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三国时官渡之战,东晋谢安、谢石、谢玄等人使北方前秦苻坚统率的百万大军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战,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今天我们学习《曹刿论战》这篇课文就是以弱胜强的战例。。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理解在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曹刿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它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教学目标: 1 、自主识字,理解 “ 惟妙惟肖 ” 、 “ 举世无双 ” 、 “ 享誉 世界 ” 等词语。 2 、体会用想像写出的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继续 学习针对词句或文章内容提出问题。 3 、默读课文,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价值,感受 它的 “ 惟妙惟肖 ” 。
Advertisements

质数和合数 中心小学 顾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 一、激趣导入 提示:密码是一个三位 数,它既是一个偶数, 又是 5 的倍数;最高位是 9 的最大因数;中间一位 是最小的质数。你能打 开密码锁吗?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扶余市蔡家沟镇中心小学 雷可心.
中四級 中國語文科 單元二 : 理清脈絡.  課文 : 〈 曹劌論戰 〉《 左傳 》  學習重點 : 概括段旨 歸納主旨  語文知識 : 修辭 : 疊字 、 排比 文言詞匯 : 之 、 何.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 2 、 3 、 5 的倍数特征,同学们要注意观察 和总结规律,掌握 2 、 3 、 5 的倍 数分别有什么特点,并且能够按 要求找出符合条件的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目标 重点 难点 关键词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1 、发现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 2 、知道什么是奇数和偶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 或 5 的倍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奇数、偶数。 返回返回 目录目录 前进前进.
练一练: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并指出这些点相互间的关系: -6 , 6 , -3 , 3 , -1.5, 1.5.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Unit 3 Is this your pencil? the first period. 学习目标 重点单词 (会听,说,读,写新单词) : pencil, book,eraser, pencil box, schoolbag, dictionary, his,mine, hers,Excuse.
圆的一般方程 (x-a)2 +(y-b)2=r2 x2+y2+Dx+Ey+F=0 Ax2+Bxy+Cy2+Dx+Ey+ F=0.
教材版本:新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上) 作品名称:同类二次根式 主讲老师:张翀 所在单位:珠海市平沙第一中学.
曹刿论战 《左传》.
10.2 立方根.
阅读注释(1)了解《左传》 《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情况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孔子写的鲁国历史《春秋》所编。由于《春秋》记事过简,近于大事年表,一般人难以读懂,而《左传》叙事较为详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又为《春秋》作了较为详备的注释,所以后人又称《左传》为《左氏春秋》。《左传》保存了重要的历史史料,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同时,它又善于剪裁,叙事清晰,描写人物生动,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整理者:浙江省建德市新安江第一小学 秦爱军
教师寄语 主动学习是快乐的 高碑店特教中心 王玉芝.
淝水之战.
曹刿论战 《左传》 08.
曹刿论战 《左传》 安溪金火中学黄胤黎.
初三记叙文全命题作文 审题训练 泰兴市洋思中学 刘金玉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共坐这辆马车,在古战场尽情驰骋,一睹古代豪杰杀敌报国的风采吧!
小学新标准英语第四册 Module 6 Unit 2 Was it a big city then?
余角、补角.
解决问题 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市桥陈涌小学 吴秀堎.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
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 返.
                                                                                                                                                                
 做一做   阅读思考 .
第一单元 初识C程序与C程序开发平台搭建 ---观其大略
Activity 1 看图片,讨论下面的问题: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探索 第五节 梯形(第二课时)
Unit 1 I like dogs (Period 1)
PRESENTED BY OfficePLUS
西藏 Tibet.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Rap in Chinese teaching
12.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2) 大连市第三十九中学 赵海英.
冀教版八年级下册 22、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 东城中学 孙雅力.
英语口译 3 Culture and Language.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 线段 直线 射线 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 胡益萌.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张三 安徽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Logo 思维 力量 商务展示·企业内训.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时间与数学(一).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明集镇第一小学 王坤.
西师大版 三年级语文 下册第七单元 不!是乐谱错了.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1).
《左传》补充知识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722—453年)。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鄢陵县彭店一中 赵二歌.
ARM裸机第一部分-ARM那些你得知道的事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我们能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刘晓玲
找 因 数.
第四章 UNIX文件系统.
Reading Training 授课教师:王立民.
Unit 4 Then and now 六年级.
位似.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IT审计简介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 IT审计培训 第一讲.
毕业论文答辩模版 电子信息专业 2015级本科08班 北京大学 论文宝 答辩人: 教授 导师: 深蓝与灰白搭配 简洁严谨学术风格
毕业论文答辩模版 北京大学 某某某某专业 2015级本科08班 论文宝 答辩人: 教授 导师: Peking University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三国时官渡之战,东晋谢安、谢石、谢玄等人使北方前秦苻坚统率的百万大军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战,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今天我们学习《曹刿论战》这篇课文就是以弱胜强的战例。。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理解在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曹刿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它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曹刿论战 《左传》

曹刿论战 作品简介 写作背景 预习检查 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 阅读探究 拓展训练 布置作业 (请点击查看)

作品简介 《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孔子写的鲁国历史《春秋》所编。由于《春秋》记事过简,近于大事年表,一般人难以读懂,而《左传》叙事较为详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又为《春秋》作了较为详备的注释,所以后人又称《左传》为《左氏春秋》。《左传》保存了重要的历史资料,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同时,它又善于剪裁,叙事清晰,描写人物生动,又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返回课文目录

写作背景 这次战争发生的时间是春秋初期,交战双方是强大的齐国和弱小的鲁国。交战地点是鲁国的长勺,所以史称长勺之战。发生战争的原因是齐襄公时,政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后来齐襄公被杀,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王位,称为齐桓公。后来鲁国也送公子纠回齐国争夺王位,结果被齐桓公打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掉公子纠。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又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与他争夺齐国君位,再次举兵攻鲁,两军战于鲁国长勺,结果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入侵的强大的齐国。 返回课文目录

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课文谈论的是古代战争故事。这次战争发生的时间是春秋初期,交战双方是强大的齐国和弱小的鲁国。交战地点是鲁国的长勺,所以史称长勺之战。发生战争的原因是齐襄公时,政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后来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王位,称为齐桓公。后来鲁国也送公子纠回齐国争夺王位,结果被齐桓公打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掉公子纠。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又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与他争夺齐国君位,再次举兵攻鲁,两军战于鲁国长勺,结果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入侵的强大的齐国。

预习检查 jiàn ɡuì (1) 曹刿( ) (2) 又何间( )焉 (3) 肉食者鄙( ) (4) 弗( )敢加也 (1) 曹刿( ) (2) 又何间( )焉 (3) 肉食者鄙( ) (4) 弗( )敢加也 (5) 小惠未徧( ) (6) 小信未孚( ) (7) 公与之乘( ) (8) 战于长勺( ) (9) 下视其辙 ( ) (10)登轼( )而望 (11)彼竭( )我盈( )(12)望其旗靡( ) bǐ fú biàn fú chénɡ sháo zhé shì jié yínɡ mǐ 返回课文目录

学习目标 1.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 2.解释重点字词,理解文义。 3.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 4.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学习古人克敌制胜的智慧。 返回课文目录

整体感知 听读课文,请同学们对照课下注释和有关资料,整理重点文言词语,然后小组交流。 返回课文目录

重点字词 间: 驰: 鄙: 盈: 牺牲: 靡: 狱: 虽: 福: 鼓: 参与 驱车追赶 目光短浅 充满 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倒下 案件 间:   驰: 鄙: 盈: 牺牲: 靡: 狱: 虽: 福: 鼓: 参与 驱车追赶 目光短浅 充满 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倒下 案件 即使 保佑 击鼓

虚词多义 肉食者谋之 代词,指这件事。 之 忠之属也 助词,的。 公将驰之 助词,无实意。 何以战 凭借 以 按照 必以情 把 必以分人

整体感知 再读课文,请同学们用现代汉语陈述文章内容,对于语义不明确的句子小组交流。

翻译课文: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鲁庄公十年,齐国派军队来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即将迎战。曹刿请求庄公接见。他的同乡说:“当官的人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为何要参与进去呢?”曹刿说:“当官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就入朝觐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问:“大王您凭什么来作战?”庄公说:“衣服食物这些养身的东西,我从不敢独自享有,一定会拿来分给大家。”

曹刿说:“小恩小惠不能普及,人民不会跟从你的。”庄公说:“用来祭神的牛、羊、猪、丝织品等的数目从不敢虚报,对神一定说实话。”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不能被人神所信服,神是不会赐福给你的。”庄公说:“大的或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查清,也会按照实情来判断。”曹刿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此来作战,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庄公与他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摆开了阵势。庄公将要击鼓命令进军,曹刿说:“还不行。”齐国的军队三次击鼓命令军队出击。曹刿说:“现在可以了。”齐国的军队大败。庄公将要驱车追赶齐军。曹刿说:“还不行。”他下车观察齐军战车的车轮滚过地面留下的痕迹,又登上车子前面的横木向远处眺望,说:“可以追击了。”于是庄公下令追击齐军。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已经战胜了,庄公问他原因。曹刿说:“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士气就衰弱了,到了第三次士气就衰竭了。齐军士气衰竭,我军士气正旺盛,所以我们战胜了他们。他们是大国,很难推测他们,恐怕他们有埋伏。我见他们的车轮印很乱,旗子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逐他们。 返回课文目录

阅 读 探 究 分组探究,理清文章结构: 从战指挥 论战前准备 论战胜原因

(1)这篇文章有几条线索? 明确: (1)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 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2)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本文虽短,但能紧扣题旨“论战”,运用对话的形式,有条不紊,逐层展开,阐明曹刿是怎样论战的。全文共三段,每段为一部分。   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两层:   第一层(从开始到“乃入见”)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曹刿“请见”的原因。   第二层(从“问:‘何以战?’”到段末)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第二段,叙长勺之战的全过程。全段32字,以写鲁方之战术决策为主。   第三段,写曹刿论述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胜的原因。可分两层:   第一层(从开始到“故克之”)以“夫战,勇气也”为根据,提出要选择“彼竭我盈”的时机发动反攻的观点,回答了为什么等待“齐人三鼓”而后“鼓”的问题。   第二层(从“夫大国”到段末)以“大国难测,惧有伏焉”为根据,提出作战中必须注意判断敌方意图的观点,说明了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之后才认为可以追击的原因。

分析课文 (一)第一段 1、“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齐国军队为什么要“伐”鲁国呢? 补充介绍历史背景: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齐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赶先回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从历史背景得知齐师兴兵完全属于侵略行为,所以“伐”应译为“侵犯”。

2、曹刿的身分怎样? 明确: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分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属爱国君子吧,“位卑未敢忘忧国”。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 明确:“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官员,一般称为“肉食者”,用以借指有权位的人。

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明确:从曹刿的对答中反映曹刿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的品质。

5、“何以战”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 明确:三方面: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6、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是如何回答的?为什么第三个准备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明确: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本段末句“战则请从”,不仅写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而且注意实际作战中的战略战术。文章也以此作为过渡,转入下文写他临阵参战指挥。 *小结:第1段,写的是曹刿请见,论战前准备,显示了曹刿热爱自己国家、深谋远虑的品质以及鲁庄公“勇于纳谏”的胸怀。

(二)第2段 1、作战地点选在哪里? 明确:长勺(“战于长勺”是个状语后置句),在鲁国境内,地理条件对鲁国有利。 2、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 明确: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公将鼓之”;“鼓”,名词作动词,“击鼓”);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公将驰之”),曹刿又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曹刿的两个“可矣”,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 小结:第2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作战的过程写得非常简略,突出写了曹刿“谋”的作用,为下文“论战”打下伏笔。曹刿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时机,所以才击败敌人,获得战争胜利。

(三)第3段 1、鲁国获胜后(“既克”),“公问其故”的“故”是什么意思? 明确:缘故,“攻击”的缘故和“追击”的缘故。 2、曹刿是如何回答的? 明确:有两层意思: 一层说明为什么要选择“齐人三鼓”(“彼竭”)的时机进行攻击。“夫战,勇气也”(这是个判断句,“也”表示判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和“三”后面省略“鼓”),“彼竭我盈,故克之”(敌方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我们打败了敌人)。“彼竭我盈”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进攻时的最佳战机。 一层解释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看到敌人“辙乱”“旗靡”才追击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可见曹刿考虑问题周到,行动谨慎,观察仔细,善于抓住时机,故而夺取了战争胜利。 3、小结:第3段写曹刿论述战胜齐国的原因。

三、归纳总结全文 1、归纳中心思想。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记叙了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说明了取信于民和正确地把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2、题目为“曹刿论战”,这是一篇记叙文还是议论文? 明确:这是一篇记叙文,但全文以“论”为中心。第1段记叙论战前政治准备的内容; 第2段记叙战斗经过; 第3段通过“叙”来“论”战争胜利的原因。

写作特色   1、详略得当,中心突出。   本文重点在刻画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而不在记叙战争的经过。因此,只详写曹刿分析战前的政治准备和指挥鲁军作战的经过,以及战后谈论鲁国取胜的原因。对双方军事部署、战争经过等则略写或不写。这样当详则详,当略则略,详略结合有致,使文章显得中心突出,而又情节紧凑。   2、结构严谨,层次清楚。   本文第一段写战前,第二段写战时,第三段写战后,文章层次清楚。而且,段落之间联系紧密,环环相扣,如第一段用“战则请从”过度到第二段的从战;第三段用“既克”承上启下,题得承接自然,一气流转,使文章浑然一体。   3、运用对话,文字简洁。   通篇以对话为主,展开情节。通过对话,展示了齐鲁长勺之战的过程,把战前准备、作战情况,以及胜负原因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对话过程中,又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刻画出曹刿及鲁庄公的性格。而全文却只有二百多字,可谓辞约意丰,言简义明,文笔非常精练。

阅读探究 探究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及策略思想。

小结 曹刿论战 战前准备 战争经过 战后总结 请见原因 政治准备: 齐师伐我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战略思想 (取信于民)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政治准备: 曹刿论战 齐人三鼓,鲁军一鼓,齐师败绩 战争经过 战场指挥 (正确英明) 下视其辙,登轼望之,遂逐齐师 进攻时机:齐人三鼓之后,彼竭我盈之时 战后总结 战术思想 (抓住时机) 追击时机:辙乱旗靡之时

阅读探究 探究曹刿和鲁庄公的人物形象: 深谋远虑 胸有成竹 曹刿 从容不迫 精忠报国 昏庸无能 目光短浅 鲁庄公 鲁莽草率 急躁冒进

拓展延伸 同学们活动,理解词义,找出、想出相应的成语。如:     齐人三鼓——一鼓作气     望其旗靡——所向披靡     彼竭我盈——恶贯满盈     小信未孚——不孚众望     惧有伏焉——危机四伏     故克之——克敌制胜  攻无不克     三而竭——弹精竭虑 精疲力竭     观其辙——南辕北辙 重蹈覆辙     放逐之一——逐鹿中原 追亡逐北     难测也——莫测高深 心怀叵测     未能远谋——足智多谋 深谋远虑

学习文章后结合现实谈谈你自己的一点体会或发现: 拓展训练 学习文章后结合现实谈谈你自己的一点体会或发现: 提示: 1.从《曹刿论战》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从《曹刿论战》谈“民不可失,机不再来”。 3.从《曹刿论战》谈鲁庄公鄙乎。 返回课文目录

布 置 作 业 请同学们课下积累出历史上几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