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麻醉药 ⑴局部麻醉药 ⑵全身麻醉药.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麻醉病人的护理 护理系外科教研室 岑晓勇.
Advertisements

胎儿窘迫 重点内容 ①定义; ②病因; ③病理生理; ④诊断依据; ⑤处理原则。. 一、定义:胎儿在宫内缺氧危及胎儿健康和生命者称胎儿窘迫, 多发在临产后,也可见于妊娠晚期。 二、病因:母体血氧含量不足。 1) 导致胎儿缺氧的母体因素有 ①微小动脉供血不足:如妊高征等 ②红细胞携氧量不足:如重度贫血、一氧化碳中毒等;
正常分娩的护理 妇产科 张敏.  分娩机制是指胎儿先露部为适应骨盆各平面的不同 形态,被动的进行一系列的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 径线通过产道的过程。临床上一般以左枕前为多见。  衔接  下降  俯屈  内旋转  仰伸  复位及外旋转  前肩娩出胎儿娩出 一、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识别急产征兆及急产的护理 产房 吴晓琳 范 荣  有规律的宫缩且逐渐增强的子宫肌收缩,持续 30 分钟或以 上,间歇 5--6 分左右,同时伴有进行性宫颈管消失、宫颈口 扩张和胎先露部下降。 知识回顾 何 谓 临 产.
正常分娩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张建平. 正常分娩 分娩 —— 妊娠 28 周以后,胎儿及其附属物由 母体产道娩出的过程 早产 —— 妊娠满 28 周至 36 周末之间分娩者 足月产 —— 妊娠满 37 周至 41 周末之间分娩者 过期产 —— 妊娠满 42 周及以后分娩者.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Adrenoceptor blocking drugs. 人体 β 1 - 肾上腺受体 受体 - 腺苷酸环化酶偶联和受体 - 磷 脂酶偶联示意图.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第二篇 外周神经系统药.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外周神经系统主要由传出神经与传入神经系 统组成。 感受器 传入神经 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局麻药.
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时, 应用阿托品过量, 上节课的问题 选择药物缓解时,应选毒扁豆碱 或新斯的明还是毛果芸香碱呢 ? 为什么呢?
第 8 章 拟肾上腺素药. 亦称拟交感胺类药 拟肾上腺药 拟肾上腺药 基本化学结构 儿茶酚胺类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异丙肾上腺素 多巴胺 3 , 4 位为 OH 基.
第十七章 中枢兴奋药. 第一节 大脑皮层兴奋药 咖啡因 (caffeine) [ 药理作用 ] 1. 中枢兴奋作用 消除瞌睡 减轻疲劳 改善思维 (对大脑皮层有选择性兴奋作用) 大剂量 : 呼吸加深加快 血压升高 (兴奋延脑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
1 拟胆碱药 Cholinomimetic drugs. 2 3 拟胆碱药分类  胆碱受体激动药(直接拟胆碱药) M 、 N 受体激动药 M 受体激动药 N 受体激动药  抗胆碱酯酶药(间接拟胆碱药) 可逆性 难逆性.
局 部 麻 醉 药 local anesthetic 辽宁医学院 药理学教研室 王国贤. Conception 局 局部麻醉药: 简称局麻药 ( local anesthetic )  是局部应用于神经末梢或神经干,能可逆 地阻断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在意识清 醒的条件下引起有关神经支配的部位出现.
局部麻醉药 ( local anaesthetics) 局部麻醉药简称为局麻药 局麻药是指在用药局部能暂时地,完全 和可逆性地阻断神经的冲动和传导,在 意识清醒的条件下,使局部的痛觉和感 觉消失的药物。全麻药与局麻药的区别; 镇痛药与局麻药的区别。
全 身 麻 醉 三峡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麻醉学教研室 邹学军 Tel :
第五章 麻醉病人的护理. 理想麻醉要求  安全  无痛  精神安定  适当肌松 麻醉分类 D. 神经干 ( 丛 ) 阻滞麻醉 E. 区域神经 阻滞麻醉 B A G F.
镇静催眠药 ( Sedative-Hypnotic Drugs ) 镇静催眠药 ( Sedative-Hypnotic Drugs ) 汕头大学医学院药理教研室张艳美.
雾化吸入法 定义 目的 常用药物 常用方法 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 湿化气道 控制呼吸道感染 改善通气功能
正常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与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组员:万违、刘俊奇、高莉、宋梦凡、李丽娜、王宛雯、余文娟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化学与生活》鲁科版 朱古力豆 我们需要 食品添加剂吗?.
⑴α、β受体激动药; ⑵α受体激动药; ⑶β受体激动药
妇产科 主讲教师:张佳.
复习产程 1st产程:规律宫缩—宫口开全 2nd产程:宫口开全—胎儿娩出 3rd产程: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 如果2nd、3rd产程倒置.
第九章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adrenoceptor blockers)
第六章 局部麻醉药 (local anaesthetics)
正常分娩与异常分娩.
第九章 拟肾上腺素药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神经、体液因素及药物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河北大学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第十章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adrenoceptor agonists)
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 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国家级精品课 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正常分娩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张建平.
正常分娩 Normal Labor 编者:林俊 (浙江大学妇产科医院).
镇咳药.
乳 腺 癌.
全身麻醉的实施(1) 诱导(Induction) ⒈吸入诱导法: 开放点滴法 面罩吸入法 ⒉静脉诱导法: 维持(Maintenance)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第1章 麻 醉 药.
产力异常 Abnormal Labor Force
胎 盘 早 剥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宋薇薇.
Anesthesia and resuscitation
麻 醉 Anesthesia.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第十三章 全身麻醉药 General Anaesthetics.
麻醉药的种类 麻 醉 药 全身麻醉药 吸入麻醉药 醚类 乙醚 卤烷类 氯仿 氟烷 恩氟烷 异氟烷 地氟烷 七氟烷 笑气(氧化亚氮)
第十四章 局 部 麻 醉 药 Local anaesthetics 制作:肖 逸.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复 习 β受体阻断药的分类及代表药的特点?.
局部麻醉 Local and Regional Anesthesia
药物治疗与疾病 中国医科大学药学院 蔡际群.
消化功能调节药.
椎管内麻醉 外科护理学—麻醉病人的护理.
目的与要求: 1、掌握三产程的临床经过。  2.掌握三个产程的处理。  3.掌握新生儿Apgar评分法。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第十八章 中枢兴奋药 Central stimulants 提高中枢神经机能活动的一类药物 大脑皮层 咖啡因 延脑呼吸中枢 尼克刹米
第十四章 镇静催眠药 镇静催眠药的概念 理想的镇静催眠药 常用镇静催眠药 苯二氮卓类(BDZs)
第12章 镇 静 催 眠 药 Sedative-hypnotics.
第十三章 镇静催眠药.
甲状腺激素.
第三章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吉大二院 殷艳玲.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第三章 口腔颌面外科麻醉、镇痛及重症监护 潍坊医学院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研室 胡温庭
第七章 胆碱受体阻断药.
第11章 镇静催眠药 主讲教师:裘军.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第七章 局部麻醉药 局麻药是一类能在用药局部可逆性地 阻断感觉神经冲动发生和传导的药物。
铁岭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迟百胜 二0一五年四月二十七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七章 麻醉药 ⑴局部麻醉药 ⑵全身麻醉药

麻醉药:能使病人痛觉暂时消失,有利于手术进行的药物。 全身麻醉: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使意识、感觉和反射暂时消失,骨骼肌松弛 局部麻醉:暂时、完全、可逆性阻断传入神经冲动产生和传导,使局部痛觉暂时消失,但意识清醒。

第一节 局部麻醉药 一、药理作用及毒性 1、作用机制(受体学说): 局麻药与Na+通道内侧受体结合,引起其构象变化,闸门关闭(频率依赖性),阻滞Na+内流,降低AP,阻止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

2、毒性 吸收后可产生全身毒性: (1)中枢:先兴奋,可产生惊厥;后抑制,严重可因呼吸抑制而死亡。 (2)心血管系统: 直接抑制心脏。但心肌对一般局麻药的耐受量比中枢神经高。 扩张血管,降压。

3、中毒处理原则 立即停药,阻止药物吸收; 供氧、升压药(麻黄碱); 必要时用巴比妥类抗惊厥; 禁用中枢兴奋剂。

二、局部麻醉方法 1.表面麻醉:用穿透力强的局麻药喷或滴在粘膜表面,其下的神经末梢麻醉。 2.浸润麻醉:局麻药注入皮下或手术部位的周围组织,局部的神经末梢麻醉。 3.传导麻醉:局麻药注入神经干周围,阻滞其传导,该神经支配范围内的局部组织麻醉。

4.蛛网膜下腔麻醉(腰麻)局麻药注入腰椎蛛网膜下腔,使神经根阻滞,用于腹部及下肢手术。 5.硬膜外麻醉:局麻药注入硬膜外腔,使通过椎间孔的神经根阻滞麻醉。 优点:①高位不麻痹呼吸中枢;②不致术后头痛;③可保留导管连续给药。

三、常用局麻药 药名 普鲁卡因 利多卡因 类别 酯类 酰胺类 作用时间(h) 1 1-2 相对毒性 1 2 极量(mg) 1000 500 药名 普鲁卡因 利多卡因 类别 酯类 酰胺类 作用时间(h) 1 1-2 相对毒性 1 2 极量(mg) 1000 500 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快速耐受性 其它用途 局部封闭 抗心律失常

普鲁卡因的不良反应 1、毒性反应: 2、低血压 3、过敏反应

用药注意事项 1、毒性反应常是麻醉药短时间大量用药,浓度过高所致故需掌握好药量及给药时间 2、腰麻和硬膜外麻醉常致低血压,可术前肌注麻黄碱预防;术后平卧12小时,缓慢改变体位; 3、用药前需询问有无过敏史,备好抢救药品:AD、安定等。

四、影响局麻作用的因素 1.神经(干、纤维)粗细,细>粗; 2.体液PH,非离子型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神经细胞; 3.药物浓度:局麻药应用时要限制总量和浓度; 4.血管收缩药:加肾上腺素。

作业 简述普鲁卡因的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

第二节 全身麻醉药 一、分类: 吸入麻醉药:乙醚、氟烷、甲氧氟烷、氧化亚氮 静脉麻醉药:硫贲妥钠、氯胺酮、γ-羟基丁酸钠 中药麻醉:洋金花(东莨菪碱)

二、吸入麻醉药 △诱导期:开始吸入药物到起效的时间, 包括镇痛和兴奋期。 △在麻醉开始时加大给药量可缩短诱导期。

吸入麻醉分期 1.镇痛期:麻醉开始→意识完全消失。适用于小手术或分娩二期 2.兴奋期:意识消失→外科麻醉期。大脑皮质深度抑制,皮质下中枢可出现异常兴奋。不宜进行手术。 分娩的分期及各期的健康教育:  分娩分为三期,既医学上的一、二、三产程,在分娩的过程中加强对产妇的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产妇顺利分娩。       ⑴、一产程:宫口扩张期,自产妇出现规律宫缩至宫口开全达10厘米的时期。一般初产妇8~12小时,经产妇6~8小时,此程又可分为潜伏期及活跃期,潜伏期是指自然规律至宫口开大3厘米,平均需8小时左右,此时产妇宫缩较稀、较弱、持续时间不长、疼痛感相对较轻。指导产妇要休息好,夜间尽可能保持安静及良好睡眠,必要时可服用催眠药,储备精力。白天在室内适当活动、聊天、听一些美妙动听的音乐。多量多餐进食富于热量,易消化吸收的流食或半流食,勤小便(约两小时排尿一次);活跃期是指宫口开大3厘米至宫口开全的时期,平均约四小时左右,此期间产妇会觉得宫缩越来越频,疼痛加剧且持续时间延长,想到难以忍受甚至恐惧不安。①指导产妇用正确的心态对待宫缩,虽然宫缩带来疼痛、但更带来希望。有强有力的宫缩、宫口扩张胎头下降就快,宫缩稀而弱,产程就会延长,分娩就难以顺利进行。②指导产妇宫缩时做深呼吸运动或腹部按摩,助产士可协助产妇在宫缩时按摩腰部及髂前上棘等部位,以分散注意力,缓解疼痛。宫缩间歇时尽可能放松甚至“短睡”。③鼓励产妇多翻身,避免长时间仰卧。④集中精力听一些轻音乐,使产妇精神放松,减轻疼痛。⑤适当进高热量流质半流质饮食,避免进食过多导致消化不良甚至呕吐。多饮水、勤排尿,避免尿潴留防碍胎头下降。⑥每次肛查完通报产妇产程进展情况,鼓励产妇坚持不懈的努力。发现异常应及时通报家属,要向产妇保密,以免造成不良影响。⑦宫口开全前,应指导产妇不要往下屏气用力。       ⑵、二产程:胎儿娩出期,自宫口开全至胎儿娩出。初产妇1~2小时,经产妇1小时,此期宫缩更频、更强,但产妇疼痛缓解。宫缩时出现不自主的排便感,①指导产妇正确屏气用力,宫缩间歇时放松休息。②如产妇疲惫无力,应用吸管补充高热量的流汁,以补充能量及水分。③当产妇缺乏信心时,应予鼓励,告知产妇胎头下降的程度。④当胎头着冠时,指导产妇在宫缩 间歇适当用力,胎头娩出时张口哈气,以避免会阴撕裂。       ⑶、三产程:胎盘娩出期,自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的过程,持续10~20分钟,胎儿娩出后,产妇感觉明显轻松,随即轻微腹痛,胎盘剥离娩出,此时可以早接触早吸吮。

3.外科麻醉期:有规律呼吸→呼吸接近停止,又可分为四级,一般手术多在二、三级进行。 一级(浅麻):中脑中度抑制,脊髓下端抑制,肌松不明显。 二级(中麻):中脑深度、桥脑开始抑制,脊髓抑制至腰段,肌松出现。

三级(深麻):桥脑深度抑制,脊髓抑制至胸部,腹式呼吸为主,肌松明显。 四级(过深):延脑的生命中枢受抑制,完全腹式呼吸并逐渐减弱,脉搏快弱、血压下降。

4.麻醉中毒期:延脑生命中枢深度抑制,呼吸→循环完全衰竭,死亡 麻醉停止后,病人按相反顺序逐渐恢复。

三、静脉麻醉药 硫喷妥钠 起效快,排出慢,但作用时间短-由于有体内重新分布; 镇痛效力差,肌松不完全; 用于诱导麻醉、基础麻醉或短时手术; 易致呼吸抑制和支气管痉挛,新生儿、婴幼儿、支气管哮喘禁用。

四、复合麻醉 改善麻醉效力,减少不良反应。 常用药物: 麻醉前给药:苯巴比妥、地西泮、阿托品、哌替啶 基础麻醉:硫贲妥钠 诱导麻醉:硫贲妥钠、氧化亚氮 其他:合用肌松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