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胎漏、胎动不安 广州中医药大学妇科教研室 卢如玲
目的和要求 掌握 胎漏、胎动不安的定义、诊断及辨证论治 熟悉 胎漏、胎动不安的病因病机、转归及预后 了解 近代研究进展
定义 妊娠期间,阴道不时有少量出血,时出时止,或淋沥不断,而无腰酸、腹痛、小腹下坠者,称为胎漏,也称胞漏、漏胎。 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腹痛、小腹下坠,或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者,称胎动不安。 胎动不安与胎漏有别,胎漏仅见出血,胎动不安则又有腰腹疼痛及阴道出血,故二者以有无腰腹疼痛为鉴别 西医学称之为“先兆流产”
西医学对流产和早产的分类 凡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克而终止者,称为流产。 1 发生于孕12周前者称为早期流产 1 发生于孕12周前者称为早期流产 2 孕12周至不足28周者称为晚期流产 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孕周而终止的称为早产
流产的分类 1 先兆流产 2 难免流产 3 完全流产 4 不全流产 5 过期(稽留)流产 6流产感染 7 习惯性流产
历史沿革(一)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有“漏下”和“妊娠下血”论述,治以“胶艾汤”,属血虚有寒 «诸病源候论»在“妊娠漏胞”,“妊娠胎动”,“妊娠僵仆上抢心下血”,“妊娠卒下血”诸候中,讨论了“劳疫气力”,“触冒冷热”,“饮食不适”,“居处失宜”,“行动倒仆或从高坠落”等因素而病胎动不安。特别提出“其母有疾以动胎,治母则胎安;若其胎有不牢固致动以病母者,治胎则母瘥”的分治原则。
历史沿革(二) 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妊娠门»有“胎动不安”,“妊娠胎漏下血”等方论 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妇人产前»首创“芩、术安胎”,“产前清热”之说,“产前宜清热、令血循经而不妄行,故能养胎”,此说后世有争议
历史沿革(三) · 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规»有“父气薄弱,胎有不能全受而血之漏者”,“或因脾肾气陷,命门不固而脱血”,并提出“安胎之方不可执…但当随证随经,因其病而药之”的辨证论治原则 «傅青主女科·妊娠跌损»有“妊妇有失足跌损,致伤胎元…人只知是外伤之为病也,谁知有内伤之故乎!”,“唯内之气血素虚,故略有闪挫,胎变不安”,“若止作闪挫外伤治,断难奏效”,“必须大补气血,而少加以行瘀之品,则瘀散胎安”。
病因病机 主要病机:冲任损伤,胎元不固 中医把母、胎之间的微妙关系以“胎元”来涵盖。胎元包括胎气、胎儿、胎盘三个方面。 一 胎元方面 一 胎元方面 1 父母精气不足,虽能成孕但难成胎 2 成孕后胎元不固,甚或胎元有缺陷,胎多不能成实 二 母体方面 1 素体肾虚、气血不足,素有癥瘕 2 生活,饮食,外伤等
病机概括 肾虚 血热 气血虚弱 血瘀 最终导致冲任损伤或胎元不固,发生胎漏、胎动不安
肾虚——冲任损伤,胎元不固 先天禀赋不足,肾气虚弱 房劳多产,大病久病 孕后不节房事
血热—热伤冲任,扰动胎元,胎元不固 内因:素体阳盛血热或阴虚内热 外因:孕后过食辛热,或感受热邪
气血虚弱——冲任匮乏,不能固摄滋养胎元,胎元不固 母体素气血虚 大病久病 思虑劳倦过度 饮食不节 导致脾胃气虚,气血生化不足,气血虚弱 伤脾
血瘀——瘀阻子宫、冲任,胎元失养而不固 宿有癥瘕瘀血 孕后不慎跌扑闪挫 孕期手术创伤 气血不和
流产的病因 1 遗传基因的缺陷: 早期流产时异常比率为50%~60%,包括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 2 外界不良因素: 化学物质和物理因素 1 遗传基因的缺陷: 早期流产时异常比率为50%~60%,包括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 2 外界不良因素: 化学物质和物理因素 3 母体因素: 全身性疾病,生殖器疾病,内分泌功能失调和创伤 4 胎盘内分泌功能不足 5 免疫因素: 血型抗原,封闭抗体不足等
诊断要点 病史:孕后不节房事史,人流史自然流产史,癥瘕史 临床表现:胎漏、胎动不安的区别见定义 检查: 妇科检查:阴道少量出血来自宫腔,子宫口未开,羊膜囊未破,子宫大小与停经月份相符 辅助检查:妊娠试验阳性,B超提示孕囊在宫腔内,胎芽大小符合妊娠月份,见胎心搏动。
辨证论治的要点 辨证要点:是阴道下血、腰酸、腹痛、下坠四大症状的性质、轻重程度及全身脉证 治疗大法:补肾安胎 辅以清热凉血、益气养血或化瘀固冲 胎堕难留或胚胎停止发育时当下胎益母
鉴别诊断(一) 病名 症状 出血 下腹痛 组织物排出 胎漏 少量,淡红暗红或鲜红 无 胎动不安 不流血、或有少量流血 轻 堕胎小产 (胎堕难留,胎堕不全) 流血由少而多 由轻而重 很明显且随腰酸腹胀加重,最后胎儿产出或嵌顿,残留
鉴别诊断(二) 病名 临床表现 流血时间与血停时间 胎漏胎动 不安 少量阴道出血,时岀时止,或淋沥不断,无腰酸腹痛,或有 常在妊娠二、三月开始,不能自止 激经 孕后月经仍按周期来潮但量少;精神饮食如常或早期有恶阻 有孕而月经不停,到妊娠四五月自止 妊娠 腹痛 仅有小腹疼痛反复发作,无腰酸 无阴道出血
鉴别诊断(三) 病名 阴道流血 其它症状 检查结果 胎漏 阴道少量出血时岀时止淋漓不断 无腰酸腹痛,小腹下坠 子宫大小与停经月份相符 胎动 不安 腰酸腹痛小腹下坠或有少量出血 无 妊娠试验阳性 异位 妊娠 间断或持续少量出血,外出血与腹痛无明显关系 突发剧烈疼痛,甚至导致休克,可有短暂的停经史和早孕反应 腹膜刺激征移动性浊音妇检宫颈摇举痛,腹穿不凝血妊娠试验(+) 葡萄胎 流血不规则,或有葡萄样组织排出 妊娠反应严重,腹痛不显,或胀痛 宫体大、无胎心及胎动,可伴黄素囊肿,妊娠试验强阳性(结合B超)
肾虚 主要证候:妊娠期少量出血,色淡黯,腰酸、腹痛、下坠,或曾屡孕屡堕+肾虚证:头晕耳鸣、夜尿多,眼眶黯黑或有面部黯斑+舌淡黯,苔薄白、脉沉细滑尺脉弱。 治法:补肾健脾,益气安胎 方药:寿胎丸加党参、白术或安奠二仙汤或滋肾育胎丸 寿胎丸:菟丝子 桑寄生 续断 阿胶
寿胎丸原治滑胎。张锡纯解释:“寿胎丸重用菟丝子为主药,而以续断、寄生、阿胶诸药辅之” 方解: 菟丝子 补肾养精,益阴而固阳 桑寄生、续断 固肾强腰系胎又止痛 阿胶 滋阴养血止血 党参、白术健脾益气而助载胎 共奏脾肾双补之功,使冲任得固、胎有所载则自无胎漏胎动不安之病
肾虚偏阳虚辨治 兼有腰酸如折,畏寒肢冷,大便溏,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滑尺弱 治法:温补脾肾,固冲安胎 方药:补肾安胎饮 药物:人参 白术 杜仲 川断 益智仁 阿胶 艾叶 菟丝子 补骨脂 狗脊
肾虚偏阴虚辨治 兼见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补肾,固冲安胎 方药:寿胎丸加减 药物:菟丝子 桑寄生 续断 阿胶 生地 山萸肉 旱莲草 地骨皮 女贞子 太子参
血热 主要证候:妊娠期阴道下血,色鲜红或深红,质稠,或腰酸+口苦咽干,心烦不安,便结溺黄 +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凉血,养血安胎 方药:保阴煎或清热安胎饮或当归散 保阴煎(方见月经过多):生地 熟地 黄芩 黄柏 白芍 续断 山药 甘草
气血虚弱 主要证候:妊娠期,阴道少量岀血,色淡红,质清稀。或小腹空坠而痛、腰酸,+面色晄白,心悸气短,神疲肢倦 +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略滑。 治法:补气养血,固肾安胎 方药:胎元饮(«景岳全书·妇人规»)+黄芪 阿胶 人参 白术 炙甘草 当归 熟地 白芍 陈皮 杜仲
气血虚弱偏气虚 症见腰腹酸痛,小腹空坠或阴道出血,色淡质稀,神疲肢软,少气懒言,面色晄白,舌淡苔薄白,脉缓滑 治法:益气固冲安胎 方药:举元煎(月经过多)加川断 桑寄生 阿胶 药物:人参 黄芪 升麻 白术 炙甘草
气血虚弱偏血虚 症见腰酸腹痛,胎动下坠,阴道少量出血,头昏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黄,舌淡苔少,脉细数 治法:补血固冲安胎 方药:苎根汤加川断 桑寄生 药物:干地黄 苎麻根 当归 白芍 阿胶 川断 桑寄生 甘草
血瘀 主要证候:宿有癥积,孕后常有腰酸腹痛下坠,阴道不时下血,色黯红,或妊娠期跌仆闪挫,继之腹痛或少量阴道出血 +舌黯红,或有瘀斑,脉弦滑或沉弦。 治法:活血消癥,补肾安胎 方药: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加减 桂枝茯苓丸: 桂枝 茯苓 丹皮 芍药 桃仁
转归与预后 胚胎发育 正常 经过正确治疗和充足休息 能够足月 分娩 胚胎发育不良 或治疗不当 或病人不配合 导致堕胎 或小产
预防和调摄 提倡婚前、孕前检查。有自然流产史的妇女,未孕前应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生活上做到不偏食、戒烟、戒酒、忌辛辣 孕后首忌交合,注意休息,消除紧张情绪,解除顾虑,祛除便秘、腹泄、咳嗽、呕吐等增加腹压的因素
安胎常用药物简介 滋肾育胎药物:菟丝子 续断 桑寄生 枸杞子 杜仲 巴戟天 补骨脂 肉苁蓉 何首乌 核桃仁等 补血养胎药物:熟地 阿胶 白芍 山萸肉 桑椹子等 补气载胎药物:党参 黄芪 白术 山药 太子参等 顺气安胎药物:砂仁 木香 苏梗 清热安胎药物:黄芩 止血安胎药物:旱莲草 偏热者用 地榆炭 贯仲炭 侧柏炭 仙鹤草等,偏寒者用棕榈炭 艾叶炭 苎麻根 荆介炭等
结语(一) 本病是妊娠常见病,都可见阴道出血,以其有无腰腹疼痛为鉴别要点 本病涉及脏腑主要是肾、脾及肝,尤其是肾,主要病机是冲任损伤,胎元不固
结语(二) 本病以肾虚、血热型多见,治疗以安胎、固肾、清热为主,尤其是勿忘固肾,临床上多以寿胎丸加减,取得满意效果 在安胎过程中,应结合舌脉象、乳房变化,妊娠反应等,并运用B超、HCG检查,动态观察胚胎发育,避免胚胎已经死亡而盲目保胎
表一 我院先兆流产住院病人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97~01.06) 表一 我院先兆流产住院病人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97~01.06) 项目名称 肾虚 脾肾两虚 肾虚血瘀 血热 气血虚弱 外伤 合计 例数 235 173 19 49 5 4 485 所占比例 48.45% 35.67% 3.92% 10.11% 1.03% 0.82% 100%
表二 我院先兆流产病人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证型名称 肾虚型(总合) 血热型 气血虚弱型 外伤型 合计 例数 427 49 5 4 485 表二 我院先兆流产病人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证型名称 肾虚型(总合) 血热型 气血虚弱型 外伤型 合计 例数 427 49 5 4 485 所占比例 88.04% 10.11% 1.03% 0.82% 100%
资料来源 曾诚,岳明明,罗颂平,邓高丕。试论先兆流产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8):5-7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