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 王楼中学八年级物理组 刘 飞.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目标 重点 难点 关键词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1 、发现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 2 、知道什么是奇数和偶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 或 5 的倍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奇数、偶数。 返回返回 目录目录 前进前进.
Advertisements

练一练: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并指出这些点相互间的关系: -6 , 6 , -3 , 3 , -1.5, 1.5.
4.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透镜及其应用 河源源城区一中:陈伟平.
   探 究  凸透镜成像规律.
一、光的反射现象 1、我们看到蜡烛在平面镜中的虚像,此时 有没有光进入我们的眼睛呢? 2、光从哪里来?射到平面镜上又到哪里去? 【现象】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桂平市大湾二中.
初中物理专题系列 专题4:光学实验探究题(1课时)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
第三章光现象期末复习.
点燃的蜡烛在你身旁,你是怎样看到焰烛的?烛焰发出的光是怎样传播的?如果光照到镜面上会发生什么现象?
第五节: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 (第四课时)
生活中的透镜.
3.6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平面镜成像 双塔中学 陈利勇.
平面镜成像2.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 第二节 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
镜子 玻璃板 倒影 光亮的金属 平静的水面. 镜子 玻璃板 倒影 光亮的金属 平静的水面 第三章 光现象 四 平面镜.
光的反射定律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入射角 反射角 法线 S 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 入射点
§5.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盛水的烧瓶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第四章 光现象 目 录 第四章 光现象.
平面向量.
神奇的蜡烛?.
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10.2 立方根.
苏科版新教材同步教学课件 第三章 光现象 四、平面镜.
余角、补角.
第8课时 直线和圆的 位置关系(2).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4.6神奇的眼睛.
4-6 神奇的眼睛 福州市第七中学 鲍飞虎.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
光的色彩 颜色 光与透镜 光的直线传播 平面镜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 透镜 凸透镜成像.
同学们好! 肖溪镇竹山小学校 张齐敏.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镜子中的数学.
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 18.1 平行四边形 (第2课时) 湖北省赤壁市教学研究室 郑新民
1.1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1菱形.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灵寿县第二初级中学 栗 彦.
看一看,想一想.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数与向量的积.
线段的有关计算.
2.3.4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探索 第五节 梯形(第二课时)
4.2 证明⑶.
12.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2) 大连市第三十九中学 赵海英.
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什么。      ——毕达哥拉斯
复习: 若A(x1,y1,z1) , B(x2,y2,z2), 则 AB = OB - OA=(x2-x1 , y2-y1 , z2-z1)
注意:这里的F合为沿着半径(指向圆心)的合力
空间平面与平面的 位置关系.
《光现象》全章内容 一、光的直线传播 二、光的反射 三、平面镜成像 四、光的折射 五、光的色散 六、看不见的光.
《工程制图基础》 第五讲 投影变换.
物理 第2讲 光现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九年级 下册 投影和视图 珠海市金海岸中学 杜家堡 电话: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 1.光和影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15 4时15分.
总复习.
1.2轴对称的性质 八 年 级 数 学 备 课 组.
制作者:王翠艳 李晓荣 o.
3.4 角的比较.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位似.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8、9的认识 一年级组 李 晶.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3.1.2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l1 // l2 l1 ⊥ l2 k1与k2 满足什么关系?
§2.3.2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平面镜 王楼中学八年级物理组 刘 飞

玻璃板 镜子 倒影 光亮的金属 平静的水面

一、认识平面镜 1、表面平整、光滑且能够成像的物体叫做平面镜 2、如穿衣镜、平静的水面、抛光的大理石、金属表面等

照镜子,提问题 同学们看到了什么?还想到了什么? 1)、你的脸在平面镜里成的像跟你的脸一样大吗? 2)、当你的脸远离平面镜时,像到镜子的距离是否变化,远离还是靠近? 3)、眨一眨你的左眼睛,观察你的像眨的是哪只眼睛?

二、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 问题: 平面镜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 猜想: 猜想1.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_ 猜想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 猜想3.物体与平面镜距离变了,成的像大小__ 猜想4. 像与物体左右____

设计实验 一、实验器材: 二、实验步骤: 两支完全一样的蜡烛、光具座、一块玻璃板、 一个光屏、火柴 1、将玻璃板垂直置于光具座的中央,在玻璃板的一 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另一侧 面的蜡烛的像。 2、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 光屏上有无像。 3、将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像与 蜡烛的大小关系。 4、移到蜡烛的位置,观察其像的大小有无变化。 5、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B等效替代A的像 A B 记录实验数据: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 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1 2 分析归纳:

为什么用玻璃而不用镜子?

实验探究 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表明什么? 1、证实猜想1:像和物体的大小相同; 2、镜子后面的蜡烛B的位置就是镜子前蜡烛A的像的位置。

像和物体相对镜面是对称的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总结归纳,得出结论 1.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能被人看见,但不能在屏幕上呈现的像 2. 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 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 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5. 像与物的左右相反

虚像 虚像: 眼睛可以看到,但是实际光线不能到达,并且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用光屏接收到的像。 虚像: 眼睛可以看到,但是实际光线不能到达,并且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用光屏接收到的像。 在研究光的直线传播的时候做的小孔成像的实验,这个像是不是虚像?

平面镜成像的作图方法 对称法 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A B A B 第一步 作垂线 A B A’ B’ 第三步 画虚像 A 平面镜成像的作图方法 对称法 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A B A B 第一步 作垂线 A B A’ B’ 第三步 画虚像 O O’ A B A’ B’ 第二步 取等距离 O O’

三、平面镜的作用: 1、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潜望镜原理图  2、成像 穿衣镜,化妆镜,展示柜台后面的镜子

平面镜的应用 古代妇女对着铜镜梳妆 利用平面镜扩大视野

1.成像 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3.利用平面镜增加视野

今天有哪些收获?

课堂练习: 1、“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两岸秀美的山峰在平静的水面清晰地映出“倒影”,它是: A.山的影子 ( ) B.山的实像 C.山倒立的虚像 D.山正立的虚像

2. 下图中是四幅关于字母“F”经平面镜反射成像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3、一只小猫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如图所示: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的哪一个? ( ) 3、一只小猫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如图所示: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的哪一个? ( ) C A B C D

1 0.5 1 4.人与平面镜中的像的距离是2m, 那么人与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m, 若人向镜面移动0.5 m,人与镜面

5.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应为5米,现因屋子太小而使用一个平面镜,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米,那么,人到镜子的距离应为多少米? 答案: 2 米

练习: 6、月亮到地球的距离是3 .8×108米,一个面盆里水深0.2米,问:月亮的像到盆中水面的距离是多少? 3 .8×108米

7.从挂墙壁上的平面镜里看到一只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时间是()。 A、7:25 B、6:35 C、5:25 答案: (D) D、4:35

8.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的像将:( ) A、大小变大 B、大小变小 C、大小不变 D、远离镜面 C

典型例题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某 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段蜡烛A和B、刻度尺、 白纸、火柴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_。 (3)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中成的像重合。 (4)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

阿基米德与平面镜 公元前215-212年间.罗马人大举入侵希腊, 派出一支船队,满载精兵.准备攻打阿基米德的 家乡——叙拉古城,面对来势凶凶的强敌,阿基 米德求见国王,献出破敌妙计.他动员全乡的妇 女和守城的人在海岸边列队.每人各执一面平面 镜,把太阳光集中向罗马战船反射.不一会儿. 船队燃起熊熊大火,船毁人亡,阿基米德利用了 平面镜把光反射的原理,击败了敌人,拯救了他 的家乡.

课后调查: 什么是光污染?

再见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