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理論.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教學原理 課 程 綱 要課 程 綱 要課 程 綱 要課 程 綱 要 師生互動 師生互動的意義 班級是由師生構成的情境,其最主要 的活動是教學,而教學活動即是一種 師生互動行為的具體表現。師生互動 又稱為教學關係、師生關係。 師生互動,是教師與學生雙向互動的 歷程。
Advertisements

課程與教材是實現教育目的的工具,教法 是實現教育目的的手段。教材和教法彼此 不可分離,而且每一種教材必須配合一種 適切的教學法。
Chapter 3 人如何學習與記憶? 學習重點: 我們是如何學會新事物? 為什麼我們會忘掉已經記住的事?
智力測驗計分與解釋 輔導老師 黃曉樺.
第七章 培养你的创新能力 --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调适
2013年下半年国考-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命题规律与重点
行為主義心理學 行為學習論主張 1.將學習歷程解釋為條件作用(制約作用) conditioning。
W3 學習理論與教學 郭木山.
建構原住民知識體系 宏觀 長 中 微觀 田調、 短 資料採集 上層 理解.建構 中層 整理.分析 下層 教材 刊物 專家學者 資源中心 部大
教學理論 黃繼仁 教學原理.
花蓮縣國小綜合活動領域教師 36小時關鍵能力研習 分組實做作業單
布魯姆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類架構在教學上的應用
LiveABC學習系統 103年英語自學說明會 校內學習資源LiveABC.
學習理論在科學教育的應用 王國華 彰化師範大學.
课程说课 《大学生心理健康》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2010年进校以来,我担任了大学生心理健康 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 方洁.
认知行为和复发预防策略.
數 據 分 析 林煜家 魏韶寬 陳思羽 邱振源.
指導教授:李基常 教授 學 生:林瑛萍 學 號: 日 期:
電腦教學應用(Teaching with computer)
如何透過學校課程培養小學生 的批判思考能力
陳維魁 博士 儒林圖書公司 第九章 資料抽象化 陳維魁 博士 儒林圖書公司.
多元化科學教學策略工作坊 吳木嘉 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教學優良教師分享 資訊管理系 陳昌助.
台首大幼教103(上)教學大綱 學科名稱:教育心理學 授課教師:曾火城.
保良局余李慕芬紀念學校.
現代心理學 (重修版) 張春興 第一章 對現代心理學的基本認識.
心理學導論.
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FID) 基本原理及發展與應用
ASP.NET基本設計與操作 建國科技大學 資管系 饒瑞佶 2007年.
Feeling 教學科目:英語 教學年級:四年級 資料來源:自編 & 康軒英語教材“New Wow English”第3冊
以 WebQuest 模版整合教材 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行為主義心理學 行為學習論主張 1.將學習歷程解釋為條件作用(制約作用) conditioning。
視覺式體操動作辨識系統 Vision-based Gymnastics Motion Recognition System 學生:顏羽君
促進學習的評估 如何運用「網上學與教支援」 促進學與教 柯志明 教育基建分部 基本能力評估/數學.
提升教學技巧 How to Teach Better
新教師的啟導工作 高慕蓮博士 袁國明老師.
網路安全技術 OSI七層 學生:A 郭瀝婷 指導教授:梁明章.
創意管理 一. 組織設計與創意 1.各種組織設計對創意之影響 3hrs 2.團隊的建立(成員組合考量) 3hrs 3.團隊的溝通 3hrs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2013/09/23 12:20-13:30 LIVE ABC英檢平台 與其他校內學習資源
葉育婷 Tina Yeh 美國兒童華語教學課室活動設計 葉育婷 Tina Yeh
106年度教育雲服務策略聯盟計畫 酷學習 COOL CLASS.
專題規劃-多功能搖桿 指導教授:李博明 組員:學號-姓名 4A239045-賴尚昱 4A239063-蔣秉錩 4A239064-郭冠志
六年級電腦科 KompoZer w3.dhps.tp.edu.tw.
以通識課程為核心之全校課程革新計畫 全校課程地圖的建構 報告人:許佩玲、陳鵬文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六月十五日.
六年級 英文科 課程計畫 Ms. Hsu.
聖匠小學 小四 全方位學習與自我概念 自我樂中尋.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倫理學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黃影雯副教授講授 E_Mail Address:
課程時間:星期二下午2:20-5:20 -> 1:20-4:10 ? 授課教師 逄愛君, 辦公室: 資訊系館 417室 先修課程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 李惠珍老師
106學年度第二學期 二年級學校日 英語科教學計畫
數位學習 孫春在、曾憲雄、陳登吉、袁賢銘.
有效的教學理論與實務 報告者:鍾瑞國.
注音符號課程綱要 注音符號應用能力 A-1-1 能正確認念、拼讀及書寫注音符號。 能熟習並認念注音符號。
107-2 國中部任意選修 看動畫學英語 授課教師 羅曉筠.
Introduc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upport Services for Secondary Schools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支援服務簡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econdary)
-創新學習 從教師開始- 主講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李忠謀 教授
電腦網絡與教學.
1.文化是代代相傳的 2.文化是學習而來的:角色模範 3.文化可滿足需求:規範及準則 4.文化是彼此分享的 5.文化具可調適性:
簡介 發想:本簡報以常見的臺灣夜市小吃出發,與學生生活結合,以圖片為輔,讓學生從食物為出發點,學習其搭配的量詞單位,以及相關方位和介係詞之應用 ﹔除吸引學生興趣外,並融入對話,以更深入加強學生對於本單元的聽力理解能力。接著帶入評量,確定學生已學會食物名稱及其搭配的量詞單位,以及介係詞之應用 。 視覺.
苦海救生: -義工督導技巧.
主題研究架構.
一個有效率的團隊的要素 Elements of an Effective Team
THE MISSION COVENANT CHURCH
報告人: 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 辛文義.
Unix指令4-文字編輯與程式撰寫.
數學科診斷與補救教學綱要 嘉義大學數理教育所 姚如芬.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學習理論

學習理論的要件 清楚說明採用何種最有效的方法,將學習者的心向導引至準備學習的狀態 清楚說明在始學習者最容易學到知識的原則下,採用何種方法組織教材 清楚說明在教學時宜採何種最有效的程序呈現教材以方便學習者學習 清楚說明在教學活動中如何使用獎懲原則以維持學習者的學習動機 Bruner, J. S.(1966).Toward a theory of instruc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kinner 學習理論(一) 行為主義心理學制約實驗 巴夫洛夫古典制約實驗 實驗階段 實驗過程 制約行為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UCS→UCR(食物→分泌唾液) CS →X(鈴聲→引起注意) 增強、辨別 第三階段 CS+UCS →UCR 二層制約 第四階段 CS →CR (鈴聲→分泌唾液) 增強、類化 說明:C制約;S刺激;R反應;X引起注意;CS制約刺激 CR制約反應;UCS非制約刺激;UCR非制約反應 巴夫洛夫古典制約實驗的運用:結合刺激、反應和制約所構成的連續作用,幫助學瞭解由事實到抽象的教學內容 沈翠蓮(2001),教學原理與設計。台北:五南。

Skinner 學習理論(二) 桑代克的嘗試錯誤練習 以貓為實驗對象,從多種亂撞亂跳錯誤反應中,選擇正確採踏板與特定刺激情境的連結反應 效果率、練習率、準備率 桑代克實驗的運用: 對學生學習成就,多肯定增強少強列批評 多提供練習,尤其是對正確行為的引導暗示與錯誤行為的校正回饋 重視學生學習心向,善用引起動機,給與充分學習信心與成就心理準備 沈翠蓮(2001),教學原理與設計。台北:五南。

Skinner 學習理論(三) 斯肯納的操作制約實驗 以小老鼠為實驗對象,將連續複雜動作分解成幾個小動作,小老鼠達成複雜正確反應時給與獎賞之正增強,錯誤反應時剝奪喜愛的刺激物給與負增強 斯肯納實驗的運用:積極反應原則、小步驟原則、即時增強原則、個別進度原則 沈翠蓮(2001),教學原理與設計。台北:五南。

沈翠蓮(2001),教學原理與設計。台北:五南。 Skinner 學習理論(四) 制約學習在教學技術的應用 代幣制設計 五大原則:經濟、環保、認知、流行、系列 選擇方式:晤談、觀查、顯露、清單、問卷 設計制約行為的代幣計算規則與代幣兌換之實踐 行為改變技術 找出所要改變的行為 訂定終點行為 測定行為改變前的基準線 形成管理行為計畫 逐步塑造 評量效果 沈翠蓮(2001),教學原理與設計。台北:五南。

Skinner 學習理論(五) 制約學習在教學方法的應用 編序教學 電腦輔助教學 個人化系統教學 都是採行學生個別學習的方式 直接(講述)教學 都是採行學生個別學習的方式 沈翠蓮(2001),教學原理與設計。台北:五南。

行為學派對教學活動的建議 適切增強學業及社會學習行為,並兼顧規範之遵循 鼓勵學生重視並配合行為改變計畫,瞭解並接受行為改變理由 選擇性使用增強,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負責 儘量採用內發性獎賞與誘因,使學生瞭解獎勵的目的在鼓勵學習行為而非目的 瞭解學生使行為策略的擬定適合每個人的需要並顧及可能產生的後果 林進材(民89),有效教學:理論與策略。台北:五南。

Gagn’e學習理論(一) 學習者在學習與記憶過程中涉及不同大腦結構和「訊息處理」,構成不同的「學習階層」,每階層要發揮應有「學習成果」,有賴對「教學事件」進行「教學設計」 蓋聶的學習成果種類 心智技能 認知策略 語文訊息 動作技能 態度 沈翠蓮(2001),教學原理與設計。台北:五南。

Gagn’e學習理論(二) 蓋聶的訊息處理模式 執行控制 期望 動作 反應發生 環境 長期記憶 接收器 感覺登錄 短期記憶 沈翠蓮(2001),教學原理與設計。台北:五南。

Gagn’e學習理論(三) 學習階層 符號學習:由反射性反應所引發的學習 刺激反應學習:學習者對特定刺激產生的自主性特定反應 反應連鎖:多重反應連鎖的動作技能學習 語文連結學習:對所學知識以一連串語言文字來表現 辨別學習:在多重刺激下對不同刺激給予不同反應的歷程 概念學習:將具共同屬性事物用概括性的文字或符號表示 原則學習:兩個以上概念的連鎖學習 問題解決學習 沈翠蓮(2001),教學原理與設計。台北:五南。

Gagn’e學習理論(四) 學習條件論 教學事件 歷程:引起注意→告知學習者目標→刺激對先備知識的回憶→呈現刺激材料→提供學習輔導→引發表現→提供回饋→評估表現→促進保留與遷移 學習條件論 沈翠蓮(2001),教學原理與設計。台北:五南。

互動學習論 教師在教學歷程中必須從三方面因應 確認適當的學習楷模與示範者 建立行為的功能性價值 引導學習者的認知歷程 林進材(民89),有效教學:理論與策略。台北:五南。

Ausubel學習理論(一) 學生獲得學科的知識,主要是透過適當設計解釋教學材料,連結認知學習的新舊基模,而進行有意義的學習 有意義的學習 條件:先備知識、學習材料、學習心向 類型:接受式、發現式 學習採認知同化論 沈翠蓮(2001),教學原理與設計。台北:五南。

Ausubel學習理論(二) 學習認知系統 建立內在連結 學習材料 記憶感知 短期記憶 學習表現 選擇 引起注意 儲存結果 建立外在連結 儲存結果 建立外在連結 長期記憶(擁有先備知識) 沈翠蓮(2001),教學原理與設計。台北:五南。

Ausubel學習理論(三) 前導組織體 指在學習之前所呈現的訊息,使學習者組織及解釋新來的資訊 設計原則:相似性、差異性、關連性、延續性 在課程中的應用:漸近分化、統整協調 在教學中的應用:解釋、比較 在學習中的應用:注意教材結構與認知結構的交接點 沈翠蓮(2001),教學原理與設計。台北:五南。

Ausubel學習理論(四) Ausubel教學理論在教學方法上的應用 講述教學法 闡釋(expository)教學法 沈翠蓮(2001),教學原理與設計。台北:五南。 林進材(民89),有效教學:理論與策略。台北:五南。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論(一) 強調在社會情境中個體的行為學習,乃經由觀察學習與模仿而產生 主要學習要素為:行為楷模、楷模得到的增強、學習者對楷模行為的認知處理 從觀察學習到行為表現歷經四階段:注意、保留、呈現行為的動機、動作再生 四種模仿方式:直接模仿、象徵模仿、綜合模仿、抽象模仿 黃政傑(民86),教學原理。台北:師大書苑。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論(二)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論在教學方法上的應用 示範教學法 觀摩教學與教學演示 黃政傑(民86),教學原理。台北:師大書苑。

信號學習論 為行為學習理論與認知學習理論學派的折中 主張教學者應採行為主義各種有效教學策略於教學歷程,並以認知學習論的要點,重視學習者「如何學習」的心理歷程,做為擬定各種教學活動的參考 林進材(民89),有效教學:理論與策略。台北:五南。

有效的學習策略(一) 認知策略 動機策略 注意力策略 反覆處理、精緻化及組織化等記憶策略 「瀏覽-質疑-精讀-回憶-複習」五步驟理解策略 促進個人動機 成就歸因 自我效能訓練 林進材(民89),有效教學:理論與策略。台北:五南。

有效的學習策略(二) 後設認知(比認知更深層的認知)策略 問題解決後設認知:預測個人能力與限制、了解策略使用時機與方法、確認問題性質、計劃安排適當的策略及方法、監控計畫的有效性、評量上述步驟的有效性 自我調整:自我察覺、自我目標、自我指導、自我評量、自我紀錄、自我增強 社會後設認知:了解社會溝通及適應社會的歷程 林進材(民89),有效教學:理論與策略。台北:五南。

有效的學習策略(三) 支援策略:激發學習動機、提供適度緊張與焦慮、設計挑戰性學習情境、發展自我增強與自我實現的教學策略 創造思考策略 腦力激盪、夢想法 分合法 聯想技巧 屬性列舉 型態分析 目錄檢查 6w檢討法 檢核表技術 林進材(民89),有效教學:理論與策略。台北:五南。

學習理論在教學上的應用 不同理論間互補與應用 運用學習策略於教學中 訓練學習者的學習效能 建立內省的學習歷程 擬定並設計有效的教學策略 教學與學習間要有對話與辨證 有效控制學習歷程落實教學成果 結合學習理論與教學理論發展行動研究 林進材(民89),有效教學:理論與策略。台北:五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