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之道》第五章、大乘不共法 般若波羅蜜 圓融 / 2014.1.19.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3 受訪者對於本校畢業生各項就業力表現的滿意程度 4 受訪者認為本校畢業生哪些就業力具有優勢.
Advertisements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聖嚴法師經典講座系列】 《無量義經》(三)
原文出自《般若經講記》 道一編講於同淨蘭若‧2013年

《成佛之道》 〈大乘不共法章〉 大乘通說~禪波羅蜜
中觀今論 第十一章 中道之實踐 第一節 頓漸與偏圓.
原文出自《般若經講記》 道一編講於同淨蘭若‧2013年
【聖嚴法師經典講座系列】 《無量義經》(六)
二諦之安立 (著重於一切法空性) 《中觀今論》 第十章第二節 沈文義 12/29/‘05.
如果光想著一件事情的難度而遲遲不肯行動 ,那麼將永遠不會成功 ,但只要你肯踏出第一步, 你就可能成功。
WWE巨人 Big show.
企業廣論二班本週課程 班別:北08秋02-台北 2008年12月24日 僅供北08秋02台北班上課之用.
中觀今論 第九章 現象與實性之中道 第一節 太過‧不及‧中道 參考資料: 福嚴佛學院, 講義.
袮的愛 Your Love.
認識倍數(一) 設計者:建功國小 盧建宏.
如何撰寫學年文章 學協 學術小組 2002‧10.
人間大學遠距教學 阿含經的菩薩道思想(8) 林崇安教授 2008年4月30日.
我所知道的知性話題 請發表已知的知性話題.
保良局余李慕芬紀念學校.
佛經導引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第七章 浪漫與殺手﹝婚前性行為,墮胎﹞   I.婚前性行為 「少年人,你要逃避淫行。」--- 聖經.
類別(class) 類別class與物件object.
妙雲集導讀正聞篇 我們的身心 丘中仁.
正見為眼目 Right View. 正見為眼目 Right View 假使有世間  正見增上者 雖復百千生  終不墮惡趣  ─雜阿含經 788經.
所知相分第二 分六大科 出體相 釋名義 辨一異 辨品類 釋妨難 通契經.
1/2/ :38 PM 耶利米書 33:1-3 約翰福音 14:12-14 © 2007 Microsof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Microsoft, Windows, Windows Vista and other product names.
探索唯識(再修訂版) 佛光大學名譽教授 陳玉璽 主講.
情緒的感染力 做一個快樂的人是最好的貢獻. 文/朵朵 你知道嗎?你對這個世界最好的貢獻,就是做一個快樂 的人。 因為你快樂了,所以才能帶給別人快樂,看出去的世界 也才會處處美好。 情緒是有感染力的,當你的心情透亮如晴天,靠近你的 人所感覺到的就是愉悅的氣場;而那種快樂的能量,就 是你在無形之中送出的禮物。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1) Meekness and Majesty 溫柔卻又威嚴
經文:哥林多後書 4:7-15 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 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
主耶和華 你已經鑒察了我 我坐下 我起來 你都已曉得 我行路 我躺臥 你都細察 你也深知 我一切所行
網頁資料知多少? 事 實 ? 謠言?.
乙二、別釋修學方便 丙一、明教觀宗本 丙二、明二諦觀門 丙三、明起修方便 丁一、明二諦修證次第 丁二、明二諦正觀教學 戊一、世俗假施設門
11 從我活出你的自己 ﹝聖徒詩歌314首﹞ 34|5‧56‧5|53 33|5‧2#12|3-
新高中 通識教育科 教案設計分享會 沙田循道衛理中學 許文忠老師 2019/4/25.
第五章、大乘不共法 大乘三系~佛果功德 開仁 /
葉育婷 Tina Yeh 美國兒童華語教學課室活動設計 葉育婷 Tina Yeh
主詞動詞一致性 黃勇仁.
第二講 鳩摩羅什與中觀學 早期般若學的傳譯講論 六家七宗 格義 鳩摩羅什 (Kumàrajãva, )
一 什麼是思考方法? 思考方法(method of thinking)的意義為研究使人思考正確的一門學科。
十二門論-觀相門第四
9 November Active Reading: Intermediate:
要將一切獻與神 要放一切在死的祭壇上面 火才在這裡顯現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從龍樹《中論》第二十四品 深入瞭解大乘空觀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倫理學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討論.
好朋友相處之道 10句讓你心有所感的話 mar03280 整 理 Music: Angels Sing.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 puann1-ceh4-po1-lo5-bit8-to1 sim1-king1
19 我怎能不為主活 ╭╮. . ╭╮ 345|1-1176|5--67|16655112|3-3
經文:哥林多前書 9 章 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 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 我若甘心做這事,就有賞賜;若不甘
13194: DPA Number II ★★☆☆☆ 題組:Problem Set Archive with Online Judge
歸納法(1):歸納法的類別.
天恩的呼喚 一、 羅 1:18-23 朱世平牧師.
因數與倍數.
比山高 比海深 測不透 摸不著 卻看得見 因為有你 因為有我 活出愛.
日式素雅商务模板 Office2010 and above, click to select the picture, right, Format Picture, fill, or image texture fill, file, select the image to your quest.
信息 永生系列 第四講 永生的過程 (2) 約翰福音 6:50-51 牟張大明姊妹.
十門分別 長行 數 相 次第 訓詞 修習 結頌 差別 相攝 所治 勝利 抉擇.
大家吉祥.
Kneels in humility and washes our feet
17.1 相關係數 判定係數:迴歸平方和除以總平方和 相關係數 判定係數:迴歸平方和除以總平方和.
經文:約翰一書 5:1-12 凡信耶穌是基督的,都是從神而生,凡愛生 他之神的,也必愛從神生的。
生科背景學生就業力講演系列 (4) 講題:臨床試驗的推手:生科人可以做的比你想像得多
中觀哲學對於軍校哲學課程所能提供的改進與助益
相續 ? 識 ? 「無明之所覆,愛結之所繫, 有識身相續,相續而不已。」 《成佛之道》 緣起支性 五取蘊 無明 愛取 六塵 取識.
經文:提摩太前書 1:12-17 我感謝那給我力量的我們主基督耶穌 ,因他以我有忠心,派我服事他。 我從前是褻瀆神的,逼迫人的,侮慢
來得自由 約8:32 朱世平牧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成佛之道》第五章、大乘不共法 般若波羅蜜 圓融 / 2014.1.19

壹、總敘般若(C2-3) 一、讚歎功德(C2) 般若 殊勝 佛法的根本。凡、聖,世、出世法的分水嶺 依處 三乘解脫、一切無漏功德、一切諸佛 出生 二乘聖者、佛菩薩 差別 廣義 生聖法 三乘共學 入空性 同契入法性中。聲聞如毛孔空,菩薩如太虛空 深義 悲、願 但屬菩薩。攝導萬行→是一切波羅蜜多的總相

二、依次修證(C2-3) 如以聞慧為對於修習般若無用,是不合佛法的,是會漂流於三藏教典以外的。 但是,這雖是必要的,但還是初步的,還要依此而向思、修前進! 次第 親近善友、多聞熏習→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現證慧 內涵 多聞 聲聞法:聞無常、無我。 大乘法:聞空性不生不滅。 聞 聽聞、讀誦、解說(依文達義)。 思 對法義作深刻的思惟抉擇(依文或依義)。 修 與定相應的觀慧(依義不依文)。 關係 世俗般若 文字般若→聞、思 觀照般若→思、修 勝義般若 實相般若→現證慧

貳、別論般若(C3-17) 一、標示宗依(C3) 宗旨 般若學是依緣起法而顯勝義法性。 平等 體證的內容本來是無二無別。菩薩→分證;諸佛→圓證。 差別 教義 根性好樂不同→說法也有差異 觀慧 思想方式不完全相同→觀慧的所緣,也就不能全同 修習 修行先後次第有差別 所依 經 《般若經》 論 龍樹的《大智度論》、《中論》、《七十空性論》、 《六十如理論》、《十二門論》、《迴諍論》、《寶鬘論》 提婆的《百論》

二、二諦觀門(C4-C7) (一)總敘二諦(C4) 二諦 意義 世俗諦:世間的真實→在共許的認識上→相對的確實性、妥當性。 勝義諦:究竟的真實→聖者無分別智所共證的究極真實。 用意 依俗諦而見真諦,由虛妄而見真實,從凡入聖的法門。 一切法的本相,並非離現實世間而存在,非依俗諦→不得真諦。

(二)分別世諦(C4-C5) 1、假施設、名言識:(C4) 假施設 假名 假而施設為這為那,就叫做假名,假名就是常識中的一切。 假 認識→是依種種因緣、關係而成立的。這不是實體的,所以是假 施設 依因緣而成為這,成為那,所以叫施設。 假名→約認識心→是名言識所識知。 名言識 名言 語言稱說。 識 明了區別。 印象,概念顯現在我們的心→明了區別→與我們的語言稱說對象相同→就是一般世俗的認識。

2、三假:名假、受假、法假(C4-5)   意義 破執 名假 稱說「法」與「受」的名字, 名字是世俗共許的假施設。 能了知名與義是不一定相應的, 就能破除以名為實的執著。 受假 「受」是依攬眾緣和合的意思。如五蘊和合為眾生,枝葉等和合為樹。 知道這是種種因緣攝取而成的一合相,則誤認複合物為實體之執著便可破除。 法假 如色、受、想、行、識等一一法。法假,是分析到不失自性的 但這些法也是關係所決定的,離了因緣,它並不能自己如此,所以也是假施設的。

3、善分別「正世俗」與「倒世俗」(C5) 《中觀今論》(p216 ): 「人類所共見共聞,易於了解它的虛妄無自性,是「易解空」。 經中常以此為喻,以表示蘊、處、界的「難解空」。」 易解空喻難解空 正世俗 現實時空中的事實,是別人所可以證知為實在的。 倒世俗 如夢中與人相見,說話做事,可知是虛妄不實。 種類 境的惑亂:如插筆入水杯中,見筆是曲折的。 根的惑亂:如眼有眚翳,見到空花亂墜。 識的惑亂:如心有成見的,所有錯誤的見解。 佛每以倒世俗的虛妄惑亂,喻說正世俗的惑亂不實。 不能以正世俗為境而觀照『難解空』,是不能通達世間真相的。

(三)順勝義觀(C5-C7) 1、勝義空觀(C5)【自性如何有?是觀順勝義。】 定義 自體、自有、自成,本來如此,自己如此,永遠如此。 順勝義觀 觀察自性如何而有,而趣入勝義(究竟真實)的智慧。 觀法 從「前後延續」:觀察最先的→怎麼生起? 從「彼此相關」:觀察彼此的絕對差別性→怎成彼此的獨立體? 從「小」:約受假來說→不能再小是什麼?→怎麼存在與生起? 從「大」:宇宙實體是同一→同一體是什麼→怎麼存在與差別?

2、觀空證滅(C6) 由果推因 苦→業→惑→分別→戲論 生死苦因 惑 是無明,我我所見為主的煩惱 以不正思惟為因 分別 即不正思惟→不如理的虛妄「分別」 由於戲論 戲論 直覺得境是實在的,是自體如此→將無自性誤執為自性 不能如實理解勝義諦,而生種種錯誤的認識→語言文字 依空而滅 真相 一切法無自性,就是一切法的真相 方法 層層剖析→依自性不可得的空觀→不斷修習→滅戲論 因滅果滅 戲論滅→妄分別不起→般若現前:不再起惑造業感苦體→得解脫

三、二空觀門(C7-C12) (一)法空觀(C7-C9) 緣生 諸法→內外、大小,都從因緣生。非自已如此,皆由因緣所決定。 無性 從因緣生,無論是前後關係或同時關係的因緣生,可知諸法是無性的。無性,就是無自性。無自性而現為自性有→戲論惑亂→知是無自性的。 空 空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說自性不可得,是無自性,故稱之為空。 空有 不礙 自性不可得→只是施設假名有→空是不礙於假名有的。 相即 空的→是假名有因緣生的;因緣生的假名有→是無性空的。 緣起 世相 儘管萬化的生生滅滅,生滅不息,而以空無自性故,一切是假生假滅→而實是不生滅的。 本性 空寂 一切法本來不生不滅,是如如不動的常住。這不是離生滅而別說不生滅,是直指生滅的當體 ── 本性,就是不生滅的。 世相儘管是這樣的生滅不息,動亂不已,而其實是常自寂靜相的。

2、四門不生(C8) 自生 定義 生的意義是本來沒有而後來有才叫作生。必有「能生」與「所生」。 「自生」是自己生起自己的意思。在沒有生起(能生)以前,和已經生起(所生)之後,二者是沒差別的。(能生與所生都是自已) 能生 有無 無:那怎能從不存在的自己而生起自體呢?(犯生不成之過) 有:既然自體已經存在了,就不需要再生個自體了。 能所 同異 不同:既然二者不同,就不再是自己生自己了。(違自生過) 相同: 1、未生的自體、已生的自體,毫無不同,那就應該沒有生與未生的 差別了。(犯生不成之過) 2、而且,自體能生自體,生起了還是那樣的自體,那就應該再生起 自體,而犯有無窮生的過失。(犯無窮生之過)

他生 定義 「他」是與「自」對立,是由另有自性的「他」而生起。 破他生 總門:一切法無非是「自」,「自」之外無復有「他」, 若破「自」即破「他」。 相即:如「他」於「他」即是「自」,破「自」即破「他」。 相待:待「自」故有「他」,「自」若不成,「他」亦不立。 共生 共生是「自生」與「他生」的綜合。 破共生 自生與他生都不成,那共生又怎能成立呢? 無因生 若無因而有的話,布施、持戒等應墮地獄;五逆、十惡應當生天。但這是不可能的!

1、「我」有二種:「補特伽羅我」與「薩迦耶我」(C9) (二)我空觀(C9-C11) 1、「我」有二種:「補特伽羅我」與「薩迦耶我」(C9)   補特伽羅我 薩迦耶我 語義 數取趣,不斷在生死中受生的個體。 薩:有,虛偽。迦耶:身、聚集。 薩迦耶見:又稱有身見。 意義 有身心和合的個體,都可說有世俗假我的(受假)。但眾生不能悟解,總以為是實體性的眾生在輪迴,就成為補特伽羅我執。 在自己的身心和合中,生起自我的感覺,與我愛、我慢的特性相應,與他對立起來(名假)。這是根本沒有的妄執──薩迦耶見。  差別 實有、自有、常有,為自我內含的特性。這與執法有自性的自性,定義完全一樣。說為法無我、人(補特伽羅)無我 薩迦耶我執,又在這實、一、常的妄執上,進而說樂。覺得自身為獨立的,就覺得是自由自在的。所以薩迦耶我,是以主宰欲而顯出特色。

2、「補特伽羅我」與「薩迦耶我」之關係 薩迦耶見必依補特伽羅我見而起(C10) 《阿含經》 我空 觀五蘊而說補特伽羅我不可得,也即能因此而破除薩迦耶見。 補特伽羅我執既無→薩迦耶見即不復存在。 法空 要想不起補特伽羅我執,也要不起法我執, 所以經中觀六處無我時,即明一一處的無實。 大乘 補特伽羅→依五蘊法而立→悟得法無性→補特伽羅我見不起 依補特伽羅→而起薩迦耶見→悟得補特伽羅無性→薩迦耶見我無從安立 根本佛教注重遠離薩迦耶見,與大乘的廣明一切法性空,意趣完全一致。

3、依「五求門」觀無我(C11)   內涵 過失 即蘊計我 蘊:眾多、生滅無常、苦、不自在 若執蘊即是我,與「我」之定義不合 我:獨一、恆常不變、樂、自在 離蘊計我 相屬:五蘊屬我所有 若離了五蘊,就怎麼也不能形容,不能證明我的存在,不能顯出我的作用。 相在 五蘊在我中(蘊小我大) 我在五蘊中(蘊大我小) 執相屬,相在的我執,如離了五蘊,怎麼也不能證明為別有我體,所以 都不能成立。經這樣的觀察,「故知」是「無我」的,並沒有眾生妄執 那樣的我體;我不過是依身心和合相續的統一性,而假名施設而已。

(三)二空互證(C11) 我空即法空 我 我是受假,是取身心而成立的。 我所 我所有法:身體、財產、名位,凡繫屬於我的,就是我所有的。 我所依法:五蘊、六處、六界、六識,都是我所依的法。 反之,諸法的自性,似乎是真實的,尚且是空的(法假), 何況那依法而立的我?這更不消說是空的了。 1、龍樹對二空之看法:凡通達「我空」的,一定能通達「法空」。 ◎二乘聖者急求證悟,雖不廣觀一切法空,但不會執著法是實有的。 ◎大乘雖廣觀一切法空,而由博返約的正觀,仍是從無我、無我所悟入。 2、凡是通達我空的,一定能通達法空;可以不深觀法空,不開顯法空,而 決不會堅執自性有而障礙法空的。如執法實有,那他不但不解法空,也是 不解我空的;不但不除法執,也是不除我執的。

四、現觀善巧(C12-C17) (一)初學觀身(C12) 依處 生死→惑業→妄分別→心→身 比較 身體是一期安定的,容易執常→也就著樂、著淨→常情 心是剎那不住的,如執心為常住的→而著樂、著淨→反常情的 關係 此身實為眾生堅固執著的所在。 阿賴耶的所以愛著,確在『此識於身攝受、藏隱、同安危義』 釋義 此識:阿賴耶。 藏隱:是依住義,賴耶隱藏、依住在根身中,離則無所隱藏、依住。 攝受:即一方面攝受根身,一方面又隱藏在根身中。 同安危: 根身起了變化,心就隨之變化,根身崩潰,識就失去藏所。 心識起了變化,根身隨亦變化,心識離根身,根身亦無法支持。 次第 觀身不淨→悟入身空→再觀身心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趣入解脫

(二)次泯能所(C14) 【無我無我所,內外一切離,盡息諸分別,是為契真實。】 1、我空觀、法空觀: 以「無我無我所」的正觀,觀我無自性,名我空觀;觀法無自性,名法空觀。 由於空觀的修習成就,能離一切法的戲論相,也就不於一切而起我我所執。 因此,盡息所有的諸分別。 2、二乘與佛菩薩之異同點 三乘 同 同樣悟入諸法實相,同證無分別法性。 異 願行:佛菩薩有菩提心、大悲心,迴向利他,以本願力廣度眾生。 斷障:斷煩惱障,更能深修法空,離一切戲論,盡一切習氣 聲聞於一切法不著我我所,斷煩惱障。

(三)善辨正邪(C15) 抉擇無分別 非慧觀 如木、石等→無情物 無想定:心、心所法都不起→外道 二禪以上,無尋無伺的無分別→禪定 無功用,自然而然的不作意→有漏五識、睡悶 中觀行 觀無那自性的分別→從自性分別不可得,而入於無分別法性的現證 現證的般若:名「無分別智」 證悟的法性:名「無分別法性」 自性分別 無自性分別 對於非真實而似真實的戲論相, 著相而以為自性有的。 應分別、抉擇、觀察,此自性有不可得的,離自性有分別,就是觀空──無自性分別。 經說「不應念,不應取,不應分別」之真義 不應如自性有而念、取、分別。不是說修學般若,什麼都不念、思、分別 臨近趣入無分別智證時,如著力於分別抉擇也是障礙,所以經說不應念等

(四)止觀階次(C16) 次第 聞思 先對假名有,自性空→而得空有無礙的堅固正見→聞思慧的學習 修慧 以不礙假有的空性正見,依定修觀,入於修慧階段。 止觀 雜修 以無性空為所緣而修觀察→以無性空為所緣而修安住; 如安住了→再修觀察。(止與觀都是以無性空為所緣) 修觀 成就 觀心純熟時,安住,明顯,澄淨→應緩功力→ 由觀力而重發輕安,才名修觀成就。 現證 法性 以後止觀雙運:以觀慧→起住心;以住心→起觀慧。止觀均等,觀力深徹→空相也不現→入於寂滅法性。到此,般若──無分別智現前。 般若── 無分別智 般若學 慧眼都無所見 唯識學 無分別的真見道,是離一切相的,從凡入聖的畢竟空慧

五、結讚般若(C17) 【依無等聖智,圓滿諸功德】 「涅槃德」與「大菩提德」皆依般若波羅蜜,才能圓滿。 (一)涅槃:共三乘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二)無上菩提:不共二乘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