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力矩分配法.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2.1 轴对称( 1 ) 一.课堂引入 中国古代的建筑举世闻名,我们看看以下建 筑有什么共同特征 ?
Advertisements

1 97 年度新住民子女教育研討會 九十七年十月二十九日 柯伯儒 [1] 詹雅琄 [2] [1] [2] [1] [1]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博士生、 彰化縣二林鎮廣興國小主任 [2] [2]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研究生、 彰化縣二林鎮廣興國小教師 有效提升國小新住民子女 語文學習的策略.
語文教學分享心得 組員: B 蘇品綺 B 張慈真 B 陳怡君 B 蕭美玲 B 王雅萍 B 蔡佳珍.
環保 環保問題社會病態行為 從選購產品方面 家庭廢棄物的處理 住家的節約能源方面. 環保問題社會病態行為 社會功利主義過盛,疏忽善盡設備的責任; 缺乏惜福愛物的觀念,以自我為重心,任 意破壞使用資源; 「家」的觀念過度狹隘,只顧裝修生活的 表面,缺乏公同經營人類共有的家 — 地球 的概念; 無正確的理財觀念,而以金錢的謀取為目.
第七章 求职方法和技巧 (二) 主讲人:谭琳. 第一节 自荐 一、目前常见的自荐种类 1 .口头自荐 1 .口头自荐 2 .书面自荐 2 .书面自荐 3 .广告自荐 3 .广告自荐 4 .学校推荐 4 .学校推荐 5 .他人推荐 5 .他人推荐.
信号与系统 第三章 傅里叶变换 东北大学 2017/2/27.
宿建德江 內容探究 問題討論 語文小詞典 絕句淺說 借代修辭 (補充說明借代法) 延伸閱讀 應用練習 (二)
母親的教誨 胡適 投影片設計:邱芳芸、謝瑞珍.
第四章 空间力系 §4-1空间汇交力系.
西方行政学说史 导论:西方行政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工 业 产 品 设 计 广义的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狭义的工业设计:产品设计。
第五章银行负债业务 孙小平 经济教研室.
建设工程保险制度案例分析 班级:建工134 学号: 姓名:韩秀昆.
岩層中的奧秘與寶藏.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山东师大附中 侯新磊.
§1 二阶与三阶行列式 ★二元线性方程组与二阶行列式 ★三阶行列式
如何生动形象地 写人记事.
结构力学课堂教学软件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8.生命活动的调节.
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小组工作实训课(1) 第 教案 04.
工 程 力 学(2) 直播课堂 安徽电大:姚志刚.
主讲: 李椋京 丁雪艳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
重 点:轴力影响下刚度方程 位移法方程 稳定方程 难 点:杆端转角位移刚度方程
第五章 弯 曲 内 力.
第3章 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 一、静定梁的内力计算 二、静定刚架的内力计算 三、三铰拱的内力计算 四、静定桁架的内力计算
3.4空间杆系有限元法 空间杆系有限元法也称空间桁架位移法。
结 构 力 学 structural Mechanics
Chapter 8 Method of Successive Aprproximations
结构力学 结构力学教研室 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第八章 力法 如果力矩分配法不讲,不要点击“弯矩分配法”。.
新高中倫理與宗教課程詮釋 選修部分一:宗教傳統 單元一 佛教
第六章 位移法 一 位移法的基本思路与基本未知量的数目 二 位移法典型方程 三 对称性的利用 四 力矩分配法基本概念.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第11讲 模板工程 邵阳学院 杨宗耀(教授级高工) 1 模板的种类 2 现浇结构中常用的模板 3 模板设计 4 模板的拆除
《美国的两党制》选考复习 温州第二高级中学 俞优红 2018年6月14日 1.
乒乓球回滚运动分析 交通902 靳思阳.
10 能量法 10.1 概述 10.2 应变能·余能 10.3 卡氏定理 10.4 用能量法解超静定系统.
第9章 能量法 Energy method.
第 三 章 静定梁.
地基附加应力之三——空间问题 分布荷载作用下的地基竖向附加应力计算 空间问题 基础底面形状, 即为荷载作用面 平面问题 荷载类型,
元素替换法 ——行列式按行(列)展开(推论)
3.1 习 题(第三章)
第十二章 移动荷载下的结构内力分析.
第5章 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建筑工程系.
超静定结构.
長虹虹頂新建工程 中鹿營造/ 宏林營造廠- 聯合承攬
线 性 代 数 厦门大学线性代数教学组 2019年4月24日6时8分 / 45.
第 6 章 简单的超静定问题 §6-1 超静定问题及其解法 §6-2 拉压超静定问题 §6-3 扭转超静定问题 §6-4 简单超静定梁.
§8-4 无剪力分配法 一、应用条件:结构中有线位移的杆件其剪力是静定的。 即:刚架中除了无侧移杆外,其余杆件全是剪力静定杆。 A B C
第六章 力矩分配法.
工程力学(上) 直播课堂6 姚志刚.
第7章 位移法.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位移法 —— 例题 主讲教师:戴萍.
6 简单的超静定问题 6.1 超静定的概念 6.2 拉压超静定问题 6.3 扭转超静定问题 6.4 简单超静定梁.
第 7 章 位 移 法 §7-1 位移法的基本概念 A B C P A B C P A B C θA 荷载效应包括: 内力效应:M、Q、N;
静定结构位移计算 ——应用 主讲教师:戴萍.
例题2-15讲解 主讲人 束美其.
两人同心,才能同行。 狮子因抓到猎物,才会在林中咆哮。 少壮狮子抓到东西,才会从洞中发声。 因为有机槛,雀鸟才会陷在网罗里。
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 —多跨静定梁 主讲教师:戴萍.
第2节 大气的热力状况 基础知识回顾 重点难点诠释 经典例题赏析.
3.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好吃餅乾˙~ 不吃光看就可讓人有百分百幸福感的烘焙點心,絕對非餅乾莫屬。簡單易學的過程和不算麻煩的製作過程,都一再吸引著初學者躍躍欲試的心。想體會餅乾的好滋味嗎?想從點心烘焙上獲得莫大的成就感嗎?不論是薄的或厚的餅乾,輕輕咬上一口,心中馬上就可洋溢著滿滿的幸福感,心動了嗎?準備好,跟著我們一起在家動手作屬於自己特有的餅乾吧!
1.3.1 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第四章 弯曲内力.
3.3.2 两点间的距离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
材料力学(乙) 第十章 动载荷与交变应力(1) 赵 沛 浙江大学交叉力学中心 浙江大学工程力学系 2019年6月10日.
9.3多项式乘多项式.
Engineering Mechanic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章 力矩分配法

第一节 力矩分配法概念 1.力矩分配法的来源 力矩分配法的解题思路来源于具有一个结点角位移刚架的内力(弯矩)计算结果。

以图10-1-1(a)所示刚架为例 (a) (b)

当z1单独作用在刚架的位移法基本结构上时,见图(c)所示

附加刚臂中的反力为: (a) 若引入转动刚度概念,即,当使一等截面直杆的一端(近端)发生单位转角位移,另一端(远端)有某一确定的支座约束(支座端),则近端所需施加力矩的大小叫该杆的转动刚度。或,当等截面直杆的一端为固定支座,另一端有某一确定的支座约束,若固定支座发生单位转角位移时引起固定支座的反力矩叫该杆的转动刚度。

某杆件的转动刚度表示为,两个下标表示杆件的两端(或杆两端结点)的编码,第一个下标为近端码。所以,式(a)可表示成: (b)

当荷载单独作用在刚架的位移法基本结构上时,见图(d)所示,附加刚臂中的反力为: (c) (d)

近端弯矩:

远端弯矩:

同一刚结点上的某一根杆的转动刚度与所有杆的转动刚度总和的比值为该杆的力矩分配系数 同一刚结点上的杆端力矩的分配系数之和等于1。 力矩传递系数,用 表示。

2、力矩分配系数、转动刚度和传递系数 1)力矩分配系数 (10-1-1)

2)转动刚度和传递系数 均与杆件的线刚度、远端支座形式相关 =4i =3i =i

3)结点力矩和固端弯矩 由以上所述知,刚架在结点集中力偶M在用下的杆端弯矩,可成一般式: (10-1-2) (10-1-3)

先讨论一般荷载作用下的情况。见图10-1-3(a),有一个自由刚结点的刚架上作用一般荷载(非结点力偶)。显然,该刚架无法直接利用式(10-1-2)和(10-1-3)计算。解决的思路和方法如下:

(a)

先在结点A上附加刚臂锁定其不会发生角位移,然后加荷载,见图(b)所示。

这相当于位移法的基本结构在荷载单独作用下的情况,见图(c)。 (c)M图

杆端的弯矩叫固端弯矩,并由结点A的力矩平衡条件得刚臂中的反力矩F1P,即: (d) 根据叠加原理。可将-F1P的作用分解出来单独考虑,见图(d),

(d) 并设MA=-F1P,由式(d)可知: (10-1-4)

例10-1-1 q=2kN/m,FP1=10kN,FP2=8kN 试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并作刚架弯矩图。 (a)

解:计算结点力矩MA: 1)计算固端弯矩:参照图(b) (b) 图

2)计算结点力矩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MA作用时杆端弯矩: 1)计算力矩分配系数: 转动刚度: 分配系数:

2) 计算分配和传递弯矩

3)叠加计算各杆最后弯矩   注意:1)力矩分配法中的杆端弯矩正负号规定同位移法

第二节 多结点的力矩分配法 (a)原结构 (b) 图

(c)开B锁C (d) 开C锁B

(e) 开B锁C (f) 开C锁B (g)

力矩分配法只能用于无结点线位移(位移法基本未知量)的结构。

例10-2-1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a)所示连续梁,并作弯矩图。

解:1)计算分配系数:令EI=1 B结点分配单元:

C结点分配单元: 2)计算固端弯矩

3)列表进行力矩分配 各节点每次待分配结点力矩的计算,在表中开始体现为汇交在结点上所有杆的固端弯矩,以后的轮次中则体现为汇交在结点上所有杆端的传递弯矩。当计算右固端弯矩及传递弯矩引起的待分配结点力矩时,要注意叠加后须反号。

最后杆端弯矩的计算,是将同一杆端(表中同一杆端下的列)下的固端弯矩、分配弯矩及传递弯矩相叠加得出。

例10-2-2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刚架,并作弯矩图。 (a)

解:1)计算分配系数:设EI/6=1 结点B单元:SBA=4 SBC=8 结点C单元:SCB=8 SCE=8 SCD=4 2)计算固端弯矩:

3)列表进行力矩分配:

4)绘制弯矩图:见图(b)所示。 (b)M图(kNm)

例10-2-3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a)所示连续梁。已知

说明:本例使连续梁产生内力的因素有两个,一是C铰支座上梁外伸悬挑,并悬臂端有荷载作用;二是B支座发生沉陷。利用叠加原理,可分别单独考虑各因素单独作用。

(a) 表1

(b) (c)

(d) (e) (f)

1)荷载单独作用时 类似本例的结点B分配单元,BC杆的分配系数和固端弯矩均可看作远端C端为铰支计算。作为结点C分配单元在其他单元开始分配前首先分配一次便完成使命,注意力矩分配完后C非悬臂一侧弯矩向远端B端的传递,并悬壁一侧干的转动刚度及分配系数均等于零。

2)支座移动单独作用时 (g) 见图(g)、(h),很明显,仅考虑支座移动时CD悬臂部分上内力等于零,即梁的内力计算与CD部分无关,可视为图(h)所示体系的力矩分配。

表2 (h)

原体计算表示表1、表2的综合,即将连续梁在荷载及支座移动下的力矩分配计算的各个步骤综合在一个计算表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