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实 证 内容:实证概况 气滞证 血瘀证 湿阻证 痰证 食滞虫积 水饮证(自学)
实 证 概 况 一、定义 二、病因 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的病证 1、外邪入侵:六淫、伤食、外伤 实 证 概 况 一、定义 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的病证 二、病因 1、外邪入侵:六淫、伤食、外伤 2、脏腑功能失调、痰饮、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停留体内。
三、分类 气滞证:局部或全身气机阻滞、运行不畅之病证 血瘀证:离经去血不散或血行不畅、郁积经络之病证 湿阻证:外感湿邪或脾失健运、内生水湿病证 痰 证:痰浊停阻脏腑、经络之病证 食滞虫积: 食滞:食物停滞胃肠、传导失常之病证 虫积:虫积体内, 阻滞气机 , 耗伤气血之病 证
四、实证现代医学本质 1、急腹症 中医认识:病机为气滞血瘀,腑气闭阻。其病因为七情所伤,寒温不适,饮食不节、劳伤过度、虫积。 2、瘀血 (1)高粘血症 (2)冠心病——心绞痛——活血丹参 (3)肺病 (4)活血药的作用
第一节 气 滞 证 一、临床表现 (1)症状 胸胁脘腹闷胀、疼痛:气机不畅、不通则胀痛。 胀痛走窜不定、时轻时重:气运动多变、时通时 阻。 第一节 气 滞 证 一、临床表现 (1)症状 胸胁脘腹闷胀、疼痛:气机不畅、不通则胀痛。 胀痛走窜不定、时轻时重:气运动多变、时通时 阻。 胀痛于太息、嗳气、矢气后减轻:气机暂通 胀痛程度随情绪波动变化:情绪变化影响肝之疏泄 (2)舌象:大多正常、或有暗 (3)脉象:弦
二、病机分析(见上) 三、治疗法则:行气 四、常用中药 1、陈皮 功效、主治: 理气调中——脾胃气滞 燥湿化痰——(1)痰湿阻肺(2)湿浊中阻 现代药理 (1)促进胃液分泌(2)促进胃肠蠕动(3)扩张支气管(4)刺激支气管粘膜分泌(5)含 VitB1
2、枳实 功效、主治: (1)破气消积——气滞证各种积滞(食积、痰积、寒积、热结等) (2)化痰除痞——痰积(心下痞满) 现代药理: (1)升血压(增加皮肤、肌肉外周血管阻力) (2)兴奋胃肠平滑肌
3、木香 功效、主治: (1)行气——胃肠气滞 (2)调中——脾虚气滞 (3)止痛——气滞之腹痛 现代药理: (1)促进大肠蠕动 (2)抗菌
4、香附 功效、主治: (1)疏肝理气——肝气郁结 (2)调经止痛——月经不调、痛经 现代药理: ①镇痛 ②降温(中枢) ③雌激素样作用 ④抗炎 ⑤抑制子宫收缩 ⑥抑制肠管收缩
六、常见证型治要 (一)肝气郁结 1、临床表现 肝经部位胀痛—肝气郁滞,经脉不利 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情志不畅 喜太息—叹息则气得通 弦脉—肝病主脉
2、病机分析 3、治法:疏肝理气 4、代表—四逆散(与四逆汤区别) ①组成 柴胡:疏肝理气、解郁 白芍:敛阴、养血、柔肝,照顾肝特性 枳实:破气消积、加强柴胡理气 甘草:调和 ②功效:疏肝理气 ③主治:肝气郁结
(二)胃肠气滞证 1、临床表现 ①胃脘或腹部胀痛—气滞不通 ②或伴症 恶心呕吐—气滞不利,升降失常, 胃气上逆 泻泄—气机紊乱,清气不升 便结—胃气不降,腑气不通 2、病机分析 3、治法:理气、散结、除痞
4、代表方—半夏泻心汤 ①组成 半夏、干姜——辛温散结,辛开苦降 黄连、黄芩——苦寒泄热,调畅气机 人参、大枣——补气健脾、防苦寒伤脾胃 甘草——调和 ②功效:行气散结,除痞 ③主治:胃肠气滞、升降失常
第二节 血 瘀 证 一、临床表现 疼痛—经脉瘀阻不通 痛点固定—有形之瘀血,固定不移 拒按—按压经脉阻滞益甚 夜间痛甚—夜间寒甚血行缓慢 第二节 血 瘀 证 一、临床表现 疼痛—经脉瘀阻不通 痛点固定—有形之瘀血,固定不移 拒按—按压经脉阻滞益甚 夜间痛甚—夜间寒甚血行缓慢 肿块—有形之邪、凝结不散 出血—经脉瘀阻、血不循经行 面色熏黑、肌肤甲错:血脉瘀阻,肌肤失养 舌象:舌质暗紫,或有瘀点、瘀斑 脉象:涩脉 二、病机
三、治疗法则 活血化淤 四、常用中药 1、川芎 功效主治 行气活血:气滞血淤(胸痹、肝郁、月经不调) 祛风止痛:头痛症,痹症
川芎现代药理 ①镇静、镇痉、镇痛 ②兴奋呼吸中枢 ③扩张外周血管 ④对子宫收缩有双向作用 2、延胡索 (1)功效主治 活血 行气 止痛—各种痛证 气滞血淤痛证
(2)延胡现代药理 镇痛、镇静、催眠 3、丹参 功效主治 活血祛淤——淤血症(各个部位、各种原因) 凉血消痛——疮疡 养血安神——血虚之心神不宁
丹参现代药理 ①扩张冠A ②提高心肌耐缺氧、缺血作用 ③改善微循环 ④抑制血小板释放血管活性物质 ⑤镇静 ⑥雌激素样作用
4、桃仁 功效主治 活血祛淤——各种瘀血 润肠通便——肠燥便秘 现代药理 ①抗凝 ②扩张血管 ③抗炎 ④抗过敏 ⑤抑制呼吸
5、红花 功效主治 活血祛淤——各种血淤证 通经——闭经、痛经 现代药理: ①降压、扩张冠A ②提高脑组织对缺血、缺O2耐受力 ③收缩子宫
6、三七 功效主治: 活血—血淤证 止血—各种出血证 止痛—淤血疼痛 现代药理: ①扩张冠A,增加血流量 ②止血 ③镇痛 ④抗心律失常 ⑤抗炎
六、常见证型治要 (一)气滞血淤证 1、临床表现 ①血淤症状 ②气滞症状: 胸胁脘腹闷胀痛——气行不畅 痞块时聚时散——滞聚而成块、 行则散而无形 2、病机 3、治法:理气活血化淤
4、代表方—血府逐淤汤 组成: 桃红四物汤—活血、养血(祛淤不伤血) 四逆散——疏肝理气 牛膝——引血下行 桔梗——开宣郁气 功效:理气活血化淤 主治:气滞血淤证
(二)气虚血淤证 1、临床表现 ①血淤症状 ②或有半身不遂 肢体麻木 ③气虚症状 面淡而暗: 少气懒言: 气虚、推动乏力 肢倦乏力: 2、病机分析 经脉血淤、肢体失养
3、治法:益气活血化淤 4、代表性—补阳还五汤 ①组成: 黄芪—益气以助推动血行 地龙—通经活血 当归 赤药 桃仁 活血祛淤 红花 川芎 ②功效:益气活血化淤 ③主治:气虚血淤证
第三节 湿阻证 一、临床表现 1、症状 身体困重—湿性重浊、阳气受阻 胸脘痞闷—气机受阻 食欲不振—湿易困脾、脾失健运 第三节 湿阻证 一、临床表现 1、症状 身体困重—湿性重浊、阳气受阻 胸脘痞闷—气机受阻 食欲不振—湿易困脾、脾失健运 或有腹泻—脾失健运、水湿下注于肠 或有肢体疼痛—湿滞经洛、气血不畅 2、舌象:苔腻,舌质可红可淡 3、脉象:濡脉
二、病机分析(见上) 三、治疗法则:祛除湿邪 四、常用中药 1、藿香 功效与主治: ①化湿—各种湿阻证(外感湿邪、湿阻 中焦、湿温等) ②解暑—暑湿 ③止呕—湿阻脾胃之呕吐
藿香现代药理 ①促进胃液分泌 ②镇静 ③收敛止泻 ④抗菌 2、苍术 功效与主治: 燥湿健脾—湿阻中焦 祛风湿—痹证 现代药理: ①含Vit、A、D ②降血糖
3、茯芩 功效与主治 利水渗湿—水湿内停、小便不利 健脾—脾虚湿困 安神—心神不宁 现代药理 ①利尿 ②镇静 ③降血糖
4、泽泻 功效与主治 利水渗湿—小便不利、水湿内停 泄热—下焦湿热 现代药理 ①利尿 ②降压 ③降血糖
5、茵陈 功效与主治 清利湿热—肝胆湿热 退黄疸—各种黄疸 现代药理 ①促进胆汁分泌、排泄 ②抗菌 ③解热 ④降压
6、薏苡仁 功效与主治 利水渗湿—湿阻、水湿内停 健脾—脾虚湿盛 除痹—痹证 清热排脓—痈疮 现代药理 ①抗Ca ②抑菌 ③对神经肌肉兴奋性:兴奋、麻痹
7、木通 功效与主治 利水通淋—淋证、水肿 泄热—心火上炎 通乳 —产后少乳 现代药理 ①利尿 ②兴奋心脏 ③肾毒性
8、金钱草 功效与主治 利水通淋—各种淋证 除湿退黄—湿热黄疸 解毒消肿—毒蛇咬伤、痈疮肿毒 现代药理 ①促进胆汁分泌、排泄 ②利尿排石 ③抗结石形式 ④抑制草酸钙生成。 ⑤促进输尿管蠕动 ⑥利尿
六、常见证型治要 (一)湿困脾胃 1、临床表现 ①湿阻共症 ②泛恶欲呕—胃失和降、气机上逆 ③腹痛—湿困脾胃、中气受遏,气滞 ④便溏——脾失健运、水湿下注 ⑤舌淡胖、舌白腻、脉濡 2、病机分析 3、治法:化湿和中(燥湿健脾)
4、代表方—平胃散 ①组成 苍术、厚朴、陈皮—芳香化湿、健脾行气 生姜——温中降逆,防湿伤阳、止呕 甘草、大枣——调和、健脾 ②功效:化湿和中 ③主治:湿困脾胃
(四)肝胆湿热 1、临床表现 ①湿阻症状 ②黄疸—湿热熏蒸、胆汁外溢 ③口苦—胆气上逆 ④胁肋胀痛—肝失疏泄、气机不畅 ⑤或有发热—湿热内困、正邪交争 ⑥或有胁下痞块—肝失疏泄、气郁血淤 ⑦尿黄—湿热下注 ⑧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病机分析 3、治法:清热利湿、疏肝利胆 4、代表方—茵陈蒿汤 ①组成 茵陈—清热利湿、退黄 栀子—专泻肝胆实热、湿热助茵陈 大黄—通利大便、导湿热下行 ②功效 :清热利湿、疏肝利胆、退黄 ③主治:湿热黄疸
(六)大肠湿热 1、临床表现 ①湿阻症 ②腹胀痛—湿阻气机不畅 ③下痢脓血里急后重:湿热熏灼肠道,脉络损伤传导失司 ④腹泻不爽肛门灼热:热迫肠道、水湿下注,气机壅滞 ⑤身热——湿热熏蒸、正邪交争 ⑥口渴——热伤津,津液不上承 ⑦尿黄——湿热下注 ⑧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病机分析 3、治法:清热利湿 4、代表方—葛根黄芩黄连汤 ①组成 葛根—清热解表、升举脾气 黄芩、黄连—清热燥湿 甘草—调和 ②功效:清热利湿 ③主治:大肠湿热
第四节 痰 证 一、临床表现 咳嗽气喘——痰浊阻肺,肺失宣降 咳痰量多——痰浊阻肺 恶心呕吐—痰浊中阻、胃失和降 眩晕——痰浊上蒙清窍 第四节 痰 证 一、临床表现 咳嗽气喘——痰浊阻肺,肺失宣降 咳痰量多——痰浊阻肺 恶心呕吐—痰浊中阻、胃失和降 眩晕——痰浊上蒙清窍 肿块—痰浊流注经脉筋骨、气滞血瘀 舌象:苔腻 脉象:弦或滑 二、病机分析 三、治法:化痰
四、常用中药 1、半夏 功效与主治: 燥湿化痰—湿痰证 降逆止呕——各种呕吐(以胃寒呕吐为佳) 消痞散结—痰核、痈疮 现代药理 ①镇咳 ②止呕 ③麻痹神经
2、天南星 功效与主治 燥湿祛痰—湿痰、寒痰 祛风解痉—风痰阻络 解毒消肿—疮疖 现代药理 ①化痰:刺激粘膜,支气管分泌增多 ②抗惊厥、镇静 ③镇痛
3、瓜萎 功效与主治 皮: 清肺化痰—痰热阻肺 利气宽胸—胸痹 仁: 润肺化痰—肺虚痰阻 滑肠通便—便秘 现代药理: ①增加冠A血流量 ②降血脂 ③抗菌 ④抗Ca
4、贝母 功效与主治 清热化痰—热痰证 散结消肿—痈疮 现代药理 ①扩张支气管 ②减少支气管分泌 ③降血压 ④兴奋子宫
5、杏仁 功效与主治 止咳平喘——咳嗽、气喘 润肠通便——肠燥便秘 现代药理 抑制呼吸中枢
六、常见证型治要 (一)痰湿中阻 1、临床表现 食欲不振—脾失健运 脘腹闷胀—气机受阻 恶心呕吐—胃失和降 便溏—水湿下注 舌淡胖、苔白腻、脉濡 2、病机 3、治法: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4、代表方——二陈汤 ①组成 陈皮—燥湿化痰、健脾、行气 半夏——燥湿化痰,止呕 茯芩—健脾、利湿,以助化痰 甘草—调和、健脾、化痰 生姜—温中、防痰湿伤阳 乌梅—敛肺,防化痰伤肺气 ②功效:燥湿化痰,理气健脾 ③主治:1、痰湿中阻 2、各种湿痰证
(二)风痰阻络 1、临床表现 肢体麻木 风痰阻络、气血运行 半身不遂 不畅、肢体失养 眩晕——痰蒙清窍 口角流涎——痰盛、经络阻滞 舌脉象:苔腻、脉弦、滑 2、病机 3、治法:祛风化痰、通络 、止痉
4、代表方—牵正散 ①组成 白附子—燥湿化痰、祛风止痛 全蝎—息风止痉、通络 僵蚕—息风止痉 ②功效: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③主治: 风痰阻络
第六节 食 滞 一、临床表现 食滞: 脘腹胀痛—食滞气机受阻 呕吐酸腐—胃失和降、腐浊上逆 大便不爽—气机受阻 臭如败卵—食物未化 第六节 食 滞 一、临床表现 食滞: 脘腹胀痛—食滞气机受阻 呕吐酸腐—胃失和降、腐浊上逆 大便不爽—气机受阻 臭如败卵—食物未化 舌象:苔腐腻 脉象:弦或滑
虫积: 腹胀痛—气机受阻 贪食易饥—虫积消谷 消瘦 乏力 便溏—脾失健运,水湿下注 二、病机 三、治疗法则:消食导滞、攻积杀虫 脾失健运,气血不足
四、常用中药 1、山楂 功效与主治: 消食化积—食积(肉积),食欲不振 活血化瘀—血瘀 现代药理 ①含脂肪酶 ②降血脂 ③扩张血管
2、神曲 功效与主治 消食和胃—食积、食欲不振 现代药理 含VitB1等
3、麦芽 功效与主治 消食化积—半面食积 回乳—乳汁郁滞证 现代药理 ①淀粉酶、蛋白酶 ② Vit B1等营养物质
4、鸡内金 功效与主治 消食健胃—各种食积、食欲不振 固精止遗—遗精、遗尿 化结石—胆道、尿路结石 现代药理 ①增加胃液分泌 ②加强胃蠕动
六、常见证型治要 (一)食滞胃肠 1、临床表现(见食滞) 2、病机 3、治法:消食导滞 4、代表方—枳实导滞丸 ①组成 大黄—通泻大便 枳实—行气破积 消食导滞 神曲—消食
茯芩、白术—健脾 黄芩、黄连—清热燥湿 泽泻—泄热、防食积化热 ②功效:消食导滞 ③主治:食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