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主義(liberalism) 課程網頁:https://ceiba.ntu.edu.tw/982N2015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摘要  文化是習得的,並且透過涵化的過程而代代相傳, 文化仰賴象徵,對於共享同一文化的人而言,象徵具有 一種獨特的意義與價值,文化限制了個人,但是個人的 行動卻可以改變文化  文化體系具有許多不同層次,傳播與遷徙將相同的 文化特質與模式帶到不同區域,因此這些特徵就跨越了 國家的疆域,而被許多國家的人們所共享,某些文化特.
Advertisement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中国反价格垄断工作取得可喜进展 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局长 许昆林 2013 年 9 月 · 北京.
社会医学 社会因素与健康 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社会医学系.
第四冊第九課 劉老老 曹雪芹.
1.
教育社会学 主讲人 李慧玲.
想我眷村的兄弟們 朱天心 1.
組員: 陳冠瑞、張瑋真、鄭涵薇、李立婷 丁瑛瓔、石洳萍、張桂禎、王筠茹
公德與和諧社會 台大哲學系教授 林火旺.
国前首相丘吉尔 访问美国,在富 尔敦发表演说, 称苏联进行扩张, “一幅横贯欧洲大 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后面,
第六章 社会策划 夏建中 《社区工作》 (第二版).
学生教育办介绍 2015年9月.
第八課 多元文化社會 與全球化 西歐文明 亞洲文明 非洲文明 進步→ ←落後 彰化高中 蠻荒與裸露.
引言 醫療人權為新興的權利概念,關於這項權利概念的範疇與具體內容,迄今學界尚無定論。原則上,參考國際公約、各國法制、與相關學者的討論,醫療人權可以從鉅觀與微觀兩個層面探討: 鉅觀層面:涉及民眾健康權益的維護與增進,與政府對醫療資源的管理與規範有關,目標在於平等就醫權的落實。 微觀層面:直接關涉到醫病關係,重點在於病患權利意識的提升。
走向社会服务:理论与实践框架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王思斌
行政學概論報告-第八章 第九組 指導老師:蕭宏金老師 A許惠鈞 A蔡亞庭 A陳筱勤
MUYAOLIN Finance Class
第十一課 紅頭繩兒 王鼎鈞.
建構老人照顧之夥伴關係 (以社區為例) 報告者:龍崎鄉衛生所 張碧蓮
穿越迷雾,读懂全球化经济本质 谈美国次贷危机与人民币升值问题.
第十三章 有效资本市场 有效资本市场(efficient capital market)是一个证券价格能根据新信息的出现迅速调整的市场,即现行的证券价格能够反映有关证券的全部信息。 研究意义:第一,对投资者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二,观点相差很大,有很多未知问题需要研究。
社會學習領域 課綱修正宣導簡報 社會學習領域輔導群編製.
保护文物. 保护文物 一则关于长城的报道: 有些地段的长城状况令人担忧。大量游人涌入,给长城带来了显而易见的破坏。塑料袋、矿泉水瓶、废纸、果皮等垃圾随处可见,城墙被乱涂乱画。当地居民“靠山吃山”,在垛口处和通往长城的小路上私自搭设梯子,设点收费。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在保护区内建起了许多与长城很不协调的建筑物,加速了长城周围自然景观的破坏。
语文园地五.
第六課 諫逐客書 李 斯.
從外籍新娘到新台灣人 —台灣新移民的奮鬥故事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華文化的精神價值 鄭宗義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
台灣未來發展願景與政府應當扮演的角色: 為「新台灣發展主義」催生
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
弱勢族群學生之輔導 引言人:馬公高中 主任輔導教師 陳麗妍.
體育非專長教師增能研習 石榴國小 吳承典.
第六章 社交網路與 虛擬社群 第一節 社會資本 第二節 社交媒體行銷 第三節 社交媒體行銷:讓人知道你 第四節 社交媒體行銷:讓人喜歡你
第三章 社会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大家了解社会的概念、认识社会的基本特征,掌握马克思主义看待社会的基本观点,了解社会结构、社会运行以及社会形态的内涵,内容或类型,把握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基本视角。
遠距圖書服務系統 國家圖書館 遠距圖書服務系統 文獻傳遞服務 2002/09
學務處課指組 提供 資料來源:取材於長庚技術學院劉學務長杏元於96年12月22日 景文科技大學服務學習研討會演講內容
皮亞傑認知心理學 數位課程規劃與設計 指導老師:支紹慈 老師 班級:資訊傳播系 三A 學生:4970C001 陳亞琳
海 豚.
保險業監理 國華產物保險公司標售過程 2005年之前 金管會命其限期增資改善 勒令停業派員清算處分
報告人:林弘立 中華民國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 日期:93/12/20
第四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农村五保供养政策法规解读 民政厅社会救助处 田智勇 2015年8月6日 鄂尔多斯
第八課 始得西山宴遊記 柳宗元.
研究動機與目的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包含兩個專業 導向課群 公民教育專業課群 活動領導專業課群.
第三章 宪法.
主題:屬靈品格的操練 信息﹕蒙福事奉的內在心態 讲员:刘传章牧师 5月11日 上午.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11th Edition
及早识别社区的需要: 以需要为本及资产为本的分析
Political Liberalism John Rawls.
許英蘭 油畫展 時間: ~ 地點:住院大樓一樓藝術櫥窗
道德推理 課程網頁: 第十二、十三講: A Liberal Theory of Justice by John Rawls.
第12週 LectureⅥ The Idea of Public Reason §1-5
第六課 社會團體與結社 壹、社會團體 貳、社會運動 參、志願結社的條件與限制 肆、志願結社的服務與發展.
苗栗縣后庄國民中小學兩公約宣導簡報 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 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社会研究方法 第一讲:导论.
台北市南港高中(國中部) 97學年度上學期 健康與體育領域 教學研究會
C2 多元文化教育 的理論基礎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08)。多元文化教育。高等教育文化。.
第陸章 幼兒人際關係發展 陳薏如 老師.
福音賀卡.
不夠注意社會與文化的影響的Piaget 維高夫斯基 兼具內在發展與環境動力 二元發展理論.
自由主義第十二講 課程網頁: A Liberal Theory of Justice (III) By John Rawls.
第 13 單元:威爾‧金里卡<公民教育> Education for Citizenship By Will Kymlicka
青少年職業輔導与家長工作 理論篇 陳沃聰
A Liberal Theory of Justice
第二章 正確理財觀念.
自由主義(liberalism) 課程網頁:
離合器片拆裝 李炯良老師.
自由主義(liberalism) 課程網頁:
第四冊第十二課 詞選 虞美人──李煜 水調歌頭──蘇軾 醉花陰──李清照.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自由主義(liberalism) 課程網頁:https://ceiba.ntu.edu.tw/982N2015 第十四講: 公民議題的回顧與反省

一、前言 (一)T. H. Marshall是1960到1970年代,公民議題最具有影響力的學者,他在1964年所出版的Class, Citizenship and Social Development,幾乎是這個議題的標準教科書。 (二)1970年以後,很少學者對公民議題有興趣,直到1994年,這個議題又重新受到重視,現在它是當代政治理論的顯學。

一、前言 (三)羅爾斯的正義論在1980年代最重要的挑戰者是社群論,到了1990年代衍生兩個主題:一個是多元文化論;另一個則是有關民主公民德行的討論。

二、公民觀念的兩大傳統 (一)公民共和主義(civic republicanism):以亞里斯多德為代表。 1. 統治和被統治:  1. 統治和被統治:  (1)公民是同時適合統治和被統治的人。  (2)人是政治動物,統治行為是人類最高才能的展現,也是人類的卓越表現。

二、公民觀念的兩大傳統 2. 公共和私人領域的劃分: (1)公民與公民的關係是政治關係,是公共而不是私人,所以公民在處理公共事務時必須完全抛開私事。公民是家長卻不管家務,家務由奴隸和女人負責。 (2)公共領域比私人領域優越、真實,參與政治本身就是好事,私領域只是工具,進入公共領域才是人類的存在的目的。 (3)參與公共決策就是自由(積極自由)。

二、公民觀念的兩大傳統 3. 公民的條件:有財產的成年男性。 (1)財產指的是擁有土地,有土地的人自然會愛國,也才可能將公益置於私利之上。 (2)財富要約略平等,否則富者可以收買較不富有者,這會造成國家腐化。 (3)擁有決策自由的人,必須具有心靈獨立性,才能進行自由、理性、獨立的判斷。擁有自由的人才具有公民身分。

二、公民觀念的兩大傳統 4. 特點: (1)公民之間是命運共同體,統治者和被統治者之間不是對立的兩個階級。 (2)採取輪流統治的方式,羅馬共和國的公民英雄Cincinnatus,他是一名農夫,為了拯救國家而從軍,任務完成後又回歸田野。 (3)適合小國寡民的社會。

二、公民觀念的兩大傳統 (二)自由主義公民觀: 1. 以法律定義公民: (1)強調的不再是統治和參與公共事務,而是法律規定下的權利。  1. 以法律定義公民:  (1)強調的不再是統治和參與公共事務,而是法律規定下的權利。  (2)參與公共事務不再是實現美好生活的必要條件,經濟活動才是生活的重心。法律存在是為了保障私領域的生活,人的本質不再被視為政治動物。  (3)公民不必再具有排他性,因為公民的任務不再是公共決策,共和主義公民觀所要求的公民資格就不必要。

二、公民觀念的兩大傳統 2. 公民觀改變的原因: (1)人口眾多,人與人只靠“物”而發生關聯,訂立法律規範彼此間的互動成為重點。  2. 公民觀改變的原因:  (1)人口眾多,人與人只靠“物”而發生關聯,訂立法律規範彼此間的互動成為重點。  (2)自由主義基於個人主義,重視個人選擇自己認為的美好生活,而且每一個人都應該擁有平等權利進行這樣的選擇。(自由主義的公民平等是指人性的平等,所以每一個人都夠格當公民;而共和主義的平等則建立在財富平等,因此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當公民)

二、公民觀念的兩大傳統  (3)公共規範和公共決策不具有最高價值,其目的是建立一個合理的公共規範,有利於個人追求美好人生。私領域的價值高過公領域,保障個人可以在私領域自由選擇、不受干涉的消極自由,比參政的積極自由重要。

二、公民觀念的兩大傳統 3. 特點: (1)公民雖有權參與公共政策,卻普遍冷漠,因為私領域的多樣性具有吸引力,公領域不再是人民生活的重心。  3. 特點:  (1)公民雖有權參與公共政策,卻普遍冷漠,因為私領域的多樣性具有吸引力,公領域不再是人民生活的重心。  (2)在一個接近正義的社會,基本結構相當穩定,人民使用積極自由的動力減少。在一個成熟的民主國家中,人民不必關心政治,選舉投票就像上教堂一樣,是一個不太重要的責任。  (3)自由社會的團結不是靠公民共同的理想,而是建立在公民願意遵守相同的公共規範。因此在共和主義的模式中,公民德行是良好政府的保證,而自由主義則賴制度間的制衡,而不靠公民道德。

三、社群論的挑戰 (一)兩種公民觀的現代意義:   1. 自由主義的理想是滿足每一個“個體”對自我美好人生的追求,所以重視的是如何制訂一套公民和平相處的公共規範,以及因此產生的個人權利。共和主義強調社群的共同責任、共善的實現,所以重視公民的德行:愛國心和責任感。   2. 這兩者的差別,從當代的理論可以化約成羅爾斯自由主義和社群論的爭辯,或者重視個體或重視群體的問題,自由主義重視個體,共和主義重視群體。

三、社群論的挑戰 (二)社群論的觀點:  1. 自由主義的自我觀是錯誤的,個體是社會的產物,社群的價值和文化決定個人的價值和理想,透過個人所屬的社群,才能發現自我。   2. 如果社群是個人自我認同的根源,它就是社會成員共同的事業,具有共同的善。成員之間具有一種相互承諾,個人願意為社群或同胞的福祉而從事必要犧牲。

三、社群論的挑戰 3. 社群成員對共善的認同構成愛國心。   4. 社群成員間的關係是對話式的(dialogic),而不是獨白式的(monological),而個人認同也是經由對話加以定義。

四、差異公民 (一)多元文化論對自由主義的批評:   1. 如果個人認同是對話式的,群體消失會造成個人認同的危機,而自由民主社會的多數決只有形式的公平,它會危及少數族群的利益或生存,影響個人的自我認同。   2. 自由主義的普遍公民是一種同化論(the ideal of assimilation),因為它用相同的標準、規則對待每一個人。然而,這個標準和規則是由強勢團體決定,弱勢族群在形式平等的情況下,其差異被忽視,因此而遭到壓抑。

四、差異公民   3. 同化論也造成弱勢族群內在的自我貶抑、自我嫌棄,自由主義的平等公民觀,反而成為壓抑弱勢族群的藉口。

四、差異公民 (二)多元的爭論:   1. 自由主義者承認多元,而族群的多元差異屬於私人結社,所以是非公共領域而不是公領域,政府不能刻意保護某一族群的存活。   2. 多元文化論者則認為文化或族群差異不應歸為非公共領域,而是政治領域必須處理的議題。自由主義區分公共和非公共領域,這個區分本身就是建立在一種特殊的價值觀之上,所以自由主義強調對各種美好生活保持中立,其實是偏袒和自由主義相容的生活方式,因此自由主義是一種特殊主義。

四、差異公民 (三)差異政治: 1. 文化差異具有公共性,少數族群的族群身分,也應該成為政治決策考量的一個指標。   1. 文化差異具有公共性,少數族群的族群身分,也應該成為政治決策考量的一個指標。   2. 文化差異是“不同”,而“不同”並不等於“劣等”。差異公民(differentiated citizenship)的概念才能使少數族群不會受到歧視和壓抑。   3. 差異公民:除賦予每一個個人平等的自由主義公民權利之外,少數族群應該獲得以集體為單位的額外權利。

四、差異公民 (四)實際政治的現狀:   1. 美國的印地安保留區內,非印地人的遷徙、居住和投票權利,都有相當程度的限制;保留區內不能進行私人土地買賣,非印地安人不能享有平等投票權利。  2. 加拿大魁北克的法令規定:  (1)法語系家庭不能將小孩送到英語學校就讀。  (2)超過50名員工的公司必須使用法語。  (3)商業簽字不用法文是違法的。

五、公民的危機 (一)民主公民的威脅: 1. 少數文化的類別:  1. 少數文化的類別:  (1)Will Kymlicka的區分:少數民族(national minorities)和族裔團體(ethnic groups)  (2)Jeff Spinner-Halev的區分:文化多元主義(cultural pluralism)、包含式的多元文化論(inclusive multiculturalism)、部分公民(partial citizenship)

五、公民的危機 2. 承認少數族群的權利是否危及社會團結?   2. 承認少數族群的權利是否危及社會團結?  (1)包含式多元文化論和部分公民不會威脅民主公民的實踐,因為前者取得少數權利的目的,是為了融入主流社會,成為完全公民;而後者不投票、不爭取公職、不關心公共政策,只要求被包容。然而多元文化主義一方面要求保留其文化的特殊認同,一方面要求政府幫助它們實現這個目的,因此會威脅到民主公民。  (2)少數權利如果造成“種族的政治化”,結果可能導致社會分裂。  (3)分離主義也會危及社會統合。譬如自治權的要求,會削弱族群和大社會的聯結。

五、公民的危機 (二)自由主義價值的障礙:   1. 給予少數文化特權危及自由主義的核心價值。為了維持族群整體的文化認同,可能犧牲某些族群成員的自我認同,造成內部的壓迫。   2. 族群內子女教育是誰的權利?如果兒童是未來的公民,少數族群的父母如果不讓子女曝露在主流社會的教育體系中,等於剝奪兒童的選擇權。賦予少數族群權利,顯然會危及自由主義價值的傳嬗。

五、公民的危機 (三)公民素養的低落:   1. 以個人權利優先的自由主義公民觀,會忽視公民的責任,造成的結果是:投票率低、依賴性公民、技巧性逃漏稅,這是一種不健康個人主義所造成。   2. 以往自由主義者認為,自由社會即使公民沒有品德,只要制度設計完善,可以使私利互相制衡。但實踐的結果卻非如此,自由社會出現許多“搭便車者”(free riders)。

六、結論 (一)健全的自由社會不能只依賴制度,而是需要有品質的公民,公民的品德和態度是一種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 (二)自由主義社會需要有足夠多具有捍衛自由主義價值的公民,才能使自由主義制度維持下去,自由社會不會自己自動再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