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竞赛 方程整数解 方 法 策 略.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一、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二、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三、 小结及作业 §6.2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Advertisements

第八章 第四节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一个方程所确定的隐函数 及其导数 隐函数的微分法.
第二部分 运算 —— 代数 第四章 字母与代数式 首都师范大学 王尚志. 第四章 字母与代数式 字母与代数式的功能: 字母替代数的作用 符号的分类与作用 多项式运算:代数和与合并同类项 乘积、公式、二项式定理 除、余数定理 —— 整除、方程、因式分解 如何确定 n 次多项式 —— 待定系数与 Lagrange.
2.6 隐函数微分法 第二章 第二章 二、高阶导数 一、隐式定义的函数 三、可微函数的有理幂. 一、隐函数的导数 若由方程 可确定 y 是 x 的函数, 由 表示的函数, 称为显函数. 例如, 可确定显函数 可确定 y 是 x 的函数, 但此隐函数不能显化. 函数为隐函数. 则称此 隐函数求导方法.
练一练: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并指出这些点相互间的关系: -6 , 6 , -3 , 3 , -1.5, 1.5.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代数方程总复习 五十四中学 苗 伟.
圆的一般方程 (x-a)2 +(y-b)2=r2 x2+y2+Dx+Ey+F=0 Ax2+Bxy+Cy2+Dx+Ey+ F=0.
关于初高中衔接的教学建议 金陵中学 张爱平.
第五章 二次型. 第五章 二次型 知识点1---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 二次型的基本概念 1. 线性变换与合同矩阵 2.
18.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公式法).
教材版本:新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上) 作品名称:同类二次根式 主讲老师:张翀 所在单位:珠海市平沙第一中学.
圆复习.
第二十一章 代数方程 复习课(一).
6.9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2) 加减消元法 上虹中学 陶家骏.
一、二阶行列式的引入 用消元法解二元线性方程组. 一、二阶行列式的引入 用消元法解二元线性方程组.
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专题.
期末复习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三章 函数逼近 — 最佳平方逼近.
第二章 二次函数 第二节 结识抛物线
10.2 立方根.
简易逻辑.
恰当方程(全微分方程) 一、概念 二、全微分方程的解法.
第五节 微积分基本公式 、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置函数与速度 函数的联系 二、积分上限函数及其导数 三、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第四章 函数的积分学 第六节 微积分的基本公式 一、变上限定积分 二、微积分的基本公式.
第四章 一元函数的积分 §4.1 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4.2 换元积分法 §4.3 分部积分法 §4.4 有理函数的积分
第5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 基本要求 5.1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5.2 微积分基本公式 5.3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第三节 格林公式及其应用(2) 一、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定义 二、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 三、二元函数的全微分的求积 四、小结.
构造函数与方程 由题设条件及其数量关系,构想、组合成一种新的函数、方程、多项式等具体关系,使问题在新的关系下,实现转化而获得解决。
第5章 §5.3 定积分的积分法 换元积分法 不定积分 分部积分法 换元积分法 定积分 分部积分法.
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 边缘分布 边缘分布函数 边缘分布律 边缘概率密度.
北师大版(必修2) 课题:§2.3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授课教师:韩伟 年级:高中一年级 单位:阜师院附中.
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 14.3 第 1 课时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
《等差数列》 去除PPT模板上的--课件下载: 的文字
第四模块 函数的积分学 第三节 第二类换元积分法.
6.4不等式的解法举例(1) 2019年4月17日星期三.
线性代数 第二章 矩阵 §1 矩阵的定义 定义:m×n个数排成的数表 3) 零矩阵: 4) n阶方阵:An=[aij]n×n
概 率 统 计 主讲教师 叶宏 山东大学数学院.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成长经历.
复习.
人教版高一数学上学期 第一章第五节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3)
解 简 易 方 程.
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周期函数定义: 一般地,对于函数 (x),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使得当x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
第16讲 相似矩阵与方阵的对角化 主要内容: 1.相似矩阵 2. 方阵的对角化.
§8.3 不变因子 一、行列式因子 二、不变因子.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1.2 子集、补集、全集习题课.
1.设A和B是集合,证明:A=B当且仅当A∩B=A∪B
第三章 函数的微分学 第二节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一、导数的四则运算 二、偏导数的求法.
4) 若A可逆,则 也可逆, 证明: 所以.
第4课时 绝对值.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
12.3.2运用公式法 —完全平方公式.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1).
2.2矩阵的代数运算.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第15讲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主要内容: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正弦、余弦函数的性质 华容一中 伍立华 2017年2月24日.
第四节 第七章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一、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二、伯努利方程.
3.1无理数2.
§2 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人教A版 必修一 3.1·函数与方程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加减消元法 授课人:谢韩英.
锐角三角函数(1) ——正 弦.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2.4 用因式分解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法(1).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第四章 函数的 积分学 第七节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     与分部积分法 一、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 二、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
解下列各一元二次方程式: (1)(x+1)2=81 x+1=9 或 x+1=-9 x=8 或 x=-10 (2)(x-5)2+3=0
函数与方程 更多模板请关注: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数学竞赛 方程整数解 方 法 策 略

一、不定方程的整数解 一般地,不定方程有无数组解。但是,若加上限制条件如整数等,就可以求出确定的解。

1.因式分解法 例1.求方程 的整数解。

1.因式分解法 例1.求方程 的整数解。 , , 分析: , , , 故原方程的整数解由下列方程组确定: , ,

2.字母分离法 例2.求方程 的正整数解。

2.字母分离法 的正整数解。 例2.求方程 分析: ,所以x=3,进一步求得y=1 由18-5x>0得0<x<

3.选取主元法 例3.求方程 的所有整数解。

3.选取主元法 例3.求方程 的所有整数解。 分析: 以x为主元,将方程整理为 , ,

3.选取主元法 例3.求方程 的所有整数解。 分析: 以x为主元,将方程整理为 因x是整数,则 , ,

3.选取主元法 例3.求方程 的所有整数解。 分析: 以x为主元,将方程整理为 因x是整数,则 解得 所以整数y=0,1,2,3,4,5.

3.选取主元法 例3.求方程 的所有整数解。 分析: 以x为主元,将方程整理为 因x是整数,则 解得 所以整数y=0,1,2,3,4,5. 进一步求得只有两组解:

4.转化法 例4.求方程 的正整数解。 , ,

4.转化法 例4.求方程 的正整数解。 分析:化简得 , , , ,

4.转化法 例4.求方程 的正整数解。 分析:化简得 因为x,y都是正整数,所以可设 , , 因此原方程变形为 , ,

4.转化法 例4.求方程 的正整数解。 分析:化简得 因为x,y都是正整数,所以可设 , , 因此原方程变形为 , , 解得

4.转化法 例4.求方程 的正整数解。 分析:化简得 因为x,y都是正整数,所以可设 , , 因此原方程变形为 , , 解得 进一步求得

二、含参数的二次方程的整数解 这类问题涵盖了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理论,整数的性质,融合了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备受命题者的青睐。

(一)从判别式入手 当Δ=m2时,直接求方程的解 例1. 已知方程 (其中a为非负整数)至少有一个整数根,求a的值。 ,

(一)从判别式入手 当Δ=m2时,直接求方程的解 例1. 已知方程 (其中a为非负整数)至少有一个整数根,求a的值。 分析: ,

(一)从判别式入手 当Δ=m2时,直接求方程的解 例1. 已知方程 (其中a为非负整数)至少有一个整数根,求a的值。 分析: ,故 ,

(一)从判别式入手 当Δ=m2时,直接求方程的解 例1. 已知方程 (其中a为非负整数)至少有一个整数根,求a的值。 分析: ,故 ,

(一)从判别式入手 当Δ=m2时,直接求方程的解 例1. 已知方程 (其中a为非负整数)至少有一个整数根,求a的值。 分析: ,故

2.当Δ≠m2时,分两种情况 (1)利用参数的范围,直接求解。 例2. 设m是整数,且4<m<40,方程

2.当Δ≠m2时,分两种情况 (1)利用参数的范围,直接求解。 例2. 设m是整数,且4<m<40,方程 分析:

2.当Δ≠m2时,分两种情况 (1)利用参数的范围,直接求解。 例2. 设m是整数,且4<m<40,方程 分析: 为完全平方数,故2m+1也为完全平方数,

2.当Δ≠m2时,分两种情况 (1)利用参数的范围,直接求解。 例2. 设m是整数,且4<m<40,方程 分析: 为完全平方数,故2m+1也为完全平方数,因为m是整数,且4<m<40,所以9<2m+1<81,

2.当Δ≠m2时,分两种情况 (1)利用参数的范围,直接求解。 例2. 设m是整数,且4<m<40,方程 分析: 为完全平方数,故2m+1也为完全平方数,因为m是整数,且4<m<40,所以9<2m+1<81,即2m+1=25或49,所以m=12或24.

(2)用Δ≥0,求出参数的范围 例3. 已知方程 的根都是整数,求整数k的值及方程的根。

(2)用Δ≥0,求出参数的范围 例3. 已知方程 的根都是整数,求整数k的值及方程的根。 分析: ,解得

(2)用Δ≥0,求出参数的范围 例3. 已知方程 的根都是整数,求整数k的值及方程的根。 分析: ,解得 所以

(2)用Δ≥0,求出参数的范围 例3. 已知方程 的根都是整数,求整数k的值及方程的根。 分析: ,解得 所以 . 当k=-1时,x=1;

(2)用Δ≥0,求出参数的范围 例3. 已知方程 的根都是整数,求整数k的值及方程的根。 分析: ,解得 所以 例3. 已知方程 的根都是整数,求整数k的值及方程的根。 分析: ,解得 所以 . 当k=-1时,x=1;当k=0时,x=1或3;

当k=-1时,x=1;当k=0时,x=1或3;当k=1时,整数根x不存在;当k=2时,x=1或4;当k=3时,x=3. (2)用Δ≥0,求出参数的范围 例3. 已知方程 的根都是整数,求整数k的值及方程的根。 分析: ,解得 所以 . 当k=-1时,x=1;当k=0时,x=1或3;当k=1时,整数根x不存在;当k=2时,x=1或4;当k=3时,x=3.

(3)设Δ=k2 例4. 当x为何有理数时,代数式 的值恰为两个连续正偶数的乘积?

例4. 当x为何有理数时,代数式 的值恰为两个连续正偶数的乘积? 分析:设两个连续正偶数为k,k+2,则

例4. 当x为何有理数时,代数式 的值恰为两个连续正偶数的乘积? 分析:设两个连续正偶数为k,k+2,则

例4. 当x为何有理数时,代数式 的值恰为两个连续正偶数的乘积? 分析:设两个连续正偶数为k,k+2,则 即

例4. 当x为何有理数时,代数式 的值恰为两个连续正偶数的乘积? 分析:设两个连续正偶数为k,k+2,则 即

例4. 当x为何有理数时,代数式 的值恰为两个连续正偶数的乘积? 分析:设两个连续正偶数为k,k+2,则 即

例4. 当x为何有理数时,代数式 的值恰为两个连续正偶数的乘积? 分析:设两个连续正偶数为k,k+2,则 即

例4. 当x为何有理数时,代数式 的值恰为两个连续正偶数的乘积? 分析:设两个连续正偶数为k,k+2,则 即

例4. 当x为何有理数时,代数式 的值恰为两个连续正偶数的乘积? 分析:设两个连续正偶数为k,k+2,则 即 解(1)得k=8,于是x=2或 解(2)得k=46,于是x=-17或

(二)从韦达定理入手 1.利用“两根为整数,其和、积必为整数” 例5. 求满足如下条件的整数k,使关于x的二次方程 的根都是整数。 ,

(二)从韦达定理入手 1.利用“两根为整数,其和、积必为整数” 例5. 求满足如下条件的整数k,使关于x的二次方程 的根都是整数。 分析:设方程的两根为x1,x2 ,则 ,

(二)从韦达定理入手 1.利用“两根为整数,其和、积必为整数” 例5. 求满足如下条件的整数k,使关于x的二次方程 的根都是整数。 分析:设方程的两根为x1,x2 ,则 ,

(二)从韦达定理入手 1.利用“两根为整数,其和、积必为整数” 例5. 求满足如下条件的整数k,使关于x的二次方程 的根都是整数。 分析:设方程的两根为x1,x2 ,则 故 ,所以k=0或2 ,

例6. a是大于零的实数,已知存在唯一的实数k,使得关 于x的二次方程 2.从根与系数的关系式中消去参数 例6. a是大于零的实数,已知存在唯一的实数k,使得关 于x的二次方程 的两个根均为质数,求a的值。 ;

例6. a是大于零的实数,已知存在唯一的实数k,使得关 于x的二次方程 2.从根与系数的关系式中消去参数 例6. a是大于零的实数,已知存在唯一的实数k,使得关 于x的二次方程 的两个根均为质数,求a的值。 分析:设方程的两个质数根为p,q,则 ;

例6. a是大于零的实数,已知存在唯一的实数k,使得关 于x的二次方程 2.从根与系数的关系式中消去参数 例6. a是大于零的实数,已知存在唯一的实数k,使得关 于x的二次方程 的两个根均为质数,求a的值。 分析:设方程的两个质数根为p,q,则 两式相加得 ;

例6. a是大于零的实数,已知存在唯一的实数k,使得关 于x的二次方程 2.从根与系数的关系式中消去参数 例6. a是大于零的实数,已知存在唯一的实数k,使得关 于x的二次方程 的两个根均为质数,求a的值。 分析:设方程的两个质数根为p,q,则 两式相加得 ;

例6. a是大于零的实数,已知存在唯一的实数k,使得关 于x的二次方程 2.从根与系数的关系式中消去参数 例6. a是大于零的实数,已知存在唯一的实数k,使得关 于x的二次方程 的两个根均为质数,求a的值。 分析:设方程的两个质数根为p,q,则 两式相加得 ; 因为p,q均不为2,所以必为奇数,故 均为整数,

例6. a是大于零的实数,已知存在唯一的实数k,使得关 于x的二次方程 2.从根与系数的关系式中消去参数 例6. a是大于零的实数,已知存在唯一的实数k,使得关 于x的二次方程 的两个根均为质数,求a的值。 分析:设方程的两个质数根为p,q,则 两式相加得 ; 因为p,q均不为2,所以必为奇数,故 均为整数,

例6. a是大于零的实数,已知存在唯一的实数k,使得关 于x的二次方程 2.从根与系数的关系式中消去参数 例6. a是大于零的实数,已知存在唯一的实数k,使得关 于x的二次方程 的两个根均为质数,求a的值。 分析:设方程的两个质数根为p,q,则 两式相加得 ; 因为p,q均不为2,所以必为奇数,故 均为整数, 若 为奇数,

例6. a是大于零的实数,已知存在唯一的实数k,使得关 于x的二次方程 2.从根与系数的关系式中消去参数 例6. a是大于零的实数,已知存在唯一的实数k,使得关 于x的二次方程 的两个根均为质数,求a的值。 分析:设方程的两个质数根为p,q,则 两式相加得 ; 因为p,q均不为2,所以必为奇数,故 均为整数, 若 为奇数,则

例6. a是大于零的实数,已知存在唯一的实数k,使得关 于x的二次方程 2.从根与系数的关系式中消去参数 例6. a是大于零的实数,已知存在唯一的实数k,使得关 于x的二次方程 的两个根均为质数,求a的值。 分析:设方程的两个质数根为p,q,则 两式相加得 ; 因为p,q均不为2,所以必为奇数,故 均为整数, 若 为奇数,则 从而 为合数,矛盾。

2.从根与系数的关系式中消去参数 例6. a是大于零的实数,已知存在唯一的实数k,使得关 于x的二次方程 的两个根均为质数,求a的值。 因此 为偶数,同理 也为偶数,所以 均为整数,

2.从根与系数的关系式中消去参数 例6. a是大于零的实数,已知存在唯一的实数k,使得关 于x的二次方程 的两个根均为质数,求a的值。 因此 为偶数,同理 也为偶数,所以 不妨设 ,则 均为整数, 当 时, p=3,q=499,符合题意;当 时, p=19,q=99,q为合数,不合题意。

2.从根与系数的关系式中消去参数 例6. a是大于零的实数,已知存在唯一的实数k,使得关 于x的二次方程 的两个根均为质数,求a的值。 因此 为偶数,同理 也为偶数,所以 不妨设 ,则 均为整数, 当 时, p=3,q=499,符合题意;当 时, p=19,q=99,q为合数,不合题意。

2.从根与系数的关系式中消去参数 例6. a是大于零的实数,已知存在唯一的实数k,使得关 于x的二次方程 的两个根均为质数,求a的值。 因此 为偶数,同理 也为偶数,所以 不妨设 ,则 均为整数, 当 时, p=3,q=499,符合题意;当 时, p=19,q=99,q为合数,不合题意。

2.从根与系数的关系式中消去参数 例6. a是大于零的实数,已知存在唯一的实数k,使得关 于x的二次方程 的两个根均为质数,求a的值。 因此 为偶数,同理 也为偶数,所以 不妨设 ,则 均为整数, 当 时, p=3,q=499,符合题意;当 时, p=19,q=99,q为合数,不合题意。

(三)联想二次函数 例7.已知b,c为整数,方程 的两根都大于-1且小于0,求b和c的值。

(三)联想二次函数 例7.已知b,c为整数,方程 的两根都大于-1且小于0,求b和c的值。 分析:当x=0时, ,有c>0;

(三)联想二次函数 例7.已知b,c为整数,方程 的两根都大于-1且小于0,求b和c的值。 分析:当x=0时, ,有c>0;

(三)联想二次函数 例7.已知b,c为整数,方程 的两根都大于-1且小于0,求b和c的值。 分析:当x=0时, ,有c>0;

(三)联想二次函数 例7.已知b,c为整数,方程 的两根都大于-1且小于0,求b和c的值。 分析:当x=0时, ,有c>0; 又由 得 ;所以 ,c<5

(三)联想二次函数 例7.已知b,c为整数,方程 的两根都大于-1且小于0,求b和c的值。 分析:当x=0时, ,有c>0; 又由 得 ;所以 ,c<5 若c=1,则0<b<6且b2 20,得b=5;

(三)联想二次函数 例7.已知b,c为整数,方程 的两根都大于-1且小于0,求b和c的值。 分析:当x=0时, ,有c>0; 又由 得 ;所以 ,c<5 若c=1,则0<b<6且b2 20,得b=5;若c=2,则0<b<7且b2 40,无整数解;

(三)联想二次函数 例7.已知b,c为整数,方程 的两根都大于-1且小于0,求b和c的值。 分析:当x=0时, ,有c>0; 又由 得 ;所以 ,c<5 若c=1,则0<b<6且b2 20,得b=5;若c=2,则0<b<7且b2 40,无整数解; 若c=3,则0<b<8且b2 60,无整数解;若c=4,则0<b<9且b2 80,无整数解;

(四)变更主元法 例8.试求所有这样的正整数a,使得方程 至少有一个整数解。 , ,

(四)变更主元法 例8.试求所有这样的正整数a,使得方程 至少有一个整数解。 分析: , ; ,

(四)变更主元法 例8.试求所有这样的正整数a,使得方程 至少有一个整数解。 分析: ,因为a是正整数,则 , ; ,

(四)变更主元法 例8.试求所有这样的正整数a,使得方程 至少有一个整数解。 分析: ,因为a是正整数,则 , ; , 解得

(四)变更主元法 例8.试求所有这样的正整数a,使得方程 至少有一个整数解。 分析: ,因为a是正整数,则 解得 故 ; , 解得 故 进一步求得a=1,3,6,10

(五)数形结合 的最大整数根为 例9.以关于m的方程 直径作⊙O, P为⊙O外一点,过P作切线PA和割线PBC,如图,A为切点,这时发现PA、PB、PC都是整数,且PB、BC都不是合数, 求 的值。 .

直径作⊙O, P为⊙O外一点,过P作切线PA和割线PBC,如图,A为切点,这时发现PA、PB、PC都是整数,且PB、BC都不是合数, 例9.以关于m的方程 的最大整数根为 直径作⊙O, P为⊙O外一点,过P作切线PA和割线PBC,如图,A为切点,这时发现PA、PB、PC都是整数,且PB、BC都不是合数, 的值。 求 分析:设设方程的两个质数根为m1,m2,则 ,

直径作⊙O, P为⊙O外一点,过P作切线PA和割线PBC,如图,A为切点,这时发现PA、PB、PC都是整数,且PB、BC都不是合数, 例9.以关于m的方程 的最大整数根为 直径作⊙O, P为⊙O外一点,过P作切线PA和割线PBC,如图,A为切点,这时发现PA、PB、PC都是整数,且PB、BC都不是合数, 的值。 求 分析:设设方程的两个质数根为m1,m2,则 消去k得 ,整理得 , . ,

直径作⊙O, P为⊙O外一点,过P作切线PA和割线PBC,如图,A为切点,这时发现PA、PB、PC都是整数,且PB、BC都不是合数, 例9.以关于m的方程 的最大整数根为 直径作⊙O, P为⊙O外一点,过P作切线PA和割线PBC,如图,A为切点,这时发现PA、PB、PC都是整数,且PB、BC都不是合数, 的值。 求 分析:设设方程的两个质数根为m1,m2,则 消去k得 ,整理得 , . 因为⊙O的直径是方程的最大整数根,所以m的最大值为4, ,

直径作⊙O, P为⊙O外一点,过P作切线PA和割线PBC,如图,A为切点,这时发现PA、PB、PC都是整数,且PB、BC都不是合数, 例9.以关于m的方程 的最大整数根为 直径作⊙O, P为⊙O外一点,过P作切线PA和割线PBC,如图,A为切点,这时发现PA、PB、PC都是整数,且PB、BC都不是合数, 的值。 求 分析:设设方程的两个质数根为m1,m2,则 消去k得 ,整理得 , . 因为⊙O的直径是方程的最大整数根,所以m的最大值为4, , 设PA=x,PB=y,BC=z,则x、y、z都是正整数,

直径作⊙O, P为⊙O外一点,过P作切线PA和割线PBC,如图,A为切点,这时发现PA、PB、PC都是整数,且PB、BC都不是合数, 例9.以关于m的方程 的最大整数根为 直径作⊙O, P为⊙O外一点,过P作切线PA和割线PBC,如图,A为切点,这时发现PA、PB、PC都是整数,且PB、BC都不是合数, 的值。 求 分析:设设方程的两个质数根为m1,m2,则 消去k得 ,整理得 , . 因为⊙O的直径是方程的最大整数根,所以m的最大值为4, , 设PA=x,PB=y,BC=z,则x、y、z都是正整数,故z=BC 故z=3,2,1.

直径作⊙O, P为⊙O外一点,过P作切线PA和割线PBC,如图,A为切点,这时发现PA、PB、PC都是整数,且PB、BC都不是合数, 例9.以关于m的方程 的最大整数根为 直径作⊙O, P为⊙O外一点,过P作切线PA和割线PBC,如图,A为切点,这时发现PA、PB、PC都是整数,且PB、BC都不是合数, 的值。 求 分析:设设方程的两个质数根为m1,m2,则 消去k得 ,整理得 , . 因为⊙O的直径是方程的最大整数根,所以m的最大值为4, , 设PA=x,PB=y,BC=z,则x、y、z都是正整数,故z=BC 故z=3,2,1. 当z=3时,

直径作⊙O, P为⊙O外一点,过P作切线PA和割线PBC,如图,A为切点,这时发现PA、PB、PC都是整数,且PB、BC都不是合数, 例9.以关于m的方程 的最大整数根为 直径作⊙O, P为⊙O外一点,过P作切线PA和割线PBC,如图,A为切点,这时发现PA、PB、PC都是整数,且PB、BC都不是合数, 的值。 求 分析:设设方程的两个质数根为m1,m2,则 消去k得 ,整理得 , . 因为⊙O的直径是方程的最大整数根,所以m的最大值为4, , 设PA=x,PB=y,BC=z,则x、y、z都是正整数,故z=BC 故z=3,2,1. 当z=3时, ,所以

直径作⊙O, P为⊙O外一点,过P作切线PA和割线PBC,如图,A为切点,这时发现PA、PB、PC都是整数,且PB、BC都不是合数, 例9.以关于m的方程 的最大整数根为 直径作⊙O, P为⊙O外一点,过P作切线PA和割线PBC,如图,A为切点,这时发现PA、PB、PC都是整数,且PB、BC都不是合数, 的值。 求 分析:设设方程的两个质数根为m1,m2,则 消去k得 ,整理得 , . 因为⊙O的直径是方程的最大整数根,所以m的最大值为4, , 设PA=x,PB=y,BC=z,则x、y、z都是正整数,故z=BC 故z=3,2,1. 当z=3时, ,所以 可得适合题意的解为

直径作⊙O, P为⊙O外一点,过P作切线PA和割线PBC,如图,A为切点,这时发现PA、PB、PC都是整数,且PB、BC都不是合数, 例9.以关于m的方程 的最大整数根为 直径作⊙O, P为⊙O外一点,过P作切线PA和割线PBC,如图,A为切点,这时发现PA、PB、PC都是整数,且PB、BC都不是合数, 的值。 求 分析:设设方程的两个质数根为m1,m2,则 消去k得 ,整理得 , . 因为⊙O的直径是方程的最大整数根,所以m的最大值为4, , 设PA=x,PB=y,BC=z,则x、y、z都是正整数,故z=BC 故z=3,2,1. 当z=3时, ,所以 可得适合题意的解为 当z=1和z=2时,不合题意。 所以

(六)其他类型 例10.求关于x的二次方程 有整数根的所有整数a.

(六)其他类型 例10.求关于x的二次方程 有整数根的所有整数a. 分析:(1)当a=-1时,-2x-2-6=0,此时x=-4 , ,

(六)其他类型 例10.求关于x的二次方程 有整数根的所有整数a. 分析:(1)当a=-1时,-2x-2-6=0,此时x=-4

(六)其他类型 例10.求关于x的二次方程 有整数根的所有整数a. 分析:(1)当a=-1时,-2x-2-6=0,此时x=-4

(六)其他类型 例10.求关于x的二次方程 有整数根的所有整数a. 分析:(1)当a=-1时,-2x-2-6=0,此时x=-4

(六)其他类型 例10.求关于x的二次方程 有整数根的所有整数a. 分析:(1)当a=-1时,-2x-2-6=0,此时x=-4

(六)其他类型 例10.求关于x的二次方程 有整数根的所有整数a. 分析:(1)当a=-1时,-2x-2-6=0,此时x=-4

(六)其他类型 例10.求关于x的二次方程 有整数根的所有整数a. 分析:(1)当a=-1时,-2x-2-6=0,此时x=-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