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 授課老師:林東龍 授課日期:2005/12/17
內容綱要 社會交換觀點 自我揭露與親密 權力平衡 衝突 滿意與承諾 問題討論
社會交換觀點 酬賞(rewards)與成本(costs) (一)酬賞—個人從互動中得到的任何東西。 1.類型:愛、金錢、地位、資訊、物品、服務 2.分類向度 a.特殊性:依提供者是誰而改變。 b.具體性:是否為看到、聞到或觸摸到。 (二)成本—發生於一個互動或關係中的負面結果 如:時間、精力、衝突、金錢。
評估結果—評估標準 (一)單一關係評估 有利(酬賞高於成本)vs.損失(成本高於酬賞) (二)雙重關係評估 1.比較水準 以過去的關係經驗為基礎。 2.其他選擇的比較水準 現在其他關係為基礎。
協調結果 (一)影響協調的難易程度 社會背景、態度、喜好、價值等一致性程度。 (二)社會規範的形成 1.角色取代:採納或符合文化角色。 2.角色創造:社會互動中發展出自己的共同規範。
公平的交換 公平的社會關係可使人滿足。 (一)均等法則 每個人都應得到相等結果 (二)各取所需法則 考慮個人相對需求 (三)分配正義 應得利益與其貢獻成正比。
★但當關係不公平時,雙方之情緒與行動為何? 僅有被佔便宜者苦惱?給予補償?或扭曲事實? (五)關係進程與公平性 關係愈長久,公平性對關係滿意程度影響愈低。
交換之外 (一)對「交換」字眼的不安 以交換點看待親密關係是否適當? (二)關係類型 1.交換關係:預期得到相似回報。 2.共同關係:對對方需求有責任、將他人視為自己一部份。
自我揭露與親密 自我揭露與關係發展 (一)類型 1.描述性揭露:透露關於自己的事實 如:工作類型、居住地點、生活狀況、過去糗事或經驗 2.評價性揭露:透露個人對人事物的意見與評價 如:政黨評價、某人的看法 (二)自我揭露與親密或喜歡 自我揭露是親密或喜歡重要之途? 如:對甚少見面的人,透露自己身世、私密遭遇、生活狀況等,真能增加親密或喜歡嗎?
(三)社會滲透與關係發展 一般而言,對親密朋友進行自我揭露的(亦即社會滲透)深度與廣度,要比對陌生人深且廣。 (四)自我揭露的對象 親密與知己 vs.永不會見面或有交集的人 (五)自我揭露的原因 1.表達:單純為了表達感覺。 2.自我澄清:澄清對自己狀況的看法—說給自己聽。 3.社會確認:得知自己看法是否正確。 4.社會控制:印象整飭與使人順從。如談判場合中,有意的吐露自己的身份、人脈等。 5.關係發展:開展關係和增加親密度。
自我揭露、喜歡與互惠 (一)自我揭露與喜歡 自我揭露 喜歡 (二)互惠規範—影響自我揭露與喜歡間的重要因素 a.意指將親密訊息與他人分享,對方亦回報相同訊息。 b.但當彼此互動關係中並無遵守互惠規範時,喜歡程度減低。 (三)自我揭露對喜歡的影響 需視兩人關係而定。如初次見面或循序漸進的關係。
自我揭露的傷害(風險) (一)漠不關心 對方沒有興趣想認識我們。如公開場合中為某宗教作見證。 (二)拒絕 導致社會拒絕。如向別人揭露自己性向、罹患某種疾病。 (三)失去控制 被別人用來控制我們行為。如告訴別人自己最害怕的人、事、物,導致別人行為控制。 (四)背叛 對方無法保密或守口如瓶。
文化與自我揭露 (一)自我揭露的文化差異 個體主義社會中個人的自我揭露情形,優於集體主義社會。 (二)自我揭露對婚姻滿意之影響 1.美國夫妻:較高滿意度與口語揭露有關。 2.印度夫妻:婚姻滿意度與口語揭露無關。
性別與自我揭露 (一)男性與女性 女性比男性透露較多! (二)同性關係中 1.女性對女性揭露比男性對男行揭露多。 2.香港男性間的自我揭露較美國男性間為多。 (三)異性關係中 男性與女性之間的揭露程度相等。 (四)揭露訊息類型 男性—揭露優點、女性—揭露缺點。
小結—親密是人際過程 (一)自我揭露是發展親密的一個元素,但僅自我揭露無助於親密關係建立。 (二)親密發展的過程 Step 1透露個人訊息與感覺 Step 2對方的動機、解釋方式,以及行為 Step 3解讀對方的情緒與行為 因此,自我揭露者必須感覺到聽者接受與瞭解,才有助於親密關係建立。
權力的平衡 權力平衡之評估—權力平衡類型 (一)共同決策:平等權利。 (二)劃分責任區域 推翻權力的平衡—影響權力平衡之因素 (一)社會規範 社會規範賦予的權力。 (二)相對資源 擁有較多資源者,擁有較多權力。 (三)最小興趣原則 關係中興趣較低(依賴性低或其他可能性存在)的一方擁有較多權力。
衝突 衝突型態 (一)特定行為:某一特定行為引起。 (二)規範與角色:雙方權利義務的爭執。 (三)個人特質:個人動機或性格引起。 危機也是轉機 衝突會幫助或傷害一個關係。 如:理性的溝通VS.情緒性攻擊 不同學科下探究衝突之差異 資源競奪、社會結構壓迫、文化失序
滿意與承諾 滿意與承諾相同嗎? (一)何謂滿意?何謂承諾? 滿意是指一個人對關係品質的主觀評價;承諾是指一個人留在某一關係的正向與負向力量。 (二)類型 1.低滿意、高承諾 如:夫妻彼此之間無愛意,但仍維持婚姻! 2.高滿意、低承諾 如: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
(讓你)滿意的關係 (一)影響滿意程度的因素 1.酬賞超過成本 如:只花原價的一半,就買到名貴物品。 2.超過期待 如:參加某社團,意外交到女朋友。 3.公平性知覺 如:兩人付出或收穫不同,即便亦從中獲得很多好處(強盜分贓、同工不同酬、感情付出程度不同)。 ★但,哪種因素最具重要性?
(二)幸福夫妻vs.痛苦夫妻 1.報復負向行動 痛苦夫妻傾向以負面行為回應,並產生惡性循環(吵架、家暴、離婚)—同理心的欠缺 2.解釋對方行為—歸因方式 a.正向事件(課本範例,p427) 增進關係的歸因:內在、穩定、整體 持續痛苦的歸因:外在、不穩定、特定 b.負向事件 增進關係的歸因:外在、不穩定、特定 持續痛苦的歸因:內在、穩定、整體
承諾 (一)個人的奉獻(正面力量) 一個人想要維持或增進一段關係的願望。 如:理念認同或酬賞。 (二)限制的承諾(負面力量) 1.其他選擇的可得性 如:換工作、轉系、中年婚姻危機 2.投資:投資愈多,離開成本愈大。 如: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受暴(或丈夫外遇)婦女不願意離開家庭! 3.社會文化規範:如人際互動規範。
對不滿意的反應 (一)說出:說出問題與不滿,尋求問題解決—妥協、協助、或改變。 (二)忠誠:維持現況—被動但樂觀的等待事情有所改善。如相信離家的丈夫總有一天會回頭… (三)忽視:減少投資,被動讓關係惡化。如花較少時間、「就讓他爛下去」… (四)離開:主動結束一段關係。如離職、離婚、搬遷、轉學…
問題討論 您認為案主與專業人員之間關係,自我揭露可能具有哪些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