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二 冲 裁 一 基础知识 二 开瓶起子冲裁工艺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一、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二、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三、 小结及作业 §6.2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Advertisement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二、 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一、 微分的定义 2.3 微 分.
第二节 换元积分法 一、第一类换元积分 法(凑微分法) 二、第二类换元积分法. 问题 解决方法 利用复合函数,设置中间变量. 过程令 一、第一类换元积分法(凑微分法)
全微分 教学目的:全微分的有关概念和意义 教学重点:全微分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全微分应用于近似计算.
《解析几何》 -Chapter 3 §7 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
第四章 空间力系 §4-1空间汇交力系.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碰撞分类 一般情况碰撞 1 完全弹性碰撞 动量和机械能均守恒 2 非弹性碰撞 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常用冲床介绍.
第3章 冲压 成形工艺基础-冲压.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工艺改进提高生产效率 金属成型室 2013年5月 上海拖拉机内燃机有限公司.
拉延模导向设计 Guide Design.
模块三 U型弯曲模 哈职院模具教研室.
第一章 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 蓄能器 1 功用 (1)辅助动力源,短时大量供油 特点: 采用蓄能器辅助供油,可以减小泵的流量,电机的功率,降低系统的温升。
学习情境7 SMT元器件检验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第5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 基本要求 5.1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5.2 微积分基本公式 5.3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第六章 定积分 第一节 定积分的概念 第二节 微积分基本公式 第三节 定积分的积分法.
不确定度的传递与合成 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成型零件包括:型腔、型芯、镶块、成型杆和成型环等。
目录 一.DL图(工法)的设计 二.1/2DR(拉延模)的设计 三.2/2TR+PI+SEP(修边冲孔分离) 模具设计.
《冲模设计与案例分析》 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公开课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模具教研室.
2012年.
第4章 拉 深 本章内容: 拉深是基本冲压工序之一。
项目二 冲压模具简介.
ACD/ChemSketch软件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简单应用
地基附加应力之三——空间问题 分布荷载作用下的地基竖向附加应力计算 空间问题 基础底面形状, 即为荷载作用面 平面问题 荷载类型,
绘制圆与多边形 椭圆形 绘制椭圆形的方法是 drawOval(x ,y , width , height), 绘制实心椭圆形的方法是
数 控 技 术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 第四章 中级工工考零件的案例分析 1.中级工工考零件一 2.中级工工考零件二 3.中级工工考零件三.
应用实例 识别Ps & Pt ADTS 压力通道并校验 CPD8000 New MENSOR‘s ADTS: CPA8001.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杏坛中学 高二数学备课组.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从物理角度浅谈 集成电路 中的几个最小尺寸 赖凯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本科2001级.
专题二: 利用向量解决 平行与垂直问题.
第二十二章 曲面积分 §1 第一型曲面积分 §2 第二型曲面积分 §3 高斯公式与斯托克斯公式.
3.3 垂径定理 第2课时 垂径定理的逆定理.
第五节 对坐标的曲面积分 一、 对坐标的曲面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二、对坐标的曲面积分的计算法 三、两类曲面积分的联系.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复习: 若A(x1,y1,z1) , B(x2,y2,z2), 则 AB = OB - OA=(x2-x1 , y2-y1 , z2-z1)
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周期函数定义: 一般地,对于函数 (x),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使得当x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
3.1.2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1.了解空间向量夹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掌握空间向量数量积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第六节 一般公差 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GB/T1804-1992)
《工程制图基础》 第四讲 几何元素间的相对位置.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位移法 —— 例题 主讲教师:戴萍.
第4课时 绝对值.
第五章:凸轮机构 1、性能与分类 应用: 控制机构和轻载机械 分类 按凸轮形状分为 (a) 盘形凸轮机构 (b) 移动凸轮机构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新入职大学生入职培训 冷冲模具基础知识.
静定结构位移计算 ——应用 主讲教师:戴萍.
导 言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需求和供给.
轴对称在几何证明及计算中的应用(1) ———角平分线中的轴对称.
滤波减速器的体积优化 仵凡 Advanced Design Group.
第三章 原料的选配与混合.
项目七:槽的数控车削加工.
24.4弧长和扇形面积 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本底对汞原子第一激发能测量的影响 钱振宇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FVX1100介绍 法视特(上海)图像科技有限公司 施 俊.
3.3.2 两点间的距离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模块二 冲 裁 一 基础知识 二 开瓶起子冲裁工艺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模块二 冲 裁 本模块内容   冲裁是冷冲压最基本的工序之一。冲裁件可以是成品,也可以是半成品。冲裁还可以对已成形的工件进行再加工,如切边、切舌、冲孔等。 本模块介绍了开瓶起子的冲裁工艺和冲裁模设计。涵盖的冲裁工序的基本知识有:冲裁变形过程分析、冲裁件质量及影响因素、冲裁间隙确定、刃口尺寸计算原则和方法、排样设计、冲裁力与压力中心计算、冲裁工艺性分析与工艺方案制定、冲裁典型结构、零部件设计及模具标准应用、冲裁模设计方法与步骤等。

模块二 冲 裁 重点 1.冲裁变形规律及冲裁件质量影响因素; 2.刃口尺寸计算原则和方法; 3.冲裁工艺性分析与工艺方案制定; 模块二 冲 裁 重点 1.冲裁变形规律及冲裁件质量影响因素; 2.刃口尺寸计算原则和方法; 3.冲裁工艺性分析与工艺方案制定; 4.冲裁模典型结构及特点; 5.冲裁模结构设计及模具标准应用; 6.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模块二 冲 裁 难点 1.冲裁变形规律及冲裁件质量影响因素; 2.刃口尺寸计算原则和方法; 3.模具结构设计及模具标准应用; 模块二 冲 裁 难点 1.冲裁变形规律及冲裁件质量影响因素; 2.刃口尺寸计算原则和方法; 3.模具结构设计及模具标准应用; 4.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一 基础知识 (一)概述 冲裁:利用模具使板料沿着一定的轮廓形状产生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包括落料、冲孔、切断、修边、切舌、剖切等。 一 基础知识 (一)概述   冲裁:利用模具使板料沿着一定的轮廓形状产生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包括落料、冲孔、切断、修边、切舌、剖切等。   分类:普通冲裁、精密冲裁。 落料冲孔件

一 基础知识 (一)概述   落料:若使材料沿封闭曲线相互分离,封闭曲线以内的部分作为冲裁件时,称为落料;落料工序中使用的模具叫落料模。工件的尺寸由冲裁凹模尺寸决定。   冲孔:若使材料沿封闭曲线相互分离,封闭曲线以外的部分作为冲裁件时,则称为冲孔。 冲孔工序中使用的模具叫冲孔模。工件的尺寸由冲孔凸模尺寸决定。

一 基础知识 (二)冲裁变形过程 1 冲裁变形时板料变形区力态分析 四对力:凸、凹模间隙存在,产生弯矩。 冲裁时作用于版聊上的力 一 基础知识 (二)冲裁变形过程 1 冲裁变形时板料变形区力态分析   四对力:凸、凹模间隙存在,产生弯矩。 冲裁时作用于版聊上的力 1-凸模 2-板材 3-凹模

一 基础知识 (二)冲裁变形过程 2 冲裁变形过程 (1)弹性变形阶段 (2)塑性变形阶段 (3)断裂分离阶段 冲裁力-凸模行程曲线 一 基础知识 (二)冲裁变形过程 2 冲裁变形过程 (1)弹性变形阶段 (2)塑性变形阶段 (3)断裂分离阶段 冲裁力-凸模行程曲线 冲裁时板料的变形过程

一 基础知识 (二)冲裁变形过程 3 冲裁件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断面状况 垂直、光洁、毛刺小 尺寸精度 图纸规定的公差范围内 形状误差 一 基础知识 (二)冲裁变形过程 3 冲裁件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断面状况 垂直、光洁、毛刺小 尺寸精度 图纸规定的公差范围内 形状误差 外形满足图纸要求;表面平直,即拱弯小

一 基础知识 (二)冲裁变形过程 3 冲裁件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1)冲裁件断面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A.断面组成 一 基础知识 (二)冲裁变形过程 3 冲裁件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1)冲裁件断面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A.断面组成 圆角带a:刃口附近的材料产生弯曲和伸长变形。 光亮带b:塑性剪切变形。质量最好的区域。通常占全断面1/3─ 1/2 。 断裂带c:裂纹形成及扩展。 毛刺区d:间隙存在,裂纹产生不在刃尖,毛刺不可避免。此外,间隙不 正常、刃口不锋利,还会加大毛刺。

一 基础知识 (二)冲裁变形过程 3 冲裁件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B.模具间隙的影响

一 基础知识 (二)冲裁变形过程 3 冲裁件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B.模具间隙的影响 间隙小,出现二次剪裂,产生第二光亮带 一 基础知识 (二)冲裁变形过程 3 冲裁件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B.模具间隙的影响 间隙小,出现二次剪裂,产生第二光亮带 间隙大,出现二次拉裂,产生二个斜度 C.模具刃口状态的影响 当凸模刃口磨钝时,则会在落料件上端产生毛刺; 当凹模刃口磨钝时,则会在冲孔件的孔口下端产生毛刺; 当凸、凹模刃口同时磨钝时,则冲裁件上、下端都会产生毛刺。

一 基础知识 (二)冲裁变形过程 3 冲裁件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2)冲裁件尺寸精度及其影响因素 冲裁件的尺寸精度: 一 基础知识 (二)冲裁变形过程 3 冲裁件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2)冲裁件尺寸精度及其影响因素   冲裁件的尺寸精度:   指冲裁件的实际尺寸与图纸上基本尺寸之差。   该差值包括两方面的偏差:   一是冲裁件相对于凸模或凹模尺寸的偏差;   二是模具本身的制造偏差。   影响因素:   ①冲模的制造精度(零件加工和装配)   ②材料的性质   ③冲裁间隙

一 基础知识 (二)冲裁变形过程 3 冲裁件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3)冲裁件形状误差及其影响因素 翘曲: 一 基础知识 (二)冲裁变形过程 3 冲裁件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3)冲裁件形状误差及其影响因素   翘曲:   冲裁件呈曲面不平现象。它是由于间隙过大、弯矩增大、变形拉伸和弯曲成分增多而造成的,另外材料的各向异性和卷料未矫正也会产生翘曲。   扭曲:   冲裁件呈扭歪现象。它是由于材料的不平、间隙不均匀、凹模后角对材料摩擦不均匀等造成的。   变形:   由于坯料的边缘冲孔或孔距太小等原因,因胀形而产生的。

一 基础知识 (三)冲裁间隙 Z=DA—d T

一 基础知识 (三)冲裁间隙 1 冲裁间隙对冲裁工艺的影响 (1)间隙对冲裁件质量的影响:间隙是影响冲裁件质量的主要 因素。 一 基础知识 (三)冲裁间隙 1 冲裁间隙对冲裁工艺的影响   (1)间隙对冲裁件质量的影响:间隙是影响冲裁件质量的主要 因素。   (2)间隙对冲裁力的影响:随间隙的增大冲裁力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影响不是很大。间隙对卸料力、推件力的影响比较显著。随间隙增大,卸料力和推件力都将减小。   (3)间隙对模具寿命的影响:小间隙将使磨损增加,甚至使模具与材料之间产生粘结现象,并引起崩刃、凹模胀裂、小凸模折断、凸凹模相互啃刃等异常损坏。为了延长模具寿命,在保证冲裁件质量的前提下适当采用较大的间隙值是十分必要的。

一 基础知识 (三)冲裁间隙 2 冲裁模间隙值的确定 一 基础知识 (三)冲裁间隙 2 冲裁模间隙值的确定   主要根据冲裁件断面质量、尺寸精度和模具寿命这三个因素综合考虑,给间隙规定一个范围值。考虑到在生产过程中的磨损使间隙变大,故设计与制造新模具时应采用最小合理间隙 Zmin。   (1)理论法确定法   (2)表格法   (3)经验公式法

一 基础知识 (四)凸模和凹模的刃口尺寸计算 刃口尺寸计算的作用: 一 基础知识 (四)凸模和凹模的刃口尺寸计算   刃口尺寸计算的作用:   凸模和凹模的刃口尺寸和公差,直接影响冲裁件的尺寸大小。模具的合理间隙值也靠凸、凹模刃口尺寸及其公差来保证。

一 基础知识 (四)凸模和凹模的刃口尺寸计算 1 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原则 一 基础知识 (四)凸模和凹模的刃口尺寸计算 1 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原则   (1)设计落料模先确定凹模刃口尺寸。以凹模为基准,间隙取在凸模上,即冲裁间隙通过减小凸模刃口尺寸来取得。   设计冲孔模先确定凸模刃口尺寸。以凸模为基准,间隙取在凹模上,冲裁间隙通过增大凹模刃口尺寸来取得。    (2)由于凸模在使用中越磨越大,凹模在使用中则越磨越小,因此在设计落料模时,凹模基本尺寸应取接近或等于工件的最小极限尺寸;设计冲孔模时,凸模基本尺寸则取接近或等于工件孔的最大极限尺寸。 模具磨损预留量与工件制造精度有关。

一 基础知识 (四)凸模和凹模的刃口尺寸计算 1 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原则 (3)冲裁(设计)间隙一般选用最小合理间隙值(Zmin)。 一 基础知识 (四)凸模和凹模的刃口尺寸计算 1 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原则 (3)冲裁(设计)间隙一般选用最小合理间隙值(Zmin)。   (4)选择模具刃口制造公差时,要考虑工件精度与模具精度的关系,即要保证工件的精度要求,又要保证有合理的间隙值。   (5)工件尺寸公差与冲模刃口尺寸的制造偏差原则上都应按“入体”原则标注为单向公差。但对于磨损后无变化的尺寸,一般标注双向偏差。

一 基础知识 (四)凸模和凹模的刃口尺寸计算 2 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方法 (1)分开加工 一 基础知识 (四)凸模和凹模的刃口尺寸计算 2 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方法   (1)分开加工   具有互换性、制造周期短,但Zmin不易保证,需提高加工精度,增加制造难度。   (2)配合加工   Zmin易保证,无互换性、制造周期长。

一 基础知识 (四)凸模和凹模的刃口尺寸计算 2 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方法 (3)凸模与凹模分开加工 A.落料 B.冲孔 C.孔心距 =L±

一 基础知识 (四)凸模和凹模的刃口尺寸计算 2 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方法 为了保证可能的初始间隙不超过Z max,即 一 基础知识 (四)凸模和凹模的刃口尺寸计算 2 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方法 为了保证可能的初始间隙不超过Z max,即 +Z min≤ Z max,选取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   凸、凹模的制造公差,可按IT6~IT7级来选取。但需校核。或取 ≤ ≤

一 基础知识 (四)凸模和凹模的刃口尺寸计算 2 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方法 例2-1 一 基础知识 (四)凸模和凹模的刃口尺寸计算 2 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方法 例2-1   如图所示零件,材料Q235钢,料厚t =0.5mm。计算冲裁凸、凹模刃口尺寸及公差。 解:该零件属于无特殊要求的一般冲孔、落料件。 外形 由落料获得, 和18±0.09由冲孔同时获得。查表2-4得,

一 基础知识 (四)凸模和凹模的刃口尺寸计算 2 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方法 为IT12级,取x = 0.75; 由公差表查得: 一 基础知识 (四)凸模和凹模的刃口尺寸计算 2 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方法 为IT12级,取x = 0.75; 由公差表查得: 为IT14级,取x = 0.5; 设凸、凹模分别按IT6和IT7级加工制造,则冲孔: 校核: ≤ 0.008 + 0.012 ≤ 0.06 - 0.04 0.02 = 0.02(满足间隙公差条件)

一 基础知识 (四)凸模和凹模的刃口尺寸计算 2 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方法 孔距尺寸: 一 基础知识 (四)凸模和凹模的刃口尺寸计算 2 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方法 孔距尺寸: =L±=18±0.125×2×0.09 = (18±0.023)mm 落料: 校核:0.016 + 0.025 = 0.04 > 0.02(不能满足间隙公差条件) 因此,只有缩小,提高制造精度,才能保证间隙在合理范围内,由此可取: ≤ =0.4×0.02=0.008mm ≤ =0.6×0.02=0.012mm 故:

一 基础知识 (四)凸模和凹模的刃口尺寸计算 2 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方法 (4)凸模与凹模配合加工 一 基础知识 (四)凸模和凹模的刃口尺寸计算 2 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方法   (4)凸模与凹模配合加工   配合加工就是先按设计尺寸制出一个基准件(凸模或凹模),然后根据基准件的实际尺寸再按最小合理间隙配制另一件。   设计时,基准模的刃口尺寸及制造公差应详细标注,而配制件上只标注公称尺寸,不注公差,但在图纸技术要求上注明:“凸(凹)模刃口按凹(凸)模实际刃口尺寸配制,保证双面合理间隙值 Zmin~Zmax”。 特点:   模具的间隙由配制保证,工艺比较简单,不必校核δT+δA≤Zmax - Zmin的条件,并且还可放大基准件的制造公差,使制造容易。

一 基础知识 (四)凸模和凹模的刃口尺寸计算 2 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方法 一 基础知识 (四)凸模和凹模的刃口尺寸计算 2 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方法   A.根据磨损后轮廓变化情况,正确判断出模具刃口尺寸类型:即:磨损后变大,变小还是不变。   B.根据尺寸类型,采用不同计算公式。   磨损后变大的尺寸,采用分开加工时的落料凹模尺寸计算公式。   磨损后变小的尺寸,采用分开加工时的冲孔凸模尺寸计算公式。   磨损后不变的尺寸,采用分开加工时的孔心距尺寸计算公式。   C.刃口制造偏差可按工件相应部位公差值的1/4来选取。对于刃口尺寸磨损后无变化的制造偏差值可取工件相应部位公差值的1/8并冠以(±)。

一 基础知识 (四)凸模和凹模的刃口尺寸计算 2 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方法 例2-2 如图所示零件,材料10钢,料厚t=1 mm。 一 基础知识 (四)凸模和凹模的刃口尺寸计算 2 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方法 例2-2 如图所示零件,材料10钢,料厚t=1 mm。 d = 22±0.14 mm 计算冲裁凸、凹模刃口尺寸及制造公差。   解:该冲裁件属落料件,选凹模为设计基准件,只需要计算落料凹模刃口尺寸及制造公差,凸模刃口尺寸由凹模实际尺寸按间隙要求配作。 由表2-4查得:

一 基础知识 (四)凸模和凹模的刃口尺寸计算 2 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方法 由公差表查得: 一 基础知识 (四)凸模和凹模的刃口尺寸计算 2 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方法 由公差表查得: 尺寸80 mm,选x=0.5;尺寸15 mm,选x=1;其余尺寸均选x =0.75。 落料凹模的基本尺寸计算如下: 第一类尺寸:磨损后增大的尺寸

一 基础知识 (四)凸模和凹模的刃口尺寸计算 2 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方法 第二类尺寸:磨损后减小的尺寸 第三类尺寸:磨损后基本不变的尺寸 一 基础知识 (四)凸模和凹模的刃口尺寸计算 2 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方法 第二类尺寸:磨损后减小的尺寸 第三类尺寸:磨损后基本不变的尺寸 落料凸模的基本尺寸与凹模相同,分别是79.79mm,39.75mm,34.75 mm,22.07mm,14.94mm,不必标注公差,但要在技术条件中注明:凸模实际刃口尺寸与落料凹模配制,保证最小双面合理间隙值

一 基础知识 (四)凸模和凹模的刃口尺寸计算 2 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方法

一 基础知识 (五)冲裁力计算和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 1 冲裁力的计算 用普通平刃口模具冲裁时,冲裁力F一般按下式计算: 式中 F——冲裁力; 一 基础知识 (五)冲裁力计算和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 1 冲裁力的计算 用普通平刃口模具冲裁时,冲裁力F一般按下式计算: 式中 F——冲裁力; L——冲裁周边长度; t——材料厚度; ——材料抗剪强度; K——系数。一般取K=1.3。

一 基础知识 (五)冲裁力计算和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 2 辅助力的计算 卸料力: 从凸模上卸下箍着的料所需要 的力。 一 基础知识 (五)冲裁力计算和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 2 辅助力的计算 卸料力: 从凸模上卸下箍着的料所需要 的力。 推件力: 将梗塞在凹模内的料顺冲裁方 向推出所需要的力。 顶件力:逆冲裁方向将料从凹模 内顶出 所需要的力。 辅助力示意图

一 基础知识 (五)冲裁力计算和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 2 辅助力的计算 卸料力 推件力 顶件力 一 基础知识 (五)冲裁力计算和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 2 辅助力的计算 卸料力 推件力 顶件力 式中 KX、KT、KD——卸料力、推件力、顶件力系数。    n——同时卡在凹模内的冲裁件(或废料)数。 式中 h——凹模洞口的直刃壁高度;    t——板料厚度。

一 基础知识 (五)冲裁力计算和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 3 压力机公称压力的确定 压力机的公称压力必须大于或等于各种冲压工艺力的总和Fz 一 基础知识 (五)冲裁力计算和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 3 压力机公称压力的确定 压力机的公称压力必须大于或等于各种冲压工艺力的总和Fz 采用弹性卸料装置和下出料方式的冲裁模时: 采用弹性卸料装置和上出料方式的冲裁模时: 采用刚性卸料装置和下出料方式的冲裁模时:

一 基础知识 (五)冲裁力计算和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 4 降低冲裁力的措施 (1)阶梯凸模冲裁 (2)斜刃冲裁 (3)加热冲裁(红冲) 一 基础知识 (五)冲裁力计算和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 4 降低冲裁力的措施 (1)阶梯凸模冲裁 (2)斜刃冲裁 (3)加热冲裁(红冲) 减小冲裁力的设计

一 基础知识 (五)冲裁力计算和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 5 确定模具压力中心 模具的压力中心:冲压力合力的作用点。 一 基础知识 (五)冲裁力计算和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 5 确定模具压力中心   模具的压力中心:冲压力合力的作用点。   为了保证压力机和模具的正常工作,应使模具的压力中心与压力机滑块的中心线相重合。

一 基础知识 (五)冲裁力计算和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 5 确定模具压力中心 (1)简单几何图形压力中心的位置 一 基础知识 (五)冲裁力计算和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 5 确定模具压力中心   (1)简单几何图形压力中心的位置   ①对称冲件的压力中心,位于冲件轮廓图形的几何中心上。   ②冲裁直线段时,其压力中心位于直线段的中心。   ③冲裁圆弧线段时,其压力中心的位置,按下式计算: 圆弧压力中心

一 基础知识 (五)冲裁力计算和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 5 确定模具压力中心 (2)复杂形状零件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 一 基础知识 (五)冲裁力计算和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 5 确定模具压力中心   (2)复杂形状零件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   用解析计算法 ,求出冲模压力中心。解析法的计算依据是:合力对某轴之力矩等于各分力对同轴力矩之代 数和,则可得压力中心坐标(x0,y0)计算公式。 复杂形状零件的压力中心

一 基础知识 (五)冲裁力计算和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 5 确定模具压力中心 (3)确定多凸模模具的压力中心 一 基础知识 (五)冲裁力计算和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 5 确定模具压力中心   (3)确定多凸模模具的压力中心   确定多凸模模具的压力中心,是将各凸模的压力中心确定后,再计算模具的压力中心。 多凸模冲模的压力中心

二 开瓶起子冲裁工艺 (一)冲裁件的工艺性 冲裁件的工艺性是指冲裁件对冲裁工艺的适应性。 二 开瓶起子冲裁工艺 (一)冲裁件的工艺性   冲裁件的工艺性是指冲裁件对冲裁工艺的适应性。   即冲裁件的结构、形状、尺寸及公差等技术要求是否符合冲裁加工的工艺要求。工艺性是否合理,对冲裁件的质量、模具寿命和生产率有很大的影响。   冲裁工艺性好是指能用普通冲裁方法,在正常模具寿命和生产率较高、成本较低的条件下得到质量合格的冲裁件。

二 开瓶起子冲裁工艺 (一)冲裁件的工艺性 1 冲裁件的结构工艺性 (1)冲裁件的形状 (2)冲裁件内形及外形的转角 二 开瓶起子冲裁工艺 (一)冲裁件的工艺性 1 冲裁件的结构工艺性 (1)冲裁件的形状 (2)冲裁件内形及外形的转角 (3)冲裁件上凸出的悬臂和凹槽 (4)冲裁件的孔边距与孔间距 (5)在弯曲件或拉深件上冲孔时 冲裁件的圆角

二 开瓶起子冲裁工艺 (一)冲裁件的工艺性 1 冲裁件的结构工艺性 冲裁件的结构工艺

二 开瓶起子冲裁工艺 (一)冲裁件的工艺性 1 冲裁件的结构工艺性 二 开瓶起子冲裁工艺 (一)冲裁件的工艺性 1 冲裁件的结构工艺性   (6)冲孔时,因受凸模强度的限制,孔的尺寸不应太小,否则凸模易折断或压弯。   用无导向凸模和有导向的凸模所能冲制的最小孔径,分别为 无导向凸模最小尺寸d:   钢: d≥(1.0~1.5)t 铜、铝: d≥(0.8~0.9)t     t—冲裁件材料厚度   有导向的凸模最小尺寸d:   钢: d≥0.5t 铜、铝: d≥(0.3~0.35)t t—冲裁件材料厚度

二 开瓶起子冲裁工艺 (一)冲裁件的工艺性 2 冲裁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冲裁件的精度一般可分为精密级与经济级两类。 二 开瓶起子冲裁工艺 (一)冲裁件的工艺性 2 冲裁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冲裁件的精度一般可分为精密级与经济级两类。   (1)冲裁件的经济公差等级不高于IT11级,一般要求落料件公差等级最好低于IT10级,冲孔件最好低于IT9级。   (2)冲裁件的断面粗糙度与材料塑性、材料厚度、冲裁模间隙、刃口锐钝以及冲模结构等有关。当冲裁厚度为2mm以下的金属板料时,其断面粗糙度Ra一般可达12.5~3.2 μm。

二 开瓶起子冲裁工艺 (一)冲裁件的工艺性 3 冲裁件尺寸标注 二 开瓶起子冲裁工艺 (一)冲裁件的工艺性 3 冲裁件尺寸标注   冲裁件尺寸的基准应尽可能与其冲压时定位基准重合,并选择在冲裁过程中基本上下不变动的面或线上。

二 开瓶起子冲裁工艺 (二)冲裁件的材料利用率 1 材料利用率 材料利用率:冲裁件的实际面积与所用板料面积的百分比,它是衡量合 二 开瓶起子冲裁工艺 (二)冲裁件的材料利用率 1 材料利用率 材料利用率:冲裁件的实际面积与所用板料面积的百分比,它是衡量合       理利用材料的经济性指标。 一个步距内的材料利用率: 废料分类

二 开瓶起子冲裁工艺 (二)冲裁件的材料利用率 1 材料利用率 一张板料(或带料、条料)上总的材料利用率: 冲裁件的材料利用率

二 开瓶起子冲裁工艺 (二) 冲裁件的材料利用率 2 提高材料利用率的方法 冲裁所产生的废料:一类是结构废料;另一类是工艺废料。

二 开瓶起子冲裁工艺 (二)冲裁件的材料利用率 2 提高材料利用率的方法 减少工艺废料的措施有: 设计合理的排样方案; 二 开瓶起子冲裁工艺 (二)冲裁件的材料利用率 2 提高材料利用率的方法   减少工艺废料的措施有:   设计合理的排样方案;   选择合适的板料规格和合理的裁板法(减少料头、料尾和边余料);   利用废料作小零件等。   利用结构废料的措施有:   当材料和厚度相同时,在尺寸允许的情况下,较小尺寸的冲件可在较大尺寸冲件的废料中冲制出来。   在使用条件许可下,也可以改变零件的结构形状,提高材料利用率。

二 开瓶起子冲裁工艺 (三)冲裁件的排样 1 排样方法 根据材料的合理利用情况,条料排样方法可分为三种: (1)有废料排样 (2)少废料排样 二 开瓶起子冲裁工艺 (三)冲裁件的排样 1 排样方法 根据材料的合理利用情况,条料排样方法可分为三种: (1)有废料排样 (2)少废料排样 (3)无废料排样 排样方法

二 开瓶起子冲裁工艺 (三)冲裁件的排样 2 搭边 搭边: 排样时冲裁件之间以及冲裁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留下的工艺废料。 搭边的作用: 二 开瓶起子冲裁工艺 (三)冲裁件的排样 2 搭边   搭边:   排样时冲裁件之间以及冲裁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留下的工艺废料。   搭边的作用:   一是补偿定位误差和剪板误差,确保冲出合格零件;   二是增加条料刚度,方便条料送进,提高劳动生产率;   搭边还可以避免冲裁时条料边缘的毛刺被拉人模具间隙,从而提高模具寿命。

二 开瓶起子冲裁工艺 (三)冲裁件的排样 2 搭边 (1)影响搭边值的因素 二 开瓶起子冲裁工艺 (三)冲裁件的排样 2 搭边   (1)影响搭边值的因素   ①材料的力学性能 硬材料的搭边值可小一些;软材料、脆材料的搭边值要大一些。   ②材料厚度 材料越厚,搭边值也越大。   ③冲裁件的形状与尺寸 零件外形越复杂,圆角半径越小,搭边值取大些。   ④送料及挡料方式 用手工送料,有侧压装置的搭边值可以小一些;用侧刃定距比用挡料销定距的搭边小一些。   ⑤卸料方式 弹性卸料比刚性卸料的搭边小一些。   (2)搭边值的确定   表2-8为最小搭边值的经验数据之一,供设计时参考。

二 开瓶起子冲裁工艺 (三)冲裁件的排样 3 条料宽度的确定 (1)有侧压装置时条料的宽度 条料宽度:B=(D+2a+δ)-δ 二 开瓶起子冲裁工艺 (三)冲裁件的排样 3 条料宽度的确定 (1)有侧压装置时条料的宽度 条料宽度:B=(D+2a+δ)-δ B 条料宽度的基本尺寸,mm; D 条料宽度方向零件轮廓的最大尺寸,mm; a 侧面搭边,查表2-8,mm; δ 条料下料剪切公差,查表 2-9,mm。 有测压装置时条料宽度的确定

二 开瓶起子冲裁工艺 (三)冲裁件的排样 3 条料宽度的确定 (2)无侧压装置时条料的宽度 条料宽度:B=[D+2(a+δ+c)]-δ 二 开瓶起子冲裁工艺 (三)冲裁件的排样 3 条料宽度的确定 (2)无侧压装置时条料的宽度 条料宽度:B=[D+2(a+δ+c)]-δ c—条料与导料板之间的间隙(即条料的可能摆动量),查表2-9,mm。 无测压装置时条料宽度的确定

二 开瓶起子冲裁工艺 (三)冲裁件的排样 3 条料宽度的确定 (3)有定距侧刃时条料的宽度 二 开瓶起子冲裁工艺 (三)冲裁件的排样 3 条料宽度的确定 (3)有定距侧刃时条料的宽度 条料宽度:B=(B2+nb)=(D+2a+nb)-δ b—侧刃余料,金属材料取1~2.5 mm,非金属材料取1.5~4 mm(薄材料取小值,厚料取大值); n—侧刃个数。 有定距侧刃时条料宽度的确定

二 开瓶起子冲裁工艺 (三)冲裁件的排样 3 条料宽度的确定 (3)有定距侧刃时条料的宽度 导料板之间的距离为 B01= B+c 二 开瓶起子冲裁工艺 (三)冲裁件的排样 3 条料宽度的确定 (3)有定距侧刃时条料的宽度   导料板之间的距离为   B01= B+c   B02 = B2+y=D+2a+y   上式中:y—侧刃冲切后条料与导料板之间的间隙,常取0.1~0.2 mm。薄料取小值,厚料 取大值。

二 开瓶起子冲裁工艺 (三)冲裁件的排样 4 排样图 二 开瓶起子冲裁工艺 (三)冲裁件的排样 4 排样图    一张完整的排样图应标注条料宽度尺寸 、条料长度L、板料厚度t 、端距l、步距S、工件间搭边和侧搭边a。并习惯以剖面线表示冲压位置。 电机定子排样图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一)冲裁模简介 1 冲裁模分类 (1)按工序性质可分为落料模、冲孔模、切断模、切口模、切边模、剖切模等;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一)冲裁模简介 1 冲裁模分类   (1)按工序性质可分为落料模、冲孔模、切断模、切口模、切边模、剖切模等;   (2)按工序组合方式可分为单工序模、复合模和级进模;   (3)按上、下模的导向方式可分为无导向的开式模和有导向的导板模、导柱模、导筒模 等   (4)按凸、凹模的材料可分为硬质合金冲模、钢皮冲模、锌基合金冲模、聚 氨酯冲模等;   (5)按凸、凹模的结构和布置方法可分为整体模和镶拼模,正装模和倒装模;   (6)按自动化程度可分为手工操作模、半自动模和自动模。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一)冲裁模简介 2 单工序冲裁模 单工序冲裁模: 在压力机一次行程内只完成一个冲压工序的冲裁模。 落料模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一)冲裁模简介 2 单工序冲裁模   单工序冲裁模:   在压力机一次行程内只完成一个冲压工序的冲裁模。 落料模 ①无导向单工序落料模 ②导板式单工序落料模 ③导柱式单工序落料模 冲孔模 ①导柱式冲孔模 ②小孔冲模 ③斜楔式水平孔冲模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一)冲裁模简介 2 单工序冲裁模 单工序冲裁模: 在压力机一次行程内只完成一个冲压工序的冲裁模。 级进模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一)冲裁模简介 2 单工序冲裁模   单工序冲裁模:   在压力机一次行程内只完成一个冲压工序的冲裁模。 级进模 ①用导正销定距的级进模 ②用侧刃定距的级进模 复合模 ①正装式复合模 ②倒装式复合模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一)冲裁模简介 2 单工序冲裁模 无导向单工序落料模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一)冲裁模简介 2 单工序冲裁模 导板式单工序落料模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一)冲裁模简介 2 单工序冲裁模 模具立体图 导柱式单工序落料模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一)冲裁模简介 2 单工序冲裁模 模具立体图 导柱式冲孔模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一) 冲裁模简介 2 单工序冲裁模 动画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一)冲裁模简介 2 单工序冲裁模 冲锁孔 简易冲裁模具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一)冲裁模简介 2 单工序冲裁模 全长导向结构的小孔冲模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一)冲裁模简介 2 单工序冲裁模 模具立体图 斜楔式水平冲孔模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一)冲裁模简介 3 级进冲裁模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一)冲裁模简介 3 级进冲裁模   级进模 (又称连续模、跳步模):压力机在一次行程中,依次在模具几个不同的位置上同时完成多道冲压工序的冲模。   1.用导正销定位的级进模   2.侧刃定距的级进模(双侧刃定距的冲孔落料级进模)   优点:级进模比单工序模生产率高,减少了模具和设备的数量,工件精度较高,便于操作和实现生产自动化。   缺点:级进模轮廓尺寸较大,制造较复杂,成本较高。   适用:大批量生产小型冲压件。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一)冲裁模简介 3 级进冲裁模 用导正销定位的级进模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一)冲裁模简介 3 级进冲裁模 双侧刃定距的冲孔落料级进模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一)冲裁模简介 3 级进模具实物 金属纽扣级进模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一)冲裁模简介 4 复合模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一)冲裁模简介 4 复合模   复合模:只有一个工位,并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同时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的冲压工序的冲模。   设计难点:如何在同一工作位置上合理地布置好几对凸、凹模。   结构上的主要特征:有一个既是落料凸模又是冲孔凹模的凸凹模。   优点:生产率高,冲裁件的内孔与外缘的相对位置精度高,板料的定位精度要求比级进模低,冲模的轮廓尺寸较小。   缺点:结构复杂,制造精度要求高,成本高。      生产批量大、精度要求高的冲裁件。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一)冲裁模简介 4 复合模 (1)正装式复合模(又称顺装式复合模) 优点:冲出的冲件平直度较高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一)冲裁模简介 4 复合模   (1)正装式复合模(又称顺装式复合模)   优点:冲出的冲件平直度较高   缺点:结构复杂,冲件容易被嵌入边料中影响操作。   适用:冲制材质较软或板料较薄的平直度要求较高的冲裁件,可以冲制孔边距离较小的冲裁件。   (2)倒装式复合模   优点:结构简单。   缺点:不宜冲制孔边距离较小的冲裁件。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一)冲裁模简介 4 复合模 模具爆炸图 正装式落料-冲孔复合模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一)冲裁模简介 4 复合模 倒装式落料-冲孔复合模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一)冲裁模简介 4 复合模 一种倒装式落料-冲孔复合模自动接料装置(专利产品)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二)模具零件设计 1 冲裁模零部件的分类 工作零件 定位零件 工艺零件 卸料与推件零部件 冲裁模零部件 模架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二)模具零件设计 1 冲裁模零部件的分类 冲裁模零部件 工艺零件 结构零件 工作零件 定位零件 卸料与推件零部件 模架 连接与固定零件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二)模具零件设计 1 冲裁模零部件的分类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二)模具零件设计 2 凸模及凸模组件设计 (1)凸模的结构形式及其固定方法 ①圆形凸模: 阶梯式、快换式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二)模具零件设计 2 凸模及凸模组件设计 (1)凸模的结构形式及其固定方法 ①圆形凸模: 阶梯式、快换式 台肩固定、螺钉压紧 圆形凸模的结构形式及其固定方法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二)模具零件设计 2 凸模及凸模组件设计 台肩固定、铆接、 ②非圆形凸模: 阶梯式、直通式 粘结剂浇注法固定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二)模具零件设计 2 凸模及凸模组件设计 ②非圆形凸模: 阶梯式、直通式 台肩固定、铆接、 粘结剂浇注法固定 非圆型凸模的结构形式及其固定方法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二)模具零件设计 2 凸模及凸模组件设计 ③冲小孔凸模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二)模具零件设计 2 凸模及凸模组件设计 ③冲小孔凸模 小孔:d<t或d<1 mm的圆孔和面积A<1 mm2的异形孔。 提高其强度和刚度的措施: 冲小孔凸模加保护与导向:加保护套 采用短凸模的冲孔模 在冲模的其它结构设计与制造上采取保护小凸模措施 提高模架刚度和精度; 采用较大的冲裁间隙; 保证凸、凹模间隙的均匀性并减小工作表面粗糙度等; 采用斜刃壁凹模以减小冲裁力。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二)模具零件设计 2 凸模及凸模组件设计 冲小孔凸模的保护与导向结构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二)模具零件设计 2 凸模及凸模组件设计 ④凸模长度尺寸计算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二)模具零件设计 2 凸模及凸模组件设计 ④凸模长度尺寸计算 当采用固定卸料板和导料板时,其凸模长度按下式计算: 当采用弹压卸料板时,其凸模长度按下式计算: 凸模长度的确定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二)模具零件设计 2 凸模及凸模组件设计 ⑤凸模技术要求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二)模具零件设计 2 凸模及凸模组件设计   ⑤凸模技术要求   凸模刃口要求有较高的耐磨性,并能承受冲裁时的冲击力。因此应有高的硬度与适当的韧性。   形状简单且模具寿命要求不高的凸模可选用T8A、T10A等材料;形状复杂且模具有较高寿命要求的凸模应选Cr12、Cr12MoV、CrWMn等制造,HRC取58~62;要求高寿命、高耐磨性的凸模,可选硬质合金材料。 凸模的图纸技术规范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二)模具零件设计 2 凸模及凸模组件设计 ⑥凸模强度和刚度 凸模承载能力校核: σ=F/Amin≤[σ]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二)模具零件设计 2 凸模及凸模组件设计 ⑥凸模强度和刚度 凸模承载能力校核: σ=F/Amin≤[σ] F—凸模纵向总压力,N; Amin—凸模最小断面面积,mm2 圆形凸模:dmin≥4tτ/[σ] 非圆凸模:Amin≥F/[σ] dmin—凸模最小直径,mm; t—冲裁材料厚度,mm; τ—冲裁材料抗剪强度,MPa。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二)模具零件设计 2 凸模及凸模组件设计 凸模抗失稳弯曲能力校核: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二)模具零件设计 2 凸模及凸模组件设计 凸模抗失稳弯曲能力校核: 凸模冲裁时稳定性校核采用杆件受轴向压力的欧拉公式。 凸模分类:无导向装置和有导向装置的凸模 无导向装置凸模 有导向装置凸模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二)模具零件设计 2 凸模及凸模组件设计 凸模无导向装置 lmax—凸模不失稳弯曲的最大自由长度,mm;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二)模具零件设计 2 凸模及凸模组件设计 凸模无导向装置 lmax—凸模不失稳弯曲的最大自由长度,mm; d—凸模的最小直径,mm; F—冲裁力,N; I—凸模最小断面的惯性矩,mm4 ,直径为 d的圆凸模 I =πd4/64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二)模具零件设计 2 凸模及凸模组件设计 凸模有导向装置 lmax —凸模不失稳弯曲的最大自由长度,mm;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二)模具零件设计 2 凸模及凸模组件设计 凸模有导向装置 lmax —凸模不失稳弯曲的最大自由长度,mm; d—凸模的最小直径,mm; F—冲裁力,N; I—凸模最小断面的惯性矩,mm4 ,直径为 d的圆凸模 I =πd4/64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二)模具零件设计 3 凹模结构设计 (1)凹模刃口形式:直筒形、锥形 凹模刃口形式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二)模具零件设计 3 凹模结构设计 (2)凹模外形结构及其固定方法 外形:圆形、矩形 凹模的固定方法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二)模具零件设计 3 凹模结构设计 (3)凹模外形尺寸 凹模厚度 H 为 H=Kb1 (≥15 mm)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二)模具零件设计 3 凹模结构设计 (3)凹模外形尺寸 凹模厚度 H 为 H=Kb1 (≥15 mm) 垂直于送料方向的凹模宽度 B : B=b1+(2.5~4)H 送料方向的凹模长度 L: L=L1+2C b1—垂直于送料方向的凹模孔壁间最大距离,mm; K—系数,考虑板料厚度的影响,查表2-10; L1—送料方向的凹模孔壁间最大距离,mm; C—送料方向的凹模孔壁与凹模边缘的最小距,mm。 凹模的外形尺寸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二)模具零件设计 3 凹模结构设计 (4)凹模技术要求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二)模具零件设计 3 凹模结构设计   (4)凹模技术要求   ①凹模材料选择一般与凸模一样,但热处理后的硬度应略高于凸模,HRC取60~64。   ②凹模洞孔轴线应与凹模顶面保持垂直,上下平面应保持平行。   ③模孔的表面有粗糙度的要求 Ra=0.8~0.4μm。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二)模具零件设计 4 凸凹模 凸凹模:复合模中同时具有落料凸模和冲孔凹模作用的工作零件。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二)模具零件设计 4 凸凹模   凸凹模:复合模中同时具有落料凸模和冲孔凹模作用的工作零件。   凸凹模的最小壁厚值,目前一般按经验数据确定,倒装复合模的凸凹模最小壁厚见表 2-12。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二)模具零件设计 5 定位零件的设计 条料两个方向的限位:送进导向、送料定距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二)模具零件设计 5 定位零件的设计 条料两个方向的限位:送进导向、送料定距 (1)送料方向的定位零件:导料销、导料板、侧压板等 。 导料板的结构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二)模具零件设计 5 定位零件的设计 常用测压装置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二)模具零件设计 5 定位零件的设计 (2)送料步距的定位零件 分类:挡料销、导正销、侧刃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二)模具零件设计 5 定位零件的设计   (2)送料步距的定位零件   分类:挡料销、导正销、侧刃   ①挡料销 :国标中常见的挡料销有三种形式:固定挡料销、活动挡料销和始用挡料销。 固定挡料销 活动挡料销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二)模具零件设计 5 定位零件的设计 (2)送料步距的定位零件 分类:挡料销、导正销、侧刃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二)模具零件设计 5 定位零件的设计   (2)送料步距的定位零件   分类:挡料销、导正销、侧刃   ①挡料销 :国标中常见的挡料销有三种形式:固定挡料销、活动挡料销和始用挡料销。 始用挡料销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二)模具零件设计 5 定位零件的设计 (3)毛坯定位零件 分类:定位销、定位板 。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二)模具零件设计 5 定位零件的设计 (3)毛坯定位零件 分类:定位销、定位板 。 定位方式:外缘定位和内孔定位。 毛坯外轮廓定位销和定位板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二)模具零件设计 5 定位零件的设计 毛坯内孔定位销和定位板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二)模具零件设计 6 卸料与推件零件的设计 (1)卸料零件与卸料方式: ①刚性卸料 ②弹压卸料 ③废料切刀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二)模具零件设计 6 卸料与推件零件的设计 (1)卸料零件与卸料方式: ①刚性卸料 ②弹压卸料 ③废料切刀 固定卸料版结构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二)模具零件设计 6 卸料与推件零件的设计 弹簧卸料装置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二)模具零件设计 6 卸料与推件零件的设计 弹簧卸料装置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二)模具零件设计 6 卸料与推件零件的设计 (2)推件、顶件装置 : 向下推出的机构称为推件,一般装在上模内。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二)模具零件设计 6 卸料与推件零件的设计 (2)推件、顶件装置 : 向下推出的机构称为推件,一般装在上模内。 向上顶出的机构称为顶件,一般装在下模内。 推件装置的工作原理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二)模具零件设计 6 卸料与推件零件的设计 刚性推杆装置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二)模具零件设计 7 弹簧和橡胶的选用 (1)弹簧的选用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二)模具零件设计 7 弹簧和橡胶的选用   (1)弹簧的选用   弹簧属标准件,在模具中应用最多的是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矩形螺旋压缩弹簧和碟形弹簧。   弹簧选择原则:   ①所选弹簧必须满足预压力 F 0 的要求 ;   ②所选弹簧必须满足最大许可压缩量ΔH2的要求ΔH2≥ΔH;   ③所选弹簧必须满足模具结构空间的要求 。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二)模具零件设计 7 弹簧和橡胶的选用 (2)橡胶的选用 卸料和顶出装置:选用较硬的橡胶;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二)模具零件设计 7 弹簧和橡胶的选用   (2)橡胶的选用   卸料和顶出装置:选用较硬的橡胶;   拉深压边:选用较软的橡胶。   模具上安装橡胶的块数、大小一般凭经验。在模具装配、试模时可根据试模情况,可增减橡胶。聚氨酯橡胶的总压缩量一般取小于 35%,对于冲裁模,其预压缩量一般取10%~15%。 卸料橡胶(黄色) 弹簧及氮气弹簧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三)模具总体设计 1 模架 (1)导柱式模架是由上模座、下模座、导柱及导套组成。 (2)模架形式: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三)模具总体设计 1 模架 (1)导柱式模架是由上模座、下模座、导柱及导套组成。 (2)模架形式: (a)对角导柱模架 (b)后侧导柱模架 (c)中间导柱模架 (d)四导柱模架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三)模具总体设计 1 模架 导柱模架的基本形式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三)模具总体设计 2 模座 分类:上模座和下模座。 在选用和设计时应 注意事项: (1)尽量选用标准模架 ;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三)模具总体设计 2 模座 分类:上模座和下模座。 在选用和设计时应 注意事项: (1)尽量选用标准模架 ; (2)与所选压力机的工作台和滑块的有关尺寸相适应 ; (3)模座材料要合理。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三)模具总体设计 2 模座 后侧导柱上模座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三)模具总体设计 2 模座 后侧导柱下模座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三)模具总体设计 3 导柱和导套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三)模具总体设计 3 导柱和导套   导向零件是用来保证上模相对于下模的正确运动。对生产批量较大、零件公差要求较高、寿命要求较长的模具,一般都采用导柱、导套导向装置。 滑动导向装置 滚动式导向装置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三)模具总体设计 4 模柄   模柄的结构形式 ; 标准模柄的结构形式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四)冲裁模其他组成零件 1 2 3 垫板 凸模固定板 紧固件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四)冲裁模其他组成零件 1 垫板   内容:垫板的作用;外形尺寸;厚度确定;材料;固定等。 2 凸模固定板   与垫板类似。 3 紧固件   主要是选用。考虑大小、长度、固定等。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五)冷冲模的组合结构 根据国标、部标、以及企业标准选用。 1.意义: 2.考虑因素:凹模周界、闭合高度等。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五)冷冲模的组合结构   根据国标、部标、以及企业标准选用。   1.意义:   2.考虑因素:凹模周界、闭合高度等。 固定卸料之纵向送料典型组合 弹压卸料之横向送料典型组合 复合模之矩形厚凹模典型组合 导板模之纵向送料典型组合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六)冲裁模具设计步骤 1 2 3 4 冲裁模具设计一般步骤 冲裁件的工艺性分析 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六)冲裁模具设计步骤 冲裁模具设计一般步骤 1 冲裁件的工艺性分析 2 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3 选择模具的结构形式 4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六)冲裁模具设计步骤 5 6 7 8 进行必要的工艺计算 模具的主要零部件设计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六)冲裁模具设计步骤 进行必要的工艺计算 5 模具的主要零部件设计 6 校核模具闭合高度及压力机有关参数 7 绘制模具总装图和零件图 8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六)冲裁模具设计步骤 冲裁模的设计流程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六)冲裁模具设计步骤 模具闭合高度与装模高度的关系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六)冲裁模具设计步骤 模具总装图的一般布置情况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六)冲裁模具设计步骤 工件名称:开瓶起子; 生产批量:大批量 ;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七)开瓶起子冲裁模设计 1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1)零件材料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七)开瓶起子冲裁模设计 1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1)零件材料   该开瓶起子选用的材料为45钢,属于普通非合金结构钢,具有较好的冲裁性能。   (2)零件结构   从零件产品图可知,该零件结构简单,上下对称,在零件内、外形连接处使用了圆角光滑连接,因此较适合于冲裁。零件孔不属于小孔,孔距较大,零件较厚,材料较硬,对零件的平直度要求不高,这些特征都适合于采用倒装式复合模。   (3)零件精度及生产纲领   零件尺寸精度全部为IT14级,数量为大批量,因此适合于冲裁。   (4)结论   以上零件的技术要求,都满足冲裁要求。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七)开瓶起子冲裁模设计 2 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方案一:落料 冲孔 (采用单工序模具) 方案二:落料 冲孔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七)开瓶起子冲裁模设计 2 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方案一:落料 冲孔 (采用单工序模具) 方案二:落料 冲孔 (采用复合模具) 方案三:冲孔落料级进冲压,采用级进模具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七)开瓶起子冲裁模设计 2 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七)开瓶起子冲裁模设计 2 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分析:方案一需两道工序两副模具,生产成本高,操作不便;方案二只需一副模具, 工件的精度及生产效率都较高,操作方便。方案三需一副模具,但模具制造成本高,对设备以及维修保养技术要求高。   结论:综合比较,采用方案二最佳 。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七)开瓶起子冲裁模设计 3 主要设计计算 (1)排样方式的确定及其计算 开瓶起子落料-冲孔排样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七)开瓶起子冲裁模设计 3 主要设计计算 (2) 冲压力的计算 冲裁力 :F=tLσb =333KN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七)开瓶起子冲裁模设计 3 主要设计计算 (2) 冲压力的计算 冲裁力 :F=tLσb =333KN 卸料力: FQ= KF =0.05333KN=17KN 推件力 :FQ1= nK1F =40.04333KN=53KN 根据计算结果,冲压设备拟选J23-40A。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七)开瓶起子冲裁模设计 3 主要设计计算 (3)压力中心的确定 零件为不规则几何体,压力中心应进行计算。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七)开瓶起子冲裁模设计 3 主要设计计算 (3)压力中心的确定   零件为不规则几何体,压力中心应进行计算。   工件关于x轴对称,所以压力中心应在x轴上。为简化计算,将工件圆角连接变成尖角。   图 (a)所示为起子落料压力中心位置 x1=45.3 mm   图 (b)所示为起子冲缺口压力中心位置 x2=9.9 mm   图 (c)所示为起子落料一冲孔压力中心位置 x0=50 mm 开瓶起子落料-冲孔压力中心计算图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七)开瓶起子冲裁模设计 3 主要设计计算 (4)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七)开瓶起子冲裁模设计 3 主要设计计算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七)开瓶起子冲裁模设计 4 模具总体设计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七)开瓶起子冲裁模设计 4 模具总体设计   (1) 模具类型的选择。由冲压工艺分析可知,采用倒装复合模。   (2) 定位方式的选择。因为该模具采用的是条料,控制条料的送进方向采用导料销,手工送料,按有侧压装置计算。控制条料的进给步距采用挡料销。   (3) 卸料、废料出料方式的选择。因为工件料厚为2mm45钢板,材料相对较硬,卸料力也比较小,故可采用弹性卸料。采用倒装复合模,必须采用上出件。   (4) 导向方式的选择。为了提高模具寿命和工件质量,方便安装调整,该复合模采用中间导柱的导向方式。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七)开瓶起子冲裁模设计 5 主要零部件设计   (1) 工作零件结构设计 凸凹模结构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七)开瓶起子冲裁模设计 5 主要零部件设计   (1) 工作零件结构设计 凸模结构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七)开瓶起子冲裁模设计 5 主要零部件设计   (1) 工作零件结构设计 凹模结构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七)开瓶起子冲裁模设计 5 主要零部件设计 (2)卸料、顶料部件的设计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七)开瓶起子冲裁模设计 5 主要零部件设计   (2)卸料、顶料部件的设计   ①卸料板的设计。卸料板的周界尺寸与凹模的周界尺寸相同,厚度为10mm。卸料板采用45钢制造,淬火硬度为35~40HRC。   ②卸料螺钉的选用。卸料板上设置4个卸料螺钉,公称直径为10mm,螺纹部分为M8×10mm。卸料钉尾部应留有足够的行程空间。卸料螺钉拧紧后,应使卸料板超出凸模端面l mm,有误差时通过在 螺钉与卸料板之间安装垫片来调整。   ③顶件块的设计。正装复合模工件一般采用上出料,一般采用顶杆加顶件块出料结构。冲压件为不规则形状,考虑到顶件块加工,将顶件块做成二件(顶件块垫板8,顶件块9),再用螺钉固定在一起。

H闭=(40mm+10mm+20mm+45mm+50mm+10mm+50mm-1mm)=224mm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七)开瓶起子冲裁模设计 5 主要零部件设计   (3)模架及其他零部件设计   ①采用中间导柱模架,冲压时可防止由于偏心力矩而引起的模具 歪斜。   ②导柱d×L分别为¢32mm×160mm,¢35mm×160mm;导套d×L×D分别为¢32mm× 115mm×48mm,¢35mm×115mm×48mm。   ③上模座厚度H上模取40mm,上模垫板厚度H垫取10mm, 上凸模固定板厚度H固取20mm,下模垫板厚度H垫取10mm,下模座厚度H模取50mm,   ④该模具的闭合高度: H闭=(40mm+10mm+20mm+45mm+50mm+10mm+50mm-1mm)=224mm   ⑤凸模冲裁后进入凹模的深度1mm。

三 开瓶起子冲裁模结构设计 (七)开瓶起子冲裁模设计 6 模具总装图 开瓶起子落料-冲孔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