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诊治及转诊 绍兴市越城区皋埠镇卫生院 孙关昌.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 慢性心衰 基本病因和常见诱因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诊断和鉴别诊断 治疗、护理要点 急性心功能不全 临床表现及抢救要点 教学要求.
Advertisements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Adrenoceptor blocking drugs. 人体 β 1 - 肾上腺受体 受体 - 腺苷酸环化酶偶联和受体 - 磷 脂酶偶联示意图.
心力衰竭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郭静萱. 举 例 患者,女, 68 岁, 12 年前,发作 “ 急性下壁 心肌梗死 ” , 8 年前,再发 “ 急性正后壁心肌梗 死 ” ,冠脉造影示 “ 三支病变 ” 。 8 年来,劳力性 呼吸困难。 2 个月来,呼吸困难加重,夜间不 能平卧。查体:双肺闻及水泡音,叩诊心界扩.
西医内科学教研室 岳阳临床医学院 高血压病 岳阳医院心内科 符德玉. 西医内科学教研室 岳阳临床医学院 高血压 高血压 (hypertension) 是 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的 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 血管疾病。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保健 鞍山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心脏病的分类  先天性  获得性 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高血压病  心脏瓣膜病  心肌疾病.
试题 1 请指出心尖区内 听诊有何异常 : A 、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向左腋下传导 B 、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不传导 ** C 、吹风样收缩期杂音, 向左腋下传导 D 、可闻连续性机器样 杂音 E 、吹风样收缩期杂音, 不传导.
心衰 基本知识 心血管内科 朱婉红. 主要内容 1 、概念 1 、概念 2 、心衰病因及诱因 2 、心衰病因及诱因 3 、左心衰、右心衰的临床特征 3 、左心衰、右心衰的临床特征 4 、心功能分级 4 、心功能分级 4 、慢性心衰的基本治疗 4 、慢性心衰的基本治疗 5 、急性左心衰的急救 5 、急性左心衰的急救.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监测与管理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杨志明. 泵衰竭 AMI 后所导致的急性心力衰竭称为泵衰竭 左心室功能失调是引起绝大多数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 克的主要原因: 心肌坏死、心肌冬眠、心肌顿抑、梗死区域的心肌 缺血、远离梗死区域的心肌缺血、梗死延展 梗死后心室重塑 梗死后室壁瘤形成 机械性并发症.
1. 健康感知 — 健康管理形态 1.1 保持健康能力改变 1.2 个人执行治疗方 案无效 1.3 不合作 ( 特定的 ) 1.4 家庭执行治疗方 案无效. 1.5 社区执行治疗方案无效 1.6 保护能力改变 1.7 寻求健康行为 ( 特定的 ) 1.8 有感染的 危险 1.9 有受伤的危险 1.10.
心脏移植 治疗终末期缺血性心脏病 陈 彧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外科.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北京世纪坛医院--刘雪玲教授.
心 力 衰 竭 Heart failure.
冠心病ICD治疗1例.
雾化吸入法 定义 目的 常用药物 常用方法 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 湿化气道 控制呼吸道感染 改善通气功能
急性心力衰竭 仁济医院心内科 马珺.
重症急性心衰治疗进展及案例 济南市中心医院 李云.
主要内容 心力衰竭 一、慢性心力衰竭 二、急性心力衰竭 高血压病.
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上海长征医院心内科.
阿布来提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PICU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
血管活性药物的量化应用 心胸外科.
心律失常.
急性左心衰的病因﹑表现与治疗 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0
急性左心衰竭.
急性心律失常 相关指南与实践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急诊科.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 吴旻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心力衰竭的诊治进展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张爱东.
第二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抗高血压药概述.
国家级精品课 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房颤抗凝治疗危险分层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黄晓红.
神经、体液因素及药物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河北大学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心脏瓣膜病 中山二院心内科 杨 莉.
汪朝晖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心血管病研究所协和医院心内科
《医用基础药理学》教案 治疗心功能不全的药物 何红喜 漳县职业中专护理组.
中心静脉压(CVP)监测 广东省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 李辉.
肺结核.
心血管系统急症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 急诊科 张 波.
兵团农一师医院 石河子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心脏中心 罗仁
PET-CT-SUVmax与鼻咽癌放疗过程中原发灶 径线变化的关系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 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严晓伟.
心力衰竭 (Heart Failure).
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的途径.
心力衰竭合并 MODS 矛盾中的艺术 合并心衰的多器官功能不全:矛盾中的艺术 郑 杨.
心脏疾病的外科治疗 厦门长庚医院 心脏外科 主任医师 陈瑜.
快速心律失常治疗进展.
慢 性 阻 塞 肺 疾 病.
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及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糖尿病流行病学.
Diseases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 心血管内科 李淑梅.
第2章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 心 力 衰 竭 heart failure (2学时 )
心力衰竭的临床用药 新疆 医 科 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王 红.
甲状腺激素.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标准 (结合医保) 主讲人:肖泽钊.
不稳定性心绞痛 博爱医院 郝才运.
第二十一章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 Drugs Used in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第二章 心力衰竭 李学文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心内科.
第三篇 循环系统疾病 心包疾病 张存泰 学时数:1学时.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慢性骨骼、软组织疼痛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二院骨科.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铁岭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迟百胜 二0一五年四月二十七日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急性心力衰竭诊治及转诊 绍兴市越城区皋埠镇卫生院 孙关昌

III类:为已证实或一致认为无用和无效,甚至可能有害。 指南推荐强度的分类 Ⅰ类为已证实和(或)一致认为有益和有效; Ⅱ类为疗效的证据尚不一致或有争议, Ⅱa类:相关证据倾向于有效; Ⅱb类:相关证据尚不充分; III类:为已证实或一致认为无用和无效,甚至可能有害。 证据水平分级 A级:证据来自多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或多项荟萃分析; B级:证据来自单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或非随机研究; C级:证据来自小型研究或专家共识。

急性心力衰竭定义 急性心力衰竭(心衰)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竭最为常见,急性右心衰则较少见。 急性左心衰竭指急性发作或加重的左心功能异常所致的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心脏负荷加重,造成急性心排血量骤降、肺循环压力突然升高、周围循环阻力增加,引起肺循环充血而出现急性肺淤血、肺水肿并可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心原性休克的临床综合征。 急性右心衰竭是指某些原因使右心室心肌收缩力急剧下降或右心室的前后负荷突然加重,从而引起右心排血量急剧减低的临床综合征。

急性心衰的流行病学 我国对42家医院1980、1990、2000年3个时段住院病历所做的回顾性分析表明,因心衰住院约占住院心血管病患者的16.3%~17.9%,其中男性占56.7%,平均年龄为63~67岁,60岁以上者超过60%;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35.1、31.6和21.8d。 心衰病种主要为冠心病、风湿性心瓣膜病和高血压病。 在这20年时间中,冠心病和高血压病分别从36.8%和8.0%增至45.6%和12.9%,而风湿性心脏病则从34.4%降至18.6%;入院时的心功能都以Ⅲ级居多(42.5%~43.7%)。此种住院患者基本为慢性心衰的急性加重。

急性心衰的临床分类 根据急性心衰的病因、诱因、血流动力学与临床特征作出的分类,便于理解,也有利于诊断和治疗。 2. 急性右心衰竭 3. 非心原性急性心衰: (1)高心排血量综合征 (2)严重肾脏疾病(心肾 综合征) (3)严重肺动脉高压 (4)大块肺栓塞等 1. 急性左心衰竭: (1)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 (2)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3)高血压急症 (4)急性心瓣膜功能障碍 (5)急性重症心肌炎和围 生期心肌病 (6)严重心律失常

急性左心衰竭的常见病因 2. 急性心肌坏死和(或)损伤: 1. 慢性心衰急性加重。 (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3. 急性血流动力学障碍: (2)急性重症心肌炎; (3)围生期心肌病; (4)药物所致的心肌损伤与坏死,如抗肿瘤药物和毒物等。 3. 急性血流动力学障碍: (1)急性瓣膜大量反流和(或)原有瓣膜反流加重; (2)高血压危象; (3)重度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狭窄; (4)主动脉夹层; (5)心包压塞; (6)急性舒张性左心衰竭,多见于老年控制不良的高血压患者。

急性左心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 1.急性心肌损伤和坏死 2.血流动力学障碍 3.神经内分泌激活 4.心肾综合征 5.慢性心衰的急性失代偿

急性右心衰竭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 塞和右侧心瓣膜病。 右室梗死很少单独出现,常合并于左心室下壁梗 急性右心衰竭多见于右心室梗死、急性大块肺栓 塞和右侧心瓣膜病。 右室梗死很少单独出现,常合并于左心室下壁梗 死。患者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右心室功能障碍,其中约 10%~15%可出现明显的血流动力学障碍。 急性大块肺栓塞使肺血流受阻,出现持续性严重 使右室后负荷增加和扩张导致右心衰。 右侧心瓣膜病所致急性右心衰竭不常见,且多为 慢性右心衰竭,只有急性加重时才表现为急性右心衰 竭。

急性左心衰竭的诱发因素 (1)慢性心衰药物治疗缺乏依从性 (2)心脏容量超负荷 (3)严重感染,尤其肺炎和败血症 (4)严重颅脑损害或剧烈的精神心理 紧张与波动 (5)大手术后 (6)肾功能减退 (7)急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 室速)、心室颤动(室颤)、心 房颤动(房颤)或心房扑动伴快 速心室率、室上性心动过速以及 严重的心动过缓等 (8)支气管哮喘发作 (9)肺栓塞 (10)高心排血量综合征如甲状腺机能 亢进危象、严重贫血等 (11)应用负性肌力药物如维拉帕米、 地尔硫卓、β受体阻滞剂等 (12)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13)心肌缺血(通常无症状) (14)老年急性舒张功能减退 (15)吸毒 (16)酗酒 (17)嗜铬细胞瘤。

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 1. 基础心血管疾病的病史和表现: 老年人中的主要病因为冠心病、高血压和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而在年轻人中多由风湿性心瓣膜病、扩张型心肌病、急性重症心肌炎等所致。 2. 急性左心衰竭的早期表现: 原来心功能正常的患者出现原因不明的疲乏或运动耐力明显降低以及心率增加15~20次/min,可能是左心功能降低的最早期征兆。 3. 急性肺水肿: 突发的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喘息不止、烦躁不安并有恐惧感,呼吸频率可达30~50次/min;频繁咳嗽并咯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样血痰;听诊心率快,心尖部常可闻及奔马律;两肺满布湿啰音和哮鸣音。

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 4. 心原性休克主要表现为: (1)持续低血压,收缩压降至90 mmHg以下,或原有高血压的患者收缩压降幅≥60 mmHg,且持续30min以上。 (2)组织低灌注状态,可有①皮肤湿冷、苍白和紫绀,出现紫色条纹;②心动过速>110次/min;③尿量显著减少(<20 ml/h),甚至无尿;④意识障碍,常有烦躁不安、激动焦虑、恐惧和濒死感;收缩压低于70 mm Hg,可出现抑制症状如神志恍惚、表情淡漠、反应迟钝,逐渐发展至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3)血流动力学障碍: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18 mm Hg,心脏排血指数(CI)≤36.7 ml·s-1·m-2 。 (4)低氧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

急性左心衰竭的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心电图 胸部X线检查 超声心动图 动脉血气分析 常规实验室检查 心肌坏死标志物: 心肌肌钙蛋白T或I(cTnT或cTnI) 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 肌红蛋白

急性左心衰竭的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心衰标志物: B型利钠肽(BNP)及其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浓度增高已成为公认诊断心衰的客观指标,也是心衰临床诊断上近几年的一个重大进展。 其临床意义如下: (1)心衰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如BNP<100 ng/L或NT-proBNP<400 ng/L,心衰可能性很小,其阴性预测值为90%;如BNP>400 ng/L或NT-proBNP>1500 ng/L,心衰可能性很大,其阳性预测值为90%。急诊就医的明显气急患者,如BNP/NT-proBNP水平正常或偏低,几乎可以除外急性心衰的可能性。 (2)心衰的危险分层:有心衰临床表现、BNP/NT-proBNP水平又显著增高者属高危人群。 (3)评估心衰的预后:临床过程中这一标志物持续走高,提示预后不良 。

急性左心衰竭严重程度分级 1.Killip分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临床和血流动力学状态来分级。 分级 症状与体征 Ⅰ级 无心衰 Ⅱ级 有心衰,两肺中下部有湿啰音,占肺野下1/2,可闻及奔马律,X线胸片有肺淤血 Ⅲ级 严重心衰,有肺水肿,细湿啰音遍布两肺(超过肺野下1/2) Ⅳ级 心原性休克、低血压(收缩压≤90 mm Hg)、紫绀、出汗、少尿

急性左心衰竭严重程度分级 2.Forrester分级:适用于心脏监护室、重症监护室和有血流动力学监测条件的病房、手术室内。 分级 PCWP (mmHg) CI (ml·s-1·m-2) 组织灌注状态 Ⅰ级 ≤18 >36.7 无肺淤血,无组织灌注不良 Ⅱ级 >18 有肺淤血 Ⅲ级 <18 ≤36.7 无肺淤血,有组织灌注不良 Ⅳ级 有肺淤血,有组织灌注不良

急性左心衰竭严重程度分级 3.临床程度分级 适用一般的门诊和住院患者。 分级 皮肤 肺部啰音 Ⅰ级 干、暖 无 Ⅱ级 湿、暖 有 Ⅲ级 干、冷 无/有 Ⅳ级 湿、冷

急性左心衰竭的监测方法 (一)无创性监测 每个急性心衰患者均需应用床边监护仪持续测量体温、心率、呼吸频率、血压、心电图和血氧饱和度等。 (推荐强度Ⅰ类,证据强度B级) (二)血流动力学监测 (1)床边漂浮导管:测定主要的血流动力学指标 (2)外周动脉插管:持续监测动脉血压,还可抽取动脉血样标本检查。 (推荐强度Ⅱa类,证据强度B级) (3)肺动脉插管:对于病情复杂、合并心脏或肺部疾病者、其他检查难以确定时,可用来鉴别心原性或非心原性(例如肺原性)病因;对于病情极其严重,例如心原性休克的患者,可提供更多的血流动力学信息。

急性左心衰竭的诊断流程 考虑肺部疾病或其他疾病 初步诊断(拟诊) 进一步治疗 明确诊断,并作出心衰分级、评估严重程度、确定病因 基础心脏病史、心衰的临床表现、心电图改变、胸部X线检查改变、血气分析异常(氧饱和度<90%)、超声心动图 考虑肺部疾病或其他疾病 初步诊断(拟诊) BNP/NT-proBNP 明确诊断,并作出心衰分级、评估严重程度、确定病因 初始治疗 有 无 正常 异常 进一步治疗

急性右心衰竭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右室梗死伴急性右心衰竭 右心室梗死伴急性右心衰竭典型者可出现低血压、颈静脉显著充盈和肺部呼吸音清晰的三联症。 (二)急性大块肺栓塞伴急性右心衰竭 典型表现为突发呼吸困难,剧烈胸痛,有濒死感,还有咳嗽、咯血痰、明显发绀、皮肤湿冷、休克和晕厥,伴颈静脉怒张、肝肿大、肺梗死区呼吸音减低、 肺动脉瓣区杂音。 (三)右侧心瓣膜病伴急性右心衰竭: 主要为右心衰竭的临床表现,有颈静脉充盈、下肢水肿、肝脏淤血等。

急性心衰诊断和评估要点 应根据基础心血管疾病、诱因、临床表现(病史、症状和体征)以及各种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和BNP/NT-proBNP)作出急性心衰的诊断,并做临床评估包括病情的分级、严重程度和预后。 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急性左心衰竭所致的呼吸困难,系由肺淤血所致,严重患者可出现急性肺水肿和心原性休克。 BNP/NT-proBNP作为心衰的生物学标志物,对急性左心衰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肯定的价值,对患者的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急性左心衰竭病情严重程度分级有不同的方法。Killip法适用于基础病因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Forrester法多用于心脏监护室、重症监护室及有血流动力学监测条件的场合;临床程度分级则可用于一般的门诊和住院患者。 急性右心衰竭主要常见病因为右心室梗死和急性大块肺栓塞。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如突发的呼吸困难、低血压、颈静脉怒张等,结合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作出诊断。

急性心衰的治疗 治疗目标 1.控制基础病因和矫治引起心衰的诱因 2.缓解各种严重症状 3.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维持收缩压≥90mm Hg 4.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维持酸碱平衡 5.保护重要脏器如肺、肾、肝和大脑,防止功 能损害。 6.降低死亡危险,改善近期和远期预后。

急性左心衰竭的处理流程 一般处理:体位、四肢轮流绑扎等 吸氧(鼻导管或面罩) 药物:呋塞米或者其他襻利尿剂、吗啡、毛花甙C和氨茶碱或其他支气管解痉剂 根据收缩压、肺淤血状态和血流动力学监测,选择血管活性药物包括血管扩张剂、正性肌力药物、缩血管药物等 根据病情需要采用非药物治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无创性或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和血液净化等 动态评估心衰程度、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初始治疗 进一步治疗

急性心衰的治疗 急性左心衰竭血管活性药物的选择应用 收缩压 肺淤血 推荐的治疗方法 >100 mm Hg 90~100 mm Hg 有 利尿剂(呋塞米)+血管扩张剂(硝酸酯类、硝普钠、重组人B型利钠肽、乌拉地尔)以及左西孟旦 血管扩张剂和(或)正性肌力药物(多巴酚丁胺、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左西孟旦) 此情况为心原性休克。 (1)在血流动力学监测(主要采用床边漂浮导管法)下进行治疗; (2)适当补充血容量? (3)应用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胺,必要时加用去甲肾上腺素; (4)如效果仍不佳,应考虑肺动脉插管监测血流动力学和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和心室机械辅助装置;PCWP高者可在严密监测下考虑多巴胺基础上加用少量硝普钠、乌拉地尔

急性左心衰竭的药物治疗 (一)镇静剂 主要应用吗啡 (推荐强度Ⅱa类,证据强度C级) (二)支气管解痉剂 一般应用氨茶碱,亦可应用二羟丙茶碱。 此类药物不宜用于冠心病如急性心肌梗死或不稳定性心绞痛所致的急性心衰患者。 (推荐强度Ⅱb类,证据强度C级)

药物治疗 (三)利尿剂 适用于急性心衰伴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明显淤血以及容量负荷过重的患者。 (推荐强度Ⅰ类,证据强度B级) (四)血管扩张药物 (1)硝酸酯类药物:急性心衰时此类药在不减少每搏心输出量和不增加心肌氧耗情况下能减轻肺淤血,特别适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伴心衰的患者。 (2)硝普钠 适用于严重心衰、原有后负荷增加以及伴心原性休克患者。 (推荐强度Ⅰ类,证据强度C级)

药物治疗 (3)rhBNP 该药近几年刚应用于临床,属内源性激素物质,与人体内产生的BNP完全相同。国内制剂商品名为新活素。 主要药理作用是扩张静脉和动脉(包括冠状动脉),从而降低前、后负荷,在无直接正性肌力作用情况下增加CO,故将其归类为血管扩张剂。实际该药并非单纯的血管扩张剂,而是一种兼具多重作用的治疗药物;可以促进钠的排泄,有一定的利尿作用;还可抑制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阻滞急性心衰演变中的恶性循环。

药物治疗 (3)rhBNP VMAC和PROACTION研究表明,该药的应用可以带来临床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善,推荐应用于急性失代偿性心衰。国内的一项Ⅱ期临床研究提示,rhBNP较硝酸甘油静脉制剂能够更显著地降低PCWP,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 应用方法:先给予负荷剂量1.500μg/kg,静脉缓慢推注,继以0.0075~0.0150μg.kg-1.min-1静脉滴注;也可以不用负荷剂量而直接静脉滴注。疗程一般3d-7d。 (推荐强度Ⅱa类,证据强度B级)

药物治疗 (4)乌拉地尔 该药具有外周和中枢双重扩血管作用。 (推荐强度Ⅱa类,证据强度C级) (5)ACEI类 急性心衰的急性期、病情尚未稳定的患者不宜应用。 (推荐强度Ⅱb类,证据强度C级) 急性心肌梗死后的急性心衰可以试用,但须避免静脉应用,口服起始剂量宜小。 在急性期病情稳定48 h后逐渐加量,疗程至少6周,不能耐受ACEI者可以应用ARB。 (推荐强度Ⅰ类,证据强度A级)

药物治疗 (五)正性肌力药物 (1)洋地黄类 此类药物能轻度增加CO和降低左心室充盈压;对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治疗有一定帮助。 (推荐强度Ⅱa类,证据强度C级) (2)多巴胺 此药应用个体差异较大,一般从小剂量起始,逐渐增加剂量,短期应用。

药物治疗 (3)多巴酚丁胺 该药短期应用可以缓解症状,但并无临床证据表明对降低病死率有益。 (推荐强度Ⅱa类,证据强度C级) (4)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米力农,氨力农。常见不良反应有低血压和心律失常。 (推荐强度Ⅱb类,证据强度C级) (5)左西孟旦 其正性肌力作用独立于β肾上腺素能刺激,可用于正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患者。 (推荐强度Ⅱa类,证据强度B级)

急性右心衰的治疗 (一)右心室梗死伴急性右心衰竭 1.扩容治疗 2. 禁用利尿剂、吗啡和硝酸甘油等血管扩张剂,以避免进一步降低右心室充盈压 2. 禁用利尿剂、吗啡和硝酸甘油等血管扩张剂,以避免进一步降低右心室充盈压  3.如右心室梗死同时合并广泛左心室梗死,则不宜盲目扩容,防止造成急性肺水肿。如存在严重左心室功能障碍和PCWP升高,不宜使用硝普钠,应考虑IABP治疗    (二)急性大块肺栓塞所致急性右心衰竭 1.止痛:吗啡或哌替啶。  2.吸氧:鼻导管或面罩给氧6~8 L/min。 3.溶栓治疗 4.经内科治疗无效的危重患者(如休克),若经肺动脉造影证实为肺总动脉或其较大分支内栓塞,可作介入治疗,必要时可在体外循环下紧急早期切开肺动脉摘除栓子。 (三)右侧心瓣膜病所致急性右心衰竭 对基础心脏病如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狭窄以及合并肺动脉瓣或三尖瓣关闭不全、感染性心内膜炎等,按相应的指南予以治疗。

非药物治疗 (一)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 适应证:(1)急性心肌梗死或严重心肌缺血并发心原性休克,且不 能由药物治疗纠正;(2)伴血流动力学障碍(如机械并发症) 的严重冠心病;(3)心肌缺血伴顽固性肺水肿。 (推荐强度Ⅰ类,证据强度B级) (二)机械通气 1.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 适用对象:Ⅰ型或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经常规吸氧和药物治疗仍不能纠正时应及早应用。主要用于呼吸频率≤25 次/min、能配合呼吸机通气的早期呼吸衰竭患者。 2.气道插管和人工机械通气 应用指征:心肺复苏时、严重呼吸衰竭经常规治疗不能改善者,尤其是出现明显的呼吸性和代谢性酸中毒并影响到意识状态的患者。

非药物治疗 (三)血液净化治疗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以考虑采用: (1)高容量负荷如肺水肿或严重的外周组织水肿,且对襻利尿剂和噻嗪类利尿剂抵抗; (2)低钠血症(血钠<110 mmol/L)且有相应的临床症状如神志障碍、肌张力减退、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呕吐以及肺水肿等,在上述两种情况应用单纯血液滤过即可; (3)肾功能进行性减退,血肌酐>500μmol/L或符合急性血液透析指征的其他情况。 (推荐强度Ⅱa类,证据强度B级)

非药物治疗 (四)心室机械辅助装置 (ECMO) 急性心衰经常规药物治疗无明显改善时,有条件的可应用此种技术。根据急性心衰的不同类型,可选择应用心室辅助装置,在积极纠治基础心脏病的前提下,短期辅助心脏恢复,可作为心脏移植或心肺移植的过渡。 (推荐强度Ⅱa类,证据强度B级) (五)外科手术

急性心衰处理要点 确诊后即应采用规范的处理流程。先进行初始治疗,继以进一步治疗。 初始治疗包括经鼻导管或面罩吸氧,静脉给予吗啡、襻利尿剂(如呋塞米)、毛花甙C、氨茶碱(或二羟丙茶碱)等。 初始治疗仍不能缓解病情的严重患者应做进一步治疗,可根据收缩压和肺淤血状况选择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包括正性肌力药、血管扩张药和缩血管药。 病情严重或有血压持续降低(<90 mmHg)甚至心原性休克者,应在血流动力学监测下进行治疗,并酌情采用各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包括IABP、机械通气支持、血液净化、心室机械辅助装置以及外科手术。 BNP/NT-proBNP的动态测定有助于指导急性心衰的治疗,其水平在治疗后仍高居不下者,提示预后差,需进一步加强治疗;治疗后其水平降低且降幅>30%,提示治疗有效,预后较好。 要及时矫正基础心血管疾病,控制和消除各种诱因。

急性心衰的基础疾病处理 一、缺血性心脏病所致的急性心衰 病因治疗: (1)抗血小板治疗 (2)抗凝治疗 (3)改善心肌供血和减少心肌耗氧的治疗 (4)他汀类药物治疗。 (5)对于因心肌缺血发作而诱发和加重的急性心衰,如果患者血压偏高 、心率增快,可在积极控制心衰的基础治疗上慎重应用口服甚至静 脉注射β受体阻滞剂。 (6)对于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在评价病情和治疗风险后,可予急诊 介入治疗或静脉溶栓治疗。对于已经出现急性肺水肿和明确的Ⅰ或 Ⅱ型呼吸衰竭者则首先纠正肺水肿和呼吸衰竭。 (7)合并低血压和休克者,如有条件可积极给予IABP或ECMO等机械辅助 支持治疗,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 (8)除急诊介入治疗外,冠状动脉造影和血运重建治疗应在急性心衰得 到有效缓解后进行。

急性心衰的基础疾病处理 二、高血压所致的急性心衰 临床特点: 血压高(>180/120 mmHg),心衰发展迅速,CI通常正常,PCWP>18 mmHg,X线胸片正常或呈间质性肺水肿。 急性心衰病情较轻,可在24~48 h内逐渐降压;病情重、伴肺水肿患者应在1h内将平均动脉压较治疗前降低≤25%,2~6h降至160/100~110mmHg,24~48 h内使血压逐渐降至正常。优先考虑静脉给予硝酸甘油,亦可应用硝普钠。呋塞米等襻利尿剂静脉给予能起辅助降压之效。乌拉地尔适用于基础心率很快、应用硝酸甘油或硝普钠后心率迅速增加而不能耐受的患者。

急性心衰的基础疾病处理 三、心瓣膜病所致的急性心衰 对于此类患者早期采用介入或外科手术矫治是预防心衰的惟一途径,部分无症状的心瓣膜病患者亦应积极考虑采用,以从根本上改善其预后。 伴发急性心衰的患者,原则上应积极采取本指南所列的各种治疗举措,力求稳定病情,缓解症状,以便尽快进行心瓣膜的矫治术。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所致的急性肺水肿有效地控制房颤的心室率对成功治疗急性心衰极其重要。可应用毛花甙。效果不理想者,可加用静脉β受体阻滞剂,宜从小剂量开始(普通剂量之半),酌情增加剂量,直至心室率得到有效控制。此外,还可静脉使用胺碘酮。药物无效者可考虑电复律。一旦急性心衰得到控制,病情缓解,应尽早考虑作介入术或外科手术,以解除瓣膜狭窄。

急性心衰的基础疾病处理 四、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发生的急性心衰 1.评估患者的风险,作出危险分层。高危者应推迟或取消手术。中、低危者术前应做充分的预防治疗。多个低危因素并存,手术风险也会增加。 2.评估手术类型的风险。 3.积极的预防方法:(1)控制基础疾病;(2)药物应用;(3)ACEI、ARB、他汀类和阿司匹林也有报告可减少围手术期的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和心衰的发生率, 但ACEI有诱发低血压倾向,应注意监测和纠正。 4.围手术期的治疗:急性心衰的处理与前述相同。有报告左西孟旦可成功用于此类心衰,包括围生期心肌病、术中和术后的急性心衰与心原性休克。rhBNP也有应用的报告,其疗效与硝酸甘油相仿。 5.特殊装置的应用:有发生心原性休克和低血压倾向的心衰患者,术前可安置IABP或双腔起搏器;术中发生的急性心衰如IABP不能奏效,需要安装人工心脏泵,但这些装置的益处尚未在临床试验中得到充分证实。

急性心衰的基础疾病处理 五、急性重症心肌炎所致的急性心衰 1.积极治疗急性心衰:血氧饱和度过低患者予以氧气疗法和人工辅助呼吸。伴严重肺水肿和心原性休克者应在血流动力学监测下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2.药物应用: 糖皮质激素适用于有严重心律失常(主要为高度或三度AVB)、心原性休克、心脏扩大伴心衰的患者,可短期应用。α干扰素和黄芪注射液用作抗病毒治疗。 维生素C 静脉滴注以保护心肌免受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损伤。 由于细菌感染是病毒性心肌炎的条件因子,治疗初期可使用青霉素静脉滴注。但药物治疗的疗效因缺少临床证据而难以评估。 3.非药物治疗:心脏起搏器;心室辅助装置;血液净化疗法。

急性心衰合并症的处理 一、肾功能衰竭 1.早期识别急性心衰患者合并的肾衰可检测肾功能损伤标志物 2.及时处理相关的其他疾病,如低钾或高钾血症、低镁或高镁血症、低钠血症以及代谢性酸中毒,均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应尽快纠正。 3.中至重度肾衰对利尿剂反应降低,可出现难治性水肿,在应用多种及大剂量利尿剂并加多巴胺以增加肾血流仍无效时,宜作血液滤过。 4.严重的肾衰应作血液透析,尤其对伴低钠血症、酸中毒和难治性水肿者。 5.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常用的抗心衰药物此时易出现副作用。

急性心衰合并症的处理 二、肺部疾病 合并存在的各种肺部疾病均可加重急性心衰或使之难治,可根据临床经验选择有效抗生素。如为COPD伴呼吸功能不全,在急性加重期首选无创机械通气,安全有效;用于急性心原性肺水肿也很有效。

急性心衰合并症的处理 心衰中新发房颤,心室率多加快,加重血流动力学障碍,出现低血压、肺水肿、心肌缺血,应立即电复律; 三、心律失常 心衰中新发房颤,心室率多加快,加重血流动力学障碍,出现低血压、肺水肿、心肌缺血,应立即电复律; (推荐强度Ⅰ类、证据强度C级) 病情尚可或无电复律条件或电复律后房颤复发,选用胺碘酮静脉复律或维持窦性心律; (推荐强度Ⅱa类、证据强度C级) 此时应用依布利特复律不可取,普罗帕酮也不能用于心衰伴房颤的复律。 (推荐强度Ⅲ类、证据强度A级) 急性心衰中慢性房颤治疗以控制室率为主,首选地高辛或毛花甙C静注; (推荐强度Ⅰ类、证据强度B级)

急性心衰合并症的处理 三、心律失常 如洋地黄控制心率不满意,也可静脉缓慢注射(10~20 min)胺碘酮150~300 mg ,目的是减慢心率。 (推荐强度Ⅰ类、证据强度B级) 急性心衰并发持续性室速,无论单形性或多形性,血流动力学大多不稳定,并易恶化成室颤,因此首选电复律纠正,但电复律后室速易复发,可加用胺碘酮静脉注射负荷量150 mg(10 min)后静脉滴注1 mg/min×6 h,继以0.5 mg/min×18 h。 (推荐强度Ⅰ类、证据强度C级) 利多卡因在心衰中可以应用,但静脉剂量不宜过大。 (推荐强度Ⅱb类、证据强度C级) 心衰中的室速不能应用普罗帕酮。 (推荐强度Ⅲ类、证据强度A级)

转诊指证: 急性肺水肿:突发严重气急、苍白、紫绀、大汗、血压异常…… 心源性休克:血压明显降低、肢冷、少尿、颈静脉怒张…… 晕厥:一过性黑朦、意识丧失、抽搐、呼吸暂停…… 心跳骤停:意识完全丧失、阿-斯征、瞳孔散大…… 心律失常:伴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心律失常及恶性心律失常

急性心衰稳定后的后续处理 一、根据预后评估的处理 晚近的临床研究分析提示,根据BNP/NT-proBNP水平的变化较按临床症状评估来指导治疗更有价值。与基线相比,治疗后BNP/ NT-proBNP下降达到或超过30%,表明治疗奏效;如未下降或下降未达标甚至继续走高,则表明治疗效果不佳,应继续增强治疗的力度,方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急性心衰稳定后的后续处理 二、根据基础心血管疾病的处理 (一)无基础疾病的急性心衰 此类患者在消除诱因后,并不需要继续心衰的相关治疗,今后应避免诱发急性心衰,如出现各种诱因要积极控制。 (二)伴基础疾病的急性心衰 应针对原发疾病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康复和预防。可根据本指南“急性心衰的基础疾病处理”和“急性心衰合并症的处理”中的要求积极矫治基础心血管疾病。 (三)原有慢性心衰类型 1.收缩性心衰:处理方案与慢性心衰相同,可根据我国的心衰指南选 择适当的药物,原则上应积极采用可改善预后的四类药物(ACEI 或ARB、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2.舒张性心衰:目前尚无临床证据表明,常用的各种抗心衰药物能够 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

急性心衰稳定后的后续处理 三、对患者的随访和教育 1. 一般性随访:每1~2个月一次,内容包括: (1)了解患者的基本状况; (2)药物应用的情况(顺从性和不良反应); (3)体检:肺部啰音、水肿程度、心率和节律等。 2. 重点随访:每3~6个月一次,除一般性随访中的内容外, 应做心电图、生化检查、BNP/NT-proBNP,必要时做胸部X 线和超声心动图检查。 3. 患者教育: (1)让患者了解心衰的基本症状和体征; (2)掌握自我调整基本治疗药物的方法 (3)知晓应避免的情况; (4)知道需去就诊的情况。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