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孔子的理想人格 于雪棠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一、君子的含义 二、君子的人生追求 三、君子的价值观 四、君子的处世之道 五、《论语》论“君子”的文段
一、“君子”的含义 1.君 君,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君,尊也。从尹发号,故从口。” 尹,古代部落酋长的称号。 《仪礼·丧服》:“君,至尊也。”郑玄注:“天子、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
2.君子,可以指君王。 《易经·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 ,夕惕若,厉,无咎。” 孔颖达《正义》:“君子谓人君也。” 《诗经·大雅·假乐》:“嘉乐君子,显显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 《毛诗序》说:“《假乐》,嘉成王也。” 赞美周成王有善德显耀。安抚百姓,任用贤人。福禄从天而降。
《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3.君子,可以指诸侯。 《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奥:水边弯曲的地方。 箦:竹席。 匪:通作“斐”,有文采。 《毛诗序》:“《淇奥》,美武公之德也。有文章,又能听其规谏,以礼自防,故能入相于周,美而作是诗也。”
圭,战国,出土于河南辉县,高14.8厘米、宽5.4厘米、厚0.4厘米 璧,西周,人龙纹玉璧,直径12.5厘米,孔径5.1厘米 厚0.2厘米。
《秦风· 终南》:“君子至止,锦衣狐裘。” “君子至止,黻衣绣裳。” 秦公来到了,狐裘华贵锦衣鲜。 秦公来到了,身穿黑白相间的外衣,绣着纹饰的下裳。 君子:此指秦襄公。 《毛诗序》:“(襄公)能取周地,始为诸侯,受显服,大夫美之故作是诗,以戒劝之”。
4. 君子,可以指贵族。 《诗经 ·小雅 ·采薇》:“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译:驾起四匹大公马,四匹公马高又壮。君子依在战车上,小人隐蔽在车旁。 君子与小人对称,含有等级观念。
二、君子的人生追求 曰:“如斯而已乎?” 曰:“修己以安人。” 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宪问》) 君子由自身修养开始,逐层向外扩展,最终达到安百姓的目的。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 曰:“修己以安人。” 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宪问》)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学而》)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颜渊》)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 忠于事,而不是忠于人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卫灵公》)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学而》)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不重视物质生活,慎言多行。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宪问》)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内外兼修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国语·晋语六》记载,赵文子冠,见栾武子,荀庚,范文子,郤锜,韩献子,智武子,郤犫,温季子,张老。 他们分别劝他要务实,要戒骄,要和善人相处,要继承先人的美德(文与忠),等等。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内省坦荡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司马牛问君子。 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 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颜渊》)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宪问》) 不忧不惑不惧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宪问》)
忧道不忧贫 子曰:“君子谋道不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以道为目标、方向,以德为根本、基础,依循仁,游憩于六艺。
益损三乐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季氏》) 乐节礼乐: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快乐。
三戒三畏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季氏》)
三、君子的价值观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重义轻利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 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阳货》)
适、莫:亲疏厚薄;敌对与羡慕。没规定要自怎样做,也没规定不要怎样做,只要怎么做合理、恰当,就怎么做。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 适、莫:亲疏厚薄;敌对与羡慕。没规定要自怎样做,也没规定不要怎样做,只要怎么做合理、恰当,就怎么做。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季氏》) 君子九思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季氏》)
君子遵道而行,以仁成名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里仁》)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卫灵公》)
四、君子的处世之道 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务本 不知而不愠 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务本 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
子曰:“……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雍也》)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卫灵公》) 义礼逊信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卫灵公》)
五、《论语》中的“君子” 君子,最初指有位者,后来指有德者。 《论语》中共出现 80多次君子,有时指有位者,有时指有德者。
《学而》 1.1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 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为政》 2.12子曰:“君子不器。” 2.1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2.14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八佾》 3.7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3.24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
《里仁》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4.11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24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5.3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公冶长》 5.3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宓子贱(前521或502-前445),名不齐,字子贱。鲁国人。曾任单父 (今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宰。 据《孔子家语》,宓子贱仕,孔子问:“自汝之仕,何得何亡?”对曰:“自来仕者无所亡,其有所得者三,始诵之,今得而行之,是学益明也;俸禄所供,被及亲戚,是骨肉益亲也;虽有公事,而兼以吊死问疾,是朋友笃也。”孔子称其为鲁之君子。
5.16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子产(?-前522),春秋时期政治家。姬姓,公孙氏,名侨,字子产。执政二十余年。不毁乡校,开放言路。他提出:“天道远,人道迩。” 他认为“夫小人之性,衅于勇,啬于祸,以足其性而求名焉者。”(小人的本性,凭血气之勇挑起争端,在祸乱中有所贪图,以满足他的本性而追求虚名。)
《雍也》 6.4 子曰:“……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6.13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6.18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26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6.27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述而》(此篇多孔子自述) 7.26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7.31 孔子退,……(陈司败)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指孔子)亦党乎?”
7.33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7.37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泰伯》 8.2 子曰:“……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8.4 曾子言曰:“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 ” 8.6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子罕》 9.6 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9.14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乡党》 10.6 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绀(gàn):深青中透红;緅(zōu):青多红少,近似“铁灰色”。袗(zhěn):单。絺(chī):细葛布。绤(xì):粗葛布。麑(ní):小鹿,毛色白。
译: 君子不用(近乎黑色的)天青色和铁灰色作镶边,(近乎赤色的)浅红色和紫色不用来作平常居家的衣服。 暑天,穿着粗的或者细的葛布单衣,但一定裹着衬衫,使它露在外面。 黑色的衣配紫羔,白色的衣配麑裘,黄色的衣配狐裘。 居家的皮袄身材较长,可是右边的袖子要做得短些。 睡觉一定有小被,长度合本人身长的一又二分之一。 用狐貉皮的厚毛作坐垫。 丧服满了以后,什么东西都可以佩带。 不是(上朝和祭祀穿的)用整幅布做的裙子,一定裁去一些布。 紫羔和黑色礼帽都不穿戴着去吊丧。 大年初一,一定穿着上朝的礼服去朝贺。
《先进》 11.1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先进: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是未曾有过爵禄的一般人。 11.21 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颜渊》 12.4 司马牛问君子。 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 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12.5 子夏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12.8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 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kuò)犹犬羊之鞟。”
12.16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2.19 孔子对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2.24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子路》 13.3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3.13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3.25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13.26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宪问》 14.6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14.23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14.26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14.27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14.28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卫灵公》 15.1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上人穷斯滥矣。” 15.7 子曰:“……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15.18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5.19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15.20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5.21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15.22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5.23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5.32 子曰:“君子谋道不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15.34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15.37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季氏》 16.1孔子曰:“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16.7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6.8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16.10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阳货》 17.21 宰我问:“三年之丧,斯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民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17.23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 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17.24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 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衍文)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微子》 18.7 子路曰:“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18.10 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
《子张》 19.3子张:“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19.4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19.7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19.9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19.10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19.12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 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19.21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19.25 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尧曰》 20.2 论从政 子张曰:“何谓五美?” 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20.3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