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电子教案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程图学研究所.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练一练: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并指出这些点相互间的关系: -6 , 6 , -3 , 3 , -1.5, 1.5.
Advertisements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立体图形的整理和复习 ——体积 广州市越秀区沙涌南小学 杨泳茹.
平面向量.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解析几何》 -Chapter 3 §7 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解析几何》 乐山师范学院 0 引言 §1 二次曲线与直线的相关位置.
丰富的图形世界(2).
机械教研组教学课件 欢迎莅临指导 授课人:王小政 江苏省海安县双楼中等专业学校.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 绪论 1、学习目的——图示物体(三维和二维) 2、学习内容——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3、学习方法——语言,有些内容要记
精品课程 《机械制图》课件 《机械制图》课件采用PowerPoint和Flash软件制作完成。本课件内容参照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王幼龙主编的《机械制图》(机械类 第3版)教材,并在教学内容上做了大量的修改和必要的删减,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弱化了理论的讲述,强化了学生对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利于学生后续学习。课件有.ppt和.swf两种格式,观看.swf格式的课件时,必须安装Flash播放器或暴风影音、QQ影音等播放器播放。
初中数学 七年级(上册) 6.3 余角、补角、对顶角(1).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
第六章 设计图样的绘制 最新考纲 逐个击破 1 典题精析 举一反三 2 好题精练 巩固要点 3.
4 第4章 轴测图 主讲 袁和法 menu next.
数 控 技 术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2章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 2.1 投影法及其分类  2.2 点的投影  2.3 直线的投影  2.4 平面的投影
第5章 组合体的投影.
第十章 方差分析.
整合思维导图的初中英语教学设计 主讲人:卢璐.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比大小.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第二章 投影的基本知识.
专题二: 利用向量解决 平行与垂直问题.
线段的有关计算.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第四章 图形的初步认识 4.2.1 由立体图形到视图 探究新知 新知梳理 重难互动探究.
2.3.4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探索 第五节 梯形(第二课时)
计算机及办公软件应用 ©2013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⑴当∠MBN绕点B旋转到AE=CF时(如图1),比较AE+CF与EF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1体积求法 一、旋转体的体积 二、平行截面面积为已知的立体的体积 三、小结.
第五节 对坐标的曲面积分 一、 对坐标的曲面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二、对坐标的曲面积分的计算法 三、两类曲面积分的联系.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Multimedia Courseware of High Frequency Electronic Circuits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3.1.2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1.了解空间向量夹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掌握空间向量数量积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工程制图基础》 第四讲 几何元素间的相对位置.
第五章 组合体的视图与 尺寸注法.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
§1.2.4 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一) 高三数学组 李 蕾.
空间平面与平面的 位置关系.
3.5、三视图.
第六章 轴测图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2.掌握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3. 掌握斜二轴测图的画法 4.了解轴测剖视图的画法
计算机绘图 AutoCAD2016.
《工程制图基础》 第五讲 投影变换.
2.2直接证明(一) 分析法 综合法.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小学数学总复习.
轴对称在几何证明及计算中的应用(1) ———角平分线中的轴对称.
第七章 组合体的画图 目的及要求: (1)了解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学会运用形体分析法进行组合体的画图,做到投影正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九年级 下册 投影和视图 珠海市金海岸中学 杜家堡 电话:
4.1 立体表面的截交线  因截平面的截切,在物体上形成的平面——截断面  用平面与立体相交,截去体的一部分——截切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2-2 点的投影 一、点在一个投影面上的投影 二、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 三、空间二点的相对位置 四、重影点 五、例题 例1 例2 例3
24.4弧长和扇形面积 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第五章 组 合 体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组合体的组合形式、邻接表面关系及典型结构 ;(重点) 2.熟练掌握组合体的分析方法;(重点)
3.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位似.
编程达人-- 从零开始学UI系列教程 第九节、布尔运算 先行者 YC.
生活中的几何体.
H a S = a h.
第三章 体验设计实践 第三节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三视图.
5.1 相交线 (5.1.2 垂线).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3.1.2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l1 // l2 l1 ⊥ l2 k1与k2 满足什么关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工程制图电子教案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程图学研究所

前 言 《工程制图》电子教案是依据本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编写和制做的,符合《高等工业学校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其授课内容主要包括:制图的基本知识、投影基础、制图基础、机械制图和计算机绘图五部分。教师可根据学时的多少进行选用。 该教案是我所全体教师多年来的教学体现,以动静结合的模式展现了每章节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可供制图教师在多媒体教室授课使用。 该教案是在PowerPoint环境下制做的,便于使用和修改

工程制图电子教案示例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程图学研究所

组合体视图 第一节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 第二节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第三节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第四节 看组合体视图构思形体 返总目录

1、掌握运用形体分析和线面分析的方法绘制和读懂组合体视图; 2、掌握组合体视图的尺寸标注; 一、目的: 1、掌握运用形体分析和线面分析的方法绘制和读懂组合体视图; 2、掌握组合体视图的尺寸标注; 3、熟悉用CAXA电子图板绘图软件绘制组合体视图及标注尺寸。 二、课前准备 1、组合体教学模型:支架; 2、电子挂图课件; 3、多媒体教学课件。 三、授课内容 本章目录 返总目录

第一节、组合体的形体分析 一、什么是组合体: 一般的物体,从几何概念出发,都可以认为是由一些基本几何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圆球、圆环等)组合而成。在制图教学中,对这种不考虑结构和工艺因素的类似机件的物体,称为组合体。 二、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组合形式: 叠加:是指基本几何体之间的 叠合、 相交、相切等; 切割:是指基本几何体的开槽、控割 等除料方式; 本章目录 返总目录

1、表面相接平齐:当组合体上两基本体的表面相接平齐时,在视图中两表面的投影之间不画线,如右图; 三、形体之间的表面连接关系及画法 对于叠加式组合体,分析清楚各基本几何体之间表面连接关系,是正确绘制组合体视图的重要环节; 表面连接关系可归纳为四种基本情况:表面相接不平齐、表面相接平齐、表面相切、表面相交。 1、表面相接平齐:当组合体上两基本体的表面相接平齐时,在视图中两表面的投影之间不画线,如右图; 2、表面相接不平齐:当组合体上两基本体的表面相接不平齐时,在视图中两表面的投影之间应有线隔开,如右图; 本章目录 返总目录

3、当组合体上两基本体的表面相切时,在相切处不应画线,如右图所示; 4、当组合体上两基本体的表面相交时,在相交处应画出交线,如下图所示。 本章目录 返总目录

第二节、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一、形体分析法 所谓形体分析法,就是分析组合体是由哪些基本体按照怎样的组合形式组合而成的,并明确各部分的形状、大小、和相对位置关系,从而认清所画组合体的形状特征,这种分析方法称为形体分析法。 例如:如图所示的支架,可分解成如图所示的底板、竖板、凸台。 它们之间的组合形式:底板和竖板表面相接平齐,底板和凸台相接不平齐。 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底板为参照;竖板在底板的右上方,前后对称;凸台在底板的上方,在竖板的左边,前后对称。 本章目录 返总目录

二、主视图选择 画组合体视图,必须首先选择主视图,主视图是最主要的视图,主视图的投射方向确定后,其它视图的投射方向及配置位置就确定了。 选择主视图的原则是: 1、形体特征原则:即最能反映组合体形状特征的那个视图作为主视图,也就是说主视图应反映组合体最多的信息量。例如确定个人身份的照片必须是正面免冠照片,其侧面照片就不能准确确认个人身份。 如图所示,是一把水壶的两个视图,显然,选择左边视图为主视图要明显优于选择右边视图为主视图。这是因为左边视图最能表达水壶的形体特征。 本章目录 返总目录

2、视图中的虚线要少:即在确定主视图的投射方向时,应使主视图及其它各视图中的虚线应尽量少; 3、摆平放稳:即确定的主视图投射方向,能够使组合体处于一种能平稳放置在水平向上的位置。 按照上述原则,对如图所示的支架进行主视图选择,通过对六个投射方向的视图进行比较,A投射方向的视图作为主视图最佳。 本章目录 返总目录

三、画图步骤 在形体分析和选定主视图的基础上,先根据物体大小选用标准的画图比例和图幅,在图纸上画出边框和标题栏。然后按图7-10所示步骤,绘制物体的三视图。 (1)画出形体的长、宽、高三个方向的作图定位基准线,以便于度量尺寸和视图定位。一般应选择形体的对称面、形体上主要部分的大平面或轴线的投影作为定位基准线。如图(a)画出了支架底板的底面在主、左视图上的投影,作为形体高度方向的定位基准线;形体的前后对称面在俯、左视图上的投影,作为形体宽度方向的定位基准线;形体竖板的右侧面在主、俯视图上的投影,作为形体长度方向的定位基准线。 (a) (b) (d) (c) 本章目录 返总目录

(3)依次画出支架各组成部分的内部结构及细节形状,如图(c)所示。 (2)逐个画出支架各组成部的三视图。一般先画形体的主要部分,每一部分的三个视图应按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投影规律画出,以保证视图间的三等关系,提高画图速度。并先从显示它们的实形视图或投影有积聚性的视图画起,如竖板应先画左视图。如图(b)所示,依次画出了底板、竖板及凸台的三视图。   (3)依次画出支架各组成部分的内部结构及细节形状,如图(c)所示。   (4)检查、清理及描深。检查时应特别注意形体各组成部分之间地表面连接关系是否准确的表达出来。描深时,要力求做到线型一致,粗细分明,整齐清晰。描深的顺序,一般遵循先曲后直、先粗后细、由上而下、从左到右的规则,如图(d)所示。 本章目录 返总目录

第三节、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一、标注尺寸的基本要求: 完整:尺寸标注不重复、不遗漏,能够完全确定出物体各部分的形状、大小和位置; 正确:尺寸注法要符合国家标准; 清晰:尺寸标注条理、易看。 二、基本体、切割体及相交立体的尺寸标注 1、标注基本体的尺寸,一般要注出它的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如图所示是几种常见基本体的尺寸标注示例 本章目录 返总目录

在标注切割体的尺寸时,除应注出定形尺寸外,还应注出确定截平面位置的定位尺寸。如图所示。 2、切割体尺寸标注 在标注切割体的尺寸时,除应注出定形尺寸外,还应注出确定截平面位置的定位尺寸。如图所示。 本章目录 返总目录

对于相交立体的尺寸标注,除应注出两相交基本体的定形尺寸外,还应注出确定两相交基本体的相对位置的定位尺寸。如图所示。 3、相交立体的 尺寸标注 对于相交立体的尺寸标注,除应注出两相交基本体的定形尺寸外,还应注出确定两相交基本体的相对位置的定位尺寸。如图所示。 本章目录 返总目录

4、机件上常见端盖、底板和法兰盘的尺寸标注 如右图所示列出了机件上常见的端盖、底板和法兰盘的尺寸标注,从图中可看出,在板上用作穿螺钉的孔、槽等的中心距都应注出,而且由于板的基本形状和孔、槽的颁形状不同,其中心距定位尺寸的标注形式也不一样。 本章目录 返总目录

三、标注尺寸的步骤 以支架为例,其尺寸标注的步骤如下: 1、形体分析:分析组合体是由哪些基本体组合而成的,可根据各基本体的特点,标注它们的定形尺寸。支架由底板、竖板及凸台三部分组成。 2、选定尺寸基准:为了确定组合体各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定位尺寸,必须确定尺寸基准。尺寸基准是确定尺寸位置的几何元素(点、直线、平面)。由于组合体的长、宽、高三个方向都要标注尺寸,所以每一个方向至少有一个尺寸基准。通常选用组合体的对称面、底面、端面、轴线或某个点等几何元素作为尺寸基准。 支架的长度方向基准:支架的右端面; 支架的高度方向基准:底板的下底面; 支架的宽度方向基准:支架的前后对称面 本章目录 返总目录

3、分别注出各部分的定形、定位尺寸,如图所示。 4、标注组合体的总体尺寸 对于支架,总高尺寸不再需要标注, 总宽尺寸36,总长尺寸72已标注。 5、检查尺寸标注是否完整 本章目录 返总目录

1、尺寸应尽量标注在形体特征最明显的视图上,如R10、R5注在俯视图上; 四、标注尺寸要清晰,必须注意如下几点 1、尺寸应尽量标注在形体特征最明显的视图上,如R10、R5注在俯视图上; 2、同一基本体的定形和定位尺寸应尽量集中在一个视图上,如凸台的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都集中注在了俯视图上; 3、平行并列尺寸应小在里,大在外,避免尺寸界线交叉,尺寸线间隔一般为7-10mm,如左视图上的16和36标注所示; 4、尺寸应尽量标注在实线上,尽量配置在视图外面,直径尽量注在非圆视图上,而圆柱孔的非圆视图为虚线,此时其直径尺寸一般注在反映圆的视图上。如左视图上的Φ20。 本章目录 返总目录

第四节、看组合体视图构思形体 本章目录 返总目录 看图与画图的基本方法和投影理论是相同的,画图是把空间的形体在平面上绘制成视图,即由物到图。看图则是由给定的视图来识别物体的形状,即从视图构思出物体。 一、看图要点 1、必须把几个视图联系起来看 一个视图只能反映物体的一个方向的形状,因此一个视图右两个视图通常不能确定物体的形状,看图时,必须将几个视图联系起来进行分析、联想构思,才能想象出空间物体的形状。如图所示,已知物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仍然不能确定物体的形状,可构思出几个不同的形状。 本章目录 返总目录

2、善于找出特征视图 所谓特征视图,是能充分反映物体的形状特征的哪个视图,组成物体的各个形体的形状特征,并非总是集中在一个视图上,可能每一个视图都有一些,如图所示的支架,由于4个形体叠加而成。主视图反映形体I和IV的特征,俯视图反映形体III的特征。 本章目录 返总目录

3、善于把握视图中形体之间连接关系的图线; 如图所示两个支架,它们的主视图中只有一点不同,即竖板与底板投影之间的界线一条是粗实线,一条是虚线,从而使两支架具有不同的结构形状。 本章目录 返总目录

二、看图的基本方法 1、应用形体分析法看图 形体分析法看图主要用于叠加式组合体的视图图样。看图的要领是以主视图为主,按封闭线框分解成几个部分,再与其它视图对投影,想各部分的基本体形状最后组合为物体整体形状。步骤如下: (1)认识视图抓特征。认识视图就是以主视图为主,看明白图样上各视图的名称、投射方向;抓特征就是抓特征视图,使之在较短的时间里,就能对物体的形状有概括的了解。如图所示,是支架的主、俯、左三个视图。 本章目录 返总目录

(2)分线框对投影,想各部分形体形状。根据各视图之间的三等关系及各种基本体的投影特征,将视图进行分解,确定各部分对应的三个投影。 (3)看内部结构及细节。 (4)综合起来想整体形状。根据各部分之间的表面连接关系及相对位置关系,想出支架的整体形状。 本章目录 返总目录

2、应用线面分析法看图 线面分析法看图主要用于看切割式组合体的视图图样。从线和面的角度去分析物体的形成及构成形体各部分的形状与相对位置的方法称对线面分析法。看图时,应用线、面的正投影特性,线面的空间位置关系,视图之间相联系的线、线框的含意,从而确定由它们所描述的空间物体的表面、线条的形状及相对位置,想象出物体的形状。现以下图为例,说明以线面分析法看图的步骤。 本章目录 返总目录

由主、俯视图补画左视图 本章目录 返总目录