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类说明文)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 加来道雄,美籍日裔物理学家,毕业 于美国哈佛大学,获加利福尼亚大学 伯克利分校哲学博士学位,后任纽约 市立大学城市学院理论物理学教授。 主要著作有《超越爱因斯坦》(与特 雷纳合著)《量子场论》《超弦导 论》。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Advertisements

摆一摆,想一想. 棋子个数数的个数 摆出的数 、 10 2 、 11 、 20 3 、 12 、 21 、 30 4 、 13 、 22 、 31 、 40 5 、 14 、 23 、 32 、 41 、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扶余市蔡家沟镇中心小学 雷可心.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 运动热身 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 从小到大写出 2 的倍数( 10 个): 写出 5 的倍数( 6 个)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5 , 10 , 15 , 20 , 25 , 30.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第三节 微分 3.1 、微分的概念 3.2 、微分的计算 3.3 、微分的应用. 一、问题的提出 实例 : 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目标 重点 难点 关键词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1 、发现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 2 、知道什么是奇数和偶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 或 5 的倍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奇数、偶数。 返回返回 目录目录 前进前进.
练一练: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并指出这些点相互间的关系: -6 , 6 , -3 , 3 , -1.5, 1.5.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数学北师大版第六册第一单元 3.50 元是 …… 3元5角3元5角 像 3.05 、 1.06 、 , …… 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读作:十六点八五 …… 小数点 读作: 一点零六 读作: 三点零五 读作: 零点八零 小数和我们以前学习的整数有什么不同.
人生是一种过程,是一种亲历的过程。一切美妙尽在过程之中。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终极理论梦之社 宣传PPT 终极理论梦之社 来到高中,在全新的平台上,我们广泛交友.
网页设计师的职业成长规律 主讲:刘万辉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对 培训者 培训的理解 丁革建
俄罗斯方块:注意观察游戏中用到的 数学的知识
活动课 有趣的组合.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在我们的生活中,能够担任主体的东西有很多,如:电扇、桌子、笔、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灯……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第三节 格林公式及其应用(2) 一、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定义 二、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 三、二元函数的全微分的求积 四、小结.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苏科版) 10.4 探索三角形 相似的条件(2).
基督徒 和 心理学.
Computer Graphics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 张 赐 Mail: CSDN博客地址:
 做一做   阅读思考 .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长度单位 贵港市东津镇中和小学 李云金.
Oct 杨 金 民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怀柔暑期学校( )
整合思维导图的初中英语教学设计 主讲人:卢璐.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京师数学大讲坛 第六讲 北京师范大学 数学科学学院
姓名XXX.
Experiment 2: 讲评 数据库系统概论实验课二.
Apr. 25th, 2016 Monday Earth Astrophysicists at MIT are searching for another Earth. 麻省理工的天体物理学家们正在搜寻另一个地球。
普通话学人之家 信仰与科学 冯秉诚 2003年11月1日.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12.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2) 大连市第三十九中学 赵海英.
用计算器开方.
申请者基本情况 姓 名: 导 师: 学 科: 论文题目:.
申请者基本情况 姓 名: 导 师: 学 科: 论文题目:.
物理化学 复旦大学化学系 范康年教授 等 2019/5/9.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0的加减法 北京西城区宣武回民小学 王裔琳.
第4课时 绝对值.
超导探索与科学思辨 超导探索与科学思辨 李平林 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
竺可桢杰出学者讲座系列(十五)——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蒲慕明教授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鄢陵县彭店一中 赵二歌.
扇形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第十一册第四单元.
§2-2 点的投影 一、点在一个投影面上的投影 二、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 三、空间二点的相对位置 四、重影点 五、例题 例1 例2 例3
2、5、3的倍数的特征.
实验二 基尔霍夫定律 510实验室 韩春玲.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本底对汞原子第一激发能测量的影响 钱振宇
从社交网络游戏中发现艺术的灵魂 Brad MacDonald 麦泊然 艺术总监
第四章 UNIX文件系统.
Reading Training 授课教师:王立民.
位似.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的应用” 点评专家:谭一宁.
主讲:俞熹 By Dr. WhyX whYX MSN: 2007年3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人物简介类说明文)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 加来道雄,美籍日裔物理学家,毕业 于美国哈佛大学,获加利福尼亚大学 伯克利分校哲学博士学位,后任纽约 市立大学城市学院理论物理学教授。 主要著作有《超越爱因斯坦》(与特 雷纳合著)《量子场论》《超弦导 论》。

本文的基本结构分析  1. 文章的题目是 “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 , 本文的叙述的顺序是怎样的?  2. 作者开头说 “ 童年的两件趣事极大地丰富 了我对世界的理解力,并且引导我走上成 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的历程 ” 有何作用?

本文的基本结构分析 1. 文章的题目是 “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 , 因此,叙述的顺序主要是时间顺序。  2. 作者开头就说 “ 童年的两件趣事极大地丰 富了我对世界的理解力,并且引导我走上 成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的历程。 ” 而 “ 童年的 两件趣事 ” 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又是共时 性的叙述。这样的结构安排,使文章既脉 络清楚,又重点突出。

作者在文章中所说, " 童年的两件趣事极大 地丰富了我对世界的理解力,并且引导我 走上成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的历程 " 。这两 件趣事是指什么?  第一件趣事是指作者小时候在父母的带 领下,去旧金山游览著名的日本茶园。 作者在那里发现了丰富多彩的非常有趣 的鲤鱼世界。 第二件趣事是指作者在八岁时曾听过的 一个有关整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 家的故事。

结构图: 教育历程:童年 → 鲤鱼世界的幻想 ( 想 像 ) 青年 → 实验 ( 成年 ) →( 理论物理学家 ) 教育内容:爱因斯坦故事 ( 理论 )

结构图解 一. ( 1 段) 全文总括:记叙了作者在童年的两 件趣事,以及作者是如何由这两件趣事来激发 自己的科学兴趣的。 二. ( 2~11 段)由对鲤鱼世界的遐想,推知人 类认识的局限性。 1. 幻想鲤鱼 “ 科学家 ” 研究的局限性。 2. 推知人类对多维空间研究的局限性。 三. ( 12~18 段)对爱因斯坦未竟事业的向往与 学习研究。 1. 探究爱因斯坦未完成的理论。 2. 建立自己的原子对撞机。

“ 鲤鱼科学家 ” 对 “ 世界 ” 的认识是怎样的? 主要有以下几点: ( 1 ) “ 水池之外看不见的世界没有科学意义。 ( 2 ) “ 它们为睡莲自己能够运动而困惑不解 ”—— 它 们以神秘的 “ 力 ” 来掩盖自己的无知。 ( 3 ) “ 鲤鱼科学家 ” 的 “ 消失 ” 和 “ 重现 ”—— 它们认为 是 “ 奇迹 ” ,是 “ 可怖的事情 ” ,而不肯去探究原因。 ( 4 ) “ 鲤鱼科学 ” 的 “ 传奇故事 ” ,真实地证明另一个 世界的存在,而它们却认为 “ 胡说八道 ” ,荒谬绝 伦,违背它们的 “ 自然规律 ” 。

作者想通过 “ 鲤鱼科学家 ” 对世界的认 识说明什么?  说明 “ 自以为是 ” 的人类和 “ 鲤鱼科学家 ” 有相似之处。  ( 1 )人类 “ 一生就在我们自己的 ‘ 池子 ’ 里度过 ” ,只 要 “ 超出我们的理解力 ” 的自然存在,他们就 “ 拒绝 承认 ” 。  ( 2 ) “ 科学家发明像力这样一些概念 ……” ,是因为 他们只愿意承认 “ 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 ” ,不肯 改变思考问题的方式。  ( 3 ) “ 不能在实验室里便利地验证 ” 的理论,他们 就加以 “ 鄙视 ” ,表现出思想上的保守和固执。

课文中阅读多维空间历险故事和统一场理论 书籍两小段内容,对 “ 教育历程 ” 的叙述有什么 作用? 课文的重点是童年趣事和建立实验室, 这三个事例已经把 “ 教育历程 ” 完整地勾画 出来。而夹杂在其中的两个小事例,主要 起补充和衔接的作用。历险故事加深作者 对高维空间的想像,激发兴趣;而阅读统 一场理论书籍,既表现高中阶段作者求知 的热情,也衔接起由理论到实验的探究过 程。

 本文三个主要部分,并不是简单地叙述成 长的故事,而是具有深刻的科学精神内涵, 可以从中看到哪些方面的 “ 教育 ” 对成为优秀 科学家最为重要。  ( 1 )想像力:科学是需要想像力的,想像 力能带来创造力。作者正是从对鲤鱼世界 的想像中,认识到人类观察空间的局限性, 间接感悟到高维空间存在的可能。由感性 的想像上升到理性的创造,体现了创新意 识和探索精神。 本文体现了怎样的科学精神?

 ( 2 )乐趣:科学不应该是枯燥的,而是应 该充满乐趣的。探寻自然的奥秘,对真正 的科学工作者来说,是和自然做的近似于 捉迷藏的 “ 游戏 ” ,也是人生的 “ 境界 ” 。 “ 游戏 ” 使他们乐此不疲,充满激情,不受外界的 诱惑和干扰;而 “ 境界 ” 使他们不顾功利,不 畏强权,只求真理。

 ( 3 )实验精神:有了想像力,有了乐趣,那 只是成为科学家的最基础的因素,不去踏踏实 实地做实验,就不能得到基本数据,假说就不 能确立。一味地空想,不去做基础工作,不可 能达到真理的彼岸。作者从事的高维空间理论, 虽然还停留在纸面上,但是科学家们已经在做 许多基础的实验工作,努力使理论得到证明。 即使如科学家霍金靠睿智的头脑创建黑洞理论, 也要有数学和天体物理学的实验基础,也不是 空想出来的。

艺术鉴赏  1 形象的描述 作者借助于想象,采用了拟人化的笔法, 让鲤鱼 “ 科学家们 ” 会看会想,会提出问题会 说话,这样就使深奥的科学道理变得浅显 易懂。  2 语言准确、严密 作者讲究选词,讲究用恰如其分的词句来 表达周密严谨的意思。

A=X+Y+Z A 代表成功, X 代表艰苦的劳动, Y 代表正确的 方法, Z 代表少说空话。 -- 爱因斯 坦 常常有同学问我做物理工作成功的要素是什么? 我想要素可以归纳为三个 P : Perception,Persistence,and Power 。 Perception-- 眼光,看准了什么东西,就要抓住 不放; Persistence-- 坚持,看对了就要坚持; Power-- 力量,有了力量能够闯过关,遇到困难 你要闯下去。 -- 杨振宁

多维空间  0 维:没有长宽高,单纯的一个点。 一维 :只有长度 二维 :平面世界 只有长宽 三维 :长宽高 立体世界 我们肉眼亲身感觉到看到的世界 三维空 间是点的位置由三个坐标决定的空间。客观存在的现实空间就是 三维空间,具有长、宽、高三种度量。数学、物理等学科中引进 的多维空间概念,是在三维空间基础上所作的科学抽象。 四维 :一个时空的概念 日常生活所提及的 “ 四维空间 ” ,大多数都 是指阿尔伯特 · 爱因斯坦在他的《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 中提及的 “ 四维时空 ” 概念。我们的宇宙是由时间和空间构成。时 空的关系,是在空间的架构上比普通三维空间的长、宽、高三条 轴外又加了一条时间轴,而这条时间的轴是一条虚数值的轴。根 据阿尔伯特 · 爱因斯坦相对论所说:我们生活中所面对的三维空 间加上时间构成所谓四维空间。 一维是线,二维是面,三维是静态空间,四维是动态空间(因为 有了时间)。单纯 一维 二维 三维度量数学物理 四维 四维空间阿尔伯特 · 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宇宙长宽高 轴虚数静态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