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汉字的形义关系 第一节 汉字形义的一致性与复杂性 第二节 汉字形义关系(一致性)的复杂表现 第三节 汉字形义关系的脱节 第四节 汉字形义关系的回归——分化字 作业4
第一节 汉字形义的一致性与复杂性 一、汉字形义的统一(一致性) 1、汉字的形义统一: 早期汉字构形和词义之间具有高度一致性。 2、汉字构形的依据——本义。 3、相关概念: 词义 本义 字意 造意 笔意 笔势 本字 借字
第一节 汉字形义的一致性与复杂性 二、汉字形义关系的复杂性 除了形义统一关系外,还有: 不同的字形表示同一个意义的情况,即异体字; 同一个形体表示不同意义的情况,即同形字; 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构形系统中的同一个字,即传承字; 在记词功能的使用上形义关系不一致的情况,即假借字和通假字; 形义关系有一定的联系,但不是造字之初的形义完全统一的情况,即同源字和分化字。
第二节 汉字形义关系(一致性)的复杂表现:异体字、同形字、繁简字、同义换读
异体字 (一)定义 1、王力: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音、义完全相同,只是形体不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替代的字。 2、裘锡圭: 彼此音义相同而外形不同的字。严格地说,只有用法完全相同的字,也就是一字的异体,才能称为异体字。但是一般所说的异体字往往包括部分用法相同的字。严格意义的异体字可称为狭义异体字,部分用法相同的字可称为部分异体字,二者合在一起就是广义的异体字。 3、王宁: 是指为了记录同一词而造的,在使用过程中记词功能没有分化的一组字符。 (二)特性 1、同功能字; 2、可分为异写字与异构字; 3、具有阶段性、历史性,字际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
(三)1、异写字 异写字是同一个字(音、义、用完全相同的字)因写法不同而造成的形体差异。 异写字主要有两种: (1)构件写法变异造成的异写字。 (2)构件位置不固定造成的异写字。 规范异写字的方法: 第一,直接在异写字中确定一个字形作标准体,其它形体只要能与标准体认同就可以了。第二,对基础构件加以规范。 (三) 2、异构字 异构字是指在任何情况下音与义都相同,而在构件、构件数量、构件功能等方面起码有一项存在差别的一组字。异构字的构意肯定是有或多或少的差别,但记录汉语的功能是相同的。 异构字有以下两种基本类型: (1)因构形模式不同而形成的异构字 韭――韮 丘――坵 岳――嶽 泪――涙 埜――野 (2)构形模式相同,构件不同的异构字 灾――災 明――朙 尘――塵 塟――葬 鲠――骾 雞――鷄 醎――鹹 唇――脣 线――線 粽――糉 吟――唫 咽――嚥 俯——俛 村――邨 寨――砦 碗――盌 腿――骽
(四)字形分类: (五)对待异体字的态度: 1、增减部件:(累增字而不是分化字) 2、造字方法(构形模式)不同: 3、造字方法(构形模式)相同但部件不同: 4、写法不同:(异写字与传承字) (五)对待异体字的态度: 异体字是一种消极的文字现象,应该加以规范。 文字学上的态度则应该慎重与客观。 首先,判断其构形的合理性与社会通行程度;然后通过社会规范用字活动,进行规范,减少异体字形在社会用字中的混乱。对于一些特殊的通行领域,可以考虑适当保留。
同形字 (一)定义 (二)特点: 偶然性。 (三)同形字的产生方式 1、造字的同形 2、书写演变的同形 3、因“形借”而产生的同形字
繁簡字(繁简字) 规范字:规范字≠简化字 规范字≠简体字 (一)什么是繁简字 ? 繁体字与简体字(笔画多少、结构繁简) 繁体字与简化字: 简化字也是与繁体字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现代汉字规范化运动的产物,特指一九五六年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所颁布的简化字,繁体字特指与简化字相应的繁写楷书字体。 规范字:规范字≠简化字 规范字≠简体字 注意下列现象: 古人云——古人雲 子曰诗云——子曰詩雲 皇后——皇後 青松——青鬆 范仲淹——範仲淹 岳飞——嶽飛 錢鍾書——钱锺书 (二)汉字简化的原则:“述而不作”、“约定俗成,稳步前进”
(三)汉字简化的方法 1、利用古字 2、草书楷化 3、符号代替 另外简化偏旁另推《简化字总笔》中第二表和第三表的关系,也属这种方法: 舍(捨) 辟(闢) 网(網) 云(雲) 2、草书楷化 东(東) 车(車) 学(學) 为(爲) 书(書) 乐(樂) 长(長) 兴(興) 专(專) 当(當) 尧(堯) 仓(倉) 会(會) 办(辦) 团(團) 伟(偉) 3、符号代替 刘(劉) 适(適) 环(環) 独(獨) 赵(趙) 区(區) 汉(漢) 难(難) 观(觀) 欢(歡) 鸡(雞) 戏(戲) 邓(鄧) 优(優) 远(遠) 忆(憶) 牺(犧) 垄(壟) 另外简化偏旁另推《简化字总笔》中第二表和第三表的关系,也属这种方法: 轩(軒) 诠(詮) 绢(絹) 镜(鏡)
(三)汉字简化的方法 **繁简字对应表 4、保留局部 5、另造新字 6、同音代替 丰(豐) 灭(滅) 声(聲) 医(醫) 开(開) 习(習)类(類) 丽(麗) 飞(飛) 处(處) 号(號) 妇(婦)亏(虧) 标(標) 齿(齒) 夺(奪) 杂(雜) 务(務) 杀(殺) 5、另造新字 头(頭) 万(萬) 圣(聖) 灵(靈) 龟(龜) 衅(衅) 岩(巖) 备(備) 忧(憂) 丛(叢) 归(歸) 异(異) 众(衆) 尘(塵) 护(護) 惊(驚) 响(響) 灶(竈) 体(體) 6、同音代替 干(幹) 板(闆) 尸(屍) 丑(醜) 克(剋) 郁(鬱) 谷(穀) 后(後) 征(徵) 斗(鬬) **繁简字对应表
(四)简体字与繁体字的对应关系 (五)简化字的优劣 1.一对一:爱——愛 罢——罷 达——達 1.一对一:爱——愛 罢——罷 达——達 2.一对多:干——幹乾榦 当——當噹 台——臺檯颱 A、意义相关,范围不同:B、意义无关,同音归并: 干——干、乾、榦、幹。 (1∶4) 干(ɡān):盾、触犯、干涉、天干。 乾(ɡān):干燥、枯竭、八卦之一乾(qián)卦。 榦(ɡàn):树榦,筑土墙时,两旁竖立的木版。 幹(ɡàn):身躯、才干。 (五)简化字的优劣 优点: (1)减少了笔画数目,(2)提高了阅读的清晰度,减少了通用汉字的字数,(4)有的形声字表音更准确,(5)有的简化字比繁体字更便于分解和解说。 缺点: (1)有的字改变了偏旁,使繁简对照关系变得复杂,如“芦炉”和“卢颅”;(2)增加了一些形近字,如“拢”和“忧”。(3)有的同音替代造成表意模糊,如“头发”和“发明”。(4)有的简化字削弱了音符的表音功能,如“爷、顾”。(5)有的简化字的形体不便于分解和称说,如“农、专、书”。
(六)对汉字简化的态度 一、继续贯彻国家现行的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汉字简化的方向不能改变。各种印刷品、宣传品尤应坚持使用简化字。二、海峡两岸的汉字,当前可各自维持现状,一些不同的看法可以留待将来去讨论。三、书法是一种艺术创作,写繁体字,还是写简化字,应尊重作者的风格和习惯,可以悉听尊便。(1992年) 实是求是地评价汉字简化。 首先,我们应该科学而正确地评价汉字。 其次,我们要正确看待汉字与汉文化的关系。 最后,我们要区分普遍意义上的汉字简化与某一次具体的汉字简化。
四、同义换读 (一)定义: 有时候,人们不管某个字原来的读音,把这个字用来表示意义跟它原来所代表的词相同或相近的另一个词(一般是已有文字表示的词)。这两个词的音可以截然不同。这种现象称为同义换读。 (二)与假借与形借区分:
第三节 汉字形义关系的脱节——借音字 一、汉字形义关系的脱节 汉字记录本义时,其构形与词义的关系最为贴切。 (一)原因 汉字数量有限,语言的意义无限,这要求汉字扩大记词功能。 汉字记词功能扩大的两个途径: 1、用记录本义的字去记录由本义延伸出来的引申义; 2、用记录本义的字去记录与之音同音近的词。 汉字记录本义时,其构形与词义的关系最为贴切。 汉字记录引申义时,形义关系已疏远,但仍可看出蛛丝马迹。 当一个字被借去记录与之音同或音近的词时(这种现象叫假借或通假),一般来说假借义与本义之间没有任何联系,此时它的构形与词义失去了一切联系。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作汉字形义关系的脱节。
当一个字被借去记录与之音同或音近的词时,这个字便成了借音字,这种现象叫假借或通假。这个字所记录的与之音同或者近的词的意义叫假借义。 (二)借音字现象 当一个字被借去记录与之音同或音近的词时,这个字便成了借音字,这种现象叫假借或通假。这个字所记录的与之音同或者近的词的意义叫假借义。 借音字主要有两种类型:本无其字和本有其字 二、本无其字:(假借) 造字阶段的假借 虚词: 实词: 双音节词中的单纯词: 三、本有其字(通假) 使用阶段的假借,就是“本有其字的假借”,又分两种情况: 1、借字通行,本字废除 2、临时代用,借字、本字同时通行
四、通假与假借的区别 1、本有其字与本无其字(根本区别) 2、临时借用与长期借用(辅助判断) 五、本字与借字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1、一词借用多字: 女 汝 2、一字借表多词: 匪 干
1、从理论上讲,二字借音的依据是音同,意义上不该有联系,但是事实上二者在意义上往往有联系。 畔与判 说与悦 2、原因: 六、借音字的意义与假借义 1、从理论上讲,二字借音的依据是音同,意义上不该有联系,但是事实上二者在意义上往往有联系。 畔与判 说与悦 2、原因: 音同者可能同源,故意义上可能存在联系。 但是,不是所有同音的字都同源,所以也有的借音字与本字意义上并无联系。 3、同源通用与同音借用 二者形式上非常相似:一、都不写本字而写它字;二、都以音同音近为借用条件。不同之处:前者双方意义有渊源,音近而义通,后者双方没有意义关系,音近而义不通。 这是两种本质不同的现象:同音借用是文字使用中的表音趋向的反映,是单纯的文字现象,只是因为本义与借义的形体混同而造成意义混淆;而同源通用是语词分化推动文字分化的过渡阶段,是源字与分化字界限模糊的表现,它不仅仅是文字现象,同时也反映了词汇现象。
七、语文研究中与假借有关的错误倾向 (一)词义研究方面的错误倾向(词汇研究的难点) 1、假借义与引申义混淆。多数是把假借义讲成引申义,偶尔可见把引申义讲成假借义。 2、把同源词之间的借音字现象与同音词之间的借音字现象混淆。 (二)古籍解读方面的错误倾向(训诂学中的重点)1、不识通假 2、乱讲通假
第四节 汉字形义关系的回归——分化字 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汉字形义关系的回归。 一、分化字产生的原因 1、分化字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文字职能的分化 文字职能的分化主要有三种情况: (1)借用别的字来分担部分职能。 (2)利用异体字分化职能。 (3)另造新字来分担部分职能。 2、个体字符与汉字体系的矛盾 由于词义的引申和假借,使得一些汉字的形义关系逐渐疏远甚至脱节,而整个汉字体系的表意性质则要求汉字的形义关系保持统一,于是某些个体字符便与汉字体系发生了矛盾。最后,出于早已深入人心的因形知义的习惯,便让这些个体字符服从于整个汉字体系的表意性质,为它们的某些义项通过添加或改换表义部件的方式创造新字,从而使形义关系在后起义项上重新获得统一。 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汉字形义关系的回归。
(一)从分化字所承担的职能看,主要有三种: 1、为本义另造分化字 二、分化字产生的途径 (一)从分化字所承担的职能看,主要有三种: 1、为本义另造分化字 暴一曝、禽一擒、益一溢、其一箕、原一源、孰一熟、它一蛇、莫一暮、要一腰、止一趾、丞一拯、新一薪 2、为引申义另造分化字 解一懈、赴—讣、昏一婚、五一伍、坐一座、竟一境、尉一慰、生一姓、取—娶、知一智、反一返 3、为假借义另造分化字 采一彩、牟一眸、戚一慼、与一欤、舍一捨、象一像、辟一避、乌一呜、栗—傈、师一狮 (二)异体分化字与后出分化字 (三)同音分化与同源分化 三、分化字与源字之间的意义联系 四、分化字与源字的通用
书面作业 1、记忆作业:本章各种用字现象的定义及其所涉及的例子。 2、论述题:汉字使用过程中两种极易混淆的现象——同音借用与同源通用 内容:举例说明同音借用与同源通用的异同 作业要求:在上次书面作业要求的基础上,培养围绕专题搜集材料的能力与解决某一汉字特定问题的能力。 1)题目明确,内容明确。 2)内容条理,详略得当;分析说明具体,结论正确简洁。 3)列出参考文献。 4)不要少于1000字。 3、论述题:谈谈分化字 内容:可以就分化字的名称、定义、缘由、产生途径等任一内容做拓展深入思考。 要求:在上次书面作业基础上,加强学生自我选择课题、研究解决课题的能力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