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 荀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 也;困而学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学, 民斯为下矣。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苏教版高中语文(高二) 是比喻,还是类比? 浙江省湖州中学 赵艳东.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梁惠王曰: “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 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 之民不加多,何也? ” 孟子对曰: “ 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
Advertisements

长 歌 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教学目标 1. 积累文言词语,熟读背诵 2. 理解文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3. 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 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 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复习 1 、孔子是春秋时期 人,是我国古 代著名的 、 。是 学派 的创始人。 2 、《论语》是怎样的一本书? 3 、背诵《论语》八则第一则。 鲁国 教育家思想家儒家.
《论语》十则 1 、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 2 、畅读课文,并且背诵 各则语录。 3 、理解各则语录。 4 、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5 、学以致用。 学习目标:
课前导读: 痀( jū )偻 (lóu) 承蜩 仲尼适①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②蜩 (ti á o 蝉 ) , 犹掇之也。仲尼曰: “ 子巧乎!有道③邪? ” 曰: “ 我有 道也。五六月,累二丸而不坠,则失者淄 (z ī ) 铢 (zh ū ) ;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 掇之也。吾处身也,若橛.
一:中国古代德育方法 二:日本的德育方法 三:美国的德育方法 四:社会主义国家的德育方法 德育方法 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 务、落实德育内容所采取的各种手段、方式、途 径和形式。对德育方法进行比较,一般需要对古 今中外的德育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和纵横比较,以 达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目的。
劝 学劝 学 荀 子荀 子 勉 励 勉 励 1 、了解荀子;理解 “ 劝、已、中、就、 于、而 ” 等实、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2 、梳理文意,学习作者用比喻把抽 象的道理形象化的写法。 3 、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坚定学习改 变命运的信念。
走近《论语》 27 《论语》二则 子曰: “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 子曰: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 ” wéiwéiyuē yǐ wǎng dàidài.
1 、了解并记忆古代文化常识。 2 、理解课文词语句子的含义。 学习目标: 3 、掌握重要文言词语的意义及用法 。 4 、学习古人端正的学习态度,改进 学习方法。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十一课 《论语》六则 孔子(前 551— 前 479 ),名丘,字仲 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他是我国古代的 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 代表人物。 《论语》是 “ 语言的论纂( zuăn )” ,是 语录的意思,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 行,共 20 篇,语录体散文。南宋朱熹把.
《论语》十则 ( 公元前 公元前 479) ,名丘, 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陬邑 ( 今山东曲阜市 ) 人。他是我国古代著 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还是一位古文.
学 弈 广东佛山南海狮山镇联表小学朱瑞仪 学 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 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 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 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 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 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 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
《论语》六则 寻梦课件 21 《论语》六则(前三则) 请同学们说出一些自己知道的有关 学习的方法、态度、名言、格言、谚 语,每说出一个加一分,看哪一小组 说得又多又好。 第一组:得分 第二组:得分 下一页.
1 《荀子》.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写的 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华丰中学 李培珍老师 2 关于《论语》 2 1 关于孔子 3 字词解释, 内容理解 《论语》十则 (1,2,3,4,4, 5,6,7,8,9,10) 4 练习 返回 6 文言文翻译方法 文言文翻译方法 5 讨论.
为了纪念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故里 ––– 山东曲阜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 祭祀活动。
《论语》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 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 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 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 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 后,人们在他的书籍中发 现只有半部《论语》,所 以世有 “ 半部《论语》治天 下 ” 之说。 《论语》与《大学》《中 庸》《孟子》并称 “ 四书.
半部《论语》治天下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君子乎 ?” (《学而》)
孔孟学习论. 孔子(前 511- 前 479 ), 名丘,字仲尼。 鲁国人。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 教育家、 儒家学派 的创始 人。《论语》是孔子 弟子 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 言 行 的记录,共二十篇。它 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 据。南宋时,朱熹把它 《大学》《中庸》《孟 子》合为 “ 四书 ”
中共咸宁市委党校 邓如松. 孔子是一位历史巨人,《论语》是孔子等人的言论 汇集,是孔子思想和言行的写照,是儒家经典,是 可以发掘利用的思想宝库。我们应当学习研究孔子 和《论语》,从中吸取知识和思想营养。
第 1 课 “ 百家争鸣 ” 和 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 “ 百家争鸣 ” 局面的出现 具体原因: ( 1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阶层的崛起; ( 2 )经济上: 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的崩溃 ; ( 3 )思想文化:从 “ 学在官府 ” 到 “ 学在民间 ” ; 1. 背景: 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
走进经典名句 — 五年级中华经典晨诵. 1.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人不 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2. 子曰: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 师矣。 ” 复习.
文化的长河 1.黄帝和孔子 白鲨小队 张熙童、钱逸洲、胡睿阳、郁海屹.
《论语》十二章 复习. 一、常识 ( 1 )孔子: 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 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首开私 人讲学之风,主张 “ 有教无类 ” 和 “ 因材施教 ” , 起到了 普及文化知识的作用。他向往西周的 “ 太平盛世 ” ,倡导 施行 “ 仁政.

劝学 语文组 崔彦群.
劝学 河北文安第一中学 董云飞.
荀 子 《劝学篇》.
学习与考试 ——中学生健康教育系列.
滴水穿石,不是因其力量, 而是因其持之以恒、锲而不舍。.
《论语》十则.
《劝学》中“劝”为“劝勉、鼓励”之意,“劝学”就是劝勉世人努力学习. 《勾践灭吴》 果行,国人皆劝。 劝:劝告,劝说,劝阻.
Lún 《论语》十则.
劝 学 荀 子.
劝学 《荀子》.
复习课.
学 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论语》十二章.
《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 商家中学 王爱军.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写的 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荀子 劝学 文学院03级三班周晨星
《论语》六则 论 语 论 语.
《论语》六则 论 语 论 语 本资源来自初中学科网(
《论语》六则.
劝学 《荀子》 2014、04、16复习使用 1.
知识结构 三角函数.
全新课标理念,优质课程资源 学英语报社--语文周刊.
从前有位老师,他学识渊博,但从不自傲。有一次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个问题才让路。问题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他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他无言以对。他惭愧地对他的学生说,我不如那个孩子,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孔子和学生 敏而好学 温故而知新 …… 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 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拿来主义 鲁迅.
孔子的修养之道 ﹎﹎﹎﹎﹎﹎﹎﹎﹎﹎﹎﹎﹎﹎﹎﹎﹎﹎ 爱众亲仁 博学笃行 长沙民政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龙江
专题三 文言文阅读 复习导航 一、 考纲要求 新考纲对文言文部分的要求如下: 正确认读基本篇目的字音,读清句读。
一、学习目标 论语十则 1.认读字词; 2.理解各则语录; 3.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创新 余 胜 泉 教授 2016年5月于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
勸學目錄 課文 注釋 問題與討論.
勸 學 荀 子.
劝学 ——荀子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授课单位:白城师范学院政教部.
心理学 和 新纪元运动.
必修一二复习课 高一语文组 吴春艳.
第五課 勸學 荀子 荀子注二十卷 戰國荀子撰,唐楊注 宋刻本,23×18.9釐米
2017高考复习 把握符号特点,正确使用标点 永嘉中学 陈雅静.
Welcome to my ppt 申鹏昌 07化二.
五年级上册 孔子 1 2.
智慧的教学 诗意的生活.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3.4 角的比较.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劝学 荀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 也;困而学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学, 民斯为下矣。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荀子的思想主张 荀子 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他批 判总结了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对古代唯物主义 有所发展。 荀子不同意孟子的 “ 性善 ” 说,主张性恶论,强调 发挥教育和礼法的作用。认为人、物皆可改变。 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 意志而转移的,并提出 “ 制天命而用之 ” 的人定胜 天的思想。 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天下既法制有兼 用 “ 礼 ” 治。

学不可以已 学习的意义 学习的方法 学习的态度

学习的 意 义 提高自己 改变自己 青出于蓝 冰寒于水 輮以为轮 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 而日参省 乎己,则 知明而行 无过矣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 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 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 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学习的 作 用 弥补 不足 跂而望 不如登高 登高而招 顺风而呼 假舆马 假舟楫 见者远 闻者彰 致千里 绝江河 善假于物善假于物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 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 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 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偏义复词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偏义复词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学习方法 和态度 积累 坚持 专心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正面 设喻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反面 设喻 对比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对比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对比 蚓无爪牙之利 … 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 … 用心躁也 对比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 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 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 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 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

1 、 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比喻 2 、设喻方式多种多样 3 、设喻与道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 A 、正面设喻 B 、正反设喻 C 、反复设喻 A 、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 B 、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 C 、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引用另外的比喻进 一步论证 设喻论证

故不登高山, 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 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 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 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 “ 嗟尔 君子, 无恒安息。靖失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 神莫大於化道,福 莫长於无祸。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 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 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 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 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 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 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 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 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 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 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 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 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 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 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 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 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 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 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 诗曰: " 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 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 故君子 结于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