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按 诊. 一、按虚里 虚里位于左乳下心尖搏动处,反映 虚里位于左乳下心尖搏动处,反映宗气的盛衰。正常情况下,虚里按之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急。若动微而不显者,为宗气内虚;若动而应衣,为宗气外泄;按之弹手,洪大而搏指或绝不应者,为危重之候;其动欲绝而无死候者,为悬饮证。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癥瘕 甘肃中医学院 中医系 妇科教研室 主讲人:武权生. 目 的 要 求 掌握 癥瘕的定义。 掌握 癥瘕的定义。 掌握 癥瘕的辨证论治。 掌握 癥瘕的辨证论治。 了解 癥瘕的病因病机。 了解 癥瘕的病因病机。
Advertisements

第四节 切 诊 (一)脉 诊. (一)脉象的形成、脉诊的原理和临床意义 (二)脉诊的部位 独取寸口 1. 分部 2. 分候脏腑 寸、关、尺分候不同的脏腑 左寸候心,左关候肝,左尺候肾 右寸候肺,右关候脾胃,右尺候肾 (命门) 3. 脉诊独取寸口的原理.
第十七章. 外科急腹症是指以急性腹 痛为主要表现,需要早期诊断 和紧急处理的腹部外科疾病。 其临床特点是起病急、病情重、 发展迅速,病情多变,因诊断、 治疗困难而给病人带来严重危 害甚至死亡。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appendicitis 护理学院 沈燕. 教学目标 了解阑尾的解剖生理概要、急性阑尾炎的病因、 病理 了解其他类型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 熟悉急性阑尾炎的处理原则 掌握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护理要点.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1 阑尾炎是外科急腹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疾 病。属于中医学 “ 肠痈 ” 的范畴。它可发生于任 何年龄,但以青壮年为多。早在春秋战国时 期的《内经》中即有了本病的记载。如《素 问 厥论》中指出: “ 少阳厥逆, …… 发肠 痈。 ” 在《灵枢 上膈篇》则记载了本病的发病 原因,它认为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情志.
急性腹痛. 定义 急性腹痛 (acute abdominal pain) 是临床常见的一 种症状,是机体受到外来或内生刺激后所产生的 不良知觉体验(即腹部的疼痛),持续时间
三、气血失常 (一)气失常 1 、气虚(量不足) 2 、气机失调(运动失常) 气滞 气逆 气陷 气闭 气脱.
消化内科病证  胃痛  呃逆  便秘  泄泻. 胃痛 gastralgia 重点难点  掌握胃痛的辨证、针灸治疗  熟悉胃痛的病因病机  了解胃痛的鉴别、相关西医病证.
胃 痛 针灸学内科病证 针灸学内科病证. 一、概 念 针灸学内科病证 — 胃痛 3 胃 痛 胃痛, 又称胃脘痛, 是指上腹胃脘反复发作性疼 痛为主的症状。因其疼痛部位近心窝部, 又称 作 “ 心痛 ” 、 “ 胃心痛 ” 等。本病与 “ 真心痛 ” 有本质 不同,临床上应加以区别。多见于急慢性胃炎,
1 头 痛 一、概述: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 于多种慢性疾病,其病因病机极为复杂,涉及 范围很广。 针灸科最常见如血管神经性头痛、鼻窦炎、 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高血压。
中医学 第八版 第四章 内科常见病证. 不 寐 【概念】不寐,即失眠,是指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 病证。主要由于机体阴阳不调,气血失和,使心神不安所 致。 【病因病机】 1. 心脾两虚 2. 阴虚火旺 3. 心虚胆怯 4. 情志所伤 5. 痰热扰心.
第六章 按 诊 Palpation 按诊是用手直接触摸或按压病人某些 部位,以了解局部冷热、润燥、软硬、 压痛、肿块或其它异常变化,从而推断 疾病部位、性质和病情轻重等情况的一 种诊病方法。
( 一 ) 八纲辨证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with Eight Principles.
病 机 概 念 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 l. 掌握病机的基本概念及层次结构 2. 掌握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和疾病发展 转归的关系 3. 掌握阴阳偏胜、偏衰、互损、格拒、 亡失的病机 【病机】 【本章重点】
月经不调 主要内容 概述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按语 概述 定义  广义 ---- 泛指一切月经病  狭义 ---- 指月经的周期、经色、经量、经质出 现异常改变,并伴有其他症状。 本节课主要以月经周期的异常作为本病 的主要特征介绍。
哲学基础哲学基础哲学基础哲学基础  元气论 元气论 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 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 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急腹症病人的护理 护理学院 沈燕. 教学目标  了解急腹症的病理生理  熟悉急腹症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及处理  掌握急腹症的护理.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针灸教研室 姜桂美
针灸学内科病证 胃 痛.
痛经 目的要求 1·掌握痛经的定义、辩证要点及辨证论治。 2·掌握痛经的应急处理。 3·熟悉痛经的病因病机。
中医望闻问切.
中医学讲座 沈世林 二0一0年三月.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 中 医 妇 科 学 各 论 甘肃中医学院妇科教研室 李朝平
痛 经 概述 痛经又称“经行腹痛”,是指女性在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的小腹疼痛等为主要症状一种临床表现;多见于未婚的青年女性 。
足太阳膀胱经.
现在,为了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向同学们提出两个问题:
第二十八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二、特殊人群、慢性阑尾炎.
第三节:问 诊 一:问诊的意义 二:问诊的方法 三:问诊的主要内容.
中医学教程 沈世林 博士 二00六年十月.
脉象的鉴别、 相兼脉与真脏脉 中医四班第四组 段灵群 伍秀芸 李金艳 李海仁.
痹 证 (Bi Syndrome) 概念** 病因病机** 辨证** 针灸治疗** 注意事项.
传染病.
同学们好.
第八章 八纲辨证 中医学教研室.
第八章 病性辨证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严石林.
腹 痛.
第七章 病因与气血津液辨证.
清热药.
足厥阴肝经.
月经不调.
便秘.
项目二 病机学说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气血津液辨证.
常见急诊的针灸技术应用 主讲 熊芳丽.
第八章 病 机.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七章 病 机.
气血同病辩证.
第四章 病因病机 薛霁 首都医科大学 邹志东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
病理产物病因.
第四节 经 外 奇 穴 康复医学系老服教研室 罗清平.
痛经 目的要求 1·掌握痛经的定义、辩证要点及辨证论治。 2·掌握痛经的应急处理。 3·熟悉痛经的病因病机。
痛 经.
TDS检测穴位 解 说 手 册 北京人人健康预防保健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制.
模块五 中医诊断技术的应用.
第五章 诊法述要 诊法: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种,简称“四诊”。
第五章 八纲辨证 主讲:赵中玮.
胆 道 疾 病 肝胆 外科 张炳远 主任医师.
保健按摩 见 , 封面页 常 不适证.
腹膜、网膜及肠系膜转移癌MRI诊断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 曹代荣.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盆腔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腹 痛 陈良金.
腹 痛 授课教师:朱佩琼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運動穴位按摩 中國經絡學 穴位按摩 手掌按摩 腳底按摩.
临床杂谈 About Clinical Practice
实验 4, 炎症 (Inflammation) 总菜单 切片: 1, 纤维素性心包炎(Fibrinous pericarditis)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温州市第十四中学 李雅.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六章 按 诊

一、按虚里 虚里位于左乳下心尖搏动处,反映 虚里位于左乳下心尖搏动处,反映宗气的盛衰。正常情况下,虚里按之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急。若动微而不显者,为宗气内虚;若动而应衣,为宗气外泄;按之弹手,洪大而搏指或绝不应者,为危重之候;其动欲绝而无死候者,为悬饮证。

二、按胸胁 二、按胸胁 按胸胁主要了解心、肺、肝的病变。 按胸胁主要了解心、肺、肝的病变。前胸高起,按之气喘者,为肺胀;胸 胁按之胀痛者,多为痰热气结或水 胁按之胀痛者,多为痰热气结或水 饮内停;胁下肿块,多属气滞血瘀; 饮内停;胁下肿块,多属气滞血瘀; 右胁胀痛,摸之灼热,手不可按者, 右胁胀痛,摸之灼热,手不可按者,为肝痈;疟疾日久,胁下痞块为疟母。

三、按脘腹 主要审察有无压痛及包块。腹部疼痛, 主要审察有无压痛及包块。腹部疼痛,按之痛减,局部柔软者,为虚证;按之痛剧,局部坚硬者,为实证。右少腹疼痛拒按者,为肠痈。腹中包块,固定不移,痛有 定处,按之有形者,称为 “ 积 ” ,病属血分; 若包块往来不定,痛无定处,聚散无常者, 称为 “ 聚 ” ,病属气分。脐腹包块,起伏聚散, 往来不定,或按之指下蠕动感,或形如筋结,久按转移者,为虫积。左下腹按之包块累累者,多为燥屎内结。

四、按肌肤 了解寒热、润燥、肿胀等内容。 肌肤灼热为热证;肌肤清冷为寒 证。肌肤湿润崐者,为汗出或津 液未伤;肌肤干燥者,为无汗或 津液已伤。肌肤甲错,为内有瘀 血。若按之凹陷不能即起者,为 水肿;按之凹陷,举手即起者, 为气胀。 了解寒热、润燥、肿胀等内容。 肌肤灼热为热证;肌肤清冷为寒 证。肌肤湿润崐者,为汗出或津 液未伤;肌肤干燥者,为无汗或 津液已伤。肌肤甲错,为内有瘀 血。若按之凹陷不能即起者,为 水肿;按之凹陷,举手即起者, 为气胀。

五、按手足 诊手足的冷暖,可判断阳气的盛 诊手足的冷暖,可判断阳气的盛衰。手足俱冷者,为阳虚和阴盛,属寒证;手崐足俱热者,为阴虚或阳盛,属热证。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者,为内伤发热;手足背崐热甚于手足心者,为外感发热。

六、按俞穴 按俞穴是按压某些特定俞穴,通过这些穴 按俞穴是按压某些特定俞穴,通过这些穴位的反应和变化,判断内脏的病变。 诊断脏腑病变常用的俞穴有:肺病 — 肺俞、 诊断脏腑病变常用的俞穴有:肺病 — 肺俞、 中府;心病 — 心俞、膻中;肝病 — 崐肝俞、太冲、 期门;脾病 — 脾俞、章门、梁门;肾病 — 肾俞、 气海、京门;胃病 — 崐胃俞、足三里;胆病 — 胆 俞、日月;膀胱病 — 膀胱俞、中极;小肠病 — 小 肠俞、关崐元;大肠病 — 大肠俞、天枢。 此外,还可根据指压某些俞穴作实验性治疗 此外,还可根据指压某些俞穴作实验性治疗以协助诊断,如胆道蛔虫腹痛,以崐指压双侧胆俞穴;急性阑尾炎,以指压双侧阑尾穴。若痛势缓解,则有助于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