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人工合成抗菌药.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三章 药理学基本原理. 第一节 药物的作用 药物的基本作用 药物的基本作用 药物的作用方式 药物的作用方式 药物的作用效果 药物的作用效果 药物作用的机理 药物作用的机理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Advertisements

第四十二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第四十二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第一节 喹诺酮类药物 (quinolones)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法規暨訴願審議委員會 102 年度原住民身分法實例演練講習: 原住民身分認定及救濟程序.
第三十五章 合成抗菌药 第一节 喹诺酮类 [ 概述 ] 按合成的年代及抗菌特点分为四代。 第一代 (60 年代 ) :萘啶酸,已被淘汰。 第二代 (70 年代 ) :吡哌酸等。吡哌酸对 G - 菌有效,用于尿道或肠道感染。
本校自民國 78 年於顏前校長世錫任內創設本系 設立鑑識科學學系大學部,專責鑑識人才之培養, 為目前國內唯一專門培育鑑識科學人才、研究鑑識 科學學術之大學學系,設系剛滿 20 年。自 85 年於姚 前校長高橋任內,設立鑑識科學研究所招收碩士生 ,民國 88 年於謝前校長瑞智任內先後獲內政部、教.
化学治疗药物 Chemotherapeutic Drugs. 学习提要 掌握喹诺酮及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区别点 掌握各组喹诺酮药物的抗菌特性 掌握喹诺酮及磺胺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及常见不良反 应及产生耐药机制.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 什么叫做遗传? 2. 什么叫做性状? 3. 性状是由什么决定的?
抗结核病药. 3 月 24 日是 “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 宣传主题为: “ 控制结核、人人有责 ”
第二章:生物科學與食品 第三節:基因改造食品.
第三十八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第四十三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喹诺酮类药物 磺胺类药物 其他合成抗菌药物.
药理学 第三十二讲 化学治疗药 主讲人 赵丽娟 主讲单位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药理教研室 总学时 48学时.
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上王镇卫生院 董小利.
抗菌药物概论 机体 抵抗力 药动学 致病力 药效学 抑制或杀灭 药物 病原体 耐药性.
复 习 题 四环素的不良反应 灰婴综合症的预防.
抗菌药和抗病毒药 Antimicrobial and Antiviral Drug
第 九 章 抗菌药和抗病毒药 (Antimicrobial and Antiviral drugs) 1.
第十七章 合成抗菌药物的分析.
第七节 人工合成抗菌药 一、喹诺酮类 第一代 萘啶酸 第二代 吡哌酸 第三代 氟喹诺酮类.
国家级精品课 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第三章 现代教育与人的发展.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感染科 邓启文.
人工合成 抗菌药.
背脊疗法讲座 青岛大学医学院 贺孟泉.
Chapter 3 Synthetic anti-bacterial agents
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与使用 巴州区教学仪器供应站 董大崇.
喹诺酮类(quinolones) 第一代:萘啶酸、吡哌酸 第二代:氟喹诺酮 诺氟、氧氟、环丙沙星 第三代:司帕、左氧氟沙星
药 理 学 Pharmacology 药理教研室.
抗菌药物概论 牡丹江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第三代喹诺酮的代表产品 透星之应用篇.
第43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第21课时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考 点 聚 焦 专 项 突 破 1.
第九章 化学治疗药 Chemotherapeutic Agent
國民中學 自然與生活科技 第二冊 第3章 生殖 3-1 細胞分裂 3-2 無性生殖 3-3 有性生殖.
第三十七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药物: 第一代:红霉素、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第二代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不易耐药的第三代药物受到普遍关注。 特点: 主要用于需氧G+、G-球菌和厌氧球菌等感染,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或耐药患者的治疗。
必修二 生物 (人教版).
肺结核.
11.1 前言 11.2 廠房結構 11.3 通道 11.4 工作空間 11.5 照明 11.6 通風及換氣 11.7 溫度及濕度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第三十五章 合成抗菌药 第一节 喹诺酮类 [概述] 按合成的年代及抗菌特点分为四代。 第一代(60 年代):萘啶酸,已被淘汰。
磺胺类典型药物和抗菌增效剂.
人工合成抗菌药.
人工合成抗菌药.
药 物 化 学 Medicinal Chemistry
头孢菌素.
抗菌药概论 常用术语 抗菌谱: 抗菌范围 抗菌活性: 药物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能力。 最低抑菌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 抑菌药 ; 杀菌药;
小儿营养不良 第四篇第二章第二节小儿营养不良.
导入新课 波能绕过障碍物产生衍射。既然光也是一种波,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难以观察到光的衍射现象呢?.
2016年莱芜市乡村医生在岗培训 启动会.
消化功能调节药.
单元 SD 5 菜鸟学飞 附件二 想学飞的职场菜鸟.
喹诺酮类代表药物.
第十七章 合成抗菌药物的分析.
喹诺酮类抗菌药 Quinolone Antimicrobial Agents
多重耐药菌判读标准 及微生物报告单解读 检验科 徐静
人工合成抗菌药 牡丹江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第三十四章 抗病原微生物药物概论 [概述] 1. 抗病原微生物药:指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一类化疗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 2. 病原微生物:细菌、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病毒等 。
第九章 化学治疗药物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第三十八章 化学合成抗菌药.
第四十三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第三十九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synthesized antibacterial agents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Synthesized Antibiotics
抗菌药物概论 Consideration of Antimicrobial agent
抗生素的作用机理.
第四十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抗微生物药物概论 Hu Weiwei (General considerations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非同源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
人工合成抗菌药 Artificial synthetic antibacterial drugs
化学治疗药物 Pharmacology.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四节 人工合成抗菌药

第四节 人工合成抗菌药 一、喹诺酮类 第一代 萘啶酸 第二代 吡哌酸 第三代 氟喹诺酮类

氟喹诺酮类 环丙沙星 (ciprofloxacin) 氧氟沙星 (ofloxacin) 依诺沙星 (enoxacin) 洛美沙星 (lomefloxacin) 培氟沙星 (pefloxacin) 氟罗沙星 (fleroxacin) 诺氟沙星 (norfloxacin) 托氟沙星 (tosufloxacin) 芦氟沙星 (rufloxacin) 司氟沙星 (sparfloxacin) 格帕沙星 (grepafloxacin) 曲伐沙星 (trovafloxacin) 那氟沙星 (nadifloxacin) 左氧氟沙星 (levofloxacin)

二、抗菌作用机制 抗菌谱 广谱 G+、G-、绿脓/分枝杆菌、衣原体等 机 制 氟喹诺酮类通过抑制DNA回旋酶, 阻碍DNA复制而抗菌 三、耐药机制 高浓下,细菌DNA回旋酶染色体突变 低浓下,膜结构改变,通透性降低

五、不良反应 六、药物相互作用 少且轻微 有胃肠反应、CNS兴奋症状、过敏反应、软 骨损害 抗酸药可减少 其生物利用度 抗酸药可减少 其生物利用度 依诺沙星、环丙沙星抑制茶碱代谢 非甾体类抗炎药增加其中枢毒性反应

七、常用药物特点 诺氟沙星 (norfloxacin) 用于泌尿系和肠道感染 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 应用广 抗菌活性强 用于G-、耐药菌株感染 氧氟沙星(ofloxacin) 用于全身感染 洛美沙星(lomefloxacin) 和氟罗沙星(fleroxacin) 抗菌谱广 抗菌活性强 口服吸收好 司氟沙星(sparfloxacin) 主要对G- 、G+ 用于耐药菌株感染

二、磺胺类药物和甲氧苄啶 一、药物发展史 最早出现的人工合成抗菌药 甲氧苄啶的增效作用 二、抗菌作用与机制 影响叶酸代谢 三、耐药性 同类有交叉耐药 异类无交叉耐药

磺胺类药物能否与甲氧苄啶合用?能 ①增强抗菌作用 ②扩大抗菌谱 ③延缓耐药性 谷氨酸 食物 + 二氢叶酸合成酶 二氢叶酸还原酶 谷氨酸 食物 + 二氢叶酸合成酶 二氢叶酸还原酶 二氢蝶啶 二氢叶酸 四氢叶酸 + 对氨苯甲酸 一碳单位 (PABA) 核酸合成 ↑ 甲氧苄啶 (TMP) ↑ 磺胺类 磺胺类药物能否与甲氧苄啶合用?能 ①增强抗菌作用 ②扩大抗菌谱 ③延缓耐药性

1.全身性感染 磺胺类药物分类、特点和用途 长效 磺胺甲氧嘧啶(SMD) 少用 中效 磺胺嘧啶(SD)和磺胺甲恶唑(SMZ) 短效 磺胺异恶唑(SIZ) 尿路感染 长效 磺胺甲氧嘧啶(SMD) 少用 中效 磺胺嘧啶(SD)和磺胺甲恶唑(SMZ) SD — 流脑首选 SMZ — 泌尿道、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 与甲氧苄啶合用

2.肠道感染 3.外用药 柳氮磺吡啶(sulfasalazine) 抗炎、抗菌、免疫抑制,治疗非特异性结肠炎 磺胺嘧啶银(SD-Ag)和磺胺米隆(SML) 烧伤、创伤伴绿脓杆菌感染 磺胺醋酰(SA) 无刺激性、穿透力强,治疗眼疾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1. 肾损害 易在尿中沉积 防治措施:① 服等量NaHCO3,以增加溶解度 ② 多饮水,加速排泄 2. 过敏反应 3. 血液系统反应 首先白细胞减少 4. CNS反应:头晕、头痛、乏力、精神不振 5. 新生儿黄疸: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6.口服可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 7.首次药注意: 首剂加倍; 不宜与局麻药合用; 注意清创排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