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 第一节 产业利润的平均化 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课时:3 作业题.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走进社区、走进部门、走进农村 民进海宁市总支部. 民进海宁总支开展 “ 走进社区、走进部门、走进农村 ” 活动: 1 、为了积极履行民主党派的职能,搜集社情民意,为政府工作出谋划策。 2 、让民主党派走进群众,让群众了解民主党派。 3 、通过 “ 三走进 ” ,进行访贫问苦,搜集民情民声,构筑群众与政府的桥梁,
Advertisements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2012 年长春高新技术产业股 份(集团)有限公司 小组成员:胡佳英 杨玲 陈依云 骆朱岚.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集团概况 : 年末流动资产合计( ) 年末流动负债合计( ) 存货( 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资产总额(
政治经济学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冒佩华 主讲.
导论 政治经济学述要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的任务 第四节 政治经济学方法
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源泉与资本的属性 第三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上海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王同学的苦恼﹗ MC 4.1 诚可贵﹗.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 陈 琳.
关于汇率计算.
第九章 金融资本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股份资本 第四节 保险业资本 第五节 金融衍生产品.
20个常用财务指标 判断短期偿债能力的两大财务指标: 1,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
药物分析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第五篇 绝对剩余价值和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知识模块一 供求理论 主讲人:程春梅(博士、教授) 单 位:辽宁工业大学.
政治经济学 主讲:刘爱文.
第六章 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 从本章开始对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进行考察,运用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考察剩余价值在现实经济中的各种具体形式
第九章 生息资本和利息 第一节 借贷资本与利息 第二节 银行资本与银行利润 第三节 股份资本与股息 第四节 信用.
第八章 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 第一节 成本价格和利润 第二节 产业资本和平均利润 第三节 商业利润和平均利润.
《资本论》选读 第三讲:资本积累理论 主讲人: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张燕喜.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 其本质.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教学要点 资本原始积累 价值规律 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 剩余价值论及其意义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与经济危机
政治经济学原理 信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第八章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
初三政治第二课 资本主义社会是最 后一个阶级社会 广外外校政史地组 创意 制作 魏日辉.
《高等数学》(理学) 常数项级数的概念 袁安锋
第七章 固定资产 本章结构 固定资产的性质与分类 固定资产的增加 固定资产的折旧 固定资产的修理 固定资产的减少
第二章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教师:武科 副教授.
第三篇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通货紧缩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李文鹏
政治经济学评分说明 4、扣总分:旷课一次扣2分。 1、期末考试60%,平时成绩40%。
例题 教学目的: 微积分基本公式 教学重点: 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教学难点: 变上限积分的性质与应用.
高等数学电子教案 第五章 定积分 第三节 微积分基本定理.
第五节 微积分基本公式 、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置函数与速度 函数的联系 二、积分上限函数及其导数 三、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第二节 微积分基本公式 1、问题的提出 2、积分上限函数及其导数 3、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4、小结.
第 四 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 四 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认识私有制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
第四章 资本积累 第一节 简单再生产 第二节 扩大再生产 第三节 资本有机构成和相对过剩人口 第四节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
不确定度的传递与合成 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第三篇 组织工作.
《政治经济学原理》串讲 (财经类) 主讲:李玉峰.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AC-田田老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存储系统.
口腔1班1小组(1-13号) 马克思热点讨论.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探索 第五节 梯形(第二课时)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第九章 资本主义地租 第一节 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第二节 地租的两种形式 第三节 土地价格 课时:3 作业题
第6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及其周期性.
第五章 个别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主讲:.
专题四:资本主义及其演变趋势(一) 教学内容:资本剥削的秘密所在 ——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
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4课时 绝对值.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百艳图.
第一章 自由资本主义 下编: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具体考察.
政治经济学 第五章 个别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江西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 第二节 资本的周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商业模式 画布.
专题: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胡南.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七章 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 第一节 产业利润的平均化 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课时:3 作业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是如何参与剩余价值的瓜分的;理解剩余价值怎样转化为利润,利润怎样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怎样转化为生产价格;掌握商业资本的职能及流通费用的补偿。 [重点难点] 成本价格、利润、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等概念;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商业资本的实质。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与劳动价值论基础;纯粹流通费用的补偿。

第一节 产业利润的平均化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1、成本价格(或称成本):由商品生产中实际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所构成的价格。用K来表示。 2、成本的经济意义: (1)成本是资本家出售其商品的最低界限 (2)成本的高低是资本家竞争胜败的关键 3、利润:剩余价值在观念上被当作全部预付资本产物。用P来表示。m转化为P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4、m与P的区别与联系 (1)m与P的区别: ①两者含义不同(前已表述) ②两者相对谁而言不同:m是相对于可变资本而言,P是相对于预付总资本而言。 ③m反映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P则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2)m与P的联系: 两者本质上是一个东西,都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m是P的本质,P是m的转化形式。 5、商品价值构成的变化(m转化为P后) W = C + V + m 转化为 W = K + P

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1、利润率(P’):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P’ = m/C 2、m’与P’的区别与联系: (1)两者的区别: A、两者的含义不同(前已表述) B、两者的数量不同:m’永远大于P’ C、两者反映的关系不同:m’反映的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程度(或反映的是实际使用的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P’反映的是预付总资本的增殖程度。

(2)m’与P’的联系:P’是m’的转化形式,它们只不过是同一个m量与不同的资本量相比较而得出的不同比率。 3、影响P’高低的因素: 第一,m’的高低; 第二,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就不同的生产部门而言,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同P’成反比;就同一部门内部的不同企业而言,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同P’ 成正比; 第三,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第四,不变资本的节省程度。 4、m’、M’、p’的区别点与共同点:

(1)区别点:①含义不同(前已述); ②反映关系不同(前已述) (2)共同点:都反映资本的增殖程度

三、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1、平均利润率( )的形成 (1)各个部门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会出现不同的P’ 1、平均利润率( )的形成 (1)各个部门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会出现不同的P’ (2)由于各个部门不同P’的存在,必然导致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竞争,资本的相互转移,直到形成平均利润率( ) (3)平均利润率就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同社会总资本的比率

2、平均利润( )的形成 平均利润率形成之后,各个资本家一定量的预付资本按照平均利润率所获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 2、平均利润( )的形成 平均利润率形成之后,各个资本家一定量的预付资本按照平均利润率所获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 3、P转化为 ,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四、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1、平均利润形成之后,商品价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即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构成的价格(K+ ) 2、生产价格形成之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3、生产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这是因为:

第一,从个别部门来看,资本家所获得的平均利润与本部门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不相一致,但从全社会来看,整个资产阶级所获得的平均利润的总额同整个工人阶级所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额还是相等的。 第二,从个别部门来看,其商品的生产价格同商品价值有可能不相一致,但从全社会来看,商品的生产价格总额同商品的价值总额还是相等的。 第三,生产价格的任何变动,归根到底都是商品价值变动的结果。

4、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重要意义 从理论上看,揭示了平均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内在联系,解决了劳动价值论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之间形式上的矛盾。 从实践上看,它揭示了: (1)工人不仅直接受到本企业或本部门资本家的剥削,而且受到整个资产阶级的剥削; (2)各个资本家在瓜分利润的过程中存在你死我活的斗争,但在剥削工人阶级方面都是和衷共济的兄弟; (3)无产阶级要求得到自身的解放,就必须联合起来推翻联合起来的资产阶级。

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一、商业资本 1、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独立地经营商品买卖的资本,是商品资本的独立化形态。 2、商业资本的职能:实现预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 3、商业资本的作用: 第一,有利于产业资本家集中精力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从而增加剩余价值,提高利润率; 第二,有利于节省流通资本,增加生产资本,从而增加剩余价值,提高利润率;

第三,有利于加速资本周转,从而增加剩余价值,提高利润率; 第四,有利于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五,容易造成生产与消费脱节的现象,加深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二、商业利润 1、商业利润:商业资本家从事商品经营所获得的利润。 2、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产业工人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3、商业资本同产业资本一样要获得平均利润。 4、商业资本家是通过剥削商业店员的剩余劳动,取得产业资本家让渡给他的一部分m。

三、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1、生产性流通费用:由商品使用价值运动引起的费用。它包括: (1)运输费用 (2)保管费用 从增大的商品价值中得到补偿 (3)包装费用 2、纯粹流通费用:由商品价值形式变化引起的费用。它包括: (1)买卖时间的花费 (2)簿记费用 从m总额中扣除得以补偿 (3)货币费用

作业题 1、名词解释 成本价格、利润、利润率、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商业资本、商业利润、

2、问答题 (1)m是如何转化为利润的? m与P有何区别与联系? (2)m’与P’有何区别与联系? (3)影响P’的因素有哪些? (4) 、 、生产价格是怎样形成的?(试述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 (5)为什么说生产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6)商业资本独立存在的作用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