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降压变换器的建模,控制及校正. 2 议题 基础问题 三端PWM开关的模型 开环传递函数 电压模式控制 闭环传递函数 闭环增益 补偿器(校正器)设计 PSPICE和Mathcad仿真 实验验证.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主讲人:张少强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Advertisements

高等数学( XJD )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返回 高等数学( XAUAT ) 高等数学( XJD ) 求导法则 基本公式 导 数 导 数 微 分微 分 微 分微 分 求导方法 高阶导数 微分法则 导数与微分关系图导数与微分关系图.
一、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二、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三、 小结及作业 §6.2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习题课 主要内容 典型例题 测验题. 求 导 法 则求 导 法 则 求 导 法 则求 导 法 则 基本公式 导 数 导 数 微 分微 分 微 分微 分 高阶导数 高阶微分 一、主要内容.
第三章 微积分学的创始人 : 德国数学家 Leibniz 微分学 导数描述函数变化快慢 --- 变化率 --- 切线 斜率 --- 相对误差 微分 描述函数变化程度 --- 函数值的增量 --- 绝对误差 都是描述物质运动的工具 ( 从微观上研究函数 ) 导数与微分 导数思想最早由法国 数学家 Fermat.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第七节 函数的微分 一 、微分 概念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 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 式与 微分运算法则 四 、小结.
2.6 隐函数微分法 第二章 第二章 二、高阶导数 一、隐式定义的函数 三、可微函数的有理幂. 一、隐函数的导数 若由方程 可确定 y 是 x 的函数, 由 表示的函数, 称为显函数. 例如, 可确定显函数 可确定 y 是 x 的函数, 但此隐函数不能显化. 函数为隐函数. 则称此 隐函数求导方法.
5.4 微 分 一、微分概念 二、微分的运算法则与公式 三、微分在近似计算上的应用. 引例 一块正方形金属片受热后其边长 x 由 x 0 变到 x 0  x  考查此薄片的面积 A 的改变情况  因为 A  x 2  所以金属片面 积的改变量为  A  (x 0 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一. 内 容 要 点 二. 重 点 难 点 三. 主 要 内 容 四. 例 题与习题.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二、 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一、 微分的定义 2.3 微 分.
全微分 教学目的:全微分的有关概念和意义 教学重点:全微分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全微分应用于近似计算.
第三节 微分 3.1 、微分的概念 3.2 、微分的计算 3.3 、微分的应用. 一、问题的提出 实例 : 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信号与系统 第三章 傅里叶变换 东北大学 2017/2/27.
电池供电的 4 ~20mA 电流源 童有为
高等数学 第三十四讲 函数的微分 主讲教师:陈殿友 总课时: 128.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概念 二、微分运算法则 三、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四、微分在估计误差中的应用 第二章
第四节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线性微分方程 伯努利方程 小结、作业 1/17.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第三章 导数与微分 习 题 课 主要内容 典型例题.
Examples for transfer function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3 微分及其运算 一、微分的定义 二、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 微分运算法则.
buck-boost DC-DC Converter 升降壓型DC-DC轉換器
實驗一 PWM震盪電路實驗 (a)方塊圖 (b)波形圖.
第2章 Z变换 Z变换的定义与收敛域 Z反变换 系统的稳定性和H(z) 系统函数.
第2期 第1讲 电源设计 电子科技大学.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 4.11 RC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与测试.
第五节 第二章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概念 二、微分运算法则 三、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四、微分在估计误差中的应用.
实验六 积分器、微分器.
SATT 系列300MHz~3.5GHz数控衰减器 仪器级的性能,极富竞争力的价格
SATT 系列10MHz~4GHz数控衰减器 仪器级的性能,极富竞争力的价格
第五章 频率特性法 在工程实际中,人们常运用频率特性法来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的性能。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 1 绪论 2 运算放大器 3 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 4 场效应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 5 双极结型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
第二章 双极型晶体三极管(BJT).
动名词(续2).
第4章 非线性规划 4.5 约束最优化方法 2019/4/6 山东大学 软件学院.
第一章 电路基本分析方法 本章内容: 1. 电路和电路模型 2. 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3. 电路元件 4. 基尔霍夫定律
第二十二章 曲面积分 §1 第一型曲面积分 §2 第二型曲面积分 §3 高斯公式与斯托克斯公式.
10.2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 稳压电源质量指标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工作原理 三端集成稳压器
Module_4_Unit_11_ppt Unit11:系统动态特性和闭环频率特性的关系 东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组.
集成运算放大器 CF101 CF702 CF709 CF741 CF748 CF324 CF358 OP07 CF3130 CF347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 -单管共射电路的频率特性.
Three stability circuits analysis with TINA-TI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 -单管共射电路的频率特性.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RFB:外部积分反馈 (external reset feedback)
PowerPoint 电子科技大学 R、C、L的相位关系的测量.
实验二 射极跟随器 图2-2 射极跟随器实验电路.
iSIGHT 基本培训 使用 Excel的栅栏问题
第 8 章 直流稳压电源 8.1 概述 8.2 稳压管稳压电路 8.3 具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路 8.4 稳压电路的质量指标.
第六节 用频率特性法分析系统性能举例 一、单闭环有静差调速系统的性能分析 二、单闭环无静差调速系统的性能分析
魏新宇 MATLAB/Simulink 与控制系统仿真 魏新宇
电路原理教程 (远程教学课件)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路原理教程 (远程教学课件)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第七章 频率响应 频率失真 (a)信号 (b)振幅频率失真 (c)相位频率失真
实验一 单级放大电路 一、 实验内容 1. 熟悉电子元件及实验箱 2. 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模拟电路调试方法及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实验二 基尔霍夫定律 510实验室 韩春玲.
第七节 用时域法分析系统性能举例 一、单闭环有静差调速系统 二、单闭环无静差调速系统
第三节 函数的微分 3.1 微分的概念 3.2 微分的计算 3.3 微分的应用.
信号发生电路 -非正弦波发生电路.
第三章 从概率分布函数的抽样 (Sampling from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Functions)
第十二章 拉普拉斯变换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 S域分析法)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 - DC/DC拓扑变换
《偏微分方程》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1.1.
混沌保密通讯 实验人 郝洪辰( ) 李 鑫( ).
9.6.2 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1. 无输出变压器(OTL)的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UCC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降压变换器的建模,控制及校正

2 议题 基础问题 三端PWM开关的模型 开环传递函数 电压模式控制 闭环传递函数 闭环增益 补偿器(校正器)设计 PSPICE和Mathcad仿真 实验验证

3 基础问题 我想从今天的讨论中得到什么? 为什么 控制电能 要用开关电源(而不用线性电源)? 什么是 线性系统? 是什么造成了 开关电源 的 非线性? 为什么要把 开关电源 线性化 ? 什么叫小信号分析?为什么要做小信号分析? 为什么要 用公式 来研究 开关电源? 什么情况下可以 不用公式? 为什么要采用 复频域 分析? 在复频域的 零点 和 极点 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物理意义)? 复频域的 零极点 和 波德图中的 零极点 是什么关系? 为什么要 仿真?

4 以下是今天讨论的出发点 世界上不存在纯粹的线性系统。要对任一对象进行理解和预测,需要将其 抽象,简化,近似成 线性系统 模型,这就是古典数学及物理学的主要 方法。 电感电流连续的开关电源,其使用的开关元件总是按占空的比例工作在两 种输入状态,因此可以利用 叠加原理,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忽略其高频成 分(开关动作以及电压电流纹波),只着眼于其低频段 的表现 --- 这就是 “平均化” 。 平均化之后的某些电源拓扑的静态方程是非线性的,为了使用基于叠加原 理的微分方程等手段描述系统,需要将其在工作点附近作线性近似 --- 这种 方法就是“小信号分析”,其前提是各信号的变化范围远小于其绝对值。 力学,电学有两种分析问题的视角 --- 静态(稳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前者通常使用代数方程来描述,后者使用微分方程来描述。 数学公式(极简化的除外),当其推导出的结果与直觉一致时,没有实际 价值。只有在其推导的结果出人意料时,才具有指导意义。 微积分是为了研究 变化 而发展出来的方法。线性系统的微分方程 列写 比较简单,然而 求解 则比较复杂。拉氏变换是众多方法中特别简便的一 种求解微分方程的手段。

5 以下是今天讨论的出发点 (cont’) 与利用对数求解代数方程类似,应用拉氏变换求解的通常步骤是:将微分 方程通过拉氏变换得到其象函数的代数方程,然后利用代数方程的简单运 算法则,将象函数简化为 部分分式 形式。这样,基于叠加原理,就可以 将部分分式形式的代数方程逐项 逆变换 成 标准形式的 原函数。 在所谓“复频域”,零点 和 极点 没有物理上的对应。他们只是一种方法, 可以在不用解开方程的情况下了解系统的特性---包括是否稳定,以及稳定 程度。 频率特性(波德图)中的 零极点 和 以上复频域分析中的 零极点 是形式 上的相同,而本质不同。前者具有实际的物理意义,即系统对正弦输入的 稳态相应。后者没有对应的物理意义。二者很容易混淆。二者形式上相同 的原因,在于拉氏变换的形式来源于傅氏变换。 线性化的理念就是简化,方便抽象理解。这也是在计算工具不发达时简化 手工计算的手段。而电脑的出现使复杂系统完全可以通过逐点计算的方法 还原其非线性的面目。仿真的意义在于不必牺牲过多的 非线性细节 而接 近真实系统的特性。

6 理想电源就是 … + - R fb 基准 12V R fa Vin 1.线性系统 2.输出阻抗为零 3.带宽无穷大 4.无损耗 5.无分布,寄生参数

实际开关电源更像是这样 … Error Amplifier Modulator Output Filter 不补偿又会怎样?

8 电压模式变换器 负反馈是为了: 精度: 稳态(静态)误差 速度: 动态响应 稳定: 增益及相位裕量 V IN + PWM 比较器 - + Fm 功率级 - + A(S) V REF R_load VOVO d 环路补偿器 K

9 平均化 小信号 PWM 开关 模型

10 Co Q1 D L V in + Ro ? + L D CoCo R V IN Q1 P A C P A C Buck Boost Co Q1 L D V in + Ro ? P A C Buck-Boost A: Active Switch Node C: Common Node P: Passive switch (Diode) DC-DC 变换器中的 PWM 开关 ?

11 Q1 D P C A D P C A D’D’ DC Model d P C A d’d’ AC Model D’ = 1 - D 非线性 PWM 开关

为什么要平均化? 考虑输出纹波后的Buck变换器波形 12 V out I in ILIL V sw V in I diode 如果 Cout 足够小 不经过平 均化,各 变量之间 的关系将 会过于复 杂,难以 计算。

13 怎样平均化? Buck 变换器 Co Q1 L V in + RLRL Rc iLiL + - v PH i in iLiL V in v Q2 IpIp IvIv d 具有理想变压器的特性 直流平均化模型 ? A C P iLiL + - v PH i in 1:d A C P 该模型只在CCM下成立 注意: 三端开关在静态 情况下的占空比, 和静态条件下的 三极管的放大倍 数一样, 是常量。 因此该静态模型 是线性的。

为什么要做“小”信号分析? 或者-为什么不做大信号分析? 14 Buck Boost Buck-Boost

引例: 一块正方形边长由 问此薄片 设薄片边长为 x, 面积为 A, 则 变到 关于△x 的 线性主部 时,△x的 高阶无穷小可忽略不计 怎样得到小信号模型 ? 回忆:微分的概念 面积的增量为 当 x 在 取 得增量 时,时, 面积改变了多少?

16 怎样得到小信号模型 ? Buck 变换器 Co Q1 L V in + RLRL Rc iLiL + - v PH i in ? A C P 开关电源的平均化是将 静态 三端开关 变成了 静态 二 端口网络,其输入/输出关系是一系列初等数学公式。 然而在动态条件下,占空比 并非常量,造成 静态模型 的 动态特性 出现了非线性。为了将其 近似成 线性,我们基 于微分的思想,在这个 二端口网络 的工作点附近,对包 括占空比在内的各个物理量加上 小信号“扰动”,

17 三端PWM开关的小信号模型 加扰动 小信号 平均化 模型 iLiL + - v PH i in 1:d A C P Q1 ? P AC 1:D + A C P 线性化 由前述直流平 均化模型出发: 加扰动 线性化

18 1:D + A C P + L CoCo R V IN A C P Buck变换器的平均化小信号模型 1:D + A C P + L CoCo R

19 各种变换器的一般平均化小信号模型 - in 《 Fundamentals of Power Electronics 》

20 开环输入至输出传递函数 (Buck) 1:D + A C P + L C R RCRC RLRL A C P + L C R RCRC RLRL

21 D GvGv ESR Zero Q factor -40db/dec -20db/dec 开环输入至输出传递函数 (Buck)

22 1:D + A C P + L C R RCRC RLRL + C P L C R RCRC RLRL 开环 控制至输出 传递函数 (Buck)

23 V IN GdGd ESR Zero Q factor -40db/dec -20db/dec 开环 控制至输出 传递函数 (Buck)

24 1:D + A C P + L C R RCRC RLRL L C R RCRC RLRL ZOZO 开环 输出传阻抗 (Buck)

25 ZpZp ESR Zero Q factor 20db/dec -20db/dec R L //R Rc //R ω ZL ωZωZ L C R RCRC RLRL ZOZO 开环 输出传阻抗 (Buck)

26 单 闭环控制 开关变换器

27 小信号 闭环控制 开关变换器 PWM 比较器 Fm 变换器 功率级 补偿器 -A(S) GVGV ZPZP X Fm GdGd T 小信号结构图 功率级

28 开环传递函数 GVGV ZPZP X -A(S) Fm GdGd T

29 GVGV ZPZP X -A(S) Fm GdGd T 控制至输出传递函数 环路补偿器增益 PWM 比较器增益 开环传递函数 (续)

30 v comp v ramp DTs VPVP 小信号 PWM 比较器增益 Fm PWM 比较器 Fm + - VcVc vcvc 如何处理有 最小关断时间 的控制器?

31 闭环 音频敏感度 (输入动态响应) 环路增益: 高环路增益T 改善输入动态响应 Audio-Susceptibility 物理意义 : 输入动态响应( Line Transient Response) Audio Susceptibility GVGV ZPZP X -A(S) Fm GdGd T

32 GVGV X -A Fm GdGd T ZPZP 闭环 输出阻抗 (负载动态响应) 输出阻抗越小,负载动态响应越快 增益越高,负载动态响应越快 Output Impedance 物理意义: 负载动态响应 闭环输出阻抗

33 环路分析 环路分析要做到的是: 系统性能分析:动态响应 稳定性分析: 是否稳定 稳定程度 对设计进行评估 可被实验验证

34 环路增益 T 的函数: 闭环电压增益 1+T GVGV G CL T ESR Zero f C (bandwidth) G CL 越小, 输入动态响应越快 带宽 fc 越宽,输入动态响应越快 GVGV X -A Fm GdGd T ZPZP

35 ZCL 用于负载动态响应 Z CL 越小, 负载动态响应越快 最小高频 Zo 等于 ESR 1+T ZPZP Z CL T ESR Zero f C (bandwidth) ESR GVGV X -A Fm GdGd T ZPZP 环路增益 T 的函数: 闭环输出阻抗

36 Co Q1 Q2 L + RLRL Rc Ro ZOZO 1+T ZPZP Z CL T ESR Zero f C (带宽) ESR 当 f 趋于极大 C 短路, L 开路 最小 Z O : ESR ESR越小, 负载动态越快 T 越高, 负载动态越快 闭环输出阻抗

37 理想环路增益特性 高的直流电压增益以减小DC误差 高带宽以提高负载动态响应速度 以-20dB/dec 斜率穿越 0dB 以提高相位裕量 高频部分高的衰减以减小对噪声的敏感性 |T| f C (带宽) -180 o G m : 增益裕量 相位裕量 0dB TT

38 环路增益 T 的实例 T -90 o -45 o 0o0o 一阶系统 ω 绝对稳定 90 o 相位裕量 -20dB/dec 相位裕量: 90 o -180 o (-1,0) Gm (S=0) S 平面 S=jω的意义: T=1/(1 + S=jω p 幅值 = -20 log 相位 = -45 degree

39 T -180 o -90 o 0o0o 二阶系统 ω 稳定  相位裕量: 可能会非常小(取决于Q) 增益裕量: 理论上无穷大 -40dB/Dec (-1,0) Gm (S=0) S平面 |T|=1 S = jω o 环路增益 T 的实例 

40 基本极点和零点特性 单极点 极点处(f p )相位滞后45 度 >10 f p 后相移(接近)90 o -20 dB/dec 单零点 零点处(f z ) 45 o 相位超前 >10 f z 后相移(接近)90 o +20dB/dec T 90 o 45 o 0o0o ω 20dB/Dec

41 直流增益 GVGV A Fm GdGd T ZPZP + + V REF - Error 直流增益越高,直流稳态误差越小 40dB 直流增益, 则 1% 误差 OUTPUT

42 补偿器设计

43 GVGV -A(S) Fm GdGd T ZPZP + 环路设计的目标 将总环路增益 T 校正,以达成 以下目标  低频段高增益  >40 度相位裕量  > 10 dB 增益裕量  高带宽以加快动态响应

44 Crossover Frequency 负载动态响应 和 相位裕量 的关系 (时域指标 和 频域指标 的关系) 通过铃振的程度可以判断 相位裕量 –45º 度相位裕量是足够的 穿越频率等于铃振频率 –穿越频率应该在 开关频率的 1/5 至 1/10 左右  =15   =30   =45   =60 

45 补偿器设计 (电压模式控制) 降压变换器 T ESR Zero f C (bandwidth) -180 o -90 o 直流增益小,需要增加积分环节 双极点 : 180 o 滞后 如果零点频率ω z > 3倍极点频率ω o, 则相位裕量几乎为 0 o 如果 ESR 零点 ωz < 3 倍极点频率ω o ,则稳定 补偿器为常数增益的话 0o0o ωZωZ

46 T ESR Zero ω C (带宽) -180 o -90 o 积分环节: 90 o 滞后; 双极点: 180 o 滞后 需要降低带宽,否则难以稳定 需要在穿越频率ω C 前引入两个零点 补偿器为积分环节的话 -270 o ωZωZ -20dB/dec -60dB/dec -40dB/dec 不稳定 补偿器设计 (电压模式控制) - 续

47 GdFmGdFm ESR 零点 A(S) 双零点 xx 双极点 积分环节 |T| fCfC TT -90 o -180 o III型补偿特性 基于开环增益设计 加入一个积分环节以保证高的 直流增益 在 fo 附近加入双零点以补偿由 于双极点带来的相位置后 加入两个高频极点,补偿ESR 零点以及衰减高频噪声 确保增益在 fc 之后减小 确保在穿越频率 fc 处相位置后 最小

48 R2 - + V REF R1 C3 R3 C1 C2 vovo vCvC ZFZF ZIZI 补偿器输出 零点: 1. R2, C1; 2. R1+R3, C2 极点: 1. DC 2. R2, C3 if C1>>C3 3. R3, C2 III型补偿器电路

49 Gd(S) GVGV -A Fm GdGd T ZPZP + A(S): 补偿器 III 型补偿器:两个零点 (ω z1, ω z2 ),三个极点(0, ω p1, ω p2 ) 环路增益与输入电压成正比 需要引入输入电压前馈 环路设计(电压模式控制)

50 补偿器的设计目标 目标是 在功率级元件确定的参数 ω z, ω o, Q, V IN, PWM 增益 F m 的基础上,选择补偿器的参数 K c, ω z1, ω z2, ω p1, ω p2, 来校正 环路增益曲线,以达到 稳定 及 优化的 性能。

51 A(S) G d (S) T ω p1 ω p2 ωcωc FmGdFmGd ESR 零点 ωzωz ωoωo 积分环节 -20dB/dec ω z1, ω z2 -40dB/dec 1.带宽 f c = (1/5-1/10) f s 2.ω z1, ω z2 靠近 ω o 3.ω p1 抵消 ESR 零点 ω z 4.ω p2 = 10 ω c 5.确定 K c 6.选择补偿器的 电阻 及 电容 环路设计 (实例1)

52 GdFmGdFm ESR零点 A(S) 两个零点 xx 两个极点 积分环节 |T| fCfC TT -90 o -180 o 用一个积分环节以提高直 流增益 在 fo 两边放两个零点 用两个高频极点抵消 ESR零点,并增加高频部 分的衰减速度 开环频率特性 环路设计 (实例2)

53 GdFmGdFm II 型补偿电路: 具备一个零点,两个极点 在ESR 零点靠近双极点时,选 择补偿零点 ω z1 < 3 ω o A(S) 单零点 x 单极点 积分器 |T| ωCωC TT -90 o -180 o ωzωz II 型补偿器电路

54 环路增益 T:输入电压的函数 fCfC -90 o -180 o VIN Vin高时,相位裕量很小 T 是 VIN 的函数, 需要用电压前馈来抵 消VIN 对 T 的影响

55 v comp v ramp d VPVP 带输入电压前馈的补偿器 PWM 比较器 Fm + - V P = K V IN 前馈 : PWM 斜率是输入电压的函数

56 加入输入电压前馈的环路增益 环路增益与输入电压无关 快速的输入动态响应,只与 Vramp = f(VIN) 的转换速度 K 相关

57 如何测量环路增益 VOVO L PWM 比较器 - + V REF 补偿器 V IN R Co Q1 Q2 + R ESR Gate driver R1 VCVC - + R2 A(S) Vexcite = 10-20mV 网络分析仪(例如 AP200 ) a 和 b: 20-50mV 扰动 ; c: 取决于输出电压 a b c

58 建模,仿真 以及 测试 实例 TPS40200 电压模式控制器 输入电压范围 : 4.5V ~ 50V 输入电压前馈功能 PWM 斜率电压 = VIN/10 可调开关频率 Vout: 0.7V ~ 90% VIN VIN=20V, VOUT= 5V, fs = 300kHz, L=47uH, Co=22uF/10m 

59 VOVO L: 47uH, 0.25  PWM 比较器 - + VREF 0.7V V IN 20V R Co 22  F Q1 D + R ESR 5m  Gate driver VCVC - + Rx 4.99k A(S) R2: 23.2k C1:1.5n C3: 10p R1 30.9k C2 1n R3 1.15k + 用 III 型补偿校正电压模式降压转换器

60 PSPICE (PC Simulation Program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Emphasis) 电路仿真 PWM 小信号平均模型 Type III 补偿器 环路增益测试扰动 PWM 增益

61 PSPICE 仿真结果 测试结果 VOUT IOUT 负载跳变: 0.4A to 0.8A 仿真及测试结果 VOUT IOUT

62 VOUT IOUT 负载跳变: 0.1A to 1.5A PSPICE 仿真结果 测试结果 仿真及测试结果

环路带宽仿真: MathCAD 对比 PSPICE -180 MathCAD PSPICE 带宽 35kHz 带宽 45kHz 相位裕量 65 degree 相位裕量 70 degree

64 材料来源 : Buck Converter Modeling, Control, and Compensator Design - Jinrong Qian, Ph. D. (TI) 参考 : Fundamentals of Power Electronics - R. W. Erick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