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分型] 一、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二、心绞痛 三、心肌梗死 四、缺血性心肌病 五、猝死 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 非ST抬高心梗。
心绞痛 稳定型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 [发病机理] 供需矛盾所所致。劳力型心绞痛常在同一“心率×收缩压”的水平上发生。 [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 80%以上可有冠脉狭窄程度达75%以上,15%患者无显著狭窄。
[临床表现] 一、症状、部位、性质、诱因、持续时间、 缓解方式。 二、体征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一、心脏X线检查 可无异常发现或心影增大 二、心电图、静息心电图、心绞痛发作时心电 图、心电图负荷试验、24小时心电图 三、放射性核素检查 四、冠脉造影 五、其他检查 超声心动图、心肌超声造影
[诊断和鉴别诊断] 急性心梗、其他疾病引起的心绞痛,肋间神经痛及肋软骨炎,心脏神经功能症等鉴别。 [防治]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75-100mg和调脂治疗 一、发作时的治疗 1、体息 2、药物 作用快的硝酸酯制剂:硝酸甘 油,硝酸异山梨酯、镇静剂。 二、缓解期的治疗 (一)药物:硝酸酯制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 滞剂。 (二)介入治疗 (三)外科手术治疗
冠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继发病理改变,使局部心肌流量明显下降。 [临床表现] 1、原为稳定型心绞痛恶化; 不稳定型心绞痛 劳力型心绞痛以外的缺血性胸痛统称之为不稳定型心绞痛。 [发病机制] 冠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继发病理改变,使局部心肌流量明显下降。 [临床表现] 1、原为稳定型心绞痛恶化; 2、1个月之内新发生心绞痛,并因较轻的负 荷所诱发; 3、休息状态下发作的心绞痛或较轻微活动即可 诱发,变异型心绞痛也属此列。
[防治] 病情发展常难预料,疼痛发作频繁或持续不缓解及高危组患者应立即住院监控治疗。 1、一般处理: 2、缓解疼痛 3、抗栓(凝):阿司匹林和肝素 4、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
冠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心肌梗死 冠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病因和发病机制] 绝大多数心梗是由于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破溃,继而出血和管腔内血栓形成,管腔闭塞。 [病理] 一、冠状动脉病变、左冠主干、前降支、血栓支、右冠闭塞。 二、心肌病变,ST段抬高性心梗等同于Q波心梗。无ST段抬高者类似于不稳定型心绞痛。
[病理生理] 血压下降、泵衰竭、心律失常、心室重塑。 [临床表现] 一、先兆 不稳定型心绞痛 二、症状 (一)疼痛 (二)全身症状 (三)胃肠道症状 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 (四)心律失常 (五)低血压和休克 (六)心衰 急性左心衰 三、体征 (一)心脏体征 (二)血压 (三)其他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一、心电图 (一)特征性改变 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病理性Q波,T波倒置。 非ST段抬高心梗者EKG表现为无病理性Q波,除AVR导联ST抬高外,普遍导联ST段压低≥0.1MV。或无ST段变化,仅有T波倒置改变。 (二)动态性改变 (三)定位和定范围 二、放射性核素检查 三、超声心动图 四、实验室检查、SR↑、CRP↑、血心肌坏死标记 物↑(肌红蛋白、肌钙蛋白I、CK-MB)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与心绞痛、急性心包炎、急腹症、急性肺动脉栓塞、主动脉夹层鉴别 [并发症] [治疗] 一、监护和一般治疗 包括休息、监测、 吸氧、建立静脉通道、阿司匹林300mg 二、解除疼痛 度冷丁、吗啡、硝酸甘油 三、再灌注心肌 (一)介入治疗(紧急DCI) (二)溶栓疗法
1、适应证 2、禁忌证 3、药物 尿激酶、链激酶、亚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泵激活剂rt-PA 四、消除心律失常 五、控制休克 六、治疗心力衰竭 急性左心衰的治疗 七、其他治疗 包括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极化液疗法,抗凝疗法。
八、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处理 此类患者不宜溶栓治疗。以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治疗为主,中危组和高危组则以个入治疗为首选,其余治疗原则同上。 九、冠心病或心梗的二级预防。 A、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