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的构成: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呼吸系统组织学: 导气部:气管→支气管→小支气管→ 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 呼吸部: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 肺泡囊→肺泡
1.肺小叶: 每一细支气管(小于1mm)连同各级分支和分支末端的肺泡。 2.肺腺泡: 由呼吸性细支气管及其远端所属各级组织直至肺泡。为肺的基本功能单位。 3.小气道: 将直径小于2mm的小支气管、细支气管统称为小气道。慢支主要为小气道阻塞。
支气管
细支气管
肺泡模式图
静脉 软骨 平滑肌 动脉 毛细血管 细支气管 终末细支气管 呼吸性细支气管 肺泡管 肺泡囊 肺泡 肺小叶模式图
呼吸系统疾病包括: 炎性疾病:鼻炎、支气管炎、肺炎等 职 业 病:矽肺 肿 瘤:肺癌、鼻咽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支、支哮、支扩、肺气肿
肺 炎(pneumonia) 肺的急性渗出性炎症
分类: 感染性:细菌性、病毒性、支原体 1.根据病因 理化性:放射性、吸入性、类脂性 变态反应性:过敏性、风湿性 2.根据部位:肺泡性、间质性 3.根据范围:大叶性、小叶性、节段性 4.根据病变性质:浆液性、纤维素性、化脓性等
大叶性肺炎 lobar pneumonia
一、概念 肺炎双球菌感染 纤维素性炎 累及肺叶或肺段(左肺和右肺下叶) 二、临床特点 青壮年 起病急 发热(稽留型高热)、咳嗽、胸痛,咳痰, 痰呈铁锈色,呼吸困难、紫绀及肺实变体征, 5~10天体温骤降。
引发肺组织变态反应,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出血 3.病因及发病机制: 致病菌:肺炎球菌(1、3、7和2型) 诱因:寒冷、醉酒、麻醉、疲劳 浆 液 性 渗 出 物 肺泡孔 细菌在肺泡中繁殖 邻近肺组织 呼吸性细支气管 引发肺组织变态反应,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出血 带菌渗出液 大叶间蔓延 叶支气管
三、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充血水肿期 红色肝样变期 灰色肝样变期 溶解消散期
1.充血水肿期:第1-2天的变化 镜下:肺泡壁:弥漫性毛细血管扩张充血,通透性升高 肺泡腔:大量浆液渗出,伴有少数红细胞、中性 粒和巨噬细胞; 渗出物:有大量细菌繁殖。 肉眼:肺叶肿大,重量增加,呈暗红色,切面可挤出泡 沫状液体。 临床:毒血症症状,寒战、发热、血象升高。 听诊:湿性啰音 X 线:片状分布的模糊阴影
2.红色肝样变期:发病后3-4天 镜下:肺泡壁:毛细血管仍扩张充血 肺泡腔:大量红细胞、纤维蛋白,少量中性粒 细胞和巨噬细胞,纤维蛋白可穿过肺 泡间孔连接成网 渗出物:有大量细菌繁殖。 肉眼:肺叶肿大、重量↑,暗红色,质地变实, 切面灰红似肝脏; 临床:缺氧发绀,咳嗽,咳铁锈色痰,胸痛等; X 线:大片致密阴影
大叶性肺炎(红色肝变期)
3.灰色肝样变期:发病后5-6天 镜下: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呈贫血状 肺泡腔:纤维蛋白渗出↑,并有大量中性粒细 胞,纤维蛋白穿过肺泡间孔连接成网更 明显 渗出物:细菌不易检出 肉眼:肺叶肿大、重量增加,切面灰白色,颗粒状, 质实似肝脏; 临床:缺氧↓→发绀↓,咳嗽,咳粘液脓痰,胸痛; X 线:大片致密阴影
大叶性肺炎(灰色肝变期)
4.溶解消散期:发病后1周左右 肉眼:肺质地变软,实变病灶消失→恢复正常 镜下:细菌被清除→中性白细胞变性坏死→释放 蛋白溶解酶→纤维素溶解→气道咳出或淋 巴管吸收 临床:体温下降,胸透病变区阴影渐消退→消失 不同阶段病变可同时存在。
四:并发症 1.肺肉质变(Pulmonary carnification) 肺内炎症灶中,嗜中性粒细胞渗出少,蛋白溶解酶不足,致肺泡内纤维素性渗出物不能完全分解吸收消散,由肉芽组织予以机化。 肉眼观呈褐色肉样外观。
2.胸膜肥厚和粘连
3.肺脓肿及脓胸
4.败血症或脓毒败血症 5.感染性休克
小叶性肺炎 lobular pneumonia
1.概念:化脓菌引起的,以细支气管为中 心的化脓性炎症。 2.病因及发病机制 : 常见的致病菌为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嗜血流感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链球菌、绿脓杆菌及大肠杆菌。发生常有诱因。 常为某些疾病的并发症。
坠积性肺炎:慢性病病人(晚期癌症、尿毒症、术后)长期卧床,肺部血液循环不良,淤血、水肿,细菌侵入,引起肺炎。 吸入性肺炎:脑血管意外患者(脑出血、脑栓塞)或其他原因(酗酒、麻醉)引起昏迷,或伴有频繁呕吐的病人,易将呕吐物、胃内容物及不洁液体吸入肺内,引起吸入性肺炎。
3.临床特点 年龄:小儿,老人及体弱多病者 部位:双肺,下叶,小片或融合 病变:细支气管破坏,化脓性改变; 各肺泡内渗出成分不同或混 合,有纤维素、浆液、中性 粒细胞。
一、病理变化 肉眼: 肺内出现散在实变病灶,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切面:常可见到病变细支气管断面。直径0.5-1cm,灰黄色、质实,下叶和背侧较多,部分病变可融合。
镜下: 1.早期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后期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化脓性炎(细支气管及周围肺泡) 2.病灶周围肺组织代偿性肺气肿
二、临床病理联系及结局 ①发热、咳嗽、粘液脓性痰; ②肺实变体征不明显,听诊:湿啰音。 ③X线检查:散在小灶状阴影。 ④多数痊愈,少数预后不良 ⑤并发症:(与侵犯人群有关) 呼吸衰竭:严重肺部病变所致 心力衰竭:肺部病变+中毒、缺氧→心衰 肺脓肿和脓胸:多见于金葡菌感染 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破坏严重且病程较长
三、大、小叶肺炎的区别 病因 患者年龄 病变性质 病变范围 临床表现 ×线 并发症 预后
军团菌性肺炎 Legionaires'disease
一、流行病学 1976年美国退伍军人协会集会,发生一种原因不明的重症肺炎暴发流行,死亡率极高。美国从尸检肺中查出立克次体样微生物,后证实为G-杆菌,并命名为嗜肺军团杆菌(legionella pneumophilia)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1.军团菌感染。正常人群不存在带菌状态,故一旦检出,即可确诊。 2.主要侵犯肺泡和细支气管,引起肺组织的急性纤维素性化脓性炎。 3.嗜肺军团菌在人肺泡巨噬细胞和中性粒内生存、繁殖,导致细胞破裂,损伤肺组织。 4.细菌释放多种毒素,进入血流,引起肺外器官和组织的损伤。
三、临床特点 1.潜伏期2-10天,多在夏秋季(7-9月)发病 2.中老年(>50岁)、有慢性心、肺疾患、肾病、恶性肿瘤的患者易患此病。 3.病变累及多系统、多器官(肺、肾、心和中枢神经系统等) 4.早期肺部听诊有湿罗音,进而出现肺实变体征 胸片:早期为斑片状肺内浸润阴影,进而肺实变,少量胸腔积液,甚至脓胸。
四、病理变化 肉眼观: 两肺重量增加,平均>2000g,可达2500g 两肺散在分布的灰白色斑片,病变区质地变实 严重者整个大叶实变,似大叶性肺炎。
镜下观: 肺组织的急性纤维素性化脓性炎。 细支气管壁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组织坏死;肺泡腔内充满大量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纤维素及脱落的肺泡上皮细胞,其内含军团杆菌 部分区域坏死形成小脓肿 纤维素性胸膜炎
病 毒 性 肺 炎 Viral Pneumonia
一、疾病特点 病原:流感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 副流感病毒等。 病变:间质性渗出性炎 临床:儿童多见,散发或流行; 咳嗽,气喘,呼吸困难,治疗难度大
二、病理变化 肺泡间隔明显增宽 间质充血水肿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 肺泡一般不累及 重者有肺泡的浆液纤维素性炎 巨细胞包涵体形成
三、特殊病变 1.透明膜形成:多见于流感病毒、麻疹病毒、腺病毒引起,渗出物浓缩呈薄层红染膜状物 2.多核巨细胞:支气管和肺泡上皮细胞增生、肥大→巨细胞性肺炎; 3.病毒包涵体:核内或胞质内,呈圆或类圆形,红细胞大小,周围有一清晰透明晕。 腺病毒、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细胞核内 呼吸道合胞病毒—细胞胞浆内(酸) 麻疹病毒—细胞核及浆内
呼吸道合胞病毒(巨细胞中的胞质病毒包含体)
巨细胞病毒(胞核内病毒包含体)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病原体:冠状病毒 病理改变:主要在肺 肉眼:肿胀、重量增加、切面实变,似大叶性肺炎 镜下:急性弥漫性肺泡损伤改变,如肺水肿、纤维 素渗出、透明膜形成,巨噬细胞聚集和II型 肺泡上皮脱落,肺泡上皮融合成多核巨细 胞,胞质内病毒包涵体形成。
支原体肺炎 Mycoplasmal Pneumonia
一、概述 概念: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与病毒间的微生物,引起间质性肺炎改变。种类多,但仅肺炎支原体能引起呼吸道疾病。 传播途径:多经飞沫感染 年龄分布:青少年,并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X-ray:肺部节段性的纹理增强及网状或斑片状阴影。 不易与病毒性肺炎鉴别:肺炎支原体培养确诊。
二、病理变化 肉眼:病变常仅累及一个肺叶,以下叶多见,病灶呈节段性分布。 镜下:病变主要发生在肺间质,肺泡间隔明显增宽,充血、水肿,伴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肺泡腔一般无渗出物。
间质性肺炎:肺泡间隔增宽,大量炎细胞浸润
第二节 慢性阻塞性肺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是一组慢性阻塞性疾病的统称。 共同特点:为肺实质和小气道受损,导致慢性气道阻塞、呼吸阻力增加和肺功能不全。 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气肿
一、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 1.概念:发生于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主要临床特征为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症状,每年至少持续3个月,连续2年以上。 2.病因和发病机制: 感染因素、理化因素、过敏因素、吸烟
3.病理变化 (1) 粘膜上皮的损伤与修复 (2) 腺体的变化 (3) 平滑肌、软骨的改变 (4) 管壁充血,慢性炎细胞浸润
4.临床病理联系 1.咳嗽、咳痰:粘液腺肥大增生、分泌↑;合并急性感染时咳脓痰 2.喘息:过敏使支气管痉挛、狭窄、阻塞 3.听诊:双肺布满哮鸣音 4.X线:肺纹理增粗 5.并发肺气肿、肺心病 小气道狭窄、阻塞→阻塞性通气障碍→肺过度通气→肺残气量↑→ 肺气肿、肺心病。
二、支气管扩张症(bronchiectasis) 1.概念: 肺内小支气管管腔持久性扩张伴管壁纤维性增厚的慢性化脓性疾病。 2.病因及发病机理 (1)感染 (2)遗传因素:
3.病理改变 肉眼:支气管呈囊状或圆柱状扩张,节段性,含有脓性渗出物,继发感染带臭味。发展为肺脓肿、化脓性胸膜炎。 镜下:粘膜水肿、上皮脱落及溃疡形成,柱状上皮鳞化。管壁纤维化,炎细胞(淋巴、浆、中性粒)浸润。
一叶肺脏切面显示多个大小不等的囊腔,波及到肺膜
4.临床病理联系 1.咳嗽、脓痰 2.咯血 3.胸闷、胸痛、脓胸 并发症 肺炎、肺脓肿、脓胸、肺气肿 晚期并发肺心病
三、肺气肿(Pulmonary Emphysema) 1.概念:指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因过度充气呈持久性过度扩张,并伴有肺泡间隔破坏,以致肺组织弹性减弱,容积增大的一种病理状态。 2.病因:多继发于慢支、频繁发作的支气管哮喘,另外吸烟、空气污染、有害气体及粉尘的吸入,以及先天性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有关。
3.发病机制 ① 慢支→细支气管管壁纤维化、管腔狭窄以及粘液栓“活瓣样”效应→造成通气障碍→肺排气受阻,残气量过多。 ② 慢性炎症→细支气管壁和肺泡壁的结构损伤,弹力组织破坏,回缩力减弱。 ③ 遗传因素:α1抗胰蛋白酶缺乏→弹力蛋白酶增多、活性增强→管壁弹力蛋白、胶原降解→回缩力减弱。
4.类型 (1)肺泡性肺气肿 ①腺泡中央型 呼吸性细支气管呈囊状扩张 ②腺泡周围型肺气肿 累及肺泡管和肺泡囊、肺泡 ③全腺泡型肺气肿: d>2cm 肺大泡
(2)间质性肺气肿:串珠样小气泡 (3)其它 ①瘢痕旁肺气肿(不规则型肺肿) (paracicatrical emphysema) ②老年性肺气肿(老年性肺过度充气) (senile emphysema) ③代偿性肺气肿(非真性肺气肿) (compensatory emphysema)
5.病理变化 肉眼:肺增大,灰白,边缘钝圆,柔软而弹性 差,压痕,切面海绵状或蜂窝状。 镜下:肺泡扩张,间隔变窄,断裂后融合成大泡。 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血管床减少,肺小 动脉内膜纤维性增生、肥厚,小、细支气 管可有慢性炎症。
6.临床表现 ①呼气性呼吸困难 ②桶状胸 ③胸片,肺功能检查(肺活量↓,残气量↑) ④并发症: 肺心病 自发性气胸 呼吸衰竭及肺性脑病
第三节 肺尘埃沉着症 pneumoconiosis
肺尘埃沉着症(pneumoconiosis) 概念:长期吸入有害粉尘在肺内沉积,引起以粉 尘结节和肺纤维化为主要病变的职业病。 分类 无机尘肺 有机尘肺 硅沉着症 石棉沉着症 煤矿工人肺尘埃沉着症 农民肺 蘑菇肺 爱鸟者肺 植物粉尘 霉菌代谢产物 动物性蛋白质
一、肺硅沉着症(硅肺/矽肺) 1.概念:长期吸入大量含游离二氧化硅(SiO2) 粉尘微粒所引起的一种职业病。 2.常见工种:开矿、采石、坑道作业、玻璃、 陶瓷等作业工人。 3.原因:95%的矿石含有不同比例的石英, 石英中97%-99%都是SiO2 4.基本病变:肺及肺门淋巴结内硅结节形成及 肺间质广泛纤维化。
Particle ﹥5微米 下呼吸道Particle 3~5微米 肺泡巨噬细胞吞噬颗粒Particle ﹤2微米
5.发病机制 肺泡巨噬细胞吞噬硅尘→硅尘与溶酶体融合→SiO2与水聚合成硅酸→硅酸的羟基与溶酶体膜内脂蛋白中氢原子形成氢键→损伤溶酶体膜的稳定性或完整性→溶酶体膜通透性增高或破裂→大量水解酶溢到巨噬细胞胞浆内→巨噬细胞自溶崩解(释放硅尘及致纤维化因子、炎症介质)。
6.病理变化 基本病变: 硅结节形成和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 肉眼: 硅结节边界清楚,直径2-5mm,圆形或椭圆形,灰白色,质硬,有砂样感。晚期直径可超过2cm,中央可形成空洞。
A A:肺门淋巴结病变 B:胸膜表面硅结节 B
镜下: 细胞性结节 纤维性结节 玻璃样结节 纤维母细胞 玻璃样变的胶原纤维呈同心圆状排列,周围纤维组织包绕,可见内膜增厚的血管 聚积的吞噬硅 矽肺 镜下: 玻璃样变的胶原纤维呈同心圆状排列,周围纤维组织包绕,可见内膜增厚的血管 胶原纤维 纤维细胞 纤维母细胞 聚积的吞噬硅 尘的巨噬细胞 细胞间有网状纤维 细胞性结节 纤维性结节 玻璃样结节
肺间质纤维化
I:淋巴系统为主,肺组织少 7.分期(矽结节数量、范围、直径) II:数量多,散在全肺,<1/3,以中、 下肺叶近肺门处较密集,伴较明显的肺纤维化。 III:硅结节密集并与肺纤维化融合成块,病灶周围肺组织常有肺气肿和肺不张。 Silicosis
8.并发症 ①肺结核病:硅肺结核 ②肺源性心脏病 间质弥漫纤维化 硅结节内小血管闭塞性血管内膜炎 ③肺部感染及阻塞性肺气肿
第四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Chronic cor pulmonale 慢性肺疾病引起肺循环障碍,肺动脉压力升高,致右心室肥厚扩张为特征。 常见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纤维空洞性肺结核、硅肺。
病因和发病机制: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支、支气管哮喘、支扩、阻塞性肺气肿等) 肺毛细血管床减少→缺氧→肺小A痉挛 →肺循环阻力增加→肺A高压 →右心肥大、扩张
2. 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 压迫肺部→血管扭曲、肺萎陷→ 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心病 3. 肺血管疾病 少见,反复发生的肺小动脉多发性 栓塞、原发性肺A高压
病理变化: 1. 肺部病变 ◆ 原有的慢性肺疾病病变。 ◆ 主要的病变是肺小A内膜和中膜弹力纤维、胶原纤维增生。肌型小A中膜肥厚,无肌性细A肌化。 ◆ 肺小A炎,小A血栓形成,机化。 ◆ 肺泡壁毛细血管数量减少,肺血管 管腔狭窄或闭锁。
2. 心脏病变 ◆ 右心室肥厚,心腔扩张,心尖钝圆,主要由右室构成,心脏重量增加。 ◆ 右心室肥大的病理诊断标准: 肺动脉瓣下2cm处,右心室前壁肌肉厚度≥5mm 。
镜下: 代偿区心肌细胞肥大、增宽, 核增大、深染; 缺氧区心肌纤维萎缩,肌浆溶解, 横纹消失; 间质胶原增生。
临床病理联系 1.右心衰竭:全身淤血、腹水、水肿 心悸、心率增快。 2.肺性脑病:头痛、烦燥、抽搐、 嗜睡、昏迷。
第六节 呼吸系统常见肿瘤
一、鼻咽癌 1.病因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 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
2.病理变化 (1)部位:鼻咽顶部、外侧壁和咽隐窝,前壁少见 (2)肉眼:结节型、菜花型、溃疡型、黏膜下型 (3)镜下: ① 鳞状细胞癌 ② 腺癌(少见) 未分化型: ①泡状核,② 分化型 角化型 非角化型:
3.扩散与转移 (1)直接蔓延 向上:颅底骨,蝶鞍,侵犯Ⅱ—Ⅵ对颅神经 向下:梨状隐窝、会厌及喉上部 向外侧:侵犯耳咽管、中耳 向后:上段颈椎、脊髓 向前:鼻腔、眼眶
(2) 淋巴道转移 * 咽后淋巴结 → 颈上深淋巴结群 (3) 血道转移 肝、肺、骨、肾
二、肺癌 1.病因 ①吸烟:20-25倍,基因突变。 ②大气污染:大城市、工业区、煤气、装饰材料、木板等。 ③职业因素:职业粉尘、职业性损伤因素。 ④放射性或电离辐射因素 ⑤其他:遗传、慢性炎症
2.病理变化 大体类型: ①中央型(肺门型):常见,60%-70%,位于肺门部,主支气管和叶支气管壁,形成不规则的灰白色巨大肿块。 ②周围型:位于肺叶的周边部,发生于段及段以下支气管,结节型或球形,无包膜,易手术切除。 ③弥漫型:难以手术,预后差。
早期肺癌: 癌块直径﹤2cm,并局限于肺内的管内型和管壁浸润型称为早期肺癌。 隐性肺癌: 痰细胞学检查癌细胞阳性,临床和X线检查为阴性,手术切除标本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支气管黏膜原位癌或早期浸润癌,而无淋巴结转移者。
组织学类型 ① 鳞癌:60%,中央型多见。高、中、低分化。 ② 腺癌:女性多见,周围型。油烟、被动吸烟。 ③ 腺鳞癌:少见 ④ 小细胞癌:中老年男性,恶性程度最高。 ⑤ 大细胞癌 ⑥ 肉瘤样癌、类癌、唾液腺癌
小细胞癌
大细胞癌
腺鳞癌(混合性癌)
组织发生: 绝大多数: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 少数:源于支气管腺体、肺泡上皮 鳞癌:较大支气管粘膜上皮,鳞状上皮化生, 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 腺癌:支气管腺体 细支气管肺泡癌:细支气管粘膜上皮 Ⅱ型肺泡上皮和Clara细胞 小细胞癌:支气管粘膜和腺体Kultschitzky细胞
3.扩散途径 直接蔓延 转移 ① 淋巴转移:侵犯喉返神经,出现声音嘶哑 ② 血道转移:脑、骨、肾上腺 预后差,五年生存率15%
4.临床病理联系 ①咳嗽:刺激性干咳 ②咯血、失血性休克 ③体重减轻 ④胸闷、气急、胸痛、血性胸水 ⑤上腔静脉综合征:面部浮肿,頸胸部静脉曲张。 ⑥交感神经麻痹综合征:患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胸部皮肤无汗。 ⑦类癌综合征(5-HT):支气管痉挛、阵发性心动过速、水样腹泻及皮肤潮红。
CPC病例
CPC病例 病例摘要: 男,37岁。1996年1月22日无诱因发生右下肢静脉血栓,在当地医院行取栓术。术后2周出现左下肢深静脉血栓,2月6日,行取栓皮肤切开减张术,2月11日出现胸闷,胸片示左胸大量积液。经多次排胸液、抗结核及抗炎治疗,胸液由草绿色变为血性。因增长速度快而行胸腔闭式引流。2月23日患者突然发生呼吸困难、紫绀,呼吸增快35次/分,意识模糊,经吸氧、喘定治疗2天后症状改善。
体检: 消耗病容,体温37.9℃,呼吸22次/分,脉搏100次/分,血压12/9.7kPa。左胸引流管流出液为血性,内混有脓性渗出物。经细菌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普通变形杆菌。左肺呼吸音减弱,双肺散在干性啰音,心脏、腹部无异常体征。左下肢肿胀伴大面积皮肤感染。右下肢肿胀。
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120~140g/L,红细胞(4.01~5)×1012/L,白细胞(18.2~39.8)×109/L,血钾4.7~5.3mmol/L,血钠116~126mmol/L,肌酐71~116 μmol/L,血氮84.1~98.1mmol/L,尿素氮7.0~14.8mmol/L,碱性磷酸酶(ALP)165U/L,ν-谷甘酸转肽酶(GGTP)79U/L。胸部X线示左胸大量积液(引流前)及右肺斑片状阴影,心电示窦性心动过速,ST段改变。骨穿结果示粒系统呈反应性增生,胞浆内可见少量中毒颗粒。
转科后治疗: 经抗炎、抗结核、输血及白蛋白等治疗,病情好转。3月18日患者再次突发呼吸困难。X线胸片示左下肺团块状影。3月21 日胸腔引流液呈血液样,每日量约1000ml。患者静脉穿刺部位皮下大片瘀斑。3月23日穿刺针孔流血不止,加压外敷,局部敷用止血药无效。急检DIC指标有变化,静脉点滴凝血酶原复合物等后,针孔流血停止。同时胸腔引流液明显减少。3月24日晚病情急剧恶化,经抢救无效死亡。
临床诊断: 左胸腔积液、脓胸 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合并左下肢皮肤化脓性感染 败血症 肺栓塞 支气管肺炎
肺癌伴出血性梗死
肺癌侵及胸膜
肺癌胸膜转移
肺出血性梗死(大体)
肺动脉血栓栓塞
肺梗死
毛霉菌
病理诊断: (1)左肺周围型大细胞性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广泛浸润左侧胸膜及膈肌,右肺、左心室外膜、肾上腺、甲状腺、肠浆膜、脑血管及组织间隙癌细胞播散 (2)髂总动脉及左右髂静脉血栓形成,左肺动脉栓塞,左肺上叶出血性梗死,脾贫血性梗死; (3)左肺下叶膈面肺脓肿,脓胸,伴毛霉菌性肺炎; (4)败血症,DIC,脑水肿。
考点 1.概念:肺肉质变 2.填空:大叶性肺炎病理变化、并发症、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病变特征、慢支标准及病理变化、硅肺基本病变、鼻咽癌好发部位、肺癌类型
3.简答:大叶性肺炎病理变化、慢支标准及病理变化 4.理解并掌握:大叶性、小叶性、病毒性肺炎的本质特点及并发症、病毒包涵体、慢支病变及咳痰基础、硅肺病变及并发症、鼻咽癌好发部位、肺癌类型
深化 1.中性粒细胞渗出过少的大叶性肺炎易发生 A.肺肉质变 B.肺脓肿 C.脓胸 D.败血症 E.肺褐色硬化
2.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是 A.鳞癌 B.腺癌 C.细支气管肺泡癌 D.小细胞癌 E.肉瘤样癌
3.肉眼类型多为弥漫型的肺癌是 A.鳞状细胞癌 B.小细胞癌 C.中分化腺癌 D.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
4.病毒性肺炎的可靠诊断依据是 A.间质性肺炎 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 C.上皮细胞内病毒包涵体 D.肺泡上皮细胞增生 E.肺泡内透明膜形成
5.下列哪项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所不具备的 A.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B.肺动脉高压 C.肺动脉硬化 D.右心室心肌肥大 E.肺动脉主干栓塞
6.下列哪项描述不符合大叶性肺炎 A.多由肺炎球菌引起 B.属浆液性炎 C.可继发肺脓肿 D.肺泡炎症为主 E.可继发肺肉质变
7.硅肺的特征性病变是 A.类上皮肉芽肿 B.胸膜呈斑状增厚 C.硅肺空洞 D.硅结节 E.肺间质纤维化
8.病毒性肺炎的特征性病变是 A.纤维素性肺炎 B.化脓性肺炎 C.出血性肺炎 D.肺纤维化 E.间质性肺炎
9.肺癌中恶性程度最低的是 A.类癌 B.腺癌 C.鳞癌 D.大细胞癌 E.小细胞癌
10.关于硅肺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大于5微米的硅尘致病性强 B.硅酸导致巨噬细胞损伤 C.硅结节内无免疫球蛋白 D.纤维性结节是早期病变 E.胸膜常无病变
11.下列哪项符合肺小细胞癌 A.与吸烟关系不密切 B.可伴有异位激素分泌 C.起源于化生的上皮细胞 D.5年存活率高 E.发病率在肺癌中占首位
12.下列哪一项不是大叶性肺炎的并发症 A.蜂窝肺 B.脓气胸 C.纤维蛋白性胸膜炎 D.肺肉质变 E.败血症或脓血症
13.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有心衰竭时的表现,应除外下列哪项 A.肺褐色硬化 B.脾淤血 C.腹腔积液 D.槟榔肝 E.胃、肠淤血
14.最常引起肺源性心脏病的是下列哪项 A.肺结核病 B.支气管扩张症 C.慢性支气管炎 D.支气管哮喘 E.原发性肺血管病
15.大叶性肺炎灰色肝样变期的临床表现与红色肝样变期不同的是 A.开始出现肺实变体征 B.胸痛消失 C.缺氧状况有改善 D.体温可恢复正常 E.重新出现湿啰音
16.关于硅肺的描述错误的是 A.肺内有硅结节形成 B.脱离硅尘作业后,肺部病变停止 C.肺内广泛纤维化 D.胸膜增厚 E.易合并肺结核
17.常有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鳞状化生的肺疾病是 A.大叶性肺炎 B.慢性支气管炎 C.支气管哮喘 D.肺气肿 E.小叶性肺炎
18.下列哪项不符合小叶性肺炎: A.多由化脓菌引起 B.好发于老人、儿童、久病卧床者 C.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纤维素性炎症 D.常作为其它疾病的并发症出现 E.不属于间质性肺炎
19.肺气肿的病变发生在 A.呼吸性细支气管及其以远肺组织 B.管径<2 mm的小支气管 C.终末细支气管 D.支气管 E.肺泡
20.关于大叶性肺炎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由细菌感染引起 B.病变多从肺泡开始 C.炎症不破坏肺泡壁结构 D.患者常有胸痛及咳铁锈色痰 E.以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的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