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 丁 解 牛 《庄子·养生主 》 庖,厨师。 丁,人名。 解,分解、分割.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完成句子也要 “ 庖丁解牛 ”. 引子 庄子在《庄子 · 养生主》给我们讲了这 样一个故事: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 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 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 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 1 )
Advertisements

3 的倍数的特征 的倍数有 : 。 5 的倍数有 : 。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有 : 。 12 , 18 , 20 , 48 , 60 , 72 , , 25 , 60 ,
§4.2 第一换元积分法 课件制作 秦立春 引 例 第一换元积分法. §4.2 第一换元积分法 课件制作 秦立春 以上三式说明:积分公式中积分变可以是任意的字母公式仍然成立.
2014 年职称英语等级考试 综合类精讲班 主讲:叶老师. 职称英语考试与复习方法 一、职称英语考试 1. 职称英语考试的特点: a 综合英语分为 A B C 级 b 职称英语考试和教材的关系 c 可以借助字典 d 送分( 分) (1) 词汇选项(可能送 3—8 分) (2) 阅读判断.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 2 、 3 、 5 的倍数特征,同学们要注意观察 和总结规律,掌握 2 、 3 、 5 的倍 数分别有什么特点,并且能够按 要求找出符合条件的数。
重庆市九龙坡区走马小学 邓华.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下面哪些数是 2 的倍数?哪些数是 5 的倍数? 2,5的倍数的特征:只看个位上数就能进行判断。 2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的数。
练一练: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并指出这些点相互间的关系: -6 , 6 , -3 , 3 , -1.5, 1.5.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某某某的 个人简历.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大學國文選 養生主 授課教師:呂立德.
目錄 個人簡歷 P.2 自傳 P.3 學習歷程 P.4 作者簡介 P.5 庖丁解牛 P.7 作法特色 P.8 課堂學習 P.9
莊子與養生主 生命如何養?.
庖丁解牛 2012/03/19 國立大甲高中國文科施佳慧 *下載點:
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此成语多用以形容做事熟练,轻而易举。 1. 老师揭穿了他的谎言,他羞愧得游刃有余。
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此成语多用以形容做事熟练,轻而易举。 1. 老师揭穿了他的谎言,他羞愧得游刃有余。
中国的先秦是一个属于思想家的年代。在群星璀璨的夜空中,庄子是那类耀眼的星座之一。这个枯瘦的老人家像一只下蛋的鸡,趴在大自然的巢穴里勤勉地生产思想的鸡蛋,然后咯咯地叫着“天道自然,养生全身”八个字,向人们传播自己的思想。庄子的思想被后人称之为最早的关注人心灵的哲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013级高一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 前锋学校 2013年12月10日.
本文的写作顺序 第一部分(1—5段)描写早期的大树,写了 大树的形象、经历和对人类“友善”的情况。
C++面试笔试精要 张立伦 讲师的CSDN博客地址
庖丁解牛 《庄子·养生主》.
电子信息类专业英语.
10.2 立方根.
中國文學欣賞- 學生學習檔案 授課老師:吳姝蒨 學生:張容維 學號:9811431036 科系:企業管理1B.
五年规划 医路前行.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什么。     
专题三 文言文阅读 复习导航 一、 考纲要求 新考纲对文言文部分的要求如下: 正确认读基本篇目的字音,读清句读。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古代汉语文选 张中丞传后叙.
Topic2 Where are you from?
Unit 5 Why do you like pandas?
Unit4 Hobbies Story time By Liu Yun.
Unit1 What’s the matter? 单 位:许昌市建安区蒋李集一中 授课人: 温 菲 (初中英语)
单元解析:教材主编 牛长清.
心理学 和 新纪元运动.
V-ing 分词 Gerund 动名词 Present Participle 现在分词 一. Form 主 动式 被 动式 一般式 完成式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解方程(一) 马郎小学 陈伟.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探索 第五节 梯形(第二课时)
班級:資ㄧB 學號: 學生姓名:趙子婷 指導老師:吳姝蒨
牛津9A Unit6 Grammar.
形容词及形容词短语.
在行动 中学习 在研究 中成长 凌 蕙.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假 威 转 扯 嗓 派 违 抗 爪 趟 神 猪 纳 闷 受 骗 借 jiǎ wēi zhuàn chě sǎng pài wéi kàng
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了解介词.
动名词(续1).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张三 安徽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0的加减法 北京西城区宣武回民小学 王裔琳.
1.设A和B是集合,证明:A=B当且仅当A∩B=A∪B
陈 情 表 李 密.
文言知识总结 通假字 特殊句式 古今异义 修 辞 词类活用 文学常识 成 语.
高中数学必修四 第一章 1.4.2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2).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0×5=?.
S + Vt. + O (主语+谓语+宾语 句型).
2.3.运用公式法 1 —平方差公式.
同位语从句.
闽教版小学英语第二册 Unit 1 Birthday PartB 福清占泽中心小学 英语组.
同位语从句(续) 名词从句(1).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The Participle as Adverbial
WHAT从句(1).
位似.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3.3.2 两点间的距离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庖 丁 解 牛 《庄子·养生主 》 庖,厨师。 丁,人名。 解,分解、分割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 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庄子》富于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擅长用寓言来说明道理。 《庄子》共33篇,内篇7章,为庄周所作,外篇 15章和杂篇11章为庄周门人和后学者所作

通假字 “砉然向然” “技盖至此乎” “技经肯綮之未尝” “善刀而藏之” 通“响”,响声 通“盍”,何。 “技”通“枝”,枝脉  “技盖至此乎” “技经肯綮之未尝” “善刀而藏之” 通“响”,响声 通“盍”,何。 “技”通“枝”,枝脉 通“缮”,拭、擦的意思

词类活用 “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 “岁” “月”,名词做状语 视为止,行为迟 视、行:动词作名词,目光、行为或举动 以无厚入有间 厚:形容词作名词,有厚度的刀刃

一词多义   善:“ 善哉”       “善刀而藏之”     为:“庖丁为文惠王解牛”       “视为止,行为迟”     族:“族庖月更刀”       “每至于族”     乎:“技盖至此乎”       “依乎天理”       “恢恢乎其游刃必有余地矣” 表示同意的应答词 通“缮”,修治,擦拭 介词,给,替 因为 众,一般的 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 语气助词,表疑问 介词,相当于“于” 助词,用于词尾,不译

特殊句式: “臣之所好者,道也。” “技经肯綮之未尝”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之”字结构形成宾语前置:未尝技经肯綮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判断句,“……者,……也” “之”字结构形成宾语前置:未尝技经肯綮 代词“是”作“以”的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

古今异义:  古:天然结构   今:指封建论理道德法则。 “依乎天理” 天理 古:本来的样子   今:表示承认某一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 “因其固然” 固然 古:虽然如此,即使这样   今:常用作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 “虽然,每至于族” 虽然

对照检测 B B 加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依次是: (1)A、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乎) B、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会合) C、庖丁释刀对曰(放下) D、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接触) (2)A、官知止而神欲行(器官感觉) B、批大卻,导大窾(批判) C、因其固然(依照) D、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换) B B

D 加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A、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出) B、虽然,每至于族(即使这样) C、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警惕) D、视为止,行为迟(阻止) D

翻译下列几个句子: 手接触到的地方,肩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所字结构) 2、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1、手之所触, 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手接触到的地方,肩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所字结构) 2、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从未(碰)脉络相连和筋骨相结的地方,更何况大骨头呢? (句式) 3、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骨节间的空隙宽宽绰绰地,它对于刀刃运转必定是有余地。 (成语) 4、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志得意满,(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成语)

课文朗读 ⑴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⑵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⑶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⑷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本文共4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首段):描写庖丁解牛的一个场面,突出庖丁的技术高超。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庖丁技术之所以高超的原因。 第三部分(末段):从故事引出养生之道。

欣赏“解牛之美” 视觉:动作 手触—肩倚—足履—膝踦 探究:找出文中描写“解牛”场面的句子。 庖丁解牛给我们什么样的一种感受? (舞蹈化)——合于《桑林》之舞 听觉:响声 砉、騞——莫不中音 (音乐化)——合于《经首》之会 庖丁的技艺出神入化,看庖丁解牛是艺术享受。

探讨庖丁的“解牛经” 探究1、庖丁解牛追求的是什么? 解牛之道(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一代名庖的成长历程

目见全牛 目无全牛 游刃有余 2、庖丁当过“族庖”“良庖”吗?他是经过哪些阶段才达到这个境界的? 解牛的三个阶段 ⑴“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也” ⑵“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⑶“方今之时”—————“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目见全牛 目无全牛 游刃有余 (不懂规律) (认识规律) (运用规律)

3、课文突出庖丁解牛技艺之高的目的何在? 无道 有道 良庖岁更刀——割也 族庖月更刀——折也 臣之刀十九年矣——以无厚入有间 通过对比,说明“有道”与“无道” 的不同,突出“道”的重要。

4、庖丁的成长经验——解牛之道 其一,对“道”的追求超过了对技术的追求(“进乎技矣”)。他不停留在掌握具体的“技”上,而是探求“道”——解牛的规律——作为实践的目标。 其二,不懈实践,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探求规律,运用规律。 其三,谨慎小心,尊重规律。“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从来不骄傲大意。

理解庄子的养生之道 文惠君听庖丁“解牛之道”后,说自己懂得了“养生之道”。 庖丁的“解牛之道”和文惠君感悟到的“养生之道”有什么联系?

庖丁的“解牛之道”: 完全顺着牛天然的骨节肌理,在空隙处下刀,绝不勉强硬砍。 文惠君感悟到的“养生之道”:养生应顺应自然,不要硬碰困难,避免身心受到损害。   相似之处:顺应自然。

告诉我们: 在错综复杂的现实社会中,要像庖丁解牛一样,避开矛盾,游刃有余地在各种矛盾的缝隙中生存,像保护刀刃一样来保护自己。 庄子善于讲寓言故事,在感性的形象和有趣的故事中,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其中的深意。在本文中,庄子的本意是要用这个故事来说明养生的道理。 用牛体的复杂结构来比喻社会,用刀来比喻人。 告诉我们: 在错综复杂的现实社会中,要像庖丁解牛一样,避开矛盾,游刃有余地在各种矛盾的缝隙中生存,像保护刀刃一样来保护自己。

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历,谈谈 课文中的语句,能教给我们怎样的道理。

依理 谨行 藏锋 了解规律,掌握规律 抓住本质,用心处事 顺其自然,不强求 避开锋芒,从长计议 以己之利攻彼之弊 不莽撞,谨慎行事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臣以神遇不以目视—— 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技经肯綮之未尝—— 以无厚入有间—— 每至于族……行为迟,动刀甚微—— 善刀而藏之—— 抓住本质,用心处事 顺其自然,不强求 避开锋芒,从长计议 以己之利攻彼之弊 不莽撞,谨慎行事 收敛锋芒,低调做人 依理 谨行 藏锋

一切事物都有它自身的规律,只要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就能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 小寓言大智慧 一切事物都有它自身的规律,只要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就能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

这则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1、反复实践,不断积累,就能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 2、面对困难,不应逃避,应勇于面对。 3、要热爱本职工作。 4、反复练习,就熟能生巧。 5、做事要循序渐进。 ……

下列句子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此成语多用以形容做事熟练,轻而易举。 1. 老师揭穿了他的谎言,他羞愧得游刃有余。 2. 他曾在英国专修英国文学,要他用英文写作自然游刃有余。 3. 警方布下天罗地网,那几个歹徒一定游刃有余。 正确 此成语多用以形容做事熟练,轻而易举。

此成语多用以形容技艺十分纯熟。 1. 他做事情只考虑自己,毫无集体观念,真是目无全牛。 2. 小王下棋总是输多赢少,因为他目无全牛,没有能做到“走一步看三招”。 3. 张师傅很有修车经验,对各种型号汽车的性能、结构等了如指掌,修理技术已达到目无全牛的地步。 正确 此成语多用以形容技艺十分纯熟。

1、你做事老是怕这怕那的,犹豫不决,真是踌躇满志。 2、他的论文获得一等奖,又被提升为处长,难怪他最近总是踌躇满志。 正确   此成语多用以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绩心满意足。   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