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应注意的问题 构建知识网络 培养读图技能 掌握答题规律
一、高考地理考什么? 命题人员总是紧紧抓住基础知识的重点、主干,突出基本概念和规律进行命题。这一直是高考地理学科命题的好传统。也就是说考卷中的重点题目一般都是“在含油富矿的地方打井”。 近几年高考中地球运动、气候、水文、时间计算、区位因素分析、区域空间判读和定位,这些重点知识在试卷中占很大分值。
1.识记:包括再认、了解 1.识记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空间位置;识记重要地理数据;了解涉及地理的重大时事。 2.记住我国区域地理特征及差异;记住考试内容范围内规定的世界区域和国家的地理特征。 3.认识和理解我国基本国情、基本国策和有关政策法规以及区域的国土开发和整治措施
2.理解:包括比较、区分 1.正确解释和区分地理概念及其含义。 2.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地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象、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和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 3.描述、概括、理解各地事物(包括自然地理各要素、人文地理各要素,以及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关系等各方面)的空间结构和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过程。
3.应用:包括分析、综合、信息提炼与提取、解决问题、评价等 1.运用所学的地理及相关学科的知识的观点,运用地理事实材料,简明地推导或定性地说明地理规律和原理。 2.使用和分析各种资料,进行地理信息的提取、认定、判断及反思。 3.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并尝试创造性地解释和解决地理问题。 4.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各种地理计算或逻辑推理过程;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
二、2007年评卷细则分析及发现的问题 36.(17分)图7为某城市两个工业区的分布示意图,东部工业区包括冶炼厂、钢铁厂、石化厂等,西部工业区包括焦化厂、水泥厂等。该地盛行南风。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东部工业区的选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9分) (2)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区不断扩展,要求西部工业区中的焦化厂、水泥厂搬迁的呼声越来越大。为什么?(8分)
二、2007年评卷细则分析及发现的问题 第一采分点:合理(3分)。 若答基本合理、完全合理等也给3分;若答“不合理”则该题为零分;但答“不十分合理”或“不完全合理”则不给这里的3分,后面的原因分析可给分。
二、2007年评卷细则分析及发现的问题 第二采分点:因为该工业区(三个工厂分布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1分) ,废气对城市的污染小(1分)。 若答“在盛行风向下不会影响城区”、“工业区北面无城区”、“盛行南风,工业区位于郊区”等指出对城市大气影响小的都给2分。
二、2007年评卷细则分析及发现的问题 第三采分点:位于流经城市的河流的下游(1分),不会对城市用水产生污染(1分) 若河流下游写成“下流”则不给分。
二、2007年评卷细则分析及发现的问题 第四采分点:位于主要交通线(铁路、主要公路、河流)沿线(1分) ,交通运输方便。(1分) 第五采分点:工业区靠近河流(1分) ,工业用水充足(1分)
二、2007年评卷细则分析及发现的问题 第二采分点:因为该工业区(三个工厂分布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废气对城市的污染小(2分)。 若答“在盛行风向下不会影响城区”、“工业区北面无城区”、“盛行南风,工业区位于郊区”等指出对城市大气影响小的都给2分。
二、2007年评卷细则分析及发现的问题 第六采分点:工业区位于郊区,地价(地租)较低(1分) ,生产成本低(1分) 说明:1.该题满分9分,后面采分点满分为6分,只有在第一采分点给3分的前提下第二至第六采分点才给相应的分数。2.第二至第四采分点按两个方面处理,前者为产生的机理,后者为产生的结果,各为1分。
二、2007年评卷细则分析及发现的问题 1. 基本素养较差 ①基本概念不清、基本知识欠缺。 ②逻辑关系混乱,不理解地理基本的因果关系,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差 ③语文水平差,基本语言素质差,错别字太多。 ④生编硬造地理概念、地理名词。
二、评卷细则分析及发现的问题 2.读图(表)、识图(表)、迁移整合的能力欠缺 ①图(表)中信息判读失误 ②没有熟记地理原理,分析问题的思路不成熟 ③审题不清,不能发现题目中隐含的信息。
三、复习备考建议 高考命题指导思想——新的地理课程标准为我国地理基础教育注入了新的理念和内容,为地理教育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并提供了动力。地理高考也在逐步完善和确定新的地理考试评价目标,以“有用的知识”、“适应社会发展的学习能力”为评价核心,从而使原有的评价体系(以知识立意)不断向“以能力立意”的方向转变。
三、复习备考建议 高三复习指导思想——以巩固基础知识为前提,以强化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为目标,以“模块化”教学和答题技巧为捷径,以全部知识内容为对象,提高应考能力和地理成绩。
三、复习备考建议 (一)知识准备 1.熟记地理事物: ①重要的地理事物 (大洋、大河、大山、高原名称) ②地理名称 (重要国家、城市、工业部门、农作物名称) ③重要地理数据 (五种地形海拔高度,1º纬度间距离等等)
三、复习备考建议 (一)知识准备 2.掌握重要的地理概念及地理原理: 基本概念:如水资源、水利资源、水力资源。 地势、地形、地貌。 如云贵高原: 地势特征→西高东低(2000M到1000M) 地形特征→地表崎岖 地貌特征→喀斯特地貌(溶洞、漏斗、峰林等)
三、复习备考建议 (一)知识准备 2.掌握重要的地理概念及地理原理: 基本原理: 如掌握地中海气候,理解它的形成原因(西风、副高),成因决定了气候特点(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成因决定了它的分布(南北半球30º~40º大陆西岸),气候特点必然影响农业生产(地中海园艺业)等等。
三、复习备考建议 (一)知识准备 3.构建知识框架 : 在章节内,章节与章节之间,人文与自然之间,区域与洲际之间建立起完整而清晰的地理知识体系与知识网。 例如气候,要能把分散在各个章节中有关气候知识点的脉络梳理清晰。
三、复习备考建议 (一)知识准备 4.在整理知识过程中教会运用知识的方法,改变机械重复的复习模式,形成套路知识体系。 知识的运用不仅反映在解答问题过程中,即使在整理加工知识过程中,也需要运用,如相同知识的归纳(各种等值线的判读),相似知识的迁移(从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到东南丘陵防止陡坡过度开垦),相关知识的联系(从沙尘暴的分布到形成以及其发生规律)。
如河流套路: ①水文:水量、流速、汛期、含沙量、冰情… ②水能:水量丰富(气候)、落差大(地形) ③水运:河流交汇、河口、水深、水面宽阔…… ④河港:陆地交通、水面、城市、腹地…
三、复习备考建议 (二)能力准备 1.重视母语学习,提高语言表述的准确性。 只有学好母语,才能读懂题、读懂材料,才能驾驭语言,正确表达,增加得分的可能性,提高高考成绩。教学中应加强语言的表述、归纳、概括等多方面的训练,包括写字的规范性、语言的规范性、地理术语的规范性、语言逻辑的严密性等等。这需要我们日常学习中回答问题的规范、作业的规范,提高基本素养。
三、复习备考建议 2.在解答问题过程中教会提取信息确定答题思路的方法,改变“单纯做题、只对答案、不加分析”的做法。 通过做题强化记忆、加强练习、熟悉所学知识是必要的,但要注意适当适量,追求针对性,即不追偏难怪题,不做不符合高考命题思路的试题,且要适量。更应注意要分析命题意图,了解情境设置的所提供的信息,理解设问要求,学会确定解题思路,然后调动储备的知识套路编制答案。
要获得解决新问题的体验(甚至是失误的教训),拿到题目后,先看情境设置,了解命题意图,知道考查的能力点和知识点;再看提供的信息,文字说明事物的内涵、前后联系、陈述的特征等,图像中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空间联系;数据表格显示的数据比较、发展变化、分配比例,以及相对应的影响因素、原因分析等;随时对信息进行联想和解读,确定调用何种套路。
三、复习备考建议 (二)能力准备 3.重视读图训练,重视对地理图表的定性定量分析能力的培养 备考复习中一定要在读图表、分析地图上多下功夫,必须强化日常的读图训练,强化对地理图表定性、定量的分析能力培养。要做到从手中有图心中无图,逐渐上升到手中有图心中也有图,最后提升为手中无图心中有图这一境界,才能适应万变的高考。
全国文综40(3)说明燕京城城址选择的有利自然条件 (13分) (4)说明燕京在区际联系中地理位置的重要性(7分) (3)地形:位于山前冲积扇(平原)上,地形平坦 农业:土壤肥沃,有利于农耕,可生产城市必须的农副产品。 河流与水资源:有河流经过,提供城市、农业用水,以及可能的水(漕)运通道。 气候:西、北背靠群山,东南面向(华北)平原(海洋),可有效增加东南风带来的降水,减弱冬季(西北)风的侵袭。 (4)位于几条古大道的交叉点,对外联系方便,东北可通东北平原,北可接内蒙古高原,西可联系黄土高原,并进而联系大西北;南经华北平原可通东部平原地区且东南离海较近。 从答题套路来看,这个试题是考查城市区位选择的问题,考生在答题的时候要考虑图中信息是否都考虑到了。这里有100m等高线、河流、山区、古代大道、古代淀泊分布区、古代关口等信息,只有“穷尽图中信息”,才能让自己的答案更完整
三、复习备考建议 (三)答题技巧准备 1.审题——关键信息提取法 审题时提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前提,而提取有效信息则要找到题目中包含的关键点。哪些是地理题中信息的关键点呢?
三、复习备考建议 (三)答题技巧准备 1.审题——关键信息提取法 ①关于“是什么”的要素。 它们是题中的文字概念(或地理名词)、图象的图例、坐标轴等。能够回答是什么?有什么的问题。其中还要特别注意对概念、名词的修饰词或限定语,以明确概念的外延范围。
三、复习备考建议 (三)答题技巧准备 1.审题——关键信息提取法 ②关于位置、方向的要素。 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经济地缘位置、政治地缘位置等等。回答在哪里?什么方向的问题。
三、复习备考建议 (三)答题技巧准备 1.审题——关键信息提取法 ③关于数量特征的要素。 特别要注意极值,即最小值和最大值,并要审清是绝对量还是相对量及单位等。 ④关于时间、变化方向、变化过程的要素。 有些题包含了全部四方面的要素,有些题则未包含全部。
三、复习备考建议 (三)答题技巧准备 1.审题——关键信息提取法 审题时总的思路——就是与上述四方面要素对应的四步探究,即是什么?在哪里(或什么方向)?有何数量特征?几时(或有何变化)?有些题要用到完整的四步探究,而有些题只需用到其中的一步或几步即可。用四步法找到题目里的关键要素,再加以综合联系推理,难题可变为易题。
2007四川卷)36.(2)试分析C港成为世界著名大港的重要交通位置条件。 解题应具备的知识套路——港口的区位因素→水域、陆域、腹地、依托城市。 审题——港口的交通位置→陆运、海运 编制答案——北海航线、河运、陆运 答案:扼北海航线要冲;位于莱茵河入海口;地处亚欧大陆桥西端。
三、复习备考建议 (三)答题技巧准备 2.分解叠加法 分解叠加法就是面对多个因素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地理现象时,首先只抽出一个因素来,假设其他因素都不存在的情况下,研究单一因素起作用时出现的状况,然后再将其它因素逐一叠加上去还原,最后弄清各因素共同起作用时产生的现象与成因的关系。
√ 假如X是第Ln圈,Y是第Ln+1圈的飞行轨道,它们相距(N)的度数应为 A.22.5° B.32.5° C.42.5° D.52.5° 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我国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飞船。飞船运行的轨道面和地球的赤道面之间成43度的夹角,在太空绕地球飞行14圈,时间大约21小时。读远望号远洋航天测量船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题。 假如X是第Ln圈,Y是第Ln+1圈的飞行轨道,它们相距(N)的度数应为 A.22.5° B.32.5° C.42.5° D.52.5° √
三、复习备考建议 (三)答题技巧准备 3.依知排错法 依知排错法就是首先找题目中明确的因素或隐含有明确因素的关键点,联系自己熟悉的知识,依此推理、判断、排除干扰因素或错误选项,从而逐步缩小答案范围,最终推出答案的方法。
√ √ 例:图1显示我国四个省2004年三种谷物的种植面积。读图1,回答1~2题。(2006全国文综Ⅰ) 1. ①、②、③代表的谷物依次是 A.小麦、水稻、玉米 B.玉米、小麦、水稻 C.水稻、小麦、玉米 D.水稻、玉米、小麦 2. M省可能是 A.山西 B.安徽 C.广东 D.甘肃 √ √
三、复习备考建议 (三)答题技巧准备 4.结构对应法 结构对应法中的结构是所学过知识的结构,解题时将与题目相关的知识结构调出来与题目提示的信息及要求逐一对照联系起来,分析寻找能够对应的部分作为答题的基本要点,再加以组织表述,在解答关于成因、条件或对策的简答题时,运用结构对应法显得特别有效,否则答题思路就不开阔、会出错,从而影响到答案要点的准确全面。
(2004年高考江苏题)江苏省面积为10.26万平方千米,200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7381万人,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数量居全国前列,在校大学生数居全国第一位,高等教育大众化得到稳步推进。读图16,并结合上述文字资料,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交通条件四方面简要评价江苏省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20分) 图 例 城市 铁路 主要公路 运河 石油 煤炭 铁矿 机场 、 港口
三、复习备考建议 (三)答题技巧准备 5.作图直观法 把试题的文字信息转画为简图,或在原图中添加辅助线,把抽象的材料变得具体形象,间接变为直观,
例:为使拉萨(30。N)的太阳能热水器(图9)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光能,12月22日这天应将太阳能热水器的真空管平面与楼顶面之间的夹角调整为 。 H
三、复习备考建议 (三)答题技巧准备 6.定势抑制法 有一部分学生考试时不够谨慎、审题不细致,以主观已有经验、知识先行,由思维定势而望文生义、望图生义、没有真正看清题意,造成本应会做的题却做错。
√ (2004高考上海题) 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 A.绿化面积不断减少 B.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 C.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 D.保持目前的城市人口比重 √
如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图中字母E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
三、复习备考建议 (三)答题技巧准备 对选择题 →科学运用多种方法 排除法 优选法 计算法 比较法 综合分析法 雷同求异法
三、复习备考建议 (三)答题技巧准备 2.对综合题 →规范答题思路与做答 (1)答题字迹清晰,规范运用地理术语; (2)形成做题的一般思维模式(如光照图的一般做法、区域图的一般做法等等、“小模块(套路)”积累);
四、复习备考建议 (三)答题技巧准备 2.对综合题 →规范答题思路与做答 (3)审题:大方向上不出现错误,能从题中正确解读有效信息,会“借物”:运用教材的相关知识分析问题; (4)积累精华题、热点题,储备知识,厚积薄发。(需要教师的引导、督促、检查,让学生建立自己的“错题本”)
三、复习备考建议 (三)答题技巧准备 对综合题 →规范答题思路与做答 (5)答题训练: 第一地理术语使用要到位。 第二答题语言要有逻辑性。 第三是答案组织要有层次性、一定要抓住得分点。
在学习中注意总结思考问题的方法,总结知识规律,整理知识结构,分析知识联系,构建思维线索,获取有效信息,建立高考出现较多命题点的答题“模块”,提高得分率。
希望在每个人 成功在每节课 台州一中 康同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