绦 虫 一、共同特点: 二、寄生人体的绦虫分两个目:圆叶目和假叶目。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吸虫纲吸虫纲. 1 、单殖亚纲 体外寄生 不更换宿主 固着器在体后端, 为锚或小 钩 吸虫纲的分类 三代虫指环虫.
Advertisements

主讲人:张 忠 博士 人体寄生虫学 Human Parasitology 病原学教研室 Tel:
管好你的嘴巴 日常 饮食 中 的 寄 生 虫. 蛇肉 蛙肉 螺肉 小龙虾 生鱼片 菱角 以下几种食物, 你常吃吗 ? 青蛙 蛇 螺 小龙虾 三文鱼 菱角.
猪病防治 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学习目标 1. 掌握急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2. 掌握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毛首鞭形线虫 ( Trichuris trichiura Linnaeus , 1771 ). 毛首鞭形线虫 ,呈世界性分布。 成虫寄生于人体盲肠,可引鞭虫病 ( trichuriasis )。本病是世界上分布 最为广泛的蠕虫病之一,与蛔虫病、 钩虫病都是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在 我国距今二千一百多年前的西汉古尸.
第六章 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
第六章 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
肠绦虫病 主讲人 谢青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瑞金医院感染科.
寄生虫病.
8岁的梁姓男孩在其家长的陪同下到广州市中山医学院附属一院急诊科求医,一年前,男孩发现右眼的下缘突然肿了起来,肿处表面不红,无痛感,也不影响视力。他的家长带他到当地眼科医院就诊,被诊断为炎症性肿块,但经过治疗仍未见好转。男孩在中山一院进行了手术治疗后,从肿处取出一个直径约6毫米的包囊,竟从其眼眶中发现了一条小小的寄生虫!
并殖吸虫(肺吸虫) 裂体吸虫(血吸虫).
授课课题:细粒棘球绦虫 欢迎大家留下宝贵意见 授课教师:王卫东 课程:人体寄生虫学 听课班级:2003级护理专科2班
蠕形住肠线虫 (Enterobius vermicularis )
血吸虫.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病理学.
临床寄生虫学和寄生虫学检验 Clinical parasitology And laboratory
吸 虫 TREMATODA Dept. of Human Parasitology,
绦虫 1、虫体背腹扁平,带状,分节。 2、雌雄同体(每节均具有♀、♂生殖 器官) 3、缺乏体腔与消化道。
吸虫形态学观察 肝吸虫、血吸虫生活史 肝吸虫、血吸虫、肺吸虫、姜片吸虫虫卵、幼虫、成虫及中间宿主.
第七节 棘球蚴病  是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在人和各种家畜,如羊、牛、骆驼和猪等的肝、肺等处,而引起的一类寄生虫病。
寄生虫感染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天津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
Taenia saginata Gozez,1782
绦 虫 病 概述 病因及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预防.
第三十八绦虫.

绦虫 绦虫概论 绦虫(带虫,tapeworm) 属于扁形动物门 均营寄生生活.
第五节 猪囊尾蚴病 是由钩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于猪的肌肉和其他器官中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又称猪囊虫病。本病在世界各国均有发生。
老年脑内囊性病变 影像学鉴别诊断 ——病例分析 脑外科 东潇博 2015年4月7日.
绦虫 cestoda Department of Human Parasitology,
生殖细胞.
植物学 第四章 苔藓植物 第三节、藓 纲 一、藓纲的一般特征
棘球蚴病的流行危害 及防控技术 朱兴全 博士、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动物抗寄生虫药物研究及应用 张继瑜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二、骨髓和血细胞发生(概述) 出生前造血器官 卵黄囊 肝 脾 骨髓 出生后造血器官 骨髓 ——红、粒、单、血小板 淋巴器官 ——淋巴细胞
第十二章 线虫 第一节 概论 一、形态 1、成虫圆柱形,不分节,两侧对称,雌雄异体。
动物主要寄生虫及其检验 宁长申 二00七年八月六日.
医学寄生虫总论 (三).
毛首鞭形线虫 医检1301班 王春嫔 医检1301班 王春嫔
第六章 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
第四节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 和美洲板口线虫 钩虫(hookworm)是钩口科线虫 的统称,在寄生人体消化道的线虫中,
曼氏迭宫绦虫 Spirometra mansoni (Joyeux et Houdemer, 1928)
线虫内容复习 概念:宿主(终宿主、中间宿主、保虫宿主、转续宿主)、迁延移行、夜现周期性 问答: 蛔虫病流行广的原因? 钩虫造成贫血的原因?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绦虫纲概述 (Class Cestoda) 绦虫 (cestode) 或称带虫 (tapeworm), 属于扁形动物门的绦虫纲
吸虫(trematode) 扁形动物门 Phylum Platyhelminthes 吸虫纲 Class Trematoda
临床寄生虫学和寄生虫学检验 Clinical parasitology And laboratory
囊尾蚴病 主讲人 谢青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瑞金医院感染科.
Introduction of Cestodes(Tapeworms)
五、 歧腔科吸虫病 (一)歧腔吸虫病(甲) 歧腔吸虫病是由歧腔科(Dicrocoeliidae),歧腔(双腔)属(Dicrocoelium)的矛形歧腔吸虫(Dicrocoelium Lanceatum),也称枝歧腔吸虫(D.dendriticum)和中华歧腔吸虫(D.chinensis)寄生于反刍动物牛、羊、鹿和骆驼的肝脏胆管和胆囊内所引起,偶尔也见于人体。在我国的西北诸省、区和内蒙古等地分布广泛,危害较严重。
第三章 绦虫病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犬复孔绦虫病 第三节 线中绦虫病 第四节 细粒棘球绦虫病 第五节 其它带绦虫病
实验三 带绦虫卵 牛带绦虫孕节 猪带绦虫孕节 牛、猪带绦虫头节 微小膜壳绦虫卵 旋毛虫囊包幼虫 班氏微丝蚴 其它线虫.
临床寄生虫学和寄生虫学检验 Clinical parasitology And laboratory
吸虫概论 扁形动物门------吸虫纲 吸虫的形态特点 大多数背腹扁平、两侧对称,叶状或舌状 有吸盘 无体腔 雌雄同体(血吸虫除外)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蠕形住肠线虫 Enterobius vermicularis
第五篇 医学蠕虫 Medical helminthology 安春丽 讲稿.
人体寄生虫学 Human Parasitology
第四节 寄生虫病的特点 1. 寄生虫感染与带虫者: 感染阶段: 寄生虫感染 : 带虫者: 寄生虫病 : 2. 慢性感染与隐性感染 慢性感染
第二节 矛形双腔吸虫病 本病是由矛形双腔吸虫寄生于牛、羊、骆驼、鹿等的肝脏胆管和胆囊内引起的一种肝脏
第十六节 结肠小袋纤毛虫 纤毛虫多为营自生生活的单细胞动物,少数可寄生于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消化道内成为专性寄生虫。大多数纤毛虫在生活史的各个阶段都有纤毛,以纤毛作为运动细胞器。与医学有关的仅有结肠小袋纤毛虫。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and Parasitology, SSMU
囊虫病 Cysticercosis.
崇德小学照片 4.种类繁多的动物 桐乡市崇德小学 陈梅娟.
第一节 寄生现象与寄生虫病 一、寄生现象 共栖: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
钩虫与旋毛虫.
第八节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绦 虫 一、共同特点: 二、寄生人体的绦虫分两个目:圆叶目和假叶目。 绦 虫 一、共同特点: 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如带状,大多分节无口和消化道。具吸盘或吸槽。雌雄同体。成虫寄生在脊椎动物的消化道中,生活史需1~2个中间宿主,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的时期称为中绦期(metacestode),各种绦虫的中绦期结构和名称不同。 二、寄生人体的绦虫分两个目:圆叶目和假叶目。

曼氏迭宫绦虫 Spirometra mansoni 是假叶目绦虫的代表虫种 一、形态结构: 1 成虫: 头节细小,背腹各具一纵行吸槽。紧接着是 颈部,链体分幼节,成节和孕节。孕节子宫内充满虫卵,其它生殖器宫不消失,因而与成节不易区别。 2 虫卵: 浅灰褐色,橄榄形,两端稍尖,卵壳较薄,有卵盖, 卵内含有一个卵细胞和多个卵黄细胞。

3、裂头蚴: 白色,虫体带状,与成虫相似,头节稍大,中央有一凹陷。不分节,具有横纹。活动伸缩能力很强。

二、生活史: 成虫 虫卵 钩球蚴 裂头蚴 原尾蚴 1 成虫寄生部位 2 第一、二中间宿主,终宿主,转续宿主 3 感染阶段 4 感染途径

三、致病: 1 成虫 2 裂头蚴:①皮下裂头蚴病 5 裂头蚴病的感染方式 ①以生蛙肉敷贴创口:裂头蚴侵入皮下、眼,引起裂头蚴病。 ②经口感染:食入生的或未熟的蛇肉、蛙肉。 ③喝生水或游泳不慎喝入剑水蚤。 三、致病: 1 成虫 2 裂头蚴:①皮下裂头蚴病    ②眼裂头蚴病     ③口腔额面部裂头蚴病    ④脑及椎管内裂头蚴病及     ⑤内脏裂头蚴病。

四、诊断 五、流行 六、防治

链状带绦虫 Taenia solium 一、形态结构: 又名猪肉绦虫 1、成虫

近球形,卵壳很薄,内为胚膜,胚膜厚,呈黄褐色,具有放射状条纹,内含六钩蚴。虫卵自孕节散出时,卵壳多已脱落。 2、虫卵: 近球形,卵壳很薄,内为胚膜,胚膜厚,呈黄褐色,具有放射状条纹,内含六钩蚴。虫卵自孕节散出时,卵壳多已脱落。

三 致病: 1 成虫寄生部位 2 中间宿主,终宿主,保虫宿主 3 感染阶段 4 感染途径 5 感染方式 1、成虫 2、囊尾蚴 1)自体内感染 1 成虫寄生部位 2 中间宿主,终宿主,保虫宿主 3 感染阶段 4 感染途径 5 感染方式 三 致病: 1、成虫 2、囊尾蚴 1)自体内感染 2)自体外感染 3)异体感染

3、囊尾蚴: 乳白色,椭圆形,半透明,囊内充满液体。外有囊壁,囊壁上可见一白色小点,是向内翻转的头节。

二、生活史: 囊虫病 成虫 虫卵 六钩蚴 囊尾蚴 1 成虫寄生部位 2 中间宿主,终宿主 3 感染阶段 4 感染途径和方式

三、致病: 1、成虫 ①自体内感染 2、囊尾蚴 a 人体感染虫卵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②自体外感染 ③ 异体感染 b 按寄生部位分为以下各种类型 1)皮下及肌肉囊尾蚴病 2)脑囊尾蚴病 3)眼囊尾蚴病

四 诊断: 五 流行和防治

肥胖带绦虫 Taenia saginata 牛带绦虫的形态与猪带绦虫基本相似,但虫体较大,节片厚,不透明,组成链体的节片数较多,约1000-2000片,体长4-8m。 头节方形,有四个吸盘,头节上无小钩。 成节近乎方形,内部构造与猪带绦虫的基本相似,卵巢只分2叶。 孕节窄长,子宫分支数较多,常在15支以上,排列比较规则。 囊尾蚴不寄生人体。

细粒棘球绦虫 Echinococcus granulosus 棘球绦虫成虫寄生于犬、狼等食肉动物的小肠。幼虫寄生于人与羊、牛、骆驼等动物,引起棘球蚴病(或称包虫病) 一、形态结构: 1、成虫: 体小,由头节、颈节和链体组成。具有顶突及4个吸 盘;顶突上有大小两圈小钩。链体包括幼节、成节及孕节各l节。 2、虫卵: 与带绦虫卵相似

3.棘球蚴   为圆形或近圆形的囊状体,囊内充满棘球蚴液(囊液),无色透明。囊壁分二层:外层为角皮层,内层为胚层(生发层)。胚层向内长出许多原头节和生发囊,生发囊仅有一层胚层,内含多个原头节。原头节、生发囊及胚层脱落的碎片可进一步发育,形成子囊;子囊内又可长出原头节、生发囊及孙囊。从胚层上脱落的原头节、生发囊和小的子囊,漂浮在囊液中,称为棘球蚴砂。

二、生活史: 棘球蚴 成虫 虫卵 六钩蚴 1 寄生部位 2 中间宿主,终宿主 3 感染阶段 4 感染途径

棘球蚴可寄生于人体各部位,棘球蚴病常发部位为肝,其次为肺,此外,在腹腔、脾、肾、女性盆腔、骨、脑、胸腔、肌肉、皮下等处也可被寄生。 三、致病:   棘球蚴可寄生于人体各部位,棘球蚴病常发部位为肝,其次为肺,此外,在腹腔、脾、肾、女性盆腔、骨、脑、胸腔、肌肉、皮下等处也可被寄生。   1 占位性病变 2 过敏性反应 四、诊断: 五、流行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