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体液免疫应答 Humoral Immune Response.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医学免疫学青海大学医学院免疫教研室 第十六讲 超敏反应( 19 ) 一、概述 1. Hypersensitivity ( allergy , anaphylaxis ) 某些物质某些个体致敏 allergy * 病理性免疫应答 该物质.
Advertisements

免疫缺陷病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IDD) 是免疫系统因先天发育不全或后天因素所致的免疫细胞 的发育、分化、增殖和代谢异常,并导致免疫功能障碍 所出现的临床上以反复感染为主的一组综合征。
5 抗原与获得性免疫应答 5-1 抗原基本概念 能够通过与 TCR 或者 BCR 特异结合而 激活 T 或者 B 淋巴细胞、诱导正性或负 性免疫应答的物质称为抗原。正性应答 导致抗体或 / 和效应 T 细胞的产生,而负 性反应则引起抗原特异性的无反应状态, 即免疫耐受 (immunological.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川崎病) Mucocutaneous Lymphnode Syndrome(MCLS) Kawasaki disease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陈笋.
第四章 临床免疫 第一节 超敏反应 第二节 免疫学检测 第三节 免疫学防治. 一、 概述 指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发生以生 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表现的特异性 免疫应答,称超敏反应。 2. 类型 1. 概念 分为四型: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 第一节 超敏反应.
第一节 超敏反应 第八章 临 床 免 疫 学. 一、教学目的 熟悉:超敏反应、变应原的概念; II 型、 III 型、 IV 型超敏反应的常见疾病。 应用: I 型超敏反应的主要特点、发生机制及 常见疾病;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二、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讨论、教学互动 三、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农林与工程系 讲授人:张晓燕 抗 体 ( antibody , Ab ) 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2 抗体的概念 31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特性 33 抗 体( antibody , Ab )
第四章. 与免疫反应有关的细胞 单核 ⁄ 巨噬细胞 粒细胞 肥大细胞 NK 细胞 树突状细胞 T 淋巴细胞 B 淋巴细胞.
第 2 章 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 Cells and organs of the immune system.
反复性流产诊疗进展 张建平 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
兽医应用免疫学 ——兽医专业重要基础课 黄青云 唐满华 谢安新 编制
Department of pathogenic Biology of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动物繁殖理论与生物技术.
免疫系统 陈保国 学号
II-1 Chap12 免疫系统之免疫分子.
Chap13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08/13/96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免疫球蛋白.
第二十一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 教学要求: 1. 掌握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病的概念; 2. 掌握自身免疫病的特征;
免疫 前言 天生的免疫力 後天的免疫力 免疫作用造成的不適 免疫學的生物技術應用   B 蔡政村.
第十一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 B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B lymphocyte)简称B细胞,是由哺乳动物骨髓或鸟类法氏囊中的淋巴样干细胞分化成熟而来。 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活化、增殖和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发挥体液免疫功能。一部分B细胞成为免疫记忆细胞(它们是长寿细胞),参加淋巴细胞再循环。
第九章 B淋巴细胞.
第十二章 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与辅助分子.
第十一章 适应性免疫应 答细胞: B淋巴细胞 骨髓依赖性淋巴细胞 (bone marrow- dependent lymphocyte):
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和应答.
第十七章 免疫耐受.
共刺激分子 ——(B7/CD28家族成员).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是指能捕捉、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提呈给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
甲型H1N1流感病毒 甲流H1N1流感病毒占流感病毒的51.75% —— 《北京晨报》 机体如何进行防卫?
1、这个过程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2、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 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 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 —T淋巴细胞.
免 疫 应 答 概 述 机体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体内的抗原呈递细胞首先对抗原进行加工、处理和呈递,继而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对呈递的抗原进行识别后,引起相应的淋巴细胞发生活化、增值、分化,进而产生一系列免疫效应,从而将入侵的抗原性异物进行排除的整个生理过程,称为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
第十二章 超敏反应 第一节 概论 一、超 敏 反 应: 又称变态反应或过敏反应,指已经免疫的机 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或半抗原后,所引起的组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王 辉.
医学免疫学 第二章 抗 原 (Antigen, Ag).
免疫细胞.
第十五章 适应性免疫:T淋巴细胞 对抗原的识别及免疫应答
第40章 免疫应答.
第10章 体液免疫应答 Humoral Immune Response.
适应性免疫应答—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第十六章 适应性免疫:B淋巴细胞 对抗原的识别及免疫应答
第六章 免疫应答.
第六章 免疫应答.
Molecular Genetics of Immunoglobulins
Antibody Molecules, Their Genes and B Cell Development
13 免疫 immune response 1.抗體免疫 2.細胞免疫.
医学免疫学 青海大学医学院免疫教研室 第二十章 肿瘤免疫 概述 与免疫关系 肿瘤抗原具有特异性 可诱导抗肿瘤免疫应答 Back.
(Immunological regulation)
第十四章 免疫耐受与免疫调节 (Immunotolerance and Immunoregulation)
第十四章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第十三章 淋巴细胞抗原受体的基因表达.
抗原识别受体多样性的产生 T、B淋巴细胞的发育
第十六章 免疫耐受 (immunological tolerance)
免疫应答 (Immune response)
B淋巴细胞介导的 体液免疫应答 1/17/2019 青海大学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B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免疫应答.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第二部分 免疫系统与免疫活性分子 免疫系统 免疫球蛋白 细胞因子 补体系统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二 部分 第五章 第四章
免疫分子 免疫球蛋白 (Immunoglobulin, Ig).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双重特性: 抗体活性 免疫原性(抗原物质).
Immune Regulation Xiao Jian.
第十九章 免疫学概论 授课教师:房志家.
第三章 免疫分子.
一般特性: 单体分子; 四个亚类; 血清中含量最高(75%Ig); 半衰期最长(21-23天);
免疫学概述.
H基因库(重链基因连锁群): --- 第14号染色体 κ基因库(κ链基因连锁群): --- 第2号染色体 λ基因库(λ链基因连锁群):
第十三章 Chapter 13 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B-cell immunity)
T细胞执行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并在TD-Ag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
免疫学 (Immunology) 郭敏 中国药科大学微生物教研室.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0 体液免疫应答 Humoral Immune Response

10-1 Primary and Secondary Humoral Response (初次与再次体液免疫应答) 再次应答 初次应答 初次免疫 再次免疫 天 数 0 7 14 21 28 35 42 100000 10000 1000 100 10 1 抗原特异性血清抗体滴度(Log) IgG IgM

10-2 Theories of Ab Formation(抗体生成的理论) 侧链学说 (Side chain theory) 模板学说 (Template theory) 克隆选择学说 (Clonal selection theory)

侧链学说

模板学说:先有钥匙后有锁? 抗体的亲和力成熟难道不是免疫系统在按照抗原(模版)来制造更高亲和力的抗体? Ab Ag

Frank Burnet 1900--1990 Nobel Prize 1960

克隆选择学说 :对抗原A 特异的 T/B 细胞克隆 抗原A 延迟相

初 次 与 再 次 体 液 免 疫 应 答 抗C 抗体 A B C D E 抗C 抗体 Bm细胞 Bm细胞 血清抗体浓度 针对抗原 C 的再次体液免疫应答 针对抗原 C 的初次体液免疫应答 针对抗原 B 的初次应答 天 数 抗原C 免疫 抗原C 抗原B 免疫

10-3 B 细胞的活化与抗体的产生 B1 = CD5+ B2 = CD5-

B 细 胞 表 面 受 体 抗原 补体 (C3bi ) CD23 CD28 B7-2 CD40 IL-5 FcmR IL-2 IgM IgE IgG 补体 (C3b,C4b ) CD40-L

1 2 CD40/CD40L B1 细胞 B2 细胞 Th细胞 TI-1 抗原 TD 抗原 TI 与 TD 抗 原 CD4

LPS LPS 受体 多效价抗原 TI-1 和 TI-2 抗 原 TI-1 抗原 TI-2 抗原 信号转导 B 细胞

TI 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天 数 抗原特异性血清抗体滴度(Log) 初次免疫 再次免疫 IgM 100000 10000 1000 IgM 0 7 14 21 28 35 42 天 数

Th cells help to activate B2 cells BCR TCR 外来抗原 MHC II Th 细胞因子 CD40L

B Th B细胞活化的双信号模型 活性封闭 没有Th 细胞的帮助 第1信号 第2信号 CD4 MHC-II/抗原肽 / TCR CD40 CD40L Th 没有Th 细胞的帮助 B IFN-g , IL-4, IL-5 MHC-II/抗原肽 / TCR CD4

浆细胞 B记忆 细胞 暗区 明区 生 发 中 心 树突细胞 初级淋巴小结 早期生发中心 生发中心

TD 抗 原 诱 导 体 液 免 疫 应 答 的 过 程 Th Th 细胞活化、增殖 Bm Th Th 浆细胞 B B B Th B 抗原 CD28 Th Th CD4 浆细胞 MHC-II TCR B ICAM LFA-1 APC 分泌细胞因子 B B Th CD40L CD40 B BCR 抗原 B 细胞扩增

抗体分子的类别转换 (Class-switching) m d g3 V J D Primary transcript V-D-J mRNA Lost genes IgM maturation IgG primary antigen secondary antigen antibody response primary response secondaryresponse time

B 细 胞 合 成 抗 体 的 类 别 转 换 IL-4 IL-2 IL-5 IgM IgE IgA or IgG 2b IFN- g TGF- b IgG2a IgG3 B 细 胞 合 成 抗 体 的 类 别 转 换 活化B细胞 浆细胞

浆细胞与抗体分子的分泌

高频体细胞基因突变(Somatic hypermutation) 与抗体分子的亲和性成熟(Affinity maturation) What is affinity maturation? 宿主被免疫后体内的抗原特异性抗体与抗原的亲和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高的现象。 B 细胞增殖倚赖于抗原的刺激; Ig V区基因的具有高频突变的特点; IgV基因突变改变抗体与抗原的亲和性; 低浓度的抗原选择表达高亲和力BCR的B细胞;

10-4 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结合

抗原-抗体的亲和力 1 构象互补 2 吸引力大于排斥力 Ag1 Ag2 Ab1 Ab1

–C=O……………H –N – –C –O – + H –N – 抗原 抗体 O = H – 水分子 离子键 范德华引力 氢键 疏水键 抗原与抗体分子之间的化学键

Ab1 Ag1 [Ag] + [Ab] [AgAb] [AgAb] [Ag][Ab] K =

亲和力与亲合力(Affinity and avidity) Ag1 Ab1 Ag1 Ab1

Avidity(抗体与抗原之间的亲合力) Ab1

抗 原 Iga Igb BCR FcgRII IgG 磷酸化酶 抑制 IgG 分子的负反馈抑制作用 B 细胞

10-5 体液免疫应答的效应 调理作用 激活补体 介导ADCC 中和毒素 细菌 细菌代谢产物或其它大分子抗原 3. 补体介导杀伤 10-5 体液免疫应答的效应 调理作用 细菌代谢产物或其它大分子抗原 细菌 1. 抗原抗体复合物 2. 调理吞噬作用 (肥大细胞脱颗粒) 4. 炎症反映 3. 补体介导杀伤 激活补体 介导ADCC 中和毒素

单克隆杂交瘤的制备 Georeges Kohler 1946-- Cesar Milstein 1927-- Nobel Prize in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