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 一、能量代谢( energy metabolism) 概念(图表) 直接测量法(略) 间接测量法(原理、食物的热价、 氧热价、呼吸商及计算原则以及简略 法)
Advertisements

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energy metabolism and body temperature)
一、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二、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三、 小结及作业 §6.2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全微分 教学目的:全微分的有关概念和意义 教学重点:全微分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全微分应用于近似计算.
第三节 微分 3.1 、微分的概念 3.2 、微分的计算 3.3 、微分的应用. 一、问题的提出 实例 : 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图 1-8 人体体温的昼夜变动(图) 人的体温是指人身体内部的温度。由于身体内部的温度不容易测 量,所以临床上常以口腔、腋窝和直肠的温度来代表体温。正常人 的口腔温度为 36.7 ~ 37 ℃ (平均为 37.2 ℃) ,腋窝温度为 36.0 ~ 37.4 ℃ (平均为 36.8 ℃ ),直肠温度为.
第 七 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第一节 能量代谢 (energy metabolism) 生物体内伴随物质代谢过程而产生的 能量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的过程,称 为能量代谢。 一、机体能量的来源与利用 机体唯一能利用的能量是蕴藏在食物 中的化学能。能量主要来自糖和脂肪,而 蛋白质主要用于细胞自我更新、合成酶和.
第 九 章 营养、代谢和体温调节. 第一节 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其生理功能 一、糖类及其生理功能 二、脂肪及其生理功能 三、蛋白质及其生理功能 (一)蛋白质的营养意义 (二)氮平衡 (三)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四)蛋白质的生物热价和互补作用.
4.3 微气候环境.
物理性危害 熱 噪音 震動.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碰撞分类 一般情况碰撞 1 完全弹性碰撞 动量和机械能均守恒 2 非弹性碰撞 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 孙淑萍 2008年3月.
第三章 微气候环境 人因工程学.
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第一节 能 量 代 谢 第二节 体 温.
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 主讲人:罗官莉 生 理 学教 研 室.
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厚厚的气体包围坚实的土地,养育保护着地球上的生命。这厚厚的气体人们通常称为大气层。
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 一、体温 (一)表层(体表)体温和深部(体核)体温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下 多档位电热器的电路分析与判断 夏湾中学 孙玥.
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
第四章 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 本章主要讲述人体对热湿环境的生理及心理反应,由于各种科学的研究与发展,最终是为人类服务的,所以人对客观环境的主观或客观反应,应该是我们《建筑环境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人体对热湿环境的生理学和心理学基础知识。
《高等数学》(理学) 常数项级数的概念 袁安锋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一章 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 蓄能器 1 功用 (1)辅助动力源,短时大量供油 特点: 采用蓄能器辅助供油,可以减小泵的流量,电机的功率,降低系统的温升。
例题 教学目的: 微积分基本公式 教学重点: 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教学难点: 变上限积分的性质与应用.
第5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 基本要求 5.1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5.2 微积分基本公式 5.3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家用电器技术基础与维修技术》 第四章 分体式空调器 第一节 分体式空调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一、分体式空调器的组成
不确定度的传递与合成 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第三篇 组织工作.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Presenter: 宫曦雯 Partner: 彭佳君 Instructor:姚老师
§3.7 热力学基本方程及麦克斯韦关系式 热力学状态函数 H, A, G 组合辅助函数 U, H → 能量计算
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 知识点名称: 导数的定义.
第十章 方差分析.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第三章 辐射 学习单元2 太阳辐射.
上节内容回顾:什么是车速? 什么是地点车速? 时间平均车速与空间平均车速的区别 平均车速有哪些相关概念? 车速有何用途?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Three stability circuits analysis with TINA-TI
5.2 常用统计分布 一、常见分布 二、概率分布的分位数 三、小结.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Home Work 现代科学中的化学键能及其广泛应用 罗渝然(Yu-Ran Luo)
激光器的速率方程.
中式烹调技艺 第八章.
第15章 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 初步
3.1 变化率与导数   3.1.1 变化率问题 3.1.2 导数的概念.
准静态过程 功 热量.
相关与回归 非确定关系 在宏观上存在关系,但并未精确到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青少年身高与年龄,体重与体表面积 非确定关系: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利用DSC进行比热容的测定 比 热 容 测 量 案 例 2010.02 TA No.036 热分析・粘弹性测量定 ・何为比热容
第15讲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主要内容: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第二章 均匀物质的热力学性质 基本热力学函数 麦氏关系及应用 气体节流和绝热膨胀.
导 言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需求和供给.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小学数学总复习.
第十章 机械的摩擦、效率与力分析 Mf = F21r =fvQr F21=fN21=fQ/sinθ=fvQ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理想气体等容过程、定容摩尔热容 --理想气体等压过程 、定压摩尔热容.
滤波减速器的体积优化 仵凡 Advanced Design Group.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FH实验中电子能量分布的测定 乐永康,陈亮 2008年10月7日.
本底对汞原子第一激发能测量的影响 钱振宇
第十七讲 密码执行(1).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四章 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

主要内容 人体对热湿环境反应的生理学和心理学基础 人体对稳态热环境的反应 人体对动态热环境的反应 其他热湿环境的物理度量 热环境与工作效率 人体热平衡 温度感受系统与调节系统 热感觉与热舒适 人体对稳态热环境的反应 人体对动态热环境的反应 其他热湿环境的物理度量 热环境与工作效率 二节点模型

人体对热湿环境反应的生理学和心理学基础

人体的基本生理要求 食物分解氧化热量 人体的基本生理要求:维持体温基本恒定! 1. 人体的热平衡 人体的基本生理要求 食物分解氧化热量 人体的基本生理要求:维持体温基本恒定! 代谢率(Metabolic Rate):人体新陈代谢反应过程中能量释放的速率

人体的热平衡 热平衡方程 M  W  C  R  E  S = 0 皮肤表面积 AD = 0.202 mb 0.425 H 0.725 身高1.78m 体重65kg AD为1.8m2

人体温度 核心(Core)温度 外层(Shell)温度 核心层:通常包括脑、脊椎、心脏、肝脏、消化器官等内脏部分。 直肠温度最接近。 皮肤表面到 10 mm 以内的部分,通常包括皮肤,皮下脂肪和表层的肌肉。

人体体温范围 肝脏:最高,38℃ 皮肤:与外界环境有关 各部分温差不会太大 日夜有1℃以内的波动 代表温度:核心温度

人体外层温度 皮肤温度 状 态 45 ℃ 以上 皮肤组织迅速损伤 43~ 41 ℃ 被烫伤的疼痛感 41~39 ℃ 疼感域 皮肤温度 状 态 45 ℃ 以上 皮肤组织迅速损伤 43~ 41 ℃ 被烫伤的疼痛感 41~39 ℃ 疼感域 39~37 ℃ 热的感觉 37~35 ℃ 开始有热的感觉 34~33 ℃ 休息时处于热中性状态, 热舒适 33~32 ℃ 2-4met 的(中等)运动量时感觉舒适 32~30 ℃ 3-6met 的(较大)运动量时感觉舒适 31~29 ℃ 坐着时有不愉快的冷感 25℃ (局部) 皮肤丧失感觉 20 ℃(手) 非常不快的冷感觉 15 ℃(手) 极端不快的冷感觉 5 ℃(手) 伴随疼感的冷感觉

人体与外界的热交换 人体与外界的热交换 显热交换 对流散热 辐射散热 潜热交换 皮肤散湿 出汗蒸发 皮肤湿扩散 呼吸散湿

影响人体与外界热交换的因素 环境空气温度:对流换热 环境表面温度:辐射换热 水蒸汽分压力(空气湿度):对流质交换 高温环境:增加热感 低温环境:增加冷感! 风速:对流热交换和对流质交换 吹风感:Draught,冷感和对皮肤的压力冲击 服装热阻:影响所有换热形式

关于热湿环境的术语 平均辐射温度 或 黑球温度 Tg 操作温度:反映了环境空气温度ta和平均辐射温度 的综合作用 近似式: 平均辐射温度 或 近似式: 准确的应该是四次方 黑球温度 Tg 操作温度:反映了环境空气温度ta和平均辐射温度 的综合作用

平均辐射温度: 一个假想的等温围合面的表面温度,它与人体间的辐射热交换量等于人体周围实际的非等温围合面与人体间的辐射热交换量。 平均辐射温度: 一个假想的等温围合面的表面温度,它与人体间的辐射热交换量等于人体周围实际的非等温围合面与人体间的辐射热交换量。 =

热质交换系数的确定 对流换热系数:专门针对人体的实验数据 对流质交换系数:传质与传热比拟 受迫对流 自然对流:三种主要形式 hc= C v n 自然对流:三种主要形式 hc=常数 hc= C T 0.25 hc= C (M-50) 0.39 对流质交换系数:传质与传热比拟 LR = he / hc = 16.5 ℃/kPa

服装的作用:保温和阻碍湿扩散 服装的性能: 服装的热阻Icl 服装的透湿性 服装的表面积

服装的热阻Icl 一般指显热热阻 单位m2K/W和clo,其中1clo = 0.155 m2K/W 已知单件服装热阻: Icl = 0.161+0.835 Iclu,i

服装的热阻Icl 人运动时由于人体与空气之间存在相对流速,会降低服装的热阻。  Icl = 0.504 Icl + 0.00281Vwalk – 0.24 椅子给人增加0.15 clo以下热阻 Icl = 0.748 Ach – 0.1 步速 3.7km/h 1clo  0.48 clo

舒适服装热阻与环境温度、相对风速、活动强度的关系

服装的透湿性 服装的存在增加了皮肤的蒸发换热热阻: 服装对皮肤表面的水蒸气扩散有一个附加的阻力。 服装吸收部分汗液,只有剩余部分汗液蒸发冷却皮肤。使得需要更大蒸发量才能在皮肤表面上形成同样的散热量

服装的潜热热阻 服装的蒸发换热热阻(干燥服装): Ie,cl = Icl / LR = Icl / 16.5 (kPa m2/W) 服装被汗湿润后热阻会下降,显热换热加强,又增加了潜热换热,故总传热系数增加: 1 clo干燥服装被汗湿润后的热阻

服装的表面积 服装的面积系数 fcl 与服装热阻的近似关系 定义:人体着装后的实际表面积Acl和人体裸身表面积AD 之比。有实验数据。 fcl = 1.0 + 0.3 Icl

人体的能量代谢率 影响因素多: 代谢率单位 met:1 met = 58.2 W/m2,即成年男子静坐时的代谢率。 肌肉活动强度:绝对的影响 环境温度:偏高、偏低都增加代谢率 性别:男性高于女性 年龄:少年高于老人 神经紧张程度:紧张则代谢率高 进食后时间的长短等:进食后代谢率增加,蛋白质代谢率高,糖和脂肪类代谢率低。 代谢率单位 met:1 met = 58.2 W/m2,即成年男子静坐时的代谢率。

基础代谢率:参照基础 基础代谢率(BMR ,Basal Metabolic Rate) 未进早餐前,保持清醒静卧半小时,室温条件维持在18~25℃之间测定的代谢率:46 W/m2 BMR变化范围:10~15%。超过20%为病态。 6~10%

肌肉活动与代谢率 肌肉活动强度对代谢率起决定性的影响 一般室内运动代谢率多在5 met 以下

人体是高效的能量转化系统吗?否! 机械效率  = W / M 大部分室内劳动机械效率近似0

人体的潜热散热量:皮肤蒸发 体表全部被汗湿润: Esk= Ersw + Edif = wEmax 接近热舒适条件下的出汗潜热散热量  体表全部被汗湿润:      Esk= Ersw + Edif = wEmax 接近热舒适条件下的出汗潜热散热量 Ersw = 0.42 ( M – W – 58.2 ) 皮肤湿润度 w = Esk/Emax 皮肤湿扩散散热量 没有排汗时 Edif = 0.06 Emax 有正常排汗时 Edif = 0.06 (Emax – Ersw)

人体的潜热散热量:呼吸蒸发 显热散热量 Cres = 0.0014 M (34  ta ) W/m2 潜热散热量 Eres = 0.0173 M (5.867  Pa ) W/m2

人体与外界的辐射换热方程 长波辐射 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人体对长波辐射的发射率和吸收率在0.95左右 0.8 0.4 0.7 0.8 0.4 0.7 0.78 0.72 0.7

人体散热、散湿量的影响因素 全热:主要决定于肌肉活动强度,受其它因素影响在应用上可以忽略。 显热:决定于温度,随温度上升而减少。 潜热(散湿):决定于温度,随温度上升而增加。

决定人体排汗率的主要因素 环境温度 核心温度(代谢率)

人体的温度感受系统 20世纪初发现人的皮肤上存在对冷敏感的区域“冷点”和对热敏感的区域“热点” 人体各部位的冷点数目明显多于热点 2.温度感受系统与调节系统 人体的温度感受系统 20世纪初发现人的皮肤上存在对冷敏感的区域“冷点”和对热敏感的区域“热点” 人体各部位的冷点数目明显多于热点 为什么人对冷更敏感? 50mV

人体各部位冷点和热点分布密度(个/cm2) 参考文献:H. Hensel, Thermoreception and Temperature Regulation, London: Academic Press, 1981

冷、热感受器的位置 冷、热感受器存在于: 外周温度感受器 皮肤 粘膜 内脏 中枢性温度敏感神经元 脊髓 延髓 脑干网状结构

冷、热感受器的位置

人体的体温调节系统 下丘脑具有调节代谢、体温和内分泌功能,前部主要促进散热来降温,后部促进产热抵御寒冷。 散热调节方式 御寒调节方式 血管扩张,增加血流,提高表皮温度 出汗 御寒调节方式 血管收缩,减少血流,降低表皮温度 通过冷颤增加代谢率

人体的体温调节系统 下丘脑前后部是相互制约起作用的,需要同时利用核心温度和皮肤温度信号来决定调节方式。

人的体温设定值随肌肉活动强度而改变 在体温调节系统正常工作时,增加环境温度并不能提高人体的核心温度(直肠温度)。 只有改变代谢率才能改变人体核心温度。

2.温度感受系统与调节系统 体温调节系统的工作原理

热感觉 研究方法:心理学 定义:人对周围环境“冷”“热”的主观描述。 3.热感觉与热舒适 热感觉 研究方法:心理学 定义:人对周围环境“冷”“热”的主观描述。 特点:尽管人描述环境的冷热,实际上只能感觉到自己皮肤下神经末梢的温度。所以“冷”“热”与感受者的身体状态有关,不是完全客观的。 “中性”的定义:不冷不热,人用于体温调节消耗的能量最小。

热感觉的影响因素 5℃ 冷热刺激的存在 刺激的延续时间 人体原有的状态 变热 感觉热 感觉冷

热感觉的适应性 温度的变化(℃) 28 30 32 34 36 38 40 适应温度(℃)

核心温度对热感觉的影响 热! 核心温度作用 中性 皮肤温度作用 温暖

热感觉的测量:问卷调查

什么是热舒适? 观点1: 舒适=中性 ?

什么是热舒适? 观点2: 舒适=中性 × 舒适产生于不适的消除过程中。 “舒适”比“中性”更主观。 Cool & Comfort !

热舒适与热中性的背离 体温过低 体温过高 体温正常 手的温度(℃) 很不愉快 正常 很愉快

影响热舒适的因素 空气湿度 垂直温差 气流与吹风感 辐射不均匀性 年龄、性别、季节、人种

空气湿度 中性-热环境中,为什么潮湿的空气使人不舒服? 空气湿度对人体排汗量有影响吗? 在皮肤没有完全湿润的情况下,增加空气湿度会减少人体散热量吗? 潮湿为什么不舒服? 皮肤湿润度增高皮肤黏着性增加不适 可能引起不舒适的皮肤湿润度的上限 w < 0.0012 M + 0.15

垂直温差 尽管受试者处于热中性状态,头足温差仍然使人感到不舒适。 28℃ 20℃

垂直温差 游泳池地面应该保持的温度是多少?

垂直温差 ASHRAE Handbook:地板温度和不满意度的关系

气流与 吹风感 draught 但在“中性-热”环境下吹风往往是愉快的 其它不舒适的原因 定义:人体所不希望的局部降温 冷颤出现 局部压力干扰 冷颤出现

气流与 吹风感 draught 人头顶上的自然对流速度是 0.2 m/s,所以是人体对风速可以觉察到的阈值,往往用来确定室内风速的设计标准。

气流与吹风感 有效送风温度(有效吹风感) 气流与吹风感 有效送风温度(有效吹风感) 针对气流引起的吹风感评价,反映了气流速度和空气温度的共同作用 霍顿1938年的实验,里德伯格尔等1949年总结,内文斯1971年提出公式:  =(Tj - Ta) - 8(v - 0.15) 可接受区为: -1.7<  <1.1,v <0.35 m/s

气流与吹风感湍流度Tu 在冷-中性环境下,气流的湍流度Tu对吹风感有重要的影响 如果把空气流速表为平均流速和 脉动流速v’之和: 则有: 不满意度与风速、风温以及湍流度之间的关系:

辐射不均匀性 向量辐射温度:室内两部分的平均壁面温度差:Tv = Fpc ( Tc – T ) 向量辐射温度超过10℃,人就感到不舒适 a Tc-Tr (K) a c Tc T 辐射吊顶的位置、尺寸、 表面温度与舒适性的关系 Tr

辐射不均匀性 辐射吹风感:房间内局部低温辐射导致人体所不希望的局部降温 面对冷表面的平均辐射温度比其它部分部分的平均辐射温度低 8K 以上,将使人感到不舒适 8K

辐射不对称性与满意率的关系

其它因素:Fanger 的实验结论 人种:非洲人比北欧人喜欢热环境吗? 年龄: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喜欢热环境吗? 热舒适感觉一样,只是热带人对热环境有较强适应力,寒带人对冷环境有较强适应力。 年龄: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喜欢热环境吗? 不是,只是老年人活动量小。 性别:女性比男性更喜欢热环境吗? 不是,只是女性喜欢穿较轻薄的衣服。 季节和一天中的时间会影响热舒适感吗? 尽管人体温有波动,但热舒适感没有明显变化

3.热感觉与热舒适 热感觉投票和热舒适投票 Thermal Comfort Vote & Thermal Sensation Vote

人体对稳态热环境的反应

人体对稳态热环境的反应 理论建立者:P. O. Fanger 辐射散热 热舒适方程 令人体热平衡方程中蓄热率 S=0,得出: (M  W)=fcl hc (tcl - ta ) + 3.9610-8 fcl [(tcl + 273)4  ( + 273)4] +3.05 [5.733 0.007(MW) Pa ] + 0.42( MW  58.2 ) +1.73 10-2 M (5.867  Pa ) + 0.0014 M (34  ta ) 对流散热 皮肤扩散蒸发散热 汗液蒸发散热 呼吸潜热和显热散热

预测平均评价PMV (Predicted Mean Vote) S? PMV = (0.303 e–0.036 M + 0.0275) TL = (0.303 e–0.036 M + 0.0275)  {M – W – 3.05 [5.733 – 0.007 (M – W) – Pa] –0.42(MW58.15) –1.7310-2M(5.867Pa) – fcl hc (tcl  ta ) – 0.0014 M (34  ta ) –3.96  10-8 fcl [ (tcl + 273)4  (+ 273)4 ]}

PMV指标的7级分度 分度方法和TSV基本一致 PMV指标只代表了同一环境下绝大多数人的感觉,不能代表所有个人的感觉。

预测不满意百分比PPD (Predicted Percent Dissatisfied) PPD=100–95exp[–(0.03353 PMV 4 + 0.2179 PMV2)] 即便达到 PMV=0,仍然有5%的人不满意。 反映了人的个体差异。

热舒适方程与PMV指标特点总结 只适用于接近热舒适的状态,因为采用的tsk和Ersw与环境温度完全无关,是接近热中性条件下的皮肤温度和出汗量。 在偏离热中性的条件下PMV的预测值与人体的真实感受偏差比较大。 接近热舒适条件下的出汗潜热散热量: Ersw = 0.42 ( M – W – 58.2 ) 皮肤温度: tsk = 35.7  0.0275 ( M  W )

热舒适方程与PMV指标特点总结 舒适程度由对热中性的偏移程度确定,与偏移的时间长短没有关系,与人体原有的热状态无关,与人体热状态的变化无关。只适用于稳态热环境。 PMV的计算是完全客观的,但指标的含义却是由主观感觉统计确定的。 是把主观感觉与客观物理条件联系的好办法。

在曼谷、新加坡、Athens、布里斯班做的 3200 组非空调环境的测试结果:PMV与实际TSV的偏差。

2000年夏安徽泾县民居 ——非空调环境热舒适调查 2000年夏安徽泾县民居 ——非空调环境热舒适调查 兆兰宅PMV 兆兰宅TSV 怀素堂PMV 怀素堂TSV 成美堂PMV 成美堂TSV

其它稳态热反应评价指标: (1)有效温度ET 1919开始研究,1967前的ASHRAE手册采用 有效温度ET定义:“这是一个将干球温度、湿度、空气流速对人体温暖感或冷感的影响综合成一个单一数值的任意指标。它在数值上等于产生相同感觉的静止饱和空气的温度。” 对于正常穿着:ET=0.492Ta+0.19Pa+6.47 对于半裸者: (二式条件均为 va<0.15m/s) ET=(0.944Ta+0.056Twb)/[1+0.22(Ta-Twb)] 缺点:低温条件下湿度的影响不准确

(1)有效温度ET诺谟图 干球温度(℃) 湿球温度(℃) 风速 (m/s) 普通衣着,坐姿,轻劳动条件。

(2)新有效温度ET*(Gagge) ASHRAE标准55-74,ASHREA手册1977版 参考空气环境:身着0.6 clo服装静坐,空气流速0.15m/s,相对湿度50%,干球温度T0 如果同样服装和活动的人在某环境中的冷热感与上述参考空气环境中的冷热感相同,则此环境的 ET*=T0 该指标只适用于着装轻薄、活动量小、风速低的环境。

(3)标准有效温度SET* 特点:综合考虑了不同的活动水平和衣服热阻 皮肤总散热量 SET*下饱和 水蒸汽分压力 皮肤表面饱和 水蒸汽分压力 皮肤温度 皮肤湿润度

ASHRAE舒适区 对于穿轻薄服装,坐着工作,空气流速较低的情况,SET*就等于ET*。 坎萨斯州立大学实验条件:0.6~0.8 clo坐着

(3)标准有效温度SET* 22.5℃,100% 24℃,50% SET*=20℃ SET*=24℃

其它稳态热环境评价指标 合成温度 当量温度 主观温度

合成温度 米森纳尔德1931年提出概念,1948年形成公式 特点:包含了辐射的影响(ET未考虑),但未考虑空气流动的影响 干球合成温度:Tres=0.47 Ta+0.53 Tr 英国的特许建筑设备工程师学会(CIBS)1978年把干球合成温度作为推荐指标。低风速下为: Tres=0.5 ( Ta+ Tr )

当量温度 Dufton于1932年提出概念:一个均匀封闭体的温度,在该封闭体内,一个高550mm直径190mm的黑色圆柱体的散热量与其在实际环境中的散热量相等。 综合空气温度、平均辐射温度和空气流速的影响 Bedford的实验回归公式

主观温度 目的:寻求既考虑了更全面的影响因素,又要有简单的表现形式,同时希望把活动量和衣着条件的影响与物理环境因素分开 Mc Intyre等1975年总结的回归公式: v <0.1m/s时:Tsub=0.56Ta+0.44Tr v >0.1m/s时:

主观温度 已知衣着和活动量条件下,舒适的主观温度是: 适用范围:50<M<150W/m2,0<Icl<1.5

人体对动态热环境的反应

人体对动态热环境的反应 什么是动态热环境? 人对动态与稳态热环境反应不同的机理 非空调环境 在温度不同的空间之间穿行 使用摇头电风扇 变温变风速的空调方式 人对动态与稳态热环境反应不同的机理 热感觉的适应性 核心温度和皮肤温度变化的不一致性

对突变温度环境的反应 Gagge 的发现:人处于突变的环境空气温度时,尽管皮肤温度和核心体温的变化需要好几分钟,但热感觉却会随空气温度的变化马上发生变化。 由中性-冷/热,感觉滞后 由冷/热-中性,感觉超前

突变温度对TSV和皮肤温度的影响实验(clo=0.6) 对突变温度环境的反应 清华实验,证实了热感觉与皮肤温度的分离现象: 中性-热,感觉滞后 热-中性,感觉超前 突变温度对TSV和皮肤温度的影响实验(clo=0.6)

人体对变化风速的反应 现有的研究成果 对摇摆风扇的接受程度优于固定风扇 动态风能够改善“中性-热”环境下人体热感觉 气流的脉动频率对人体热感觉有影响 人体最敏感区: Fanger 0.3-0.5 Hz, Arens 0.7-1 Hz 0.3 0.5 频率(Hz)

不同类型风的风速变化 固定风扇的机械风 自然风

不同类型风的频谱特征

人体对不同类型脉动风速的接受程度实验(清华)

过渡区热指标RWI/HDR 对一种活动状态过渡到另一状态的处理: 美国运输部提出的人体在过渡空间环境的热舒适指标,适用于候车空间环境设计。 未考虑过渡过程热感觉的“超越”和“滞后”现象 代谢率M要经过6分钟才能达到最终活动状态下的稳定代谢率。其间代谢率与时间呈线性关系。 出汗状态以及人的活动扰动气流的变化会导致服装热阻改变,要经过6分钟才能达到新的稳定值,其间服装热阻与时间呈线性关系。

过渡区热指标RWI/HDR 相对热指标 RWI:针对较热环境 当Pa  2269 Pa时 当Pa  2269 Pa时 人体从外界获得的辐射热(不包括与空气等温的墙表面)

6分钟达到新平衡,6分钟内M和Icw线性插值 过渡区热指标RWI/HDR 人体热损失率HDR(W/m2):针对较冷环境 热债 D=HDR  当热债 D ≤-100 kJ/m2,人体感到冷不适 当热债 D≥100 kJ/m2,人体感到热不适 6分钟达到新平衡,6分钟内M和Icw线性插值 走路  站立

其他热湿环境的物理度量

环境应力与人体的调节能力 不需调节 可调区 失调区 疲劳极限 Heat Stress Thermal Strain

热舒适指标够用吗? 在具有热失调危险的、远偏离热舒适区的状态下,前面的热舒适指标是不够的,例如: 典型指标 高温车间 寒冷工作空间 高温环境:热应力指数,WBGT 低温环境:风冷却指数

热应力指数HSI (Heat Stress Index) Belding & Hatch, 1955 假定皮肤温度恒定在35℃的基础上,在蒸发热调节区内,认为所需要的排汗量为Ereq等于代谢量减去对流和辐射散热量,呼吸散热不计,Emax的上限值为390 W/m2: HSI= Ereq / Emax 100

湿黑球温度WBGT Wet-Bulb-Globe Temperature 适用于室外炎热环境,考虑了室外炎热条件下太阳辐射的影响,广泛用于评价户外作业热环境 与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平均辐射温度及空气运动有关 表达式 标准定义 回归公式 自然湿球温度 黑球温度

风冷却指数WCI(Wind Chill Index) 定义:皮肤温度在33℃时皮肤表面的冷却速率

热环境与劳动效率

背景与机理 大量现场调查证实 机理: 激发的概念,工作本身+物理环境 高温会降低劳动的效率 寒冷影响肢体的灵活性 温度偏离最佳值会增加事故发生率 机理: 激发的概念,工作本身+物理环境 中等激发时效率最高 低激发导致人不清醒 高激发导致不能全神贯注

“环境温度-激发-效能”的关系 激发决定了工作效能 昏昏欲睡的环境?

理论效能与温度关系曲线 T0为最小激发温度,接近、略高于热中性温度 简单工作 复杂工作

体力劳动与热环境 马口铁工厂 军火工厂

不降低脑力劳动效率的温度与暴露时间的关系 脑力劳动与热环境 不降低脑力劳动效率的温度与暴露时间的关系 气温对效率与相对差错的影响

冷应力和工作效能 实验发现手的皮肤温度低于15℃时,关节变得僵硬灵巧性明显下降 实验发现手的皮肤温度低于6℃时出现麻木感觉 冷风有涣散精神作用,分散工作注意力 体温过低导致人过于激奋,降低需要持续集中注意力的工作的效能

人体热调节的数学模型

二节点模型,Gagge,1970 分别将两部分按集总参数计算温度动态变化 人体平均温度为两部分温度的加权 平均体温低于36.34℃就不会出汗 中心层 新陈代谢 皮肤层 散热 分别将两部分按集总参数计算温度动态变化 人体平均温度为两部分温度的加权 平均体温低于36.34℃就不会出汗 皮肤温度低于34℃,核心温度同时低于37℃会出现冷颤,增加代谢率

二节点模型,Gagge,1970 中心层热平衡 皮肤层热平衡 冷颤增加代谢率 传热系数,血流量和比热 传热系数,血流量和比热 皮肤表面总散热,包括对流、辐射和蒸发

二节点模型的应用 求出体温即可求得排汗率 有前面的 Emax关系可求出 w: w =(Ersw+Edif)/Emax=[Ersw+0.06(Emax-Ersw)]/Emax 由于应用了二节点模型,实际上SET*可以考 虑动态过程中的人体热状况。但由于舒适的主 观评价实验是在稳态环境下做的,所以仍然不 能用于评价动态热环境。

思考题 人的代谢率主要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人体的发热量和出汗率是否随环境空气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冷”与“热”是什么概念?单靠环境温度能否确定人体的热感觉?湿度在人体热舒适中起什么作用? 某办公室设计标准是干球温度26℃,相对湿度65%,风速0.25m/s。如果最低只能使温度达到27℃,相对湿度仍然为65%,有什么办法可以使该空间能达到与设计标准同等的舒适度?

思考题 国外常用带内电热源manikin(人体模型)作热舒适实验,manikin的发热量由输入的活动强度决定,材料的导热系数与人体肌肤基本相同。实验时测量皮肤温度来确定人体的热舒适度。这种做法有什么局限? 人体处于非热平衡时的过渡状态时是否适用热舒适方程?其热感觉描述是否适用PMV指标?PMV在描述偏离热舒适状况时有何局限?

思考题 为什么要有TSV和TCV两种人体热反应评价投票? HIS、WCI与PMV、PPD应用上有什么区别? 动态热环境与稳态热环境对人的热感觉影响有何差别,原理是什么? 你自己对“舒适”和“中性”之间的关系有何切身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