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壳中Ca, Mg含量的测定 化学生物学专业 03081114 雷雨.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1. 在下列几种物质中,从物质的组成分析其 中和另外三种物质不相同的是( ) A. 四氧化三铁 B. 河水 C. 稀盐酸 D. 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剩余物  2. 有浓盐酸、硫酸铜、氯化铁三种溶液,可 以把它们区别开的性质是( ) A. 状态 B. 气味 C. 颜色 D. 以上三者都可区别.
Advertisements

2008 年中考化学考前辅导. 一、选择题: 1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煤干馏 B 、生石灰制熟石灰 C 、石油蒸馏 D 、石蕊变红 2 、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 、葡萄糖 B 、冰水混合 C 、聚氯乙烯 D 、维生素 C.
客家娘酒 生命科学院 062 第二组 组长:李宗权 组员:林立强 李嘉豪 郑灿明 李耀斌 程惠源.
中学化学实验研究 第十讲 生活化学实验的开发与改进 玉溪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艾华林.
拉伸和收缩包装技术 1. 简 介 2. 主要特点 3. 常见收缩包装设备 4. 常见拉伸包装设备.
  酸鹼中和滴定─食品中有機酸之測定.
专题二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不同pH下豆腐中钙和菠菜中草酸的拮抗作用
社會福利績效實地考核結果檢討 性侵害加害人處遇業務
雷 曼 的 滑 铁 卢 ——雷曼兄弟破产案例分析.
第八单元 单元复习课.
1995年,几场酸雨过后,我国四川奉节县9万亩华山松全部枯死,重庆面山的2.7万亩马尾松死亡过半.
开启化学之门.
3.3溶液的酸碱性.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实验] 在氢氧化钠溶液(无色)中加入稀盐酸(无色) [实验] 在氢氧化钠溶液(无色)中加入稀盐酸(无色) 实验步骤和现象 NaOH溶液 滴加稀盐酸 无现象 实验步骤和现象 NaOH溶液 溶液变成无色 溶液变红.
超市里的化学 九江十一中 周芬.
原从水中来, 不敢水中行。 人人都要我, 无我食不成。 (打一物质)
食品分析 实验.
前言 我們常喝的一些飲料,如柳橙汁、檸檬汁嘗起來酸酸的,呈現酸性;而有些物質,如某些肥皂水溶液及清潔劑,摸起來有滑膩感,和急救箱中的氨水一樣,都是鹼性 那麼到底是怎樣的物質稱為酸?怎樣的物質才稱為鹼呢?我們藉由下面的實驗來認識.
第二章 发酵工程基础知识.
产后出血产妇的护理.
專題研究方法與化學啟發實例 第一部份:專題研究方法 第二部份:化學實驗引導實例.
山东省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海水制碱 新都中学.
身心障礙學生之升學與就業 人發 郭峻如 科技 吳心昀
認識食品標示 營養師 李曼瑄 定緁食品有限公司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常见的碱.
校本课程《走进化学实验》 课题5 牙膏中某些成分的检验 福州格致中学 陈敏琛.
第十章 巴比妥及苯并二氮杂卓类镇静催眠药物的分析
103年度雙和分區總務實務研討會 經費申撥 與 核銷流程說明 永續環境教育科-馮紹華 103年4月30日.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南航附中化学组:呼俊江 Na+ Mg2+ K+ H+ Ca2+ H+ OH-
第六章 灰分及几种矿物元素的测定 西昌学院轻化工程学院.
2-3 常見的酸與鹼.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第八章 硫氧化物的污染控制 1. 硫循环及硫排放 2.燃烧前和燃烧中脱硫技术与工艺 3.燃烧后脱硫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专题3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仁爱 和谐 敬业 进取.
化学化工学院 梁少俊 分析化学实验.
5-3 常見的酸與鹼 製作人兼導演:206寶貝與理化姊姊 演出者:206寶貝與外星人.
第九章 化 学 分 析.
課程名稱:原子量與莫耳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盐类的水解 醴陵四中高二化学组.
2-1認識電解質 2-2 溶液與離子 2-3 常見的酸與鹼 2-4 酸鹼的濃度 2-5 酸與鹼的反應
天然水总硬度的测定.
細數原子與分子 編輯/楊秉鈞老師 錄音/陳記住老師 ◆ 原子量與分子量 ◆ 計數單位─莫耳 ◆ 公式整理 ◆ 範例─莫耳 ◆ 體積莫耳濃度
第二章 第一节 离子反应 化学 必修1 第二课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理化检验 EDTA的标定及水总硬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原理和方法; 了解缓冲溶液的作用;
第五节 缓冲溶液 一、 缓冲溶液的定义 二、 缓冲原理 三、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四、 缓冲溶液的选择与配制.
實驗三 牛奶成份分析.
实验一 溶液的配制.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儋州第一中学 梁维.
2-5 酸與鹼的反應.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科 系:休閒事業管理系. 指導老師:許興家老師. 組 員:游海欽.周書豪.林季蓁.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讲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碳酸鈉 作者:81027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日期:( ).
神奇的瓶子 气体制取收集 专题复习.
理化检验 生活废水中COD的测定-高锰酸钾法 一、实验目的 学习KMnO4法测定化学需氧量的原理方法,深化对返滴定法的理解;
化学扑克.
課程名稱:常見的酸與鹼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水泥熟料中游离氧化钙的测定 徐仁
实验6 自来水中总硬度测定.
水泥生料中氧化钙含量的测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方必军.
实验二 缓冲溶液的配制与     pH值的测定.
第3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 主讲教师:徐 丽.
   第一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复习 白泉高级中学 包燕君.    第一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复习 白泉高级中学 包燕君.
醫學美學期末報告 醫學美學之我見---- 談單眼皮變雙眼皮
专题二 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 碳酸钠的性质及应用 厦大附中 俞佳.
高锰酸钾法 测定钙盐中的钙含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蛋壳中Ca, Mg含量的测定 化学生物学专业 03081114 雷雨

酸碱滴定法测定蛋壳中CaO的含量 一.实验原理 蛋壳中的碳酸盐能与HCl发生反应: CaCO3+2H+=Ca2++CO2+H2O 过量的酸可用标准NaOH回滴,据实际与CaCO3反应的标准盐酸体积求得蛋壳中Ca的含量,以CaO质量分数表示。

二.实验步骤 (1)蛋壳预处理:现将蛋壳洗净,加水煮沸5~10min,去除蛋壳内表层的蛋白薄膜,然后将蛋壳放于烧杯中用小火烤干,研成粉末。 (2)0.5mol/L NaOH和0.5mol/L HCl的配制(用稀释法) (3)酸碱的标定:用NaCO3作基准物质标定HCl,再用已标定好的HCl标准溶液标定NaOH。(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4)CaO含量的测定:准确称取一定量经预处理的蛋壳(如何确定蛋壳粉质量的粗略称量范围?精确至0.1mg )于锥形瓶中,用酸式滴定管逐滴加入已标定好的HCl标准溶液40mL左右(读至0.01mL),小火加热溶解,冷却,加入1~2滴甲基橙作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回滴至橙黄。平行滴定三份。

三.实验结果 计算蛋壳中CaO的质量分数ωCaO

KMnO4法测定蛋壳中CaO的含量 一.实验原理 利用蛋壳中的Ca2+与草酸盐形成难溶的草酸钙沉淀,将沉淀经过滤洗涤分离后溶解,用KMnO4法测定C2O42-的含量,换算成CaO的含量。反应如下: Ca2++C2O42-=CaC2O4 CaC2O4+H2SO4=CaSO4+H2C2O4 5H2C2O4+2MnO4-+6H+=2Mn2++10CO2+8H2O

二.实验步骤 准确称取蛋壳粉三份,分别放在250mL烧杯中,加1:1 HCl 3mL,加H2O20mL,加热溶解,若有不溶解的蛋白质,可过滤之。滤液置于烧杯中,然后加入5%(NH4)2C2O4溶液50mL,若出现沉淀,再滴加浓HCl使之溶解,然后加热至70~80℃,加入2~3滴甲基橙,溶液呈红色,逐滴加入10%氨水,不断搅拌,直至变黄并有氨味逸出为止(为什么要先在酸性溶液中加入沉淀剂,然后在70~80℃滴加氨水使甲基橙变黄,使CaC2O4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溶液能否放置陈化?),直至无Cl-为止(为什么?)。然后将带有沉淀的滤纸铺在先前用来进行沉淀的烧杯内壁上,用1mol/L H2SO4 50mL把沉淀由滤纸洗入烧杯中,再用洗瓶吹洗1~2次。然后稀释溶液至体积约为100mL,加热至70~80℃,用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浅红色且30s内不褪去即为终点。

若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沉淀,会有部分Ca(OH)2或Ca2(OH)2C2O4生成,使测定结果偏低。 返回

三.实验结果 计算蛋壳中CaO的质量分数ωCaO

络合滴定法测定蛋壳中Ca, Mg总量 一.实验原理 在pH=10时,用铬黑T作指示剂,可直接测量Ca2+,Mg2+总量。为提高络合滴定的选择性,加入掩蔽剂三乙醇胺使之与Fe3+,Al3+离子生成更稳定的络合物,以排除它们对测量的干扰。

二.实验步骤 准确称取一定量经预处理的蛋壳粉末(精确至0.1mg) ,小心滴加6mol/LHCl 4~5mL,微火加热至完全溶解,冷却后转移至250mL容量瓶,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 吸取试液25mL,置于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蒸馏水20mL,三乙醇胺5mL,摇匀。再加NH4Cl-NH3缓冲液10mL,摇匀。加入两滴铬黑T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需事先标定)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变为蓝色即为终点。平行滴定三份。

三.实验结果 计算蛋壳中CaO的质量分数ωCaO

参考文献: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 周其镇 方国女 樊行雪 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年8月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