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产力异常 母婴护理教研室 张凤云
概 念 产力异常 (宫缩乏力/过强) 产力 胎位/胎 儿发育异常 难产 胎儿 产道 骨产道/ 软产道异常 正常分娩 异常分娩
主要内容 概述 子宫收缩乏力 护理评估 处理原则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子宫收缩过强 护理评估 处理原则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概 述 1.定义 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极性不正常或频率、强度发生改变,称为子宫收缩力异常,简称为产力异常。
概 述 2.产力异常的分类 原发性 协调性(低张性) 继发性 宫缩乏力 不协调性(高张性) 强直性子宫收缩 (病理缩复环) 不协调性 概 述 2.产力异常的分类 原发性 协调性(低张性) 继发性 宫缩乏力 不协调性(高张性) 强直性子宫收缩 (病理缩复环) 不协调性 宫缩过强 子宫痉挛性狭窄环 协调性- 急产
子宫收缩乏力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1.产道与胎儿因素 头盆不称或胎位异常使胎先露部下降受阻,不能紧贴子宫下段及子宫颈内口,反射性地引起有效子宫收缩,是导致继发性宫缩乏力最常见原因。 2.精神因素 多见于初产妇,尤其是高龄初产妇,恐惧分娩,精神过度紧张,干扰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子宫收缩乏力 护理评估 3.子宫因素 子宫发育不良、畸形、子宫肌瘤等可使子宫收缩失去正常特点;子宫壁过度膨胀如双胎、巨大胎儿、羊水过多等,可使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经产妇或子宫的急慢性炎症可使子宫肌纤维变性。这些均能影响子宫的收缩力。 4.药物影响 临产后不恰当地使用大剂量镇静剂、镇痛剂及麻醉剂(如吗啡、哌替啶、硫酸镁及苯巴比妥等),使子宫收缩受到抑制。
护理评估 5.内分泌失调 体内激素分泌紊乱,电解质失衡等影响子宫正常收缩。 子宫收缩乏力 护理评估 5.内分泌失调 体内激素分泌紊乱,电解质失衡等影响子宫正常收缩。 6.其它 营养不良、贫血等慢性疾病导致体质虚弱者;临产后过多的体力消耗、疲劳,进食与睡眠不足;膀胱直肠充盈;前置胎盘影响胎先露下降;过早使用腹压等均可导致宫缩乏力。 注意评估有无上述引起子宫收缩乏力的因素存在、影响程度、使用过的药物、曾做过何种处理及效果。
子宫收缩乏力 护理评估 (二)身体状况 1.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低张性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收缩具有正常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但收缩力弱,持续时间短而间歇期长。即使宫缩最强时,宫体隆起亦不明显,用手压宫底部肌壁仍有凹陷。
护理评估 依据其在产程中出现时期不同分为 (1)原发性:自分娩开始宫缩就微弱无力,致宫口扩张及胎先露下降缓慢,产程延长; 子宫收缩乏力 护理评估 依据其在产程中出现时期不同分为 (1)原发性:自分娩开始宫缩就微弱无力,致宫口扩张及胎先露下降缓慢,产程延长; (2)继发性:临产早期子宫收缩正常,但至活跃期或第二产程宫缩减弱,多见于中骨盆及出口平面狭窄、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等头盆不称时。
子宫收缩乏力 护理评估 2.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高张性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收缩失去正常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宫缩的兴奋点来自子宫下段的一处或多处,宫缩时宫底部不强,而是子宫下段强,宫缩间歇期子宫肌不能完全松弛。这种宫缩属无效宫缩。产妇自觉下腹部持续疼痛、拒按,紧张,烦躁。产科检查时下腹部有压痛,宫缩间歇期不明显,胎位触不清,胎心不规则,产程进展异常。
护理评估 3.产程曲线异常 潜伏期延长>16h 活跃期延长>8h 活跃期停滞>2h 第二产程延长>2h 第二产程停滞 胎头下降延缓 子宫收缩乏力 护理评估 3.产程曲线异常 潜伏期延长>16h 活跃期延长>8h 活跃期停滞>2h 第二产程延长>2h 第二产程停滞 胎头下降延缓 胎头下降停滞 总产程超过24h称滞产
子宫收缩乏力 护理评估 4.对母儿的影响 (1)对产妇的影响: 1)体力消耗:由于产程延长,产妇休息不好,进食少,体力消耗大,精神疲惫,可出现肠胀气、尿潴留等,加重宫缩乏力,严重时可引起脱水、酸中毒等使产妇衰竭。 2)产伤:由于第二产程延长,膀胱较长时间被压迫于胎先露(特别是胎头)与耻骨联合之间,可导致局部组织缺血、水肿和坏死,形成膀胱阴道瘘或尿道阴道瘘。
护理评估 3)产后感染:产程延长使肛查或阴道检查次数增加、胎膜早破、产后出血等均使感染机会增加。 子宫收缩乏力 护理评估 3)产后感染:产程延长使肛查或阴道检查次数增加、胎膜早破、产后出血等均使感染机会增加。 4)产后出血:宫缩乏力,影响胎盘剥离娩出和子宫壁的血窦关闭,容易引起产后出血。 (2)对胎儿的影响: 产程延长,宫缩不协调可致胎儿-胎盘循环障碍,胎儿供氧不足。若合并胎膜早破更易造成脐带受压或脱垂,导致胎儿窘迫甚至死亡;由于产程异常,增加手术产机会,新生儿产伤增加。
护理评估 (一)心理与社会状况 由于产程长,产妇及家属表现出过度焦虑、 恐惧,担心母儿安危,对经阴道分娩失去信心,请 子宫收缩乏力 护理评估 (一)心理与社会状况 由于产程长,产妇及家属表现出过度焦虑、 恐惧,担心母儿安危,对经阴道分娩失去信心,请 求医护人员帮助,尽快结束分娩。 (二)辅助检查 1.监测宫缩 用胎儿电子监护仪监测宫缩的节律性、强度和频率,了解胎心改变与宫缩的关系。 2.实验室检查 可出现尿酮体阳性,电解质紊乱,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等。
处理原则 1.有明显头盆不称者应行剖宫产术。 2.协调性宫缩乏力者,改善产妇全身状况,加强 宫缩,若产程仍无进展或出现胎儿宫内窘迫应行剖 子宫收缩乏力 处理原则 1.有明显头盆不称者应行剖宫产术。 2.协调性宫缩乏力者,改善产妇全身状况,加强 宫缩,若产程仍无进展或出现胎儿宫内窘迫应行剖 宫产或阴道助产术。 3.不协调性宫缩乏力者,调节子宫收缩,恢复宫 缩的节律性和极性。
子宫收缩乏力 护理诊断 1.疲乏 与宫缩乏力、产程延长、产妇体力消耗有关。 2.焦虑 与担心自身及胎儿安全有关。 3.潜在并发症:产后出血。
护理措施 (一)减轻疲乏,纠正异常宫缩 1.改善全身状况 (1)指导产妇安静休息,消除精神紧张,保存 子宫收缩乏力 护理措施 (一)减轻疲乏,纠正异常宫缩 1.改善全身状况 (1)指导产妇安静休息,消除精神紧张,保存 体力;过度疲劳或烦躁不安者遵医嘱缓慢静脉 注射地西泮10mg或肌内注射哌替啶100mg。 (2)鼓励产妇进食进水,必要时静脉补充液体 和能量。
护理措施 2.纠正异常宫缩 严密监测,及时发现异常宫缩并确定其类型并给予纠正。 子宫收缩乏力 护理措施 2.纠正异常宫缩 严密监测,及时发现异常宫缩并确定其类型并给予纠正。 (1)协调性宫缩乏力:应加强宫缩①排空充盈的膀胱和直肠,初产妇宫颈口开大不足3cm、胎膜未 破者可给予温肥皂水灌肠;②刺激乳头;③针刺合谷、三阴交、关元等穴位,用强刺激手法留30min;④人工破膜:宫颈口扩张3cm或3cm以上、无头盆不称,胎头已衔接者,可行人工破膜,使先露部紧贴子宫下段及宫颈内口,反射性加强子宫收缩。
子宫收缩乏力 护理措施 ⑤静脉滴注缩宫素:必须专人监护,严密观察宫缩、胎心及血压。先用5%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调节为8~10滴/分,然后加入缩宫素2.5~5IU摇匀,根据宫缩调整滴速,通常不超过40滴/分,以宫缩维持在间隔2~4min,持续40~60s为宜。如出现宫缩持续1min以上或胎心率有变化,应立即停止滴注。胎儿前肩娩出前禁止肌内注射缩宫素。
护理措施 (2)不协调性宫缩乏力: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如哌替啶100mg,产妇充分休息后可恢复为协调 子宫收缩乏力 护理措施 (2)不协调性宫缩乏力: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如哌替啶100mg,产妇充分休息后可恢复为协调 性宫缩,在宫缩未恢复协调之前,严禁用缩宫素。 (二)做好手术准备 严密观察宫缩及胎心变化,若经上述处理后 宫缩未能恢复正常或伴胎儿窘迫,应协助医生做 好阴道助产或剖宫产术前准备。
护理措施 (三)减轻焦虑 临产后允许家属陪伴,给予心理上的支持。 护士应多关心、安慰产妇,给予理解和安慰,鼓 子宫收缩乏力 护理措施 (三)减轻焦虑 临产后允许家属陪伴,给予心理上的支持。 护士应多关心、安慰产妇,给予理解和安慰,鼓 励产妇及家属表达出他们的担心和不适,随时解 答他们的疑问,及时提供目前产程进展和护理计 划等信息,使产妇和家属心中有数,理解并能配 合医护工作,安全度过分娩期。
护理措施 (四)防治产后出血 1.对有异常分娩的产妇,产前遵医嘱查血型、 备血,做好输血输液准备。 子宫收缩乏力 护理措施 (四)防治产后出血 1.对有异常分娩的产妇,产前遵医嘱查血型、 备血,做好输血输液准备。 2.协助医生积极处理宫缩乏力,避免产程延长;胎儿娩出后及时注射宫缩剂,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软产道有无损伤等。 3.产后2~4h密切观察宫缩、阴道流血、血压、脉搏等情况督促产妇及时排尿,教会产妇及家属按摩子宫,协助新生儿吸吮乳头。
护理措施 (五)健康指导 加强产前教育,让孕妇及家属了解分娩过程, 认识到过多镇静剂的使用会影响子宫收缩。临产 子宫收缩乏力 护理措施 (五)健康指导 加强产前教育,让孕妇及家属了解分娩过程, 认识到过多镇静剂的使用会影响子宫收缩。临产 后,指导产妇休息、饮食、排尿及排便。产后, 嘱产妇注意观察宫缩、阴道流血情况。加强营养, 保持外阴部清洁,注意恶露的量、颜色及气味。 指导母乳喂养。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详细询问阵痛开始的时间、程度,以及胎动 的情况。认真查看产前检查的各项记录,了解经 子宫收缩过强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详细询问阵痛开始的时间、程度,以及胎动 的情况。认真查看产前检查的各项记录,了解经 产妇既往有无急产史。评估临产后产妇有无精神 紧张、过度疲劳,分娩过程中有无梗阻发生,有 无应用缩宫素,有无胎盘早剥或宫腔内操作等诱 发因素。
护理评估 (二)身体状况 1.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子宫收缩的对称性、 节律性和极性正常,但子宫收缩力过强、过频。 1.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子宫收缩的对称性、 节律性和极性正常,但子宫收缩力过强、过频。 若无头盆不称及胎位异常,分娩会在短时间内结 束。总产程不足3h称为急产,经产妇多见。由于 宫缩过强过频,产程过快,可导致产妇软产道裂 伤,产褥感染机会增加;影响子宫胎盘血液循环, 易发生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 娩出过快易发生坠地外伤。若有产道梗阻,可导 致先兆子宫破裂。
护理评估 2.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1)强直性子宫收缩:几乎均是外界因素引 起。宫颈内口以上部分的子宫肌层出现强直性痉 挛性收缩,间歇期短或无间歇期。产妇烦躁不安, 持续性腹痛。胎心、胎位不清。有时子宫下段被 拉长,形成一明显环状凹陷,并随宫缩上升达脐 部或脐上,为病理性缩复环,腹部呈葫芦状,子 宫下段有压痛,并有血尿。
子宫收缩过强 护理评估 (2)子宫痉挛性狭窄环: 子宫壁局部肌肉呈痉挛性不协调性收缩形成环状狭窄,持续不放松,称子宫痉挛性狭窄环。狭窄环可发生在宫颈、宫体的任何部分,多在子宫上下段交界处,也可在胎体某一狭窄部,以胎颈、胎腰处常见。 狭窄环绕胎颈 狭窄环容易发生的部位
子宫收缩过强 护理评估 产妇出现持续性腹痛,烦躁,宫颈扩张缓慢,胎先露下降停滞,胎心不规则。阴道检查时在宫腔内可触及狭窄环,此环与病理缩复环不同的是不随宫缩上升。 (三)心理-社会状况 产妇疼痛难忍,常表现出烦躁不安、恐惧, 担心自身及胎儿安危。 (四)辅助检查 胎儿电子监护仪监测宫缩及胎心音的变化。
处理原则 认真寻找宫缩过强发生的原因,及时纠正。 正确处理急产。必要时使用宫缩抑制剂,如无缓 解或出现胎儿窘迫征象,应行剖宫产术的准备。 子宫收缩过强 处理原则 认真寻找宫缩过强发生的原因,及时纠正。 正确处理急产。必要时使用宫缩抑制剂,如无缓 解或出现胎儿窘迫征象,应行剖宫产术的准备。
护理诊断 1.急性疼痛 与过频过强的子宫收缩有关。 2.焦虑 与担心自身和胎儿安危有关。 子宫收缩过强 护理诊断 1.急性疼痛 与过频过强的子宫收缩有关。 2.焦虑 与担心自身和胎儿安危有关。 3.有母儿受伤的危险 与产程过快造成产妇软产道损伤、新生儿外伤有关。 4.潜在并发症 子宫破裂。
子宫收缩过强 护理措施 1.缓解疼痛 ①提供缓解疼痛的措施,如深呼吸、变换体位、腹部按摩、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及床单、保持安静环境等。②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或宫缩抑制剂。 2.减轻焦虑 提供陪伴分娩,多给予关心和指导,消除紧张焦虑心理。及时向产妇和家属提供产妇的信息,说明产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以便取得他们的理解和配合。
子宫收缩过强 护理措施 3.防止受伤,促进母儿健康 ①产前详细了解孕产史,凡有急产史的孕妇,嘱其在预产期前2~3周不外出远行,提前1~2周住院待产,以防院外 分娩伤及母儿。②产时避免灌肠,提前做好接产 和新生儿窒息抢救的准备工作。③产后及时检查 软产道和新生儿,发现损伤及时处理。④分娩过 快未经消毒者,遵医嘱给母儿使用抗生素。
护理措施 4.预防子宫破裂 (1)宫缩乏力静脉滴注缩宫素时,注意小剂量、 低浓度、慢流量,勤观察,及时发现子宫破裂先 兆,防止子宫破裂发生。 子宫收缩过强 护理措施 4.预防子宫破裂 (1)宫缩乏力静脉滴注缩宫素时,注意小剂量、 低浓度、慢流量,勤观察,及时发现子宫破裂先 兆,防止子宫破裂发生。 (2)严密观察宫缩,若有宫缩过强,立即停止 一切刺激,如阴道内操作、缩宫素静滴等,及时 通知医生。若宫口已开全,应指导产妇宫缩时张 口哈气,减少屏气用力,减慢分娩过程,同时做 好接产和抢救新生儿窒息的准备;出现胎儿窘迫 者,应让产妇左侧卧位,给予吸氧,并做好剖宫 产术的准备。
子宫收缩过强 护理措施 5.健康指导 嘱产妇观察宫体复旧、会阴伤口、阴道出血、生命体征等情况,进行产褥期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如新生儿发生意外,协助产妇及家属平稳度过悲伤期,为产妇提供出院后的避孕和今后的生育指导。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