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 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
第三章 连续基础 §3.1 概述 §3.2 弹性地基上梁的分析 §3.3 柱下条形基础 §3.4 柱下交叉条形基础 第三章 连续基础 §3.1 概述 §3.2 弹性地基上梁的分析 §3.3 柱下条形基础 §3.4 柱下交叉条形基础 §3.5 筏形基础与箱型基础
§3.1 概 述 柱下条形基础 、柱下交叉条形基础 、筏板基础与箱形基础统称为连续基础。 连续基础的特点: 具有较大的基础底面积,因此能承担较大的建筑物荷载,易于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连续基础的连续性可以大大加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有利于减少不均匀沉降及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对于箱形基础和设置了地下室的筏板基础,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承载力,并能以挖去的土重补偿建筑物的部分总量。 地基上的梁和板——与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的相对刚度特征有关。
§3.2 弹性地基上梁的分析 一、弹性地基上梁的挠曲微分方程及其解答 1.微分方程式 文克勒地基上梁的挠曲微分方程
特征长度 梁的柔度特征值 λ值与地基的基床系数和梁的抗弯刚度有关,其值愈小, 则基础的相对刚度愈大。
二、弹性地基上梁的计算
1.集中力作用下的无限长梁 边界条件: 注意: ,F0左边的界面,需用 的绝对值代入,计算结果为w和M是正负号不变,但 和V则取相反的符号。
2.集中力偶作用下的无限长梁 边界条件: 注意: ,F0左边的界面,需用 的绝对值代入,计算结果为w和M取相反的符号,但 和V则符号不变。
多个集中荷载作用下 ,采用叠加法。注意在每一次计算时, 均需把坐标原点移到相应的集中荷载作用点处。 图3.3 若干个集中荷载作用下的无限长梁 多个集中荷载作用下 ,采用叠加法。注意在每一次计算时, 均需把坐标原点移到相应的集中荷载作用点处。
3.集中力作用下的半无限长梁 边界条件: 4.集中力偶作用下的半无限长梁 边界条件:
5.有限长梁 在梁II紧靠A、B两截面的外侧各施加一对附加荷载FA、MA和FB、MB(称为梁端边界条件力),要求在梁端边界条件力和已知荷载的共同作用下,A、B两截面的弯矩和剪力为0,据此可求出梁端边界条件力,最后,以叠加法计算在已知荷载和边界条件力的共同作用下,梁II上相应于梁I所求截面处的w、θ、M和V值。
有限长梁计算步骤归纳如下: 以叠加法计算已知荷载在梁II上相应于梁Ⅰ两端的A和B截面引起的弯矩和剪力MA、MB和VA、VB; 计算梁端边界条件力FA、MA和FB、MB; 以叠加法计算在已知荷载和边界条件力共同作用下,梁II上相应于梁Ⅰ所求截面处的
三、 地基上梁的柔度指数 ——柔度指数,表征文克勒地基上梁的相对刚柔程度的一个无量纲值。 0时,梁的刚度为无限大,可视为刚性梁; 时,梁是无限长的,可视为柔性梁. 计算方法选择: 短梁——基底反力呈直线 有限长梁——按有限长梁解答 长梁——按荷载大小和位置选择, 满足条件可按无限长梁或半无限长梁解答, 否则按有限长梁解答
四、基床系数的确定 1、按基础的预估沉降量确定 2、按载荷试验成果确定
例3-1 例图3-1中的条形基础抗弯刚度EI=4. 3×103MPa. m4,长 l =17m,底面宽b=2. 5m,预估平均沉降sm=39 例3-1 例图3-1中的条形基础抗弯刚度EI=4.3×103MPa.m4,长 l =17m,底面宽b=2.5m,预估平均沉降sm=39.7mm。试计算基础中点C处的绕度、弯矩和基底反力。
【解】(1)确定基床系数k和梁的柔度指数λl 设基底附加压力p0约等于基底平均净反力pj: 按式(3-27),得基床系数: 柔度指数: 因为 ,所以该梁属于有限梁。
(2)按式(3-18)和式(3-21)计算无限长梁上相应于基础右端B处由外荷载引起的弯矩Mb和剪力Vb,计算结果列于力表3-1(1)中。注意,在每一次计算时,均需要把坐标原点移到相应的集中荷载作用点处。由于存在对称性,故Ma=Mb=374.3kN.m ,Va=-Vb=-719.1kN 。 例表3-1(1) 外荷载 X(m) Ax Cx Dx Mb(kN.m) Vb(kN) F1=1200kN 16.0 2.453 —— -0.1211 -0.0664 -237.0 39.8 M1=50kN.m -0.0117 -1.7 0.04 F2=2000kN 11.5 1.763 -0.2011 -0.0327 -655.9 32.7 F3=2000kN 5.5 0.843 -0.0349 0.2864 -113.8 -286.4 F4=1200kN 1.0 0.153 0.7174 0.8481 1403.9 -508.9 M4=-50kN.m 0.9769 -21.2 3.7 总计 374.3 -719.1
(3)计算梁端边界条件力FA、MA、和FB、MB
(4)计算外荷载与梁端边界条件力同时作用于无限长梁时,基础中点C的弯矩Mc、绕度wc和基底净反力Pc,计算结果列于例表3-1(2)中。由于对称,只计算C点左半部分荷载的影响,然后将结果乘2. 外荷载和边界条件力 X(m) Ax Bx Cx Dx Mc/2 (kN.m) F1=1200kN 7.5 1.150 0.4184 ____ -0.1597 -312.5 4.1 M1=50kN.m 0.2890 0.1293 3.2 0.04 F2=2000kN 3.0 0.460 0.8458 0.2859 931.8 13.6 FA=2737.8kN 8.5 1.303 0.3340 -0.1910 -848.8 7.4 MA=-9369.5kN.m 0.2620 0.0719 -336.8 -6.1 总计 -563.1 19 Mc=2×(-563.1)=-1126.2kN.m
【例3-2】试推导例图3-2中外伸半无限长梁(梁Ⅰ)在集中力F0作用下O点的挠度计算公式。 【解】 外伸半无限长梁O点的挠度可以按梁Ⅱ所示的无限长梁以叠加法求得,条件是在梁端边界条件力FA、MA和荷载F0的共同作用下,梁ⅡA点的弯矩和剪力为零。根据这一条件,由式(3-18)和式(3-21),有
解上述方程组,得:
令 (3-33) 则 (3-34)
上述二式在推导交叉条形基础柱荷载分配公式时将被采用。注意在式(3-33)中,当x=0时(半无限长梁),ZX=4;当x→∞ 时(无限长梁),ZX=1。
§3.3 柱下条形基础 一、构造要求 截面要求: 倒T形截面 肋梁高度一般为柱距的1/8~1/4,并应满足受剪承载力要求。柱荷载较大时,可在柱两侧局部增高(加腋)
梁每侧比柱至少宽出50mm,柱边长大于400mm时,可仅在柱位处将肋部加宽 翼板厚度不应小于200mm,200~250mm宜为等厚度,大于250mm时宜为变厚度,坡度1:3
梁端外伸: 肋梁纵向受力钢筋: 肋梁纵向构造钢筋(腰筋): 箍筋要求: 翼板钢筋: 混凝土强度要求: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二、内力计算 简化计算方法 根据上部结构刚度的大小,简化方法分静定分析法(静定梁法)和倒梁法 两种方法均假设基底反力为直线(平面)分布 要求:条形基础具有足够的相对刚度 平均柱距应满足: 对一般柱距和中等压缩型的地基,条基高度应不小于平均柱距的1/6
若上部结构的刚度很小时,宜采用静定分析法 方法: 按基底反力为直线求出基底净反力 荷载为柱荷载和基底净反力 按静力平衡条件计算任一截面的内力 该法不考虑上部结构的刚度,基础梁整体弯曲,基础不利截面上的弯矩绝对值偏大。
倒梁法: 假定上部结构刚度为绝对刚性,各柱之间无沉降差,柱角可视为条形基础的固定铰支座。 将基础梁按倒置的普通连续梁计算 荷载为基底反力(直线分布)、柱间荷载和柱传来的力矩 该法只考虑柱间局部弯曲,忽略整体弯曲
倒梁法适用条件: 均质土 上部结构刚度较好 荷载和柱距分布较均匀(不大于20%) 基梁高度h>l/6柱距
柱下条形基础的计算步骤: 确定底面尺寸 基础底板计算 基础梁内力计算 基底净反力计算 内力计算 上部刚度小——静定分析法 上部刚度大——倒梁法 弹性地基梁法 当不满足简化计算条件时,宜按弹性地基梁法计算基础内力。
§3.4 柱下交叉基础 由纵横两个方向的柱下条形基础组成的空间结构 各柱位于两个方向基础梁的交叉点处 优点:进一步扩大基础底面积,空间刚度巨大,调整不均匀沉降 宜用于软弱地基上柱距较小的框架结构 构造要求与柱下条形基础类同 基础底面积初步选择:按基底反力为均布计算基底总面积,再选择各纵横向条形基础的长度和底面宽度 对交叉条形基础内力的精确分析很复杂,常用简化计算法
上部结构刚度很大时,可采用“倒梁法”,——倒置的二组连续梁,基底反力按直线分布 上部结构刚度较小时,先分配结点柱荷载,之后把交叉条形基础分离为若干单独的柱下条形基础,分别按柱下条形基础分析和计算。 交叉结点处柱荷载分配应满足:
交叉结点处柱荷载分配:
交叉结点处柱荷载分配: 角柱结点 图(a):
交叉结点处柱荷载分配: 角柱结点 图(a): 按变形协调条件: 则有: 代入静力平衡条件,可得:
交叉结点处柱荷载分配: 角柱结点 图(b): y=0,Zy=4,分配公式:
交叉结点处柱荷载分配: 角柱结点 图(c): Zx=Zy=4,分配公式:
交叉结点处柱荷载分配: 边柱结点 图(a): y=∞,Zy=1,分配公式:
交叉结点处柱荷载分配: 边柱结点 图(b): Zx=4,Zy=1,分配公式:
交叉结点处柱荷载分配: 内柱结点 图3-23: Zx=Zy=1,分配公式:
例图3-4
§3.5 筏形基础与箱形基础 筏形基础与箱形基础常用于高层建筑 基础的平面尺寸——按地基土的承载力、上部结构的布置及荷载分布等确定 若需扩大基底面积,宜增加宽度方向的尺寸 基底平面形心宜与结构竖向荷载重心重合,不能重合时应满足: 基底压力应满足: 若考虑地震作用,应满足抗震设防要求
基础埋深较大,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时,应考虑地基土的回弹再压缩影响 变形要求: 沉降量及倾斜值不应超过允许值 非抗震设计时,横向整体倾斜满足:
一、筏形基础 构造要求: 板厚应按受冲切和剪切承载力计算确定 平板式筏基的最小板厚不宜小于400mm 肋梁应满足正截面受弯、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要求,还要验算局部受压承载力。肋梁与柱及墙的连接构造见图示 筏基底板边缘应外伸,无外伸肋梁的底板,伸出长度不宜大于1.5mm。
构造要求: 配筋的构造要求(整体弯曲的影响) 梁板式筏基:纵横方向的支座钢筋应有1/2~1/3贯通全跨,且配筋率不应小于0.15%;跨中钢筋应全部连通。 平板式筏基:柱下板带和跨中板带的底部钢筋应有1/2~1/3贯通全跨,顶部钢筋全部连通。 筏板边缘的外伸部分应上下配置钢筋。对无外伸肋梁的双向外伸部分,板底配置辐射状附加钢筋,如图示 筏板厚度大于2000mm时,宜在板厚中间部位设置直径不小于12mm、间距不大于300mm的双向钢筋网。 高层建筑筏形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若有防渗要求,抗渗等级不应小于0.6Mpa。
内力计算 简化计算法 倒楼盖法 静定分析法 弹性地基板法(有限单元法)
二、箱形基础 箱形基础是指由底板、顶板、侧墙及一定数量内隔墙构成的整体刚度较大的钢筋混凝土箱形结构,简称箱基。 箱基是在工地现场浇筑的钢筋混凝土大型基础。箱基的尺寸很大:平面尺寸通常与整个建筑平面外形轮廓相同;箱基高度至少超过3m,超高层建筑的箱基可有数层,高度可超过10m。 我国第一个箱基工程是1953年设计的北京展览馆中央大厅的基础,此后,北京、上海与全国各省市很多高层建筑均采用箱基。
箱形基础的空间作为人防、文化活动厅及储藏室、设备层等。北京国际大厦、沈阳中山大厦、兰州工贸大厦、成都蜀都大厦、郑州黄和平大厦等高层建筑都采用箱形基础。 根据建筑物高度对地基稳定性的要求和使用功能的需要,箱形基础的高度可设计成一层或多层,例如,北京燕京饭店,地上22层,地下两层箱形基础。 但是,箱形基础有较多的纵、横隔墙,地下空间的利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地下空间的利用较为重要的情况下,如停车场、商场、娱乐场等,通常选用筏板基础。
箱形基础的特点 (1)箱基的整体性好、刚度大 由于箱基是现场浇筑的钢筋混凝土箱型结构,整体刚度大,可将上部结构荷载有效地扩散传给地基,同时又能调整与抵抗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并减少不均匀沉降对上部结构的不利影响。 (2)箱基沉降量小 由于箱基的基槽开挖深,面积大,土方量大,而基础为空心结构,以挖除土的自重来抵消或减少上部结构荷载,属于补偿性设计,由此可以减小基底的附加应力,使地基沉降量减小。 (3)箱基抗震性能好 箱基为现场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整体结构,底板、顶板与内外墙体厚度都较大。箱基不仅整体刚度大,而且箱基的长度、宽度和埋深都大,在地震作用下箱基不可能发生移滑或倾覆,箱基本身的变形也不大。因此,箱基是一种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的基础形式。例如,1976年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时,唐山市区平地上的房屋全部倒塌,但当地最高建筑物——新华旅社8层大楼反而未倒,该楼采用的即是箱形基础。 但是,箱形基础的纵横隔墙给地下空间的利用带来了诸多限制。由于这个原因,现在有许多建筑物采用了筏形基础。通过增加筏形基础的厚度来获得足够的整体性和刚度。
箱形基础的适用范围 箱形基础主要适用以下几种建筑: (1)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为了满足地基稳定性的要求,防止建筑物的滑动与倾覆,不仅要求基础整体刚度大,而且需要埋深大,常采用箱形基础。 (2)重型设备 重型设备或对不均匀沉降有严格要求的建筑物,可采用箱形基础。 (3)需要地下室的各类建筑物 人防、设备间等常采用箱形基础。 (4)上部结构荷载大,地基土较差 当上部结构荷载大,地基土较软弱或不均匀,无法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时,可采用天然地基箱形基础,避免打桩或人工加固地基。 (5)地震烈度高的重要建筑物 重要建筑物位于地震烈度8度以上设防区,根据抗震要求可采用箱形基础。
箱形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抗渗等级不应小于0.6Mpa 简化计算: 构造要求: 内外墙布置 箱基高度 箱基的埋置深度 板、墙厚度 墙体配筋 混凝土等级 箱形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抗渗等级不应小于0.6Mpa 简化计算: 顶板以实际荷载(包括板自重)按普通楼盖计算;底板以直线 分布的基底净反力(计入箱型基础自重后扣除底板自重所余的反力)按倒楼盖计算
地下室设计时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拓展 1、地基基础的补偿性设计概念 在软弱地基上建造采用浅基础的高层建筑时,常会遇到地基承载力或沉降不满足要求的情况。 常采用补偿性基础设计 把建筑的基础或地下部分做成中空、封闭的形式,被挖去的土重就可以用来补偿上部结构的部分总量 按这种原理的地基基础设计,称为补偿性基础设计;这样的基础称为补偿性基础 当基底实际平均压力等于基底平面处土的自重应力时,称全补偿性基础;小于土的自重应力时,称超补偿性基础大于土的自重应力时,为欠补偿性基础 例如美国纽约的Albany电话大楼:十一层,筏形基础上设置3层地下室
2、地下室的抗浮设计 ——在地下室底板完工后、上部结构底下几层完工前这一期间,如果可能出现地下水位高出底板很多的情况,应对地下室的抗浮稳定性和底板强度进行验算。 地下室的抗浮稳定性验算 地下室的整体抗浮稳定性安全系数K应满足: 自重Gk与浮力Fw作用点应基本重合,偏心过大,可能出现地下室一侧上抬
上式不能满足,可采用下列措施: 底板强度验算 地下室在施工期间,须确保其底板在地下水浮力作用下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满足抗裂要求。
3、后浇带的设置 为避免大体积混凝土因收缩而开裂,当地下室长度超过40m时,宜设置后浇施工缝,缝宽不宜小于800mm。 在该缝处,钢筋必须贯通。 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间设置后浇带,后浇带的位置宜设置在距主楼边柱的第二跨内。 后浇带的处理方法与施工缝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