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绘制零件图二 5.1 夹点编辑 5.2 图块 5.3 创建标题栏 5.4 综合实例.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 、 5 倍数的特征 学习目标 1. 掌握 2 、 5 倍数的特征,能判 断一个数是否是 2 、 5 的倍数。 2. 理解奇数和偶数的意义,正 确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Advertisements

偵辦侵害營業秘密犯罪之執行情形 法務部調查局. 一、前言 ( 一 )102 年 1 月 30 日公告施行營業秘密法 ( 一 )102 年 1 月 30 日公告施行營業秘密法 修正案,增加侵害營業秘密之刑事 修正案,增加侵害營業秘密之刑事 責任,對於意圖在境外使用而竊取 責任,對於意圖在境外使用而竊取.
中外领导力 的 跨文化 比较分析 主讲人:. 壹 领导力理论 中国古代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 孔子(儒家思想 ) 庄子(道家学派) 老子(道家学派)
1 計量技術人員考訓制度. 2 簡 報 大 綱 計量考訓制度簡介 應考須知說明 考試範圍內容、題型及配分權重.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人才市场需求 2013 年我国安全类专业统计表 学历层次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毕业生数招生数在校生数开设学校数 本科 安全工程 专科 安全技术管理 中专 0000.
一、研究背景 植物组培育细胞培养源于 19 世纪后半 叶,当时植物细胞全能性的概念还没有 完全确定。人们便对此进行研究。 目前,植物组培已经变成了一种常规 的技术,广泛应用于植物的脱毒,快繁 ,基因工程,一串研究,次生代谢物质 生产,工厂化育苗等多方面。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教材 主编:蔡中华 曹培强.
水痘.
烘焙丙級麵包產品 數位學習 紅豆餡甜麵包 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觀光管理系觀光與餐旅管理碩士班 林庭榛.
中山市规划设计院信息化建设情况介绍.
第二章營建規劃施工與管理 營建工程過程不外乎規劃、設計、施工、管理等。
國立金門高級農工職業學校 水產養殖科 游育霖
程啸 (法学博士、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洪堡学者)
九寨沟 领略人间仙境.
上海九晶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招聘简章.
第五章 电视手法与分镜头稿本 第一单元:电视摄像造型基础.
政府採購錯誤行為態樣 報告人:張錦川 日 期:96年7月.
現代中國 議題: 「一帶一路」.
2009年周口市公共机构高效照明产品推介会
机械工业发展史.
目 錄.
採購法規概要 報告人:臺北市政府法規委員會 編審 陳世超 土木技師高考及格 結構技師高考及格 公務人員高考及格 國立中興大學土木工程碩士
桥城中学创建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自查报告
熱帶雨林對人類的 局限和可能性.
第二課 鬼 頭 刀 廖鴻基.
運輸安全白皮書(Ⅲ) 軌道安全篇 主辦單位:運輸安全組.
微博红人:留几手.
招投标知识培训 培训人: 日期:2011年04月08日 西安翼舞时风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長榮中學高中部104年甄選入學 作業相關事項說明會
採購法規概要 報告人:臺北市政府法規委員會 編審 陳世超 土木技師高考及格 結構技師高考及格 公務人員高考及格 國立中興大學土木工程碩士
风 温 主讲人 王洪京.
东方底特律—— 大美十堰.
AutoCAD递进教程.
春 温 主讲人 王洪京.
『兩岸四地- 校園節能文化推廣』 座談會 2008年1月26日 澳門大學 校園管理總監 宋傑堯.
乳房护理 主编:卢荣华.
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 陈志标 (2012年5月9日,中山大学)
如何打造学习型团队 主讲:詹琼然 选送单位:重庆市长寿区妇幼保健院 0903NX《中国医院内训师高级研修班》学员.
你喝的水健康嗎? 探討飲用水的功效 製作人:孫定達.
4个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
AutoCAD 2006中文版基础教程 高燕 李北雁 周兰菊 编著.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运动与相互作用”主题解读及实施建议
第十一章 结构施工图 11-1 概述 一、结构施工图(结施):P308
东宝大厦简介及服务特色.
滨海学坛 周刊 总第13期 2012年10月22日 本期编辑:李秀青 温州滨海学校教科室主办.
可愛的魚.
质量管理 刘春霞
初高中历史课程衔接 ♣ 深圳中学 朱红.
簡易送審動態案件網 路報送作業操作訓練 資料來源 銓敘部製作 報告人 饒瑞恭 日 期: 101 年 6 月 15 日.
把握命题趋势 ★ 科学应考 实现最后阶段的有效增分
第十二章 生产与费用循环审计.
用字母表示数 A=X+Y+Z 执教:建阳市西门小学 雷正明.
2007年9月 洪一红 计算机绘图(CAD) 公路 CAD 张合阝生 主编 2007年9月 洪一红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
財物及勞務採購作業程序及注意事項 報告人 劉麗琴
最新AutoCAD2008培训教程.
第09章 使用块、属性块、外部参照和AutoCAD设计中心
東部海岸 馬蘭國小 五年己班 閔芳頤 Enter
第19章 剖面圖.
注音輸入法教學 大華技術學院資管系 指導老師:陳信如老師 學生:王麗嵐.
目 录 第1章 AutoCAD的基本知识 1.1 AutoCAD的主要功能 1.2 AutoCAD 2007的新增功能
AutoCAD使用簡易教學.
合歡山 馬蘭國小 五年己班 何宜倞 ENTER.
第4章 文字标注和编辑 重点内容: 设置文字样式 创建单行文字 创建多行文字 创建字段 创建表格.
CH3 繪圖與編輯指令(2).
方案假設 因果連結 (如果…就會…) 將問題情況轉變為所需服務 確保方案的合理性 利於方案評估 例:青少年墮胎
4.1 概 述 4.2 组合体视图绘制方法 4.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4.4 组合体视图的读图方法
看圆如何七十二变 微建筑早课.
第15章 创建样板图 在新建工程图时,总要进行大量的设置工作,包括图层、线型、颜色设置、文字样式设置、标注样式设置等,如果每次新建图样时,都要如此设置确实很麻烦。为了提高绘图效率,使图样标准化,应该创建个人样板图,当要绘制图样时,只需调用样板图即可。 2019/8/31.
第8章 图块与外部参照 图块是由一组图形对象组成的一个集合。一个图块可以包含多条直线、圆、圆弧等对象,但它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操作的,并被赋予一个块名保存,需要时可将这个实体作为一个整体被调用,因此使操作更方便。 图块有如下几个优点: 创建图块库。 节省磁盘空间。 便于图形修改。 携带属性。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5章 绘制零件图二 5.1 夹点编辑 5.2 图块 5.3 创建标题栏 5.4 综合实例

教学目标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读者应了解和掌握中文版AutoCAD 2009的块和块属性、表格和标题栏的创建等,并且能够绘制完整的零件图。 教学重点和难点 块和块属性、表格和标题栏的创建 绘制完整的零件图

5.1 夹点编辑 夹点就是绘图对象上的控制点,当选中对象后,在对象上将显示出若干个小方块,这些小方块用来标记被选中对象的夹点。默认情况下,夹点始终是打开的,其显示的颜色和大小,可以通过菜单栏中“工具”→“选项”对话框的“选择”选项卡进行设置。对不同的对象,用来控制其特征的夹点的位置和数量是不相同的,如图5-1所示。 图5-1 夹点显示

指定拉伸点或[基点(B)/复制(C)/放弃(U)/退出(X))]: 5.1.1 拉伸对象 在不执行任何命令的情况下选择对象,显示其夹点,然后单击其中一个夹点,则该夹点就被当作拉伸的基点,进行相应操作(拖放),如图5-2所示。命令行显示如下提示信息: **拉伸** 指定拉伸点或[基点(B)/复制(C)/放弃(U)/退出(X))]: 5.1.2 移动对象 移动对象仅是位置上的平移,对象的大小和方向不会被改变。要准确地移动对象,可使用捕捉模式、坐标、夹点和 图5-2 拉伸夹点

对象捕捉模式。利用夹点编辑模式确定基点后,在命令行提示下输入MO进入移动模式,命令行显示的提示信息为: ** 移动** 指定拉伸点或[基点(B)/复制(C)/放弃(U)/退出(X)]: 5.1.3 旋转对象 在夹点编辑模式下,指定基点后,在命令行提示下输入RO进入旋转模式,则命令行显示如下提示信息: **旋转** 指定旋转角度或[基点(B)/复制(C)/放弃(U)/参照(R)/退出(X)]: 默认情况下,输入旋转的角度值或通过拖动方式指定旋转角度后,即可将对象绕基点旋转指定的角度。 5.1.4 缩放对象 在夹点编辑模式下指定基点后,在命令行提示下输入SC进入缩放模式,命令行显示如下提示信息: **比例缩放** 指定比例因子或[基点(B)/复制(C)/放弃(U)/参照(R)/退出(X)]:

默认情况下,指定缩放的比例因子后,将相对于基点进行缩放对象的操作。当比例因子大于1时,放大对象;当比例因子介于0~1之间时,缩小对象。 5.1.5 镜像对象 与“镜像”命令的功能类似,镜像操作后将删除源对象。在夹点编辑模式下指定基点后,在命令行提示下输入MI进入镜像模式,命令行显示如下提示信息: **镜像** 指定第二点或[基点(B)/复制(C)/放弃(U)/退出(X)]: 指定镜像线上的第二个点后,将以基点作为镜像线上的第一个点,新指定的点为镜像线上的第二个点,将对象进行镜像操作并删除源对象。 5.1.6 特性与特性匹配 对象特性包含一般特性和几何特性。一般特性包括对象的颜色、线型、图层及线宽等,几何特性包括对象的尺寸和位置,这两个特性可以在“特性”窗口和“特性匹配”窗口中设置和修改。

菜单命令:菜单浏览器→修改→特性或菜单栏→修改→特性 工具栏:“标准”工具栏的“特性”按钮 命令行:PROPERTIES 1.特性 菜单命令:菜单浏览器→修改→特性或菜单栏→修改→特性 工具栏:“标准”工具栏的“特性”按钮 命令行:PROPERTIES 激活命令后打开“特性”窗口,如图5-3所示。右图为无选择状态,左图为选择矩形多线段状态。右击“特性”窗口的标题栏,弹出如图5-4所示的快捷菜单,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特性”窗口中显示了当前所选对象的所有特性和特性值,当选中多个对象时,将显示它们的共有特性。 图5-3 “特性”窗口 图5-4 快捷菜单

2.特性匹配 “特性匹配”是将一个对象的某些或所有特性都复制到其他一个或多个对象中,可复制的特性有颜色、图层、线型、线型比例、线宽、厚度和打印样式、尺寸标注、文本和阴影图案等。 (1)输入命令。 菜单命令:菜单浏览器→修改→特性匹配或菜单栏→修改→特性匹配 工具栏:“标准”工具栏的“特性匹配”按钮 命令行:MATCHPROP 例5-1:用特性匹配将五边形的线型变成与圆的线型一样。 命令: _matchprop 选择源对象: (选择源对象圆,这时绘图窗口中的鼠标指针变成刷子形状) 选择目标对象或[设置(S)]: (选择目标对象正五边形,源对象圆的特性线型被复制到目标对象正五边形上,使正五边形的线型与圆一致) 结果如图5-5所示。

选择“设置(S)”选项,可打开“特性设置”对话框,选中一个或多个复选框,可指定相应的要复制的特性,如图5-6所示。 5.2 图块 5.2.1 图块概述 图块是指一个或多个图形对象的集合,可以帮助用户在同一图形或其他图形中重复使用对象。用户可以对它进行移动、复制、缩放、删除等修改操作。组成图块的图形对象有自己的图层、线型、颜色等属性。图块一旦创建好,就是一个整体,即单一的对象。 图5-5 对象特性匹配图 图5-6 “特性设置”对话框

1.图块的优点 (1)提高绘图速度。将经常使用的图形创建成图块,需要时插入到图形文件中,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2)节省磁盘空间。在图形中插入块是对块的引用,不管图块多么复杂,在图形中只保留块的引用信息和该块的定义,所以使用块可以减少图形存储空间。 (3)方便修改图形。工程设计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图样需要经常修改,只要对图形中的块进行修改,图中插入的所有该块均会自动修改。 (4)可以添加属性。可以把文字信息等属性添加到图块中。 2.图块的分类 (1)内部块。内部块只能存在于定义该块的图形中,而其他图形文件不能使用该图块。 (2)外部块。外部块作为一个图形文件单独存储在磁盘等媒介上,可以被其他图形引用,也可以打开单独。 3.图块操作步骤

(1)创建块:为新图块命名,选择组成图块的图形对象,确定插入点。 (2)插入块:将块插入到指定的位置。 5.2.2 图形中使用块 5.2.2.1 创建块 1.命令输入 菜单命令:菜单浏览器→绘图→块→创建或菜单栏→绘图→块→创建 工具栏:“绘图”工具栏的“创建块”按钮命令行:BLOCK 激活该命令后,打开“块定义”对话框,如图5-7所示。 (1)单击“选择对象”按钮,切换到绘图窗口,选择需要创建的对象。 (2)单击按钮 ,打开“快速选择”对话框,使用该对话框可以定义选择集,如图5-8所示。

图5-7 “块定义”对话框 图5-8 “快速选择”对话框 图5-10 粗糙度符号 图5-9 “插入超链接”对话框

打开“插入超链接”对话框,可以插入超链接文档,如图5-9所示。 例5-2:将“表面粗糙度符号”创建成块。 首先在绘图区绘制出表面粗糙度符号,如图5-10所示。 (1)选择菜单命令“菜单浏览器→绘图→块→创建”,打开“块定义”对话框。 (2)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块的名称“粗糙度”。 (3)单击“拾取点”按钮,在绘图区利用“端点”的对象捕捉 方式点取下端点。 (4)单击“选择对象”按钮,在绘图区选择粗糙度符号,回车结束选择。 (5)在“说明”文本框中输入“粗糙度符号”。 (6)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图块“表面粗糙度符号”的创建。

菜单命令:菜单浏览器→插入→块或菜单栏→插入→块 工具栏:“绘图”工具栏的“插入块”按钮命令行:INSERT 5.2.2.2 插入块 创建好图块后,就可以在图形中反复使用。 1.命令输入 菜单命令:菜单浏览器→插入→块或菜单栏→插入→块 工具栏:“绘图”工具栏的“插入块”按钮命令行:INSERT 打开“插入”对话框,如图5-11所示。 例5-3:将“表面粗糙度符号”插入到图形中。 (1)选择菜单命令“菜单浏览器→插入→块”,打开“插入” 图5-11 “插入”对话框

对话框。 (2)在“名称”下拉列表中选择“粗糙度”。 (3)在“插入点”选项区域中选中“在屏幕上指定”复选框。 (4)在“比例”选项区域中,将X、Y、Z都设为1。 (5)在“旋转”选项区域中,将角度设置为0。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插入块的设置过程。 (6)在屏幕上指定插入位置并单击,完成插入块的操作,如图5-12和图5-13所示。 图5-12 插入块前 图5-13 插入块后

5.2.2.3 储存块 通过BLOCK命令创建的块只能存在于定义该块的图形中,不能应用到其他图形文件中。如果要让所有的AutoCAD文档共用图块,可以用WBLOCK命令创建块为外部块,将该图块作为一个图形文件单独存储到磁盘上。 1.命令输入 命令行:WBLOCK 打开“写块”对话框,如图5-14所示。 图5-14 “写块”对话框

例5-4:将“表面粗糙度符号”图块写入磁盘。 (1)在命令行键入命令WBLOCK,回车,打开“写块”对话框。 (2)在“源”选项区域选择“块”,在下拉列表中选择“粗糙度”。 (3)在“目标”选项区域输入文件名和路径。 (4)在“插入单位”下拉列表中选择“毫米”。 (5)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5.2.2.4 插入外部块 插入外部块的操作和插入内部块的操作基本相同,也是在图5-11所示的“插入”对话框中完成。外部块实际上是.dwg图形文件。单击“浏览”按钮,在打开的“选择图形文件”对话框中选择所需要的图形文件,其余的步骤与插入内部块相同。 5.2.2.5 多重插入块 用户可以通过MINSERT命令同时插入多个块。该命令是插入命令INSERT和矩形阵列命令ARRAY的组合。

命令行:MINSERT 激活命令后,命令行提示如下: (1)输入要插入的块名。 (2)指定比例(S)或在X、Y、Z轴的比例因子。 (3)指定插入点。 (4)确定旋转角度。 (5)输入行数和列数。 (6)输入行间距。 (7)输入列间距。 (8)确定属性值。 回车结束操作,结果如图5-15和图5-16所示。以上操作都是在命令行上进行。 注意:多重插入产生的块阵列是一个整体,不能分解和编辑。而先插入块后阵列,则每个块是一个对象。

(1)定义属性。要创建块属性,首先要创建描述属性特征的属性定义。特征包括标记、插入块时显示的提示、值的信息、文字格式、位置和可选模式。 5.2.3 图块的属性 图块包含两种信息:图形信息和非图形信息。图形信息是与图形对象的几何特征直接相关的属性,如位置、图层、线型、颜色等。非图形信息不能通过图形表示,而是由文本标注的方法表现出来,例如日期、粗糙度值、设计者、材料等。我们把这种附加的文字信息称为块属性。利用块属性可以将图形的这些属性附加到块上,成为块的一部分。 块属性的操作方法有以下步骤: (1)定义属性。要创建块属性,首先要创建描述属性特征的属性定义。特征包括标记、插入块时显示的提示、值的信息、文字格式、位置和可选模式。 (2)在创建图块时附加属性。 (3)在插入图块时确定属性值。 图5-15 插入单块 图5-16 多重插入块

菜单命令:菜单浏览器→绘图→块→定义属性或菜单栏→绘图→块→定义属性 命令行:ATTDEF 1.命令输入 菜单命令:菜单浏览器→绘图→块→定义属性或菜单栏→绘图→块→定义属性 命令行:ATTDEF 打开“属性定义”对话框,如图5-17所示。可以定义属性模式、属性标记、属性值、插入点以及属性的文字选项。 图5-18 没有属性的图块 图5-19 添加了属性的图块 图5-17 “属性定义”对话框

例5-5:为“表面粗糙度”符号添加属性。 (1)首先在绘图区绘制表面粗糙度符号的图形,如图5-18所示。 (2)选择菜单命令“绘图→块→属性定义”,打开“属性定义”对话框,如图5-17所示。 (3)“属性”选项区域:在“标记”文本框中键入“粗糙度”,“提示”文本框中键入“粗糙度值”,“默认”文本框中键入3.2,如图5-20所示。 (4)插入点选择在屏幕上指定。 (5)“文字设置”选项区域:“对正”选择“对齐”,“文字样式”选择Standard,“文字高度”键入2.5,旋转角度为0,如图5-20所示。 (6)单击“确定”按钮,在屏幕上如图5-18所示的符号中间适当位置上点取两点,完成属性定义操作,如图5-21所示。

(7)在命令行键入WBLOCK,打开“写块”对话框,如图5-22所示;或用创建块,如图5-23所示。 (8)在图5-22中的“源”区域选择“对象”。 图5-21 完成属性定义 图5-20 “属性定义”对话框

(9)基点:单击“拾取点”按钮,在绘图区中通过捕捉模式在图形下端点单击。 (10)对象:单击“选择对象”按钮,将图形和文字全部选中,回车。 (11)目标:为新块确定路径和名称。在“插入单位”下拉列表中选择“毫米”。 (12)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创建块属性的操作。将该图块保存在磁盘中。 当插入“粗糙度”图块时,具有属性的图块就插入到当前图形中,如图5-19所示。 图5-22 “写块”对话框 图5-23 “块定义”对话框

5.2.4 图块和属性的编辑与管理 在绘制工程图过程中,要对图块和属性进行修改和编辑,方法如下所述。 5.2.4.1 块编辑 块本身是一个整体对象,要修改块中的某个元素,必须将块分解。分解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插入时指定插入的块为分解模式,另一种是在插入后用分解命令将块分解成若干个单独的图形对象。 命令输入 菜单命令:菜单浏览器→修改→分解或菜单栏→修改→分解 命令行:EXPLODE 启动该命令后,选择要分解的块实例,回车,选中的块被分解。 5.2.4.2 块在0层上的特性 在0层上建立的块,不论是“随层”或“随块”,均在插入时自动使用当前层的设置。如果在0层上显示指定的颜色和线型,则不会改变。 5.2.4.3 块的重新定义

通过对块的重新定义,可以更新所有的块实例,实现自动修改的功能。 操作方法: (1)用分解命令将块分解。 (2)将图形重新进行修改编辑。 (3)重新定义图块。 注意:在重新定义块时,如不分解图块,AutoCAD将提示操作错误。 5.2.4.4 编辑属性定义 创建块的属性,可以进行修改。可以修改属性项的名称、提示信息和属性值,但要在创建前进行。 命令输入 菜单命令:菜单浏览器→修改→对象→文字→编辑或菜单栏→修改→对象→文字→编辑 命令行:DDEDIT 启动命令后,选择需要修改属性的块,弹出“编辑属性定义”对话框,如图5-24所示。

5.2.4.5 修改属性值 (1)属性值只有一个时:如插入上面建立的“粗糙度”图块,在屏幕上指定了插入的位置后,命令行提示默认的属性值(3.2),如果要进行修改,可以在键盘输入需要的属性值。例如:(12.5),回车完成插入操作,同时也修改了属性值,如图5-25和图5-26所示。 (2)属性值有多个时:用命令ATE对单个块实例的属性进行修改。启动该命令后,单击需要修改的块,可以打开“编辑属性”对话框,如图5-27所示。在该对话框中修改各项属性值,修改完毕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图5-24 “编辑属性定义”对话框 图5-25 修改前 图5-26 修改后 图5-27 “编辑属性”对话框

5.2.4.6 编辑块属性 ATE命令只能修改图块属性的属性值,不能修改属性文本的格式。用“增强属性管理器”可以对属性文本的内容和格式进行修改。 命令输入 菜单命令:菜单浏览器→修改→对象→属性→单个或菜单栏→修改→对象→属性→单个 命令行:EATTEDIT 打开“增强属性管理器”对话框,如图5-28所示。 在“属性”选项卡显示了每个属性的标记、提示和值,其中只能修改属性值。 在“文字选项”选项卡中,可以编辑属性文字的格式。包括文字样式、对正、高度、旋转、反向、颠倒、宽度因子和倾斜角度等,如图5-29所示。 使用“特性”选项卡可以设置属性所在的图层、线型、颜色等,如图5-30所示。 5.2.4.7 块属性管理器

使用“块属性管理器”对话框可以管理块的属性定义。 命令输入 菜单命令:菜单浏览器→修改→对象→属性→块属性管理器或菜单栏→修改→对象→属性→块属性管理器 命令行:BATTMAN 打开“块属性管理器”对话框,如图5-31所示。 图5-28 “增强属性管理器”对话框 图5-29 “增强属性管理器”的“文字”选项卡 图5-30 “增强属性管理器”的“特性”选项卡 图5-31 “块属性管理器”对话框

单击编辑按钮,可以打开“编辑属性”对话框,使用该对话框可以修改属性特性,如图5-32所示。 单击设置按钮,打开“块属性设置”对话框,可以设置在“块属性管理器”中显示的属性信息,如图5-33所示。 图5-32 “编辑属性”对话框 图5-33 “块属性设置”对话框

5.2.5 向块中添加动态元素 在AutoCAD中可以向块添加动态元素,使块成为动态块。动态块是具有灵活性、智能性的块,要创建动态块,需要向块中添加参数和动作。参数和动作是相关联的。 先向块中添加参数,再将动作指定给参数,即可创建动态块。在创建动态块时,需要在动态编辑器中给块指定参数和动作。在功能区面板中的“块和参照”选项卡的“块”面板上单击“块编辑器”按钮,弹出“编辑块定义”对话框,如图5-34所示。选择要创建或编辑的块,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将弹出“块编写选项板”,可以向块中添加参数,如图5-35所示。在“块编写选项板”上单击“动作”标签,可以向块中添加动作,如图5-36所示。

图5-34 “编辑块定义”对话框 图5-35 在“块编写选项板”中选择参数 图5-36 选择动作 图5-37 选择要编辑的块 图5-38 选择“线性参数”

例5-6:向以下图块中添加动态元素。 (1)单击“常用”→“块面板”→“块编辑器”按钮或单击“标准工具栏”→“块编辑器”按钮,均弹出“编辑块定义”对话框,在“要创建或编辑的块”列表中选择wdw块选项,如图5-37所示。单击“确定”按钮。 (2)在“块编写选项板”中,单击“参数”标签,再单击“线性参数”按钮,如图5-38所示。 (3)在图形左端直线的中点指定参数的起点,如图5-39所示。 (4)在图形右端直线的中点指定参数的端点,并向下拖动光标单击指定标签的位置。线性参数与标注相似,如图5-40所示。 (5)在“块编写选项板”中单击“动作”标签,单击如图5-41所示的“拉伸动作”按钮。 (6)在图形中选择添加的线性参数,如图5-42所示。

图5-39 指定参数的起点 图5-40 指定标签位置 图5-41 选择动作 图5-42 为动作选择关联的参数

(7)在图形上方指定与动作关联的参数点,如图5-43所示(图中圆为参数点)。 (8)指定参数点后,需要指定拉伸框架的位置,在图形右下端指定拉伸框架的第一角点,然后在图形中上方指定拉伸框架的对角点,拉伸框架将以虚线显示,如图5-44所示。拉伸框架决定了框内部或与框相交的对象在块参照中的编辑方式。 图5-43 指定与动作关联的参数点 图5-44 指定拉伸框架

(9)指定拉伸框架后,选择拉伸对象(图中的螺纹轴),选择后显示成虚线,如图5-45所示。 (10)按Enter键,在图形下方单击指定拉伸动作的位置,如图5-46所示。 图5-45 选择拉伸对象 图5-46 指定拉伸动作的位置

(11)在“块编写选项板”中单击“参数集”标签,再单击如图5-47所示的“查寻集”按钮。 (12)在图形的上方单击指定查寻集参数的位置,如图5-48所示。 (13)双击查寻集图标,在“特性查寻表”对话框中单击“添加特性”按钮,如图5-49所示。 图5-47 选择参数集(查寻集) 图5-48 指定查寻集参数的位置 图5-49 添加特性

(14)在“添加参数特性”对话框中选择添加特性的参数,单击“确定”按钮,如图5-50所示。 (15)在“距离”下的文本框中输入距离值,在“查寻”下的文本框中输入查寻值,使用相同的方法,依次输入7行距离值和查寻值,单击“确定”按钮,如图5-51所示。 图5-50 添加参数特性 图5-51 输入距离值和查寻值

(16)在“块编辑器”选项卡的面板上单击“保存”按钮,单击“关闭”面板中的“关闭块编辑器”按钮,回到绘图窗口,选择块,出现三个夹点,如图5-52所示,其中中上的夹点为查寻夹点。 (17)单击查寻夹点,将显示查寻列表,如图5-53所示,在查寻列表中选择相应的查寻值测试制作的动态块的动画。我们看到选择不同的查寻值,图中螺纹轴的长度将发生动态变化。 图5-52 查看查寻夹点 图5-53 查看查寻列表

菜单命令:菜单浏览器→格式→表格样式或菜单栏→格式→表格样式 命令行:TABLESTYLE 5.3 创建标题栏 5.3.1 创建表格样式和表格 命令输入 菜单命令:菜单浏览器→格式→表格样式或菜单栏→格式→表格样式 命令行:TABLESTYLE 激活该命令,打开“表格样式”对话框,如图5-54所示。单击“新建”按钮,打开“创建新的表格样式”对话框,如图5-55所示。 图5-55 “创建新的表格样式”对话框 图5-54 “表格样式”对话框

图5-57 在“新建表格样式”中设置标题、表头、数据 单击“继续”按钮,打开“新建表格样式”对话框,如图5-56所示。 5.3.2 设置表格的标题、表头、数据 在AutoCAD 2009中文版中,用户可以设置“标题”、“表头”和“数据”的对应样式。并且可以创建新单元样式、管理单元样式,如图5-57所示。 图5-56 “新建表格样式”对话框 图5-57 在“新建表格样式”中设置标题、表头、数据

单元样式:在“单元样式”下拉列表中,可以选择“标题”、“表头”、“数据”、“创建新单元样式”、“管理单元样式”。 “常规”选项卡:可以设置表格的填充颜色、对齐方式、格式和类型,设置表格向上或向下。在“页边距”选项区域的“水平”和“垂直”文本框中,可以设置表格单元中的文字与表格边线的左右和上下的距离。如图5-56所示。 “文字”选项卡:用于设置表格单元中的文字高度、文字样式、文字颜色和文字角度等,如图5-58所示。 “边框”选项卡:可以设置边框的特性,包括颜色、线型和线宽等。一般情况下行、列标题行和数据行的边框具有不同的线宽设置和颜色,可以显示也可以不显示。单击不同边框的按钮,会同时更新“表格样式”对话框右下角的单元样式预览图像,如图5-59所示。

菜单命令:菜单浏览器→绘图→表格或菜单栏→绘图→表格 5.3.3 创建表格 1.命令输入 菜单命令:菜单浏览器→绘图→表格或菜单栏→绘图→表格 工具栏:“绘图”工具栏的“表格”按钮注释面板:“表格”按钮激活该命令,打开“插入表格”对话框,如图5-60所示。 图5-58 “文字”选项卡 图5-59 “边框”选项卡

(1)执行“绘图”→“表格”命令,打开“插入表格”对话框。 例5-7:创建如图5-61所示的表格内容。 (1)执行“绘图”→“表格”命令,打开“插入表格”对话框。 (2)在“表格样式”选项区域中单击“表格样式名称”下拉列表框后面的按钮,打开“表格样式”对话框。 (3)单击“新建”按钮,打开“创建新的表格样式”对话框,输入新样式名“Standard副本”。基础样式选择Standard,单击“继续”按钮,打开“新建表格样式”对话框。 图5-60 “插入表格”对话框 图5-61 表格

在“数据”选项下,在“常规”选项卡中,一切设置为默认;在“文字”选项卡中,文字高度设置为5,其他设置为默认;在“边框”选项卡中,一切设置为默认。在“表头”选项下,只在“文字”选项卡中,文字高度设置为4,其他设置为默认。在“标题”选项下,只在“文字”选项卡中,将文字高度设置为8,其他设置为默认。单击“文字样式”下拉列表框后面的按钮,打开“文字样式”对话框,创建一个新的文字样式,并设置字体名称为黑体,然后单击“应用”、“关闭”按钮,返回“创建新的表格样式”对话框;在“文字样式”下拉列表中选中新创建的文字样式。 (4)依次单击“确定”按钮和“关闭”按钮,关闭“创建新的表格样式”和“表格样式”对话框,返回“插入表格”对话框。 (5)选择插入方式为指定插入点。 (6)列和数据行设置:列数=5;数据行数=3。 (7)单击“确定”按钮。在窗口任意拾取一点,将绘出如图5-62所示的表格,此时表格的最上面一行处于文字编辑状态。

(8)在表格单元中输入“虎钳”回车,如图5-63所示。 (9)双击其他表格单元,使该单元处于文字状态,输入文字内容。最终结果如图5-61所示。 5.3.4 编辑表格和表格单元 在AutoCAD 2009中文版中,用户可以使用表格的快捷菜单来编辑表格。表格单元的快捷菜单如图5-64和图5-65所示。 图5-62 绘制表格 图5-63 在表格中输入文字

图5-64 选中整个表格时的快捷菜单 图5-65 选中单元格时的快捷菜单

从快捷菜单中可以看到,用户除可以对表格进行剪切、复制、移动、缩放等简单的操作外,还可以均匀调整表格的行、列大小,删除所有特性替代等。 1.编辑表格 从快捷菜单中可以看到,用户除可以对表格进行剪切、复制、移动、缩放等简单的操作外,还可以均匀调整表格的行、列大小,删除所有特性替代等。 当选中整个表格后,表的四周、标题行上将显示夹点,用户可以通过夹点进行编辑,如图5-66所示。 2.编辑表格单元 选中单元格,如图5-67所示。打开单元格快捷菜单,用户可以对单元格进行编辑操作,达到所需要求。 图5-66 显示表格的夹点

(1)选择“菜单栏→格式→表格样式”或“菜单浏览器→格式→表格样式”,打开“表格样式”对话框。 图5-67 选中单元格 5.3.5 创建标题栏 每张技术图样都应有标题栏,在AutoCAD 2009中,可以用表格创建标题栏,插入表格时需要设置表格的行数和列数,初次插入的表格不符合要求,需要对表格进行编辑。表格的尺寸可以在“特性”选项板中修改;行和列利用表格的快捷菜单编辑。下面介绍用表格制作标题栏。 (1)选择“菜单栏→格式→表格样式”或“菜单浏览器→格式→表格样式”,打开“表格样式”对话框。 (2)单击“新建”按钮,打开“创建新的表格样式”对话框,输入新样式名“Standard副本”。基础样式选择Standard,单击“继续”按钮,打开“新建表格样式”对话框。在“标题”选项中,将“创建行/列时合并单元格”去掉,在“常规”选项卡中,将“对齐”改为正中,其他设为默认,如图5-68所示。

(3)依次单击“确定”按钮和“关闭”按钮,关闭“创建新的表格样式”和“表格样式”对话框。 (4)选择“菜单栏→绘图→表格”或“菜单浏览器→绘图→表格”,打开“插入表格”对话框。 (5)选择插入方式为指定插入点。 (6)列和数据行设置:列数=7;数据行数=2。在“设置单元样式”中,第一行单元样式、第二行单元样式、所有其他行单元样式都设置为“数据”,其余为默认,如图5-69所示。 图5-69 设置行和列数 图5-68 “新建表格样式”对话框

(8)对图5-70的表格进行编辑,合并表格中的行和列,如图5-71所示。 (7)单击“确定”按钮。在窗口任意拾取一点,此时表格的第一行第一列的单元格处于文字编辑状态。单击文字格式中的“确定”,得到如图5-70所示的表格。 (8)对图5-70的表格进行编辑,合并表格中的行和列,如图5-71所示。 (9)合并表格中的行和列,如图5-72所示。 (10)合并表格中的行和列,如图5-73所示。 图5-70 表格 图5-71 合并表格中所示的行和列 图5-72 合并效果

(12)在图5-74所示的表格中,行数和列数符合标题栏要求,但行宽、列宽以及线宽不符合标题栏要求,下面利用“特性”选项板进行修改。 (11)最后合并完成的表格如图5-74所示。 (12)在图5-74所示的表格中,行数和列数符合标题栏要求,但行宽、列宽以及线宽不符合标题栏要求,下面利用“特性”选项板进行修改。 选择“菜单浏览器→修改→特性”,打开“特性”选项板,选中整个表格,将整个表格的总宽改为130,总高改为36,如图5-75所示。 (13)修改如图5-76所示的单元格总宽为13。 (14)用同样的方法修改其他单元格的宽度,最后的修改结果如图5-77所示。 图5-73 合并表格中所示的行和列 图5-74 最后合并完成的表格

图5-75 修改表格的总宽总高 图5-76 修改单元格宽度 图5-77 最后修改的表格结果 图5-78 将表格边框修改为粗实线 图5-75 修改表格的总宽总高 图5-76 修改单元格宽度 图5-77 最后修改的表格结果 图5-78 将表格边框修改为粗实线 图5-79 学生制图作业标题栏

图5-77 最后修改的表格结果 (15)修改表格样式,选择“菜单栏→格式→表格样式”或“菜单浏览器→格式→表格样式”,打开“表格样式”对话框。选择“修改”按钮,打开“修改表格样式”对话框,选择“边框”选项卡,设置线宽为0.3mm,其他不变,如图5-78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回到“表格样式”对话框,单击“置为当前”按钮,单击“关闭”按钮。在表格中填写文字,得到所需的标题栏,如图5-79所示。

菜单命令:菜单浏览器→格式→单位或菜单栏→格式→单位 打开“图形单位”对话框,如图5-80所示,其填充内容如下。 5.4 综合实例 5.4.1 绘制零件图的准备工作 用AutoCAD绘图与手工绘图的过程大体相同,但是为了充分利用AutoCAD提供的绘图工具和功能,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根据AutoCAD的特点增加一些特有的方法。主要绘图流程如下: (1)绘图之前要先分析零件的特点,确定表达方案。 (2)绘制样板图。将图幅、标题栏、图层、绘图单位、绘图精度、文字样式、标注样式等内容,进行初步或标准设置,绘制出一幅基础图形,这种基础图形称为样板图。 (3)绘制及标注零件图。 (4)填写标题栏。 5.4.2 绘制样板图 5.4.2.1 设置绘图单位和精度 命令输入 菜单命令:菜单浏览器→格式→单位或菜单栏→格式→单位 打开“图形单位”对话框,如图5-80所示,其填充内容如下。

“长度”选项区域: “类型”列表下选择“小数”。 “精度”为小数点后0位。 “角度”选项区域: “类型”列表下选择“十进制角度”。 “精度”列表下选择“0”。 拖放比例:选择“毫米”。 注意:本例题为练习图,所以精度选择整数。一般用AutoCAD绘图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阵列、修剪、复制等命令,为了提高这些命令的绘图精度,建议绘制实际工程图样时使用较高的精度。 图5-80 “图形单位”对话框

5.4.2.2 设置图形界限 用AutoCAD绘制图形时,设计者应根据图形的大小和复杂程度,合适地选择绘图的区域。一般以国家标准规定的图纸幅面的大小设置绘图区域。例如,以国家标准A3图纸幅面设置图形边界,即为420毫米×297毫米。 设置图形边界的步骤如下: (1)菜单命令:菜单浏览器→格式→图形界限或菜单栏→格式→图形界限。 AutoCAD提示: 重新设置模型空间界限: 指定左下角点或[开(ON)/关(OFF)]<0,0>: (按Enter键使用默认设置) 指定右上角点<210,297>:@420,297 (指定图形界限右上角点坐标,确定绘图界限) (2)将绘图区域放大至全屏。 命令:ZOOM 指定窗口的角点,输入比例因子(nX或nXP),或者 [全部(A)/中心(C)/动态(D)/范围(E)/上一个(P)/比例(S)/窗口(W)/对象(0)]<实时>:A

菜单命令:菜单浏览器→格式→图层或菜单栏→格式→图层 打开“图层特性管理器”对话框,创建如图5-81所示的图层。 5.4.2.3 设置图层 设置图层的步骤如下: 菜单命令:菜单浏览器→格式→图层或菜单栏→格式→图层 打开“图层特性管理器”对话框,创建如图5-81所示的图层。 图5-82 “文字样式”对话框 图5-81 “图层特性管理器”对话框

5.4.2.4 设置文字样式 国家制图标准要求如下: 汉字字体:长仿宋体。 字体高度:一般零件名称为10mm,注释7mm,标题栏、尺寸文字为5mm。 设置文字样式步骤如下: 菜单命令:菜单栏→格式→文字样式 打开“文字样式”对话框,单击“新建”按钮,创建文字样式,如图5-82所示。 设置的文字样式有注释、零件名称、标题栏、尺寸标注,分别为: 注释:长仿宋体,高度7mm。 零件名称:长仿宋体,高度10mm。 标题栏:长仿宋体,高度5mm。 尺寸标注:长仿宋体,高度5mm。

尺寸标注样式主要用来设置标注图形中尺寸的形式,对于不同种类的图形,尺寸标注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我们一般采用ISO标准。 5.4.2.5 设置尺寸标注样式 尺寸标注样式主要用来设置标注图形中尺寸的形式,对于不同种类的图形,尺寸标注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我们一般采用ISO标准。 设置尺寸标注样式的步骤如下: (1)单击菜单命令“菜单浏览器→格式→标注样式”或“菜单栏→格式→标注样式”,打开“标注样式管理器”对话框,如图5-83所示。单击“新建”按钮,打开“创建新的标注样式”对话框,在文本框中输入样式名为“标注尺寸”,单击“继续”按钮,打开“新建标注样式”对话框,如图5-84所示。 图5-83 “标注样式管理器”对话框 图5-84 “新建标注样式”对话框

(2)单击“新建标注样式”对话框中的“线”选项卡,将基线间距设置为7,按图5-84进行设置。 (3)单击“符号和箭头”选项卡,将箭头大小设置为3。 (4)单击“文字”选项卡,按图5-85进行设置。 (5)单击“主单位”选项卡,按图5-86进行设置。然后单击“确定”按钮,结束标注样式的设置。 图5-85 “文字”选项卡 图5-86 “主单位”选项卡

5.4.2.6 绘制图框 虽然前面设置了绘图边界,但是不能直观地显示出来,所以使用AutoCAD绘图时还需要通过图框来确定绘图的范围,使所有的图形绘制在图框线之内。通常图框要小于或等于图形图限。例如,设置国家标准A3图幅。 1.图形界限(细实线) 将图层切换到细实线层。 菜单命令:菜单栏→绘图→矩形 指定第一个角点或[倒角(C)/标高(E)/圆角(F)/厚度(T)/宽度(W)]:0,0 指定另一个角点或[尺寸(D)]:@420,297 或用MVSETUP设置图形界限。 命令:ZOOM 指定窗口的角点,输入比例因子(nX或nXP),或者[全部(A)/中心(C)/动态(D)/范围(E)/上一个(P)/比例(S)/窗口(W)/对象(O)]<实时>:A 2.图框(粗实线) 将图层切换到粗实线层。

菜单命令:菜单栏→绘图→矩形 在“标准”工具栏处右击,打开“对象捕捉”工具栏,单击按钮。 指定第一个角点或[倒角(C)/标高(E)/圆角(P)/厚度(T)/宽度(W)]:_from基点: <偏移>:@25,5 指定另一个角点或[尺寸(D)]:@390,287 完成创建A3图幅,如图5-87所示。 注意:由于实际机件的尺寸各种各样,为了能按1:1的比例绘图,有的样板图中不包含图幅。画完图后再根据打印比例确定图幅的大小,例如,按1:10的比例打印,图幅尺寸放大10倍,用矩形命令画图幅,用移动命令调整图形在图框内的位置。

前面设置好了绘图环境,现在把它保存成样板文件。操作步骤如下: 菜单命令:菜单栏→文件→另存为 5.4.2.7 绘制标题栏 标题栏按5.3.5节创建。 5.4.2.8 保存样板图 前面设置好了绘图环境,现在把它保存成样板文件。操作步骤如下: 菜单命令:菜单栏→文件→另存为 打开“图形另存为”对话框,在“文件类型”下拉列表框中,选择“AutoCAD图形样板(*.dwt)”选项;在“文件名”文本框中输入文件名称A3;单击“保存”按钮,打开“样板说明” 。 图5-87 创建的A3图幅 图5-88 创建的A3样板图

图5-89 将第4章综合实例轴的零件图复制到图框中 对话框,在“说明”选项组中输入对样板图形的描述和说明,此时就创建好了一个标准的A3幅面的样板文件,如图5-88所示。 5.4.3 绘制轴的零件图 (1)打开A3样板图,如图5-88所示。 (2)打开第4章综合实例轴的零件图,将其利用带基点复制方式复制到图框中,如图5-89所示。 图5-89 将第4章综合实例轴的零件图复制到图框中

(3)绘制表面粗糙度符号,并定义属性创建成块,在图5-89中插入块,结果如图5-90所示。 (4)填写技术要求。完成后轴的零件图如图5-91所示。 图5-90 插入表面粗糙度后轴的零件图 图5-91 最后完成的轴的零件图

5.4.4 绘制装配图 5.4.4.1 装配图的绘制方法 1.直接绘制装配图 此法类似传统的绘制装配图的顺序,依次绘制各组成零件在装配图中的投影。考虑方便绘图和看图,在绘图时,应当将不同的零件绘制在不同的图层上,以便关闭或冻结某些图层,简化图面。由于关闭或冻结图层上的图线无法编辑,所以在进行编辑操作以前,必须先打开,解冻相应的图层。 2.拼装法绘制装配图 先绘制出零件图,再将每个零件图定义为图块,以插入图块的方法拼装装配图。拼装装配图的关键是恰当、合理地选择图块上的基点,修剪掉插入图块后被遮挡的图线。 5.4.4.2 绘制装配图的操作过程 绘制装配图前的准备工作如下: 由设计及制造机器或部件的一般过程得知,在制造机器或部件前,必须先设计绘制整理一套完整的图样等技术资料,其中图样主要指装配图和零件图。所以画出装配图后,必须由装配图再拆画出一套完整的零件图,或者当零件的形状和大小都已确定,可以先画出全部零件图,最后拼装装配图。

值得注意的是,绘制装配图和拆画零件图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参考、相互修改、统一定式的一体化的设计绘图过程,决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只是简单的拼凑操作。在绘图前应做如下方面的准备工作: (1)熟悉所绘制的机器或部件。装配图一般比较复杂,与手工绘图相同。绘图前要先思考,熟悉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零件的形状、连接关系等,为了准确定位基点而做准备。 (2)选择表达方案,即确定视图。一般是以部件的功用为线索,从装配干线入手,优先考虑和部件功用密切相关的主要装配干线,然后考虑次要装配干线,最后考虑连接、定位等方面的表达。 绘制装配图要以装配干线为单元进行拼装(如果装配图中有多条装配干线时,先拼装主要装配干线,再拼装次要装配干线)。相应视图按投影规律一起进行绘制。同一装配干线上的零件,要按实际装配关系确定拼装顺序。 (3)对零件图的各视图、尺寸标注进行修剪整理,并将其定义为图块。 (4)分析零件的遮挡关系,在装配图中一般不画虚线。 (5)按装配图的要求标注尺寸和配合关系。 注意:选择插入图块时的定位点作为基点。 本节中的具体绘图实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