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早期政治制度 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 有中国特色的 民主政治制度 资本主义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的代议制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西方行政制度》复习重点 试题类型本次考试的题型分四大题,分别是:不定项选择题、判断分析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1. 不定项选择题 12 小题,每题 2 分,共 24 分。 2. 判断分析题 4 小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 3. 简答题 4 道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 4. 论述题 1.
Advertisements

第四单元 近代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请根据课本第四单元目录,找出单元线索。
2010年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必修(Ⅰ)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高考复习建议 历史必修一 福州高级中学 梁敬党.
二轮 通史十复习 一轮专题复习 三轮热点复习 选修高考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华的政治文明 专题二 古代中华的经济文明 古代史 (单元)
座位排列(严格按方阵、学号就座) 空 位 旅 游 管 理 行 管 1 班 行管 2班 旅管 3班 旅管 2班 旅管 1班 讲 台 进门.
世界历史是一部相互联系的历史,世界现代史(1917年至今)是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相互对抗;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必修(Ⅰ)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专题二 走向民主的历史步伐 第二节实现民主的政治构建 英国议会大厦 美国国会.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第1讲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美国的民主共和制 胶州一中 施鲁燕 2011年4月7日 考纲要求:
古罗马 古希腊.
必修(Ⅰ)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高一历史复习试卷 高一历史复习试卷
古希腊和古罗马政治制度 大纲要求:1雅典的民主政治 2.罗马法.
第5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温故知新 英国君主立宪制 国王统而不治 议会权力至上.
“宏伟归于罗马!” 古罗马 “辉煌属于希腊!” 古希腊.
卓尔不群的雅典.
『复习思考』 列举古代中国有哪些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
一、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1.历史特征 (1)从个别国家到列强争相侵略。 (2)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 (3)从局部宰割到扶植代理人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4)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逐渐加深。 2.主要表现: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I think therefore I am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教案 欧阳德全编写
第3课 从汉到元 政治制度的演变 马鞍山市红星中学 吴光辉.
八国联军侵华.
第 12 课 甲午中日战争 和八国联军侵华.
一、甲午中日战争 世界: 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 日本: 扩张政策 (根本原因) 1.背景. 一、甲午中日战争 世界: 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 日本: 扩张政策 (根本原因) 1.背景.
落后就要挨打.
“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中国、古希腊是世界上的五大文明发源地”。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 1917、11、7 列 宁.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理论与经验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形成 ◆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历史必修(Ⅰ) 政 治 文 明 历 程 单 元 复 习.
君主立宪制 (英国) 总统共和制 (美国).
中国近代史.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
第13课 辛亥革命 1、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什么? 2、中国同盟会成立的时间、地点、政治纲领、性质各是什么? 兴中会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一 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二.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哪两对矛盾?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二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回顾知识: 资本主义国家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半总统半议会制民主共和制 地方分权型单一制国家 中央集权型单一制国家 光荣革命 法国大革命 英国
(第三、四课) 中央官制的变化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两个矛盾 皇权与相权的斗争 地方管理制度的变化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高考复习建议 历史必修一.
二轮 通史复习 一轮专题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华的政治制度 专题二 古代中华的经济文明 古代史 (单元) 专题三 古代中华的思想文化
复习提问 秦朝开创了怎样的政治制度? 这种政治制度对后世的影响如何?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知识回顾.
第2课时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及明 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 西方的政治制度.
温故知新 英国君主立宪制 国王统而不治 议会权力至上.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哪两对矛盾?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三课.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汤姆斯·弗里德曼说:“美国成功的秘密不在于华尔街和硅谷,不在于空军和海军,不在于言论自由和自由市场……
朝 代 歌 夏商与西周,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 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宋辽夏金元, 明清王朝完。
前课回顾: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 2、“光荣革命”前后国王的权力有何变化? 3、《权利法案》颁布的时间、内容、目的及作用
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议会大厦 美国国会.
历 史 全球史观 空 间 时间 世 界 中国: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珠江流域等 欧洲:两牙;荷兰;英国;法国; 俄国; 德意志;意大利
                                                                                                                                                                
1777年的美国国旗 现在的美国国旗.
第13课 辛亥革命 兴县中学 赵小鹏.
政 治 文 明 历 程 专题三 近代中国政治文明 主讲人:李素云.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目标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自由照耀世界 女神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长达12米的火炬,左手捧着刻有1776年7月4日的《独立宣言》,脚下是打碎的手铐、脚镣和锁链。她象征着自由、挣脱暴政的约束。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高三专题复习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第2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舟山市普陀第三中学 汪 媚.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早期政治制度 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 有中国特色的 民主政治制度 资本主义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的代议制 权力尚未高度集中 权力高度集中 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学习西方 追寻民主 实现和完善民主 封建社会 战国、秦——清 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56年至今 奴隶社会 夏——西周、春秋 B.C2070 B.C476 1840 1949 1956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C221 早期政治制度 有中国特色的 民主政治制度 资本主义社会 奴隶社会 西方文明之源 封建社会 黑暗的中世纪 B.C8世纪 476 1640 希腊——民主 罗马——法制 资本主义的代议制 直接民主 社会主义制度 1917 间接民主 二战后世界格局 1945

分封制 宗法制 嫡长子继承制 王位世袭制 (家天下) 中国早期(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 王权神化、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权力尚未高度集中、延续性和稳定性

中央集权的加强 秦朝 汉初 汉武帝 唐朝 北宋 元朝 明清 兵权收 归中央 派文官 担任, 设通判 除一小 部分, 赋税全 废行中 书省, 设三司 行省制 河北、 山西、 山东由 中央管 边远: 宣慰司 郡县制 郡守和 县令都 由皇帝 直接任 命 推恩令 王国越 分越小 郡县 封国 并存 节度使 藩镇 割据 秦朝 汉初 汉武帝 唐朝 北宋 元朝 明清

君主专制的加强 科 举 制 察 举 制 九 品 中 正 制 秦朝 汉武帝 魏晋 隋唐 北宋 元朝 明朝 清初 清朝 康熙设 南书房 雍正设 科 举 制 察 举 制 康熙设 南书房 雍正设 军机处 废中书 省和 丞相 内阁 出现 中书 门下 参知 政事 枢密使 三司使 三省 六部制 三省制 出现 重用 侍从 秘书 皇帝 制度 三公 九卿 中书省 议政王 大臣 会议 秦朝 汉武帝 魏晋 隋唐 北宋 元朝 明朝 清初 清朝

秦朝中央机构:三公九卿 皇位世袭 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 统率 牵制

汉武帝重用侍从、秘书等,加强皇权 皇 帝 尚书令 侍 中 常 侍 丞 相 御史大夫 太 尉 九 卿 中朝:决策 外朝:执行 有事上报

隋唐的中央机构:三省六部制 皇帝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决策 审议 执行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北宋的中央机构 皇帝 财政 行政 军事 中书门下 参知政事 枢密院 三司

元朝的中央机构:一省制 皇帝 中书省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明朝的中央机构 皇帝 内阁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雍正 康熙 皇太极 皇权到达顶峰 清朝的中央机构 皇权扩大 皇权受到限制 军 机 处 南 书 房 内阁 议政王大臣会议 清初 内阁、六部

屈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复兴:民主主义革命 四次战争,五个条约 日本侵华 1840年 1919年 1949年 旧 五四运动 新 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义和团 资产阶级: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无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 复兴:民主主义革命

战争 鸦片战争 第二次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时间 1840-1842 1856-1860 1894-1895 1900-1901 原因 打开中国市场 扩大侵略权益 进一步打开市场 蓄谋已久的侵略 镇压义和团 条约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内容 赔2100万元 割香港岛 五口通商 关税协商 公使进京 十处口岸 赔款白银 内地开放 长江通航 《天津》有效 开天津 割九龙 赔800万两 割三地 赔二亿 开四口 设厂地 赔4.5亿 设“使馆界” 拆毁炮台 严禁反帝 设外务部 影响 开始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的程度加深 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完全沦为 备注 火烧圆明园 沙俄侵占北方领土150多万 侵入紫禁城

日本 中国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局部侵华)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 (全面侵华) 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事变 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 1938年10月,占领武汉、广州 1941年初,潘家峪惨案 七三一部队 1945年8月15日,投降 局部抗战 国共第二次合作,全面抗战 正战场:淞沪会战、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敌后战场:百团大战 正面战场:中国远征军 取得抗战胜利,提高了国际地位

衰 盛 太平天国形势发展示意图 前后14年 背景、形式、方案、任务、失败、范畴新 全盛:1856,北伐和西征 盛衰转变:1856年天京变乱   衰 盛 1859年,《资政新篇》   1853,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  前后14年 开始:1851,金田起义  失败:1864年,天京失陷 背景、形式、方案、任务、失败、范畴新

辛亥革命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911年 10.10 1912年 1.1 1912年 中华 民国 成立 《中华 临时 约法》 武昌 起义 成功 黄花岗 等一系 列起义 孙中山 创办 同盟会 三民 主义 孙中山 创办 兴中会 袁世凯 篡夺 革命 果实 1911年 10.10 1912年 1.1 1912年 3月 1894年 1905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 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转折点 开天 辟地 国民 革命 时期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抗日 战争 时期 解放 战争 左倾 错误 右倾 错误 46-49 解放 战争 辽沈 淮海 平津 战役 渡江 37-45 国共 第二次 合作 抗日 重庆 谈判 星星之 火发展 成燎原 之势 1931 苏维埃 政府 瑞金 成立 1923 中共 三大 24-27 国共 合作 北伐 1927 八七 会议 井冈山 革命 根据地 1936 长征 胜利 1934 第五次 反围剿 失利 开始 长征 1921 中共 一大 1927 国民党 右派 叛变 南昌 起义 1935 遵义 会议 毛泽东 转折点 开天 辟地 国民 革命 时期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抗日 战争 时期 解放 战争 时期 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1978 年代 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根本 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 法制保障 共同纲领 宪法 政治协 商制度 基本 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历程 健全和完善时期 践踏时期 文革时期 人大制度 政协制度 遭到破坏 建设 时期 1949 1956 1978 年代 1966 1976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法制建设方针 (转折点)

一国两制 香港 澳门 台湾 1997.7. 1 1999.12.20 2005年 连战“和 平之旅” 1992年 中共强 海协会 调一个 1997.7. 1 1999.12.20 1979年 停止炮 击金门 倡议三通 1987年 允许台 湾居民 赴大陆 探亲 历史性 变化 1992年 海协会 海基会 达成 “九二 共识” 突破 三通呼 声高涨 90年代 台独 2005年 连战“和 平之旅” 中共强 调一个 中国的 原则 2008年 实现 三通

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 两极格局瓦解, 多极化趋势加强 二战后两大阵 营“冷战”对抗 多极化趋势出现 新中国的外交 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 两极格局瓦解, 多极化趋势加强 二战后两大阵 营“冷战”对抗 多极化趋势出现 冲击两极格局 建国初期 的奠基 开创外交 新局面 新时期的外交 新建树 1971年恢复联 合国合法席位 1972年尼克松 访华,1979年 中美建交 1972年中日建交 反对霸权 维护和平 以联合国为中 心的多边外交 2001年 举办APCE会议 上海合作 组织成立

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内部平等、法律至上。 实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奴隶主阶级的民主。 希腊的 民主政治 海岸线曲折 山地多 小国寡民 独立自主 直接民主 B.C6世纪初 B.C6世纪末 B.C5世纪 梭伦 克利斯提尼 伯利克里 根据财产分为四等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四百人议事会 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废除债奴制 以部落为单位选举 五百人议事会 十将军委员会 扩大公民大会权力 陶片放逐法 成年男性公民可担任一切官职 扩大五百人议事会职能 陪审法庭成最高司法监察机关 为参政公民发放工资 为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奠基 确立 黄金时代 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内部平等、法律至上。 成年男性公民 实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奴隶主阶级的民主。

罗马的法律 核心内容:奴隶制度和私有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局限性: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奴隶和妇女不享有同等的权利。 公民法 习惯法 成文法 《十二铜表法》 万民法 《民法大全》 B.C6世纪末 B.C5世纪中 3世纪 6世纪 核心内容:奴隶制度和私有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局限性: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奴隶和妇女不享有同等的权利。 罗马的法律

英、德、美、法四国政体的比较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政体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途径 革命 改革 独立 法律 权利法案 1871年宪法 1787年宪法 1875年宪法 行政权 内阁 首相 皇帝(权力中心) 总统 (权力中心) 立法权 议会 国会 国民议会(权力中心) 相同点 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议会立法,法律之上 都体现了分权和制衡的原则

美国 立法 司法 行政 总统 国会 最高法院 宣布总统违宪 有权否决 总统任命 最高法官 国会立法 参议院批准 大法官的任命 最高法院可 宣布法律违宪 宣布总统违宪 国会2/3多数可推翻总统否决 批准总统与外国缔结的条约等 国会可弹劾总统 参议院批准 大法官的任命 有权否决 国会立法 总统任命 最高法官 总统 权力中心 立法 司法 国会 最高法院

德国 皇帝 政体:君主立宪制 议会 宰相 (内阁) 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在军事和财政问题上有否决权 任命 召集和解散 负责 无任何监督权 (行政权) (权力中心) 任命 在军事和财政问题上有否决权 负责 召集和解散 联邦议会由 各邦代表组成 帝国议会由成年 男子选举产生 宰相 (内阁) 议会 无任何监督权 (行政权) (立法权)

1875年宪法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总统 任命 内阁 负责 同意 选举 国民议会 众议院 参议院 同意 (行政权) (立法权) 解散 (权力中心) 众议院 参议院 同意 1875年宪法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英国 君主 内阁 (首相) 上院 下院 议 会 选 民 (行政权) (立法权) (权力中心) 国家象征 统而不治 任命 负责 (贵族世袭) 1、君主制、民主制、贵族制三者融为一体; (行政权) 形式任命 君主 内阁 (首相) 2、以议会和责任内阁为核心;权力中心在议会,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任命 多数党 组阁 负责 上院 下院 议 会 3、君主统而不治;国王临朝不理政,代表国家,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 (立法权) (贵族世袭) 选举 (权力中心) 选 民 英国

马克思主义 农 村 城 包 市 围 中 城 心 市 论 俄国十月革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巴黎公社 德意志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巴黎公社 丰富了马说 提供了经验教训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 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俄国十月革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指 导 影响 第一个无产阶 级专政的国家 将社会主义 理论变为现实 《共产党宣言》 农 村 包 围 城 市 城 市 中 心 论

十月革命(1917年俄历) 1月 2月 4月 7月 10月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苏维埃政府 提出将资产 阶级民主革 命转变为社 会主义革命 和平夺权 苏维埃和资 产阶级临时 政府两个政 权并存局面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发出信号,占领冬宫 两个政权 并存的局 面结束 沙皇 专制 二月 革命 推翻 沙皇 统治 列宁 提出 四月 提纲 七月 流血 事件 十月 革命 推翻 资产 阶级 统治 无产阶级 社会主义 革命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苏维埃政府 1月 2月 4月 7月 10月 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

两极格局 一超多强 多极化趋势加强 美苏 对峙 世界形势紧张动荡 和平与动荡并存 总体走向缓和 苏联 解体 多极化 趋势出现 欧洲共同体 德国、朝鲜的分裂 越南战争 古巴导弹危机 美苏 对峙 两极格局 世界形势紧张动荡 多极化 趋势出现 欧洲共同体 日本的崛起 不结盟运动 中国的发展 一超多强 多极化趋势加强 和平与动荡并存 总体走向缓和 苏联 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