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講:羅爾斯「正義論」(二) 台大哲學系教授 林火旺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教學原理 課 程 綱 要課 程 綱 要課 程 綱 要課 程 綱 要 師生互動 師生互動的意義 班級是由師生構成的情境,其最主要 的活動是教學,而教學活動即是一種 師生互動行為的具體表現。師生互動 又稱為教學關係、師生關係。 師生互動,是教師與學生雙向互動的 歷程。
Advertisements

第十六週 第六章 義務和責任 §55, 57, 59. Q :在什麼情況下,我們可以合理地違反不正義 的法律和政策?  探討什麼是公民不服從 (civil disobedience) ?  案例:以下行動是否屬於「公民不服從」? 2013 年 2 月 5 日「關廠工人臥軌行動」 2014 年的三一八太陽花運動中「佔領立法院行.
論點 “ 自由 ” 主張 照顧 ” 弱勢 ” 父母 我 配偶配偶 子女子女 8 夫 妻.
課程網頁: 第三講:康德倫理學 台大哲學系教授 林火旺 課程網頁:
哲學概論 課程網頁:
羅爾斯正義論背景.
公德與和諧社會 台大哲學系教授 林火旺.
政治 politics.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6课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课标要求: 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職場倫理 課程網頁:
我們最常去的地方還是我的故鄉苗栗, 您知道春天的樟樹是什麼香味嗎?
道德思考與應用 課程網頁: /
回顾与交流 2013年10月15日.
自由主義(liberalism) 課程網頁:
閱讀書香 生涯飛揚 職涯好書導讀活動 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 林育諄助理教授
Science Society (Games Factory)
宜蘭縣衛生及社會福利施政藍圖 創意生活 綠色生活 健康生活 友善生活 主 軸 面 向 安心社會 生活安心 照護安心 醫療安心 施政綱領
自由主義(liberalism) 課程網頁:
平板與翻轉教學應用之結合 Eddie Chang Microsoft Taiwan.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道德推理 課程網頁: 第七、八講: The Foundation of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by Immanuel Kant.
第七章 浪漫與殺手﹝婚前性行為,墮胎﹞   I.婚前性行為 「少年人,你要逃避淫行。」--- 聖經.
政治哲學 劉俊麟 長榮大學應用哲學系專案助理教授.
哲學概論 課程網頁: 第十一講: Right and Wrong.
羅爾斯正義論 第12週 Chapter VI. §55-59.
羅爾斯政治自由主義 第1週 課程導論.
A Liberal Theory of Justice
Political Liberalism John Rawls.
第7週:John Rawls The Case for Equality
使用者經驗設計 User Experience Design
第四节 函数展开成幂级数 本节内容: 一、泰勒 ( Taylor ) 级数 二、函数展开成幂级数 第十二章 两类问题: 在收敛域内 求 和
BCY行動研究2011之後 上課日誌 隔週上課前兩天以 時間: 年 月 日  紀錄者: 檔案名: 上課日期+學生名字
道德推理 課程網頁: 第十二、十三講: A Liberal Theory of Justice by John Rawls.
“A Liberal Theory of Justice” By John Rawls
第14章 總體經濟政策之爭論:法則與權衡性.
第12週 LectureⅥ The Idea of Public Reason §1-5
朝鮮 獨立 宣言書 美國 獨立 宣言書 比較 崔然鴻 在美 詩人.
法學入門 第 1 單元:法學入門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經濟學 學經濟.
新高中 通識教育科 教案設計分享會 沙田循道衛理中學 許文忠老師 2019/4/25.
C2 多元文化教育 的理論基礎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08)。多元文化教育。高等教育文化。.
“A Liberal Theory of Justice” By John Rawls
A Theory of Justice(1) John Rawls.
教學媒體作業 歷史系99級 楊琇媚. 教學媒體作業 歷史系99級 楊琇媚.
微積分網路教學課程 應用統計學系 周 章.
資訊傳播工程學系 蔡奇偉 副教授 專業英文導讀 課程說明 資訊傳播工程學系 蔡奇偉 副教授
自由主義第十二講 課程網頁: A Liberal Theory of Justice (III) By John Rawls.
第 13 單元:威爾‧金里卡<公民教育> Education for Citizenship By Will Kymlicka
第二-1章 生命尊嚴與品質   「太陽不會無為而照的。」 ---史懷哲 「未經檢驗的生命不值得生存。」 ---蘇格拉底.
自由主義(liberalism) 課程網頁:
自由主義(liberalism) 課程網頁:
第10週 Chapter IV. §39-40 Chapter V. §47-48
正義論.
A Liberal Theory of Justice
A Theory of Justice (3) John Rawls.
1-1 隨機的意義– P.1.
自由主義(liberalism) 課程網頁:
第6週 LectureⅢ Political Constructivism §1-5, 8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倫理學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道德推理(Moral Reasoning) 課程網站:
Nonconsequentialist Theories: Do Your Duty
康德倫理學.
The Foundation of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超我服務 Service Above Self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北京师大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檀 传 宝
Chapter 4 Multi-Threads (多執行緒).
議題: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Feminism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On Liberty: Chapter 1 Introductory
主日信息 『基督裡的自由』 (約 8:31-36) 薛忠勇 弟兄 5 19  2013.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六講:羅爾斯「正義論」(二) 台大哲學系教授 林火旺 第十六講:羅爾斯「正義論」(二) 台大哲學系教授 林火旺 課程網頁: http://homepage.ntu.edu.tw/~hwlin/teaching_virtuescamp2010.html

七、公民不服從(civil disobedience) (一)定義:公開、非暴力、良心但違反法律 的政治行動。  (1)可以採取間接的方式進行,即所違反的法 律不必然是其抗爭的法律。  (2)真正觸法的行為,不是對憲政決定的一個 測驗。

七、公民不服從(civil disobedience) (3)不是訴諸個人道德或宗教學說,也不能 基於個人或團體利益,而是訴諸一般共享的 正義觀。 (4)公開的行為、非暴力,任何干擾其他公 民的行為,都會降低公民不服從的品質,因 為它表達是深刻信仰和良心的聲音,它本身 是警告或訓誡而不是威脅。

七、公民不服從(civil disobedience) (二)證成的條件:  (1)適用對象:違反正義第一原則或第二原 則中的機會平等原則。  (2)嘗試正常的政治手段和法律救濟都失敗 以後,才可以證成公民不服從的使用。

七、公民不服從(civil disobedience)  (3)如果許多團體同時證成公民不服從,其同 時實施的結果會導致社會嚴重失序、侵蝕正 義憲法的效能,則即使合乎前兩條件的公民 不服從,也要受到限制。   ◎即使有權行使公民不服從,仍然需要思考 “實施公民不服從是否明智?”的問題。

八、康德式的解釋 (一)合乎康德的自律 (autonomy)概念:  (1)自律和他律(heteronomy)的區別:理性 (reason)和欲望或偏好(inclination)決定行為。  (2)立約者在無知之幕之後決定正義原則, 這等於理性決定道德原則。

八、康德式的解釋 (二)正義原則是康德的定言令式(categorical imperative): (1)令式的意義  (1)令式的意義  (2)準則(maxim):行為的策略  (3)定言令式和假言令式(hypothetical imperative)的區別

八、康德式的解釋 (三)可以避免康德形上學的缺點: (1)人是自由的嗎?  (1)人是自由的嗎?  (2)康德的兩重世界觀:區別理智界 (intelligible world or noumenal world)與感官 界或現象界(sensible world or phenomenal world)。  (3)原初立場是一個合理的設計,不涉及任何 形上學主張。

九、羅爾斯的挑戰和當代思潮 (一)社群論(communitarianism)的批評: (1)主要人物及代表作:  (1)主要人物及代表作: Michael Sandel, Liberalism and the Limits of Justice (1982) Alasdair MacIntyre, After Virtue (1981) Charles Taylor, Philosophical Papers (1985) Michael Walzer, Spheres of Justice (1983)

九、羅爾斯的挑戰和當代思潮 (2)Sandel批評的對象就是羅爾斯,而其他 三人批評的重點是針對自由主義本身。 (3)Sandel的主要論點: a)原初立場的立約者是一個完全抽離的主 體(radically disembodies subject),自我先 於目的。 b)自我認同是由社群文化塑造的,自我認 同是發現(discover),而不是選擇。

九、羅爾斯的挑戰和當代思潮 (二)多元文化論(multiculturalism):  (1)Iris M. Young的差異政治(politics of difference):自由主義的平等只是形式,是 一種同化論(assimilation),要求差別對待弱 勢族群,才是真正的平等。  (2)Charles Taylor的肯認政治(politics of recognition):承認文化和族群的特殊性、肯 認不同文化和族族的平等價值。

九、羅爾斯的挑戰和當代思潮 (三)自由主義的回應: (1)羅爾斯的政治自由主義:  (1)羅爾斯的政治自由主義:    a)原初立場:a device of representation b)立約者:公民    c)公共理性(public reason)和公民性(civility)  (2)Will Kymlicka的自由主義多元主義:區別 內在限制(internal restrictions)和外在保障 (external protections)

九、羅爾斯的挑戰和當代思潮 (四)審議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 (1)政治證成的核心是公共推理。  (1)政治證成的核心是公共推理。  (2)互惠性:提出的理由是公民共享的,論理 各方以公共理由論辯,展現公民性,也表示 對他人的尊敬。  (3)公共理性是多不是一,民主決策是合理的 最後手段。

綜合座談 隨著十六週課程的結束,品德教育種子教師培 訓計畫即將邁入尾聲。 在綜合座談的時間裡,歡迎老師們提出跟品德 教育相關的問題,跟火旺老師對談,或者談談 您參與本培訓課程後的心得感想。更希望大家 能夠對課程內容設計或討論課進行方式,提供 寶貴的建議,以作為未來開辦類似課程時的參 考。 讓我們一起努力,共同推動品德教育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