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张国华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教研室师资年龄、职称、学缘、学科专业结构表 姓名性别年龄 职称 学缘学科专业学历 备注 张晓刚男 46 教授甘肃中医学院中医学本科硕导 宋敏男 41 副教授甘肃中医学院中医学本科硕导 张华男 43 副教授甘肃中医学院中医学本科 王刚男 40 副主任 医师 甘肃中医学院中医学本科 吴建民男 35 讲师、
Advertisements

7 的乘法口诀. 7 的乘法口诀 外海中心小学 林秀屏 七九 六十三 七二 十四 七四二十八 七七 四十九 七五 三十五 七六 四十二 七八 五十六 七一 得七 七三 二十一.
中国少数民族特色膳食与养生健康 崔箭 教授 中央民族大学 崔箭 教授 中央民族大学. 课程三要素 中国少数民族 特色膳食与养生健康 中华民族 中国少数民族 食 “ 民以食为天 ” 现代健康观 “ 身、心、社会 ”
中医基础理论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成都中医药大学 江 泳 江 泳.
哲学基础哲学基础哲学基础哲学基础  元气论 元气论 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 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 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中医(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指中国传统医学, 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 学科。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 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 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在 研究方法上,以整体观相似观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中医理论培训 佰草集汉方spa 培训部.
21世纪课程教材教学课件 方 剂 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教研室 精品课程课件.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中医基础理论 青海大学医学院中医系 中医基础教研室.
内 经 广州中医药大学 王黎制作.
主讲者: 付梓云 新加坡中医学院讲师 新加坡卫生部注册中医师 中国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硕士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南昌十七中 徐 艳.
第17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
绪 论 (一)定义 一 药用植物学的定义、性质地位和任务
中医基础理论 辽宁中医药大学 郑洪新 教授.
药 理 学 Pharmacology.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中医基础理论》 成都中医药大学.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APA抑郁症治疗实践指南 APA(美国精神病学会)抑郁症治疗实践指南 此指南2010年5月批准,于2010年10月正式出版
绪 论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中医教研室 杜立阳.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课程电子讲稿 绪 论.
药物分析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绪论 一、中医学的含义及其学科属性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 (二)辨证论治*
如何向民众传播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智慧 长春中医药大学 张 焱.
中医基础理论 Basic Theories of TCM
中医基础理论.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胡莹 中医基础理论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认 识 经 方 冯 世 纶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 胡希恕名家研究室.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绪 论 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诊—诊察了解; 断—分析判断。 (一)诊法 (二)辨证 (三)辨病 (四)病案 诊 第一章、望诊 断 记录.
两晋与南朝.
The history of TCM 中国医学史 中医系中医教研室.
人工智能技术导论 廉师友编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首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教研室 黄小波.
LOGO.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植物资源学 主讲人:王海英 副教授.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典型肺炎 广东省中医院 2003年4月.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宫颈刮片脱落细胞 检查结果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妇产科 宋 磊.
脏腑气机运化 与健康养生 徐开树.
绪 论 诊 断 记录 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诊—诊察了解; 断—分析判断。 (一)诊法 (二)辨证 (三)辨病 (四)病案
中医诊断学 许家佗.
第三课:水 Leçon 3 水和土,活动一:地图 Activité 1, page 44
Listening and Speaking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基督徒 和 心理学.
Computer Graphics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 张 赐 Mail: CSDN博客地址:
X-射线荧光分析.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内容:国际商法的概念和范围 国际商法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商法的渊源 国际商法的主体.
移植 Transplantation 戴朝六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
心理学 和 新纪元运动.
买球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Competition of Medical Terminology
学习单元一 绪 论.
Metabolic biomarker signature to differentiate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from chronic pancreatitis Gut, 2017, Jan (IF=14.921) 汇报人:王宁 IMI CONFIDENTIAL.
第一章 总 论 学习单元六 兽药的管理.
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有效性 感城中心学校 陈利平.
In the School Zài Xué xiào lĭ
物理化学 复旦大学化学系 范康年教授 等 2019/5/9.
王树水 主任医师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儿科副主任 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结构性心脏病分会侯任主任委员 招生专业与类型 科研工作 教育经历
周成斌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广东省华南结构性心脏病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招生专业与类型 科研工作 教育与工作经历
地 理 信 息 系 统 ——专业必修课程 田永中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中医基础理论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张国华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zghlynn@fimmu.com

绪  论 本章主要内容: 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与学科属性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属性 (一)中医学基本概念: 中医学(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TCM),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内容一门科学。

中医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中医学 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 亦具有浓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 同时还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 影响。 是一门以自然科学 为主体、多学科知 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 自然科学 知识 社会科学 知识 中医学 中国 古代哲学 中国 传统文化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 主导思想:整体观念 哲学基础、思维方法: 精气、阴阳、五行学说 生理病理学基础: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 诊治特点:辨证论治

理法方药 中医学理论体系 整 体 辨 精 观 证 气 念 论 阴 治 阳 指 五 导 诊 行 思 想 特 哲 点 学 思 想 脏 腑 精 气 血 津 液 核 心 理 论 辨 证 论 治 诊 特 点 精 气 阴 阳 五 行 哲 学 思 想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形成的时间: 战国至秦汉时期。

2.形成的基础和条件: (1)社会背景; 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

(2)长期医疗经验的积累; 中医学起源于生产劳动实践. 地球上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医疗保健活动。 远古时期:构木为巢,兽皮为衣 取火御寒,熟食为养。 原始社会:有传:“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 十毒”,“伏羲氏尝百药而制九针” 石器时代:砭石排脓---骨针---竹针—针灸

(3)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与渗透; (4)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精气学说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3.形成的标志: 《黄帝内经》的出现,标与着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成书于春秋战国,非一人之作。 《黄帝内经》最早见于班固《汉书·艺文志》 《内经》总结了战国以前的医学成就。 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医学由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医学的新阶段。 分《素问》和《灵枢》两部,十八卷,共162篇。

《内经·素问》

《内经·灵枢》

内容丰富,除医学外,涉面较广,影响深远。 整体观念、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辩证、治则、针灸、汤液治疗、养生、运气、精气神. 《内经》:三部九候诊脉法 《内经》十三方,有10种中成药,并有丸、散、酒、丹等剂型 。 在当时处世界领先地位。

《黄帝内经》不仅是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 《黄帝内经》也是中国第一部养生宝典。 《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

《黄帝内经》十八卷 《黄帝外经》三十七卷(俞跗) 《扁鹊内经》九卷 《扁鹊外经》十二卷 《白氏内经》三十八卷 《白氏外经》三十六卷 《旁篇》二十五卷 《汉书》有载 ,均已佚失.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1.先秦、秦汉时期: 《黄帝内经》 《难经》 《伤寒杂病论》 《神农本草经》   ___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基本确立.

(1)《难经》 成书于汉之前,秦越人(扁鹊)所著。 扁鹊 又称《黄帝八十一难经》。 解释了内经中的难点。

补充了内经的不足,尤其在脉诊(独取寸口)与针灸(虚实补泻)方面。 扁鹊善运四诊,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治疾病。 切脉治病的创始人. 奇经八脉,首见《难经》

 视垣一方人  “六不治”  人工牛黄  换心术  在赵为带下医,周都为耳目疾医,秦为小儿医。  有名病例(赵简子、虢太子、齐桓候、秦武王)  被李醯所杀.

(2)《伤寒杂病论》 东汉末年·张仲景著。 张仲景河南南阳人、中医临 床医学奠基人。 后世称之为“医圣”。 “方书之祖”,314首。 张仲景 (约150~219年)

《伤寒杂病论》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伤寒杂病论》 晋代·王叔和整理分为: 《伤寒论》:外感疾病(六经辩证) 《金匮要略》:内伤疾病(脏腑辩证)   《伤寒论》:外感疾病(六经辩证)   《金匮要略》:内伤疾病(脏腑辩证) 病、脉、症、治,确立了辨证论治原则.   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形成了理、法、方、药的体系。

清代医家张志聪:“不明四书者不可以为儒,不明本论者不可以为医。”

张仲景 医圣祠(长沙)

(3)《神农本草经》 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神农本草经》 别名: 《本草经》、 《本经》。 成书:东汉时期。 作者:并非一人一时之手笔。

《神农本草经》 载药:365种。 分类:上、中、下三品分类。 药物学理论:君、臣、佐、使, 四气五味,七情合和。 价值:奠定了中药学理论基础。

复习思考题 1 中医理论体系形成时期的重要典籍和人物。 2 解释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3 解释病、症、证、辨证论治的含义。 4.什么是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