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孔子的理想人格 于雪棠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光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时, 折射光线向 法线方向偏 折.( 填 “ 靠近 ” 或 “ 远离 ” ) 空气 玻璃 靠近 2. 一束光线斜射到一块玻璃三棱镜上 ( 如下 图 ), 画出光折射的情况.
Advertisements

教学目标 1. 积累文言词语,熟读背诵 2. 理解文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3. 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 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 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论语》十则 1 、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 2 、畅读课文,并且背诵 各则语录。 3 、理解各则语录。 4 、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5 、学以致用。 学习目标:
《论语》十二章 一、作者与作品简介 孔子 —— 前 551 -前 479 , 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鲁国陬 邑(今山东曲阜 东南)人。
学而优则仕 —— 话说孔子的为官之道 龚兴芳 2014 年 4 月 23 日 客家讲坛第 33 讲.
走近《论语》 27 《论语》二则 子曰: “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 子曰: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 ” wéiwéiyuē yǐ wǎng dàidài.
《论语》 《论语》中的教育智慧 ` 余功清 一、教育思想:有教无类 子曰: “ 有教无类。 ” 子曰: “ 君子贞而不谅。 ” 子曰: “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 子曰: “ 当仁不让于师。 ” 子曰: “ 道不同不相为谋。 ” 子曰: “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1 、了解并记忆古代文化常识。 2 、理解课文词语句子的含义。 学习目标: 3 、掌握重要文言词语的意义及用法 。 4 、学习古人端正的学习态度,改进 学习方法。
《〈论语〉十则》选自于我国儒家经典 著作《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 论的语录体古籍。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 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 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 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对人们的人生抉择和 价值取向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课文中所选的 《〈论语〉十则》 ,着重叙述了学习态度、
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孔庙举行祭孔大典 2014 年 9 月 28 日. 探究:孔子思想在今天的社会价值?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十一课 《论语》六则 孔子(前 551— 前 479 ),名丘,字仲 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他是我国古代的 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 代表人物。 《论语》是 “ 语言的论纂( zuăn )” ,是 语录的意思,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 行,共 20 篇,语录体散文。南宋朱熹把.
张 金 城 第四讲 孔子论孝与修身之道. 一、孔子论孝 百善孝为先 孝道 成为中华民族区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 最大文化特质。 “ 以孝治天下 ” 成为贯彻两千年帝制社 会的治国纲领。
《论语》十则 ( 公元前 公元前 479) ,名丘, 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陬邑 ( 今山东曲阜市 ) 人。他是我国古代著 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还是一位古文.
《论语》. 孔子 ——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丘,字仲尼,出生于鲁国人,春秋末期著名 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 始人。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 订了《六经》 ( 《诗》《书》《礼》《乐》 《易》《春秋》 ) 。 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弟.
为了纪念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故里 ––– 山东曲阜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 祭祀活动。
《论语》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 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 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 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 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 后,人们在他的书籍中发 现只有半部《论语》,所 以世有 “ 半部《论语》治天 下 ” 之说。 《论语》与《大学》《中 庸》《孟子》并称 “ 四书.
半部《论语》治天下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君子乎 ?” (《学而》)
《论语》十二章. 《论语》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 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 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 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 《中庸》《孟子》并称 “ 四书 ” ,共二十篇。
中共咸宁市委党校 邓如松. 孔子是一位历史巨人,《论语》是孔子等人的言论 汇集,是孔子思想和言行的写照,是儒家经典,是 可以发掘利用的思想宝库。我们应当学习研究孔子 和《论语》,从中吸取知识和思想营养。
第 1 课 “ 百家争鸣 ” 和 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 “ 百家争鸣 ” 局面的出现 具体原因: ( 1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阶层的崛起; ( 2 )经济上: 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的崩溃 ; ( 3 )思想文化:从 “ 学在官府 ” 到 “ 学在民间 ” ; 1. 背景: 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
孔子: 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 国陬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 的创始人。  孔子思想核心是: “ 礼 ” 、 “ 仁 ” 。
走进经典名句 — 五年级中华经典晨诵. 1.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人不 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2. 子曰: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 师矣。 ” 复习.
文化的长河 1.黄帝和孔子 白鲨小队 张熙童、钱逸洲、胡睿阳、郁海屹.
《论语》十二章 复习. 一、常识 ( 1 )孔子: 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 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首开私 人讲学之风,主张 “ 有教无类 ” 和 “ 因材施教 ” , 起到了 普及文化知识的作用。他向往西周的 “ 太平盛世 ” ,倡导 施行 “ 仁政.
《论语》选读.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大学》
中国复兴世界 1/2 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中国最早的诗书 原名 [诗]或[诗三百] 原点 王宫采诗 周朝的帝王 民间诗谣 孔子删诗 从三千首到三百首 公卿献诗 官臣献给帝王 内容跨越了600年的历史 西周初朝 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 春秋时期中 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至今有超过三千年的历史.
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泉州九中初二年(10)班主题班会.
《论语》论君子 钱逊
儒家宗师-孔子.
第二课 克己复礼 一、 本课总的思想内容: 孔子推崇的是周礼。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郑州五中 薛春颖.
《〈论语〉选读》复习 ——夯实基础,融会贯通 龙山中学 任红燕
《论语》精选.
第一编 第二章孔子 洛阳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省级教学团队网络课程 中国哲学史.
中国复兴世界 1/2 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模块一 阅读欣赏 项目一《论语》.
《论语》十则.
Lún 《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 富安中学刘瑛.
复习课.
《论语》十二章.
《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 商家中学 王爱军.
《论语》六则 论 语 论 语.
《论语》六则 论 语 论 语 本资源来自初中学科网(
《论语》六则.
《论语》导读 第五讲 孔子的仁学思想(三) ——仁学的扩展内容.
《论语》十二章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全新课标理念,优质课程资源 学英语报社--语文周刊.
从前有位老师,他学识渊博,但从不自傲。有一次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个问题才让路。问题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他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他无言以对。他惭愧地对他的学生说,我不如那个孩子,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语文版九年级(下) 多媒体课件.
《论语》六则 教 学 说 课.
钱逊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钱逊
武汉大学孔子与儒学研究中心 哲学学院 郭齐勇教授
夫子之道.
仁者爱人 仁爱的基本含义 (人生的价值观).
先秦诸子散文.
儒道哲学与修身智慧 暴庆刚.
千年的文字,千年的温暖 ----《<论语>选读》之《交友之道》选读
孔子的修养之道 ﹎﹎﹎﹎﹎﹎﹎﹎﹎﹎﹎﹎﹎﹎﹎﹎﹎﹎ 爱众亲仁 博学笃行 长沙民政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龙江
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 西安城 这是今天哪一个城市? 它是一个十三朝古都; 它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宏伟的都城 ; 它是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一、学习目标 论语十则 1.认读字词; 2.理解各则语录; 3.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第二讲 至圣先师孔子.
与妻书 林觉民.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 学而》
精彩记忆.
这是_________。.
Wǒ yǒu yí jiàn huáng sè de wài tào 我有一件黄色的外套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君子------孔子的理想人格 于雪棠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一、君子的含义 二、君子的人生追求 三、君子的价值观 四、君子的处世之道 五、《论语》论“君子”的文段

一、“君子”的含义 1.君 君,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君,尊也。从尹发号,故从口。” 尹,古代部落酋长的称号。 《仪礼·丧服》:“君,至尊也。”郑玄注:“天子、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

2.君子,可以指君王。 《易经·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 ,夕惕若,厉,无咎。” 孔颖达《正义》:“君子谓人君也。” 《诗经·大雅·假乐》:“嘉乐君子,显显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 《毛诗序》说:“《假乐》,嘉成王也。” 赞美周成王有善德显耀。安抚百姓,任用贤人。福禄从天而降。

《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3.君子,可以指诸侯。 《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奥:水边弯曲的地方。 箦:竹席。 匪:通作“斐”,有文采。 《毛诗序》:“《淇奥》,美武公之德也。有文章,又能听其规谏,以礼自防,故能入相于周,美而作是诗也。”

圭,战国,出土于河南辉县,高14.8厘米、宽5.4厘米、厚0.4厘米 璧,西周,人龙纹玉璧,直径12.5厘米,孔径5.1厘米 厚0.2厘米。

《秦风· 终南》:“君子至止,锦衣狐裘。” “君子至止,黻衣绣裳。” 秦公来到了,狐裘华贵锦衣鲜。 秦公来到了,身穿黑白相间的外衣,绣着纹饰的下裳。 君子:此指秦襄公。 《毛诗序》:“(襄公)能取周地,始为诸侯,受显服,大夫美之故作是诗,以戒劝之”。

4. 君子,可以指贵族。 《诗经 ·小雅 ·采薇》:“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译:驾起四匹大公马,四匹公马高又壮。君子依在战车上,小人隐蔽在车旁。 君子与小人对称,含有等级观念。

二、君子的人生追求 曰:“如斯而已乎?” 曰:“修己以安人。” 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宪问》) 君子由自身修养开始,逐层向外扩展,最终达到安百姓的目的。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 曰:“修己以安人。” 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宪问》)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学而》)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颜渊》)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 忠于事,而不是忠于人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卫灵公》)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学而》)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不重视物质生活,慎言多行。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宪问》)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内外兼修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国语·晋语六》记载,赵文子冠,见栾武子,荀庚,范文子,郤锜,韩献子,智武子,郤犫,温季子,张老。 他们分别劝他要务实,要戒骄,要和善人相处,要继承先人的美德(文与忠),等等。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内省坦荡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司马牛问君子。 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 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颜渊》)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宪问》) 不忧不惑不惧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宪问》)

忧道不忧贫 子曰:“君子谋道不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以道为目标、方向,以德为根本、基础,依循仁,游憩于六艺。

益损三乐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季氏》) 乐节礼乐: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快乐。

三戒三畏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季氏》)

三、君子的价值观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重义轻利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 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阳货》)

适、莫:亲疏厚薄;敌对与羡慕。没规定要自怎样做,也没规定不要怎样做,只要怎么做合理、恰当,就怎么做。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 适、莫:亲疏厚薄;敌对与羡慕。没规定要自怎样做,也没规定不要怎样做,只要怎么做合理、恰当,就怎么做。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季氏》) 君子九思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季氏》)

君子遵道而行,以仁成名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里仁》)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卫灵公》)

四、君子的处世之道 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务本 不知而不愠 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务本 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

子曰:“……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雍也》)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卫灵公》) 义礼逊信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卫灵公》)

五、《论语》中的“君子” 君子,最初指有位者,后来指有德者。 《论语》中共出现 80多次君子,有时指有位者,有时指有德者。

《学而》 1.1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 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为政》 2.12子曰:“君子不器。” 2.1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2.14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八佾》 3.7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3.24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

《里仁》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4.11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24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5.3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公冶长》 5.3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宓子贱(前521或502-前445),名不齐,字子贱。鲁国人。曾任单父 (今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宰。 据《孔子家语》,宓子贱仕,孔子问:“自汝之仕,何得何亡?”对曰:“自来仕者无所亡,其有所得者三,始诵之,今得而行之,是学益明也;俸禄所供,被及亲戚,是骨肉益亲也;虽有公事,而兼以吊死问疾,是朋友笃也。”孔子称其为鲁之君子。

5.16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子产(?-前522),春秋时期政治家。姬姓,公孙氏,名侨,字子产。执政二十余年。不毁乡校,开放言路。他提出:“天道远,人道迩。” 他认为“夫小人之性,衅于勇,啬于祸,以足其性而求名焉者。”(小人的本性,凭血气之勇挑起争端,在祸乱中有所贪图,以满足他的本性而追求虚名。)

《雍也》 6.4 子曰:“……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6.13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6.18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26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6.27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述而》(此篇多孔子自述) 7.26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7.31 孔子退,……(陈司败)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指孔子)亦党乎?”

7.33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7.37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泰伯》 8.2 子曰:“……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8.4 曾子言曰:“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 ” 8.6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子罕》 9.6 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9.14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乡党》 10.6 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绀(gàn):深青中透红;緅(zōu):青多红少,近似“铁灰色”。袗(zhěn):单。絺(chī):细葛布。绤(xì):粗葛布。麑(ní):小鹿,毛色白。

译: 君子不用(近乎黑色的)天青色和铁灰色作镶边,(近乎赤色的)浅红色和紫色不用来作平常居家的衣服。 暑天,穿着粗的或者细的葛布单衣,但一定裹着衬衫,使它露在外面。 黑色的衣配紫羔,白色的衣配麑裘,黄色的衣配狐裘。 居家的皮袄身材较长,可是右边的袖子要做得短些。 睡觉一定有小被,长度合本人身长的一又二分之一。 用狐貉皮的厚毛作坐垫。 丧服满了以后,什么东西都可以佩带。 不是(上朝和祭祀穿的)用整幅布做的裙子,一定裁去一些布。 紫羔和黑色礼帽都不穿戴着去吊丧。 大年初一,一定穿着上朝的礼服去朝贺。 

《先进》 11.1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先进: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是未曾有过爵禄的一般人。 11.21 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颜渊》 12.4 司马牛问君子。 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 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12.5 子夏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12.8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 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kuò)犹犬羊之鞟。”

12.16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2.19 孔子对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2.24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子路》 13.3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3.13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3.25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13.26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宪问》 14.6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14.23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14.26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14.27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14.28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卫灵公》 15.1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上人穷斯滥矣。” 15.7 子曰:“……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15.18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5.19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15.20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5.21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15.22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5.23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5.32 子曰:“君子谋道不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15.34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15.37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季氏》 16.1孔子曰:“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16.7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6.8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16.10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阳货》 17.21 宰我问:“三年之丧,斯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民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17.23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 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17.24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 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衍文)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微子》 18.7 子路曰:“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18.10 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

《子张》 19.3子张:“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19.4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19.7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19.9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19.10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19.12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 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19.21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19.25 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尧曰》 20.2 论从政 子张曰:“何谓五美?” 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20.3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