 K 1000 K 1200 K 1400 K 物体辐射总能量及能量按波长分布都决定于温度。
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简介 天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系 Jin Jie.
《谱学导论》课程 任课教师:孙国英 副教授 授课班级:
一、原函数与不定积分 二、不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积分公式及积分法则 四、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五、小结
第四章 函数的积分学 第六节 微积分的基本公式 一、变上限定积分 二、微积分的基本公式.
第5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 基本要求 5.1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5.2 微积分基本公式 5.3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第三节 格林公式及其应用(2) 一、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定义 二、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 三、二元函数的全微分的求积 四、小结.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苏科版) 10.4 探索三角形 相似的条件(2).
3.4 微波遥感与成像.
光学谐振腔的损耗.
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 边缘分布 边缘分布函数 边缘分布律 边缘概率密度.
§3.7 热力学基本方程及麦克斯韦关系式 热力学状态函数 H, A, G 组合辅助函数 U, H → 能量计算
物体识别 3D建图 semantic mapping
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 知识点名称: 导数的定义.
NaI(TI)单晶伽马能谱仪实验验证 朱佩宇 2008年1月3日.
LD Didactic GmbH, Leyboldstrasse.1, Huerth, Germany –2008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第三章 辐射 学习单元2 太阳辐射.
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第二十二章 曲面积分 §1 第一型曲面积分 §2 第二型曲面积分 §3 高斯公式与斯托克斯公式.
光子能量线性_不同灵敏层厚度 photon,Cell Size 5x5mm
3.8.1 代数法计算终点误差 终点误差公式和终点误差图及其应用 3.8 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
第四章 一次函数 4.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
一、驻波的产生 1、现象.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2 光的衍射(diffraction of light)
§1体积求法 一、旋转体的体积 二、平行截面面积为已知的立体的体积 三、小结.
第五节 对坐标的曲面积分 一、 对坐标的曲面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二、对坐标的曲面积分的计算法 三、两类曲面积分的联系.
作业 P152 习题 复习:P 预习:P /5/2.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激光器的速率方程.
第15章 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 初步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3.1 变化率与导数   3.1.1 变化率问题 3.1.2 导数的概念.
函 数 连 续 的 概 念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与回归 非确定关系 在宏观上存在关系,但并未精确到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青少年身高与年龄,体重与体表面积 非确定关系: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第一节 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一、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 二、不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积分表 四、不定积分的性质 五、小结 思考题.
空间平面与平面的 位置关系.
《工程制图基础》 第五讲 投影变换.
第15讲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主要内容: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第二节 函数的极限 一、函数极限的定义 二、函数极限的性质 三、小结 思考题.
§2-2 点的投影 一、点在一个投影面上的投影 二、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 三、空间二点的相对位置 四、重影点 五、例题 例1 例2 例3
§17.4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一. 德布罗意假设(1924年) 波长 + ? 假设: 实物粒子具有 波粒二象性。 频率
LCS之自由电子激光方案 吴钢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偏微分方程》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1.1.
§2 自由代数 定义19.7:设X是集合,G是一个T-代数,为X到G的函数,若对每个T-代数A和X到A的函数,都存在唯一的G到A的同态映射,使得=,则称G(更严格的说是(G,))是生成集X上的自由T-代数。X中的元素称为生成元。 A变, 变 变, 也变 对给定的 和A,是唯一的.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章 遥感技术物理基础 1、立体角与截面 —— 立体角 为立体角 即辐射球面上的一个面△S 占全部球面,如此称为立体角(附图1) 第二章 遥感技术物理基础 1、立体角与截面    ——    立体角 点状物体辐射通常是以球面波形式向外均匀传输能量。为定量化地在一个方向上的某个面接收到的辐射能量的大小,引出立体角概念。 定义: 为立体角 即辐射球面上的一个面△S 占全部球面,如此称为立体角(附图1)

这个定义与平面上定义一个弧度制的平面角在概念上是一致的。 当 R 足够大, △S 可以当平面来处理。 立体角表达点状地物向各方向辐射量,在以点状地物位置为球心的某一球面上的某一局部球面上获取辐射能的比例。同样道理,立体角可以表达球上局部面向外辐射能量,在其垂直方位上的一个点接收到的能量比例。这就是为什么遥感传感器(包括人肉眼)距离地物越近,则地物相对于传感器立体角越大,收到地物辐射能越多,地物辨别越清楚。

—— 截面 A 为辐射面面积; S 为截面面积; 为辐射面与截面法线的交角。 ——     截面 注意以上立体角概念中,辐射面对于一个点 A 的立体角要求这一点 A 必须在辐射面的法线方向上。如果点 A 不在法线方向上应做如何处理?这就引出截面概念。所谓截面就是将辐射面投影到一个平面 S 的法线通过点 A 。显然辐射面投影到平面 S 后面积减少了。两面积之间数量关系为: A 为辐射面面积; S 为截面面积; 为辐射面与截面法线的交角。

2、波长与波段 电磁波波长与频率的关系: —— 电磁波波谱 0.003 ~ 0.38 紫外 0.38 ~ 0.43 紫 为波长,c 为光速(3 10 m/s), f 为频率。 ——   电磁波波谱 0.003 ~ 0.38 紫外 0.38 ~ 0.43 紫 0.43 ~ 0.47 兰 0.47 ~ 0.50 青 0.50 ~ 0.56 绿 0.56 ~ 0.59 黄 0.59 ~ 0.62 橙 0.62 ~ 0.76 红 0.76 ~ 3 近红外 3 ~ 5 中红外 8 ~ 14 远红外 0.3 ~ 100 cm 微波与雷达

3、黑体辐射 ——— 黑体概念 黑体是对外界辐射量完全吸收的理想物体,自然界并不存在。自然界存在着灰体,即一部分能量吸收,一部分能量反射。 注意: 波段划分并不是唯一的 可见光是一个很窄的波长范围(0.38 ~ 0.76 ) 红外中 8 ~ 14 又称热红外。 3、黑体辐射 ——— 黑体概念 黑体是对外界辐射量完全吸收的理想物体,自然界并不存在。自然界存在着灰体,即一部分能量吸收,一部分能量反射。 灰体辐射的规律接近黑体。

——— 黑体辐射定律,即普朗克定律。 W 为波长为 时的辐射功率密度,单位 w / cm² · 此式有两个自变量: 、T ,其它都是常数 ——— 黑体辐射定律,即普朗克定律。 W 为波长为 时的辐射功率密度,单位 w / cm² · 为波长,单位为 c 为光速 2.98 10 m / s h 为普朗克常数 6.6256 10 J · s K 为波尔兹曼常数 1.38 10 J / K T 为绝对温度,单位为K W 6000k 4000k . 此式有两个自变量: 、T ,其它都是常数 因而可写为:W = ƒ ( , T ) 其函数曲线可表示为 注意:公式的量纲平衡;波段宽度与W 的关系。 _

对普朗克定律的讨论: 1)黑体辐射的能量只与波长、温度有关,与物质组成无关,发射能量是一个连续的波长谱; 2) 对普朗克公式积分可得到: 由此可引出 亮温 的概念,所谓 亮温 即此温度下的总辐射量。 再差分: 为斯忒蔼— 波尔兹曼常数,单位为 上式意义为辐射能量随温度变化的梯度很大。 3)对普朗克函数求波长曲线极值,得到: 此式称为维恩定律,或称为光谱位移定律。用它可测定太空星体表面温度,也可用来选择对特定地物的监测波段,如火灾检测。

4、太阳辐射 ——— 太阳常数 ——— 太阳能量光谱的波段分布 ——— 太阳常数 太阳常数( Solar Constant )即距离太阳在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上,单位面积上的光能量功率。 太阳光能到达地面上的能量功率为: ——— 太阳能量光谱的波段分布 0.2 ~ 1.4 占有 90.8 % 1.4 ~ 1.8 占有 5.2 % 1.8 ~ 2.5 占有 2.6 % 3.0 ~ 4.2 占有 1.1 % 4.5 ~ 5.5 占有 0.18 % 7.5 ~ 14 占有 0.11 %

5、大地辐射 可见太阳光绝大部分能量分布在 0.2 ~ 1.4 上。 其中在可见光部分( 0.4 ~ 0.76 )集中 46 % 能量。 可见太阳光绝大部分能量分布在 0.2 ~ 1.4 上。 其中在可见光部分( 0.4 ~ 0.76 )集中 46 % 能量。 5、大地辐射 大地也近似可看为黑体,向外辐射能量。 大地辐射能量分布为: 0 ~ 3 占有 0.2 % 3 ~ 5 占有 0.6 % 5 ~ 8 占有 10 % 8 ~ 14 占有 50 % 14 ~ 30 占有 30 % 30 ~ 100 占有 9 % >1 mm 占有 0.2 % 这就是热红外的波段划分的依据。 注意: 遥感夜晚成象可以反映地表温度。

~ 6、大气效应 —— 大气散射效应 选择性散射要求条件为微粒半径 r << 瑞利散射(Rayleigh-Scattering) 选择性散射要求条件为微粒半径 r << ~ 为散射光光强(Intensity of Scattering light) 为波长 由此可见,瑞利散射对紫外、紫、兰光散射量很大,而对红光、红外散射量极小。 这是晴朗无污染天气天空呈兰色的原因,也是清洁水发兰的原因。

—— 大气吸收与大气窗口 米氏散射(miler-scattering ) 非选择性散射,要求条件微粒半径 r > 一般灰尘、水蒸汽可满足此条件,这种物质在化学上有胶体的性质,称气溶胶。 非选择散射致使天空呈灰白色。 遥感利用这两种散射效应可测试大气污染程度。 —— 大气吸收与大气窗口 大气吸收是指除去太阳光穿过大气到达地面、大气反射返回太空的部分。大气吸收对于太阳光中各波段是有选择性的。即有的波段吸收比率很大,即大气对这部分光是不透明的,而对另一些波段吸收比率小,即对这部分光是透明的,而这些大气对电磁波吸收比率小的波段称之为大气窗口。

大气位太阳光的作用大致情况为: 20 ~ 30 % 返回太空; 20 % 漫散射到达地面(天空光) 17 % 吸收 40 % 直接到达地面 大气窗口 0.15 ~ 0.20 远紫外 透射率 70 % 0.30 ~ 1.30 近紫外 、可见光、近红外 透射率 90 % 特别是可见光透射率更高 1.55 ~ 1.75 近红外 透射率 80 % 可用于遥感 2.08 ~ 2.35 近红外 透射率大于 80 % 可用于遥感

3.5 ~ 5.50 中红外 透射率 60 ~ 70 % 可用于监测火灾 8 ~ 14 热红外 透射率 80 % 〉 1.5 cm 微波 透射率 几乎100 % 注意:大气窗口仅是大气对电磁波的作用结果,不包括大气云层、烟尘、水汽作用。 大气窗口还不止以上这些,有很多不适于遥感。未在以上列举。 大气窗口对遥感波段选择的意义 遥感工作波段选择要考虑两个因素: 1)  电磁波能量 注意是电磁波能量谱 的积分量 2)  大气窗口

7.反射与散射 (Reflecting and Scattering ) —— 基本概念 反射是指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地物对入射电磁波的作用。 散射是指不遵从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地物对入射电磁波向外返回的作用。 漫散射是散射的一种,即完全没有方向性 如散射。产生漫散射的地物表面称为朗伯面 —— 瑞利判据 目的:判断物体表面对特定光到底是反射还是散射。

两波差 相位为完全抵消,差0 为完全相重合,介乎之间差 考虑方法: 粗糙度推导示意图 两波差 相位为完全抵消,差0 为完全相重合,介乎之间差 (相位差) (光程差) 其中: 为粗糙度; 为光的入射角; 为光波长。

瑞利判据分析: 如果 两波偏于相重合,则呈反射为主、光滑表面。 如果 两波偏于相抵消,则呈散射为主、粗糙表面。 增大, 增大, 有利于形成光滑表面。 减小, 减小,有利于形成粗糙表面。 由此引出粗糙度的概念:在遥感中一个象元覆盖的地面面积单元内,相邻一个波长距离的平均高差 。 对于可见光, 在 范围内,所有地物都是粗糙面,而对于微波, 在 cm 到 m 之间,地物表面呈粗糙与光滑临界状态。

8、地物反射光谱 地物对不同波长入射光有不同的反射率,这就构成了地物反射光谱。这也是我们能够用颜色、色调分辨各种地物的原因。 R(%) 雪 植物 沙漠 湿地 λ(μm) 雪、沙漠、植物与湿地反射光谱示意图 —— 雪反射光谱曲线 1)  雪对所有波长反射率都很高且与太阳能量频谱基本同步、这是雪呈现白色的原因。 2)  雪在紫兰波段反射率较大,因而雪呈兰白色。

—— 沙漠反射光谱曲线 —— 绿色植被反射光谱曲线 沙漠与雪有基本相同的性质,相对讲红、橙、兰波段反射率较大,因而呈淡橙黄色。 —— 沙漠反射光谱曲线 沙漠与雪有基本相同的性质,相对讲红、橙、兰波段反射率较大,因而呈淡橙黄色。 —— 绿色植被反射光谱曲线 1)  对绿光 (0.55 )有一小的反射峰值,反射率大致为20%,这是绿色植物呈现绿色的原因。注意这里也正是太阳光的光能峰值。 2) 在红光处(0.68 )有一吸收谷,这是光合作用吸收谷。注意此处太阳光能仍很大,若吸收谷减小,则植被发黄、红。 3) 在 0.7~1.4 与 1.5 ~ 1.9 有很高红外反射峰,反射率可高达70%以上,这两峰与前边红光波谷是植被光谱的特征。这第一峰波长段还处在太阳光能波谱中主要能量分布区(0.2~1.4 )占有全部太阳光能量90.8%,这是遥感识别植被并判断植被状态的主要依据。

—— 湿地 4) 在 1.45 至 1.95 有两处吸收谷,表明植被中水分含量。 4)  在 1.45 至 1.95 有两处吸收谷,表明植被中水分含量。 5) 不同种类植物反射光谱曲线的变化趋势相同,而植物与其它地物的反射光谱曲线显著不同,这是遥感可以估测生物量的基础。 6) 植物叶片重叠时,反射光能量在可见光部分几乎不变,而在红外却可增加20~40%。这是因为红外光可透过叶片,又经下层叶片重复反射。叶片重叠反映作物长势旺盛,生物量高。 7) 植物叶片可见光区反射率有显著的方向性,这是因为植物叶片反射(散射)不是纯粹的朗伯散射,还有方向性。而在红外区方向性就不显著,这是因为红外光透射性好,透射后重复反射打扰了方向性。 —— 湿地 湿地对可见光 — 红外很宽的波区反射率都很低,绝大部分光能被吸收,因而在遥感图像上呈黑色或深灰色。

9 、遥感物理的几个基本概念 —— 反射率与反照度(Reflectivity and Albedo) 反射率 = 反射光能 / 入射光能 反射率 = 反射光能 / 入射光能 反照度 = 到达遥感传感器光能 / 入射太阳光能 注意:到达遥感传感器光能中不仅包含有反射太阳光的光能,还包括程辐射光能。所以遥感图像每个象元的灰度是该象元对应地物加权平均反照度的表征,不是地物反射率的表征。 一个物体的反射率本身受多种原因影响,包括有:入射角、入射光、波长、物体本身状态。 反照度除反射率所受各种因素影响外,还包括大气状态、太阳角等影响。

—— 同物异谱与同谱异物 在某一个谱段区,两个不同地物可能呈现相同的谱线特征。这是同谱异物,也可能同一个地物,处于不同状态,如对太阳光相对角度不同,密度不同,含水量不同等等,呈现不同的谱线特征。 同物异谱与同谱异物现象给图像判译带来困难。 这就引申出一个概念,遥感中绝对定标(Absolute Calibration)是不可能的。如果定标,可以做相对定标,即寻找典型地物的光谱特征,其它地物的光谱与之对比。 —— 三种分辨率 几何分辨率,即遥感图像上一个象元覆盖实际地面的大小。反映为遥感制图的比例尺。 辐射分辨率,即遥感传感器将截获的光能量能够分出的等级。反映为图像的灰阶数,如 64 灰阶、128 灰阶、256 灰阶等。 光谱分辨率,即遥感工作波段的宽窄。原则上希望其越窄越好。

三种分辨率对于一种传感器是相互制约的,有矛盾的。在同等敏感度水平上,几何分辨率增高,光谱分辨率或辐射分辨率就不可能高。其根本原因是传感器是要获得一定光能才能响应。 除以上三种分辨率以外,还有时相分辨率,它是指对于同一地区重复获取影像的最短相隔时间,它受制于几何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