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地貌.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十九章 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 [ 分类 ] 消化系统疾病种类繁多,因此治 疗的药物也很多,主要有抗消化性 溃疡药、助消化药、止吐药、泻药、 止泻药、利胆药、胆石溶解药、治 疗肝昏迷药。
Advertisements

成癮物質的真相. 物質濫用 所謂「物質濫用」是指反覆使用某物質, 造成生理上的危害,並可能出現與物質有 關的違法問題,即使可能出現無法擔任工 作、學校或家庭職務的情形,依然無法放 棄、繼續使用此物質。
站立歪斜或坐姿不端正、習慣性翹腳、長時 間坐在電腦前都會造成我們脊椎歪曲不直, 脊椎一旦彎曲歪斜,很多毛病會跟著來,所 以可以常常做滾背的動作,可以矯正脊椎, 不用快慢慢作,矯正脊椎自己來。
粮油贮藏特性 一、 粮油化学成分与贮藏的关系 1 、水分 自由水含量低:粮食贮存稳定性高; 自由水含量高:粮食呼吸旺盛,仓虫、仓螨、霉菌大量繁殖,从 而出现粮食霉变、虫害现象。 2 、淀粉:在存储粮食时,淀粉是比较稳定的。 3 、可溶性糖 在粮食储存过程中,受环境高温、微生物作用的影响,粮食中淀 粉、蔗糖等的含量逐渐减少,而一些单糖、麦芽糖的含量不断.
1. 吸菸及會導致的傷害 : ※吸菸的短期立即傷害 : 一、 最大的影響在呼吸道的部分,吸菸會在 肺部、支氣管內積聚有毒物質,使肺部細胞破 壞、肺泡漲大、換氣障礙,導致咳嗽不停、呼 吸困難。 2.
上海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网下发行电子化方案 初步询价及累计投标询价 上海证券交易所 上市公司部.
探讨重度( >40mg/kg )百草枯中毒 患者的程序化、目标化治疗 武警浙江总队医院重症监护室 杨彦楠.
第二章 促进身心健康 第二节 正确使用药物.
第四章 细胞与细胞工程 第一课时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幾米 作業 1 飛上天空 我想飛上天空 遨遊在無際的天空 美麗的天空 漂亮的天空 這終究只是夢…… (李高仰)
鲁科版高二选修1 2.2平 衡 膳 食.
3-1 食物中的養分與能量 趣味科學實驗:膨糖的製作 3-2 酵素 重要性 可改變代謝作用反應進行的快慢 成分 蛋白質 影響因素
专题二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不同pH下豆腐中钙和菠菜中草酸的拮抗作用
正确使用药物 江西财经大学附中 杨志畅.
癸巳年魯班先師寶誕賀誕金 各會員及商號樂助列
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常州工学院  理学院党总支 2014年3月.
乘势而上再谱发展新篇章 -2012全国两会精神解读
开启新征程 点燃中国梦 开启新征程 点燃中国梦 ——学习、领会2013年全国“两会”精神.
東南科技大學 春暉社 簡 報.
中学化学 九年级上学期 第八章 第2节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一) 主讲人 董晓静 北京市昌平区燕丹学校.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精品课程资源建设项目成果
开启化学之门.
生活中常见的盐.
超市里的化学 九江十一中 周芬.
运 动 生 理 学 主讲:徐芝芳 2010年 2月.
404 食品科學 俠女 精心製作.
各位茶友,大家好.
各位弟兄姐妹,主內平安! 請將手機關靜音,帶著敬虔的心來到上帝的面前!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十面“霾”伏 湖南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思政”第九组 组员:李亮亮 许静 赵凯丽 何敏 张艳欣 付幻菱 陈京萍 王诗雨.
如何对付脏空气.
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 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低碳生活 从我做起! 10级物理系 张羽菲
教師執行計畫案聘任助理說明會 (勞務型、學習型申請方式說明)
安徽地税金三电子税务局 系统培训 2015年12月.
硅酸盐工业简介 (教学设计) 浙江省文成中学 林得胜 2001年3月.
水腫的原因 徐淑娟護理師 PM.
第八章 风湿性疾病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一、诱因 二、临床表现:皮肤与粘膜的损害 三、治疗与护理措施:皮肤护理:饮食
中国未成年人法制安全课程 雾霾哪里来? 初中段 第七讲.
复习回顾: 怎样检验二氧化碳? 怎样验满二氧化碳? 澄清石 灰水变 浑浊 验满方法 检验方法.
封面 二 氧 化 碳 CO2.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一节 影响运输成活率的因素 第二节 运输前的准备和运输工具 第三节 活鱼运输的方法 第四节 食用鱼的运输
第22章 汽车制动系 学习目标 1.掌握制动系的工作原理 2.掌握液压传动装置的结构 3.掌握气压传动装置的结构.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南航附中化学组:呼俊江 Na+ Mg2+ K+ H+ Ca2+ H+ OH-
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 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三、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四、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
思考: 甲状腺激素产生的部位及生理作用? 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是什么?.
2.3 氧气.
农民伯伯说我是“植物粮食”; 消防官兵赞美我是“灭火先锋”; 环境学家却指责我是—— 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 ——请你猜一猜我是谁?
何俊賢教學資料.
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推動計畫 工作報告 工務室陳建德 102年6月27日.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 上饶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热烈欢迎: 各位领导专家莅临 我司考察指导!.
5-3 常見的酸與鹼 製作人兼導演:206寶貝與理化姊姊 演出者:206寶貝與外星人.
天然水总硬度的测定.
教學中應用剪報 一九九九年一月十五及十六日
檢示動植物組織的過氧化氫酶對分解過氧化氫的催化作用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第四课时.
課程名稱:常見的酸與鹼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水泥熟料中游离氧化钙的测定 徐仁
第6课 我是共和国的公民.
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及营养和免疫.
總溫習(二) 1. 鈣與 O2 反應,生成一離子化合物。 (a) 寫出該離子化合物的化學名稱。 (b) 寫出該離子化合物的化學式。
6.7 岩溶与土洞 一、 基本概念 岩溶(Karst):可溶性岩石以被水溶解为主的化学溶蚀作用,并伴随以机械作用而形成沟槽、裂隙、洞穴,以及由于洞顶塌落而使地表产生陷穴等一系列现象和作用的总称。 土洞:岩溶地层上覆盖的土层被地表水冲蚀或地下水潜蚀所形成的洞穴。进一步发育形成地表塌陷。
高锰酸钾法 测定钙盐中的钙含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喀斯特地貌

第一节 喀斯特作用 喀斯特作用(Karst Process):凡水对可溶性岩石以化学过程为主(溶解和沉淀),机械过程(流水侵蚀和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和堆积等)为辅的破坏和改造作用,称为喀斯特作用。 由喀斯特作用形成的地貌称为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作用不仅发生在地表,而且更多的发生在地下。

一、喀斯特作用的化学过程 喀斯特作用的化学过程的实质是酸性溶液使碳酸盐类岩石溶解和水溶液中碳酸钙重新沉积两个过程。即: CO2 + H2O H2CO3 H2CO3 H++HCO3- H+ +CaCO 3 HCO3- +Ca++ 综合反应式是: CaCO3 + CO2 +H2O 2HCO3- + Ca++

岩溶动力系统概念模型 气相 CO2(汽) 放气(沉积) CO2(液) 进气(溶解) H2O H2CO3 HCO3- HCO3- Ca2- 液 相 H+ Ca2+ 、CO32- 固相 CaCO3(固) 沉积 溶解

二、喀斯特作用的基本条件 喀斯特作用能否进行主要取决于岩石的可溶性和水的溶解力,它们具有质的确定性,是岩溶作用的必要条件。但是喀斯特作用的深入程度则受岩石的透水性和水的流动性的影响,具有量的影响,是岩溶作用的充分条件。 岩石 水 必要条件 可溶性 溶解力 充分条件 透水性 流动性

(一)、岩石的可溶性 岩石的可溶性主要取决于岩石的成分和岩石的结构。 1、岩石的成分 从成分上看,卤盐类的溶解度最大,硫酸盐类岩石次之,碳酸盐类最小。但碳酸盐类对喀斯特地貌发育意义最大。 碳酸盐类岩石是碳酸盐矿物含量大于50%的沉积岩,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白云石等,以及少量的二氧化硅、氧化铁、粘土、砂等。

地层 岩性 矿物成分百分含量(%) 栖霞第一段 P1q1 茅口第一段 P1m1 茅口第二段 P1m2 四川兴文地区灰岩成分含量表 地层 岩性 矿物成分百分含量(%) 方解石 白云石 酸不溶物 栖霞第一段 P1q1 微晶生物碎屑灰岩 38.8-99.5 1.0-2.8 0.2-7.8 茅口第一段 P1m1 78.1-98.0 0-6.4 07-16.1 茅口第二段 P1m2 91.5-9930 0-2.9 0.32-3.6

碳酸盐类岩石分类表 岩类 方解石% 白云石% 岩石名称 石灰岩类 100-90 0-10 石灰岩 90-75 10-25 75-50 碳酸盐类岩石的代表是石灰岩(CaCO3)和白云岩(CaMg(CO3)2),但二者之间有许多过渡类型的岩石。 碳酸盐类岩石分类表 岩类 方解石% 白云石% 岩石名称 石灰岩类 100-90 0-10 石灰岩 90-75 10-25 含白云质灰岩 75-50 25-50 白云质灰岩 白云岩类 50-25 50-75 灰质白云岩 25-10 75-90 含灰质白云岩 10-0 90-100 白云岩

碳酸盐类岩石中酸不溶物的含量越小,岩石的溶解度越高。 碳酸盐类岩石的溶解度差异很大,主要原因与矿物的组成有关。一般来说,岩石中CaO的含量越高,其溶解度越高。 碳酸盐类岩石中酸不溶物的含量越小,岩石的溶解度越高。 20 40 60 0.4 0.6 0.8 1 相对溶解度 石灰岩 过渡岩类 白云岩 CaO/MgO比值与相对溶解度关系曲线

碳酸盐类岩石中白云岩的含量% 相对溶解度

2、岩石的结构 结晶质岩石的晶粒越小,相对溶解度越大;不等 粒结构的灰岩比等粒结构的灰岩相对溶解度高。 如:微粒白云岩相对溶解度0.82 细粒白云岩相对溶解度0.74 中粒白云岩相对溶解度0.65

(二)、岩石的透水性 岩石的透水性影响着水向地下的渗流,并且关系到地下喀斯特作用的进行。岩石的透水性取决于岩石的孔隙度和裂隙度。 1、岩石的孔隙度 由于灰岩的孔隙度一般仅为2—7%,孔隙度对岩石的透水性影响较小。

2、岩石的裂隙度 岩石的裂隙度对岩石的透水性影响最大。它的大小与岩石的构造、纯度和厚度等有关。 (1)构造:构造是控制岩石透水性的重要因素,如背斜顶部或向斜的深部,张性裂隙发育,岩石透水性好,因此在这些构造部位喀斯特地貌十分发育。 (2)岩石的纯度:质纯的灰岩刚性强,产生的裂隙深而长,有利于水的下渗。 (3)岩层的厚度:厚度大的灰岩裂隙发育,有利于水下渗并溶蚀灰岩,形成喀斯特地貌。

水的溶蚀力取决于水的化学成分、温度、气压、水的流动性及流量等方面。水中CO2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大气、有机 和无机的CO2。 (三)、水的溶蚀力 水的溶蚀力取决于水的化学成分、温度、气压、水的流动性及流量等方面。水中CO2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大气、有机 和无机的CO2。 各种溶蚀因素导致的溶蚀强度 溶蚀因素 溶蚀强度(%) 大气 CO2 4.47 有机CO2 49.26 无机CO2 4.02 有机酸 37.11 无机酸 5.14

1、来源于大气的CO2    由大气扩散进入水中的CO2,其含量受温度大气压力的影响。其基本规律是:水中CO2的含量与温度成反比,与气压成正比。 不同温度压力下水中CO2的含量 t℃ Pco2=0.0003 大气压mg/kg Pco2=1 1.02 3347 10 0.71 2319 20 0.52 1689 30 0.39 1250

在封闭系统中,当CO2气压一定时,水对CO2的 吸收系数随温度增高而下降。温度高,水中CO2的 (1)温度 在封闭系统中,当CO2气压一定时,水对CO2的 吸收系数随温度增高而下降。温度高,水中CO2的 含量就低;温度低,水中CO2就含量高,如溶于水 中CO2的在0℃时比35 ℃时高3倍。 (2)大气压力 大气压力大,水中CO2的含量增加;大气压力小,水中CO2的含量减少。

不同温度和压力下水中CO2含量 t℃ Pco2=0.0003 大气压(mg/kg) Pco2=1 1.02 3347 10 0.71 2319 20 0.52 1689 30 0.39 1250

碳酸盐矿物的溶解度也随着温度或压力的变化而增减。 CO2分压(大气压) Caco3溶解度(mg/l) 10℃ 25℃ 方解石在开放系统中的溶解曲线图

由此可见,温度低的水含CO2较多,溶蚀力比温度高的水为强。但在开放系统中,温度升高将加快水的电离速度,即水中H+和OH-浓度增加,化学反应速度加快,碳酸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温度高有利于碳酸岩类岩石的溶解,这是高温地区的岩溶特别发育的主要原因之一。

2、有机成因的CO2 有机成因的CO2主要来源于土壤中有机物的氧化和分解。土壤空气中CO2的含量可达6%以上,远大于空气中 CO2的含量(0.03%)。水在向下渗透的过程中,大量溶解土壤空气的CO2,从而增强地下水的溶蚀力。 土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与土壤类型和土壤深度有关(92页表5-3)。

3、无机成因的CO2 这类二氧化碳主要是岩体内的一些矿物氧化水解出无机酸,并与碳酸盐类岩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进而发生岩溶作用。

(四)水的流动性及流量 经常流动的水体,能较大地提高水的溶蚀力,其原因是:   第一,流动的水处于开放系统,从降水(补给)—地表水及地下水(流动)—排泄过程中,水经常与空气保持接触,能不断地补充因溶蚀岩石所消耗的CO2,使水体不易达到饱和。 例如,25℃不含CO2纯水的CaCO3溶解度为14.3毫克/升; 当溶解前与空气接触,溶入CO2,但溶解时与空气隔绝,即处于“封闭系统”时CaCO3的溶解度则上升至15.3毫克/升; 当溶解全过程与空气接触,即处于“开放系统”时,CaCO3的溶解度则剧增至100毫克/升,比封闭系统时还大5.5倍。

由于地球上的热带、亚热带地区雨量多,雨期长,水流量大和水的循环快,加上气温高及生物作用强,所以CaCO3溶蚀量比其他降水量少的寒、温带与干旱地区大。以我国为例,南亚热带广西的碳酸盐类岩石的溶蚀量为0.12--0.3毫米/年(100页表5-4);而暖温带的河北只有0.02--0.03毫米/年,比前者减少了5--9倍。所以南方的岩溶地貌比北方发育。

第二,处于流动状态的水,有时虽然达到饱和,但当几种不同浓度的饱和溶液混合后,可变为不饱和而重新获得溶蚀能力,这种混合溶液的溶蚀现象有三种: 一是温度相同,但CaCO3含量不同的两种饱和溶液混合,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溶蚀,称为“浓度混合溶蚀”; 二是CaCO3含量相同,但温度不同的两种饱和溶液混合,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溶蚀,称为“温度混合溶蚀”; 三是海岸带的淡水与咸水混合,由于海水渗入,使混合水中的镁离子大增,当它的含量增加到大于10%时,造成异离子效应,从而提高钙离子的溶解度,使混合水溶蚀石灰岩。如墨西哥的尤卡坦,测得混合水对石灰岩的溶蚀力为120毫克/升,我国海南岛岸礁及南海珊瑚礁岛上的“礁塘”地貌,其生成亦与此有关。 此外,有些CaCO3饱和溶液,因温度降低,使CO2含量增加而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溶蚀,称为“冷却溶蚀”。

三、喀斯特水的动态 喀斯特水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而且具有垂直分带的特点。 喀斯特水的垂直分带 1、垂直渗透带 2、季节变动带 3、水平流动带 4、深部滞留带 地面 丰水期潜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