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的處理與分析 單擺實驗 氣墊軌道實驗 轉動實驗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青少年儿童常见伤害的预防. 伤害的定义 伤害是指各种物理性、化学性或生物性 事件而导致人体发生暂时或永久性损 伤、死亡和残疾的一类疾病的总称。
Advertisements

工職數學 第四冊 第一章 導 數 1 - 1 函數的極限與連續 1 - 2 導數及其基本性質 1 - 3 微分公式 1 - 4 高階導函數.
不定積分 不定積分的概念 不定積分的定義 16 不定積分的概念 16.1 不定積分的概念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積分公式。
家中蟲蟲大作戰 !!- 果蠅篇 傳播二 賴梵于. 為什麼會想要做果蠅 ??? 消滅蟲蟲 …… 1. 甲基丁香油 ( 一種專門誘殺果蠅的藥 ) 2. 明星花露水 3. 稀釋醋酸加上洗碗精.
2-1 極限的概念 2-2 無窮等比級數 2-3 多項式函數的導數導函數 2-4 微分公式 2-5 微分的應用 2-6 積分的概念與反導函數 信樺文化.
自由落體運動:主題 一、自由落體( Freely Falling Body ) 二、一維自由落體運動的特性 範例 1 自由落體( v 0 =0 ) 範例 2 自由落體的函數圖 範例 3 鉛直上拋 範例 4 自由落體運動公式.
擺的等時性與應用 擺:一種可用以展現多種力學現象的簡單實驗裝置。
西方行政学说史 导论:西方行政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教育概論 幼一甲 第四小組 1.林瑞敏 2.許曉文 20.張舒婷 21.陳香如.
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 相關概念介紹 南區國稅局 新營分局 林俊標 各位學員大家好:
岩層中的奧秘與寶藏.
圓的一般式 內容說明: 由圓的標準式展出圓的一般式.
圓的一般式 內容說明: 由圓的標準式展出圓的一般式.
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 高中科學培訓計畫 蘋果與月亮 劉源俊 96年5月5日.
石牌金頭腦 概數篇(可複選)加油哦!.
學 號:997I0010、997I0024 組 員:洪韋鈴、王婷婷 日 期: 指導老師:王立杰 老師
數 據 分 析 林煜家 魏韶寬 陳思羽 邱振源.
認識倍數(一) 設計者:建功國小 盧建宏.
公司法(六) 股份有限公司 1.
申請土地徵收注意事項 內政部地政司 邱于蓉.
第二节 系统的基本特性分析.
實驗計畫資料分析作業解答 何正斌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
全威圖書有限公司 C0062.
第六章 轉動 6-1 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6-2 純滾動 6-3 力矩和轉動 6-4 角動量和角動量守恆定律.
實驗六 扭 擺 Torsion Pendulum
力只與位置有關的運動方程式.
實驗 3 複擺.
實驗7: 簡諧運動 (課本實驗9) 目的: 滑車受彈簧恢復力作用的簡諧運動(Simple Harmonic Motion- SHM )
全威圖書有限公司 C0062.
第 一 單 元 不定積分.
運動體軌跡和相關物理量測量(含牛頓第二運動定律驗證)
功與能量的轉換 當外力對物體作功時, 會增加物體的位能或動能 功: 重力位能: 動能:
物理實驗水火箭活動 水火箭製作.
7.1 圓周運動的簡介 圓周軌道上的汽車 描述圓周運動 向心加速度 進度評估 第 2 冊 單元 7.1 圓周運動的簡介.
虎克定律與簡諧運動 教師:鄒春旺 日期:2007/10/8
----直線運動 應用力學by志伯 ----直線運動
Ch2多項式函數 2-2 多項式的運算與應用 影音錄製:陳清海老師 資料提供:龍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Ch2多項式函數 2-2 多項式的運算與應用 影音錄製:陳清海老師 資料提供:龍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簡諧運動B---利用手機量測 實驗B:簡諧運動 B1:測量彈簧彈性係數 B2:震幅與週期的關係 B3:質量與週期的關係
網頁資料知多少? 事 實 ? 謠言?.
長虹虹頂新建工程 中鹿營造/ 宏林營造廠- 聯合承攬
設計橋樑/結構與強度 材料: 20根吸管,1m膠帶 橋長: 25cm 除兩端之外不能用橋墩
單擺實驗和氣墊軌道實驗 邱韻如(2002):以認知衝突的教學策略營造問答互動的討論情境:大一普物『單擺實驗』的教學實務探討,發表於第18屆科學教育研討會(2002/12/13) 邱韻如(2005):在大一普物實驗課程中激發學生溝通討論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單擺實驗及氣墊軌道實驗為例,發表於2005物理教學示範研討會,國立中山大學主辦.
學習內容 概說 損失函數 雜音:造成品質變異的原因 訊號雜音比 直交表 回應表與回應圖 田口方法.
1-2 速度與速率:主題 一、運動快慢的描述:速度與速率 二、函數圖:x-t圖、v-t圖 範例 1 平均速度與平均速率 範例 2 速度與速率
實用數學 長度單位的認識與換算.
位移與向量(Displacement and Vector)
九年级 上册 22.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第1课时).
95學年上學期高二物理 黃信健.
95學年上學期高二物理 黃信健.
97學年上學期高二物理 黃信健.
討論.
單擺實驗寫真.
博愛醫院鄧佩瓊紀念中學 音程.
實驗9:簡諧運動 Simple Harmonic Motion (SHM)
1-1 二元一次式運算.
( )下列何者正確? (A) 7< <8 (B) 72< <82 (C) 7< <8 (D) 72< <82 C 答 錯 對.
2 滾動、力矩角、動量.
1-4 和角公式與差角公式 差角公式與和角公式 1 倍角公式 2 半角公式 和角公式與差角公式 page.1/23.
2-1波的傳播 安南國中 李蕙珍 製作.
3.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速度與加速度(Velocity and Acceleration)
2.1 试验: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氣墊軌道實驗 轉動實驗 數據的處理與分析 單擺實驗
數據的處理與分析 單擺實驗 氣墊軌道實驗 轉動實驗
班 級: 通訊三甲 學 號: B 學 生: 楊 穎 穆 老 師: 田 慶 誠
第一章 狹義相對論.
轉動實驗(I):轉動慣量 誰是誰?m, r, I 角加速度α的測量 轉動慣量的測量 轉動慣量的計算~平行軸定理.
一維變速度運動中 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的迷思
實驗的目的 單擺實驗 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的迷思 氣墊軌道實驗 2005年10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數據的處理與分析 單擺實驗 氣墊軌道實驗 轉動實驗 實驗討論 數據的處理與分析 單擺實驗 氣墊軌道實驗 轉動實驗

單擺實驗 你從實驗A(等時性)裡學到了什麼? 線怎麼綁? 擺長要從哪量到哪? 擺角要怎麼固定? 沒有量角器,怎麼量擺角? 光電計時器的使用 擺角太大會怎樣?一定要小於 5 度? 你的單擺有等時性嗎? 伽利略是怎麼發現單擺的等時性?

單擺 simple pendulum 什麼是理想的單擺? 為什麼擺長要量到重心(質心)? 質心和重心的差別? 擺角太大會怎樣?一定要小於 5 度嗎? 擺錘的大小及質量會不會影響週期?★★ 單擺公式是怎麼導出來的? 大角度的公式是怎麼導出來的? 實驗A需不需要用到大角度公式?

擺錘的大小及質量對週期有什麼影響? 當擺錘的大小和質量要考慮時,這個擺就不是單擺 (simple pendulum),而是複擺 (physical pendulum)了。 複擺在小角度的振動時的頻率為 (1) (L是擺長,要量到擺的重心;m是擺的質量,I 是轉動慣量) 若擺錘是個實心的圓球,質量m,半徑 r 由(2)式可以知道, 的週期和擺錘的大小是有關係的,但和質量無關。

單擺 simple pendulum 單擺與圓周運動 單擺算不算是一種圓周運動? 單擺運動和圓周運動有什麼相似處? 單擺與錐擺 單擺運動和錐擺有什麼相似處?有什麼相異處? 單擺與簡諧運動 單擺是簡諧運動嗎?為什麼? 單擺與複擺(physical pendulum) 單擺和複擺有什麼相似處?有什麼相異處?

單擺 simple pendulum(大角度) T-Θ 的關係: T-Θ 的關係: 做 T-Θ 的關係圖,以最小平方法找出函數 y = ax2 + bx + c 的係數(Excel趨勢線,選多項式,2次),將所得的結果與理論比較,並討論之。(想一想,a, b, c所代表的物理意義各為何?) 還可以怎麼分析? 定義 以 E 對Θ作圖, 說明 的適用範圍,並解釋此圖之意義。 注意,Θ 的單位是徑度,但作圖時請用角度(為什麼?)

單擺 simple pendulum(數據分析) 一維數據的處理 常態分佈的意義 標準偏差的意義 精密度和準確度 二維數據的處理 最小平方法(線性),求截距、斜率、相關係數 最小平方法(多項式及其他) 誤差的種類與來源 哪些誤差會造成哪些影響? 連續擺動很多次再求平均,是不是比較好?

氣墊軌道實驗 加速度a的測量(設計方法) F = ma實驗 斜面實驗 碰撞實驗 (還可以作什麼實驗?) 從這個實驗中,你學到了什麼?

氣墊軌道實驗(F=ma) 從這個實驗中,你學到了什麼?☆ 設計實驗:加速度的測量★★ 速度的觀念★★ ★★大牌子和小牌子的不同 『F當橫軸 a當縱軸』和『 a當橫軸 F當縱軸』的比較(相關係數) 實驗過程中,總質量要固定,為什麼總質量是滑車加砝碼?

氣墊軌道實驗 (斜面實驗) 30度竟然這麼大! 斜面的角度怎麼量? 滑車要用大牌還是小牌? 伽利略作斜面實驗的目的何在? 他怎麼去除斜面的摩擦力?怎麼計時?

氣墊軌道實驗 (F = ma)測量加速度的方法 利用等加速度公式及光電計時器功能,設計測量加速度的方法 『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的迷思 那個方法比較好?怎麼比? 不同的方法作出來的實驗結果,精密度和準確度就會不相同。

轉動實驗(I) 誰是誰?m, r, I 轉動慣量的測量 轉動慣量的計算~平行軸定理

轉動實驗(II)角動量 溜滑梯(純滾+水平拋射) 線動量與角動量 角動量守恆

第二部分的討論:速度與加速度 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什麼時候會相同?) 加速度 a 的測量(討論6種方法) 速度和速率(為什麼要這樣定義?) 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什麼時候會相同?)

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 斜面實驗 彈簧實驗 氣墊軌道實驗 A B C D E 滑車 m d S2 光電閘 1 光電閘 2 光電閘 3 S1

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 m 滑車 d S 光電閘 1 光電閘2 氣墊軌道實驗 滑車 m d S2 光電閘 1 光電閘 2 光電閘 3 S1

氣墊軌道實驗 (加速度a的測量)方法 1 光電閘1到2的距離 S,控制使得滑車初速為 0 用功能 3 可測得滑車通過 S 所花的時間是 t 由 S= v0 t + (1/2) a t 2且令 v0 = 0 可推得: 只用光電閘1,控制使得滑車初速為 0 用功能 6 可測得滑車通過光電閘1 所花的時間是 t m 滑車 d S 光電閘 1 光電閘2 由 d = v0 t + (1/2) a t 2且 v0 = 0 可推得:

氣墊軌道實驗 (加速度a的測量)方法 2 光電閘1到2的距離S1,光電閘1到3的距離S2 用功能 3 可測得滑車通過S1所花的時間是 t1,通過S2所花的時間是 t2。 令滑車通過光電閘1 的瞬時速度為 v0 由 S1= v0 t1 + (1/2)a t12 (1) S2= v0 t2 + (1/2)a t22 (2) 消去 v0 可得: 或 滑車 m d S2 光電閘 1 光電閘 2 光電閘 3 S1

氣墊軌道實驗 (加速度a的測量)方法 3 方法A:由 v22= v12+ 2 a S可推得: 方法B:由 v2= v1+ a t 可推得: 光電閘1到2的距離 S1,光電閘2到3的距離 S2 用功能 3 可測得滑車通過S1所花的時間是 t1,通過S2所花的時間是 t2。 滑車通過S1的平均速度是v1= S1 / t1,通過S2的平均速度是v2= S2 / t2 方法A:由 v22= v12+ 2 a S可推得: 方法B:由 v2= v1+ a t 可推得: 滑車 m d S2 光電閘 1 光電閘 2 光電閘 3 S1 方法對不對?

氣墊軌道實驗 (加速度a的測量)方法 3A 光電閘1到2的距離S1,光電閘2到3的距離S2 用功能 3 可測得滑車通過S1所花的時間是 t1,通過S2所花的時間是 t2。 滑車通過S1的平均速度是v1= S1 / t1,通過S2的平均速度是v2= S2 / t2 方法A:由 v22= v12+ 2 a S可推得: 平均速度 v1是不是滑車開到光電閘1和2的中間時的速度? 平均速度 v2是不是滑車開到光電閘2和3的中間時的速度? 滑車 m d S2 光電閘 1 光電閘 2 光電閘 3 S1

氣墊軌道實驗 (加速度a的測量)方法 4 用功能 6 可測得滑車通過光電閘1所花的時間是 t1,通過光電閘2所花的時間是 t2 滑車通過光電閘 1的速度v1= d / t1,通過光電閘 2的速度v2= d/ t2 由 v22= v12+ 2 a S可推得: 這樣對不對? S 光電閘 1 光電閘2 滑車 m d

氣墊軌道實驗 (加速度a的測量)方法 4 用功能 6 可測得滑車通過光電閘1所花的時間是 t1,通過光電閘2所花的時間是 t2 滑車通過光電閘 1的速度v1= d / t1,通過光電閘 2的速度v2= d/ t2 換成小牌! 由 v22= v12+ 2 a S可推得: S 光電閘 1 光電閘2 滑車 m d

氣墊軌道實驗 (加速度a的測量)方法 5 用功能 6 可測得滑車通過光電閘1所花的時間是 t1,通過光電閘2所花的時間是 t2;進入光電閘1到離開光電閘2的時距是 t12 滑車通過光電閘 1的速度v1= d / t1,通過光電閘 2的速度v2= d/ t2 由 v2 = v1+ a t 可推得: 這樣對不對? S 光電閘 1 光電閘2 滑車 m d

氣墊軌道實驗 (加速度a的測量)方法 5 用功能 6 可測得滑車通過光電閘1所花的時間是 t1,通過光電閘2所花的時間是 t2;進入光電閘1到離開光電閘2的時距是 t12 滑車通過光電閘 1的瞬時速度v1= d / t1,通過光電閘 2的瞬時速度v2= d/ t2 換成小牌! t12要修正 由 v2 = v1+ a t 可推得: S 光電閘 1 光電閘2 滑車 m d

氣墊軌道實驗 (加速度a的測量)方法 6 令二個光電閘的距離 S 剛好等於滑車大牌的寬度d,滑車由靜止出發 用功能 6 可測得滑車通過光電閘 1,從車頭進到車尾出所花的時間是 t1; 滑車通過光電閘 2,從車頭進到車尾出所花的時間是 t2 令滑車車頭到達光電閘1時的速度為v0,車尾剛離開光電閘1時的速度為v1 ,因此 d = v0t1 + (1/2)a t12………..(1) 此時滑車正好要進入光電閘 2,因此車頭到達光電閘2時的速度為 v1 ,從車頭進到車尾出共前進距離d 因此 d = v1t2 + (1/2)a t22……..(2) 加上 v1= v0+ at1…(3) S 滑車 m d 光電閘 1 光電閘2

氣墊軌道實驗 (加速度a的測量)方法 6 d = v0t1 + (1/2)a t12………..(1) v1= v0+ a t 1 ……………….(3) (3)代入(2)可得: d = (v0+ a t1) t22 + (1/2)a t22 ……..(2’) 由(2’)和(1),消去v0,可得 S 滑車 m d 光電閘 1 光電閘2

哪一種比較好? 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 氣墊軌道實驗 d S d S2 S1 m 滑車 光電閘 1 光電閘2 滑車 光電閘 1 光電閘 2 光電閘 3 S1

The End Any Ques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