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卫气营血辨证 辽宁中医药大学 温病学教研室. ( 1 )概念: 温邪初袭人体,引起以卫外功能失调为主 要表现的一类证候。 属于外感病表证的范畴。 卫气营血的证候与病机 1. 卫分证.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仙方活命饮 组 成 二花三钱( 9g ) 防风一钱( 3g ) 白芷一钱( 3g ) 赤芍一钱( 3g ) 当归一钱( 3g ) 乳香一钱( 3g ) 没药一钱( 3g ) 皂刺一钱( 3g ) 穿山甲一钱( 3g ) 贝母一钱( 3g ) 花粉一钱( 3g ) 陈皮三钱( 9g ) 甘草一钱(
Advertisements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中医系 陈良金 三峡大学医学院 1 、了解外感发热的概念、范围、病因病 机。 2 、熟悉外感发热的主要证候及特点、诊 断和鉴别诊断。 3 、熟悉外感发热各型的证治方药,高热 证的急救处理。 4 、了解外感发热的调护、预后 目的要求.
河南中医学院内科学科 感 冒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 高志卿. 河南中医学院内科学科 西班牙流感 1000 万人.
1 头 痛 一、概述: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 于多种慢性疾病,其病因病机极为复杂,涉及 范围很广。 针灸科最常见如血管神经性头痛、鼻窦炎、 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高血压。
Company logo 疟 疾疟 疾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 刘轲. 第三节 疟 疾.
普通高等教育 “ 十五 ” 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方 剂 学方 剂 学方 剂 学方 剂 学.
第十三章 秋燥 辽宁中医药大学 温病学教研室. 一、概述 (一)定义 秋燥是秋季感受燥热病邪所引起的,以肺经 为病变重心,初起邪在肺卫,并具有津气干燥特 征的一种急性外感热病。 一般较少传变,病程较 短,易于痊愈。
感 冒 三峡大学医学院 中医系 陈良金 一、概述 由于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 能失调,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 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 现的一种外感疾病。 (一)定义: 病情严重,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传染迅速 ---- 时行感冒.
中医内科学. 感 冒感 冒  概述  病因病机  诊查要点  辨证论治  预防调护  临证体会.
第十四章 治燥剂第十四章 治燥剂. 功用主治 轻宣燥邪 燥证 外燥证 滋阴润燥内燥证 含义 燥证燥证 外燥 内燥 温燥(热 + 燥 + 风) 凉燥(寒 + 燥 + 风) — 感受秋 令燥邪 — 脏腑精 亏液耗 上燥 中燥 下燥 — 肾、大肠 —胃—胃 —肺—肺.
外感发热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教学目的 了解外感发热的概念、范围、病因病机。 熟悉外感发热的主要证候及特点,诊断 和鉴别诊断。 掌握外感发热各型的证治方药。
( 一 ) 八纲辨证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with Eight Principles.
辨证论治概述 广西医科大学中医学教研室 主讲:李 展. 定义 1、辨证 —— 就是将四诊所得到的患 者的症状、体征、患病过程等有关 资料,运用中医理论,进行综合分 析,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 以及正邪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和 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
温 病 学 病 例 分 析温 病 学 病 例 分 析 长 春 中 医 学 院长 春 中 医 学 院 温 病 教 研 室温 病 教 研 室.
第一节 感冒 返回目录 下篇:内科病证 第一节 感冒. 学习目的 掌握外感风寒与外感风热的辨证论治。 熟悉感冒的病因病机。 了解感冒与伤风、时行感冒的区别;了解 感冒其它证型的辨证施治。 返回本节首页返回目录 下篇:内科病证 第一节 感冒.
温 病 学. 回 顾 — 绪 论 温病四大家(清)代表著作学术成就 叶天士《温热论》 创立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 阐明温病病因病机 发展温病诊断方法 薛生白《湿热病篇》 立湿热病专论 丰富温病理论及证治 吴鞠通《温病条辨》 倡导三焦辨证 规范四时温病证治 王孟英《温热经纬》 以经典为经,以后世名著为纬,系.
肺与大肠病辨证. 肺的生理与病理 肺主气,司呼吸 肺主宣发肃降 肺主通调水道 呼吸功能异常 水液代谢障碍 生理 病理.
第二节 辨肺病证候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严石林. 第二节 辨肺病证候 概 说 概 说 1 、生理功能:肺之经脉起于中焦,下 络大肠,与大肠相表里。主气司呼吸,主 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 1 、生理功能:肺之经脉起于中焦,下 络大肠,与大肠相表里。主气司呼吸,主 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 2 、病因:
病 机 概 念 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 l. 掌握病机的基本概念及层次结构 2. 掌握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和疾病发展 转归的关系 3. 掌握阴阳偏胜、偏衰、互损、格拒、 亡失的病机 【病机】 【本章重点】
温病常用诊法.
解表剂 概念: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可以解除表证的方剂,称为解表剂。
第四章 病因病机.
温 病 学.
风 温.
名师垂教 高热,神识昏蒙.
暑 温.
春 温.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温病学的历史成就与传染病救治的诸多思考 中日友好医院 晁恩祥 2010年11月.
病因辨证 中医诊断学教研室 杨爱萍.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第三章 热 证 广西医科大学中医学教研室 主讲:李 展.
感 冒.
温 病 学 病 例 分 析 长 春 中 医 学 院 温 病 教 研 室.
第九章 外感病辨证.
第九章 其他辨证方法.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中医学教程 沈世林 博士 二00六年十月.
第四节 其他辨证方法介绍.
王 付 制作.
痹 证 (Bi Syndrome) 概念** 病因病机** 辨证** 针灸治疗** 注意事项.
46、 痹 证.
秋 燥 主讲人 王洪京.
辨 证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 宗士群.
第五章 温病常用诊法(二) --斑疹脉象神色及常见症状 主讲人 王洪京
《叶香岩外感温热篇》 前十条阐释 主讲人 王洪京.
第八章 八纲辨证 中医学教研室.
经行感冒.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项目二 病机学说的基本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七章 病 机.
气血同病辩证.
第四章 病因病机 薛霁 首都医科大学 邹志东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
暑 温 主讲人 王洪京.
感 冒.
胃阴亏虚.
 中 医 八 纲 辨 证 主讲人:副主任中医师古献民.
第十章 其他辨证方法概要.
急性支气管炎 (acute bronchitis).
下篇:内科病证 第二十一节 消 渴 消 渴 返回目录.
肺系疾病---感冒 感 冒.
六经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医教研室 董振华.
病因辨证.
第五章 八纲辨证 主讲:赵中玮.
辨 证 论 治 阎 秀 菊.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2018年流感中医辨证论治方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刘清泉.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四章 卫气营血辨证 辽宁中医药大学 温病学教研室

( 1 )概念: 温邪初袭人体,引起以卫外功能失调为主 要表现的一类证候。 属于外感病表证的范畴。 卫气营血的证候与病机 1. 卫分证

( 2 )主要证候: 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咳嗽, 口微渴,舌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等。 辨证要点:发热与恶寒并见,口微渴。 卫气营血的证候与病机 1. 卫分证 不同类型的温邪侵犯卫分,症状各具特点,其 病理也各有所不同。

风热卫分证: 证见发热,微恶风寒,鼻塞流涕,咽痛, 扁桃体红肿,头痛,咳嗽,口微渴,舌边尖红赤, 舌苔薄白,脉浮数等。 其中以发热,微恶风寒,鼻塞流涕,头痛等 为辨证要点。 卫气营血的证候与病机 1. 卫分证

燥热卫分证: 证见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少痰或无痰,咽干 鼻燥,口渴,舌红苔白欠润,脉浮数等。 其中咳嗽少痰,或无痰,咽干鼻燥为辨证要点。 卫气营血的证候与病机 1. 卫分证

湿热卫分证: 证见恶寒发热,身热不扬,少汗,头重如裹,身 重肢倦,胸闷脘痞,舌苔白腻,脉濡缓等。 其中以恶寒,身热不扬,头身重着,苔白腻为辨 证要点。 单纯的湿热卫分证少见,因为在出现卫分证的 同时,已有湿热内郁脾胃,中焦气机失调等气分的 病机变化,所以多表现为邪遏卫气、卫气同病。 卫气营血的证候与病机 1. 卫分证

(3) 病理特点 (3) 病理特点 邪郁卫表, 正邪相争 卫气营血的证候与病机 1. 卫分证

( 4 )发展趋势:  一是温邪从表而解,疾病得愈。  二是温邪可从卫入气,或直接传入营分(逆传心 包)甚至血分。 卫气营血的证候与病机 1. 卫分证

( 1 )概念: 温邪在里,引起人体脏腑或组织气机活动失常 的一类证候。 属于外感病里证的范畴,同时还包括了半表半里 证在内。 气分证的病变较广泛,凡温邪不在卫分,又未传 入营(血)分,都可属气分证范围,涉及的病变部 位主要有肺、胃、脾、肠、胆、膜原、胸膈等。 卫气营血的证候与病机 2. 气分证

气分证的形成途径: 一是在卫分的温邪传入气分; 二是温邪直接犯于气分; 三是气分伏热外发; 四是由营分邪热转出气分等。 卫气营血的证候与病机 2. 气分证

( 2 )主要证候: 气分证的临床表现可因病邪性质及病变部 位不同而各异。 温热类温病气分证的共同特点 : 热势壮盛,不恶寒,汗多,渴喜饮凉, 尿赤,舌质红,苔黄,脉数有力等。 辨证要点:但发热,不恶寒,口渴,苔 黄。 卫气营血的证候与病机 2. 气分证

湿热类温病气分证,临床表现较特殊,因 湿热偏盛程度和病位不同而各异。 但共有症状:发热,脘腹痞满,苔腻。 其发热的类型随湿热偏盛程度而异: 湿偏盛者 : 热为湿遏而多表现为身热不扬; 热偏盛者 : 因湿热交蒸,身热较盛而不为 汗衰。 卫气营血的证候与病机 2. 气分证

注意  在论述气分证时每把热盛阳明证作为代表,而 其他病变部位的气分证临床表现,将在三焦辨证中 叙述。  温病邪在半表半里者也归属于气分证范围,但 其往往发热恶寒交替出现,或表现为寒热起伏,与 一般的气分证不恶寒者有别。 卫气营血的证候与病机 2. 气分证

(3) 病理特点 温热类气分证的病理特点:邪正剧争, 热炽阴伤。 湿热类气分证的病理特点:湿热交蒸, 郁阻气机。 卫气营血的证候与病机 2. 气分证

( 4 )发展趋势: 一是向愈。 二是自气分深入营血分。 三是正虚邪少,经过一段时间后,正气得复 而病渐向愈。 卫气营血的证候与病机 2. 气分证

( 1 )概念: 温邪犯于营分,引起以邪热炽盛、灼伤 营阴、扰神窜络为主要病理变化的一类证候, 也属于外感病里证范畴。 温邪深入营分,人体脏腑组织的实质损 害较为明显,而有关的功能障碍更为严重, 病情较为危重。 卫气营血的证候与病机 3. 营分证

营分证的形成 :  一是在气分的邪热失于清泄,或湿热病 邪化 燥化火,进而传入营分;  二是肺卫之邪乘虚直接内陷营分;  三是内伏于营分的伏邪自内而发出;  四是温邪不经卫气分而直接深入营分。 卫气营血的证候与病机 3. 营分证

( 2 )主要证候: 身热夜甚,口干,反不甚渴饮,心烦不 寐,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舌质红绛,脉细 数等。 其中以身热夜甚,心烦谵语,舌质红绛 为辨证要点。 卫气营血的证候与病机 3. 营分证

卫气营血的证候与病机 3. 营分证 (3) 病理特点:营热阴伤,扰神窜络。

( 4 )发展趋势: 一是营分的邪热转出气分,病情好转。 二是营分的邪热逼入血分,见动血症状。 三是营热亢盛而严重影响到脏腑功能,特别是 可内陷手足厥阴。 卫气营血的证候与病机 3. 营分证

( 1 )概念: 邪热深入血分,引起以血热亢盛、动血耗血为 主要病理变化的一类证候,也属于外感热病里证范 畴。 温邪深入血分,病变已属极期,亦多昏、痉、 厥、脱之变,病情较为危重。 卫气营血的证候与病机 4. 血分证

血分证的形成: 一是营分邪热未解,营热羁留,病情进一步发展而 传入血分; 二是卫分或气分的病邪直接传入血分; 三是血分的伏邪自里而发,直接出现血分证。 卫气营血的证候与病机 4. 血分证

( 2 )主要证候: 身热灼手,躁扰不安,甚或神昏谵狂, 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斑疹密布,舌质 深绛。 其中以斑疹密布、出血及舌质深绛为辨 证要点。 卫气营血的证候与病机 4. 血分证

卫气营血的证候与病机 4. 血分证 (3) 病理特点:动血耗血,瘀热内阻。

( 4 )发展趋势: 一是血分邪热渐衰,正气逐渐恢复,病情缓解,逐渐向愈。 二是血分热毒极盛,而正气不足,正不敌邪,可因血脉瘀阻、 脏气衰竭或急性失血、气随血脱而死亡。 三是热毒渐衰,但正气(阴液)大伤,多见肝肾阴伤等证。 如伤而未竭,犹可逐渐恢复而向愈,如伤而已竭,则多正气外 脱而亡,或肝肾阴伤久久不得复之证。 卫气营血的证候与病机 4. 血分证

(二)卫气营血证候的相互关系 卫气营血证候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四者不可截然分开。卫气属阳,营血属阴, 气之表者为卫,营之深者为血。

卫分证与气分证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卫 分证虽属表证,但却有病邪侵犯内在脏腑的病 理基础,所以卫分证不解,就很容易转化为气 分证。 气分证较卫分证病位深了一层,病变也较卫 分证为重,多明显影响了脏腑的功能,但由于 正气尚盛,抗邪有力,经及时而正确的治疗, 邪气每易被驱除而使病情好转或痊愈。

营分证和血分证之间,病理变化存在 着较多的共同之处。 正如叶天士所说: “ 营分受热,则血液 受劫。 ” 邪热在气分不解,传入营血分,不但 使营血耗伤,而且影响心神,病情更为深 重,常表现为邪盛正虚。

卫气营血证候的病机层次反映了病变 的浅深、病情的轻重。具体来说 : 卫分证病位最浅,属表证,病情最轻, 持续时间也短,治疗容易; 气分证病位进了一层,属里证,病情 较卫分证为重,此时正盛邪实,邪正剧争, 若治疗及时,每可驱邪外出,使疾病好转 痊愈; 营分证和血分证,病位最深,病情危 重,热邪步步深入,正气节节衰退,若处 理失当,正不胜邪,往往险证迭起,危及 生命。

(三)卫气营血证候的相互传变 1 、影响卫气营血传变的因素: 温病是否发生传变以及传变的方式,受多种因素 的影响。 一是感受病邪的性质不同,传变方式有异。 二是感受温邪的毒力大小,对传变也有影响。 三是不同类型的体质,对传变也有重要的影响。 四是治疗是否及时恰当,对传变也有重要的影响。

2 、卫气营血证候传变类型: ( 1 )自表入里: 即温邪循卫气营血层次逐渐深入地发生传 变。叶天士所说 “ 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 之后方言血 ” 。这种传变方式多见于新感温病。 但如在表之邪直接内陷心包,或由卫而直 接传入营血分,则属病情危重。

( 2 )由里达外: 即温邪自血而营,由营转气的演变过程。 这类温病的病机发展特点是原有伏热自里向外 透达,病情逐渐减轻,虽然在发病时病情较重, 但因邪有外达之机,所以预后较好。伏邪温病 多具这种传变形式。

( 3 )传变不分表里渐次: 即温邪不循卫气营血表里层次的传变。 卫气、卫营同病,气营(血)两燔。 这类疾病发病较急、病情较重、传变较 快,如病邪很快内陷营血,则预后较差。

温病的传变除以上所述外,尚有一种情 况是不传。所谓不传,是指邪在卫分或气分, 经治疗后邪从外解而病愈。如风温病,初起 表现为卫分证,经适当的治疗后,正胜邪退, 疾病不传气分而中止在卫分阶段;或在气分 时,经治疗后不传营血而病愈。又如秋燥病, 整个病程多在卫分或气分,很少发生深入营 血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