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定律 》专题复习 ——“ 模型 ” 建构在解遗传题中的应用 温州中学 高三备课组
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 有性生殖的生物性状遗传。 细胞核遗传。 分离定律 ——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自由组合定律 ——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即独立遗传)的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 状的遗传。包括位于常染色体上和性染色 体上等位基因的遗传。 问题 1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适用条件
练:细菌的性状遗传、植物组织培养、试 管动物的培育、核移植等技术中哪些不遵 循遗传定律? – 上述例子中只有试管动物的培育遵循遗传定律。 练:人的白化性状与性别的遗传符合分离 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吗? – 符合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
例:某一精原细胞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其上 有两对等位基因如图。由此细胞所产生的 其中一个精子的基因为 AB ,绘出减Ⅱ中期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图。 问题 2 :遗传的细胞基础
基因复制的时期?等位基因分离的时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 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时期? 染色单体分离的时期? 变异发生的来源? 如果对 1 个精原细胞中的 1 对同源染色体上的 DNA 分子用 15 N 标 记,结果在精子中的标记情况如何?如果在形成的 4 个精原细 胞中标记的情况又如何? 减数分裂结果:一个精原细胞产生配子的种类与数量? 该种生物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值?如何验证?
问题 3 :如何验证两对相对性状的遗 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 方法 1 :直接观察并统计配子的种类。 (条件?)。 方法 2 :单倍体育种。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与比值。 方法 3 :杂交、自交、测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 与比值。与之杂交的个体基因型如何?
练 1 :若果蝇基因型为 BbX a Y (基因独立遗传),在 细胞分裂过程中,基因 Bb 、 BB 、 bb 的分离发生在 ; 为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则可用来与该鼠进行交 配的个体的基因型 。 练 2 :正常情况下,雄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含有 2 个 Y 染色体的细胞名称是 ,雌果蝇在有丝 分裂后期含有 条 X 染色体。若发现果蝇的某精原 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了一个 BbbX a 的精子,则同时产 生的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为 ,这四 个精子中染色体数目依次为 ,其中异常 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会引起后代发生变异,这种变 异属于 。 Bb 的分离在减数分裂后期 (I) ; BB 、 bb 的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 减数分裂后期( II ) BbX A X A BbX A X a BbX a X a bbX A X A bbX A X a bbX a X a 次级精母细胞 4 Y Y BX a 染色体畸变
问题 4 :遗传规律的应用 1. 遗传规律在显隐性性状鉴别中的应用 2. 遗传中的基因型推断和概率计算 3. 遗传定律在基因定位中的应用 4. 遗传与变异在生物育种中的应用
依据 1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说出判断的思路) 依据 2 :自交后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的实验。 例: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 体上的等位基因 A 与 a 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 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 随机选出 1 头无角公牛和 6 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 头母牛只产了 1 头小牛。在 6 头小牛中, 3 头有角, 3 头无角。 〈 1 〉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 状?请简要说明推理过程。 〈 2 〉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关系, 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 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 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1. 遗传规律在显隐性性状鉴别中的应用
2. 遗传中的基因型推断和概率计算 依据 1 :一对相对性状遗传中已知亲本基因型推测 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值(正推)。(说出 6 种亲本基因型的组合情况) 由子代的表现型及比值反推亲本的基因型 。 依据 2 :两对相对性状遗传中已知亲本的基因型推 测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值(正推)。 由子代表现型及比值反推亲本的基因型。 依据 3 :两对相对性状遗传中的变式应用。
例:人类的皮肤中含有黑色素,皮肤的颜色是由两 对独立遗传的基因( A 和 a , B 和 b )所控制;显性基 因 A 和 B 可以使黑色素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且 可以累加。若某一纯种黑人与某纯种白人婚配,后 代肤色为黑白中间色;如果该后代与同基因型的异 性婚配,其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种类和不同表现 型的比例分别为( ) A 3 种; 3 : 1 B 3 种; 1 ; 2 ; 1 C 9 种; 1 : 4 : 6 : 4 : 1 D 9 种; 9 : 3 : 3 :
练:已知家兔中的毛色灰色( G )对黑色( g ) 显性,当另一对基因为隐性纯合( cc )时, 基因 G 、 g 都不能表达,毛色呈白色,现有 灰色兔和白色兔 (ggcc) 杂交, F1 代都是灰 色兔, F1 中雌雄个体相互交配, F2 代中出 现 9 灰: 3 黑: 4 白。怎样来解释这种遗传现 象呢?请写出遗传图解。
P CCGG × ccgg 灰色 白色 ↓ F 1 CcGg 灰色 F 1 CcGg × CcGg 灰色 灰色 ↓ F 2 9 灰 : 3 黑 : 4 白 9C G : 3C gg : 4(3ccG +1ccgg )
练: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决 定。显性基因 A 和 B 同时存在时,植株开紫 花,其他情况开白花。请回答:开紫花植 株的基因型有 ____ 种,其中基因型是 ______ 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 植株:白花植株 =9:7 。基因型为 ________ 和 ________ 的紫花植株各自自交,子代表 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 =3 : 1 。 4 AaBb AABb AaBB
3. 遗传定律在基因定位中的应用 ⑴决定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还是细胞质中? 例 1 :科学家研究果蝇时发现,灰身基因( A ) 对黑身基因( a )为完全显性。若实验室有未 交配过的纯合的灰身与黑身雌雄果蝇(所有雌 雄果蝇均能够正常繁殖存活)。请完成表格的 内容填写,以判断基因位于细胞质中还是细胞 核中? 交配类型亲本表现型后代表现型
⑵决定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 X 染色体 上? 例 2 、科学家研究果蝇时发现,灰身基因( A )对黑 身基因( a )为完全显性。若实验室有未交配过的 纯合的灰身与黑身雌雄果蝇(所有雌雄果蝇均能 够正常繁殖存活)。请设计杂交实验判断基因位 于常染色体上还是 X 染色体上(用文字简述实验 过程并分析实验结果)。
⑶基因位于 X 、 Y 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 X 染色体上? 例 3 、科学家研究果蝇时发现,灰身基因( A )对 黑身基因( a )为完全显性。若实验室有未交配过 的纯合的灰身与黑身雌雄果蝇(所有雌雄果蝇均 能够正常繁殖存活)。请设计杂交实验判断基因 位于 X 、 Y 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 X 染色 体上(写出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并简要说明推断 过程 )。 ⑷如何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在性染色体 的同源区段?
练 2 :Ⅰ. 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中决定白眼性状的基因位于图 1 中的 号染色体上。图 2 表示果蝇的一对性染色体, 图中Ⅰ区的染色体片段在 XY 染色体上是同源的,其余片段 非同源,果蝇的白眼基因实际位于 区。 Ⅱ. 已知果蝇刚毛和截毛是一对伴性遗传的性状,刚毛基因 ( B )对截毛基因( b )为显性。为了弄清楚该基因位于 图 2 中的哪一个区,有人利用以下材料做了杂交实验: 材料:表现型分别为雌性刚毛、雌性截毛、雄性刚毛、雄 性截毛四种纯系果蝇。 实验过程及分析: ⑴从提供的材料看,该基因不可能位于Ⅱ -1 区,理由是 。 ⑵方法一:选择的杂交组合 ,通过一次杂交,如果后代 则 该基因位于Ⅰ区,如果后代 则该基因位于Ⅱ -2 区。 图 1 图 2
⑶方法二:如果选择雌性刚毛和雄性截毛杂交 ,预测当该基因位于Ⅰ区和Ⅱ -2 区两种不同 情况下,产生的子二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是否一定相同 (填写 “ 一定 ” 或 “ 不一 定 ” ),当该基因位于Ⅰ区时, F1 表现型及 比例是 ,因此不能判断。 ⑷方法三:由于保管不慎,装有雌性截毛果蝇 的培养瓶丢失,利用剩下的材料请继续进 行该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哪一区的判断。
练: 现用两个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 黄色雌蝇灰色雄蝇,只做一代杂交试验,每 个杂交组合选用多对果蝇。推测两个杂交组 合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以此为依据 ,对哪一种体色为显性性状,以及控制体色 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这两个 问题,做出相应的推断。(要求:只写出子 一代的性状表现和相应推断的结论)。
4. 遗传与变异在生物育种中的应用 育种原理: 育种要求: 例 1 :在一稻田里突然发现一株营养器官有优良性 状的显性突变植株,欲通过它培育出较大数量的 该优良性状能稳定遗传的水稻品系,该怎么办? 其中最快的方法是什么?如何操作? 例 2 :科学家利辐射诱变技术处理红色种皮的花生, 获得一突变植株,其自交所结的种子均具紫色种 皮。这些紫色种皮的种子长成的植株中,有些却 结出了红色种皮的种子。 上述紫色种皮的花生种子长成的植株中,有些结 出了红色种皮种子的原因是 _____ 。
练:豌豆灰种皮( G )对白种皮( g )为显性,黄 子叶( Y )对绿子叶( y )为显性。每对性状的杂 合体( F1 )自交后代( F2 )均表现 3 ∶ l 的性状分离 比。以上种皮颜色的分离比和子叶颜色的分离比 分别来自对以下哪代植株群体所结种子的统计? A . F1 植株和 F1 植株 B . F2 植株和 F2 植株 C . F1 植株和 F2 植株 D . F2 植株和 F1 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