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中药药剂学 本科教学课件 2009年9月
第六章 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纯化 学习要求: 1.掌握中药浸提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常用的浸提方法与选用;各种分离方法的特点与选用;常用纯化方法的原理与选用。 2.熟悉中药浸提、分离、纯化的目的;浸提常用设备的构造、性能与使用保养。 3.了解中药浸提常用溶剂和浸提辅助剂;中药成分与疗效的关系。
第一节 概述 一、中药成分与疗效 动物药——水蛭 第一节 概述 一、中药成分与疗效 中药材 系指供医药用的以天然的植物、动物和矿物为主,并包括部分人工合成品(如轻粉、丹药)和生物合成品(如豆豉、神曲)。 本节所述主要是植物性药材。植物性药材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有时一种药材有多种临床用途,其有效成分可以有一种或多种。 中药成分概括说来可以分为四类,即有效成分(包括有效部位)、辅助成分、无效成分和组织成分。 动物药——水蛭
第六章 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纯化
第六章 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纯化
第六章 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纯化
第六章 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纯化
第一节 概述 一、中药成分与疗效 (一)有效成分 中药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第一节 概述 一、中药成分与疗效 (一)有效成分 有效成分 是起主要药效的物质,一般指化学上的单体化合物,能用分子式和结构式表示,并具有一定的理化性质。 一种中药往往含多种有效成分,而一种有效成分又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其作用机制十分复杂。 中药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第一节 概述 一、中药成分与疗效 (一)有效成分 中药有效部位及成分 提取工艺和检测方法 第一节 概述 一、中药成分与疗效 (一)有效成分 有效部位 中药提取时往往得到的是有效部位,即经过纯度检查不是单体化合物,而是混合物。应用有效部位在药理和临床上能够代表或部分代表原中药或方剂的疗效,有利于发挥其综合效能,符合中医用药的特点。 中药有效部位及成分 提取工艺和检测方法
第一节 概述 一、中药成分与疗效 (二)辅助成分 (三)无效成分 第一节 概述 一、中药成分与疗效 (二)辅助成分 辅助成分 系指本身无特殊疗效,但能增强或缓和有效成分作用的物质,或指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浸出或增强制剂稳定性的物质。 (三)无效成分 无效成分 系指无生物活性,不起药效的物质。有的甚至会影响浸出效能、制剂的稳定性及外观和药效等。例如蛋白质、鞣质、脂肪、树脂、淀粉、黏液质、果胶等。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有效”和“无效”的旧有界限正逐渐被打破。
第一节 概述 组织物质 系指一些构成中药细胞或其他的不溶性物质。 一、中药成分与疗效 二、中药浸提、纯化、分离的目的 (四)组织物质 第一节 概述 一、中药成分与疗效 (四)组织物质 组织物质 系指一些构成中药细胞或其他的不溶性物质。 二、中药浸提、纯化、分离的目的 中药制剂的疗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药浸提、纯化、分离等方法的选择是否恰当,工艺过程是否科学、合理。这些单元操作的目的是: 尽量浸提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最低限度地浸出无效甚至有害的物质; 减少服用量; 增加制剂的稳定性; 提高疗效。
第一节 概述 二、中药浸提、纯化、分离的目的 讨 论 石细胞 第一节 概述 二、中药浸提、纯化、分离的目的 讨 论 根据中医药理论,采用复方治病是中医用药的一大特色。因此,绝大多数的中药制剂是复方,其处方中药味的组成少则几味,多则十几味,有的甚至数十味,成分的构成是极其复杂的。中药复方的临床疗效往往体现在复方配伍的综合作用和整体效应上。 有效成分:单体化合物(90%以上) 有效部位:可测成分之和大于50% 辅助成分:本身无效,但可增强或缓和有效成分的作用 组织物质:纤维素、石细胞、栓皮等 石细胞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浸提 是采用适当的溶剂和方法使中药所含的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浸出的操作。矿物药和树脂类中药无细胞结构,其成分可直接溶解或分散悬浮于溶剂中。 中药的浸提过程一般可分为浸润、渗透、解吸、溶解、扩散等几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浸润 渗透 扩散 解吸 溶解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一、中药浸提的过程 (一)浸润与渗透阶段 浸提的目的 是利用适当的溶剂和方法将中药中的有效成分浸提出来。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一、中药浸提的过程 (一)浸润与渗透阶段 浸提的目的 是利用适当的溶剂和方法将中药中的有效成分浸提出来。 溶剂能否使中药表面润湿,与溶剂性质和中药性质有关,取决于附着层(液体与固体接触的那一层)的特性。如果药材与溶剂之间的附着力大于溶剂分子间的内聚力,则中药易被润湿。反之,如果溶剂的内聚力大于中药与溶剂之间的附着力,则中药不易被润湿。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一、中药浸提的过程 (一)浸润与渗透阶段 溶剂润湿药材,渗入细胞 浸出溶剂 极性(水、乙醇) 非极性 表面活性剂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一、中药浸提的过程 (一)浸润与渗透阶段 溶剂润湿药材,渗入细胞 浸出溶剂 极性(水、乙醇) 非极性 表面活性剂 脱脂、脱蜡 药材成分性质 生物碱、有机酸、 黄酮、皂苷、 糖、蛋白质、 脂肪油、蜡质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一、中药浸提的过程 (二)解吸与溶解阶段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一、中药浸提的过程 (二)解吸与溶解阶段 溶剂进入细胞后,可溶性成分逐渐溶解,胶性物质由于胶溶作用,转入溶液中或膨胀生成凝胶。随着成分的溶解和胶溶,浸出液的浓度逐渐增大,渗透压提高,溶剂继续向细胞内透人,部分细胞壁膨胀破裂,为已溶解的成分向外扩散创造了有利条件。 有效成分从组织中解吸、溶解。 溶剂不同,溶解成分不同,遵循“相似相溶”的规律。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一、中药浸提的过程 (二)解吸与溶解阶段 解 吸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一、中药浸提的过程 (二)解吸与溶解阶段 解 吸 由于药材中有些成分相互之间或与细胞壁之间,存在一定的亲合性而有相互吸附的作用。当溶剂渗入中药时,溶剂必须首先解除这种吸附作用,才可使一些有效成分以分子、离子或胶体粒子等形式或状态分散于溶剂中。所以,药材浸提时需选用具解吸作用的溶剂,如水、乙醇等。必要时,可于溶剂中加入适量的酸、碱、甘油、表面活性剂以助解吸,增加有效成分的溶解作用。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一、中药浸提的过程 (二)解吸与溶解阶段 溶 解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一、中药浸提的过程 (二)解吸与溶解阶段 溶 解 浸提溶剂通过毛细管和细胞间隙进入细胞组织后,已经解吸的各种成分就转入溶剂中,这就是溶解阶段。成分能否被溶解,取决于成分结构和溶剂的性质,遵循“相似者相溶”的规律。水能溶解晶形物和胶质,故其浸出液中多含胶体物质;乙醇浸出液中含胶质较少;非极性溶剂的浸出液中不含胶质。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一、中药浸提的过程 (三)浸出成分扩散阶段 球形索式提取器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一、中药浸提的过程 (三)浸出成分扩散阶段 当浸出溶剂溶解大量药物成分后,细胞内液体浓度显著增高,使细胞内外出现浓度差和渗透压差。所以,细胞外侧纯溶剂或稀溶液向细胞内渗透,细胞内高浓度的液体可不断地向周围低浓度方向扩散,至内外浓度相等,渗透压平衡时,扩散终止。 因此,浓度差是渗透或扩散的推动力。 球形索式提取器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一、中药浸提的过程 (三)浸出成分扩散阶段 细胞内(浓度高、渗透压高) 浓度差、渗透压差(Fick’s方程)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一、中药浸提的过程 (三)浸出成分扩散阶段 细胞内(浓度高、渗透压高) 浓度差、渗透压差(Fick’s方程) 溶剂(动态平衡 ) 传质过程:溶质 药材固相溶剂液相 蛇形索式提取器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一、中药浸提的过程 (三)浸出成分扩散阶段 物质的扩散速率可借用Fick‘s第一扩散公式来说明: dt——扩散时间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一、中药浸提的过程 (三)浸出成分扩散阶段 物质的扩散速率可借用Fick‘s第一扩散公式来说明: dt——扩散时间 ds——在dt时间内物质(溶质)扩散量 F——扩散面,代表中药的粒度及表面状态 dt /dx——浓度梯度 D——扩散系数 负号——表示扩散趋向平衡时浓度降低。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一、中药浸提的过程 (三)浸出成分扩散阶段 扩散系数D值随中药而变化,与浸出溶剂的性质亦有关。 可按下式求得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一、中药浸提的过程 (三)浸出成分扩散阶段 扩散系数D值随中药而变化,与浸出溶剂的性质亦有关。 可按下式求得 R——摩尔气体常数 T——绝对温度 N——阿伏加德罗常数 γ——扩散物(溶质)分子半径 η——黏度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一、中药浸提的过程 矿物药和树脂类药材无细胞结构,其成分可直接溶解或分散悬浮于溶剂中;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一、中药浸提的过程 矿物药和树脂类药材无细胞结构,其成分可直接溶解或分散悬浮于溶剂中; 动植物药材多具有细胞结构,药材的大部分生物活性成分存在于细胞液中。 新鲜药材经干燥后,有利于溶剂向细胞内渗透,有利于活性成分的扩散,但是,细胞质膜的半透性丧失,浸出液中杂质增多。药材经粉碎后,对破碎的细胞来说,其所含成分可被溶出、胶溶或洗脱下来。完好细胞内的成分浸出,仍需经过由药材固相转移到溶剂液相中的传质过程,这个过程通过扩散而得以实施。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二、影响浸提的因素 1.中药粒度 药材的性质 浸出溶剂 浸出方法 主要影响渗透与扩散两个阶段。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二、影响浸提的因素 1.中药粒度 主要影响渗透与扩散两个阶段。 粉末过粗,浸出效率低;粉末过细,浸出杂质多。 药材的性质 浸出溶剂 浸出方法 水:粗粉,饮片 乙醇:中等粉末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二、影响浸提的因素 2.中药成分 索式提取器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二、影响浸提的因素 2.中药成分 药材的有效成分多属于小分子物质,小分子成分主要在最初部分的浸出液内。大分子的成分主要存在于继续收集的浸出液内,多属无效成分,扩散也较缓慢。但应指出,有效成分扩散的先决条件还在于其溶解度的大小。 索式提取器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二、影响浸提的因素 3.浸提温度 提取罐 温度,溶解,扩散,浸出 蛋白质凝固、酶破坏,制剂稳定性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二、影响浸提的因素 3.浸提温度 温度,溶解,扩散,浸出 蛋白质凝固、酶破坏,制剂稳定性 热敏感药材,温度 提取罐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4.浸提时间 浸出时间,浸出量 (扩散平衡)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4.浸提时间 浸出时间,浸出量 (扩散平衡) 但当扩散达到平衡后,时间即不起作用。此外,长时间的浸提往往导致大量杂质溶出,某些有效成分分解。若以水作为溶剂时,长期浸泡则易霉变,影响浸提液的质量。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5.浓度梯度 浓度梯度,浸出速度。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5.浓度梯度 浓度梯度,浸出速度。 浓度梯度是指中药组织内的浓溶液与其外部溶液的浓度差。它是扩散作用的主要动力。浸提过程中的不断搅拌、经常更换新鲜溶剂、强制浸出液循环流动,或采用流动溶剂渗漉法等,这些均是为了增大浓度梯度,提高浸出效果。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6.溶剂pH 浸提过程中,除根据各种被浸出物质的理化性质选择适宜的溶剂外,浸提溶剂的pH值与浸提效果有密切关系。在中药材浸提过程中,调节适当的pH值,将有助于中药中某些弱酸、弱碱性有效成分在溶剂中的解吸和溶解,如用酸性溶剂提取生物碱,用碱性溶剂提取皂苷等。 浸提往往根据需要调整浸提溶剂的pH值,以利于某些有效成分的提取,如用酸性溶剂提取生物碱,用碱性溶剂提取皂苷等。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7.浸提压力 组织坚实的药材,压力,润湿,浸出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7.浸提压力 组织坚实的药材,压力,润湿,浸出 但当药材组织内已充满溶剂之后,加大压力对扩散速度则没有影响。对组织松软的中药,容易润湿的中药,加大压力对扩散速度则没有影响。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8、浸出溶剂 9.新技术的应用 超声波提取法、逆流提取法等 逆流提取设备 浸出有效成分,无效成分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8、浸出溶剂 浸出有效成分,无效成分 浸出辅助剂:提高浸出效果 9.新技术的应用 稳定性,挥发性成分 无效成分增加 超声波提取法、逆流提取法等 逆流提取设备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动态阶段连续逆流提取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三、常用浸提溶剂 用于药材浸出的液体称浸提溶剂。浸提溶剂的选择与应用,关系到有效成分的充分浸出,制剂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及经济效益的合理性。 优良的溶剂应能最大限度地溶解和浸出有效成分,最低限度地浸出无效成分和有害物质;不与有效成分发生化学变化,亦不影响其稳定性和药效;比热小,安全无毒,价廉易得。真正符合上述要求的溶剂是很少的,实际工作中,除首选水、乙醇外,还常采用混合溶剂,或在浸提溶剂中加入适宜的浸提辅助剂。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三、常用浸提溶剂 1.水 水经济易得、极性大、溶解范围广。由于中药成分复杂,可能有些成分相互间有“助溶”作用,使本来在水中不溶或难溶的成分在用水浸提时亦能被浸出。 其缺点是浸出范围广,选择性差,容易浸出大量无效成分,给制剂带来困难,如难于滤过、制剂色泽不佳、易于霉变、不易贮存等。而且也能引起一些有效成分(如某些苷类)的水解,或促进某些化学变化。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三、常用浸提溶剂 2.乙醇 乙醇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三、常用浸提溶剂 2.乙醇 一般乙醇含量在90%以上时,适于浸提挥发油、有机酸、树脂、叶绿素等;乙醇含量在50%~70%时,适于浸提生物碱、苷类等; 乙醇含量在50%以下时,适于浸提苦味质、蒽醌苷类化合物等; 乙醇含量大于40%时,能延缓许多药物,如酯类、苷类等成分的水解,增加制剂的稳定性; 乙醇含量达20%以上时具有防腐作用。 乙醇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三、常用浸提溶剂 3.其他 三氯甲烷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三、常用浸提溶剂 3.其他 其他有机溶剂,如乙醚、氯仿、石油醚等在中药生产中很少用于提取,一般仅用于某些有效成分的纯化纯化,使用这类溶剂,最终产品必须进行溶剂残留量的限度测定。 三氯甲烷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四. 浸提辅助剂 作用:增加浸出成分溶解度;提高制剂稳定性;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四. 浸提辅助剂 浸提辅助剂系指为提高浸提效能,增加浸提成分的溶解度,增加制剂的稳定性,以及去除或减少某些杂质,特加于浸提溶剂中的物质。 作用:增加浸出成分溶解度;提高制剂稳定性; 减少或除去某些杂质。 1.酸类:盐酸、硫酸、醋酸、酒石酸、枸橼酸等。 2.碱类:氨水、氢氧化钙、碳酸钠、碳酸钙等。 3.甘油:鞣质良好溶煤;防腐和矫味作用。 4.表面活性剂:增加溶煤与中药之间亲和力,提高浸提效率。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五、常用浸提方法与设备 (一)煎煮法 (二)浸渍法 (三)渗漉法 (四)回流法 (五)水蒸气蒸馏法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五、常用浸提方法与设备 (一)煎煮法 (二)浸渍法 (三)渗漉法 (四)回流法 (五)水蒸气蒸馏法 (六)超临界流体提取法 (七)半仿生提取法 (八)超声波提取法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五、常用浸提方法与设备 (一) 煎煮法 常用设备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五、常用浸提方法与设备 (一) 煎煮法 煎煮法是用水作溶剂,将中药加热煮沸一定的时间,以提取其所含成分的一种常用方法。又称煮提法或煎浸法。适用于有效成分能溶于水,且对湿、热较稳定的中药。 一般提取器 多能提取罐 球形煎煮罐 常用设备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五、常用浸提方法与设备 药 材 (一) 煎煮法 药 液 药材煎煮2-3次 适当粉碎 加水浸泡 过滤煎煮液 微沸一定时间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五、常用浸提方法与设备 药 材 (一) 煎煮法 药材煎煮2-3次 过滤煎煮液 浓缩至规定浓度 适当粉碎 加水浸泡 微沸一定时间 分离煎煮液 药 液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多能式中药提取罐示意图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一) 煎煮法 煎煮法适用范围 缺点 煎煮操作注意事项 中药熬药机 有效成分能溶于水,且对湿、热较稳定的中药。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一) 煎煮法 煎煮法适用范围 有效成分能溶于水,且对湿、热较稳定的中药。 缺点 杂质多,易霉变。 煎煮操作注意事项 1、器具 2、水 3、药材浸泡 4、火候 5、煎煮时间与次数 6、入药顺序 中药熬药机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二)浸渍法 浸渍法事用定量的溶剂,在一定的温度下,将中药浸泡一定的时间,以提取所含成分的一种方法。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二)浸渍法 浸渍法事用定量的溶剂,在一定的温度下,将中药浸泡一定的时间,以提取所含成分的一种方法。 多次浸渍法(重浸渍法) 冷浸法(常温浸渍法) 热浸渍法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二)浸渍法 加盖、搅拌、3-5天、滤过 粘性、新鲜、挥发性药材 无须浓缩、时间长、效率差(贵重、含量低)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三)渗漉法 重渗漉法 加压渗漉法 分类 单渗漉法 逆流渗漉法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三)渗漉法 操作流程:药材→粉碎→润湿→装于渗漉器→浸渍→渗漉→滤过渗漉液→浓缩至规定浓度。 动态浸出:在渗漉器上部连续添加浸出溶剂,自下部收集浸出液。 重渗漉法 加压渗漉法 分类 单渗漉法 逆流渗漉法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三)渗漉法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三)渗漉法 浓度梯度大,浸出效果好 溶剂用量少 贵重、含量低的药材 慢速浸出:1-3ml/min(以1000g药材计)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三)渗漉法 浓度梯度大,浸出效果好 溶剂用量少 贵重、含量低的药材 慢速浸出:1-3ml/min(以1000g药材计) 快速浸出:3-5ml/min。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三)渗漉法 (四)回流法 单级浸出工艺:溶剂一次加入 多级浸出工艺:溶剂分次加入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三)渗漉法 单级浸出工艺:溶剂一次加入 多级浸出工艺:溶剂分次加入 连续逆流浸出工艺:浸出效率高、浸出液浓度高、浸出速度快 (四)回流法 回流热浸法 回流冷浸法 操作流程:药材→粉碎→浸泡润湿→回流→回收溶剂→浓缩提取液 适用范围:挥发性、不溶于水的,不适用于受热易被破坏的中药成分的浸提。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五)水蒸气蒸馏法 本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道尔顿定律,相互不溶也不起化学作用的液体混合物的蒸气总压,等于该温度下各组分饱和蒸气压(即分压)之和。因此,尽管各组分本身的沸点高于混合液的沸点,但当分压总和等于大气压时,液体混合物即开始沸腾并被蒸馏出来。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六)超临界流体提取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upercritical f1uid extraction, 简称 SCFE) 超临界流体是指处于临界温度(Tc)与临界压力(Pc)以上的流体。 由于超临界流体的密度接近于液体,故分子间相互作用增大,对物质的溶解度大;黏度接近于气体,扩散系数比液体大100倍以上,故传质快。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七)半仿生提取法 符合药物经胃肠道转运过程、适合工业化生产、体现中医治病综合成分作用的特点,又有利于用单体成分控制制剂质量的一种中药及其复方提取新技术。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八)超声波提取法 超声波提取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八)超声波提取法 超声波在媒质中传播可使媒质质点在其传播空间内进入振动状态,强化溶质扩散、传质,即超声波机械作用机制。 超声波在媒质质点传播过程中其能量不断被媒质质点吸收变成热能,导致媒质质点温度升高,即超声波热学作用机制。 当大能量的超声波作用于提取介质,在振动处于稀疏状态时,介质被撕裂成许多小空穴,这些小空穴瞬时即闭合,闭合时产生高达几千大气压的瞬时压力,即空化作用机制。 超声波提取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八)超声波提取法 超声波提取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八)超声波提取法 超声波提取是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机械作用、热效应等增大物质分子运动频率和速度,增加溶剂穿透力,从而提高中药成分浸出率。 与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等传统的提取方法比较,具有省时、节能、提取效率高等优点。 但目前只是在实验室的很小规模上,针对某些单个具体提取对象进行的简单工艺条件实验,其作用机制及适应大生产的设备等问题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超声波提取
第三节 中药提取液的分离与纯化 一、分离 离心分离法 沉降分离法 滤过分离法 将固体-液体非均相体系用适当方法分开的过程称为固-液分离。 中药的浸提液中常混有药渣、沉淀物、泥砂及其他固体杂质,需分离除去;中药浸提液的纯化、药物重结晶等均要分离操作;注射剂的除菌也用到分离技术。 分离方法一般有三类: 离心分离法 沉降分离法 滤过分离法
第三节 中药提取液的分离与纯化 一、分离 (一)沉降分离法 沉降分离法是利用固体物与液体介质密度相差悬殊,固体物靠自身重量自然下沉,用虹吸法吸取上层澄清液,使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二)离心分离法 离心分离法与沉降分离法皆是利用混合液密度差来分离料液的。离心分离的力为离心力,沉降分离的力为重力。
第三节 中药提取液的分离与纯化 1.滤过机制 2.影响滤过速度的因素 (三)滤过分离法 滤过分离法是将固-液混悬液通过多孔的介质,使固体粒子被介质截留,液体经介质孔道流出,而实现固-液分离的方法。 过筛作用 深层滤过 1.滤过机制 2.影响滤过速度的因素 p ——加于滤渣层的压力 t ——滤过时间 r ——滤渣层毛细管的半径 l ——长度 η——料液的黏度 V ——滤液的体积
第三节 中药提取液的分离与纯化 影响滤过速度的一些因素: (1)滤渣层两侧的压力差(p) (2)滤器的面积(πr2 ) (三)滤过分离法 影响滤过速度的一些因素: (1)滤渣层两侧的压力差(p) (2)滤器的面积(πr2 ) (3)滤材和滤饼毛细管半径(r) (4)毛细管长度(l) (5)料液黏度(η)
第三节 中药提取液的分离与纯化 3.滤过方法与设备 (三)滤过分离法 (1)常压滤过 常用玻璃漏斗、搪瓷漏斗、金属夹层保温漏斗。此类滤器常用滤纸或脱脂棉作滤过介质。 (2)减压滤过 常用布氏漏斗、垂熔玻璃滤器(包括漏斗、滤球、滤棒)。布氏漏斗滤过多用于非黏稠性料液和含不可压缩性滤渣的料液,在注射剂生产中,常用于滤除活性炭。垂熔玻璃滤器常用于注射剂、口服液、滴眼液的精滤。
第三节 中药提取液的分离与纯化 3.滤过方法与设备 滤膜 (三)滤过分离法 (3)加压滤过 常用压滤器和板框压滤机。 (3)加压滤过 常用压滤器和板框压滤机。 (4)薄膜滤过 薄膜滤过是利用对组分有选择透过性的薄膜,实现混合物组分分离的一种方法。 滤膜
第三节 中药提取液的分离与纯化 (4)薄膜滤过 1) 膜的分类方法 根据膜的材料:固体膜和液体膜;来源上分为天然膜和合成膜,合成膜又可分为无机材料膜和有机高分子膜。 根据膜体结构:致密膜和多孔膜,后者又可区分为微孔膜和大孔膜。 根据膜的功能:超滤膜、反渗透膜、渗析膜、气体渗透膜、离子交换膜。 根据固体膜的形态:平面膜、管状膜和中空纤维膜。 根据截留微粒的粒径:微孔滤过、超滤、反渗透。
第三节 中药提取液的分离与纯化 3.滤过方法与设备 (4)薄膜滤过 (三)滤过分离法 2)微孔滤膜滤过 微滤(microfiltration,MF)所用微孔滤膜,孔径为0.03~l0nm,主要滤除≥50nm的细菌和悬浮颗粒。生产中主要用于精滤,如水针剂及大输液的滤过;热敏性药物的除菌净化;制备高纯水。也可用于液体中微粒含量的分析和无菌空气的净化等。
第三节 中药提取液的分离与纯化 ①微滤的特点: 2)微孔滤膜滤过 微孔滤膜的孔径高度均匀,滤过精度高度准确; 孔隙率高,一般占薄膜总体积70%以上,故滤速快; 滤膜质地薄(0.1~0.15mm),对料液的滤过阻力小,滤速快,且吸附损失非常小; 滤过时无介质脱落,对药液不污染; 但易堵塞,故料液必须先经预滤处理。
第三节 中药提取液的分离与纯化 ②微孔滤膜的种类 2)微孔滤膜滤过 纤维素酯类:如混合纤维素(CN-CA)酯微孔滤膜,由硝化纤维素(CN)和醋酸纤维素(CA)制成。是一种标准的常用滤膜。 含氟材料类:如聚四氟乙烯膜(PTFE)。 聚酰胺类:如尼龙6(PA-6)和尼龙66(PA-66)微孔膜。 聚砜类:如聚砜(PS)和聚醚砜(PES)微孔膜。 聚烯烃类:如聚丙烯(PP)拉伸式微孔膜和聚丙烯(PP)纤维式深层滤过膜。 无机材料类:如陶瓷微孔膜、玻璃微孔膜、各类金属微孔膜等。
第三节 中药提取液的分离与纯化 ③微孔膜滤器 2)微孔滤膜滤过 常用的有两类,一类为平板式膜滤器,另一类为筒式膜滤器。平板式膜滤器又分为单层式和多层式两种。 选择滤过器时,必须考虑以下问题:待去除颗粒的大小、形状和硬度;颗粒的数量;待滤过流体的性质;待滤过流体的温度,是连续操作还是间歇操作;有效压差、滤过介质对流体的适应性,以及要求滤过的程度等。
第三节 中药提取液的分离与纯化 (4)薄膜滤过 3)超滤 超滤(ultrafiltration,UF)是一种能够将溶液进行净化、分离或者浓缩的膜透过法分离技术。超滤非对称结构的多孔膜孔径为1~20nm,主要滤除5~100nm的颗粒。所以超滤又是在纳米数量级(nm=10-9m)进行选择性滤过的技术。
第三节 中药提取液的分离与纯化 (4)薄膜滤过 ①超滤膜的孔径规格: 3)超滤 超滤膜的孔径不以尺寸大小为指标,一般是以分子量截留值为指标。某种膜的分子量截留值系指当溶液中溶质的分子量超过该数值时,使用这种膜进行超滤,该溶质可基本被阻留。例如,分子量截留值为1万的膜,应能将溶液中1万分子量以上的溶质绝大多数(>90%)截留在膜前。
第三节 中药提取液的分离与纯化 (4)薄膜滤过 ②超滤膜的结构: 针头滤器 3)超滤 超滤膜是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制成的多孔膜,非对称结构多孔膜的正面有一层起分离作用的较为紧密的薄层,称为有效层,其厚度只占总厚度的几百分之一(≤0.1μm),其余部分则是孔径较大的多孔支持层(200~250μm)。理想的非均质膜是一种呈锥形的超滤膜。 针头滤器
第三节 中药提取液的分离与纯化 (4)薄膜滤过 ③ 超滤过程压力来源: 3)超滤 超滤是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分离过程。压力来源有如下几个方面:用泵将料液直接加压;在料液面上送入有压力的气体;料液面通大气,在滤液侧抽真空;将超滤操作在离心机中进行。其中仅有用泵加压的方法适用于工业规模的连续操作,其余各法可用于实验室分离操作。
第三节 中药提取液的分离与纯化 (4)薄膜滤过 3)超滤 ④超滤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中药提取液的分离与纯化 (4)薄膜滤过 ⑤超滤滤过的特点: ⑥超滤设备的类型: 按料液运动情况 3)超滤 超滤与其他滤过的显著不同点是易出现浓度极化现象。 所谓浓度极化是指不以浓度差为推动力的传质过程中出现的浓度分布现象。 ⑥超滤设备的类型: a.静止型 b.搅拌型 c.错流湍动型 d.错流薄层层流型 按料液运动情况
第三节 中药提取液的分离与纯化 (4)薄膜滤过 ⑦影响超滤操作的因素 ⑧超滤的应用 a.浓度 b.分子的形状和大小 3)超滤 c.搅拌程度 d.工作温度与黏度 e.工作压力 f .pH值 g.溶质的溶解度 h.溶质间的相互影响 3)超滤 ⑦影响超滤操作的因素 ⑧超滤的应用 超滤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食品和轻工等工业,以及机械、电子和环保工程等方面。
第三节 中药提取液的分离与纯化 二、纯化 (一)水提醇沉淀法 中药提取液一般说来体积都较大、含量低、杂质多。为提高疗效,减少服用量,增加制剂的稳定性,常需进一步分离和纯化。 纯化是采用适当的方法和设备除去中药提取液中杂质的操作。常用的纯化方法有:水提醇沉淀法、醇提水沉淀法、超滤法、盐析法、酸碱法、澄清剂法、透析法、萃取法等。 (一)水提醇沉淀法 本法是先以水为溶剂提取中药有效成分,再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沉淀去除提取液中杂质的方法。
第三节 中药提取液的分离与纯化 二、纯化 (二)醇提水沉淀法 本法是先以适宜浓度的乙醇提取药材成分,再用水除去提取液中杂质的方法。 (三)盐析法 盐析法是在含某些高分子物质的溶液中加人大量的无机盐,使其溶解度降低沉淀析出,而与其他成分分离的一种方法。 (四)酸碱法 酸碱法是针对单体成分的溶解度与酸碱度有关的性质,在溶液中加入适量酸或碱,调节pH值至一定范围,使单体成分溶解或析出,以达到分离目的的方法。
第三节 中药提取液的分离与纯化 (五)其他 1.大孔树脂(macroporous absorption resin)
第三节 中药提取液的分离与纯化 大孔树脂 (五)其他
第三节 中药提取液的分离与纯化 2.澄清剂 3.透析法 101果汁澄清剂 (五)其他 (1)壳聚糖 (2)101果汁澄清剂 (3)ZTC1+1天然澄清剂 本法是利用小分子物质在溶液中可通过半透膜,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的性质,借以达到分离的一种方法。 3.透析法 (五)其他 101果汁澄清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