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Advertisements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全微分 教学目的:全微分的有关概念和意义 教学重点:全微分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全微分应用于近似计算.
第三章 遗传的基本规律. 本章目录 第一节 分离规律 第二节 自由组合规律 第三节 连锁与互换定律.
第二课时 生物的性状与基因和染色体、 分析基因传递过程 苏科版生物新课标实验教材八下. 1 、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在 、 和 等方面相似的现象叫做 。 2 、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等称为生物体的 ,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 。 你能举例吗 ? 形态 生理功能 结构 生物的遗传 相对性状.
第一节 分离定律 选用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的原因 1. 豌豆是自花授粉、闭花授粉的植物, 自然 状态下是纯种 2. 豌豆花较大, 便于人工去雄和授粉 3. 豌豆成熟后子粒留在豆荚中, 便于观察计 数 4. 豌豆具有多个稳定而易于区分的性状 自花授粉 : 同一朵花内完成传粉的过程. 闭花授粉 :
一、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 P F 1 个体数: : 3 : 3 : 1 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 F 2 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绿色圆粒 黄色皱粒 × 黄色圆粒.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 独进行分析 圆粒( =423 ) 皱粒( =133 ) 黄色( =416 ) 绿色( =140 ) 其中 圆粒 : 皱粒接近 3 : 1 黄色:绿色接近 3 : 1.
第 2 节 自由组合定律. P × 黄色圆形 绿色皱形 × F1F1 F2F2 黄色 圆形 黄色 皱形 绿色 圆形 黄色 圆形 绿色 皱形 个体数 比数 9 ∶ 3 ∶ 3 ∶ 1 F 2 出现不同对性状之间的 自由组合,出现与亲本性 状不同的新类型。 现象: 单独分析每对相对性状.
第五章 多 基 因 遗 传 病 第一节 多基因遗传特点 第二节 多基因遗传病.
aa AA Aa 1.生物的性状是由什么决定的? 2.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是由基因决定的。 3.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第九章 数量性状遗传 第一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学分析 第二节 分析数量性状的基本统计方法* 第三节 遗传变异和遗传率
1、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和a)也随之分离。 GO 没有减数分裂就没有遗传规律。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1.每种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 的,并且通常是 的。
高中生物新课程复习课件系列精品 《遗传与进化》复习要点.
第 2 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自由组合定律中的 比例及概率计算 上杭二中 吴文丽.
第八章 数量性状遗传 Chapter 8 Quantitative Character Heredity
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 1.植物叶肉细胞内遗传物质的载体不包括( ) A.染色体 B.质体 C.线粒体 D.核糖体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人类染色体显微形态图 ♀ ♂ 它们是有丝分裂什么时期的照片? 在这两张图中能看得出它们的区别吗?
Chapter3 孟德尔遗传规律 本章要求 基本名词概念 3.1 分离定律 3.2 自由组合定律 3.3 数理统计原理在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考前重点突破—常见遗传题解题方法.
第5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 基本要求 5.1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5.2 微积分基本公式 5.3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讨论: 1.分离定律适用于几对基因控制着的几对相对性状? 2.一对相对性状中如何确定显隐性的关系?
遗传题的解题方法.
【中学生物相关资料】.
基 因 的 分 离 定 律 2002年4月.
第2课时 基因的分离定律. 第2课时 基因的分离定律 重习要点 ◆ 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种类 及概率的计算 ◆ 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系谱求法及图的判断 ◆ 如何实验验证某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 ◆ 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种类 及概率的计算 ◆ 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系谱求法及图的判断 ◆ 如何实验验证某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
基 因 的 分 离 规 律.
第七单元第二章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一、基因的分离定律.
拇指竖起时弯曲情形 1、挺直2、拇指向指背面弯曲 食指长短 1、食指比无名指长 2、食指比无名指短 双手手指嵌合
不确定度的传递与合成 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一、孟德尔及其豌豆杂交试验
第三节 遗传力的估算及其应用 一、遗传力的概念
第四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一、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 二、数量性状的遗传力 三、数量性状的重复力 四、数量性状的遗传相关.
第六章 多基因遗传病.
第八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本章要求 8.1 数量性状的概念与特点 8.2 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 8.3 数量性状遗传研究的基本统计方法
《遗传学》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生命科学系 王石华 博士/教授
§2 求导法则 2.1 求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下面分三部分加以证明, 并同时给出相应的推论和例题 .
第十章 方差分析.
第八章 数量性状遗传 重点:数量性状及其特性; 数量性状分析的基本统计方法; 遗传率的概念和计算。 难点:广义遗传率、狭义遗传率的计
一、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 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
第十三章 数量遗传.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5.2 常用统计分布 一、常见分布 二、概率分布的分位数 三、小结.
第二章 Mendel 定律 第一节分离规律 一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二 分离规律的解释 三 分离规律的验证
数量性状(quantitative character):是指性状呈连续变化,界限不清楚,不易分类的性状。如身高、体重、牛的产奶量、鸡的产蛋量、小麦的株高、穗长、千粒重等等。 第一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 一、多基因假说(polygene hypothesis) Nillsson-Ehle的小麦籽粒颜色的杂交实验。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相关与回归 非确定关系 在宏观上存在关系,但并未精确到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青少年身高与年龄,体重与体表面积 非确定关系: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第4课时 绝对值.
第15讲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主要内容: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第二章 孟德尔定律 重点: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 学分析; 用棋盘法和分枝法计算遗传比 率; 用卡方检验测验适合度。 难点:用棋盘法和分枝法计算遗传比 率;
第二节 函数的极限 一、函数极限的定义 二、函数极限的性质 三、小结 思考题.
第五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第一节 数量性状的特征 第二节 数量性状遗传的多基因假说 第三节 数量性状遗传研究的基本统计方法
§2 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第二章 孟德尔规律.
Chapter 4 Mendelian Inheritance
第三节 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总平方和可以分解为三项: (10.10).
基因信息的传递.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八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第一节 数量性状及其特征 一、数量性状的特征 二、数量性状的多基因遗传

一、数量性状的特征 ●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 ○质量性状(qualitative character):表现不连续变异的性状。如红花、白花。 ○数量性状(quantitative character):是指性状呈连续变化,界限不清楚,不易分类的性状。如身高、体重、牛的产奶量、鸡的产蛋量、小麦的株高、穗长、千粒重等等。

数量性状一般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异,这种变异是不遗传。 ● 数量性状的特征 ○数量性状的变异表现为连续的,杂交后的分离世代不能明确分组。如水稻、小麦植株的高矮、生育期长短,产量高低等。 数量性状一般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异,这种变异是不遗传。 数量性状举例: 玉米果穗长度不同的两个品系杂交,F1的穗长介于两亲本之间,呈中间型;F2出现连续变异,不易分组,即使P1、P2(纯合)也呈连续分布

数量遗传

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区别 质量性状 数量性状 1.变异 非连续性 连续性 F1 显性 连续性(中亲值或 有偏向) F2 相对性状分离 连续性(正态分布) 2. 对环境 不敏感 易受环境条件影响 的效应 产生变异 3. 控制性状 基因少,效应明显 微效多基因控制 的基因及 存在显隐性 作用相等,累加 效应 4. 研究方法 群体小, 世代数少 群体大, 世代数多 定性描述 定量描述

●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划分不是绝对,同一 性状在不同亲本的杂交组合中可能表现不同。 举例:植株的高度是一个数量性状,但在有些杂交组合中,高株和矮株却表现为简单的质量性状遗传。

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的关系 数量性状呈连续变异,受微效多基因控制; 质量性状呈现不连续变异,受主基因控制(对性状起主要决定作用的基因叫主基因)。

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的关系 例如: P 高杆 ╳ 矮杆 T1T1T2T2T3T3 t1t1t2t2t3t3 F1 T1t1T2t2T3t3 F2 6T 5T 4T 3T 2T 1T 0T 比率 1 6 15 20 15 6 1  

两类性状划分的相对性 本质上都受位于染色体上基因的控制,每对基因的传递都遵循孟德尔分离规律。 同一类性状在不同种生物中表现可能不同。 例如豌豆植株高度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中表现为高株、矮株相对性状的间断分布;但在大多数植物中株高均表现为数量化的连续分布。 同一性状在不同杂交组合中也可能表现不同。 例如,普通小麦、水稻等均存在高秆与矮秆两种类型: 以纯合高秆与矮秆亲本杂交,后代主要表现为质量性状遗传的分离; 以两纯合矮秆亲本杂交,后代群体的株高则表现为数量性状遗传。

(1)小麦子粒颜色受两对重叠基因决定的遗传动态 P 红粒 × 白粒 R1R1 R2R2 ↓ r1r1r2r2 F1 红粒 R1r1R2r2 F2 ↓ 红 色 表现型类别 白色 深红 中深红 中红 浅红 表现型比例 1 4 6 4 1 红粒有效基因数 4R 3R 2R 1R 0R 2R1R1R2r2 1R1R1r2r2 2R1r1r2r2 基因型 1R1R1R2R2 4R1r1R2r2 r1r1r2r2 2R1r1R2R2 1r1r1R2R2 2r1r1R2r2 红粒:白粒 15:1

二、数量性状的微效多基因假说 多基因假说要点: (1)每对基因对表型的作用是微效的,且作用相等并呈累加作用; (2)微效基因之间缺乏显隐性关系,可分为有效基因和无效基因。多基因一方面对某一数量性状起微效基因作用,另一方面起修饰作用; (3)微效基因易受环境条件影响。微效基因的作用常常被整个基因型和环境的影响所遮盖,难以识别个别基因的作用; (4)多基因也位于核染色体上,并具有分离、重组、连锁等性质。 Nillsson-Ehle的小麦籽粒颜色的杂交实验。 分别用粉红、红色、深红与白色杂交:

数量性状由多基因决定,而且受到环境的作用,使遗传和不遗传的变异混在一起,不易区别开来。所以,对数量性状的研究,一定要采用统计学的分析方法。

3、其他有关一些概念 ●微效多基因(Polygene)或微效基因(minorgene) :控制数量性状遗传的一系列效应微小的基因; 由于效应微小,难以根据表型将微效基因间区别开来; 近年来,借助分子标记作图技术已经可以将控制数量性状的各个基因位点标记在分子标记连锁图上,并研究其基因的效应。

主效基因/主基因(major gene): 控制质量性状遗传的一对或少数几对效应明显的基因; 可以根据表型区分类别,并进行基因型推断。 ●修饰基因(modifying facfors) 是指有一些性状虽然是受一对或少数n对主基因控制,但另外还有一组效果微小的基因能增强或削弱主基因对表现型的作用,这类微效基因在遗传学上称为修饰基因。 举例 牛的毛色花斑是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 但花斑的大小则是一组修饰基因影响主基 因的结果。

第二节 数量性状遗传分析的统计学基础

第 三 节 数量性状遗传分析的统计学基础 ●一、平均数(mean) 通常是应用算术平均数,即把全部资料中各个观察的数据总加起来,然后用观察总个数除之。所得的商就是平均数。 X=∑X/n

标准差 S=√∑(x-x)2/(n-1) (n>30时, n-1n) 方差 V=∑(x-x) 2 /(n-1) 第 三 节 数量性状遗传分析的统计学基础 ●二、方差和标准差 方差是用以表示一组资料的分散程度或离中性,使方差(或称变量)开方即等于标准差,它们是全部观察数偏离平均数的重要参数,方差或标准差愈大,表示这个资料的变异程度愈大,也说明平均数n代表性愈小。 标准差 S=√∑(x-x)2/(n-1) (n>30时, n-1n) 方差 V=∑(x-x) 2 /(n-1) =[∑x 2-(∑x) 2 /n]/(n-1)

三、直线相关与回归 1、直线相关 2、协方差 3、回归系数

第三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率

一、性状表型值及其方差分量 1. 表型值的效应分解:性状表现由遗传因素决定、并受环境影响,可得: P = G + E.

2、表型方差分量分解:根据性状效应值分解可得: VP = VG + VE 此时基因型与环境间无互作效应,其中: VP 为群体表型方差(由性状资料计算); VG 为群体基因型差异所引起的变异方差,称为遗传方差(genetic variance),也称为基因型方差; VE 为环境因素所引起的变异方差,称为环境方差; 不分离世代(P1, P2, F1)个体间无基因型差异,即:VG=0,因此:VP = VE 可用不分离世代表型方差估计环境方差; 分离世代(如F2)中,VP = VG + VE 。

二、广义遗传率 1. 表现型值、基因型值和环境型值 ●表现型值:某性状表现型的数值,用P表示 ●基因型值:性状表达中由基因型所决定的数值,用G表示 ●环境型值:表现型值与基因型值之差,用E表示 三者关系 P=G+E

2. 广义遗传率的定义及公式推导 ●定义:遗传方差占总方差的比值,通常以百分数表示 h2B(广义遗传率)=遗传方差/总方差×100% =VG/(VG+VE)×100%

3. 遗传率的意义 从上式可以看出,遗传方差越大,占总方差的比重愈大,求得的遗传率数值愈大,说明这个性状传递给子代的传递能力就愈强,受环境的影响也就较小。这样,亲本性状在子代中将有较多的机会表现出来,选择的把握性就大。反之,则小,所以遗传率的大小可以作为衡量亲代和子代之间遗传关系的标准。

三、广义遗传率的估算方法 h2B =[VF2-1/2(VP1+VP2)]/VF2×100%

四、狭义遗传率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1. 基因作用的分解 从基因作用来分析, 基因型方差可以进一步分解为三个组成部分: 基因相加方差(或称加性方差VA) 显性偏差方差(或称显性方差VD) 上位性作用方差(或称上位性方差VI)

所以 VG=VA+VD+VI VP=(VA+VD+VI)+VE 加性方差(VA)是可固定的遗传变异量, 可在 上下代间传递, 而另两种VD和VI则不能固定。

基因加性方差占表现型总方差的比值,称为狭义遗传率(h2N) 2. 狭义遗传率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基因加性方差占表现型总方差的比值,称为狭义遗传率(h2N) h2N(狭义遗传率) =基因加性方差/总方差×100% =VA/VP×100% =VA/(VG+VE) ×100%

五、遗传率在育种上的应用 (1)不易受环境影响的性状的遗传率比较高,易受环境影响的性状则较低. (2)变异系数小的性状的遗传率高,变异系数大的则较低. (3)质量性状一般比数量性状有较高的遗传率.

(4)性状差距大的两个亲本的杂种后代,一般表现较高的遗传率. (5)遗传率并不是一个固定数值,对自花授粉植物来说,它因杂种世代推移而有逐渐升高和趋势。

第四节 近亲繁殖

一、 近亲繁殖及其遗传效应 (一)近亲繁殖的概念 ●定义 近亲繁殖,也称近亲交配,或简称近交,是指血统或亲缘关系相近的两个个体间的交配;也就是指基因型相同或相近的两个个体间的交配。

根据亲缘远近的程度一般可分为 全同胞、半同胞和表兄妹 植物自花授粉的交配,称为自交,是最极端的近亲繁殖。

●表示方法 近亲系数(F):一个合子中两个等位基因来自双亲共同祖先的某一基因的概率,即每一个体中某一座位上两个基因有共同来源的概率。

(二)近亲繁殖的遗传效应 ●杂合体通过自交可以导致后代基因的分离,将使后代群体中的遗传组成迅速趋于纯合化 举例:以一对基因为例,即AA×aa F1 100%都是杂合体 F2 有1/2杂合体和1/2纯合体(根据分离比例而得)

F3 有1/4杂合体和3/4纯合体 Fr 有(1/2)r杂合 体, 1-(1/2) r纯合体。 当连续自交多代时, 后代将逐渐趋于纯合,每自交一代,杂合体所占比例即减少一半, 并逐渐接近于0, 但是存在, 而不会完全消失。

△多对基因的情形 设 n对异质基因 自交r代 求 自交r代后群体中各种纯合成对基因的个体数 通式 [1+(2r-1)]n 其中 1——其n次方表示具有杂合基因对的个体数 2r-1 ——其n次方表示具有纯合基因对的个体数

举例 求3对异质基因自交5代后代的组成 解 [1+(2r-1)]n=[1+(25-1)]3 =13+3×12×31+3 ×1×312+313 =1+93+2883+29791 即: 1个个体的三对基因均为杂合 93个个体的二对基因杂合, 一对纯合 2883个体的一对基因杂合, 二对纯合 29791个体的三对基因均为纯合

●杂合体通过自交可以导致后代基因的 分离,将使后代群体中的遗传组成迅 速趋于纯合化。 ●杂合体通过自交能够导致等位纯合, 使隐性性状得以表现出来,从而可以 淘汰有害的隐性个体,改良群体遗传 组成。 ●通过自交能够导致遗传性状的稳定, 不论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