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规划 本章内容重点 目标规划模型 目标规划的几何意义 目标规划的单纯形方法.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Advertisements

1 主讲:寇继虹 2 线性规划及应用简介 线性规划是运筹学的一个最基本的分支, 它已成为帮助各级管理人员进行决策的 · 一 种十分重要的工具.是一种目前最常用而又 最为成功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管 理优化技术。 其原因有三: 一、应用广泛.管理工作中的大量优化 问题可以用线性规划的模型来表达.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 运动热身 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 从小到大写出 2 的倍数( 10 个): 写出 5 的倍数( 6 个)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5 , 10 , 15 , 20 , 25 , 30.
一、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二、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三、 小结及作业 §6.2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第八章 第四节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一个方程所确定的隐函数 及其导数 隐函数的微分法.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第二节 换元积分法 一、第一类换元积分 法(凑微分法) 二、第二类换元积分法. 问题 解决方法 利用复合函数,设置中间变量. 过程令 一、第一类换元积分法(凑微分法)
第三节 微分 3.1 、微分的概念 3.2 、微分的计算 3.3 、微分的应用. 一、问题的提出 实例 : 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练一练: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并指出这些点相互间的关系: -6 , 6 , -3 , 3 , -1.5, 1.5.
x y o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一、实际问题 某工厂用 A 、 B 两种配件生产甲、乙两 种产品,每生产一件甲产品使用 4 个 A 配件 耗时 1h ,每生产一件乙产品使用 4 个 B 配件 耗时 2h ,该厂每天最多可从配件厂获得 16 个 A 配件和 12 个 B 配件,按每天工作 8h 计.
第二节 时间和位移.
第五章 二次型. 第五章 二次型 知识点1---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 二次型的基本概念 1. 线性变换与合同矩阵 2.
6.9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2) 加减消元法 上虹中学 陶家骏.
一、二阶行列式的引入 用消元法解二元线性方程组. 一、二阶行列式的引入 用消元法解二元线性方程组.
绩效考评表格设计 班级:15服务4班 姓名:杨冬茜.
第二章 线性规划的图解法 线性规划是运筹学中最重要、最成熟的分支,也是我们这门课的重点,2~9章全部是线性规划的内容,下面我们先来学习第2章的内容.
多目标优化 目标规划法 线性规划通常考虑一个目标函数(问题简单) 目标规划考虑多个目标函数(问题复杂) 。
数学建模方法及其应用 韩中庚 编著.
《高等数学》(理学) 常数项级数的概念 袁安锋
第一章 行列式 第五节 Cramer定理 设含有n 个未知量的n个方程构成的线性方程组为 (Ⅰ) 由未知数的系数组成的n阶行列式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
单纯形法的一般原理 表格单纯形法 借助人工变量求初始的基本可行解 单纯形表与线性规划问题的讨论 改进单纯形法
Harvard ManageMentor®
元素替换法 ——行列式按行(列)展开(推论)
第3章 LP的对偶问题与灵敏度分析 §1 原问题与对偶问题 §2 对偶问题基本性质 §3 对偶单纯形法 §4 灵敏度分析.
第2章 线性规划与单纯形法 第3章 对偶理论与灵敏度分析 第4章 运输问题 第5章 目标规划
Harvard ManageMentor®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第4章 非线性规划 4.5 约束最优化方法 2019/4/6 山东大学 软件学院.
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解方程(一) 马郎小学 陈伟.
第3章 LP的对偶问题与灵敏度分析 §1 原问题与对偶问题 §2 对偶问题基本性质 §3 对偶单纯形法 §4 灵敏度分析.
数列.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2 Separation of variables
6.4不等式的解法举例(1) 2019年4月17日星期三.
线性规 Linear Programming
概 率 统 计 主讲教师 叶宏 山东大学数学院.
线 性 代 数 厦门大学线性代数教学组 2019年4月24日6时8分 / 45.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第二章 线性规划的图解法 线性规划是运筹学中最重要、最成熟的分支,也是我们这门课的重点,2~9章全部是线性规划的内容,下面我们先来学习第2章的内容.
Chapter 3 整数规划 运筹学 Integer Programming Operations Research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3.1.2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1.了解空间向量夹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掌握空间向量数量积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第三章 函数的微分学 第二节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一、导数的四则运算 二、偏导数的求法.
第4课时 绝对值.
学习任务三 偏导数 结合一元函数的导数学习二元函数的偏导数是非常有用的. 要求了解二元函数的偏导数的定义, 掌握二元函数偏导数的计算.
1.非线性规划模型 2.非线性规划的Matlab形式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分数再认识三 真假带分数的练习课.
第15讲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主要内容: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第二节 函数的极限 一、函数极限的定义 二、函数极限的性质 三、小结 思考题.
正弦、余弦函数的性质 华容一中 伍立华 2017年2月24日.
§2 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滤波减速器的体积优化 仵凡 Advanced Design Group.
第三节 函数的微分 3.1 微分的概念 3.2 微分的计算 3.3 微分的应用.
线性规划 Linear Programming
线性规划 Linear Programming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三角 三角 三角 函数 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偏微分方程》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1.1.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最小生成树 最优二叉树.
3.3.2 两点间的距离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目标规划 本章内容重点 目标规划模型 目标规划的几何意义 目标规划的单纯形方法

问题的提出 线性规划只研究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单一目标函数取得最优解,而在企业管理中,经常遇到多目标决策问题,如拟订生产计划时,不仅考虑总产值,同时要考虑利润,产品质量和设备利用率等。这些指标之间的重要程度(即优先顺序)也不相同,有些目标之间往往相互发生矛盾。 线性规划致力于某个目标函数的最优解,这个最优解若是超过了实际的需要,很可能是以过分地消耗了约束条件中的某些资源作为代价。

问题的提出 线性规划把各个约束条件的重要性都不分主次地等同看待,这也不符合实际情况。 求解线性规划问题,首先要求约束条件必须相容,如果约束条件中,由于人力,设备等资源条件的限制,使约束条件之间出现了矛盾,就得不到问题的可行解,但生产还得继续进行,这将给人们进一步应用线性规划方法带来困难。 为了弥补线性规划问题的局限性,解决有限资源和计划指标之间的矛盾,在线性规划基础上,建立目标规划方法,从而使一些线性规划无法解决的问题得到满意的解答。

目标规划与线性规划的比较 线性规划只讨论一个线性目标函数在一组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极值问题;而目标规划是多个目标决策,可求得更切合实际的解。 线性规划求最优解;目标规划是找到一个满意解。 线性规划中的约束条件是同等重要的,是硬约束;而目标规划中有轻重缓急和主次之分,即有优先权。 线性规划的最优解是绝对意义下的最优,但需花去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得到;实际过程中,只要求得满意解,就能满足需要(或更能满足需要)。

目标规划与线性规划的比较 例5-1:某厂计划在下一个生产周期内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已知资料如表所示。试制定生产计划,使获得的利润最大?同时,根据市场预测,甲的销路不是太好,应尽可能少生产;乙的销路较好,可以扩大生产。试建立此问题的数学模型。 120 70 单件利润 3000 10 3 设备台时 2000 5 4 煤炭 3600 9 钢材 资源限制 乙 甲 单位 产品 资源 消耗

目标规划数学模型 maxZ=70 x1 + 120 x2 maxZ1=70 x1 + 120x2 minZ2= x1 根据市场预测: 设:甲产品x1 ,乙产品 x2 maxZ=70 x1 + 120 x2 9 x1 +4 x2 ≤3600 4 x1 +5 x2 ≤ 2000 3 x1 +10 x2 ≤3000 x1 , x2 ≥0 maxZ1=70 x1 + 120x2 minZ2= x1 maxZ3= x2 9 x1 +4 x2 ≤3600 4 x1 +5 x2 ≤ 2000 3 x1 +10 x2 ≤3000 x1 , x2 ≥0

目标规划的数学模型 1.目标值和偏差变量 目标规划通过引入目标值和偏差变量,可以将目标函数转化为目标约束。 目标值:是指预先给定的某个目标的一个期望值。 实现值或决策值:是指当决策变量xj选定以后,目标函数的对应值。 偏差变量(事先无法确定的未知数):是指实现值和目标值之间的差异,记为 d 。 正偏差变量:表示实现值超过目标值的部分,记为d+。 负偏差变量:表示实现值未达到目标值的部分,记为d-。

目标规划的数学模型 在一次决策中,实现值不可能既超过目标值又未达到目标值,故有d+×d-=0,并规定d+≥0, d-≥0

目标规划的数学模型 2.目标约束和绝对约束 引入了目标值和正、负偏差变量后,就对某一问题有了新的限制,既目标约束。 目标约束即可对原目标函数起作用,也可对原约束起作用。目标约束是目标规划中特有的,是软约束。 绝对约束(系统约束)是指必须严格满足的等式或不等式约束。如线性规划中的所有约束条件都是绝对约束,否则无可行解。所以,绝对约束是硬约束。

目标规划的数学模型 例如:在例一中,规定Z1的目标值为 50000,正、负偏差为d+、d- ,则目标函数可以转换为目标约束,既: 50000 120 70 1 2 = - + d x 若规定3600的钢材必须用完,原式9x1 +4x2 ≤3600变为 3600 4 9 2 1 = - + d x

目标规划的数学模型 3.优先因子(优先等级)与优先权系数 目标等级化:将目标按重要性程度不同依次分成一级目标、二级目标…..。最次要的目标放在次要的等级中。 (1)对同一目标而言,若有几个决策方案都能使其达到,可认为这些方案就这个目标而言都是最优方案;若达不到,则与目标差距越小的越好。 (2)不同级别的目标的重要性是不可比的。即较高级别的目标没有达到的损失,任何较低级别目标上的收获不可弥补。故在判断最优方案时,首先从较高级别的目标达到的程度来决策,然后再其次级目标的判断。 (3)同一级别的目标可以是多个。各自之间的重要程度可用数量(权数)来描述。因此,同一级别的目标的其中一个的损失,可有其余目标的适当收获来弥补。

目标规划的数学模型 3.优先因子(优先等级)与优先权系数 优先因子Pk是将决策目标按其重要程度排序并表示出来。P1>>P2>>…>>Pk>>Pk+1>>…>>PK ,k=1,2…,K。表示Pk比Pk+1有更大的优先权。即首先保证P1级目标的实现,这时可不考虑次级目标;而P2级目标是在实现P1级目标的基础上考虑的;依此类推。 若要区别具有相同优先因子的两个目标的差别,这时可分别赋予它们不同的权系数ωj,这些都由决策者按具体情况而定。

目标规划的数学模型 4.达成函数(即目标规划中的目标函数) 目标规划的目标函数(准则函数)是按各目标约束的正、负偏差变量和赋予相应的优先因子及权系数而构造的。当每一目标值确定后,决策者的要求是尽可能缩小偏离目标值。因此目标规划的目标函数只能是minZ = f(d+、d-)。 一般说来,有以下三种情况,但只能出现其中之一: (1)要求恰好达到规定的目标值,即正、负偏差变量要尽可能小,则minZ = f(d++ d-)。 (2)要求不超过目标值,即允许达不到目标值,也就是正偏差变量尽可能小,则minZ = f(d+)。 (3)要求超过目标值,即超过量不限,但不低于目标值,也就是负偏差变量尽可能小,则minZ = f(d-)。 对由绝对约束转化而来的目标函数,也照上述处理即可。

目标规划的数学模型 5.多目标规划的解 (1)若多目标规划问题的解能使所有的目标都达到,就称该解为多目标规划的最优解; (2)若解只能满足部分目标,就称该解为多目标规划的次优解; (3)若找不到满足任何一个目标的解,就称该问题为无解。 (4)前面的目标可以保证实现或部分实现,而后面的目标就不一定能保证实现或部分实现,有些可能就不能实现,就称该解为多目标规划的满意解(具有层次意义的解)

单目标规划 例5-2:某工厂生产A,B两种产品,有关数据如下。实现目标利润为140万元的最优生产方案 A B 可用量 设备(台时) 4 2 60 原材料(KG) 48 利润(万元) 8 6 从决策者的角度看,他希望超过利润目标值,若达不到,也希望尽可能接近,即负偏差最小 = - min d Z = + - 140 6 8 2 1 d x ï î í ì st £ + 60 2 4 1 x £ + 48 4 2 1 x ³ - + , 2 1 d x

级别相等的多目标规划 例5-3:若上例中假设决策者根据市场预测,产品A的销售量有下降的趋势,故考虑实现下列两个目标: (1)实现利润目标122万元 (2)产品A的产量不多于10 分析: 两个目标级别相等,即两个目标的重要程度一样,不存在谁优先的问题 设d+,d-分别为超过目标值的部分,以及未完成目标值的部分,于是两个目标可以等价表示为: 10 122 6 8 1 2 = - + d x

级别相等的多目标规划 ï î í ì ³ £ + = - , 48 4 2 60 10 122 6 8 d x st MinZ , 48 4 2 60 10 122 6 8 1 d x st MinZ x1=10,x2=7,d-1=0,d+2=0,利润为122,两个目标均已经实现

具有优先级别的多目标规划 对于多个目标,如果有一定的优先顺序,即第一位重要的目标,其优先因子为P1,第二位重要的目标,其优先因子为P2,并规定P1>>P2 优先保证P1级目标的实现,此时不考虑次级目标;次级目标P2在实现了P1级目标的基础上再予以考虑。如果无法实现P1目标,则不考虑P2目标能否取得最优 若有k个不同优先顺序的目标,则有P1>>P2>>…>>Pk 将权重与偏差相乘构成目标函数,这样,权重越大,越先迫使相应的偏差等于零,这样可保证优先级高的目标首先实现。

具有优先级别的多目标规划 例5-4:若上例中决策者拟订下列经营目标,并确定了目标之间的优先顺序 P1级目标:充分利用设备有效台时,不加班; P2级目标:产品B的产量不多于4; P3级目标:实现利润值130万元 分析:题目有三个目标层次,包含三个目标值。 第一目标: P1(d1++d1-) 第二目标:P2d2+ 第二目标:P3d3 - ï î í ì ³ £ + = - , 48 4 2 130 6 8 60 ) ( 1 3 i d x st P MinZ

具有优先级别的多目标规划 例5-5:某厂计划下一个生产周期内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已知资料如表所示。制定生产计划,满足下列目标: P1级目标:完成或超额完成利润指标 50000元; P2级目标:产品甲不超过 200件,产品乙不低于 250件; P3级目标:现有钢材 3600吨必须用完 120 70 单件利润 3000 10 3 设备台时 2000 5 4 煤炭 3600 9 钢材 资源限制 乙 甲 单位 产品 资源 消耗

具有优先级别的多目标规划 分析:题目有三个目标层次,包含四个目标值。 第一目标: P1d1+ 第二目标:有两个要求即甲d2+,乙d3-,但两个具有相同的优先因子,需要确定权系数。本题可用单件利润比作为权系数即70:120,化简为7:12,P2(7d2++12d2 -) 第二目标:P3(d4++d4 -) ï î í ì ³ £ + = - , 3000 10 3 2000 5 4 3600 9 250 200 50000 120 70 ) ( 12 7 2 1 i d x st P MinZ

数学模型的一般形式 å 其中Pl为优先因子, w-lk,w+lk为优先系数 ï î í ì - = ³ £ + ) 5 ( 3 , 2 1 4 min k d n j x m i b a K g c P z ij kj lk L l 满足约束条件: 目标函数: w 其中Pl为优先因子, w-lk,w+lk为优先系数

建模的步骤 根据要研究的问题所提出的各目标与条件,确定目标值,列出目标约束与绝对约束; 可根据决策者的需要,将某些或全部绝对约束转化为目标约束。这时只需要给绝对约束加上负偏差变量和减去正偏差变量即可。 给各目标赋予相应的优先因子 Pk 对同一优先等级中的各偏差变量,若需要可按其重要程度的不同,赋予相应的权系数 ωkl+和ωkl- 。 根据决策者的要求,构造一个由优先因子和权系数相对应的偏差变量组成的,要求实现极小化的目标函数,即达成函数。

线性规划与目标规划 线性规划LP 目标规划GP 目标函数 min, max 系数可正负 min , 偏差变量 系数≥0 变量 xi , xs , xa xi , xs , xa , d 约束条件 系统约束 (绝对约束) 目标约束 解 最优 满意

目标规划的图解法 图解法解题步骤如下: 1.确定各约束条件的可行域,即将所有约束条件(包括目标约束和绝对约束,暂不考虑正负偏差变量)在坐标平面上表示出来; 2.在目标约束所代表的边界线上,用箭头标出正、负偏差变量值增大的方向; 3.求满足最高优先等级目标的解; 4.转到下一个优先等级的目标,再不破坏所有较高优先等级目标的前提下,求出该优先等级目标的解; 5.重复4,直到所有优先等级目标都已审查完毕为止; 6.确定最优解和满意解。

目标规划的图解法 ï î í ì = ³ £ + - ) 2 . 1 ( , 8 10 5 62 12 min l d x P Z x2 C B A 1 2 3 4 5 6 x1 1 2 3 4 5 6 7 8 ⑵ ⑶ ⑴ B (0.6250 , 4.6875) C (0 , 5.2083) , B、C 线段上的所有点均是该问题的解 (无穷多最优解)。

目标规划的图解法 结论:C(60 ,58.3)为所求的满意解。 ï î í ì = ³ - + ) 4 . 3 2 1 ( , 100 60 , 100 60 140 2500 12 30 5 min l d x P Z x2 (3)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B A (4) C D x1 20 40 60 80 100 (1) (2) 结论:C(60 ,58.3)为所求的满意解。

目标规划的单纯形法 å K k n j P a z c , 2 1 ; L = - 目标规划的数学模型结构与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结构形式上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以可用单纯形法求解。但要考虑目标规划的数学模型一些特点,作以下规定: (1) 因目标规划问题的目标函数都是求最小化,所以以cj-zj≥0,j=1,2,…,n为最优准则。 (2)因非基变量的检验数中含有不同等级的优先因子,即 K k n j P a z c kj , 2 1 ; L = - å 因P1>>P2>>…>>PK;从每个检验数的整体来看:检验数的正、负首先决定于P1的系数α1j的正、负。若α1j=0,这时此检验数的正、负就决定于P2的系数α2j的正、负。

目标规划的单纯形法 (1)建立初始单纯形表,在表中将检验数行按优先因子个数分别列成K行,置k=1。 (3)按最小比值规则确定换出变量,当存在两个或以上相同的最小比值时,选取具有较高优先级别变量为换出变量。 (4)按单纯形法进行基变换运算,建立新的计算表,返回(2)。 (5)当k=K时,计算结束。表中的解即为满意解。否则置k=k+1,返回到(2)。

目标规划的单纯形法 例5-8:用单纯形法求解下列目标规划问题 MinZ=P1 d1- + P2(d2-+d2+)+P3(3d3-+5d4-) 5x1+4x2 +d1-- d1+ = 20 4x1+3x2 +d2- - d2+= 24 x1 +d3- - d3+ = 3 - x1 + x2 +d4- - d4+ = 2 x1 , x2 ,dk- , dk+ ≥0

目标规划的单纯形法 cj 检验数 λj 检验数 λj d1- d2- d3- d4- 20 5 4 1 -1 24 3 2 4 6 3 -  值 CB XB b x1 x2 d1- d1+ d2- d2+ d3- d3+ d4- d4+ 检验数 λj P1 P2 P3 P1 P2 3P3 5P3 P1 P2 3P3 5P3 d1- d2- d3- d4- 20 5 4 1 -1 24 3 2 4 6 3 - -5 -4 1 -3 2 3 5 P1 P2 5P3 检验数 λj P1 P2 P3 d1- d2- x1 d4- 5 4 1 -1 -5 1 3 - 12 3 1 -1 -4 4 3 1 -1 5 1 -1 -4 1 5 -5 -3 2 4 -2

目标规划的单纯形法 检验数 λj 检验数 λj cj  值 P2 5P3 d3+ d2- x1 d4- 1 4/5 1/5 -1/5 -1 P1 P2 3P3 5P3  值 CB XB b x1 x2 d1- d1+ d2- d2+ d3- d3+ d4- d4+ 检验数 λj P3 P2 5P3 d3+ d2- x1 d4- 1 4/5 1/5 -1/5 -1 - 10 8 -1/5 -4/5 4/5 1 -1 4 1 4/5 1/5 -1/5 6 9/5 1/5 -1/5 1 -1 1 1/5 4/5 -4/5 2 -9 -1 3 5 检验数 λj P1 P2 P3 5P3 d3+ d1+ x1 d4- 3 3/4 1/4 -1/4 -1 1 4 - 8 32/7 10 -1/4 -1 1 5/4 -5/4 6 1 3/4 1/4 -1/4 8 7/4 1/4 -1/4 1 -1 1 -35/4 -5/4 5/4 3 5

目标规划的单纯形法 λj λj cj  值 CB XB b x1 x2 d1- d1+ d2- d2+ d3- d3+ d4- d4+ P1 P2 3P3 5P3  值 CB XB b x1 x2 d1- d1+ d2- d2+ d3- d3+ d4- d4+ 检验数 λj P3 5P3 x2 d1+ x1 d4- 4 1 1/3 -1/3 -4/3 4/3 - 3 11 -1 1 4/3 -4/3 -1/3 1/3 3 1 -1 1 -1/3 1/3 7/3 -7/3 -1 1 5/3 -5/3 -26/3 35/3 5 检验数 λj P1 P2 P3 3P3 x2 d1+ x1 d3- 32/7 1 1/7 -1/7 4/7 -4/7 78/7 -1 1 9/7 -9/7 1/7 -1/7 18/7 1 1/7 -1/7 -3/7 3/7 3/7 -1/7 1/7 1 -1 -3/7 1 3/7 -3/7 3 26/7 9/7

目标规划的单纯形法 例5-9:用单纯形法求解下列目标规划问题 minZ=P1 d1++P2(d2-+d2+)+P3d3- 2x1+ x2 + x3 = 11 x1 - x2 +d1- - d1+= 0 x1 + 2x2 +d2- - d2+ = 10 8x1 + 10x2 +d3- - d3+ = 56 xi,dk- , dk+ ≥0

目标规划的应用 minZ= P1 d1- + P2 (d2-+d2+ ) x1 ≤6 x2 ≤10 5x1 + 2 x2 +d1- -d1+ =40 20x1+10 x2 +d2- -d2+ =140 x1 , x2, d1-, d1+ , d2-, d2+ ≥0 例5-10:已知一个生产计划的线性规划模型,经营目标: P1:总利润不低于40 P2:充分利用设备能力,且尽量不超过140 如何安排生产? x1 x2 x1 =6 产品 资源 甲 乙 现有资源 设备 20 10 140 售价 8 成本 5 6 最大需求量 ④ ③ x2 =10 C B D (6,5) d2+ d2- d1+ d1-

目标规划的应用 满意解:x1 =6,x2 = 5 设备能力:需求206+10 5=170,实际140 实现目标P1和P2,降低甲乙产品的设备消耗:降低率(170-140)/170=18%,甲产品的设备消耗降为20(1-18%)=16.4, 乙产品的设备消耗降为10 (1-18%)=8.2。 生产部目标 甲产品的产量:6,成本:5 乙产品的产量:5,成本:6 总利润:40 单位甲:5 单位乙:2 技术部目标 甲产品的设备单耗:16.4 乙产品的设备单耗: 8.2 销售部目标 甲产品的销量:6,单价:10 乙产品的销量:5,单价: 8

目标规划的应用 降低设备消耗很困难,则调整经营目标的次序 P1:充分利用设备能力,且尽量不超过140, P2:总利润不低于40 如何安排生产? 产品 资源 甲 乙 现有资源 设备 20 10 140 售价 8 成本 5 6 最大需求量 x1 x2 x1 =6 ④ ③ x2 =10 E d1+ d1- d2+ d2- minZ= P2 d1- + P1 (d2-+d2+ ) x1 ≤6 ① x2 ≤10 ② 5x1 + 2 x2 +d1- -d1+ =40 ③ 20x1 +10 x2 +d2- -d2+ = 140 ④ x1 , x2, d1-, d1+ , d2-, d2+ ≥0 A (6,2)

目标规划的应用 满意解:x1 =6, x2 = 2 利润指标:实际5×6+2×2=34,期望40 实现目标P1和P2,增加甲乙产品的单位利润: 增长率(40-34)/34=18% 产品售价由市场决定,为提高利润,应从降低成本入手: 甲产品的成本由5降为10-5(1+18%)=4.12,乙产品的成本由6降为8-2 (1+18%)=5.63。 生产部目标 甲产品的产量:6,成本:4.12 乙产品的产量:2,成本:5.63 总利润:40 单位甲:5.88 单位乙:2.36 技术部目标 甲产品的设备单耗:20 乙产品的设备单耗:10 销售部目标 甲产品的销量:6,单价:10 乙产品的销量:2,单价: 8

目标规划的应用 月份 1 2 3 4 成本(购价+库存) 2.6 2.5 2.7 2.8 售价 2.9 3.1 3.3 某副食品批发店预测某商品今后4月的购进与售出价格如表。 假设:(1)该商品供不应求,最大销量受仓库容量限制; (2)正常库容3吨,机动库容2吨; (3)月初批发销货,月中采购进货,进货所需资金完全来销售收入; (4)1月初库存量2吨,成本2.5千元/吨,该月初无现金。 经营目标:(1)每月都使用正常库容,尽量不超容; (2) 每月下旬都应储备1千元以备急用; (3)4个月总盈利最大。 月份 1 2 3 4 成本(购价+库存) 2.6 2.5 2.7 2.8 售价 2.9 3.1 3.3

目标规划的应用 决策变量:xj 第j 月的采购量, yj 第j 月的销售量 绝对约束条件 各月销量约束:月初售货,各月销量不多于其期初库存量。 1月 y1 ≤2 2月 y2 ≤2 – y1 + x1 → y1 + y2 – x1 ≤2 3月 y3 ≤2 – y1 + x1 – y2 + x2 → y1+y2+ y3 – x1 – x2 ≤2 4月 y4≤2 – y1 +x1 –y2+x2–y3+x3→ y1+y2+y3+y4 – x1 –x2–x3≤2 各月采购量约束:每月采购量依赖月初的售货收入。 1月 2.6x1 ≤2.9y1→ – 2.9y1 + 2.6x1 ≤0 2月 – 2.9y1 –2.7y2 + 2.6x1 +2.5x2 ≤0 3月 – 2.9y1 –2.7y2 –3.1y3 + 2.6x1+2.5x2+2.7x3 ≤0 4月 – 2.9y1 –2.7y2 –3.1y3 –3.3y4+ 2.6x1 +2.5x2+2.7x3+2.8x4≤0

目标规划的应用 目标达成函数 目标约束条件 正常库容约束 各月储备金约束 总盈利约束:期望利润(3.3-2.5)×(3+2) × 4=16 1月 2 –y1 + x1 ≤ 3→ –y1 + x1 + d1- – d1+ =1 2月 –y1 –y2 + x1+ x2 + d2- – d2+ = 1 3月 –y1 –y2 –y3 + x1+ x2+ x3 + d3- – d3+ = 1 4月 –y1 –y2 –y3 –y4 + x1+ x2+ x3 + x4 + d4- – d4+ = 1 各月储备金约束 1月 2.9y1 -2.6x1 + d5- – d5+ = 1 2月 2.9y1 +2.7y2 - 2.6x1 -2.5x2 + d6- – d6+ = 1 3月 2.9y1 +2.7y2 +3.1y3 - 2.6x1-2.5x2-2.7x3 + d7- – d7+ = 1 4月 2.9y1 +2.7y2 +3.1y3 +3.3y4- 2.6x1 -2.5x2-2.7x3-2.8x4 + d8- – d8+ = 1 总盈利约束:期望利润(3.3-2.5)×(3+2) × 4=16 销售收入: 2.9y1 +2.7y2 +3.1y3 +3.3y4 销售成本: 2.5×2+2.6x1 +2.5x2+2.7x3 2.9y1 +2.7y2 +3.1y3 +3.3y4 -2.6x1 -2.5x2-2.7x3 + d9- – d9+ = 21 目标达成函数 minZ=P1 (d1+ + d2+ + d3+ + d4+ ) + P2 ( d5- + d6- + d7- + d8- ) + P3 d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