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战争 米莱大屠杀.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冷战的原因 ( 目的) 开始信号 ( 丘吉尔) 开始标志(政治表 现),结束标志 冷战的经济表现 冷战的军事表现 苏联军事应对措施 冷战的实质 冷战的影响 遏制共产主义 (序幕) 铁幕演说 1947 年杜鲁门主义 推行马歇尔计划 建立北约组织 建立华沙条约组织 争夺世界霸权 1991 年 苏联解体 1.
Advertisements

第 15 课 世界政治格局的 多极化趋势. 一、当今世界的格局 1 、何谓 “ 世界格局 ” 。 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体系 2 、当今世界格局 暂时形成 “ 一超多强 ” 的局面,朝 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 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尚未定型.
1 06/06 e 2007 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情况 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7 年 12 月 数据来自《 2008 年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 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美苏冷战,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世界经济全球化 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三次科技革命.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第八章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赵志峰.
第8课 美苏冷战的开始. 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上,丘吉尔说过:“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主讲人:徐蓝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导)
第五节 法西斯国家的扩张 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
古巴导弹危机.
历史名校 英才摇篮 -----徐州一中 欢迎各位老师.
东西方对峙的两极格局.
苏联解体的原因、教训及影响.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第19课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16课 告别“雅尔塔”.
第18课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版权人: 广西桂平市大洋一中 龚为国
四、赫鲁晓夫的工业和政治改革 1、工业: 2、政治: 3、评价:.
第28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 ■缓和与动荡并存 ■多极化趋势加强.
第2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及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圆的一般方程 (x-a)2 +(y-b)2=r2 x2+y2+Dx+Ey+F=0 Ax2+Bxy+Cy2+Dx+Ey+ F=0.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2》.
美 苏 争 锋 图片导入.
前言 历史与现状的关系 历史是人类过去的、稳定的、凝结了的社会经历 现状是人类当今的、动荡的、变化着的社会活动 一、当代历史发展概况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美 苏 争 锋.
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第二框 世界多极化: 不可逆转.
There’s a place in your heart ( 在你心中有一片净土) And I know that it is love
“墙”的故事.
世界当代史.
第3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苏联的改革与挫折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学习要求 知道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 简述“一超多强”世界格局的形成及具体表现; 知道欧盟成立的标志及其影响;
第一节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第二节 世界政治的发展 第三节 世界经济的发展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二战”中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 “二战”中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 第24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二、东亚货币合作的发展进程 马尼拉亚太地区高级财政金融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加强地 区金融合作新机制的设想,又称“马尼拉框架协议”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大坝中学 沈明科.
“两极对峙格局” “极” 是指 具有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科技实力,能够发挥巨大和充当世界格局主角的国家或国家集团。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交易本金 1039亿美元 (2006年3月23日) 评分 (美国标准普尔)
America Russia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讲授者:吕准能.
欢迎观赏 点击翻页 谢庆漫画选编 2002—2013 资料来自小老头网站 2013年底编辑制作.
Berliner Mauer 年东德在东柏林一侧建立的围墙,目的是阻隔东西柏林之间的往来。柏林墙的建立,是德国历史上难以抹去的一道伤疤。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足球基本战术 寿光一中课件制作 2 FOOTBALL 课件制作 国焕富.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涪陵第十八中学校 张真 课标要求: 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第六讲 “东方问题”、俾斯麦同盟体系的扩大与完成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第七单元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课标: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重要国别史 三、中俄(苏)关系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第3课 美苏争霸 勃列日涅夫与尼克松貌合神离.
第六课 我 的 国 家.
获奖类别: 获奖题目: 获奖学生: 指导教师: 研究内容:(400~500字,2~3幅插图)
第9课 西欧和 日本经济的发展.
复习 提高 1、二战开始的标志? 2、打破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的战役? 3、二战达到最大规模的事件? 4、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的标志?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猜一部世界近代史上的重要文献 猜一世界近代史上重要文献名称 《独立宣言》.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位似.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越南战争 米莱大屠杀

第七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一、探寻——美苏“冷战”下的世界 分离

朝鲜战争

美国深陷越南战争

战争 1979年苏联出兵占领阿富汗

恐惧

二、责任 (一)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1.概念 2.原因 3.序幕: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4.冷战的表现: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

出谋划策 请同学们作为美国总统杜鲁门的智囊团,从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为总统出谋划策,你们会为政府提出什么方案?为什么会提出这个方案?

(1) 杜鲁门主义 1947年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发表咨文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杜鲁门总统(1945-1953)

阅读 材料一:“在目前世界历史中,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选择一种” 材料二“美国的政策必须支持自由国家人民,反对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材料三:“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1947年杜鲁门

(2) 马歇尔计划 务卿马歇尔借出席哈佛大学 毕业典礼并接受名誉学位的 机会,提出美国帮助欧洲复 兴的建议,即“马歇尔计划”。 (2) 马歇尔计划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 务卿马歇尔借出席哈佛大学 毕业典礼并接受名誉学位的 机会,提出美国帮助欧洲复 兴的建议,即“马歇尔计划”。 讨论马歇尔计划的经济会议 于7月12日至15日在巴黎举行, 除苏联及其东欧盟国以及西 班牙外的16个欧洲国家参加 了会议。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

以下是一组由苏联漫画家创作的漫画 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用膏药援救死者》 《他正在敲诈》

⒈画面上的“医生”是指谁?病床上的“死者”又指代什么? 《用膏药援救死者》 美国 指代二战后的西欧 ⒉医生所用的“膏药”比喻什么? 比喻美国的经济援助 ⒊该画讽刺什么事件? 讽刺美国政府实施马歇尔计划。

《他正在敲诈》 ⒋马歇尔计划是一项“复兴欧洲”计划,为什么说它是在敲诈呢? 马歇尔计划决不仅仅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它是实际上是以“复兴欧洲”为名,借经济手段来稳住资本主义的阵脚,控制西欧,达到共同“遏制”苏联的目的。

(3) 北约的成立 时间:1949年5月《北大西洋公约》 参加国:美国、加拿大和西欧10国 签订 《北大西洋公约》 签订 《北大西洋公约》 目的:为了加强对西方国家的控制。 性质:军事政治同盟

北约标志 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北约盟军总部

冷战的表现 美国 苏联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军事方面 九国共产党和情报局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经互会 北约 华约

华约的成立 时间:1955年5月 参加国:苏联和 东欧7国 签订《华沙条约》 苏联的目的:加强与东欧 各国的合作,与美国抗衡。

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分别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二)美苏争霸 时间 事件 特征 苏联积极进攻战略;美国战略收缩 美 苏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20世纪 七十年代 20世纪八十年代 1、“柏林墙”的修筑 2、古巴导弹危机 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占优势 1、苏联出兵阿富汗 2、美从越南撤军,中美 关系正常化 苏联积极进攻战略;美国战略收缩 苏联全球缓和战略;美国有限的缓和。 1、苏联从阿富汗撤军。2、美国“星球大战计划” 60年代后期------70年代末 20 世纪80年代 --60年代末 50年代中期 美 苏

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一阶段 美 苏

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随之结束。“一超多强”格局形成。出现多极化趋势。

德国的分裂

柏林墙

古巴导弹危机 1962年 美国 古巴

肯尼迪 赫鲁晓夫 扳手腕反映美苏什么态势?优势在哪一方? 图中两个人 物 分别是谁?

资料:核武器方面 项目 洲际导弹 潜艇发射导弹 战略轰炸机 核弹头 年份 1978年 美国 1054枚 656枚 432架 11000枚 苏联 1400枚 1015枚 135架 4500枚 资料:常规武装力量方面 项目 现役武装部队 坦克 战术飞机 水面战舰 年份 1978年 美国 210万人 10500辆 4500架 172艘 苏联 440万人 50000辆 4600架 240艘

星球大战计划 美国总统里根于1983年3月提出关于建立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战略防御倡议。美国政府于1985年1月4日正式公布。因此项计划扩展到宇宙空间并涉及太空武器。故又称“星球大战计划”。主要内容为:美国将在太空或地面部署以定向能(激光、粒子束、微波等)武器为主、包括攻击卫星、反弹道导弹的多层综合防御系统,拦截并摧毁袭击美国的战略导弹:美国为实施此项计划,于1984年4月成立战略防御计划局。1993年5月美国政府宣布结束“星球大战计划”

探究: 在学了《冷战中的对峙》后,甲同学说:“两强对峙,谁也不敢打,维护了世界和平。”乙同学说:“两强对峙,把世界推到战争边缘,是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你觉得他们的话对吗?试结合史实加以评析。

美苏争霸的特点: 美苏争霸的影响: 互有攻守、各有得失 对世界的影响:带来动荡不安和局 部战争;客观上避免了第三次世界大战。 对世界的影响:带来动荡不安和局 部战争;客观上避免了第三次世界大战。 对自身的影响:美国成为最大的债务国;苏联解体

1、首先,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国家利益,美苏从战时盟友关系转变为战后的敌对关系。 2、其次,美苏争霸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 3、最后,美苏争霸的实质是美苏两国在实力的基础上,对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

丘吉尔: “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英国虽然获得了战胜国的桂冠,却输尽了财富,它在战争中损失兵力120万,消耗大量资金,外贸濒于停顿,黄金储备几乎枯竭,海外投资也大部分变卖。战争结束债台高筑。

法国在二战中沦亡,元气大伤。尽管戴高乐将军领导“自由法国”运动,组建军队,建立法国政权,但它的力量不被盟国重视,直到战争结束才依靠盟国的力量恢复了作为大国的政治地位,但经济濒于瓦解,殖民帝国趋于崩溃。实际上二战后的英法已降到二流国家的地位。

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 居于世界第一 美国实力增长情况简表 时间 总兵力 军费开支 军事基地及其他 黄金储备 工业产值 外贸出口 1939年 33.5万 12亿美元 二战后 初期 1230万 90多亿美元 数百个军事基地,最强大的海、空军,垄断原子弹 占资本主义世界3/4 占资本主义世界2/3 占资本主义世界1/3

苏联成为战后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在二战中,苏联大大扩展了疆土,解放了大片东欧领土,许多国家在它的帮助下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战后初期,苏联总兵力接近美国,有近1200万人的武装力量。 苏联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概念: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冷战”政策的本质是“遏制”共产主义和干涉别国内政。

三、现实与未来 ——如何面对国与国 之间的分歧与矛盾

  维护世界和平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课堂小结 1.原因 2.概念 冷战中的对峙 冷战政策 3.表现 美苏争霸 第一阶段(时间和表现) 第二阶段(时间和表现) 第三阶段(时间和表现)

以下三幅图反映了不同时期的世界形势,请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意 德 奥 法 英 俄 •——•——• 柏林 罗马 东京 北 约 华 图二 图三 图一 (1)图一反映的是哪场战争前剑拔弩张的气氛? (2)图二反映了哪一反动势力的猖獗?这一势力 的猖獗给世界带来什么影响? (3)图三反映了哪一时期的世界形势?这种对峙局面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4)三幅图反映出影响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第一次世界大战 法西斯势力 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冷战时期 1991年苏联解体 大国结盟、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等

2.材料题 (1)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推出了遏止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这套“全球战略”后来被称为什么?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的教科书将它称为什么? 杜鲁门主义; 冷战

(2)为了推行美国的全球战略,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组建了军事政治集团,1955年,苏联和东欧国家也组建了一个军事政治集团,形成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请写出这两个集团的名称。 北约; 华约

(3)1991年12月,苏联的11个加盟共和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戈尔巴乔夫交出了象征总统权力的核按纽,一个大国分崩离析,二战以来的国际政治格局也宣告瓦解。这一瓦解的政治格局指的是什么?标志其瓦解的重大事件又是什么? 两极格局 ;苏联解体

3.本课中,有一些地方涉及了中国历史,你能叙述一二吗? 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斗争,战争以美国的失败告终。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1979年1月1日,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4.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的标志事件是 (   ) A.丘吉尔“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出台 C.“马歇尔计划”提出 D.北约组织建立 B 5.美苏争霸达到高潮的时间是 (  )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C

6.东西方冷战结束的标志是 ( ) A.苏联从阿富汗撤兵 B.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C.美日欧三足鼎立  D.美国重新称霸世界 B 7. 判断题: (1).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发表的“铁幕演说”成为美苏冷战开始的信号。 ( ) (2).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两极格局的形成。 ( ) (3).勃列日涅夫担任苏联领导人之后,美苏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争霸。 ( ) (4).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占据优势。 ( ) A A B B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