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 一、滑移现象 表面抛光的单晶体,变形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抛光表面有许多平行线条——滑移带; 第二节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 一、滑移现象 表面抛光的单晶体,变形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抛光表面有许多平行线条——滑移带;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 每条滑移带由更细的滑移线群组成。 晶体外表面的滑移痕迹 12× 示意图 滑移带(铜) 500×
滑移带和滑移线 滑移带和滑移线的结构示意图
滑移线的实质: 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着晶面发生平 移滑动后,在晶体表面留下的台阶。 证据: 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变形后晶体结构类型并 未改变,滑移线两侧的晶体取向也未改变。 而且,晶体滑移是不均匀的,滑移集中在某些 晶面上,而相邻两条滑移线之间的晶体并未滑移。
二、滑移系 滑移系:一个滑移面和该面上的一个滑移方 向组成 一个滑移系。 滑移面:通常是原子排列最密集的晶面。 (∵相邻晶面的面间距最大,结合力弱) 滑移方向:也是原子排列最密集的晶向。 (∵原子间距最小,滑移距离最短,阻力最 小)。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滑移系越多,滑移过程 可能采取的空间取向越多,塑性越好。
典型金属的滑移系 F.C.C:{111}晶面,<110>晶向,共4×3=12个; B.C.C:{110}晶面,<111>晶向,共6×2=12个; H.C.P:{0001}晶面,<1120>晶向,共1×3=3个; 金属三种常见晶格的滑移系
滑移系与金属塑性的关系:滑移系数目 越多,金属塑性越好。滑移方向的作用要比 滑移面的作用大。 体心立方虽有48个滑移系,但滑移方向 数少,且滑移面的密排程度也较低。 ∴面心立方金属的塑性最好,密排六方金 属的塑性最差。
例题 [011]方向上原子间距较(112)方向小。
三、滑移在切应力作用下发生 正应力:晶格先产生弹性变形,随后被拉断; 在正应力作用下的变形 在切应力作用下的变形 正应力:晶格先产生弹性变形,随后被拉断; 切应力:晶格先产生剪切弹性变形,当切应力超 过剪切强度时,晶面两侧的晶体发生相对滑移, 在新位置上重新处于稳定状态。
四、滑移的临界分切应力 临界分切应力:滑移开始时,在滑移面上沿滑移 方向的分切应力。 滑移面上的分切应力: 滑移开始时, 宏观上金属开始屈服, 则: τk=σs cosλcosφ m=cosλcosφ—取向因子 (施密特因子) 计算分切应力的分析图 P
临界分切应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金 属的本性,与外力无关。 条件一定,晶体的临界分切应力有确 定值。 但它是一个组织敏感参数,金属的纯 度、变形速度和温度、金属的加工和热 处理状态都对它有很大影响。
取向因子 对任何φ角,若滑移方向位 于外力P与滑移面法向所组成的 平面上,即φ+ λ=90°,则沿 此方向的τ值较其它λ时大,此 时: cosλcosφ = cos(90°-φ)cosφ =1/2 sin2φ, 故: 软取向:当φ=45°时, m=1/2,为最大值,则σs 最 小,最有利于滑移; 硬取向:φ=90°或 φ=0° 时,σs→∞,即外力与滑移面 平行或垂直,晶体无法滑移。 镁晶体拉伸的屈服应力与晶体取向的关系
例题6.2.2 (2)滑移方向[110]和[001]方向点积为零,两晶向垂直,cosλ=0, σs→∞,即作用力方向为[001]时,在[110]方向不会产生滑移。
五、滑移时晶面的转动 晶体在滑移时,除 了在滑移面上进行相 对位移外,晶体还将 发生转动。 滑移前:外力作用 在o—o轴线上, 滑移后:外力分别 作用在o’、o’’上,构 成一对力偶,使晶体 发生转动。 晶体转动示意图
结果: 拉伸时,使滑移面和滑移方向逐渐趋于平行于拉伸轴; 压缩时,使滑移面逐渐趋于与压力轴线垂直。 晶体在压缩时的晶面转动 单晶体拉伸时的晶面转动 结果: 拉伸时,使滑移面和滑移方向逐渐趋于平行于拉伸轴; 压缩时,使滑移面逐渐趋于与压力轴线垂直。
几何硬化与几何软化 几何硬化:原来处于软取向的滑移系,在 拉伸时随着晶面的转动,φ越来越远离45°, 使滑移变得越来越困难的现象; 几何软化:原来处于硬取向的滑移系,经 滑移和转动后,φ越来越接近45°,使滑移越 来越容易进行的现象。
六、多滑移与交滑移 单滑移:只有一组滑移系处于最有利的取向时,进行的滑移. 多滑移:滑移在两组或多组滑移系上同时或交替进行的滑移. 单滑移:只有一组滑移系处于最有利的取向时,进行的滑移. 多滑移:滑移在两组或多组滑移系上同时或交替进行的滑移. 若有几组滑移系相对于外力轴的取向相同,分切应力同时达到临界值——同时滑移; 或由于滑移时晶体的转动,使另一组滑移系的分切应力也达到临界值,——交替滑移。 发生多滑移时,会出现几组交叉的滑移带。 铝中的滑移带
面心立方晶体中的多滑移 滑移系{111}<110>,4个{111}面构成一个八面体, 当拉力轴为[001]时,八面体上有八个滑移系具有相同的 取向因子,当τ=τc时可以同时开动。 对所有{111}平面,φ角都为54.7°;λ角对[101] 、[- 101] 、[011] 、[0-11] 均为45°;λ角对[110] 、[-110] 均为90°。 [110]:左面心→前面心(原点过底心) [-110]:前面心→右面心(底面与[110]垂直) [101]:右面心→上面心 [-101]:前面心→上面心 [011]:左面心→上面心 [0-11]:后面心→上面心
多滑移时,会产生位错的交割与反 应,使滑移变得困难,即产生较强的加 工硬化。
交滑移 交滑移:两个或多个滑移面沿着某个共同的滑移方向同时或交替滑移的现象。 发生交滑移时,会出现曲折或波纹状的滑移带。 波纹状滑移带 250× 交滑移 交滑移:两个或多个滑移面沿着某个共同的滑移方向同时或交替滑移的现象。 发生交滑移时,会出现曲折或波纹状的滑移带。
多滑移与交滑移的区别: 多滑移可以在多个滑移面和多个滑移 方向上同时进行或交替进行; 而交滑移则只能在多个滑移面上沿一个滑移方向交替进行。
层错能与交滑移的关系 只有螺位错才能发生交滑移,而且交滑移必 须是纯螺位错。 但当螺位错分解为扩展位错时,分解成的两 个不全位错都不是纯螺位错,扩展位错只能沿其 层错面移动,难产生交滑移。 增大外力可使扩展位错束集为一个全螺位错, 此位错可交滑移至另一滑移面,然后在该滑移面 上扩展开来。 层错能高的材料,扩展位错宽度小,易束集, 交滑移易于进行。
扩展位错的交滑移过程
例6.2.3
{110}晶面上的<111>晶向: 则可能的交滑移系为:
七、滑移的位错机制 实测临界分切应力: Al {111}<110>:0.79MPa,Cu{111}<110>:0.89MPa Fe {110} <111>:27.44MPa, Nb {110} <111>:33.8MPa 按刚性滑动的理论计算值: Al :3830 MPa , Fe :10960 Mpa。 在切应力作用下原子层刚性滑移示意图
原因: 滑移是位错在滑移面上运动的结果。 一个位错移出晶体,产生一个柏氏矢量的台 阶,大量位错滑过晶体,在表面形成滑移线。 滑移是位错在滑移面上运动的结果。 一个位错移出晶体,产生一个柏氏矢量的台 阶,大量位错滑过晶体,在表面形成滑移线。 通过位错运动造成滑移的示意图
八、位错运动所受的力 晶体的滑移必须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才能发 生,表明位错的运动受到阻力。 对纯金属,阻力主要有:点阵阻力,位错与 位错交互作用产生的阻力,位错与其他晶体缺陷 交互作用产生的阻力等。 这些阻力决定金属滑移的临界分切应力,即决 定了晶体的屈服强度。 凡是增大位错运动阻力的因素,都提高金属 滑移的临界分切应力,即提高金属的屈服强度。
位错运动的点阵阻力 由于点阵结构的周期性,当位错沿滑移面运动 时,位错中心的能量也要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位错在平衡位置时,能量较低。 在平衡位置之间,能量较高,造成位错运动的 阻力——点阵阻力。 因此位错运动需要一个力来克服此点阵阻力、 越过势垒。 派尔斯(R.Peierls)、纳巴罗(F.R.N.Nabarro)估 算了这一阻力——派-纳(P-N)力。 派-纳力与晶体结构和原子间作用力有关。
W=a/1-ν,位错宽度; a--滑移面的晶面间距; b--滑移方向上的原子间距; W越大,τp 越小,屈服应力低。 a值大, τp 小,故滑移面应是晶面间距最大, 即原子最密集的晶面; b越小, τp 越小,故滑移方向应是原子最密集 的晶向。
fcc,W大,屈服应力低; bcc,W小,屈服应力较高; 共价晶体和离子晶体,W极窄,硬 而脆。
例6.2.5
九、孪生 孪生是金属塑性变形另一种常见的方式。 在孪生过程中形成变形孪晶(形变孪晶,机械孪 晶,在光镜下呈带状或透镜状) 。 锌中的变形孪晶
1、孪生变形现象 孪生变形:在切应力作用下,晶体内部发生的均匀切变 的变形过程. 切变结果:使均匀切变区的取向发生改变,与未切变区 构成镜面对称,形成孪晶。 孪晶界:均匀切变区与未切变区的分解面(即二者的镜面 对称面). 孪生面:发生均匀切变的晶面。 孪生方向:孪生面切动的方向。 面心立方:孪生面{111},孪生方向<112>晶向。 体心立方:孪生面{112},孪生方向<111>晶向。
2、孪生时原子的移动 每层(111)面相对位移了1/3d112的距离。孪生时每层晶面的位移是由一个不全位错的移动造成。 AB、GH 孪晶面。 A’与C位 移后的点对 称; E位移后 与A’下方一 点对称。
3、孪生变形的特点 孪生使一部分晶体发生了均匀的切变。 孪生变形后,晶体变形部分与未变形部分构 成镜面对称的位向关系。 孪生与滑移时晶体取向示意图 (a)未变形;(b)滑移;(c)孪生
3、孪生变形的特点(续1) 应力-应变曲线上有突然 下降, 出现锯齿形。孪晶形 核所需应力远高于扩展所 需的应力。 孪生对塑性变形的贡献 比滑移小的多。但它形成 的孪晶改变了晶体的位 向,使滑移系处于更有利 于滑移的位置,使晶体能 进一步借滑移继续变形。
3、孪生变形的特点(续2) 孪生变形形核虽难,但长大速度极快。 孪生变形局部切变可达较大数量,变形试样的抛光表 面可看到明显的浮凸,重新抛光,在偏光或浸蚀后仍能 看到孪晶。 孪生变形比滑移临界分切应力高得多,因此孪生常萌 发于滑移受阻引起的局部应力集中区。 如:H.C.P的Mg、Zn常以孪生方式变形; B.C.C的α-Fe在冲击载荷或低温下也借助孪生变形; F.C.C金属一般不发生孪生,但在极低温度或受高速 冲击时,也以孪生方式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