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 诊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全身和局部表现、舌象及排出物等,以收集病情资料的诊察方法。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三、气血失常 (一)气失常 1 、气虚(量不足) 2 、气机失调(运动失常) 气滞 气逆 气陷 气闭 气脱.
Advertisements

第一章 望 诊 ( 局部望诊、望排物、望小儿指纹 ) 主讲:赵中玮 第二节 局 部 望 诊 局部望诊是在全身望诊的基础上, 根据病情和诊断的需要,对病人某些 局部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以测知 相应脏腑的病变。 内容:望头面、五官、躯体、四肢、 二阴、皮肤等.
1 头 痛 一、概述: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 于多种慢性疾病,其病因病机极为复杂,涉及 范围很广。 针灸科最常见如血管神经性头痛、鼻窦炎、 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高血压。
中医教研室 王明越 辨 证辨 证 辨 证辨 证. 辨 证 第二部分 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 功能、病理表现,对疾病证候 进行分析归纳,借以推究病机, 判断病位、病性、正邪盛衰状 况的一种辨证方法。
( 一 ) 八纲辨证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with Eight Principles.
第四章 卫气营血辨证 辽宁中医药大学 温病学教研室. ( 1 )概念: 温邪初袭人体,引起以卫外功能失调为主 要表现的一类证候。 属于外感病表证的范畴。 卫气营血的证候与病机 1. 卫分证.
肺与大肠病辨证. 肺的生理与病理 肺主气,司呼吸 肺主宣发肃降 肺主通调水道 呼吸功能异常 水液代谢障碍 生理 病理.
第二节 辨肺病证候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严石林. 第二节 辨肺病证候 概 说 概 说 1 、生理功能:肺之经脉起于中焦,下 络大肠,与大肠相表里。主气司呼吸,主 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 1 、生理功能:肺之经脉起于中焦,下 络大肠,与大肠相表里。主气司呼吸,主 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 2 、病因:
病 机 概 念 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 l. 掌握病机的基本概念及层次结构 2. 掌握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和疾病发展 转归的关系 3. 掌握阴阳偏胜、偏衰、互损、格拒、 亡失的病机 【病机】 【本章重点】
第二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 的应用.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 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1 )阴阳是一属性概念 2 )阴阳代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3 )阴阳双方必须相互关联(在同一层次)
儿科诊法概要 广东省中医院儿科——陈茵.
诊 法 中医教研室 李宗信.
四、望二阴 后阴:指肛门,为排便之门户,与脾胃、肠、肾有关。 前阴:肾所司,宗脉所聚,太阴、阳明经所会。与肾、膀胱、肝、胆有关。
第二节 望 诊INSPECTION 概念: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对病人的神色形态、局部表现,舌象、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进行有目的审察,用以诊察了解疾病的一种方法。 原理: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个有机整体中,以脏腑为中心,身形各部在经络的联系与沟通作用下,也“内属脏腑”,从而使内脏与形体各部之间构成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观察机体表现的各种外象,便可测知脏腑功能强弱及气血阴阳盛衰,判断疾病情况。
第二节 局部望诊 包括望头面、五官、躯体、四肢、二阴、皮肤.
温病常用诊法.
第九章 脏 腑 辨 证 王明三 Tel
第三节 望舌苔.
2017/2/26 心 悸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温 病 学.
第六节 脏腑兼病辨证.
下篇:内科病证 第二十节 腰痛 腰痛 返回目录.
中医望闻问切.
中医学讲座 沈世林 二0一0年三月.
教学目标 第八章 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熟悉:中医寒、热、湿邪的 性质和致病特点;肾 肝脾功能失常导致妇 科疾病的主要机制。
第 三 章 问 诊.
内生“五邪”,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气血津液和脏腑等生理功能的异常而产生的类似风、寒、湿、燥、火外邪致病的病理变化。
第三章 舌 诊 中基教研室 王军瑞.
灵枢·五色 广州中医药大学 王黎制作.
第九章 其他辨证方法.
第三节:问 诊 一:问诊的意义 二:问诊的方法 三:问诊的主要内容.
第七节 辨脏腑兼病证候.
中医学教程 沈世林 博士 二00六年十月.
脉象的鉴别、 相兼脉与真脏脉 中医四班第四组 段灵群 伍秀芸 李金艳 李海仁.
黄 疸 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梁 丽 娟.
Inspection of tongue 望舌
脏 腑 理 论 (藏 象)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中医教研室 田国庆. 脏 腑 理 论 (藏 象)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中医教研室 田国庆.
第 五 章 四 诊 Four Diagnosis.
痹 证 (Bi Syndrome) 概念** 病因病机** 辨证** 针灸治疗** 注意事项.
46、 痹 证.
辨 证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 宗士群.
第三节 脏腑病机 一、五脏病机 二、六腑病机 三、奇恒之腑病机.
第八章 八纲辨证 中医学教研室.
第八章 病性辨证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严石林.
第七章 病因与气血津液辨证.
清热药.
项目二 病机学说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气血津液辨证.
气血同病辩证.
第四章 病因病机 薛霁 首都医科大学 邹志东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
第九章 脏腑辨证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严石林.
四、肝与胆病辨证 中医诊断教研室 修宗昌.
病 案 李某,女,30岁,2003年12月2日初诊。 主诉:月经周期提前5个月。
[要求] 1掌握喉痹的含义 2熟悉喉痹的病因病机 3掌握喉痹的诊断要点及辨证治疗
第六节 辨腑病证候.
第三节 脾与胃病辨证 概述: 脾的生理、病理 1、脾主运化,主升清 2、脾主统血 3、主肌肉四肢 4、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第六节 辨腑病证候 概 说 1、生理功能: 胃为仓廪之官,主受纳腐熟,为“水谷之海”。 小肠为受盛之官,主受盛化物,泌别清浊。
胃阴亏虚.
第二章 寒证 广西医科大学中医学教研室 主讲:李 展.
 中 医 八 纲 辨 证 主讲人:副主任中医师古献民.
第十章第三节咳 嗽.
热烈欢迎专家教授 莅临指导 !.
泄泻.
模块五 中医诊断技术的应用.
外科趣记 . 刘英娇整理.
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医教研室 齐贺彬.
第五章 诊法述要 诊法: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种,简称“四诊”。
中山大學舌診系統介紹 資訊工程學系 蔣依吾 副教授.
第五章 八纲辨证 主讲:赵中玮.
辨 证 论 治 阎 秀 菊.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望 诊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全身和局部表现、舌象及排出物等,以收集病情资料的诊察方法。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一、全身望诊 (一)望神 •广义:是人体生命活动总的外在表现。 •狭义: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望神:是通过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表现来判断病情。有得神、失神、少神 、假神四种情况。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一、全身望诊 望 神 的 四 种 情 况 失 神 有 神 少 神 假 神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一、全身望诊 (二)望色 ⒈ 常色 主色:指由禀赋所致、终生不变的色泽。 客色:指受季节气候、生活和工作环境、情绪及运动等不同因素影响所致气色的短暂性改变,非疾病所致。 正常面色: 微黄透红,明润光泽。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一、全身望诊 ⒉ 病色 病色包括五色(青、黄、赤、白、黑)善恶与变化。 善色:明润光泽而含蓄,表示病情较轻,预后较好; 恶色:晦暗枯槁而显露,表示病情较重,预后欠佳。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一、全身望诊 (1)青:主寒、痛、瘀血、惊风 面色淡青或青黑者属寒盛、痛剧。 久病面色与口唇青黑者,多属于心气、 心阳虚衰,或肺气闭塞,呼吸不利。 突见面色青灰,口唇青紫,肢凉脉微者 多为心阳暴脱,心血瘀阻之象,可见于真 心痛病人。 面色青黄(苍黄)者,可见肝郁脾虚, 肝脉瘀阻。 小儿眉间、鼻柱、唇周见青色,为小儿 惊风。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一、全身望诊 (2)赤:主热证 满面通红(实热证) 两颧红赤(虚热证)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一、全身望诊 (3)黄:主脾虚、湿 萎黄:脾胃气虚 黄肿: 脾虚湿盛 阳黄:湿热证 阴黄:寒湿证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一、全身望诊 面色淡白无华: 气血虚 面色晃白: 属阳虚 面色苍白: 亡 阳、脱血夺气或 阴寒内盛。 (4)白色:主虚、寒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一、全身望诊 面色淡暗: 肾阳虚 面黑干焦: 肾阴虚 眼眶周围色黑: 肾虚水饮或 寒湿带下。 面色黧黑,肌肤甲错: 多为瘀血久停所致。 (5)黑色:主肾虚、水饮、瘀血 面色淡暗: 肾阳虚 面黑干焦: 肾阴虚 眼眶周围色黑: 肾虚水饮或 寒湿带下。 面色黧黑,肌肤甲错: 多为瘀血久停所致。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一、全身望诊 (三)望形体 1.肥胖—痰湿体质 干瘦—多火体质 2.浮肿 水肿证 臌胀证 3.瘦瘪 恶病质 疳积证

一、全身望诊 (四)望动态 1.动静 多动—多为阳证,热证,实证 少动—多为阴证,寒证,虚证 2.咳喘 气粗声重,坐而仰首者—多为热证,实证; 喘促气短,坐而俯首—多为寒证,虚证。 3.抽搐:主肝风内动 4.偏瘫:中风偏枯证 5.痿痹 痹证—关节肿痛,曲伸不利,麻木疼痛。 痿证—四肢痿软无力,行走困难。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二、局部望诊 (一)望头面 头过大、头过小——先天不足。 口眼歪斜——中风 (二)望五官 眼、耳、鼻、口唇、齿龈、咽喉 (三)望颈项躯体 瘿瘤——肝气郁结,气结痰凝 羸疬——痰凝或血瘀 项强——经气不利或热极生风 鸡胸——先天不足,后天失养 腹部深陷——久病虚弱,新病津脱 腹部青筋暴露——肝郁血瘀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二、局部望诊 (五)望毛发 (四)望皮肤 1.外形:水肿、鼓胀、皮肤干瘪枯槁、疳积、皮 肤甲错 1.外形:水肿、鼓胀、皮肤干瘪枯槁、疳积、皮 肤甲错 2.斑:斑形如锦,或红或紫,平摊于皮肤,抚之不碍手消失后不脱皮。 3.疹:色红,形如米粟,稍高于皮肤,摸之有碍手感,消失后脱皮。 4.痈毒疔疖:丹毒、湿毒、痈、疽、疔、疖 (五)望毛发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三、望排出物 1.望痰涎涕唾 2.望呕吐物 3.望大便 4.望小便 清稀、腥味 寒证、虚证 黄稠、恶臭 实证、热证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四、望小儿指纹 正常指纹:红黄相兼,隐现于风关之内。 内容:观察指纹长短,颜色,浮沉三个方面。 部位:分风、气、命三关。 临床意义: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五、望舌 舌质:即舌体,舌的肌肉脉络组织。 舌苔:舌面上附着的苔状物,由胃气熏蒸而成。 望舌注意事项:光线;自然伸舌;顺序:舌 尖→舌中→ 舌根→ 两侧; 舌苔→ 舌质。 注意辨别染苔。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舌诊脏腑部位分属图 肾 舌根 肝胆 舌边 脾胃 舌中 心肺 舌尖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五、望舌 正常舌象 舌淡红、苔薄白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五、望舌 病舌及主病 1. 舌质 舌色: 淡白、红、绛、紫 舌形: 老嫩、胖瘦、裂纹、齿痕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五、望舌 (1)   舌色 淡白:主虚证、寒证。 舌色淡白(气血不足证) 淡白而瘦薄(气血两虚) 淡白而胖嫩(虚寒证)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五、望舌 红舌:主热证 舌红苔黄(实热证) 舌红少苔(虚热证)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五、望舌 绛舌:主邪热炽盛、阴虚火旺 舌绛有苔—温热病热入营血,或脏腑内热炽盛; 舌绛少苔或无苔,或有裂纹—久病阴虚火旺,或 热病后期阴液耗损。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五、望舌 青紫舌:主气血不畅 阴寒内盛—舌色淡紫带青,嫩滑湿润 热毒炽盛— 舌紫红、紫绛而干枯少津 舌青紫或紫黯—外伤 瘀血阻滞局部—紫色斑点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五、望舌 (2)   舌形 老舌:实证、热证 嫩舌:虚证、寒证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五、望舌 胖舌:主虚、湿 舌淡白胖嫩,苔白水滑,多为脾肾阳虚,水湿停留; 舌红绛胖大,苔黄厚腻,多是脾胃湿热,痰浊停滞; 舌赤肿胀而苔黄,乃热毒壅盛,心脾有热; 舌肿胀紫暗多为中毒。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五、望舌 瘦舌 舌瘦瘪淡红而嫩: 心脾 两虚 气血不足 舌瘦薄绛干: 热盛伤阴 阴虚火旺。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五、望舌 芒刺:主热证 舌尖—心火亢盛 舌中—胃肠热甚 舌边—肝胆火盛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五、望舌 齿印:主脾虚湿盛 舌质淡嫩,边有齿痕,多为脾虚; 舌体胖大,舌质淡白,苔白湿润而有齿痕,常为阳气虚弱,水湿内停。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五、望舌 2.舌苔 苔色:白、黄、灰、黑 苔质:厚薄、腐腻、润燥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五、望舌 (1)苔质 厚苔:主里证, 外邪入里 薄苔:主表证, 疾病轻浅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五、望舌 润燥苔 燥苔—津液亏耗、 热盛伤津 润苔:津液未伤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五、望舌 腐腻苔 腻苔—主湿浊、痰饮、湿温 腐苔—主食积胃肠,痰浊内蕴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五、望舌 (2)苔色: 白苔:主表证,寒证 ◎苔薄白为病邪在表; ◎苔白而厚,主湿浊内盛,或 寒湿痰饮; ◎苔白滑黏腻多主痰湿; ◎若舌苔白如积粉,舌质红赤, 则主湿遏热伏,或瘟疫初起; ◎苔白厚燥裂,可见于湿温病邪热炽盛,暴伤 津液。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五、望舌 黄苔:主热证 薄黄苔常为风热在表; 苔黄黏腻,为湿热或痰热食滞; 焦黄干裂或有芒剌,为里热盛极,耗伤气阴。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五、望舌 灰黑苔:主里热、里寒之重证 苔灰黑湿润多津,多由白苔转化而成,为寒湿.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五、望舌 苔灰黑干燥无津液,多由黄苔转化而成,为火热证候.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望舌的意义 Ø判断正气的盛 Ø分辨病位深浅 Ø区别病邪性质 Ø推断病情进退 舌质 正气 舌苔 邪气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