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步觀的盛行 18世紀前:未曾流行 18世紀:啟蒙思潮時開始提出,因相信理性與教育 19世紀:進步觀因工業革命有成而流行 1900年前後:最樂觀,期待「歷史的巨輪」(時代進步的力量)
學術思想與文藝風格 特點:現代 重視: 非理性、現實面、 專業技術、多元價值 時間:19世紀後期迄今
學術思想與文藝風格:科學 背景:工業革命 時代特色: 影響:宗教受批判與打擊 (一)科學知識地位崇高 (二)價值觀:實證(孔德)與實用價值 (一)科學理論:達爾文(1859年)、 佛洛伊德(1900年) (二)生活的改善、政府的照顧 19世紀後期~20世紀初,成為宗教信仰沒落的時代
學術思想與文藝風格:哲學 特點:現實(脫離神學),學者無法接受不能驗證的概念 代表人物:尼采(1844~1900) (一)主要理念:否定理性,強調非理性的影響 (二)唯意志論:本能與意志 是人類主要的力量→超人 (三)挑戰文明:上帝已死 重新估量一切價值
學術思想與文藝風格:社會科學 18世紀:大理論 19世紀後期: 孔德:實證主義人類社會:神學→哲學→科學 理論建立:個案解決>通則 科學找到全面的真相真理? 重視社會差異與獨特性
世紀末的心態 背景 (一)面臨經濟衰退的困境:1880年起,各階層生活更困苦 (二)充斥機械文明的弊病:許多人不再迷戀科學與實證主義 (三)國際間戰雲密佈:因新帝國主義高漲→兩大集團出現
世紀末的心態 特質: (一)由盛轉衰的「墮落」心態 (二)「精緻而又頹廢」的感覺 (三)否定既有的道德觀念 影響:直至二次大戰仍揮之不去
世紀末的心態 代表人物: (一)王爾德(1854~1900年) (二)克林特(姆)(1862~1918年) 作品採用象徵情色的手法和厭世的情調:愛、性、生、死 頹喪美學的代言人
改造社會的意向 契機:19世紀末,工業資本主義由盛轉衰 代表: (一)亨利‧喬治(1839~1897年): 《進步與貧困》 (二)蕭伯納(1856~1950年): 受亨利喬治影響 加入「費邊社」 以劇作諷刺當代社會
改造社會的意向 (三)碧翠絲‧衛布(1858~1943年) 上層社會出身,卻對窮人具有同情心 成立「費邊社」:1884年社會主義知識分子組成,主張以溫和漸進的方式促使英國成為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 創辦「倫敦政經學院」:改革不能光憑咆哮,而是需要精明實在的思考力
學術思想與文藝風格:文學 風格 課題:描述工業化現象與資本主義社會的人生百態 (一)現實主義:冷靜客觀的科學態度,儘量自然而忠實地描繪現實社會 (二)自然主義:以科學的方法鉅細靡遺的描繪現實社會,是現實主義的極致 課題:描述工業化現象與資本主義社會的人生百態
學術思想與文藝風格:文學 寫實(現實)文學的代表:揭發社會黑暗,達到批判效果 狄更斯(1812~1870) 《孤雛淚》、《塊肉餘生錄》、《雙城記》 社會問題、工廠黑暗 巴爾札克(1799~1850) 《人間喜劇》 資產階級的愚蠢、貪婪 福樓拜(1821~1880) 《包法利夫人》 細緻地描繪真實故事
學術思想與文藝風格:文學 屠格涅夫(1818~1870) 《初戀》、 《父與子》 兩代衝突 杜斯妥也夫斯基(1821~1881) 《罪與罰》、 《白癡》 托爾斯泰(1828~1910) 《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學術思想與文藝風格:文學 自然主義文學代表: 按照事物本來的樣子去摹仿 易卜生(1828~1906) 《傀儡家庭》 婦女要求解放,社會問題劇 左拉(1840~1902) 《盧貢-馬卡爾家族》、《酒店》、《娜娜》 拿破崙三世時代法國下層人民生活困苦的景象
學術思想與文藝風格:藝術 現代藝術的起點 寫實主義代表畫家:米勒 派別 印象派 唯美主義 時間 1860年代起 主張 捕捉真實的自然與光影的變化 為藝術而藝術 代表 馬內、莫內、雷諾瓦 王爾德、克林特
學術思想與文藝風格:藝術 現代藝術的起點 後印象主義:1890年代之後 特色 1、回歸畫家主觀情感與事物的真實性 2、走向鄉野、自然或非西方世界 代表畫家 高更、梵谷、塞尚
學術思想與文藝風格:藝術 現代藝術的起點 表現主義:20世紀初 特色 1、畫家的精神表現(強烈對比、扭曲、變化之美) 2、形體或景象的本質 代表 孟克、馬爾克
第一次世界大戰 時間:1914~1918年 特色:史上「第一次」 歷史背景: (一)西方世界間的彼此衝突:軍事集團 (二)新帝國主義擴張過程中的衝突;爭奪殖民地 (三)民族主義的昂揚:斯拉夫主義V.S.日耳曼主義
日本 英國 俄國 德國 義大利 奧國 法國 日俄協約(1907) 英國英日同盟(1902) 英俄協約(1907) 三國協約成立 法俄同盟 大斯拉夫主義 法俄同盟 世界政策衝突 英法協約 德國 大海軍主義 巴爾幹戰爭1912~1913 摩洛哥事件 1905、1911 1894 1904 大日耳曼主義 三國同盟(1882) 義大利 奧國 領土爭議 法國
二十世紀初的國際衝突 背景:兩地軍事壁壘對立, 呈現恐怖平衡的狀態 衝突事件: (一)摩洛哥危機:1905、1911年 法國V.S德國 背景:兩地軍事壁壘對立, 呈現恐怖平衡的狀態 衝突事件: (一)摩洛哥危機:1905、1911年 法國V.S德國 (二)奧國兼併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那 1908年 奧國V.S.塞國 英國 > > 巴爾幹半島戰爭1912~1913年 德國 俄國
導火線:塞城事件 時間:1914年6月28日 經過 (一)奧國皇儲腓迪南一世夫婦在波士尼亞的首府塞拉耶佛被塞爾維亞人暗殺 (二)奧國在德國的支持下,向塞爾維亞發出最後通牒,塞國未完全接受,奧國宣戰
導火線:塞城事件 結果: (一)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的成員國紛紛加入戰爭 (二)義大利保持中立(1915年加入協約國) 德國對俄國與法國宣戰 英國以破壞比利時中立為由對德宣戰 (二)義大利保持中立(1915年加入協約國)
大戰經過:兩大戰場 西戰場: 東戰場 西線無戰事 (一)陸地: 英法V.S.德國 壕溝戰 (持久消耗戰) (二)海上: 英V.S.德 無限制潛艇政策 (1915) 東戰場 (一)歐洲 德、奧、土V.S.俄國 1917年共黨革命 (二)亞洲 日本攻佔膠州灣 中國在段祺瑞主導下參戰 西線無戰事
大戰經過:美國參戰 早期:中立,但民間同情英法 1915年:郵輪被擊沉→ 德國有限度實施潛艇作戰 1915年:郵輪被擊沉→ 德國有限度實施潛艇作戰 1917年:再度使用無限制潛艇政策 →美國參戰 1918年11月11日:德國「威瑪共和政府」宣布投降→四個帝國瓦解 俄國、奧國、德國、土耳其
巴黎和會(1919年) 主導力量: (一)英美法日義五國組織理事會主導 (二)三巨頭: 防止共產勢力擴張 美國總統威爾遜:民主自由 法國總理克里蒙梭:削弱德國 英國首相勞合喬治:歐洲勢力均衡 防止共產勢力擴張
巴黎和會(1919年) 未能徹底實施的原則:十四點和平計畫 簽訂「凡爾賽和約」: (一)美國總統威爾遜主導:國際組織(國際聯盟)與民族自決最重要 (二)祕密外交與復仇心態獲勝 簽訂「凡爾賽和約」: (一)列強權益的妥協案 (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遠因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 最慘烈的戰爭:破壞嚴重 社會經濟 (一)社會:平民化、平等化; 女權與工會地位提高 (二)經濟: 通膨惡化→期待社會主義式的經濟 美國成為最大債權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 政治方面 (一)民族主義興起:德國、東歐 (二)短暫的民主復興 (三)產生激進的政權:民生凋敝、失業問題嚴重→反資本主義與民主體制 德義:法西斯政權 蘇聯:共產政權 (四)美蘇雙強崛起→歐洲勢力的式微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 文化思想:難以「回到常態」 (一)價值觀:進步與理性沒落,多元價值與相對主義盛行 (二)文學:陰鬱、悲涼、空虛、厭世 (三)藝術:疏離感、嘲諷時局、脫離現實→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 (四)宗教:復興
巴黎和會1919 凡爾賽和約1919 國際聯盟1920 蘇聯另組第三國際 美國未加入 歐洲殖民帝國勢力式微 沒有武力 美國成為新霸主
戰間期 定義:1918~1939年,20年的休兵 特色 (一)悲觀失望、迷惘 (二)代表:海明威(《太陽依舊升起》)→失落的一代
戰間期的各國 英國:保守黨失勢、工黨首次執政 法國:第三共和黨派林立,內閣不停變動 美國: (一)世界強國 (二)孤立主義 美國 德國 英法 無力償還貸款 貸款 借款 德國 英法 鉅額賠款
經濟大恐慌的背景 經濟背景 外交背景 (一)美國是經濟龍頭,紐約為金融業中心 (二)1922年起的新關稅法(保護主義)→關稅壁壘 (一)拒絕批准《凡爾賽和約》 (二)通過《中立法案》(1935~37年)
經濟大恐慌 時間:1929~1933年最嚴重 經過:股市投機→共和黨政府採取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未積極因應→1929年10月起股市崩盤→工廠倒閉、大量失業 結果:全球性的經濟大恐慌
經濟大恐慌的因應 主導者:羅斯福(民主黨) 經濟理論:凱因斯的總體經濟學 政策:新政←爐邊閒談 (一)以工代賑:田納西流域發展局 (二)農工方面:保護農民、改善勞工生活
經濟大恐慌的因應 (三)財經方面: (四)社會方面:《社會安全法》(1935),保障勞工生活,防止社會動盪 國內:重整金融、改革稅法等 國外:睦鄰政策:與各國簽訂互惠條約 (四)社會方面:《社會安全法》(1935),保障勞工生活,防止社會動盪
法西斯政權的興起 背景:WWⅠ (一)傷害國家整體 (二)打擊民族的尊嚴與信心 法西斯政權 (一)德國:希特勒 (二)義大利:墨索里尼
法西斯政權的特點 強調民族主義 反對共產主義 批判自由主義、個人主義 頌揚工農大眾 提倡效忠領袖 激勵戰鬥精神 鼓吹對外擴張
義大利的法西斯:墨索里尼 背景:戰爭後國家經濟破產→左派社會主義人士大肆活動 墨索里尼的崛起 (一)早期:激進的社會黨分子 (二)戰後:轉向右派 與退伍軍人組成「戰鬥法西斯黨」→對抗社會黨人 反共且善於宣傳→贏得資本家與地主們支持
義大利的法西斯:墨索里尼 執政 (一)戰鬥法西斯黨→1921年改為「國家法西斯黨」,多人當選國會議員 (二)1922年:以群眾力量讓伊曼紐三世電請他出任首相、組織內閣 (三)獨裁統治 自命領袖,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 思想控制、設立祕密警察等
德國的法西斯:希特勒 背景:WWⅠ後 希特勒: (一)德國人認為是擴張失敗 (二)威瑪政府(社會民主黨)難有作為 (一)早期:參與大戰 戰債拖累 經濟大恐慌 希特勒: (一)早期:參與大戰
德國的法西斯:希特勒 (二)從政:加入「德國工人黨」 1920年:領導「國家社會黨」,簡稱「納粹」 1923年入獄:「啤酒廳政變」失敗 1932年成為最大黨:經濟大恐慌後因共產黨造成社會不安,採反共政策與極右的國家主義 1933年:成為第一大黨,出任內閣總理 1934年:兼任總統,尊為「元首」
德國的法西斯:希特勒 (三)獨裁統治 推動反猶政策 重整軍備 計畫經濟 (四)對外:撕毀凡爾賽條約
西班牙內戰 背景: 時間:1936~1939年 (一)內政不修,對外戰敗,王政不受歡迎 (二)WWⅠ之後經濟衰退,勞工罷工 (三)1931年成立共和政府,卻因政黨林立、意見分歧,1936年引發內戰 時間:1936~1939年
西班牙內戰 經過 國際義勇軍:知識分子+工人 海明威、歐威爾、聶魯達等人 結果:佛朗哥勝利,西班牙成為獨裁國家 佛朗哥 政府 德、義 蘇聯 V.S 政府 德、義 蘇聯
法西斯政權的真相 常虛張聲勢而無真正的改革:與權貴、資產家友好 披著民主外衣的「封建王朝」:理性精神衰微的表徵
法西斯政權的流行與意義 流行區域:歐洲經濟衰微地區流行:奧地利、匈牙利、波蘭、希臘、葡萄牙、西班牙等國皆有 意義: (一)民主發展的頓挫 (二)一次大戰的遺害
戰間期的局勢 帝國主義之戰 一次大戰 經濟大恐慌 極權政治興起 二次大戰 民主政治大受打擊 和平運動 國際聯盟
文學 意識流 (一)啟發:佛洛伊德的影響,採心裡分析的手法 (二)代表作家 普魯斯特:《追憶逝水年華》 喬伊斯:《尤利西斯》 卡夫卡:《變形記》
文學 現代主義 (一)突破傳統,呈現大戰以來傳統秩序的瓦解,與表達眾人失落、孤寂與迷惘的心聲 (二)至1960年代仍是創作主流
藝術 達達主義:否定一切現存的價值 超現實主義:以探索潛意識中的矛盾為主,達利為代表 抽象表現主義:以自然現象出發,加以簡約,或抽取其富有表現特徵的因素,形成簡單的、極其概括的形象;不以自然物象為基礎的幾何構成。康丁斯基為代表
藝術 野獸派:畫面簡單清晰,色彩鮮豔,線條造型扭曲。馬諦斯為代表 立體派:將一切事物分解成幾何形,將世界分割與重組。畢卡索是代表
東歐的新興國家 ※新興國家:波蘭、芬蘭、愛沙尼亞、 拉脫維亞、立陶宛、捷克、匈牙利、南斯拉夫 ※遺憾:巴黎和會並未完全依照民族自決原則→造成日後國際秩序的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