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极限和下极限 一、上(下)极限的基本概念 二、上(下)极限的基本性质 数列的上极限与下极限是非常有用的概念, 通过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3 的倍数的特征 的倍数有 : 。 5 的倍数有 : 。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有 : 。 12 , 18 , 20 , 48 , 60 , 72 , , 25 , 60 ,
Advertisements

第八章 第四节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一个方程所确定的隐函数 及其导数 隐函数的微分法.
2.6 隐函数微分法 第二章 第二章 二、高阶导数 一、隐式定义的函数 三、可微函数的有理幂. 一、隐函数的导数 若由方程 可确定 y 是 x 的函数, 由 表示的函数, 称为显函数. 例如, 可确定显函数 可确定 y 是 x 的函数, 但此隐函数不能显化. 函数为隐函数. 则称此 隐函数求导方法.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全微分 教学目的:全微分的有关概念和意义 教学重点:全微分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全微分应用于近似计算.
复习: :对任意的x∈A,都有x∈B。 集合A与集合B间的关系 A(B) A B :存在x0∈A,但x0∈B。 A B A B.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圆的一般方程 (x-a)2 +(y-b)2=r2 x2+y2+Dx+Ey+F=0 Ax2+Bxy+Cy2+Dx+Ey+ F=0.
第五章 二次型. 第五章 二次型 知识点1---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 二次型的基本概念 1. 线性变换与合同矩阵 2.
第三章 函数逼近 — 最佳平方逼近.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对遗忘进行 了系统研究,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 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行的很快,以后渐趋缓
第二节 常数项级数的审敛法 一、正项级数及其审敛法 二、交错级数及其审敛法 三、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 第十二章
《高等数学》(理学) 常数项级数的概念 袁安锋
§1 线性空间的定义与性质 ★线性空间的定义 ★线性空间的性质 ★线性空间的子空间 线性空间是线性代数的高等部分,是代数学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 李娟.
数学分析 江西财经大学 统计学院 2012级 密码: sxfx2012
例题 教学目的: 微积分基本公式 教学重点: 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教学难点: 变上限积分的性质与应用.
恰当方程(全微分方程) 一、概念 二、全微分方程的解法.
第五节 微积分基本公式 、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置函数与速度 函数的联系 二、积分上限函数及其导数 三、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一、原函数与不定积分 二、不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积分公式及积分法则 四、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五、小结
数 学 分 析 第九章 定积分 第二节 微积分学基本公式 主讲:师建国.
第四章 函数的积分学 第六节 微积分的基本公式 一、变上限定积分 二、微积分的基本公式.
第5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 基本要求 5.1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5.2 微积分基本公式 5.3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定积分习题课.
第十八章 含参变量的反常积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含参变量反常积分概念; 2°使学生学会用定义证明含参变量反常积分收敛性。
第三节 函数的求导法则 一 函数的四则运算的微分法则 二 反函数的微分法则 三 复合函数的微分法则及微分 形式不变性 四 微分法小结.
第三节 格林公式及其应用(2) 一、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定义 二、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 三、二元函数的全微分的求积 四、小结.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第二节 函数的微分法 一、导数的四则运算 二、复合函数的微分法.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第5章 §5.3 定积分的积分法 换元积分法 不定积分 分部积分法 换元积分法 定积分 分部积分法.
第2章 Z变换 Z变换的定义与收敛域 Z反变换 系统的稳定性和H(z) 系统函数.
!!! 请记住:矩阵是否等价只须看矩阵的秩是否相同。
计算机数学基础 主讲老师: 邓辉文.
§2 求导法则 2.1 求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下面分三部分加以证明, 并同时给出相应的推论和例题 .
第八模块 复变函数 第二节 复变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 一、复变函数的概念 二、复变函数的极限 二、复变函数的连续性.
实数与向量的积.
第九章 数项级数 §9.1 级数的收敛性 §9.2 正项级数 §9.3 一般项级数.
5.2 常用统计分布 一、常见分布 二、概率分布的分位数 三、小结.
⑴当∠MBN绕点B旋转到AE=CF时(如图1),比较AE+CF与EF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复习.
第十章 双线性型 Bilinear Form 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网址: gdjpkc.xmu.edu.cn
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周期函数定义: 一般地,对于函数 (x),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使得当x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
定理21.9(可满足性定理)设A是P(Y)的协调子集,则存在P(Y)的解释域U和项解释,使得赋值函数v(A){1}。
第16讲 相似矩阵与方阵的对角化 主要内容: 1.相似矩阵 2. 方阵的对角化.
§8.3 不变因子 一、行列式因子 二、不变因子.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2 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实数完备性理论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证 明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这些性质曾 经在第四章给出过.
1.2 子集、补集、全集习题课.
1.设A和B是集合,证明:A=B当且仅当A∩B=A∪B
第一节 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一、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 二、不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积分表 四、不定积分的性质 五、小结 思考题.
第三章 函数的微分学 第二节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一、导数的四则运算 二、偏导数的求法.
4) 若A可逆,则 也可逆, 证明: 所以.
第15讲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主要内容: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2.2直接证明(一) 分析法 综合法.
轴对称在几何证明及计算中的应用(1) ———角平分线中的轴对称.
第二节 函数的极限 一、函数极限的定义 二、函数极限的性质 三、小结 思考题.
高中数学必修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2 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9.5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2.共线向量与共面向量 淮北矿业集团公司中学 纪迎春.
第二节 第十二章 常数项级数的审敛法 一、正项级数及其审敛法 二、交错级数及其审敛法 三、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 *四、绝对收敛级数的性质.
第三节 函数的微分 3.1 微分的概念 3.2 微分的计算 3.3 微分的应用.
定义5 把矩阵 A 的行换成同序数的列得到的矩阵,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第四章 函数的 积分学 第七节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     与分部积分法 一、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 二、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
高中数学 选修2-2  2. 2.1 直接证明.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三角 三角 三角 函数 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 自由代数 定义19.7:设X是集合,G是一个T-代数,为X到G的函数,若对每个T-代数A和X到A的函数,都存在唯一的G到A的同态映射,使得=,则称G(更严格的说是(G,))是生成集X上的自由T-代数。X中的元素称为生成元。 A变, 变 变, 也变 对给定的 和A,是唯一的.
1.2.2 充要条件 高二数学 选修 1-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3 上极限和下极限 一、上(下)极限的基本概念 二、上(下)极限的基本性质 数列的上极限与下极限是非常有用的概念, 通过 *§3 上极限和下极限 数列的上极限与下极限是非常有用的概念, 通过 它们可得出数列极限存在的另一个充要条件. 在下 册第十二、十四章讨论级数收敛性时, 常会遇到所 考虑的某些数列不存在极限的情形, 那时需要用上 极限或下极限来解决问题. 此外, 对于不少后继课 程来说, 上(下)极限也是不可缺少的工具. 一、上(下)极限的基本概念 二、上(下)极限的基本性质 返回

一、上(下)极限的基本概念 定义1 若数列 满足: 在数 的任何一个邻域 内均含有 中的无限多项, 则称 x0 是数列 的一个聚点. 注 点集的聚点与数列的聚点之间的区别在于: 前者要求 “含有无限多个点”, 后者要求 “含有无 限多个项”. 现举例如下: 常数列 只有一个聚点: a .

作为点集来说它仅有两个点, 故没有聚点; 但作为数列来说, 它却有两个聚点: 有五个聚点: 数列 从数列聚点的定义不难看出, x0 是数列 的聚 点的一个充要条件是: 存在 的一个子列 定理7.4 有界数列至少存在一个聚点, 并且有最大 聚点和最小聚点.

证 设 为有界数列, 由致密性定理, 存在一个 收敛子列 于是 的一个聚点. 又设 由于 E 非空有界, 故由确界原理, 存在 下面证明 是 { xn } 的最大聚点, 亦即 首先, 由上确界的性质, 存在 使

因为 是 的聚点, 所以对任意正数 在区间 的无限多项. 现依次令 存在 使 存在 使 存在 使

这样就得到了 { xn } 的一个子列   满足: 即证得 同理可证 定义 2 有界数列 的最大聚点 与最小聚点 分别称为 的上、下极限, 记为

注 由定理 7.4 得知, 有界数列必有上、下极限. 这样, 上、下极限的优越性就显现出来了: 一个 数列若有界, 它的极限可以不存在, 此时想通过 极限来研究该数列往往是徒劳的; 但是有界数列 的上、下极限总是存在的, 这为研究数列的性质 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例1 考察以下两个数列的上、下极限: 从中可大致看出数列的极限和数列的上、下极限 之间存在着的内在联系. 详细讨论请见下文.

二、上(下)极限的基本性质 由上、下极限的定义, 立即得出: 定理7.5 对任何有界数列 有 (1) 由上、下极限的定义, 立即得出: 定理7.5 对任何有界数列 有 (1) 下面这个定理刻画了极限与上、下极限之间的关 系. 定理7.6 有界数列 存在极限的充要条件是: (2)

证 设 对于任意正数 在 之外 只有 有限项. 这样, 对任意的 若 那么在 内( 此时必 取 只有有限项. 这就是说, B 不是 的聚点, 故 仅有一个聚点 A, 从而 反之, 若上式成立, 则 的聚点惟一 (设为 A) ,

此时易证 倘若不然,则存在 之外含有 使得在 的无限多项. 由致密 性定理, 这无限多项必有 另一聚点, 导致与聚点惟 一的假设相矛盾.

定理7.7 设 为有界数列, 则有 的充要条件是: 对于任意的 (i) 存在 N, 当 n > N 时, 的充要条件是: 对于任意的 (i) 存在 N, 当 n > N 时, 证 在形式上是对称的, 所以仅证明 .

必要性 设 因为 A 是 的一个聚点, 使得 所以存在 故对于任 意的 存在 当 k > K 时, 将 中的前面 K 项剔除, 这样就证明了(ii). 又因 A 是 的最大聚点, 所以对上述 在区间 , e 上, 至多只含 的有限项. 不然的 话, 因为 有界, 故 在 上 还有聚点, 这与 A 是最大聚点相矛盾. 设这有限项

的最大下标为 N, 那么当 n > N 时, 充分性 任给 综合 (i) 和 (ii), 在 上含有 { xn } 的无限项, 即 A 是 { xn } 的聚点. 而对于任意的 这说明在

{ xn } 的有限项, 故 不是 { xn } 的 上也至多只有 从而有 聚点,所以 A 是 的最大聚点 . 定理7.8 (保不等式性) 设 { xn }, { yn } 均为有界数 列,并且满足: 存在 当 n > N0 时, 有 则取上(下)极限后, 原来的不等号方向保持不变:

(3) 特别若 则更有 (4) 证 设 因为 B 是 { yn } 的 聚点, 所以存在 , 故存在 的一个收敛子列 ,

又因 也是 . 由于 的极限,便得 取 的最小聚点 A 理应满足 的聚点, 它与 同理可证关于上极限的不等式; 而 (4) 式则可由 (1) 与 (3) 式直接推得.

例1 都是有界数列, 那么 设 (5) (6) 证 这里只证明 (i) , (ii) 可同理证明. 设 由定理7.7, 存在 N, 当 n > N 时,

故 再由定理 7.8 的 (4) 式, 得 因为 是任意的, 故 注 这里严格不等的情形确实会发生, 例如

例2 设 , 且 求证 的全体聚点的集合为 证 设 E 是 的全体聚点的集合, 显然有 任给 , 欲证 如若不然, 则存在 内仅含 的有限项: 在

这就是说, 当 时, 所有的 均不在 之内. 又因 所以存在 当 n > K 时, 由 (7) 导致所有 的 或者都有 或者都有 前者与 B 是 的聚点矛盾; 后者与 A 是

的聚点矛盾. 故证得 , 即 从而 定理7.9 设 { xn } 为有界数列. 则有 (i) A 是 { xn } 的上极限的充要条件是 (8) (ii) B 是 { xn } 的下极限的充要条件是 (9) 证 这里仅证 (i). 设 , 显然 是一

递减数列, 并且有界, 一方面, 因为 另一方面, 由于 根 据上确界定义, 又因 所以有 同理, 由于

使得 照此做下去,可求得 使 这样得到的子列 因仍为有界的,故其上极限 亦存在, 设为 (10) 式关于 k 求上极限, 由不等式性质 (4), 得出 因 是任意的, 所以又得 . 从而证得

例3 用上、下极限证明: 若 为有界发散数列, 则存在 的两个子列, 收敛于不同的极限. 证 由定理7.6 , 有界数列 发散的充要条件 为 于是存在 的两个子列 使得 注 本例命题用现在这种证法,可以说是最简捷的.

例4 证明: 对任何有界数列 有 (11) 分析 将 (11) 式改写为 (12) 若能证明 便不难得出结果. 证 根据定理7.9 的 (8) 与 (9), 可得

把它用于 (12) 式, 并利用例1 的结论 (6), 便有 这也就证明了 (11) 式.

复习思考题 数列的上、下极限, 除用定义2 定义外, 也可用 它们的充要条件( 定理7.7 与定理7.9 ) 来定义. 数列的上、下极限, 除用定义2 定义外, 也可用 它们的充要条件( 定理7.7 与定理7.9 ) 来定义. 试从直观性、应用的方便性等方面, 分析这三 种定义方式各有哪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