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 法 中医教研室 李宗信.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LOGO 第十课 看中医 (Part 1). 1.A 不如 B (那么) adj. (那麼) adj. 2. 上医医国、其次医人、其次医病 上醫醫國、其次醫人、其次醫病 3. 癌症、糖尿病、艾滋病 愛滋病
Advertisements

第一章 望 诊 ( 局部望诊、望排物、望小儿指纹 ) 主讲:赵中玮 第二节 局 部 望 诊 局部望诊是在全身望诊的基础上, 根据病情和诊断的需要,对病人某些 局部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以测知 相应脏腑的病变。 内容:望头面、五官、躯体、四肢、 二阴、皮肤等.
1 头 痛 一、概述: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 于多种慢性疾病,其病因病机极为复杂,涉及 范围很广。 针灸科最常见如血管神经性头痛、鼻窦炎、 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高血压。
心 肺 肝 脾 肾 中 医 藏 象 学中 医 藏 象 学 五脏 系统. 第一节 脏腑 五脏 -- 心、肝、脾、肺、肾的合称 六脏 -- 经络学说 … + 心包络 【主要内容】: 1 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2 五脏与形体官窍及情志、五液、五时等 的关系.
( 一 ) 八纲辨证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with Eight Principles.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 刘轲 肥 胖肥 胖. 肥胖 一、概述 二、病因病机 三、诊查要点 四、辨证论治 五、预防调护 六、结语.
肺与大肠病辨证. 肺的生理与病理 肺主气,司呼吸 肺主宣发肃降 肺主通调水道 呼吸功能异常 水液代谢障碍 生理 病理.
第三章 闻诊 [ 教学要求 ] :掌握咳嗽、哮、喘及语言变化 及其病机。 [ 教学要求 ] :掌握咳嗽、哮、喘及语言变化 及其病机。 [ 闻诊内容 ] : [ 闻诊内容 ] : 听声音 —— 语言、呼吸、咳嗽声 听声音 —— 语言、呼吸、咳嗽声 嗅气味 —— 体气、病室及排出物之气味 嗅气味 —— 体气、病室及排出物之气味.
病 机 概 念 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 l. 掌握病机的基本概念及层次结构 2. 掌握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和疾病发展 转归的关系 3. 掌握阴阳偏胜、偏衰、互损、格拒、 亡失的病机 【病机】 【本章重点】
儿科诊法概要 广东省中医院儿科——陈茵.
四、望二阴 后阴:指肛门,为排便之门户,与脾胃、肠、肾有关。 前阴:肾所司,宗脉所聚,太阴、阳明经所会。与肾、膀胱、肝、胆有关。
第二节 望 诊INSPECTION 概念: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对病人的神色形态、局部表现,舌象、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进行有目的审察,用以诊察了解疾病的一种方法。 原理: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个有机整体中,以脏腑为中心,身形各部在经络的联系与沟通作用下,也“内属脏腑”,从而使内脏与形体各部之间构成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观察机体表现的各种外象,便可测知脏腑功能强弱及气血阴阳盛衰,判断疾病情况。
第二节 局部望诊 包括望头面、五官、躯体、四肢、二阴、皮肤.
第九章 脏 腑 辨 证 王明三 Tel
第三节 望舌苔.
第六节 脏腑兼病辨证.
中医望闻问切.
第 一 章 眼 科 病 机 与 辨 证.
中医学讲座 沈世林 二0一0年三月.
教学目标 第八章 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熟悉:中医寒、热、湿邪的 性质和致病特点;肾 肝脾功能失常导致妇 科疾病的主要机制。
第 三 章 问 诊.
内生“五邪”,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气血津液和脏腑等生理功能的异常而产生的类似风、寒、湿、燥、火外邪致病的病理变化。
第三章 舌 诊 中基教研室 王军瑞.
灵枢·五色 广州中医药大学 王黎制作.
现在,为了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向同学们提出两个问题:
第三节:问 诊 一:问诊的意义 二:问诊的方法 三:问诊的主要内容.
第七节 辨脏腑兼病证候.
中医学教程 沈世林 博士 二00六年十月.
脉象的鉴别、 相兼脉与真脏脉 中医四班第四组 段灵群 伍秀芸 李金艳 李海仁.
黄 疸 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梁 丽 娟.
Inspection of tongue 望舌
脏 腑 理 论 (藏 象)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中医教研室 田国庆. 脏 腑 理 论 (藏 象)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中医教研室 田国庆.
第 五 章 四 诊 Four Diagnosis.
痹 证 (Bi Syndrome) 概念** 病因病机** 辨证** 针灸治疗** 注意事项.
46、 痹 证.
第五章 妇科疾病的诊断与辨证 四诊 辨证要点 主讲人:武权生 辨病与辨证 妇科特殊检查.
第二节 闻 诊.
辨 证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 宗士群.
同学们好.
第五章 病 机 第二节 基本病机.
第三节 脏腑病机 一、五脏病机 二、六腑病机 三、奇恒之腑病机.
第八章 八纲辨证 中医学教研室.
望 诊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全身和局部表现、舌象及排出物等,以收集病情资料的诊察方法。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第八章 病性辨证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严石林.
第七章 病因与气血津液辨证.
项目二 病机学说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气血津液辨证.
第八章 病 机.
气血津液辨证 中医诊断学教研室 杨爱萍.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七章 病 机.
气血同病辩证.
第四章 病因病机 薛霁 首都医科大学 邹志东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
第九章 脏腑辨证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严石林.
第二章 诊法概要 主讲:雷 伟.
四、肝与胆病辨证 中医诊断教研室 修宗昌.
第四章闻诊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严石林.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第六节 辨腑病证候.
第三节 脾与胃病辨证 概述: 脾的生理、病理 1、脾主运化,主升清 2、脾主统血 3、主肌肉四肢 4、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中 医 八 纲 辨 证 主讲人:副主任中医师古献民.
热烈欢迎专家教授 莅临指导 !.
模块五 中医诊断技术的应用.
外科趣记 . 刘英娇整理.
第五章 诊法述要 诊法: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种,简称“四诊”。
关格 中医内科 陈良金.
第五章 八纲辨证 主讲:赵中玮.
辨 证 论 治 阎 秀 菊.
《中兽医基础与临床 》实验教学 中兽医教研室 郑州牧专.
概述 心的解剖位置 心的形态结构 主要功能 联属功能 心的特性. 概述 心的解剖位置 心的形态结构 主要功能 联属功能 心的特性.
中医基础理论 第五章 体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诊 法 中医教研室 李宗信

诊法 概念: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 内容:望、闻、问、切 “四诊”

第一部分 望诊

扁鹊见齐桓公,望而知之,疾病由浅入深,由能治到不能治,最后送命的故事,使中医望诊成为美谈。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对病人神色形态,局部表现、舌象、分泌物和排泄物色质等变化而诊察病情的有效方法。

全身望诊 局部望诊 望排泄物 望小儿指纹 望舌

全身望诊 望神 望色 望形 望态

望神 得神:脏腑精气充盛,身体健康或病轻,抗病能力强 少神:脏腑精气不足或衰弱,体弱多病或病情较重 失神:体弱多病或病情较重 假神:脏腑精气极度衰竭,正气将脱 神乱:精神错乱失常

中医望神: 观察人体整体表现判断疾病 包括: 精神意识 思维活动 面色眼神 形体动作 语言呼吸 对外界的反应

就望目而言 一般两目黑白分明,精彩内含,神交充沛,运动灵活,视物清晰有神。

如果两目晦暗呆滞,失去精彩, 运动不灵,无目无泪, 视物模糊,或浮光外露为无神, 表明脏腑精气虚衰。

就神情而言 心神功能正常,则: 神志清晰,思维有序,表情爽朗 反应迟钝,表明心神已衰,病情较重

就气色而言 有神的皮肤色泽荣润,精气充盛; 反之则色泽枯黄,精气衰少。 就体态而言 形体丰满为有神,表明机体强盛; 瘦削且少神,表明脏腑虚弱。

中医将神的表现分为 得神、少神、失神、 假神、神乱5种。 以神的旺衰判断病情轻重。

得神也称有神,为机体健康的一种表现形式 神志清楚 目光精彩内含 呼吸均匀 语音清晰 面色荣润 肌肉丰满 动作自如 反应灵敏

少神又称神气不足,为机体正气不足,功能减弱的表现 精神不振 两目乏神 面色少华 肌肉松软 倦怠乏力 少气懒言

失神也称无神,是机体精亏神衰或邪盛神乱的重病表现 精亏神衰的失神: 精神萎靡,面色无华 目睛晦暗,呼吸气微或喘促, 语言错乱,形体赢瘦, 动作艰难,反应迟钝, 神志不清

邪盛失神 壮热烦燥 四肢抽搐 神昏谵语 循衣摸床 控空理线 或卒倒神昏 牙关紧闭

假神是危重病人出现的精神暂时"好转"的虚假现象. 表现为久病重病本已失神,突然神志清醒,目光轻亮而浮光外露,言语不休,语声清亮,欲进饮食,想见亲人,面色无华向两边泛红如妆.

神乱指精神错乱或神志失常 焦虑恐惧 狂躁不安 痴呆 卒死昏倒 多见于脏躁病人

望色 观察全身皮肤色泽变化诊察疾病的方法,也称色诊。 可了解脏腑虚实,气血盛衰、病情轻重及预后。 面部是脏腑气血的外荣,望色主要是指望面部皮肤。

面部皮肤光明润泽,表示人精充神旺,气血津液、脏腑及功能正常。 常色 指正常的,无病的面色 特点:明润、含蓄。 面部皮肤光明润泽,表示人精充神旺,气血津液、脏腑及功能正常。

主色 人生来就有的基本面色称主色,也是常色的一种,属个体素质,一生基本不变。这就是有的人白、有的人稍黑等差异的原因。

某些病色外露是机体脏腑精气已衰,胃气不荣的表现。 因病而发生的异常面色。 特点:晦暗、暴露, 皮肤枯燥无光泽。 某些病色外露是机体脏腑精气已衰,胃气不荣的表现。

为病色的一种。面色光明润泽,胃气尚能荣面 善色 为病色的一种。面色光明润泽,胃气尚能荣面 说明病较轻,易治疗,预后好

表现为面色枯黄晦暗,说明肮脏精气已衰,胃气不能上荣于面 恶色 也是一种病色 表现为面色枯黄晦暗,说明肮脏精气已衰,胃气不能上荣于面 属久病,较重不易治疗,预后差

病色 青色 多主寒证、气滞、血瘀、痛证、惊风 如面色淡黑或青黑者,为寒盛或痛剧所致 突然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多为心阳暴脱,心血瘀阻 面色青黄(或称苍黄)者,多为气滞血瘀所致 小儿眉间、鼻柱、唇周发青者,多为惊风。

病色 赤色 多主热证 实热证患者常表现为满面通红 虚热证患者常表现为两颧潮红

病色 黄色 多主脾虚和湿证 如面色萎黄(淡黄而没有光泽)者,多属脾胃气虚所致 面色黄胖(黄而浮肿)者,多为脾虚湿蕴,泛溢肌肤所致 面、目、身俱黄者,称为黄疸: 黄色鲜明如橘色者,为阳黄,乃湿热内蕴,胆汁外溢所致 黄色晦暗如烟熏者,为阴黄,乃寒湿内蕴,胆汁外溢所致

病色 白色 多主虚证(血虚、气虚、阳虚诸证),亦主寒证 气虚、血虚者面色淡白 阳虚水泛者面色晄白 面色苍白,多因亡阳(阳气极度衰弱)、气血暴脱(气血突然大量丧失)或阴寒内盛所致

病色 黑色 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剧痛 面黑暗淡或黧黑者,多属肾阳虚 面黑而干焦者,多属肾阴虚 眼眶周围发黑,多为肾虚水泛寒饮证或寒湿下注带下证 面色黧黑,肌肤甲错 者,多为瘀血日久所致

面色 主病 部位 青色 寒证 痛证 惊风 血瘀 面部口唇皮肤 爪甲 赤色 主热 颜面口唇皮肤 黄色 主湿 虚 黄疸 面部皮肤 白睛 白色 主虚 寒 失血 同青色 眼眦 黑色 主肾虚 水饮 瘀血 面部口唇 眼眶

望形态 望形体: 观察病人的强弱胖瘦以及活动状态等情况。 如:肥人多湿,瘦人多火。 望动态: 观察病人的行、走、坐、卧、立等体态。 如:中风半身不遂,痹证关节屈身不利等。

局部望诊 望头颈 望五官 望皮肤

望头颈 望头颈,如:先天不足的头形过大或过小 望头发,如:黄干稀疏易落为肾虚精少 望咽喉:红肿而痛,肺胃有热

望五官 望目:如:黄疸。 望耳:如:中耳炎,肝胆湿热。 望鼻:如:鼻渊 望口唇:如:口角流涎,脾虚湿盛或胃热 望齿龈:牙龈红肿为胃热

望眼

眼神 目光神采 视物清楚 转动灵活 望眼 色泽 目眦赤—心火 白睛赤—肺火 全目赤—肝火 白睛黄—湿热 目眶黑—脾肾虚水泛 眼神 目光神采 视物清楚 转动灵活 色泽 目眦赤—心火 白睛赤—肺火 全目赤—肝火 白睛黄—湿热 目眶黑—脾肾虚水泛 形态 针眼(麦粒肿) 眼丹(霰粒肿)

望皮肤 形色变化 丹毒(湿热火毒之气) 浮肿(水湿泛滥) 肌肤甲错(淤血)

望皮肤 望斑疹 斑:斑形如锦,平摊皮肤,抚之不碍手,消失后不脱皮 疹:色红,稍高于皮肤,摸之有碍手感,消失后脱皮 痈:局部红肿热痛,高出皮肤,跟部紧束 疽:漫肿无头,坚硬而肤色不红

望排泄物 凡色白、质稀者,多属虚证、寒证 凡色黄、质稠者,多属实证、热证

望小儿指纹 正常:红黄隐隐于风关内。 1.沉浮分表里 2.红紫辨寒热 3.淡滞辨虚实 4.三关测轻重

望舌 望舌质:舌色,舌形,舌态 望舌态:苔质,苔色                                                                                                     

望舌 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 望舌顺序:舌尖一舌中一舌边一舌根 望舌顺序:先看舌质,再看舌苔 代表部位: 舌尖:心肺。舌边:肝胆。舌中:脾胃。舌根:肾。

望舌质 望舌色 淡白舌:虚证、寒证 气血两虚,或阳虚,因气血不能上荣于舌所致

红绛舌:热证。 整个舌体的红绛:实热或虚热证的患者。 颜色越深,热势越甚。 局部舌色的红绛:病位的特殊性 如舌尖红赤,多见于心火亢盛 舌两边红赤,多见于肝胆火盛

紫舌: 主寒证、热证、淤血 因热盛伤津,血液浓缩而瘀滞者,多为紫红或绛紫舌 因寒邪凝滞,血行缓慢而瘀滞者,多见淡紫或青紫舌 肝胆血瘀者,多见舌边有青紫斑点

望舌型 老嫩 老—实证或热证 嫩—虚证或寒证 胖瘦 舌淡白胖嫩,苔水滑—脾肾阳虚 舌瘦薄绛干—阴虚火旺

望舌型 芒刺 舌尖红赤起刺—心火上炎 舌面突起星点 状如草莓—热盛 齿印 兼见胖大舌—气虚或脾虚 舌疮 心经热毒或虚火上炎 脉络 青紫—瘀血

望舌态 痿软 多病情较重 强硬 无胃气之重证 震颤 兼舌红绛—热极生风 兼舌淡白,微动—虚风内动 歪斜 风中经络

望舌态 卷缩 危重之证 兼赤干—热极伤阴 兼淡白湿润—阳气暴脱 寒凝经脉 吐弄 兼舌红—心脾有热,小儿多是惊风先兆或久病危候

望舌苔 望苔色 薄白苔多为正常舌苔,即使有病,病情亦大多轻浅 多见于表证,也可见于里证病轻,或阳虚内寒。 厚白苔多主里证、寒证、湿证 白苔:表证、寒证 薄白苔多为正常舌苔,即使有病,病情亦大多轻浅 多见于表证,也可见于里证病轻,或阳虚内寒。 厚白苔多主里证、寒证、湿证 苔白厚腻,多为湿浊内停,或为痰饮、食积尚未热化 苔白厚而干,可与痰浊湿热内蕴有关。

黄苔:里证,热证。 淡黄苔为热轻 深黄苔为热重 焦黄苔为热结 苔色越黄,邪热越甚

灰黑苔:里寒,里热。 黑色越深,病情越重 如吸烟过多者,可见舌苔灰黑,此为染苔 苔灰黑而润者,多为阳虚寒凝,水饮内停 苔焦黑干燥者,多为热极津枯,阴虚水涸

望苔质 厚薄:薄邪气在表。厚邪入脏腑。 润燥:反映津液之盈亏。 腐腻:反映体内湿浊情况。 腻:颗粒细小致密而粘,刮之不脱 腐:颗粒粗大厚而疏松,刮之易脱 剥脱:正气亏虚,阴液耗损。可测胃气、阴之存亡。

第二部分 闻诊

中医闻诊 是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来诊断疾病的方法 听声音 实热证 重浊而粗 高亢洪亮 烦躁多言 虚寒证 低轻细小,静默懒言

语言 谵语 神志不清 语无伦次 声音高亢 郑声 神志不清 语多重复 时断时续 声音低微 独语 喃喃自语 喋喋不休 逢人则止 谵语 神志不清 语无伦次 声音高亢 郑声 神志不清 语多重复 时断时续 声音低微 独语 喃喃自语 喋喋不休 逢人则止 狂言 精神错乱 语无伦次 不避亲疏 言謇 舌强语謇 言语不清

呼吸 太息 时发长吁短叹 ,以呼气为主 气喘 呼吸急促 甚则鼻翼煽动 张口抬肩 难以平卧 哮 呼吸时喉中有哮鸣音 太息 时发长吁短叹 ,以呼气为主 气喘 呼吸急促 甚则鼻翼煽动 张口抬肩 难以平卧 哮 呼吸时喉中有哮鸣音 咳嗽 咳:有声无痰;嗽:有痰无声

呕吐 呕有声无物;吐有物无声 呃逆 气逆于上 自咽喉出 其声呃呃 不能自主 嗅气味 口气 汗气 痰涕 二便 经带 病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